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英国文学
第九讲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
(3)玄学派诗歌中的“意”与“象”
• “意象”:客观物
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 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 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立象以尽意”
1、点面式意象组合
往往是在全诗中穿插 一个或几个关键的意 象,起到以点带面的 核心作用
即便是两个,也好比是 圆规的一双脚紧固相连; 你的灵魂,那定脚,坚定不移, 但另一脚移动,它也旋转。 虽然它居坐在中心, 但另一个在外远游时, 它便俯身倾听它的足音, 那一个回到家,它便把腰挺直。 你对我就会如此,我必得 像另一只脚,环行奔走; 你的坚定使我的圆画得正确, 使我能回到起始之处。
肯定财富、主张努力工作、节俭生活,反对无节 制的个人享乐
② 共和理想 1648年,克伦威尔按照洛克自然权力为理论基础,
提出共和政体
斯图亚特取代了伊莉莎白后,人们开始从封建王 权保护转为分权限权的要求,要求权力保护公民自 由 ——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充分展现了近代资产阶 级的精神追求和理性精神
克伦威 尔
德莱顿
(2)新古典主义——德莱顿,其批评理论代表了新古典主义早期 成就与保守倾向
a、肯定布瓦洛提出的“要严格区分悲、喜剧” ,肯定罗马喜剧 家泰伦斯; b、性格理论; c、喜剧观,反映宫廷机智,与莫里哀有严肃的目的不同
• b、后期
约翰逊——
(1)资产阶级文学 ——约翰·班扬《天路历程》,塑造了穿 过名利场,精神上寻求上帝的天国朝圣者 形象
但是在我背后我总听见 时间带翼的马车急急追赶; 而横陈在我们眼前的 却是无垠永恒的荒漠。
……
(安德鲁·马韦尔:《致羞涩的情人》)
因此,现在趁青春色泽 还像朝露在你的肌肤停坐, 趁你的灵魂自每个毛孔欣然
散发出即时的火焰, 此刻让我们能玩就玩个尽兴;
17世纪英国文学的特点与群体形态
17世纪英国文学的特点与群体形态17世纪是英国文学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以诗歌和戏剧为主,而且主要的创作群体是贵族和富商。
在这个时期,英国文学厚重而且充满文化自信,与此同时,17世纪的文学也是受政治、宗教、哲学等因素影响很大的一个时期。
本文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17世纪英国文学的特点与群体形态。
一.严格的诗歌规范与17世纪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英国的诗歌表现得更加严谨、精细。
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约翰·米尔顿就是在这个时期崭露头角的。
米尔顿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失乐园》等作品具有深刻的叙事技巧和诗歌形式,而且在文学创作上对规范和严谨性的要求十分高。
此外,17世纪英国文学的诗歌体裁也相当多样化,不仅有典雅的爱情诗,还有英雄史诗以及抒情诗等多种形式。
二.富有叙事性和哲学深度的戏剧在英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戏剧一直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17世纪的戏剧文学除了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外,还着重强调戏剧具备的叙事性和哲学深度,以此来探讨人性问题和社会现实。
经典的伊丽莎白·安·R——尤作品《麦克白》就是18世纪文学史上著名的戏剧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不仅描写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政治权力的腐败,而且也通过戏剧形式展现了人性中所存在的善与恶的斗争。
三.主要创作群体为贵族和富商在17世纪的英国社会,贵族和富商是文学创作的主要群体。
相比其他欧洲国家,英国的贵族和富商有着更高的文化修养和更为广泛的阅读经验,这也使得17世纪的英国文学更加成熟、丰富多彩。
其中,著名的文学家约翰·德莱顿就是来自贵族群体的代表人物。
德莱顿是17世纪英国文学中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诗人,他努力地将政治、哲学思想与文学创作融为一体。
另外,英国富商也是17世纪英国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他们的支持和赞助使得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得以问世。
总结在17世纪的英国文学中,古典主义成为了一种显著的倡导和风格,文学作品呈现出严谨、精密的特点。
十七世纪早期英国文学作品的特点
十七世纪早期英国文学作品的特点
17世纪早期英国文学作品的特点,主要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历史、宗教、政治、经济等方面。
首先,17世纪早期英国文学作品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着重强调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
例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经常描写大自然的美景,展示出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共存,强调自然的不可抗拒力量。
