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知识教学方法分析[论文]
新课标新教材运用时论文
新课标新教材运用时几点体会在“辽宁省新课标、新教材教育培训”活动中,来自无锡市第一中学的庄海平老师、瓦房店高中的侯老师给我们做了经验介绍。
俩位老师的经验心得得到了专家的肯定以及参加活动的全体老师的好评。
他们的课教学理念新,不仅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且很重视教学过程的分析与教学方法的引导,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过程获得知识。
问题情景的设计很贴切,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选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作背景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听了几位老师的课,我深受启发,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进行了又一次深刻的思考。
我认为,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应朝以下几方面努力并力争做好。
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地位的转变对于地理教学而言,具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有怎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
以往教师只是教材知识的阐释者和传递者,学生只能是教材规定知识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成了教师表演的过程,教师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总是配角、听众和观众。
现在,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边活动过程。
地理教学不仅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
新课程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倡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而教师则是地理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因此,在组织整个课堂教学时,要注意放下“师”的权威架子,要以学生学习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真正体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与想象。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平等的参与者。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要理解对方的所想所思,并为达成最终的教学目标进行积极的互动和对话。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分析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分析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分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和提高。
新课程标准以其全面、真实、系统、个性化的原则,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和思路。
下面,将对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适应个性化教育与创新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注重个性化教育的发展,强调知识的创新与应用。
因此,在语文教学方面,教师应以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为出发点,采用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阶段特征、学科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差异化的教学设计,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其次,教师要注重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通过探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采用抽象化、便于理解的教学手段等,让学生在感受、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二、实行多元化评价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语文教育不仅要强调知识的传授,更要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因此,在语文学科下,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过程与成效给予评价,区别于简单的传统考试,需要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如下分别详细介绍。
通过多媒体、录像等方式进行记录和评估学生的表现情况,从而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长和机会。
开展项目式、任务式教学,提倡多元的评价方法,通过观察、记录、问卷和访谈等手段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综合能力进行评估。
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如语文技能评价、口语表达能力评估等。
三、加强交互式教学交互式教学是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思想之一,强调师生互动、学校社会共建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首先,不仅注重课堂讲解知识点,还要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例如通过导入教学、提问教学、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语文新课标下创新教学实践研究论文:“阅读链接”教学策略探究
语文新课标下创新教学实践研究论文:“阅读链接”教学策略探究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设置了“阅读链接"板块,它是教材内容的有效延伸,对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等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时机不当、方式不对、运用不足等困境,为此笔者从三方面探索“阅读链接”的统整教学,尝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一、时机巧"链";统整学习,深化理解在教学中结合单元要素、主题以及文本学习需要,适时地进行“阅读链接”统整教学。
一)课前预“链”,形成阅读期待1.前置预学,搭建理解桥梁有些课文写作时间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很难理解其背后的深意。
如鲁迅的《好的故事》,为提高学习效率,笔者结合课文后的“阅读链接”,布置了与此相关的预习作业:完成课文内容的填空,搜集有关《野草》的写作背景等资料。
前置预习,搭建了理解文本的桥梁,形成了阅读期待,降低了课堂学习难度。
2.导入情境,引发情感共鸣在学习一些课文时,学生需了解一定的历更背景,否则较难产生情感共鸣。
如《圆明园的毁灭》,笔者将这篇课文的“阅读链接”作为课前导入,并播放歌曲《七子之歌》,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澳门受尽欺凌,渴望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营造一种与课文学习相关的氛围,奠定了情感基调,也点燃了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课中嵌“链”,突破重点难点1.辅助文本,聚焦重点有些课文的课后习题也是教学重点,如《为人民服务》的课后习题:联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学习:先思考文本中送行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再结合送行场景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通过“阅读链接”辅助教学,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提供支架,化解难点教师也可借助“阅读链接”突破教学难点。
如在教授《丁香结》一课的难点"为什么丁香会成为古人愁怨的象征?"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阅读链接”中关于丁香结的诗句,理解意思。
探讨新课标下的新课堂教学方法
探讨新课标下的新课堂教学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是必须要跟上步伐的。
为此,教育部草拟出新的教育课标,其中包括新的课堂教学方法。
那么,在2023年的新课标下,新课堂教学方法究竟该如何应用呢?一、探究新的教学理念新课标中,教育理念的转变十分明显,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课外拓展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应用这样的教育理念,老师可以从把知识传授变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在交流互动中自我的学习,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开放性、自由性和互动性。
例如,在课堂上,老师不再只是讲解概念和知识点,而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某些任务,培养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
二、科技与课堂的结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被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如电子书、电子白板、数字化资源、AR技术等等。
这些科技手段有助于减少传统教学中的瓶颈,使得课堂上的学习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
比如,学生通过使用数字资源,可以获取海量的学习资料,比如在线教育平台、视频课件,也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进行互动。
此外,通过利用AR技术,可以让学生在完成某些任务时更具沉浸感,更真实地体验到某些事物,比如通过AR技术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模拟实验现场,给学生提供各种可能的实验参数和实验场景,让学生在模拟池中进行实验,以达到增强学习的目的。
三、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在新课标教学理念和科技手段的支撑下,课堂教学模式也将得到彻底的转变。
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更多陪伴在学生身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解决问题。
同时,也应该通过与同行的合作和交流,不断地研发新的教学设计并进行实践应用。
举个例子,在某个学科领域中,老师应该更加注重与同行的沟通,通过交流经验和设计创新来促进学科的发展和教育的改进。
