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眼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眼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0dd93c8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7.png)
眼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眼科常见疾病是指影响眼睛健康的一些常见病症,包括眼疼痛、视力模糊、眼红等症状。
诊疗常规是指医生在面对这些疾病时,通常会采取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眼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规。
眼科常见疾病眼科常见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疾病:1. 结膜炎:结膜炎是指结膜发生炎症,常见症状包括眼红、眼痒、畏光等。
2. 角膜炎:角膜炎是指角膜发生炎症,常见症状包括眼痛、视力模糊、充血等。
3. 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眼压升高引起的眼病,常见症状包括眼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
4. 白内障:白内障是指眼睛的晶状体透明度下降,常见症状包括视力模糊、灰白瞳孔等。
5. 弱视:弱视是指视觉发育不良导致视力减退,常见症状包括视力不正常、眼球偏斜等。
诊疗常规在面对眼科常见疾病时,医生通常会采取以下诊疗常规:1. 详细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家族史等信息,以了解疾病的可能原因。
2. 视力检查:医生会使用视力表对患者进行视力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视力情况。
3. 眼部检查:医生会使用专业仪器观察患者的眼球、结膜、角膜等部位,以寻找可能的异常表现。
4. 眼压测量:针对可能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医生会使用眼压计来测量患者眼压的情况。
5. 辅助检查:根据具体病情,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血液检查、眼底检查、角膜地形图等辅助检查,以更全面地评估病情。
6. 给予适当治疗: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手术矫正、视觉康复等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视力。
以上是眼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若有其他问题,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4930d53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2.png)
第一节呼吸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状态,这种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进展、不完全可逆,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物或有害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除外慢性咳嗽的其它各种原因后,每年慢性咳嗽、咳痰三个月以上,并连续二年。
肺气肿:肺部远端的气室到末端的细支气管出现异常持向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纤维化。
“破坏”是指呼吸性气室扩大且形态缺乏均匀一致,肺泡及其组分的正常形态被破坏和丧失。
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
当患者有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症状,及/或疾病危险因素接触史时,肺功能检查可明确诊断。
如在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 FEV l占预计<80%,同时FEV l/FVC<70%表明存在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逆转时,应考虑COPD。
[临床表现]1.病史(1)吸烟史:多有长期较大量吸烟史。
(2)职业性或环境有害物质接触史:如较长期粉尘、烟雾、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接触史。
(3)家族史:COPD有家族聚集倾向。
(4)发病年龄及好发季节:多于中年以后发病,症状好发于秋冬寒冷季节,常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加重史。
随病情进展,急性加重愈见频繁。
2.症状⑴慢性咳嗽常为首发症状。
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2)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粘液性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卧(4)喘息和胸闷不是COPD的特异性症状。
部分患者有喘息;胸部紧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生,与呼吸费力、肋间肌等容性收缩有关。
(5)晚期患者常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精神抑郁和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可咳血痰或咯血。
(6)后期出现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的症状.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
3.体征: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疾病进展,常有以下体征:(1)视诊及触诊胸廓形态异常。
普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普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385055405a8102d276a22fac.png)
临床疾病诊疗规范及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普二科2015-4目录第一篇临床疾病诊疗规范…..第一章胃、十二指肠疾病…..第一节胃、十二指肠溃疡…………第二篇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程第一节腹腔穿刺术…..第一篇临床疾病诊疗规范第一章胃、十二指肠疾病第一节胃、十二指肠溃疡【概述】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极为常见的疾病,是位于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
患者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
本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进程。
对“内科治疗无效”、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患者多施行胃大部切除术。
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使抑酸治疗后溃疡痊愈,一年后溃疡复发从未治疗HP感染的40%降至5%。
【临床表现】1.反复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烧灼痛,伴饱胀、嗳气、食欲减退;' `3 A4 w/ {.2.胃溃疡疼痛节律性不明显,多在进餐后1/2~1小时开始疼痛,持续约1~2小时或更长时间,进食疼痛不缓解;3.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具有明显节律性,表现为餐后延迟痛(餐后3~4小时发作),饥饿痛和夜间痛,常伴有反酸,进食疼痛缓解;6 d- |6 [7 N7 q6 \# R& y; X4.并发出血、穿孔、梗阻及癌变时可有相应的症状。