其次,17世纪早期英国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强调宗教的重要性,并将宗教内涵融入其作品中。
例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宗教意象,用以表达对宗教的尊重和崇敬,并把宗教作为作品写作的灵感源泉。
此外,17世纪早期英国文学作品还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着重表达当时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不公正现象和政治矛盾,并以此呼吁改革。
例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经常出现政治性的叙事,以此表达对当时社会的反对和抗议,以此呼吁社会的变革。
总的来说,17世纪早期英国文学作品在内容上涉及了英国社会历史、宗教、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现实情况。
它凸显了自然的伟大,强调宗教的重要性,表达政治矛盾及不公正现象,以此来呼吁社会的变革。
十七世纪早期英国文学作品的特点
十七世纪早期英国文学作品的特点
英国文学在十七世纪早期发展迅速,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首先,十七世纪早期英国文学作品的文体多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讽刺剧。
讽刺剧以讽刺社会现实或政治问题为主,以滑稽喜剧的方式表达观点,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为约翰·温斯顿的《鲁加斯》。
此外,十七世纪早期英国文学作品还包括诗歌、小说、戏剧、传记、短篇故事和日记等文体,其中最著名的小说是乔治·拜伦的《奥林匹克的神话》。
其次,此时的英国文学作品强调人类的理性思维,特别是伊丽莎白时期的文学作品,更加强调自然科学的发展,如朱迪思·斯塔福德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思想与宗教》和约翰·温斯顿的《莎士比亚》等人文主义作品。
此外,十七世纪早期英国文学作品还强调社会对人的影响,如约翰·温斯顿的《多样的英国》,他认为英国的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可以帮助英国的社会继续发展。
最后,十七世纪早期的英国文学作品也更为注重宗教信仰,如乔治·拜伦的《奥林匹克的神话》,他在作品中描述了古希腊宗教对这个古老文明的影响,以及宗教信仰如何改变和影响社会。
总之,十七世纪早期英国文学作品以其多样的文体、强调人类理性
思维、重视社会对人的影响以及更加注重宗教信仰等特点,为英国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当今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英国17世纪文学
英国17世纪文学第三个阶段,英国17世纪文学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后,英国国王与议会矛盾日趋激烈,政局动荡。
1649年1月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同年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 1608-1674)积极投入资产阶级革命,曾任共和国政府拉丁秘书,写了不少文章捍卫共和国。
1660年,查理二世回国复辟,弥尔顿一度被捕入狱,在朋友帮助下才得免一死,获释回家。
在双目失明的状态下,他完成了长诗《失乐园》(Paradise Lost)和《复乐园》(Paradise Regained)、诗剧《力士参孙》(Samson Agonistes)。
这些作品反映了王政复辟后弥尔顿内心的痛苦以及对资产阶级革命始终不渝的态度,文体雄伟庄严。
17世纪英国诗歌另外的一支是玄学派诗歌,代表诗人有约翰?邓恩(John Donne, 1572-1631)和安德鲁?马韦尔(Andrew Marvell, 1621-1678)。
玄学派诗歌的特点是采用奇特的意象和别具匠心的比喻,揉细腻的感情与深邃的思辩于一体。
玄学派诗歌在18和19世纪一直为世人所忽视,直到20世纪初,才从历史的尘封中重见天日,对现代主义诗风产生很大影响。
王政复辟时期最受人欢迎的作家是约翰?班扬(John Bunyan, 1628-1688),他的《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采用梦幻的形式讲述宗教寓言,但揭开梦幻的面纱,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17世纪英国社会的一幅现实主义图景。
查理二世复辟后,被清教徒关闭的剧院重新开放,英国戏剧获得新生。
这一时期出现的风俗喜剧是当时戏剧的最高成就,威廉?康格里夫(William Congreve, 1670-1729)的《以爱还爱》(Love for Love)、《如此世道》(The Way of the World )等剧作是风俗喜剧的代表作品。
17世纪下半叶,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 1631-1700)驰骋文坛,集桂冠诗人、散文家、剧作家于一身。
17世纪的英国文学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17世纪的英国文学对语言发展的影响一、概述17世纪英国文学的重要性17世纪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世纪,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对英国语言和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英国文学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两大浪潮,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和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英国文学的内涵,也对英语语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诗歌的发展与影响1. 17世纪的英国诗歌在17世纪,英国诗歌经历了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美诗歌到启蒙时期的现实主义诗歌的转变。