同时,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促进与学生的互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高对新教育课标的理解。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分析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分析(一)生活化情境提升课堂体验感创设教学情境法十分普遍,在小学数学中,这一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快速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经常表现出爱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基于此,需要教师及时找准问题原因,采用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方式加以引导,确保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授课效率。
为了确保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需要优先明确教学目标,采用与生活息息相关且适合全员互动的方法,尽可能贴近日常生活,不可太过牵强,否则无法达到调动思维的目的,最终效果也会差强人意。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切忌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况,保证所创设的情境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确保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例如,在“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生活化场景,如在超市中购买水果的情境,购置多种道具或以其他物品充当道具,以动态场景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给某一学生几张分别象征1元、2元、5元的替代性货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要求学生购买3个桃子、4个苹果和1个橘子(按照一种水果1元来计算),并计算价格,以此来锻炼学生对1~5数字的敏感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货币转换的方式来强化理解,如询问针对性问题,“一张2元货币和两张1元货币之间的关系”“想分解一张5元货币有几种方式”,如此一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体验感,还能以生活化情境提高学生对数字的敏感程度,不断探索更符合教材的内容且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情境。
教师还可以通过融入生活元素,加深学生对知识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知识来源于生活,由于某些知识的概念相对抽象难以理解,学生难以全面掌握知识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在讲课过程中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元素,结合实际发生的案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更完善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中整本书阅读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阅读一本书与阅读一篇文章的意义完全不同,在阅读整本书中,学生会制定长期的阅读规划,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教学优势明显,有助于快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其次分析了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教育改革的推进对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不仅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提升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关注度,而且要在日常教学中科学指导学生。
整本书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着突出地位,为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热情,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积累更多知识,努力提升学生阅读的广泛性。
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意义(一)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有规律的阅读习惯是一种对学生终身发展有好处的习惯。
整本书阅读过程是学生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式,使学生进行有规律的阅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使学生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包含的人文内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拓宽学生阅读范围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
为了增强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教师会在教学中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增强学生审美能力。
同时,教师也会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详细、全面地了解文本知识,进而拓宽学生阅读范围,提升学生写作素材和阅读资源的积累量。
(三)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影响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为高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师会全面了解该教学模式,并使用先进信息技术搜集大量的教学案例,总结教学经验,掌握高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法学法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法学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创新能力的激发。
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和学生需要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新课标下的教法学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教书匠”转变为“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和优化,强调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注重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 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通过交流和讨论,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4. 游戏教学法:利用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学习策略的指导1. 目标导向学习: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2. 主动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3. 反思性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总结学习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4. 元认知学习: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五、评价方式的改革新课标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个性成长。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三法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三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更新与改革。
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语文教学的改革也是备受关注的。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语文“新课标”,这项改革不仅仅是一次内容上的更新,更是对语文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新探索。
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好的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成为了语文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探索并总结出一套符合“新课标”的语文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对此,本文将提出一种“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三法,并且针对每一法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讨论,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
第一法: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
在“新课标”下,注重情感教育并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呢?教师应该注重对文学作品的情感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情感应和情感表达。
通过挖掘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元素,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冲击力,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留意学生情感的波动,引导他们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感体验。
通过谈论、讨论,共同去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并且发表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真正地融入到语文学习中。
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更要教导他们如何进行情感表达。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比如朗诵、表演等,来锻炼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感体验。
第二法:多元化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新课标”下,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被赋予了更多的重要性。
