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护理论文
重症监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
重症监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对我院ICU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并对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5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大于70 岁的老年患者占73.58% ,入住ICU时间越长,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几率越大。
结论ICU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几率高,护士应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重点是加强呼吸道管理,做好口腔护理,强化无菌观念,规范技术操作,病情稳定后及时转出ICU,以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ICU 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护理下呼吸道感染是ICU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类型之一,是导致患者治疗及住院时间延长,医院感染死亡率增加,治疗费用增加的主要愿因,这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严重者威胁病人生命,影响医疗护理质量。
由于各种侵入性医疗设备(如各种插管、导管、内镜、透析装置和呼吸机等)的反复应用,构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1]。
为探讨我院ICU患者发生下呼吸道的原因、危险因素,对我院ICU 2009 年1月~2010年12月5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了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统计2009年1月- 2010年12月,我院ICU 住院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53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8例;年龄50~81 岁,平均64. 5岁;其中>70 岁老年患者39例,占73.58 %,53例患者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1例,肺心病17例,昏迷患者9例,其他疾病6例。
1.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根据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协调小组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2]: (1)发热,体温>38℃或较基础体温升高1℃以上;(2)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或<4.0×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因素与应对措施。
方法挑选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危重者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列为观察组,没有出现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列为对照组,受体阻滞剂、受分析引发呼吸道感染原因,提出应对措施。
结果性别、采用H2教育水平、伴呼吸系统疾病等因素同感染产生,无显著关联性(P>0.05)。
年龄、采用呼吸机、采用抗菌药物同感染产生为负相关;存在意识障碍、切开气管、留存胃管同感染产生为正相关。
结论对于引发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产生下呼吸道感染因素,应当实施有效应对护理措施。
关键词:神经外科;下呼吸道感染;因素;护理神经外科主要治疗因外伤所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疾病,通常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对于神经外科患者来说,极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下呼吸道感染。
本文分析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因素与应对措施,现进行汇报。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危重者患者,入选标准:符合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患者家属知情。
男78例,女42例,年龄19-82岁,平均(50.5±3.1)岁。
外伤性严重脑出血32例,车祸导致严重脑部外伤46例,脑部存在肿瘤压迫行手术治疗37例,其他5例。
此研究经由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整理患者基本资料,即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以及治疗资料,即:存在意识障碍、伴呼吸系统疾病、采用呼吸机、采用H2受体阻滞剂、切开气管时长、采用抗菌药物、留存胃管,分析诱发下呼吸道感染因素,实施Logistic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明确高危因素,提出应对策略。
1.3统计学方法本此次研究运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确定用(x±s)形式来体现,行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百分率来描述,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
护理干预对ICU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分析
护理干预对ICU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护理干预对ICU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
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ICU病房的人工气道患者,共计涉及到患者48例,对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研究对象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结果本研究48例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后,出现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例,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2.5%,所有患者经过综合措施的干预以后,严重的并发症情况发生出现4例,占8.34%,本研究患者死亡的病例2例,其余46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指导以后均转为常规病房,并且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
结论临床上对于ICU人工气道的患者,为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ICU;人工气道昏迷患者会因为咳嗽、吞咽反射减弱等情况,导致患者出现痰液阻塞情况,而患者胃内的溶物反流,也容易使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为了有效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需要为患者建立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破坏了患者气道的生理屏障,容易导致呼吸道内部的菌群出现位移现象,进而会使得患者容易出现下呼吸道感染情况[1]。
ICU病房当中很多患者都需要进行人工气道的建立,为了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避免下呼吸道感染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需要为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本研究主要分析护理干预对ICU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ICU病房当中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中,纳入本研究48例,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1岁,最小年龄为29岁,平均年龄为(42.1±10.5)岁。