约翰·米尔顿的史诗《失乐园》和约翰·德蔡尔的《耶鲁撒冷释放》等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政治和宗教的关注,也在诗歌语言和风格上具有了革新性的突破。
这些作品丰富了英语诗歌的形式和内涵,同时也对英语的韵律和表达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歌对英语语言的影响17世纪的英国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对英语语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诗歌的形式多样化和丰富化,例如使用了更多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这些变化丰富了英语的表达方式,使得英语更加富有表现力。
诗歌作品的内容也对英语词汇和语法产生了推动作用,使得英语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更加丰富和灵活的语言。
三、戏剧的兴盛与影响1. 17世纪的英国戏剧在17世纪,英国戏剧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重要的戏剧作家,如威廉·莎士比亚、本·琼生和约翰·福斯特等。
这些作家创作的戏剧作品以其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整个英国社会,成为了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些戏剧作品不仅在戏剧表演上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也对英语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戏剧对英语语言的影响17世纪的英国戏剧对英语语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语言的活跃和生动上。
戏剧作品中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如对话、独白和嘎嘎语的运用,使得英语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和近乎真实。
这些戏剧作品也通过对社会和政治的关注,丰富了英语语言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得英语成为了更加适合表现各种情感和思想的语言。
欧洲十七世纪文学
《伪君子》艺术特征:
1、巧妙的情节安排,结构严谨独特
歌德:“句句富有意义,世界上只有一次,是现存最 伟大的最好的开场”
2、辛辣的讽刺手法 3、性格化的语言
27
歌德:“莫里哀如此伟大,每次读他的作 品,每次都重新感到新奇。他是一个独来 独往的人,他的喜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 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想模仿他”。
3
德莱顿(1631—1700) 英国古典主义理论奠基人 《亚历山大之宴――又名音乐的力量》 《论戏剧体诗》(1668) 英国文学批评的创始人
4
第四章 欧洲十七世纪文学
二、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是十七世纪在法国兴起的、具有全
欧洲影响的一次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由于它在 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主张以古希腊、罗马 文学为最高典范,故有古典主义之称。
28
“我不仅喜欢他的完整的艺术手法,还喜 欢诗人那种可爱的自然,高尚的心灵”。 “我自幼就熟悉莫里哀,热爱他,并且毕 生都在向他学习”。
29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说:“莎 士比亚发现了戏剧艺术,莫里哀把它发 展到完美境地,------他们两人分治了 笑和泪的王国”。
30
《 达 尔 杜 弗 》
第一阶段:30—40年代,代表作家高乃依 第二阶段:50—70年代 全盛时期 悲剧作家拉辛、喜剧作家莫里哀,寓言作 家拉·封丹 第三阶段:80年代至18世纪初 衰落时期
8
高乃依(1606—1684)
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
《熙德》 (1636)
《贺拉斯》(1640)
贺拉斯三兄弟。阿尔巴三兄弟
《西拿》
(1640)
欧洲十七世纪文学
1
第一节、概述
一、英国文学 1、弥尔顿(John Milton 1608—1674)
17世纪英国文学史
17世纪英国文学史17世纪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文学作品丰富多样的时期。
本文将从该时期的背景、主要作家和作品以及文学风格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展现17世纪英国文学的独特魅力。
17世纪英国文学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对古典文化进行研究和借鉴,对人类思维和艺术创作进行了探索。
