从动物肝脏组织中分离、提取、纯化和鉴定一种酶(由三个不同亚基组装成,为结合酶,等电点为6.2)的技术路线(

合集下载

第3章 基因工程-【必背知识】高二生物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教师版)

第3章  基因工程-【必背知识】高二生物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教师版)

新人教版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知识梳理第三章基因工程第一节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基因工程:指按照人们的愿望,通过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制品。

从技术操作层面看,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重组DNA技术。

一、分子手术刀—限制性内切核酸酶1.全称和简称全称:_限制性内切核酸酶_简称:__限制酶_2.来源:主要是从_原核生物__中分离纯化出来的3.作用:①能够识别_双链_DNA分子的某种_特定核苷酸序列。

①使_每一条_链中_特定部位_的_磷酸二酯键__断开。

4.作用部位:_磷酸二酯键__5.识别序列:大多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_6_个核苷酸组成,也有少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_4_个、_8_个或__其他数量_的核苷酸组成。

6.切割结果:DNA分子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__黏性末端_和__平末端__。

(1)EcoR①限制酶切割EcoR①识别序列为GAATTCEcoR①切割部位为GA之间的磷酸二酯键(2)Sma①限制酶切割Sma①识别序列为CCCGGGSma①切割部位为CG之间的磷酸二酯键二、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1.功能:将__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_,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_磷酸二酯键__。

2.种类E·coli 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来源大肠杆菌T4噬菌体特点只缝合黏性末端缝合黏性末端平末端作用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比较与名称作用部位作用底物作用结果限制酶磷酸二酯键DNA将DNA切成两个片段DNA连接酶磷酸二酯键DNA片段将两个DNA片段连接为一个DNA分子DNA聚合酶或热稳定DNA聚合酶磷酸二酯键脱氧核苷酸将单个脱氧核苷酸依次连接到单链末端DNA(水解)酶磷酸二酯键DNA将DNA片段水解为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碱基对之间的氢键DNA将双链DNA分子局部解旋为单链,形成两条长链RNA聚合酶磷酸二酯键核糖核苷酸将单个核糖核苷酸依次连接到单链末端三、分子运输车——载体1.作用:携带外源DNA片段进入受体细胞。

选修三参考答案

选修三参考答案

回归课本--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一)一.带着问题去看书1.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2.限制酶的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3.DNA分子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平末端。

4.DNA连接酶根据来源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得到的,称为 E.coliDNA连接酶,连接黏性末端;另一类是从 T4噬菌体中分离出来的,称为 T4DNA连接酶,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5.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很小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6.质粒作为运载体所具有的特点:①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供外源DNA插入其中;②能自我复制或整合到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进行同步复制;③具有标记基因,共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7.基因工程中使用的载体除质粒外,还有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8.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9.目的基因主要指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10.基因文库的概念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各个受体菌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基因,称为基因分库。

11.基因文库分为两类,分别是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

12.如何从基因文库中获得所需的目的基因: 根据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的功能、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基因转录产物mRNA,以及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

13.PCR的全称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原理是 DNA双链复制。

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14.将一个DNA分子在体外扩增获得目的基因,循环n次,需要 2n-2 个引物。