这也意味着语文教学需要更多地注重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
XIAO XUE JIAO YU YAN JIU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王双久(西藏昌都市实验小学,西藏自治区 昌都 854000)一、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重要性数学作为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都来源于生活,学生认真掌握数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学习数学不仅限于课堂上,对此也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学以致用。
由于很多数学知识的知识点多,抽象性强,导致课堂教学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需要数学教师积极对传统的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和反思,不断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借助对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来,提升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新课程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推行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来开展,这极大的改变了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课程教学,但是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很多数学教师所开展的课程教学,依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一)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小学生所学数学知识大多非常实用,但同时也具有抽象性强的特点,想要完全领会和掌握,需要小学生在平时不断加大对数学问题的思考。
但是在当前的数学作业过程中,教师普遍缺乏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由于小学生大多习惯于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展开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作为老师也习惯了站在三尺讲台滔滔不绝讲授知识,但是这种做法并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也忽视了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就导致了在解答数学问题时答案千篇一律,不具备对发散性思维培养,也无法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看待问题。
这在目前已经成为制约小学生数学成绩快速提升的主要原因,需要数学教师认真反思并加以改善。
(二)师生关系有待改善在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小学生缺乏自律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做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导致小学生的数学教师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受到了很大影响。
新课标下教学的做法和反思
新课标下教学的做法和反思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和评价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本文将分析新课标下的教学理念、方法和反思,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新课标下的教学理念1.学生为本:新课标强调教育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素质教育:新课标倡导素质教育,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扎实的文化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合作学习:新课标提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新课标强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体验和探究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探究式教学: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新课标要求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课标下的教学反思1.反思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审视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适时调整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反思教学方法: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反思课堂管理:教师应注重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反思评价方式: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改革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反馈作用。
四、总结与建议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同时,学校和家长也应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共同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
小学语文新课标相关论文
小学语文新课标相关论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对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本文旨在分析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探讨如何更好地实施新课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1. 人文性新课标强调小学语文教育要突出人文性,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品味,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2. 实践性新课标提倡小学语文教育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知识。
教师应组织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3. 开放性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具有开放性,打破课堂局限,拓宽学生视野。
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个性化新课标强调小学语文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教师应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形成个性化的学习风格。
三、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1.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应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学习效果。
3. 注重阅读,提升素养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评价、创造等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 强化写作训练,提高表达能力教师应加强写作训练,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创造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新课标下的科学课教学方法探索
新课标下的科学课教学方法探索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科学课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灌输知识,缺少互动和实践环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采取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注重发掘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实践探究、合作互动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适应新课程标准的科学课教学方法。
一、实践探究引导学生探索实践探究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
科学课的实践探究方法包括课堂实验、场地实验、田间调查、科学观察、科学探究等。
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将面对真实情境,积极参与,动手实践,不断探索科学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例如,对于化学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以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为特点的学习模式。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选择一个科技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和研究,组织实验并分析结果,最终得出结论。
相比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研究性学习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生命科学课程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生物课题进行研究,如了解人体代谢物在体内的作用、影响生活的环保课题等。
这样的研究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命科学的本质。
三、合作互动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合作互动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学方式之一。
在科学课教学中,合作互动可以通过小组讨论、集体探究、合作设计等方式来实现,促进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物理课程中,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开展一项物理实验,通过探究和讨论来了解物理环境的变化和规律性。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相互借鉴和切磋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