【主要检查】(一) 体格检查:1.全身营养状况,左锁骨上淋巴结是否肿大;9 ?. N5 l* T( l0 f n1 J|2.注意有无胃蠕动波和胃震水音;3.胃溃疡压痛点在剑突下略偏左,范围较广;十二指肠溃疡压痛点在剑突下略偏右,范围局限;4.上腹部是否可触及肿块。
(二) 实验室检查:/ M6 U- G0 t2 u# u; p( o( O8 E6 t1.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及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必要时作胃液分析或血清胃泌素测定。
(三)器械检查:0 L1 n( Q/ }3 t# M0 d5 X1.胃镜加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2.X线钡餐检查;3.手术前常规作肝胆B超、胸部平片和心电图检查。
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常见疾病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b11105e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7.png)
ICU常见疾病诊疗常规脑血管意外及重度颅脑损一. 常规处理1.保证足够的氧供,机械通气维持PaCO2 34~38mmHg,可使用短暂的过度通气(<2min)以快速降低过高的ICP。
2.足够的循环血量,维持血红蛋白在110g/L, HCT在0.35以上,血浆白蛋白接近40g/L;维持每8小时阶段出入基本平衡,保证水电介质和内环境稳定。
3.病情需要时,应行血肿清除,颅内压监测。
4.避免高体温,允许给予冰毯控制低温状态(T在36~37度左右)。
5.主要经胃肠的低热卡代谢支持(对成年人,最大热卡供给量为15~20Kcal/kg/24小时);避免高血糖,控制血糖在5~7.5mmol/L;避免低钠血症,允许性的高血钠值为150mmol/L。
6.头位抬高30~45度,头部处于中立位。
二. 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1.经验性治疗选择有利于通过血脑屏障药物:罗氏芬(头孢曲松)2.0 qd或特治星4.5q8h。
2.当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应完善病原学及影像学检查,尽快转为目标学治疗,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三. 颅内压>15mmHg,适当给予20%甘露醇100ml ivgtt q6h。
四. 早期给予充分的镇静给予丙泊酚(得普利麻)30~80mg/h或咪唑安定(力月西)3~5mg/h。
五. 为控制脑水肿,给予控制性降压,减少内源行二茶酚胺释放1.8 1 受体拮抗剂美托洛尔(倍它乐克)0.03~0.05mg/kg iv q6~8h,25~100mg po bid+中枢性的a 2激动剂可乐定0.3~0.8ug/kg iv q4~6h。
控制目标:成年人维持CPP在60~70mmHg。
2.小剂量的前列环素(凯时0.4~0.8 ng/kg/min)可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并有修复损伤的血脑屏障的作用。
六. 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1.早期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40mg iv qd2.恢复肠内营养后,即更换为H2受体阻断剂(雷尼替丁)0.15 bid七. 预防继发性癫痫早期给与鲁米钠0.1 imq12h,开放饮食后替换为丙戊酸钠片0.2tid,并注意监测血药浓度。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d561f02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e.png)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第一节感冒感冒是由于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1鼻塞流涕,喷嚏,咽喉2痒或痛,咳嗽。
3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4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5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6本病应注意与温病,尤其是风温早期相鉴别。
[辨证论治]1风寒证症候: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荆防败毒散。
2风热证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例方:银翘散。
3暑湿证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例方:新加香雷饮。
4表寒里热证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喉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例方:双解汤。
[其他疗法]1中成药1.1风寒证可口服午时茶、通宣理肺丸。
1.2风热证可口服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
1.3感冒兼见脾胃湿困诸症者可用着香正气丸。
1.4时行感冒可口服板蓝根冲剂。
2中药针剂2.1风热证、暑湿证及表寒里热证均可用双黄连粉针剂3~6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1.内静滴,每日1次。
2.2发热重者,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1.内静滴,每日1次。
3外治疗法3.1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1滴,每日滴3~5次。
适用于各证型感冒。
4.2拔火罐可取大椎、身柱、大杼、肺俞、风门等穴,每日1次。
耳鼻喉科门诊常见20种疾病诊疗常规
![耳鼻喉科门诊常见20种疾病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4f16a7b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5.png)
耳鼻喉科门诊常见20种疾病诊疗常规1. 鼻窦炎:常规诊断方法包括问诊、鼻部检查和鼻窦X光检查。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鼻窦冲洗和鼻黏膜激素喷雾剂。
2. 中耳炎:常规诊断方法包括听力测试、耳朵检查和中耳压测量。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疼痛缓解药物和中耳穿刺排脓。
3. 咽喉炎:常规诊断方法包括喉部检查和咽拭子细菌培养。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止咳药物和漱口液漱口。
4. 鼾症(打鼾):常规诊断方法包括问诊和睡眠监测。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持正确睡眠姿势、减肥和使用口托或鼻腔扩张器。
5. 喉癌:常规诊断方法包括喉镜检查、组织活检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6. 鼻咽癌:常规诊断方法包括鼻咽镜检查、组织活检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7. 鼻窦肿瘤:常规诊断方法包括鼻窦X光检查、MRI和鼻窦镜检查。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8. 中耳肿瘤:常规诊断方法包括听力测试、耳朵检查和MRI。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放疗。
9. 外耳道感染:常规诊断方法包括外耳道检查和外耳道分泌物培养。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外耳道冲洗。