从动物肝组织中分离、提取、纯化和鉴定一种酶

从动物肝组织中分离、提取、纯化和鉴定一种酶

2.浓缩: 2.浓缩: 浓缩
从低浓度酶液中除去部分水或其他溶剂而成为高浓 度酶液的过程。浓缩的方法很多,离心分离、 度酶液的过程。浓缩的方法很多,离心分离、过滤 与膜分离、沉淀分离、 与膜分离、沉淀分离、层析分离等都能起到浓缩作 用各种吸水剂,如硅胶、聚乙二醇、 用。用各种吸水剂,如硅胶、聚乙二醇、干燥凝胶 等吸去水分,也可以达到浓缩效果。 等吸去水分,也可以达到浓缩效果。 本实验采用真空蒸发浓缩法。 本实验采用真空蒸发浓缩法。 真空蒸发浓缩:在一定的真空条件下, 真空蒸发浓缩:在一定的真空条件下,使酶液在 60℃以下汽化蒸发,进行浓缩的过程。 一般说来, 60℃以下汽化蒸发,进行浓缩的过程。 一般说来, 以下汽化蒸发 在不影响酶活力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温度、 在不影响酶活力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温度、降低压 增大蒸发面积都可以使蒸发速度提高。 力、增大蒸发面积都可以使蒸发速度提高。
10级七年二班 10级七年二班 第五组
材料的选择
因动物肝脏中的酶往往结合较多的脂 核酸的物质,所以取饥饿24 24小时 质、核酸的物质,所以取饥饿24小时 的动物肝脏为实验材料。 的动物肝脏为实验材料。
1. 细胞破碎
材料的预处理
机械破碎法:可选用捣碎法或匀浆法。 机械破碎法:可选用捣碎法或匀浆法。 捣碎法 使用匀浆法时应先将大块的组织或者细胞团用 使用匀浆法时应先将大块的组织或者细胞团用 大块的组织或者细胞团 组织捣碎机或研磨器械捣碎分散。 组织捣碎机或研磨器械捣碎分散。 研磨法常用于微生物 植物组织细胞的破碎故 微生物和 研磨法常用于微生物和植物组织细胞的破碎故 本实验不采用。 本实验不采用。 物理破碎法:冻融法、 物理破碎法:冻融法、渗透压法和超声波破碎法均 可。 使用冻融法应注意不能 过高的温度下操作 不能在 的温度下操作, 使用冻融法应注意不能在过高的温度下操作, 以免引起酶的变性失活。 以免引起酶的变性失活。 在冷库中进行, 使用超声波破碎法应注意操作需在冷库中进行 使用超声波破碎法应注意操作需在冷库中进行, 或将样品置于冰浴中,并采用问歇操作, 或将样品置于冰浴中,并采用问歇操作,如破碎 30~60 s,间歇1 min,如此反复进行。 30~ s,间歇1 min,如此反复进行。 化学破碎法:常用的化学试剂 化学试剂有 化学破碎法:常用的化学试剂有:① 有机试剂 甲苯、丙酮、丁醇、氯仿等); );② (甲苯、丙酮、丁醇、氯仿等);② 表面活性剂 Tween、特里顿(Triton) );③ (Tween、特里顿(Triton)等);③ 螯合剂 EDTA:乙二胺四乙酸) 他们都可以增加细胞膜 (EDTA:乙二胺四乙酸)等。他们都可以增加细胞膜 的通透性,是酶容易释放。 的通透性,是酶容易释放。 酶溶法:因对此肝酶不了解故不采用此方法。 酶溶法:因对此肝酶不了解故不采用此方法。

生化考试名词解释(3)

生化考试名词解释(3)

生化考试名词解释(3)生化考试名词解释7.同工酶同工酶(isozyme,isoenzyme)广义是指生物体内催化相同反应而分子结构不同的酶。

按照国际生化联合会(IUB)所属生化命名委员会的建议,则只把其中因编码基因不同而产生的多种分子结构的酶称为同工酶。

最典型的同工酶是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

8.酶的比活力 1、在特定条件下,单位重量(mg)蛋白质或RNA 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

2、比活力(性)(Specific Activity)是酶纯度的量度,即指:单位重量的蛋白质中所具有酶的活力单位数,一般用IU/mg蛋白质来表示.一般来说,酶的比活力越高,酶越纯.。

1314 --核酸生物化学试题库3、比活力为每毫克蛋白质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一般用酶活力单位/mg蛋白质表示。

9.酶原激活某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没有活性,这些没有活性的酶的前身称为酶原(zymogen),使酶原转变为有活性酶的作用称为酶原激活(zymogen activation)。

10.寡聚酶寡聚酶由2个或多个相同或不相同亚基组成的酶,称为寡聚酶。

11.酶的转换数酶的转换数(turnover number )表示酶的催化中心的活性,它是指单位时间(如每秒)内每一催化中心(或活性中心)所能转化的底物分子数,或每摩尔酶活性中心单位时间转换底物的摩尔数。

12.辅酶和辅基辅酶(coenzyme)是一类可以将化学基团从一个酶转移到另一个酶上的有机小分子,与酶较为松散地结合,对于特定酶的活性发挥是必要的。

14.全酶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包括所有的必需的亚基、辅基和其它的辅助因子。

序变模型(KNF模型)和齐变模型是为了了解酶作用机制提出的两种主要模型。

15 --核酸生物化学试题库一酶分子中另一亚基对底物的亲和力增加或减少。

16.固化酶全称;泰然生物催化酶,是土壤固化剂,生产高科技液态复合酶制品,一种生物高科技产品17.多酶体系指催化机体内的一些连续反应的酶互相联系在一起,形成的反应链体系。

实验三十一亲和层析纯化乳酸脱氢酶

实验三十一亲和层析纯化乳酸脱氢酶

实验三十一亲和层析纯化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1actate dehydrogenase,LDH)是机体代谢中一个很重要的酶,它催化下述反应:LDH丙酮酸+NADH+H+=乳酸+NAD+现已明了,大多数动物体内的LDH含有5种同工酶。

它们是由两种亚基(H亚基与M 亚基)按不同组合形成的四聚体,其中LDH–1和LDH-5分别为四个H亚基和四个M亚基组成的纯合体。

后来在很多动物睾丸和精子中,又发现了另一种LDH同工酶命名为LDH-X,由四个x亚基组成。

已经证明,形成不同LDH同工酶的上述三种亚基是由三个不同的基因所编码。

LDH的各种同工酶的蛋白质组成与结构,生物体内的组织分布、酶学性质与生理功能均各有差异。

因此,纯化LDH的各同工酶并对其进行比较酶学的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机体内代谢的调控以及基因的进化等均有重要意义。