同时,英国也经历了政治、宗教和社会的剧烈变革,这些变革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17世纪的英国文学史上,有许多重要的作家和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威廉·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包括许多经典的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麦克白》等。
莎士比亚的作品不仅在英国广受欢迎,也被世界各地的观众所喜爱。
除了莎士比亚,还有其他许多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出现在17世纪的英国文学史上。
其中包括约翰·米尔顿的史诗《失乐园》,这是一部描写亚当和夏娃失乐园经历的作品,同时也反映了米尔顿对政治和宗教自由的关注。
还有埃德蒙·斯宾塞的长诗《仙后》,这是一部描写骑士精神和爱情的作品,被认为是英国史诗的巅峰之作。
17世纪的英国文学也涌现出一批女性作家,她们在当时的男性主导的文学界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玛格丽特·卡文迪什是其中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新亚特兰蒂斯》被认为是科幻小说的先驱之一。
17世纪的英国文学风格丰富多样。
除了戏剧和史诗,还涌现出许多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
例如,约翰·唐纳的散文作品《新科学》对科学发展和实验方法进行了探讨;罗伯特·伯顿的《解剖学》则是一部关于人类心理学和行为学的重要著作。
总的来说,17世纪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作家们不仅在戏剧、史诗和散文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也为后世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上的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政治背景下的人类思考和情感表达。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17世纪英国文学的独特之处,以及它对后世文学的重要影响。
17世纪欧洲古典主义文学
第四章17世纪欧洲古典主义文学第一节戴着镣铐在跳舞——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概述一、英国文学约翰·弥尔顿(1608—1674)是17世纪英国最杰出的诗人。
相继写成《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
《失乐园》取材《圣经·旧约》,是一部“寓时代精神于宗教题材的壮丽史诗”,诗人借古喻今,暗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失败,是由于革命者的道德堕落。
诗人笔下的撒旦既是骄横狂妄、野心勃勃的恶魔,又是蔑视权威、反抗强暴的英雄。
长诗《复乐园》取材《圣经·新约》,集中刻画耶稣立志坚强,目光远大,在旷野绝食40天,不受撒旦金钱、美女、荣誉、艺术的诱惑,表现了革命者与复辟王朝不妥协的高风亮节,也概括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力士参孙》是一部不供上演的诗体悲剧,取材于《旧约·土师记》。
参孙是以色列人,屡败入侵之敌,被妻子出卖,为非利士人所俘,双目被刺后服劳役。
他身处异邦,思念祖国,最后他双手撬动演武厅的柱子,使大厅倒塌,与敌人同归于尽。
是个理想化的资本主义斗士形象,表达了作者的复仇决心。
二、法国文学彼埃尔·高乃依(1606——1684)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一生写了三十多部剧本,大部分是悲剧。
主要作品有《熙德》、《贺拉斯》、《西拿》和《波利厄克特》。
被称为“法国第一部古典主义悲剧”的《熙德》描写了理性与情感、义务与爱情的矛盾。
作者通过罗狄克与施曼娜之间的矛盾纠葛以及自身的情理矛盾,强调感情应受理性约束,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利益。
国王是作为调停人形象而出现的,他既顾了国家,也照顾到了个人,是解决矛盾的关键,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对国王的依赖和企盼。
让·拉辛(1639—1699)是典范的古典主义悲剧诗人,代表作为《安德洛玛克》和《费得尔》。
《安德洛玛克》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直接来源于欧里庇得斯的《安德洛玛克》,但在情节处理上有较大差异。
赫克托耳之妻安德洛玛克成了爱庇尔国王庇吕斯的女俘。
17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及特点。
17世纪的英国文学是文艺复兴的延续和发展,我们称这个时期为传统和理性的时代。
这个时期的文学大多模仿古希腊罗马和当时法国的著作,追求理性,艺术形式的完美。
人文主义是当时的文学主流,它在思想上反对神权,封建制度,宣扬人性,赞美现世生活。
著名人物代表玛丽我司通克拉夫特就是当时的你才行政论家,作家和思想家。
她提出的女性并非天生低贱于男性,只有当她们取法足够的教育是才会显露出这一点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
随着资本主义稳定发展,浪漫主义文学开始崛起。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大多表达内心情感,反映普通生活。
华兹华斯的诗是这个时期文学的顶峰之作。
他认为诗必须含有强烈的情感,用平常而真实的语言写成。
接下来的维多利亚时期,散文诗逐渐退出文学界,小说紧接着成为了这个时期最受欢迎的文学类型。