本研究所有患者和患者的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而且同意进行本研究,并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例icu患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icu护理论文
例icu患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icu护理论文例icu患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icu护理论文40例ICU患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icu护理论文40例ICU患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40例ICU患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ICU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40例ICU未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探讨感染的原因、预防以及护理对策。
结果: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大于等于一周的人数、有创通气人数、动静脉置管人数、大量使用抗生素人数、合并基础疾病的人数、使用鼻饲等侵入性操作的人数都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原因有入住ICU、有创通气、大量使用抗生素、合并基础疾病、使用鼻饲管,吸痰等操作,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ICU患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ICU;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93-01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简称ICU,是各种危重病人专用的病房[1]。
ICU的危重症患者因为病情比较严重,所以免疫力大大的降低,因此他们非常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是一种高发感染致病菌。
本研究通过本院40例ICU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探讨其感染的原因以及预防其感染发生的护理对策。
具体的报道如下文: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ICU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40例ICU未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探讨感染的原因、预防以及护理对策。
观察组有男患者18例,女患者22例,年龄35~62岁,平均年龄(48.7±3.5)岁。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现状分析和护理对策
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护理对策
鲍曼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 是引起医院感
散能力,且对常规消毒有较强抵抗力,使其不能被杀灭,只能抑
呼吸道中。 又因该菌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及菌群间的耐药性播
收稿日期:2020-02-19
有助于改善临床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增进患护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卢晓英,陈汝明,沈玉枝,等.专业护理人员在心房颤动抗
时间 47.2 d,超过 2 个月 11 人。 18 例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患者
65 株病原菌中,鲍曼不动杆菌有 18 株,占 27.69%。
科细菌检验室,经过检验科检验患者的痰培养及痰涂片样本;②
诊断标 准 符 合 《 中 国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感 染 诊 治 与 防 控 专 家 共
识》 [6] ;③患者 X 线、胸部 CT 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存在大片
阴影( 均匀致密) ,见明显的下呼吸道感染征象;④采集患者的
一般信息( 性别、年龄、床位) 、住院科室、住院时间、主要诊断、
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药敏情况、是否合并其他病原菌
的感染、是否使用了抗生素等资料,并根据上述资料查找可能的
感染原因,分析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原因。
中,包括:12 例脑梗死,占 66.67%,3 例颅内感染,占 16.67%,1
进行补液,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患者意识状态不佳时,结合
现耐药性。 ③环境因素。 神经内科 ICU 患者相对密集,造成空
气中细菌的密度增大。 陈桂兰等 [7] 的研究表明,患者因呼吸道
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干预
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ICU人工气道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方法:临床观察我院ICU收治的人工气道患者共52 例,其中气管直接插管患者有41例,气管切开插管患者有11例,主要予以一般护理,呼吸机、人工管道及气道的湿化,预防感染,吸氧,吸痰,口腔护理等措施,分析护理影响临床效果情况。
结果:52例患者中气管直接插管的41例患者中保留插管时间最短为12h,最长为13d,气管切开插管的11例患者中留置气管套管最短为2天半,最长为7个月,肺部感染患者为1例气管切开患者,后抗感染治疗有效及缓解症状后也拔管,未见导管脱出者,未见口腔溃疡者。
结论:人工气道护理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疾病的转归,护理人员要做到护理方式的合理规范,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到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及胃内容物误吸等的发生,从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关键词:呼吸道护理ICU 人工气道引言人工气道的建立和使用,使危急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大大地提高。
在临床上常用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两种人工气道,而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正常的加温,湿化及过滤功能消失,呼吸道纤毛运动减退,从而导致一系列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均来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ICU 共收治人工气道患者52例,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有22例;患者中最大年龄者为78岁,最小年龄者为26岁,平均年龄为(59±3)岁;其中气管直接插管的患者有41例,气管切开插管的患者有11例。
1.2 护理方法1.2.1 一般护理密切观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关注患者是否存在临床不适,检查血氧饱和度,定时监测血气分析以便及时了解治疗的效果。
对于有痰痂形成的危险,需要进行定时吸痰,吸痰时应注意痰液的量色质及气味变化,为临床预防感染使用药物提供可靠的依据。
人工气道患者还应当注意误吸这一个危险因素,对于人工气道患者来说,其饮食通常是通过下胃管来提供的,如果护理不当则很容易导致胃内容物的反流、误吸,同时还会引起肺部感染的发生,因此在护理中必要时可以抬高体位防止反流误吸。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重症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效价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是否有明显疗效,进一步摸索其在临床上的使用价值。
方法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使用两种方法治疗,一就是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另外就是常规经验性选择用药进行治疗,然后两者进行临床对比研究。