在这方面,国外学者已做了很多工作,已取得不少有意义的结果。

早期的LDH纯化比较繁琐,周期长,收率低。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有Axen等人的开创性工作,亲和层析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其专一性强,操作简捷,回收率高等特点,已成为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强有力的手段。

由于使用了能与酶专一结合的配基,尽管各种同工酶在电荷效应或肘,上存有差异,均能得到较高的回收率。

这对于LDH同工酶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尤其对纯化体内含量甚微的某些LDH同工酶如LDH-X,亲和层析更是最为理想的手段。

实验原理亲和层析(affinity chromatography)是在一种对目的分子具有专一吸附能力的吸附剂上进行的层析。

这种专一吸附能力是由于共价偶联在惰性载体上的物质[通常称为配基(1igand)]与需要纯化的物质之间存在一种专一的可逆的亲和力。

相互具有这种亲和力的生物分子有:抗体与抗原,酶与其底物或抑制剂,激素与其受体等。

将具有这种亲和关系的两种分子(A、B)中的一种(比方A)以共价偶联到载体上,则可成为纯化另一种分子B的亲和吸附剂。

第一篇组成人体的细胞第三章 亚细胞结构的分离与鉴定

第一篇组成人体的细胞第三章  亚细胞结构的分离与鉴定

第一篇组成人体的细胞第三章亚细胞结构的分离与鉴定细胞由各种亚细胞结构组成。

其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是分离纯化亚细胞组分,观察它们的结构或进行生化分析。

离心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手段。

一般认为,转速为10~25Kr/min的离心机称为高速离心机;转速超过25Kr/min,离心力大于89Kg者称为超速离心机。

目前超速离心机的最高转速可达100Kr/min,离心力超过500Kg。

第一节亚细胞结构分离的技术分离亚细胞组分的第一步是制备组织匀浆或细胞匀浆。

匀浆(Homogenization)是在低温条件下,将组织或细胞放在匀浆器中加入等渗匀浆介质(即0.25moL/L蔗糖一0.003mol/L氯化钙溶液)研磨,使细胞被机械地研碎成为各种亚细胞组分和包含物的混合物。

分离亚细胞组分的第一步是分级分离。

它通过由低速到高速离心技术,使非均一混合体中的颗粒按其大小轻重分批沉降到离心管的不同部位,再分部收集,即可得到各种亚细胞组分。

由于样品中各种大小和密度不同的颗粒在离心开始时是均匀分布于整个离心管中,故每级分离得到的第一次沉淀必然不是纯的最重的颗粒,须经反复悬浮和离心加以纯化。

分离亚细胞组分主要离心技术是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

差速离心(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是在密度均一的介质中由低速到高速逐级离心,用于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和细胞器。

在差速离心中细胞器沉降的顺序依次为:细胞核、线粒体、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内质网与高尔基体、最后为核糖体。

由于各种细胞器在大小和密度上相互重叠,一般重复2~3次效果会好一些。

通过差速离心可将细胞器初步分离,但常需进一步通过密度梯离心再行分离纯化。

密度梯度离心(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是用一定的介质在离心管内形成一连续或不连续的密度梯度,将细胞混悬液或匀浆置于介质的顶部,通过重力或离心力场的作用使细胞分层、分离。

这类分离又可分为速度沉降和等密度沉降两种。

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摘要】线粒体是真核细胞重要的细胞器,随着蛋白质组技术的进展和完善,一些新方式也被应用于线粒体蛋白质的研究,线粒体蛋白质组研究尽管已取得了一些功效,但线粒体蛋白质组数据库中的数据仍较匮乏,而且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和改善。

【关键词】线粒体;蛋白质组学人类体细胞中除红细胞,其他所有细胞均含有线粒体。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重要的细胞器,它不仅是机体的能量代谢中心,而且还参与多种重要的细胞病理进程。

线粒体拥有自己的DNA(mtDNA),能够进行转录、翻译蛋白质合成。

线粒体含有500~2 000种蛋白质,约占整个细胞蛋白质种类的5%~10%。

线粒体的蛋白质参与机体许多生理、病理进程,如参与电子传递和ATP合成、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降解等进程。

线粒体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改变与人类许多疾病相关,如退行性疾病、心脏病、衰老和癌症。

运用蛋白质组研究技术,从整体上研究这些蛋白质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转变趋势及彼此关系,能够为线粒体作用机制的探讨提供新的有力的支持。

1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和功能线粒体是机体细胞中重要的亚细胞器,它具有独特的超微结构和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线粒体由两层膜包被,外膜滑腻,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两层膜之间有腔,线粒体中央是基质。