10. 梅尼埃病:常规诊断方法包括眼震测试、听力测试和平衡功能测试。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激素治疗和平衡康复训练。
11. 鼻炎:常规诊断方法包括鼻部检查和鼻窦CT检查。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过敏药物、鼻腔清洗和鼻黏膜激素喷雾剂。
12. 喉咙疼痛:常规诊断方法包括喉部检查和咽拭子细菌培养。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止痛药物、抗生素治疗和漱口液漱口。
13. 鼻息肉:常规诊断方法包括鼻部检查和鼻窦CT检查。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鼻窦冲洗。
14. 咽喉异物:常规诊断方法包括喉部检查和咽部X光检查。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取出异物和局部止痛药物。
15. 鼻出血:常规诊断方法包括鼻部检查和鼻内窥镜检查。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鼻腔填塞和局部止血药物。
16. 声带息肉:常规诊断方法包括喉部检查和声带镜检查。
(完整版)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
![(完整版)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c33b40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7.png)
(完整版)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一、感冒的诊疗常规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1、诊断依据a)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b)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c)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d)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证候分类a)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喷嚏。
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荆防败毒散。
b)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烟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方药:银翘散c)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
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其他疗法:(1)常用中成药风寒感冒:风寒感冒颗粒或桑姜感冒片风热感冒:银翘解毒片或感冒清(2)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穴调护:本类方剂多为辛散轻宣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挥发,降低疗效。
对于风寒感冒,应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并服热汤或热粥以助药力。
服药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不可过饥过饱,宜多饮水。
预防:(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注意防寒避暑,及时增减衣物。
感冒流行期间,避免或少去公共场所。
(2)感冒的药物预防很重要也很有效。
冬春季多用紫苏、荆芥、贯众;夏季多用藿香、佩兰、荷叶;时邪疫毒流行期间,多用板蓝根、大青叶等。
另外,常用的食品如葱、姜、大蒜、食醋等也有预防作用。
转诊指标1对于体质素差、治疗不当或感邪较重者,表邪入里化热,邪陷心包,出现高热神昏,呼吸急促等危重证候者,应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二、咳嗽的诊疗常规咳嗽是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多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
1、诊断依据a)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常见疾病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21f887002d276a201292e18.png)
7、便携式呼吸机使用技术
8、胸腔穿刺术
9、股静脉穿刺术
10、气道异物阻塞清除术
11、创伤救护技术
(1)止血
(2)包扎
(3)外伤固定2、急性心肌梗死
3、急性左心衰竭
4、高血压急症
5、心律失常
6、支气管哮喘
7、急性脑卒中
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9、过敏反应
10、电击伤
11、溺水
12、中暑
13、急性中毒
14、动物性伤害(毒蛇咬伤、野兽咬伤、马蜂蜇伤)
15、创伤
16、颅脑损伤
17、四肢损伤
18、烧烫伤
19、阴道出血
20、产后出血
21、胎膜早破
21、急产
二、常见症状诊疗常规
1、休克
2、头痛
3、胸痛
4、急性腹痛
5、高热
6、呼吸困难
7、气道异物
8、眩晕
9、躁狂行为
10、呕血
11、咯血
12、昏迷
13、抽搐
14、小儿热性惊厥
15、腹泻
三、急救技术操作规范
1、心肺复苏术
2、电除颤术
3、气管插管术
4、环甲膜穿刺术
5、临时体外无创起搏
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ab38b9f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8.png)
一、高血压诊疗常规1、定义: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血压分类和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可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2、高血压分级诊断: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 90—94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 ≥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临界收缩期高血压140~149 <903、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诊断:低危组: 高血压1级,不伴有下列危险因素(见注),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如6个月后无效,再给药物治疗。
中危组: 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者.治疗除改善生活方式外,给予药物治疗。
高危组: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者,必须药物治疗,或高血压3级病人,但无其他危险因素。
极高危组: 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疾病者(包括糖尿病),必须尽快给予强化治疗.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水平(1~3级),男性(大于55岁),女性(大于65),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纤维蛋白原升高,靶器官损害伴随的临床情况。
4、症状、体征:大多数起病缓慢,一般缺乏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呈轻度持续性;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不一定与血压水平有关,多数可自行缓解。