结果比较两种方法,发现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均明显升高,不良反应的概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有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抗生素、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降阶梯治疗引言: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内,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有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和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病情严重,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并发症多,是呼吸ICU内棘手的危重症。
有报道称,某医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可以达到37.3%,而其院内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1]。
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是该病救治成功的关键,抗生素选择恰当与否决定患者的预后。
目前针对重症感染的患者,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策略已逐渐成为医学界的共识[2]。
此次研究中,以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诊治的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抗生素阶梯治疗和常规经验性选择用药治疗,给予抗生素阶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方法与资料1.1 一般资料2011年2月到2013年3月期间,我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对80例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诊治,采用常规经验性选择用药和给予抗生素阶梯治疗,将常规经验性选择用药组分为对照组,将给予抗生素阶梯治疗组分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
40例的对照组患者中,其中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18例,年龄阶段分布在32周岁到75周岁之间,其中重症肺炎的有16例、支气管哮喘并发感染的有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有15例,以及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的有8例;在40例观察组患者中,其中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19例,年龄阶段分布在32周岁到75周岁之间,其中支气管哮喘并发感染8例、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2例、重症肺炎17例,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13例。
重症监护病房脑卒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原因论文
重症监护病房脑卒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以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收治脑卒中患者280例,对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发生下呼吸道感染53例,发生率19%,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原发病、中风类型、侵入性医疗操作、住院时间等因素有关。
结论:脑卒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脑卒中下呼吸道感染护理脑卒中是危害人民健康及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病死率居世界人口病死原因的第2位,脑卒中患者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是医院感染的易感者,其医院感染发病率高达37.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位。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脑卒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资料,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干预措施。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脑卒中患者280例,男166例,女114例;其中脑出血147例,大面积脑梗死86例,脑干梗死47例;年龄41~87岁,平均66.8±7.8岁;合并高血压265例,糖尿病62例,慢性支气管炎71例。
诊断标准:脑卒中诊断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即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⑴患者出现咳嗽、痰黏稠,肺部出现湿啰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1发热。
2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3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⑵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
方法:分析280例卒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280例患者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53例,发生率19%。
相对于脑梗死,脑出血更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高龄、昏迷、伴有吞咽功能障碍及有慢性支气管炎史的患者有较高的发生率;气管切开后高达91.3%患者发生感染,而使用呼吸机患者则100%发生下呼吸道感染。
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干预
21年 8 02 月
泰 州 职 业技 术 学 院学 报
Ju nl f az o oye h i l g o r a i uP ltc ncCol e oT h e
Vo .2 No. 11 4 Au . g201 2
I OU气 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干预
方 面 比较 无统计 学差 异 (>0 5 ,具有可 比性 。 P .) o
无 禁 忌 症 者 均 采 取 半 坐 卧 位 或 床 头 抬 高 3。 0
一
4 o 。 胃肠 营养 时 ,以持 续 泵 人法 代 替 间断 推 5
注 法 , 采 用 营 养 泵 匀 速 泵 入 , 泵 入 速 度 为 4ml8m/,每隔 4 0 一0 l h h检查 一 次 胃潴 留情 况 ,如
果 胃潴 留液 >3 ml 慢泵 入速 度 到 3 m / ;胃 0 ,减 0l h
2 方 法
观 察 组 除 按 照气 管 切 开 护 理 常 规 进 行 护 理
作者简介 : 徐敏(94 ) 18 一, 女江苏泰州人, 硕士在读 , 主管护师
潴 留液 >5m ,则暂 停 2 [ 0l h1 止 因定 量 鼻饲 导 2 ,防
3 护 理 干 预 策 略
3 环境管理 保持病室温度 2 ℃一 2C . 1 0 2  ̄ ,湿度 6 %一 0 0 7%。室 内定时进行通风处理 ,保持空气 流通 。采用 循 环风 空 气消 毒 器定 时 消毒 ,每 日 3 次 ,每次 1 小时。每天用清水擦拭物体表面及地 面 2次 ,有 明显污 染 时用 05 .%含氯 消毒 液擦拭 ,
患 者转 出和死 亡后做 好 终末 消毒 工作 。及 时处 理 病 室 内的 医疗 废物 ,对 绿脓 杆菌 和耐 甲氧西林 金 黄色 葡 萄 球 菌(  ̄A感 染 者 在 积极 治 疗 的 同时 Mt ) S 予 以隔离 ,污染 的 医疗 用 品用 双层 黄色 塑料 袋包 裹 ,标 识 分 明 ,敷 料 送 到 指定 地 点 焚 毁 处 理 … ; 加 强探 视管理 ,家 属和 非 IU人员 进入 时 ,必 须 C
ICU下呼吸道感染49例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入下呼 吸道 , 引起感染 …。
表1 4 9例病人 I U下呼吸道 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 C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 资料 .