基质内含有与三羧酸循环所需的全数酶类,内膜上具有呼吸链酶系及ATP酶复合体。

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形成ATP的要紧场所,有细胞“动力工厂”之称。

线粒体合成的ATP供给几乎所有的细胞生理进程:从骨骼肌和心肌的收缩,到细胞膜跨膜离子梯度的维持、乃至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另外,线粒体有自身的DNA和遗传体系,但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数量有限,因此,线粒体只是一种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线粒体的要紧化学成份是蛋白质和脂类,其中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65%~70%,脂类占25%~30%。

在肝细胞线粒体中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各蛋白质的含量依次为:基质67%,内膜21%,外膜8%,膜间隙4%。

生物化学检验各章节试题答案

生物化学检验各章节试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答案一、1.C 2.A 3.E 4.D二、1. 功能基因、蛋白质2. 繁殖能力、遗传特征三、1. 临床生物化学:是在人体正常生物化学代谢基础上研究疾病状态下,生物化学病理性变化的基础理论和相关代谢物的质与量的改变,从而为疾病的临床实验诊断、治疗监测、药物疗效和预后判断、疾病预防等方面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

四、临床生物化学研究领域就象生命本身一样宽广。

临床生物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主要有:(1)探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应用;(2)临床疾病和治疗中的应用;(3)医学教育中的作用。

五、临床生物化学的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第一,阐述有关疾病的生物化学基础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第二,开发应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方法和技术,对检验结果的数据及其临床意义作出评价,用以帮助临床诊断以及采取适宜的治疗。

第二章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的代谢紊乱答案一、1.A 2.C 3.E 4.E 5.E 6.D 7.D 8.D 9.A 10.D 11.B 12.D 13.A 14.E 15.C 16.E 17.D 18.A二、1. PA、ALB2. PA、ALB、TRF3.由嘌呤合成代谢紊乱引起、嘌呤吸收增多、嘌呤分解增加。

三、1.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cute phase raction protein,APRP):在急性炎症性疾病如手术、创伤、心肌梗死、感染、肿瘤等,AAT、AAG、Hp、CRP以及α1-抗糜蛋白酶、血红素结合蛋白、C3、C4、纤维蛋白原等,这些血浆蛋白浓度显著升高;而血浆PA、ALB、TRF则出现相应的低下。

这些血浆蛋白质统称为急性时相蛋白。

2. 氨基酸血症(Aminoacidemia):当酶缺陷出现在代谢途径的起点时,其催化的氨基酸将在血循环中增加,成为氨基酸血症。

3.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供应的氨基酸,包括:苏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

第六章核酸的分离与纯化

第六章核酸的分离与纯化
(2)荧光光度法:用溴化乙锭等荧光染料示踪的核酸电泳结果可用于判定核酸的纯度。由于DNA分子较RNA大许多,电泳迁移率低;而RNA中以rRNA最多,占到80%~85%,tRNA及核内小分子RNA占15%~20%,mRNA占1%~5%。故总RNA电泳后可呈现特征性的三条带。在原核生物为明显可见的23S、16S的rRNA条带及由5S的rRNA与tRNA组成的相对有些扩散的快迁移条带。在真核生物为28S、18S的rRNA及由5S、5.8S的rRNA和tRNA构成的条带(图6-1)。mRNA因量少且分子大小不一,一般是看不见的。通过分析以溴化乙锭为示踪染料的核酸凝胶电泳结果,我们可以鉴定DNA制品中有无RNA的干扰,亦可鉴定在RNA制品中有无DNA的污染。
三、鉴定、保存与应用
(一)核酸的鉴定
1.浓度鉴定核酸浓度的定量鉴定可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与荧光光度法进行。
(1)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基于核酸分子成分中的碱基均具有一定的紫外线吸收特性,最大吸收波长在250nm~270nm之间。这些碱基与戊糖、磷酸形成核苷酸后,其最大吸收波长不变。由核苷酸组成核酸后,其最大吸收波长为260nm,该物理特性为测定溶液中核酸的浓度奠定了基础。在波长260nm的紫外线下,1个OD值的光密度大约相当于50µg/ml的双链DNA,38µg/ml的单链DNA或单链RNA,33µg/ml的单链寡聚核苷酸。如果要精确定量已知序列的单链寡核苷酸分子的浓度,就必须结合其实际分子量与摩尔吸光系数,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进行计算。若DNA样品中含有盐,则会使A260的读数偏高,尚需测定A310以扣除背景,并以A260与A310的差值作为定量计算的依据。紫外分光光度法只用于测定浓度大于0.25µg/ml的核酸溶液。
2.纯度鉴定紫外分光光度法还是荧光光度法,均可用于核酸的纯度鉴定。

酶工程学习通课后习题

酶工程学习通课后习题

酶工程学习通课后习题酶工程学习通课后习题第一次作业一、填空题1、日本称为“酵素”的东西,中文称为(),英文则为(),是库尼()于1878年首先使用的。

其实它存在于生物体的细胞内与细胞外。

2、1926年,萨姆纳()首先制得脲酶结晶,并指出酶的本质是()。

他因这一杰出贡献,获194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二、判断题1、酶是具有生物催化特性的特殊蛋白质。