四、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元评价是指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新课标下的知识教学方法分析
新课标下的知识教学方法分析作者:赵静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学习知识是形成能力、发展智慧的基础,知识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最终在知识面前获取自由。
新课标下的知识教学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
本文主要通过对“知识”以及教育目的的探讨,来寻求知识教学的方法,使教学能够起到开发人的智慧、促进人的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知识;新课标;教学方法一、知识的含义(一)知识的定义“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它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或物化为某种劳动产品的形式,可以传递给下一代,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对知识的定义是:“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印象。
就它反映的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认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认识。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知识做出过解释。
美国教育家杜威从“经验”出发,强调知识是主动与被动、认识过程与认识结果的统一。
我国知名教育家皮连生教授认为,可以把“知识”定义为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被储存于个体内,即为个体的知识。
通过书籍或其他媒介储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
(二)知识的分类对于知识的分类,具有代表性的有当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安德森(J.R.Anderson)的分类,他将广义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
继安德森提出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后,又有人提出了策略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心理学家梅耶(R.E.Mayer)于1987年在综合加涅和安德生的知识和技能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的知识教育观”。
他将知识分三大类:(1)语义知识或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关于世界的知识;(2)程序性知识,指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步骤;(3)策略性知识,指如何学习、记忆或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包括应用策略进行自我监控。
戴尔·H·申克(Schunk,D.H.)在《学习理论》一书中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新课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新课标,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新课标课堂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新课标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新课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内容1. 新课标课堂教学理念新课标课堂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强化课程整合,实现学科融合。
教师应打破学科界限,将各个学科知识相互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重视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新课标课堂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实施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新课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新课标课堂教学理念、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2. 观察法。
观察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分析其是否符合新课标课堂教学理念。
3. 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新课标课堂教学的满意度,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依据。
4. 访谈法。
论新课标下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论新课标下的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一、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概述1.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
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教学原则不同于教学规律,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教学规律是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的客观存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
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原则,它反映教学规律。
人们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们所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2)联系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客观依据和基础,科学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体现和反映。
(二)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1)定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2)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④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3)观点: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夸美纽斯:“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学习,应该尽可能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呈现给学生。
”乌申斯基也指出:“儿童是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2.启发性原则(1)定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观点: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第一部分: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标的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现状分析1. 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逐渐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但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2. 教学内容的更新: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目前,教材内容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更新,但仍存在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
3. 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们逐渐尝试采用小组合作、情境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然而,部分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仍有待提高。
4. 教学评价的改革:新课标倡导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仍以考试成绩为主,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三、存在问题1. 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
2. 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区域之间教学资源差距较大,影响新课标的实施效果。
3. 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度:部分家长和社会对新课标理念存在误解,认为新课标教学“不扎实”,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4. 评价体系不完善: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评价标准。
四、改进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和教学实践能力。
2. 优化教学资源: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促进教学资源均衡分配。
3. 加强家校沟通: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增进家长对新课标的了解和认可,形成教育合力。
4. 完善评价体系:探索多元化评价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二部分: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一、教学策略1.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JI JIAO JING WEI/基教经纬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周艳春引言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较为特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思考习惯形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新课标理念的引导下,数学教学中教师更为重视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以自我为驱动力的学习与参与,使得其对数学知识的思考与认识程度更为深刻。