收集本 院 IU病房 2 1 C 0 0年 1 ~6月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病
例4 9例 , 2 男 8例 , 2 例 。年 龄 1 8 女 1 O~ 5岁 , 均 ( 0-6 3 平 6 4 .) -
呼吸道感染 的发生 。 4 5 3 适时 吸痰 .. 根据病 人需 要适 时吸痰 , 当病人咳嗽或憋
一
过性气囊压力 下降 , 以及体 位变动 , 气道管 径改变等 , 分泌
物从气囊 的边缘进入下 呼吸道 。持续 或定期行气囊上滞 留物 吸引可减少细菌繁殖 , 普通 的吸痰 方法难 以到达气囊上 吸尽
4 护
理
其滞 留物 , 可采用 以下方 法 每 4— 6h清除 1 气囊 上滞 留 次 物, 病人取平 卧或 头低 足高位 , 充分吸尽 口鼻腔及气管内分泌
能力低下 、 人工气道建立 、 机械通气、 留置鼻 胃管是诱发病人发生下呼吸道感染 的主要 因素 。结论 : 采取积极预防措施 , 提高机体免疫力 , 少 口 减
咽部细菌定植 , 加强呼吸机相关性肺 炎的预防及体位管理对下呼吸道感染病人有 良好 的疗效 。 关键词 IU; 呼吸道感染 ; C 下 护理对策 d i1 .9 9ji n 1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 :0 36 / . s .6 2-9 7 .0 10 .3 s 6 6 2 1 .5 0 5
・
71 ・
径 引起 相互感染。 3 5 体位的影响 . 床头低和仰卧位时间长可以引起 胃内容物反流后误 吸入 气道 , 增加下呼吸道感染 的发生 。
45 2 气囊 上分泌物的清除 ..
ICU 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干预
ICU 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干预发表时间:2013-11-05T16:48:45.217Z 来源:《医学与法学》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谭聂琼[导读] ICU 危重患者长期处于昏迷状态,呼吸道内分泌物较多,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血氧的饱和度。
谭聂琼(湖南省株洲市中心医院湖南株洲 412000)【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 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将2010 年10 月到2012 年9 月我院ICU 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78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9 例)和对照组(39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为12.82%(5/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72%(19/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护理干预ICU 危重患者长期处于昏迷状态,呼吸道内分泌物较多,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血氧的饱和度。
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气功能、抽取下呼吸道潴留分泌物、进行辅助呼吸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气管切开后,致病菌容易侵入下呼吸道,且昏迷病人保护性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易导致肺部感染,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
本院通过分析调查ICU 内气管切开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分析其感染因素,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在降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上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0 年10 月到2012 年9 月我院ICU 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中选取7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 例)和观察组(39 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4 例,女性15 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9.3±4.6)岁,中重型颅脑外伤21 例,脑出血14 例,复合伤4 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12 例。
探讨ICU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1.2.6吸痰护理在吸痰护理中,首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吸痰管,且细谈管不可重复应用,其次要掌握排痰的技巧和方法,在吸痰前,可以先予以患者拍背、胸部按摩等,促进患者痰液的排除,及时、有效的吸痰是保证呼吸道通畅的前提。最后,由于气管切开,导致患者呼吸道湿化以及排痰能力均下降,因此可以予以湿化护理,即应用微量注射泵出现泵入湿化液。
【关键词】ICU患者;气管切开术;下呼吸道感染;原因,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216-02
ICU患者由于昏迷的时间较长,因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较多,不利于患者的呼吸。气管切开术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手术,可以有效的清除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1]。相关研究报道显示,气管切开术可以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提高血氧饱和度,对保证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切开术后常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影响了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2]。本次研究共选取66例我院行气管切开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并探究其护理效果,现将具体的原因和效果总结如下。
1.2.3切口护理应用无菌辅料对患者的切口进行包扎,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外套管、颈部直接接触,要保持无菌辅料的清洁,及时更换辅料,保持切口周围皮肤的干燥,在进无菌辅料的更换中可以用碘伏对切口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一旦无菌辅料被污染,务必要及时的更换,防止发生感染。
1.2.4气管套管的管理对于应用气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管的患者,要密切观察患者痰液的数量、粘稠程度以及患者的呼吸情况,并彻底的对其进行消毒,4~6h/次,保证无菌操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调查后66例患者中非常满意的有23例,满意的有40例,不满意的有3例,整体的护理满意度为95.5%,由此可见,予以患者全面的综合性护理,对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经过有效的护理后,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有明显的缓解,无死亡病例出现,最短的住院时间为6d,最长的住院时间为13d,平均住院时间为(9.2±1.4)d,由此说明,及时分析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予以患者全面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综上所述,对于行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积极的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予以全面、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临床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的发生,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急诊ICU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79100·临床研究·急诊ICU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张瑞芬(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摘要:目的探讨急诊ICU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2014年收治的102例急诊ICU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
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等因素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进一步回顾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