()2、酶的分类与命名的基础是酶的专一性。

()三、简答题1酶工程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研究和运用。

2、酶有哪些催化特性?第二次作业一、单选题1、酶促反应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的能量来源是()。

A、酶与底物结合能B、底物形变能C、酶分子构象变化释放的能量D、底物化学键断裂释放的化学能2、在米氏方程的双倒数作图中,酶对底物的米氏常数是双倒数直线的()。

A、纵轴截距的倒数B、斜率C、横轴截距绝对值的倒数D、横轴截距的绝对值二、填空题1、1961年,国际酶委会规定的酶活力单位为:在特定的条件下()每()内,催化()的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酶量为一个国际单位,即1IU。

2、求Km最常用的方法是()。

3、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和混合性抑制。

4、Km值增加,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Km不变,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Km减小,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

三、判断题1、酶活力指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反应速度越大,意味着酶活力越高。

()2、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大。

()3、酶活性部位的氨基酸残基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很远,甚至在不同的肽链上,通过肽链的折叠、盘绕而在空间结构上相互靠近。

()四、简答题1、酶的变性与酶的失活2、简述核酶的主要类型。

3、影响酶催化的主要因素。

五.名词解释1、K cat2、Km六、计算题1、下面是某人对酶测定的一些数据,据此求出该酶的最大反应速度和米氏常数(双倒数作图法)。

第三次作业一、单选题1、在米氏方程的双倒数作图中,酶对底物的米氏常数是双倒数直线的()。

原核表达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原核表达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原核表达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时间:2010-03-03 14:05:01 来源:作者:点击:1046次将克隆化基因插入合适载体后导入大肠杆菌用于表达大量蛋白质的方法一般称为原核表达。

这种方法在蛋白纯化、定位及功能分析等方面都有应用。

大肠杆菌用于表达重组蛋白有以下特点:易于生长和控制;用于细菌培养的材料不及哺乳动物细胞系统的材料昂贵;有各种各样的大肠杆菌菌株及与之匹配的具各种特性的质粒可供选择。

但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蛋白由于缺少修饰和糖基化、磷酸化等翻译后加工,常形成包涵体而影响表达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及构象。

表达载体在基因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原核表达载体通常为质粒,典型的表达载体应具有以下几种元件:(1)选择标志的编码序列;(2)可控转录的启动子;(3)转录调控序列(转录终止子,核糖体结合位点);(4)一个多限制酶切位点接头;(5)宿主体内自主复制的序列。

原核表达一般程序如下:获得目的基因-准备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中(测序验证)-转化表达宿主菌-诱导靶蛋白的表达-表达蛋白的分析-扩增、纯化、进一步检测一、试剂准备1、LB培养基。

2、100mM IPTG(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2.38g IPTG溶于100ml ddH2O中,0.22μm滤膜抽滤,-20℃保存。

二、操作步骤(一)获得目的基因1、通过PCR方法:以含目的基因的克隆质粒为模板,按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在上游和下游引物分别引入不同的酶切位点),PCR循环获得所需基因片段。

2、通过RT-PCR方法:用TRIzol法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总RNA,以m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cDNA 第一链,以逆转录产物为模板进行PCR循环获得产物。

(二)构建重组表达载体1、载体酶切:将表达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同引物的酶切位点)进行双酶切,酶切产物行琼脂糖电泳后,用胶回收Kit或冻融法回收载体大片段。