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行为与思维,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引导展开数学的教学活动。
一、正确认识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思考自己的角色行为方式。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惯于作为课堂中的中心,对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课堂参与程度并没有重视。
加之小学数学具有特殊性,学生的基础薄弱,教师需要引导的数学知识内容较多,因此整节数学课中,教师在讲台上讲述相应的数学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是极为常见的。
教师需要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做好自我的角色转化工作。
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与帮助者,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状况有着较多的认识与了解,这就需要采取多渠道的师生沟通,增进教师对学生状况的认识。
例如,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提前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预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之后,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对自己的认识作出简单的说明,邀请不同数学学习水平的学生说明自己的学习感受。
在这样的情况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小学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发生了变化,教师更为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主动的思考参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呈现出同样的课堂教学变化趋势。
在大趋势的影响下,教师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以及学生的兴趣,应用生活化数学教学的引导方式,使得学生更多地了解数学的应用方式以及学习意义。
基于此,本文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展开探讨。
(二)优化革新教学方法不论是何种教育优质的教学方法都是基础保障性条件,同时也是提升小学生创客知识以及科技实践自主训练积极性的基础保障性条件。
探讨新课标实施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探讨新课标实施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的实施已经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学方式和方法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因此,在新课标实施下,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变革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新课标实施下的教学改革现状、教学策略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优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课标实施下的教学改革现状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新课标的实施下,教育教学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素质教育型、综合素质型、创新能力型转变。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培养和品德把握等方面。
为此,教师们应该适应新课程标准,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调整教学结构,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策略的创新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一系列行动计划和方法。
针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应用方面应采取一系列创新措施。
1. “教学理解+应用策略”:教师们应该采用建立概念图、归纳总结等方法,让学生在理解某个知识点的基础上,再进行应用练习,并给予适当的反馈。
2. “交互策略”:教师在课堂上强调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吸收知识,从而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掌握。
3. “多元化策略”:教师可以采用教学游戏、小组讨论等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从而让学生更加轻松有效地掌握知识,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景中,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和组织形式。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注重两个方面的优化。
1. 个性化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应该将多种技术手段引入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教育APP等平台,让学生在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并通过评估系统进行自测和反馈。
2. 合作教学方法: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社交背景、学习动机等多个方面。
新课标背景下对初中数学教法与学法的探究
新校园XinXiaoYuan教学研究新课标背景下对初中数学教法与学法的探究杨娴(岳池县顾县中学,四川广安638300)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与落实,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与理论已不再适合我国目前的数学教育现状,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改善和创新。
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在新课标背景下,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教法与方法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具备多样性、整体性、动态性等特点,对传统数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容易忽略的地方进行改善和创新。
初中数学教学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但是初中生的心理年龄小、思维还不够缜密,教师的教学方法会对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设计者,不仅要采用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更好地学习初中数学。
一、初中数学教法与学法的现状目前,我国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与学习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很多数学教师仍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进而导致对新课改的课程标准把握不够准确,继续以“复制式、灌输式、题海战术”等方式进行教学。
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初中数学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还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导致课堂效率很低。
有很多初中生学习方法不得当,且学习态度不端正,最终导致学习数学事倍功半。
因此,笔者认为,若想切实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成绩,必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一起着手,对初中数学教法和学法不断改善和优化。
二、改善初中数学教法教师应该使用科学有趣的教学方法,与学生有效交流沟通,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所有初中教师的共同教学目标。
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初中数学教法提出了几点建议:1.教法应以学生为本传统的初中数学教法,在课堂上以教师为本,一整节课都是教师在讲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的知识教学方法分析摘要:学习知识是形成能力、发展智慧的基础,知识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最终在知识面前获取自由。
新课标下的知识教学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
本文主要通过对“知识”以及教育目的的探讨,来寻求知识教学的方法,使教学能够起到开发人的智慧、促进人的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知识;新课标;教学方法一、知识的含义(一)知识的定义“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它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或物化为某种劳动产品的形式,可以传递给下一代,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对知识的定义是:“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印象。
就它反映的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认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认识。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知识做出过解释。
美国教育家杜威从“经验”出发,强调知识是主动与被动、认识过程与认识结果的统一。
我国知名教育家皮连生教授认为,可以把“知识”定义为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被储存于个体内,即为个体的知识。
通过书籍或其他媒介储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
(二)知识的分类对于知识的分类,具有代表性的有当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安德森(j.r.anderson)的分类,他将广义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
继安德森提出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后,又有人提出了策略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心理学家梅耶(r.e.mayer)于1987年在综合加涅和安德生的知识和技能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的知识教育观”。