结果患者年龄、性别与下呼吸道感染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下呼吸道感染与患者住院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器官切开术、呼吸机等存在相关性。
结论急诊ICU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与气管切开、住院时间、胃管留置等侵袭性操作治疗具有很大联系。
关键词:ICU急诊;下呼吸道感染;因素中图分类号:R18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79.0760 引言ICU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自身抵抗力弱,对外来细菌入侵的抵御能力不强,加之长期使用医疗设备为病原菌的侵入创造了良好条件,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机率则大大提高,本文选取我院2013至2014年收治的102例ICU急诊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分析ICU患者诱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希望降低院内感染率及患者感染风险。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3至2014年我院ICU病房内诱发下呼吸道感染的102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38~63岁,平均年龄(59.6±2.1)岁,28例合并高血压,17例合并冠心病,33例合并糖尿病,24例合并其他疾病。
本组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且两种症状持续的时间短于一周,患者体温忽高忽低,呼吸急促,肺部显见喘鸣因,胸部有凹陷,行胸部X线检查发现肺纹理增多,病灶浸润至肺门旁、支气管周围,胸腔内有积液。
ICU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与护理
ICU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与护理【摘要】目的研究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降低感染率的护理措施。
方法采用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将1999年6月~2005年1月入住ICU的昏迷患者共104例,按有无人工气道分为两组,并排除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及已发生下呼吸道感染者,两组均实行定时翻身、肺部叩击等呼吸道护理。
结果人工气道组感染率为85.07%,无人工气道组感染率为35.14%,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的自然屏障,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维持人工气道的内环境平衡,使之符合生理的要求可降低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昏迷;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研究Risk factors and nursing measures for patients with low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ICU【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on risk factors of ICU coma patients who suffered from low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then perform relevant nursing care to reduce the HAP rates.Methods From June 1999 to Janurary 2005,104 ICU coma patient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had artificial respiratorytract(ART)or not,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and these patients were all without COPD or HAP before being enrolled.These two groups patients were given the same nursing care such as changing positions at regular time,back patting every two hours,appropriate sputum suction.Results In the ART group HAP rate were 85.07%,non-ART group were 35.14%.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ART such as trachea intubation and tracheotomy,which can damage respiratory tract natural defensive function,is one of the risk factors of HAP.Those measures to balance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respiratory tract of to meet its physiological needs will result that HAP in ART patients reduce.【Key words】coma;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isk factors;research昏迷的患者由于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易发生痰液阻塞,胃内容物反流而发生肺部感染。
ICU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对策研究
ICU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对策研究发表时间:2019-08-16T11:40:07.3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8期作者:阿曼古丽·斯迪克努尔姑·吐松[导读] 其诱发下呼吸道感染因素有多种,需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保障患者的治疗以及生命健康。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喀什 844000)【摘要】目的:探析ICU收治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以及对应护理措施。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ICU2016年—2018年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纳入研究对象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归纳诱发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
结果:护理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例数得到严格控制。
结论:有创呼吸机是当前对ICU收治老年病患者常用治疗手段,其诱发下呼吸道感染因素有多种,需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保障患者的治疗以及生命健康。
【关键词】有创呼吸机;下呼吸道感染;因素;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8-0030-02Nursing strategies for the diagnosis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invasive ventilator in ICUAmanguli·Stick,Nurgu·Tusson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Kashgar,Kashgar,Xinjiang 844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igh risk factors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induced ventilator therapy and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s.Methods The authors of the hospital in the ICU were treated with invasive ventilator treatment from 2016 to 2018.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after receiving invasive ventilator therap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hospital.The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s high-risk factors inducing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and targeted care strategies were developed.Results The number of cases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patients after nursing is strictly controlled.Conclusion Invasive ventilator is a common treatment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ICU. 