2、PCR产物双酶切后回收,在T4DNA连接酶作用下连接入载体。

选修3易考知识打印版

选修3易考知识打印版

【选修三】易考知识点专题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生物选修3第一章知识点

生物选修3第一章知识点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这类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2.功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体现了限制酶的专一性3.大多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6个核苷酸组成,也有少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4;5或者8个核苷酸组成二、DNA连接酶1.种类:(1)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得到E·coli DNA连接酶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粘性末端之间连接起来(2)T4 DNA连接酶:既可以连接粘性末端,又可以连接平末端,但速率较慢三、载体1.种类: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2.注意:(1)质粒的实质是小型环状DNA分子(2)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中,真正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3.成为载体的条件:(1)在受体细胞内能稳定保存和复制(2)具有一个或者多个限制额内切位点(3)具有标记基因,以便用于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4)对受体细胞无害(5)载体DNA大小适宜,以便于操作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顺序(原理:基因重组)一、目的基因的获取1.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基因2.获取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3)人工合成目的基因(通过DNA合成仪)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1)基因文库定义: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各个受体均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的基因,称为基因文库(2)基因文库分类:包含了一种生物所有基因称为基因组文库只包含了一种生物的一部分基因,称为部分基因文库,如cDNA文库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1)PCR:多聚酶链式反应(2)原理:DNA双链复制,成指数形式扩增(约为2n)(3)条件:模板DNA;DNA引物;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ATP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1)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目的基因①启动子: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他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蛋白质终止子:终止子位于基因的尾端,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短片段②标记基因: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如抗生素抗性基因就可以作为这种基因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持续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能在自然条件下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而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能力 T—DNA(可转移的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显微注射技术:材料:受精卵3.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1)用Ca2+==处理,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2)讲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融合,在一定为赌侠,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 分子,完成转化三、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检测DNA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1.3 基因工程的应用一、植物基因工程1.抗虫转基因植物:Bt毒蛋白基因是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分离出来的2.抗病转基因植物3.抗逆转基因植物4.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二、动物基因工程1.用于提高动物生长速度2.用于改善畜产品的品质3.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将药用蛋白基因和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转基因动物被称为乳腺生物发生器或乳房生物发生器4.用转基因动物做器官移植的供体:将器官供体基因组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或设法除去抗原决定基因,再结合恐龙技术,培育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转基因克隆猪器官三、基因工程药物四、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是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体外基因治疗2.体内基因治疗1.4蛋白质工程一、蛋白质工程崛起的原因: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产生紫仁杰已经存在的蛋白质二、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预期的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基因)基因修饰和基因合成,是第二代基因工程三、科学家通过对胰岛素的改造,已经使其成为速效性药品目前成功的例子不多,主要是因为蛋白质发挥功能必须依赖于正确的空间高级结构,这种结构十分复杂。

2020年338真题及答案

2020年338真题及答案

2020 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转导:是指细菌的基因通过噬菌体从供体转移到受体细胞的过程,是实现细菌基因转移的机制之一。

转导过程主要有普通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两种类型。

2.甘油磷脂:是指由甘油-3-磷酸衍生出的用于组成细胞膜结果的磷脂,也称磷、酸甘油酯。

例如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等。

甘油磷脂具有两亲性结构,极性投的-端为亲水端,亲脂性为非极性的脂酰取代基端。

3.酶促反应的米氏方程:是指衡量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定量关系的方程式。

具体公式为V=Vmax[S]/Km+[S]。

4.AB0血型系统:是指一种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命名的血型分类系统。

该系统下可将血型分为A、B、AB和O型四种,其中A型血的红细胞具有凝集原A,B型血具有凝集原B,AB型兼有凝集原A和B,O型血既不具有凝集原A,也不具有凝集原B。

5.X染色体失活:是指性染色体在参与生物的性别决定中存在的剂量补偿方式。

哺乳动物通常以该方式进行剂量补偿,将两个x染色体中一个关闭。

x染色体失活从x失活中心开始,然后拓展使x染色体大部分基因失活。

6.断裂基因:是指真核生物由于居间序列即内含子分隔而成的基因结构。

真核生物在DNA复制过程中保留内含子部分,转录后通过RNA剪接将内含子切除,并将外显子部分连接。

7.糖原:是指动物细胞内贮存的多糖形式,又称为动物淀粉,主要存在于肌肉组织和肝脏组织中。

与植物支链淀粉样,糖原是a-1,4 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残基多聚物,其分支程度更高,此外还有a-1,6 糖苷键连接的分支。

8.必需脂肪酸: 是指必须由外界特别是植物性食物摄入的脂肪酸类型,主要包括亚麻酸和亚油酸。

二、选择题1、识别帽子结合活性: A.eIF4a B、eIF4b C、eIF4c D、eIF4d2、真核线粒体DNA复制酶3、SV40 猴子病毒A、它是环状单链dnaB、人先发现的,C其rna剪辑很简单D、与宿主的h2a, h2b, h3, h4结合。

溶菌酶的提取,分离纯化,产物纯度鉴定及活性测定

溶菌酶的提取,分离纯化,产物纯度鉴定及活性测定

溶菌酶的提取,分离纯化,产物纯度鉴定及活性测定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溶菌酶的制备过程2、学习和掌握溶菌酶的纯化过程3、学习和掌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德原理和技术4、测定溶菌酶的分子量和所提取的溶菌酶的浓度5、测定所提取的溶菌酶的活性试验原理:溶菌酶(lysozyme)又称胞壁质酶(muramidase)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N-acetylmuramide glycanohydrlase),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

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

溶于水,不溶于乙醚和丙酮,pI为11.0-11.35,最适pH值6.5。

酸性介质中可稳定存在,碱性介质中易失活。

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

因此,该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该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中,鸟类和家禽的蛋清、哺乳动物的泪、唾液、血浆、尿、乳汁等体液以及微生物中也含此酶,其中以蛋清含量最为丰富。

从鸡蛋清中提取分离的溶菌酶是由18种12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单一肽链。

它富含碱性氨基酸,有4对二硫键维持酶构型,是一种碱性蛋白质,其N端为赖氨酸,C端为亮氨酸。

可分解溶壁微球菌、巨大芽孢杆菌、黄色八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

2.1、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层析是依据混合样品中各种离子或离子化合物与离子交换树脂的可交换离子之间的交换程度不同而进行分离纯化的。