弗兰肯斯坦是当时非常著名的一部小说小说不仅刻画了人类与科技进步只见存在的冲突,也揭示了人类无所顾忌,自我奋斗的丑陋行为和对社会构成的巨大危害。
最后,在现代主义时期文学中,各种文学作品和流派纷纷涌入。
有现实主义的,荒诞派的,还有意识流。
我们最熟悉的剧作就是哈利波特。
作者罗琳采用了多重写作手法是的故事更加的扑朔迷离,吸引读者的兴趣。
在第一部中,作者就塑造了很多令人反感的角色,展现了哈利与斯内普的冲突。
但是直到故事的最后才表达出斯内普对哈利的保护和爱。
这样的反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欧洲17世纪文学之一:概述和英国文学
欧洲17世纪文学之一:概述和英国文学欧洲17世纪文学之一:概述和英国文学17世纪的欧洲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新兴的资产阶级正在发展,旧的封建主义仍然具有强大势力,这两种力量的斗争异常激烈。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由此标志着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产生,推翻了封建制度,为英国资产阶级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但是从整个欧洲来看,封建主只是受到最初的打击,开始动摇起来。
彻底摧毁封建主义制度,尚需要100 多年时间。
17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发展不如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已经旗鼓相当,王权作为两个阶级的调停人,尚有一定的独立性。
欧洲其他国家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封建主义。
封建势力、天主教的势力通过宗教裁判所、宗教法庭等残酷迫害科学家、思想家,扼杀新思想。
从经济上看,英法两国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积极地向外扩张。
意大利则由于地理的新发现,失去了往日商业中心的地位,经济迅即衰落。
西班牙则从' 无敌舰队' 被歼灭之后,丧失了海上霸权,由此工商业也衰败下去。
德国经过30年的战乱,国家四分五裂,经济凋零。
俄国受异族侵略,经济落后,农奴制继续发展。
从文学发展来看,这一时期主要有三种文学:一是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是17世纪文学的主潮,同时也代表了欧洲文学的最高水平。
二是巴罗克文学。
巴罗克文学主要有两个特点:在形式上玩弄词藻,标新立异,戏弄感情,是形式主义的文学流派;在内容上,常常描写悲惨而恐怖的世界,表现出绝望而神秘的思想情感。
巴罗克文学产生的基础是人文主义思想意识与中世纪宗教关于阴暗彼岸的思想的结合,是进步的思想意识与反动黑暗的东西的结合,应当说这种结合是非常奇怪而不正常的。
巴罗克名字本身意思是不正常。
因此巴罗克文学之中既有进步的东西,也有消极的内容。
对巴罗克文学不能一概否定。
巴罗克文学影响了17世纪西欧各国文学,其影响之深无法比较准确地描绘巴罗克文学界线。
巴罗克文学的最杰出代表是卡尔德隆。
17世纪三大文学现象的基本成就
17世纪三大文学现象的基本成就
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成就: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清教徒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是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为典范,故称“古典主义”。
高乃依,法国剧作家,古典主义的创始者,代表作有《熙德》。
莫里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代表作有《伪君子》《唐璜》《贵人迷》和《吝啬鬼》。
《吝啬鬼》塑造了著名的吝啬鬼典型阿巴贡。
英国清教徒文学
17世纪的英国文学以体现清教徒思想的作品最为出色,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被称为英国清教徒文学。
这场革命是在宗教的外衣下进行的,斗争主要在保王的国教与革命的清教之间展开。
17世纪,新兴资产阶级主张纯洁教会,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影响,因而其有“清教徒”之称。
他们以《圣经》作为斗争的思想武器,主要代表人物为约翰·弥尔顿和约翰·班扬。
约翰·弥尔顿,英国诗人,恩格斯称其为“第一个为弑君辩护的人”,是文艺复兴运动和18世纪启蒙思想运动的桥梁,代表作有《失乐园》。
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文学特指17世纪在欧洲各国广泛流行的一种贵族形式主
义的文学,它是由封建制度的危机引起的。
巴洛克文学起源于意大利、西班牙,兴盛于法国。
在艺术形式上涉及了诗歌、戏剧、小说等各种体裁。
卡尔德隆,西班牙作家,代表作有《人生如梦》。
第四章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在他与玛丽重归于好后的第二年,他在 给一位意大利朋友的信中这样写道:“ 想来常感黯然神伤,那些由于偶然的机缘或法律的原 故,由于血统关系或某种没有实质意义的联系而与我 同宅共居者,终日喧哗聒耳,叫我难以忍受。” 弥尔顿的这位妻子于1652年,生第4个孩子时死掉了, 新生的婴儿也死掉了。 在他的第一任妻子死后的第4年,也就是1656年,弥尔 顿与小他近20岁的凯瑟琳· 伍德科克结婚。因为早在 1652年就已经全盲了,弥尔顿并没有亲眼看到自己这位 贤慧的妻子。
2、班扬(John Bunyan,1628一1688) 出身贫苦,少年时多恶行。曾经参加过克伦威尔 的军队。 婚后的一次礼拜时幡然省悟: “你是要离弃你的罪进天国呢,还是要继续犯罪 下地狱?”