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ducing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maintain high attention and take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to ensure the overall treatment plan and life health of patients. It is worth paying attention to promotion.【Key words】Iinvasive ventilator;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Factors;Nursing当前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随着医学发展以及人们自身权益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医院想要保持可持续的发展以及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严格控制医院感染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1]。
84例ICU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干预
84例ICU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干预发表时间:2018-04-04T16:39:01.8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期作者:何美琴[导读] 其也是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需要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呼吸道护理,改善人工气道内环境,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张家港市金港镇人民医院 215631摘要:目的:探究ICU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ICU昏迷患者,根据有无人工气道治疗分为两组,A组患者42未使用人工气道治疗,B组患者42采用人工气道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有针对性的呼吸道护理,对下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B组患者中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为35.7%(15/42),明显高于A组的14.3%(6/42),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ICU昏迷患者采用人工气道治疗,会对呼吸道的自然屏障造成破坏,从而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增加,其也是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需要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呼吸道护理,改善人工气道内环境,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ICU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管理干预ICU昏迷患者通常会由于吞咽反射与咳嗽能力下降,容易导致痰液阻塞或潴留在气道内,或者由于胃部内容物反流会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
为了有效的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性,需要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在搭建的过程中,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均会导致呼吸道生理屏障遭到破坏,使得患者呼吸道内部的菌群会出现移位现象,容易造成下呼吸道感染[1]。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人工气道治疗是ICU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危险因素,需要对其加以重视。
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2]。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4例ICU 昏迷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ICU昏迷患者,均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院治疗。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及护理措施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及护理措施发表时间:2011-11-30T14:31:34.64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秦毅[导读] 下呼吸道感染的基础疾病中,以损伤性疾病感染率最高,占31.0%,其次为脑血管疾病,占21.4%,消化系统疾病,占19.0%。
秦毅(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ICU四川邻水638500)【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及护理措施。
方法:对我院2008.01-2010.12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ICU下呼吸道感染中以老年患者居多;人工气道支持患者感染发生率高;基础疾病以损伤性疾病、脑血管意外及消化道疾病的感染率最高;并与创伤性操作、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合理抗菌药物应用、医务人员缺乏交叉感染意识等有关。
结论: 加强ICU病室管理,改善环境因素和治疗操作中易导致污染和感染的环节,认真遵守无菌原则,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 护理【中图分类号】R33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78-02ICU的创建和完善对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患者由于基础病严重,免疫低下,二重感染率显著高于一般病房,且多重耐药,感染可以导致抢救最终失败,因此控制和预防ICU医院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十分重要。
1临床资料统计2008.01- 2010.12月,我院ICU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31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50-81 岁,平均64. 5岁;其中>65 岁老年患者22例,占70.97 %。
其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所有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2结果下呼吸道感染的基础疾病中,以损伤性疾病感染率最高,占31.0%,其次为脑血管疾病,占21.4%,消化系统疾病,占19.0%。
在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中精细化护理管理的应用
在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中精细化护理管理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3-03T06:11:12.36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1期作者:韩佳芮[导读] 目的:观察在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中精细化护理管理的应用疗效。
韩佳芮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观察在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中精细化护理管理的应用疗效。
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42例ICU机械通气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精细化护理管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未开展精细化护理管理而行常规护理管理)与实验组(21例:精细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ICU护理3天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血气分析指标分别为(121.73±12.34)分、(42.78±2.09)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结论:ICU机械通气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精细化护理管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管理。