离子交换层析主要是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离子或离子化合物以离子交换方式进行,过程是可逆的。

由于离子交换剂对溶液中各种离子具有不同的结合力,也就是说,离子交换剂对各离子的排斥和阻滞作用不同,从而引起各离子在柱内的流速差异,逐渐发生分离,最终分别流出层析柱。

该法可同时分析多种离子化合物,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选择性好,分离速度快等优点。

[精品]新人教版新课标选修3高中生物过关测试1.3基因工程的应用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新课标选修3高中生物过关测试1.3基因工程的应用及答案

人教新课标选修3过关测试基础·巩固1分解石油的超级菌是指( )A自然突变产生的一种能分解多种烃类的假单孢杆菌B人工诱变产生的一种能分解多种烃类的假单孢杆菌家采用转基因手段创造出能分解某种烃类的假单孢杆菌D家采用转基因手段创造出的同时分解四种烃类的假单孢杆菌答案:D2下列不属于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药品是( )A干扰素B白细胞介素-2青霉素D乙肝疫苗解析: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并不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药品。

而A、B、都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药品。

答案:3“工程菌”是指( )A用物理或化方法,诱发菌类自身某些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B用遗传工程的方法,使同种不同株系的菌类杂交,得到的新细胞株系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外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D从自然界中选取能迅速增殖的菌类答案:4基因治疗是指( )A用DNA探针修复缺陷基因B用DNA探针检测疾病将健康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D将健康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解析:基因治疗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生物医新技术。

答案:5要彻底治疗白化病必须采用( )A基因治疗B医手术射线照射D一般药物解析:白化病是一组由黑色素合成相关的基因突变导致眼或眼睑、皮肤、毛发黑色素缺乏引起的遗传性疾病。

它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所以要彻底治疗白化病必须采用基因治疗。

答案:A6基因治疗是人类疾病治疗的一种崭新手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可使人类遗传病得到根治B基因治疗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产品治疗人类疾病的方法以正常基因替换致病基因属于基因治疗的一种方法D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可以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解析:基因治疗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生物医新技术。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背诵(彩色精华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背诵(彩色精华版)