他将知识分三大类:(1)语义知识或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关于世界的知识;(2)程序性知识,指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步骤;(3)策略性知识,指如何学习、记忆或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包括应用策略进行自我监控。
戴尔·h·申克(schunk,d.h.)在《学习理论》一书中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从知识教育的范围上讲,狭义的知识主要是指学校知识、课堂知识、书本知识等。
皮连生教授认为,按狭义的知识观,知识包括它的储存和提取。
安德森的“陈述性知识”和梅耶的“陈述性知识”都属于狭义的知识。
总而言之,狭义知识用于回答世界“是什么”问题的知识,是一种外在的、客观的、静态的、没有同生命主体发生有机联系的知识,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以物质符号形态为主的知识。
本文中所提到的知识即指狭义的知识。
二、新课标中的语言知识新课标中认为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
教师不但要帮助学习者学习知识,还要帮助他们学习各种学习策略,培养他们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即知识和意义不是独立于个体之外的客观存在,而是由个人主动建构的,是客观知识的主观内在表现。
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在学习者认为具有个人相关性并能主动参与时才能发生。
所以,教育要重视个体的学习者,尊重学习者的个人需求和个人情感,鼓励学习者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责任感,实现真正个人意义上的终生学习和全人教育。
这种新的教育观也体现在语言知识的教学之中。
新课标对语言知识目标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五个方面进行描述,这些目标的描述都是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真实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任务,以话题为主线展开。
知识的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纯地讲授和灌输,更多地是学生的体验和分享,最终目标是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根据自身的意图、情感和交际目的正确地使用语言。
三、新课标下的知识教学方法探析所谓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含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方法。
教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学法,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发展个性过程中使用的方式;教与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授方式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要受到教学目的和内容的制约,而且也要受到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和学生的特点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就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特点、教师的能力、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情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下面笔者就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初中英语知识教学方法进行探析。
(一)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语音教学1.基于听说教学法的语音教学语音的教学不能孤立地教授学生音标或者单个的读音,而是应该在有意义的语言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交流中的连贯语音,使学生习惯正常的、自然的语音语调。
语音的教授需要有足够的输入即听的过程,然后才有学生的输出即模仿甚至自觉的说出具有连贯意义的句子。
基于听说法的语音教学多采用语音对比训练的方式,如单词语音对比操练、结构内语音对比操练、结构外语音对比操练等。
例如:(1)单词语音对比操练pig——big ship——sheep soup——soap(2)结构内语音对比操练don’t sit in my seat.there are many sheep on the ship.(3)结构外语音对比操练don’t slip on the floor.——don’t sleep on the floor.is that sheep yours?——is that ship yours?(4)绕口令活动绕口令是人们在语言实践中根据语言的特点编出来的一种语言游戏,它短小、活泼、诙谐、有趣。
在外语语音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绕口令的活动中可以训练学生的语音,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发音,区别不同的音素。
例如:[ei] i’m afraid you are late. it’s half past eight,and they’ll close the gate.[ai] mike likes to write by the nice bright at night. [au] we have now found the roundabout without any doubt. [θ] there are thirty thousand feathers on that thrush’s throat.[r] the real reason is really rather curious.[tr] i always find travel by train very trying.2.基于交际的语音教学20世纪70年代,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出现,语音教学方式开始向多样化发展,主要方式有听音模仿、语音训练、最小对立体训练、情景化的最小对立体、视觉辅助、绕口令、元音变位练习、朗读与背诵、学习者自制录音。
(二)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繁多,如直接法、间接法、猜测法、拆词法等。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理念”,对于词汇的教学,我们可以在传统的词汇教学基础之上加入应用型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或者趋向真实的任务中学习词汇和运用词汇。
词汇的教学可以分为单独的词汇教学和技能整合的词汇教学。
1.单独的词汇教学单独的词汇教学指仅仅针对词汇进行的教学,常用的模式是ppt 模式,即展示、训练与测试模式。
一般课堂的词汇教学为展示(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最后是测试(testing)。
如词缀学习词汇,教师首先展示词缀,然后对词缀进行练习,最后对学生进行一个测试以检验学习者是否掌握词缀,并运用词缀了解和学习更多的词汇。
2.技能整合的词汇教学所谓技能整合的词汇教学,是将词汇教学与听、说、阅读相结合的教学,在听力活动或者阅读活动之前,可以通过话题、语境的方式呈现单词,在听力活动和阅读活动之后可以通过借助语篇材料进行提问、填空、讨论等方式呈现单词、检测学生对单词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常用的词汇呈现方式有图片、实物、教师的动作、动态视频、词汇图等方式。
词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词汇的运用与练习,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词汇的特点,设计合理的词汇运用活动,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学习策略真正地掌握词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三)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语法是用词造句规则的综合。
《英语教学大纲》规定:教学语法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基本语法,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
教师应该尽量使学生所听到的和所看到的都是在一定情境之中使用的语言,基本句型结构反复使用,反复操练,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最终使他们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地步。
1.以归纳为主的语法教学在教授语法知识时,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具体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归纳出语法规则,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语法知识。
比如,在教学动名词作主语这一语法项目时,教师可先在黑板上给出例句:nodding the head means “yes” and shaking the head means“no”. 学生会立即理解其意义,但教师先不要说明语法点,而是呈现更多的句子,以检验学生对这一语法点的理解。
如:pointing at others isn’t polite. going to bed early and getting up early is a good habit. watching too much tv is bad for our health.之后,让学生归纳共同点,学会找出其中的语法:动名词作主语和动词加-ing变为名词在句子中作主语。
然后再反复操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得学生做到活用及自然流露。
2.以语用为目的的语法教学语法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给出所要讲的句型或单词、词组,让学生自己进行意义性练习,或开展一对一活动(pair work),让学生在练中学会语法。
如教授英语的现在进行时态,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自身的动作或者视频给出现在进行时态的句型,让学生先接受和模仿,然后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进行时态做一个现场播报活动。
总之,新课标下的知识教学已经不仅仅是对知识本身的教授和灌输,更多地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建构,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身的潜能,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隋铭才.英语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3]乔伊斯.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4]皮连生.智力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5]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鲁子问.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6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8]岑国桢.教育心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