1660年的一天,以无执照布道的罪名将他逮捕。 被判十二年的监禁。 1675年年底,他第二次入狱,罪名是非法传教。
《力士参孙》
创作于(1671年) 取材于《旧约》。以色列的大力士 参孙被妻子腓力斯人大利出卖,以色列人的统治者是腓 力斯人,他们弄瞎了他的双眼。参孙念念不望复仇。后 腓力斯人逼迫参孙演武,参孙推倒庙宇,与敌人同归于 尽。 参孙充满献身精神,轻率的婚姻导致了不幸,虽双目 失明却毫不屈服,这些使人们联想到作者本人的经历, 以及作者在复辟时期内心的痛苦和决不屈服的斗志。
东西而被捕入狱,最后忠诚被害致死,其灵魂立刻被 迎入天国。 逃出名利场,基督徒有幸遇到了希望(Helpful)先生, 两人结伴同行,不料误入绝望巨人(eiantnespair)的 领地,被巨人关入了他的怀疑城堡(Doubtingcastl)中 的地牢,受尽摧残。
后来基督徒用藏在身上的一把钥匙打开城堡的门,二人 得以逃生。最后,他们渡过一条神奇的河,终于脱胎换 骨,修成正果。
17世纪英国文学概况
4、玄学派诗人(Metaphysical Poets):17世纪初英国出现一批诗人,他们才智过人。喜欢使用“玄学奇喻”被称为玄学派诗人。
玄学奇喻(Conceit):A suprising metapher,comparing two very dissimilar things,to startle his reader。It is used in John Donne’s poems。
玄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约翰*多恩(John Donne),乔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理查德*克拉肖(Richard Crashaw),亨利*沃恩(Henrry Vangham),安德鲁*马维尔(Andrew Mawell)。
The Metaphysical Poet's leader is John Donne .George Herbert was a saint of God.Andrew Mawell's best well known work is <<To His Coy Mistress>>(致他的羞涩女郎)。
(二)、The 16th-18th century english literature’s masters are Donne,Milton and Deyden。With the back ground of conflict between royalist and puritans Donne appeared。Milton was appeared during the Revolution.And Dryden was appeared during the Restroration.
17世纪文学
《力士参孙》 力士参孙》
悲剧《力士参孙》(1671)采用圣经题材。 悲剧《力士参孙》 1671)采用圣经题材。 它的主题是革命行动, 它的主题是革命行动,充满对于斗争的热情和 号召。 号召。 • 古代大力士参孙被妻子出卖, 古代大力士参孙被妻子出卖,过着痛苦的 奴隶生活,但他并不甘心屈服。 奴隶生活,但他并不甘心屈服。他渴望斗争和 复仇的时机。在他做了长久的准备以后, 复仇的时机。在他做了长久的准备以后,终于 打倒了敌人,获得了自由。 打倒了敌人,获得了自由。这首诗号召年轻的 一代要以参孙为榜样, 一代要以参孙为榜样,把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下 忠实地表达了双目失明的诗人的晚年心情。 去。忠实地表达了双目失明的诗人的晚年心情。 •
清教徒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是以宗教革命的 形式出现的,它的思想体系就是清教主义, 形式出现的,它的思想体系就是清教主义,它 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宗教形式。因此, 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宗教形式。因此,它又 被称为清教徒革命。 被称为清教徒革命。 • 对于清教徒来说, 圣经》 对于清教徒来说,《圣经》是衡量一切的 准绳,革命党人借用《圣经》来号召人民革命。 准绳,革命党人借用《圣经》来号召人民革命。 清教徒主张过简朴节俭的生活, 清教徒主张过简朴节俭的生活,他们把剧院也 当作“罪恶的娱乐”场所而加以抨击,1642年 当作“罪恶的娱乐”场所而加以抨击,1642年, 资产阶级下令关闭伦敦剧场。 资产阶级下令关闭伦敦剧场。 • 清教徒精神也影响了当时的文学, 清教徒精神也影响了当时的文学,英国舞 台沉寂,惟一重要的诗人是弥尔顿。 台沉寂,惟一重要的诗人是弥尔顿。 •
《复乐园》 复乐园》
《复乐园》(1671)是弥尔顿的另一篇重 复乐园》 1671) 要史诗, 要史诗,叙述耶稣不受撒旦诱惑替人类恢复乐 园的故事。 园的故事。 • 诗人把耶稣塑造成资产阶级清教徒革命家 形象。耶稣具有和作者本人一样的政治抱负: 形象。耶稣具有和作者本人一样的政治抱负: 我梦想从罗马的桎梏中把人民解放出来, “我梦想从罗马的桎梏中把人民解放出来,把 世界各地的暴行镇压下去。 世界各地的暴行镇压下去。”史诗的主题是教 育人民,人类必须接受理性的启迪, 育人民,人类必须接受理性的启迪,以便把自 己提高到足以享受自由的最高境界。 己提高到足以产生的哲学基础
外国文学十七世纪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十七世纪文学概述十七世纪是外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作品。
本文将对十七世纪文学的主要特点和代表作进行概述。
一、巴洛克文学的兴起巴洛克文学是十七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它表现了一种复杂而夸张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文学强调意象的重要性,注重展现人类内心的复杂情感,常以修辞手法和修饰华丽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
该流派主要由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作家发展起来,如意大利的托雷奥·蒙托里奥和西班牙的路易斯·德·霍亚等。
二、英国文学的辉煌十七世纪是英国文学的黄金时代,该时期诞生了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和作家。
威廉·莎士比亚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