【关键词】ICU;机械通气;下呼吸道感染;精细化护理管理ICU机械通气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同时不利于患者血气分析相关指标的改善,近些年,部分医学研究者提出,对于ICU机械通气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精细化护理管理以促进患者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尽快恢复正常水平。
本次研究为论证上述观点,比较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42例ICU机械通气下呼吸道感分别行常规护理管理以及精细化护理管理染患者预后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组21例精细化护理管理的ICU机械通气下呼吸道感患者中男(n=11)、女(n=10),年龄区间为:57岁~82岁、平均(73.52±1.52)岁。
对照组21例未开展精细化护理管理的ICU机械通气下呼吸道感患者中男(n=12)、女(n=9),年龄区间为:55岁~80岁、平均(73.51±1.54)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55例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5例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有3例(占5.5%)死亡,32例(占58.2%)加重原发病情。
结论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原因,作为护理人员应引起重视,积极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关键词】icu;下呼吸道;感染;护理
icu病房的建立和完善对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起到了
十分重要的作用[1]。
但由于icu患者的基础疾病严重,免疫力低下,因此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尤其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2]。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预后与护理工作质量密切相关,近年来我院对55例icu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2年6月,我院icu患者共发生下呼吸道感染55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9例。
年龄45-83岁,平均70.5岁。
入住icu时间:5-21天。
入住icu平均时间8.5天。
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卫生部2001年1月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均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
病例排除标准:排除原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排除转入icu前已经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2结果
2.1下呼吸道感染与年龄的关系本组55例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大于60岁的患者有49例(占89.1%),小于60岁的患者仅6例(占10.9%)。
2.2下呼吸道感染与住院时间的关系本组55例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住院时间>2周的患者有45例(占81.8%),<2周的患者有10例(占18.2%)。
2.3本组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预后本组55例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有3例(占5.5%)死亡,32例(占58.2%)加重原发病情。
2.4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本组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g-)菌为主。
55例患者中,革兰氏阳性球菌13例(占2
3.6%),革兰氏阴性杆菌40例(占72.8%),真菌2例(占3.6%)。
3护理体会
3.1加强基础护理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机体免疫力,尽量缩短住院时间。
经常注意观察患者痰液的颜色,如痰液呈黄色或绿色,或体温升高的患者,均应警惕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能[3]。
对长期卧床的患者,护士要经常协助其翻身,更换姿势和叩背等,以帮助患者排出痰液。
翻身要到位,每次翻身时均进行拍背。
对昏迷患者要定时吸痰,以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
吸痰时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吸痰时间不
宜过长,否则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缺氧。
②吸痰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③吸痰时应注意患者的面色、心率、呼吸、心电监护等,如患者出现面色发紫、心率增快等缺氧症状,应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氧气吸入。
待患者症状好转后再进行吸痰[4]。
每天两次进行口腔护理,护理时特别注意清洁咽喉处的分泌物,以降低口腔内菌群的寄生和繁殖,达到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根据口腔分泌物ph值的高低为患者选择适当的口腔清洁液,保持口腔处于清洁湿润状态。
护士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后均要洗手并消毒,已达到降低医院交叉感染发生率的目的。
对机械通气和气管切开的患者,应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的规则。
3.2呼吸机的护理呼吸机的护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在使用呼吸机前必须对呼吸机的各个管道进行严格的消毒,做到一人一换,以预防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②护士应经常检查呼吸机有无发生漏气、各个管道有无接错,从而保证呼吸机的正常工作运行。
③对连续长时间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护士应每日拆下呼出回路的管道进行消毒处理,同时更换已经消毒的管道继续使用[5]。
3.3加强icu病房管理护士应注意对icu的环境加强管理,严格限制探视人员的出入,要求进入icu必须要更换隔离衣、换鞋及戴口罩帽子等,每2天进行一次空气消毒,每月监测一次空气质量。
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对抵抗力低下的高度易感人群进行保护性隔离措施,对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应将其搬至相应的隔离区域[6]。
3.4合理应用抗生素医院应建立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制度,并严格
遵照执行。
应尽可能的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规范使用抗生素,以避免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增加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7]。
综上所述,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原因,作为护理人员应引起重视,积极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避免下呼吸道感染对患者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秦毅.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及护理措施[j].2011,30(10):78.
[2]张艳莲,付秋冰.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94例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2):65.
[3]于秋菊.浅析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护理措施[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6):145.
[4]赵粉莲.icu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715.
[5]吴珊珊.icu病房患者的呼吸道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4):1285.
[6]王艳敏.icu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医疗前沿,2008,3(4):126.
[7]李建华.探讨icu病人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09,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