生物选修三易考知识点背诵专题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展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 NA分子水平上进展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 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根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别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 A连接酶〕的比拟:①一样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根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1.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别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_和化学合成法_。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1〕原理:DNA双链复制〔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 A链;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先配制氯仿/甲醇=2/1(v/v),取组织液1:20的量和氯仿 /甲醇一起组织匀浆,分层后在室温下在摇床中摇动15到 20分钟
• 匀浆通过滤纸过滤或者离心获得液体
• 在离心获得的液体中加入0.2倍体积(4ml)的水或者 0.9%的生理盐水涡旋几秒钟后混匀,然后2000rpm离心 得到两相溶液,通过虹吸去掉上层用作神经节苷脂类的分 析和有机小的极性分子的分析,如果需要的话用甲醇/水 (1/1)的溶液将两相界面洗一到两次,洗的过程不要让 甲醇/水与下层混合
2020/4/24
16
4.3.5酶的纯化
• 结晶:盐析结晶法——加固体盐法、饱和盐溶液、 透析扩散法。
• 浓缩:真空蒸发浓缩——在一定的真空条件下,使 酶液在60℃以下汽化蒸发,进行浓缩的过程。 一 般说来,在不影响酶活力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温度、 降低压力、增大蒸发面积都可以使蒸发速度提高。
• 干燥:真空干燥法——真空干燥是在与真空系统相 连接的密闭干燥器中,一边抽真空一边加热,使酶 液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蒸发干燥的过程。在真空泵 之前需要设置水蒸气凝结收集器,以免汽化产生的 水蒸气进入真空泵。酶液真空干燥的温度一般控制 在60℃以下。
2020/4/24
5
4.文献综述
生物大分子的分类:蛋白质、核酸、脂质、糖类 接下来分类讲解如何从生物样品中分离纯化以上四 类生物大分子的技术路线
2020/4/24
6
4.1.1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 分离方法:透析超滤除蛋白质溶液中的小 分子化合物
• 浓缩方法:丙酮沉淀、盐析、免疫沉淀 • 纯化方法:电泳、层析
• 纯化:Sevagr法、三氟三氯乙烷法、三氯醋酸法、 盐酸法、酶法、有机溶剂混合法除去蛋白质。用透 析法、柱离子交换法和纤维滤器透析法去离子。
2020/4/24
11
4.2设计一个从动物肝组织中分离、提取、纯化和鉴定一 种 酶(该酶由三种不同的亚基组成,为结合酶,pI=6.2) 的技术路线并理解实验各步骤的原理
3
2.主要内容
• 自主设计从生物样品中分离纯化生物大分 子的技术路线
• 设计一个从动物肝组织中分离、提取、纯 化和鉴定一种酶的技术路线并理解实验各 步骤的原理
2020/4/24
4
3.研究方法和手段
•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相关研究资 料为研究做准备
• 研究手段:以传统文献检索手段为主,辅以网络、 数据库等手段,开展资料、搜集数据整理等工作
• 通过离心和虹吸去掉上层后,下层氯仿相中含有脂质,如
果体积在2到3ml以下,则通过真空旋转蒸发器或在氮气
下浓缩
2020/4/24
10
4.1.4糖类的分离纯化
• 提取: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多有脂质包围,一般 需要先加入丙酮、乙醚、乙醇或乙醇乙醚的混合液 进行回流脱脂,释放多糖。
• 分离:分级沉淀法、金属络合物法、制备性区域电 泳、色谱分离法和膜分离法。其中分级沉淀法主要 有有机溶剂分步沉淀法、盐析法及季铵盐沉淀法; 色谱分离法分为凝胶柱色谱和离子交换色谱法;膜 分离法主要有超滤和微滤法。
2020/4/24
15
4.2.4酶的分离
• 等电点沉淀法:已知所需酶的pI=6.2,故适宜采用此种方法 进行分离。
• 等电点沉淀法:利用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 及不同两性电解质的等电点不同这一特性,通过调节溶液的 pH 值,使酶或杂质沉淀析出,从而使酶与杂质分离的方法。 在溶液的pH 值等于溶液中某两性电解质的等电点时,该两 性电解质分子的净电荷为零,分子间的静电斥力消除,使分 子能聚集在一起而沉淀下来。因此可以通过调节介质的pH , 把目的酶和杂蛋白分开。但由于蛋白质在pI 点附件一定范 围的pH 内都可发生沉淀,只是沉淀的程度很不一样,而且 相当多的蛋白质的pI 点很靠近,所以该法的回收率和纯化 倍数都不理想,一般只用于酶的粗分离阶段。
• 防止蛋白酶的水解作用:预防的措施是加入 蛋白酶抑制剂。常用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有 苯甲基磺酰氟(PMSF )、二异丙基氟磷酸; 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有EDTA 和EGTA (乙二醇 四乙酸)
• 除核酸:除核酸的常用方法是沉淀法。
2020/4/24
14
4.2.3酶的提取
• 盐溶液提取:适用于大多数酶。盐溶现象: 大多数P酶在低浓度的盐存在的条件下,酶 的溶解度随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盐析现 象:在盐浓度达到某一界限后,酶的溶解 度随盐浓度升高而降低。
• 材料的选择
技 • 材料的预处理 术 • 酶的提取 路 • 酶的分离 线 • 酶的纯化
• 酶纯度的检验
2020/4/24
12
4.2.1材料的选择
• 因动物肝脏中的酶往往结合较多的 脂质、核酸的物质,所以取饥饿 24小时的动物肝脏为实验材料。
2020/4/24
13
Hale Waihona Puke 4.2.2 材料的预处理• 细胞破碎:机械破碎法。可选用捣碎法或匀浆 法。使用匀浆法时应先将大块的组织或者细胞 团用组织捣碎机或研磨器械捣碎分散。
2020/4/24
17
4.3.6纯度的检验
• 酶纯度的检验:对该酶进行SDSPAGE 电泳,若仅出现3条色带, 则说明酶以纯化成功。
2020/4/24
18
请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2020/4/24
19
2020/4/24
8
4.1.2核酸的分离纯化——RNA
前四步与DNA的分离纯化方法相同,之后可 通过苯酚水溶液抽提或脱氧核糖核酸酶处理 除去DNA。可再利用柱层析、梯度离心及逆 流分溶等方法提取所需种类RNA。
2020/4/24
9
4.1.3脂质的分离纯化
• 利用Folch Method从组织中分离和纯化脂质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和 特定酶分离纯化技术路线的设计
16级长学制临床三班 范佳祺 常钰涵 赵瑾 冯璞
2
1
目录
1.研究目的 2.主要内容 3.研究方法和手段 4.文献综述 5.工作进度安排 6.预期成果
2020/4/24
2
1.研究目的
• 锻炼自主学习和查阅文献的能力 • 锻炼设计实验的能力
2020/4/24
2020/4/24
7
4.1.2核酸的分离纯化——DNA
①先将饥饿数天的实验动物杀死以除去肝糖原; ②然后利用淀粉酶除去多糖; ③在浓磷酸盐存在下,以2-甲氧基乙醇抽提核酸提取 液,以钙盐沉淀DNA,再以草酸钾处理,使之形成 DNA钾盐回收,然后用离子交换法吸附DNA,使之 与多糖分离; ④利用去污剂或氯仿-戊/辛醇或苯酚处理后除去蛋白 质; ⑤利用胰脏核糖核酸酶或钙盐或活性炭除去R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