此外,英国文学还涌现出约翰·坎恩的英雄史诗《天堂失去》和约翰·米尔顿的史诗《失乐园》,这些作品丰富了英国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是在法国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兴起的一种文学风格。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强调对文学形式和严格的格律的追求。
著名的作家包括皮埃尔·科雷、让·拉辛等。
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是拉辛的叙事诗《亚当与夏娃》和科雷的喜剧《米松卡人》。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兴起对整个欧洲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西班牙黄金时代文学西班牙黄金时代文学是十七世纪西班牙文学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柯德》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问题。
此外,西班牙黄金时代文学还出现了许多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如拉辛的戏剧《戴多娜·达嫩夫人》和卢西奥·梅纳的戏剧《达芬奇博士》。
五、德国巴洛克文学十七世纪德国文学主要包括巴洛克文学和启蒙文学两个阶段。
德国巴洛克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受到意大利和西班牙文学的影响。
该时期的文学作品通常以神话和史诗为主题,如莱辛的《鲁珀特苏醒记》。
十七世纪早期英国文学作品的特点
十七世纪早期英国文学作品的特点
17世纪早期的英国文学作品多以宗教和道德为题材,既有积极的鼓励,又有责难的谴责。
作品大多以非常庄重的笔调写成,语言朴实而又流畅,结构严谨,逻辑严密。
许多作品都带有宗教和政治色彩,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等。
由于17世纪早期英国社会正处于宗教改革和政治变革的时期,因此文学作品中常常会有政治和宗教议题的提及。
例如,英格兰文学家约翰·比兹尔的作品《荣耀之歌》描述了他所支持的宗教改革的理想,以及他对传统宗教结构的反对。
另外,17世纪英国文学作品中还有很多写关于社会状况的作品,如乔治·洛克的《社会契约论》,它深刻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痛苦和贫困。
17世纪英国文学作品重视抒情,作家们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情感。
莎士比亚的作品尤其出色,他以细腻的语言描绘出悲剧和喜剧的人物形象,抒发出爱情、友谊和正义的主题。
17世纪的英国文学作品也有很多有趣的童话故事。
英国籍童话作家约翰·博洛尼的作品《灰姑娘》和《白雪公主》就是典型的代表。
这些故事大多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并以幽默、热情和灵活的语言来表达这些道德观念。
总之,17世纪早期英国文学作品以宗教和道德为题材,语言朴实而又流畅,结构严谨,逻辑严密,重视抒情,充满了政治和宗教议题,有趣的童话故事也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之概述、法国、英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法国有“悲剧之父” 之称。 第一代古典主 义戏剧家代表。
《熙德》(1636,Le Cid ) 人物:杰葛、高迈斯; 罗狄克、施曼娜。 悲剧的主要冲突:理性、责任 (封建荣誉观念、天职)与感情 (爱情)之间的冲突,分别表现 在罗狄克和施曼娜身上;结果是 理性、责任战胜了感情。罗狄克 的形象体现了高乃依的悲剧英雄 的理想。 其他重要悲剧《贺拉斯》、《西 拿》、《波利厄克特》。
精彩的出场
劳朗,把我的鬃毛紧身跟鞭子都好好藏起来, 求上帝永远赐你光明。倘使有人来找我,你 就说我去给囚犯们分捐款去了。( 三幕二场)
答尔丢夫:(从衣袋中掏出一块手帕)哎哟! 天啦,我求求你,未说话以前你先把这块手 帕接过去。 桃丽娜:干什么? 答尔丢夫:把你双乳遮起来,我不便看见。 因为这种东西,看了灵魂就受伤,能够引起 不洁的念头。 桃丽娜:你就这么禁不住引诱?肉感对于你 的五官还有这么大的影响?我当然不知道你 心里存着什么念头,不过我,我可不这么容 易动心,你从头到脚一丝不挂,你那张皮也 动不了我的心。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17世纪各国文学发展不均衡
1、英国的革命文学 英国在17世纪率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在清教革命中诞生的文学属于清教徒文学, 成为17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内容。 代表作家是诗人弥尔顿。
2、法国的新古典主义文学 法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并且在17世纪 中叶达到鼎盛。 17世纪,西方文化的中心位置由意大利转移到 法国。此后一直到20世纪法国一直处于西方文化的 中心地位。
贪食
“一个人吃下六个人吃的那么多的东西”(一 幕二场)“很虔诚地吃了两只竹鸡,外带半 只切成细末的羊腿”,第二天早晨起来,一 次喝“四大口葡萄酒” 。“他的身体别提多 么好了,又胖又肥,红光满面,嘴唇红得都 发紫了。” (一幕四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ther metaphysical poets
• George Herbert (1593-1633)
– “the saint of the metaphysical school” – 极为虔诚的国教牧师,其诗常有牵强的奇喻,晦涩难懂。 有时采取具象诗的形式表现其虔诚。 – “The Easter Wing” (具象诗)
• Later Life
• Areopagitica《论出版自由》(1644) • Defence of the English People (《为英国 人民辩护》,1651), • Second Defence of the English People (《为英国人民再辩护》,1654).
– After the restoration, in blindness he completed three great epics with the help of his daughter and some other young men. – Paradise Lost《失乐园》; Paradise Regained 《复乐园》; and Samson Agonistes《力士参孙》
• 3. Drama
– Restoration Drama – John Dryden (1631-1700)
1.3 John Milton (1608-1674)
• Life and literary career
– Early Life(1608-1640)
• Education at Cambridge • His first work: an ode On the Morning of Christ’s Nativity(《基 督诞生晨颂》,1629) • Horton: L’Allegro (《快乐的人》, 1632), Il Penseroso (《沉思的人》, 1632), Lycidas (《利西达斯》, 1638), Comus (《科玛斯》,1634). • 2 years’ travel in the Continent, returned in 1939
Literature of the 17th century
• 1. Poetry
– John Milton – Metaphysical Poets 玄学派诗人 – Cavalier Poets 骑士派诗人
• 2. Prose
– John Bunyan – Other prose-writers
– – – – – – – – – Me it sucked first, and now sucks thee, And in this flea our two bloods mingled be; Thou know’st that this cannot be said A sin, or shame, or loss of maidenhead, ……. Oh stay, 4 three lives in one flea spare, Where we almost, nay more than married, are. This flea is you and I, and this Our marriage bed and marriage temple is; (From The Flea)
• Andrew Marvell (1621-1678)
• John Donne is the founder of the Metaphysical School. His poems appear in two collections: Songs and Sonnets. In Donne’s love poems, there are no flowery images. • George Herbert is “The saint of the Metaphysical School’ “.He thought that a poem should sing the glory of the God. And his chief work is a collection called The Temple.
• At this period, some people used leaflets and small booklets to publish their statements that people should pursue democracy and freedo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The main literary form of the Period was poetry. Among the poetry, Milton was the greatest. And there were another two groups of poets; the Metaphysical Poets and the Cavalier Poets.
Life and literary career of Milton
• 20 years as a revolutionary (1640-1660)
– Worked as the Latin secretary for Cromwell – Wrote a number of political pamphlets, including:
Lit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riod
• A. The king was the open enemy of the people, and the country was divided by the struggling for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So literature was as divided into in spirit as were the struggling parties. • B. Literature expressed listlessness and sadness. • C. In literature of the Puritan Period, we couldn’t find any romantic ardor.
John Donne (1573-1631)
• John Donne’s masterpiece is Songs and Sonnets《歌曲与十四行诗》, among which The Sun Rising and The Flea are the two most famous poems.
• In subject, his poems show a seemingly unfocused diversity of experience and attitudes, and a free range of feelings and moods.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 of his poetry is its concern of reality, in the sense that it seems to reflect life in a real rather than a poetical world. Donne frequently applies conceits, and his poetry involves a kind of argument with the brief and simple language.
• In 1642, a civil war was broken out between the king and the parliament. All the classes in Engl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parliament was supported by the merchants, the workers and the peasants, while the king was supported by the conservative gentry, the big landlords and the monopolists. the king’s men were called “Cavaliers” and the parliament’s men were called “Roundheads”. In 1649 CharlesⅠ was sentenced to death and England was declared to be a commonwealth and Cromwell became the leader of the new government.
Metaphysical Poets(玄学派)
• It appeared in England at about the beginning of the 17 century. Their poetry diverged from the
style of their times, containing neither images of nature nor allusions to classical mythology, as were common, and there are often allusions to scientific or geographical discoveries. There is also a frequent concern with religious subjects in their poetry.
• The Revolution Period is also called the Puritan Age, because the English Revolution was carried out under a religious clo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