也可以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
约五分之一患者无症状,仅在测量血压时或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发现.体检时听诊可有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少数患者在颈部或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
脑部表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91f7d64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6.png)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作为父母,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非常重要,这样我们可以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以及相应的诊疗常规。
1. 儿童感冒及其治疗感冒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症状包括流鼻涕、咳嗽、喉咙痛和发烧等。
当孩子感冒时,要确保他们有足够的休息,并保持适当的饮食。
如果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以考虑给孩子服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并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也是预防感冒的重要措施。
2. 儿童腹泻的处理儿童腹泻主要是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饮食过敏引起的。
当孩子出现腹泻症状时,我们应该确保他们充足饮水以防脱水。
同时,避免给孩子吃含有脂肪或高纤维的食物,可以给他们喂养米汤、面汤和充分煮熟的米饭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如果腹泻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有发热、血便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3. 儿童哮喘的治疗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会导致呼吸急促、气喘和胸闷等症状。
对于被诊断为哮喘的儿童,家长应定期带他们去儿科医生那里进行随访。
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包括使用湿化器、吸入药物以及避免触发哮喘的物质。
家长还应该学习如何正确使用雾化器和吸入器,并确保孩子按规定的剂量使用药物。
4. 儿童扁桃体炎的治疗扁桃体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症状包括喉咙痛、发烧、咳嗽和吞咽困难。
如果孩子出现扁桃体炎的症状,可以给他们口服退烧药物缓解症状,并鼓励他们多喝水以保持水分摄入。
在医生的指导下,也可以使用局部止痛药物或抗生素来减轻疼痛和炎症。
如果孩子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或咽部严重肿胀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5. 儿童皮炎的处理儿童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可以表现为红肿、瘙痒、起疱和糜烂等症状。
对于轻度的皮炎,可以用保湿剂、外用激素药物或非处方抗组胺药物来缓解症状。
在选择外用药物时,要注意使用剂量和时间的控制,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妇幼保健院产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妇幼保健院产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dfe096a0be1e650e53ea99c6.png)
妇幼保健院产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异位妊娠【诊断标准】 1、多数有停经、早孕反应及多年不孕史和盆腔炎病史。
2、有少量阴道流血或有时阴道排出脱膜管型。
3、下腹部隐痛或突然下腹部剧痛腹痛后肛门坠感。
4、多伴有头晕、眼花或晕厥出冷汗等症状严重者出现休克有时可见贫血貌。
5、腹部检查:下腹有压痛一侧明显且有反跳痛内出血者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6、妇科检查:宫颈举痛明显后穹窿饱满、有触痛子宫稍大、软有时大小触不清有压痛了宫一侧可摸到不规则、压痛明显的包块。
7、阴道后穹窿或腹腔穿刺可抽出不疑固或陈旧性血液。
8、尿妊娩试验多为阳性。
【检查项目】 1、血、尿常规、Hb、RBC。
2、后穹窿或腹腔穿刺。
3、尿妊娩试验或血HCG测定。
4、B超5、子宫内膜病理检查。
【治疗原则】 1、手术。
2、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诊断标准】 1、病史:有本病的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特别应询问有无头痛视力改变上腹不适等。
2 、高血压:至少出现两次以上血压升高(≥140/90mmHg),其间隔时间≥6小时方能确诊。
血压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但低于140/90mmHg不作为诊断依据须密切观察。
3、尿蛋白:应留取24小时尿作定量检查也可取中段尿测定避免阴道分泌物污染尿液造成误诊。
4、水肿:一般为凹陷性水肿自踝部开始逐渐向上延伸经体息后不缓解。
水肿局限于膝以下为“+”延及大腿为“++”延及外阴及腹壁为“+++”同时应注意体重异常增加若孕妇体重突然增加0.5kg以上或每月增加2.7kg以上表明有隐性水肿存在。
5、辅助检查:血液检查肝肾功能测定尿液检查眼底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检查项目】 1、血液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血粘度凝血功能根据病情轻重可多次检查。
2、肝肾功能测定:肝细胞功能受损可致ALTAST升高。
3、尿液检查:测尿比重尿常规4、眼底检查:通过眼底检查可以直观视网膜小动脉的痉挛程度是子痫前期~子痫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妇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妇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ed49cd7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2.png)
妇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妇科常见疾病是指妇女在生理和病理上出现的常见疾病。
及时准确地诊断妇科疾病,可以保障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以下是妇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
一、问诊和病史
医生在接诊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主要症状,并了解症状的发生时间、性质、频率和变化情况,以帮助确定可能的诊断。
二、体格检查
医生进行妇科的体格检查时,应采用温和的态度和方法,保护患者的隐私与尊严。
常规的体格检查包括外阴检查、宫颈检查、检查和子宫附件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
常见的妇科实验室检查包括分泌物常规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涂片)、宫颈HPV检测、大肠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等。
这些
检查可以提供有关疾病的诊断依据和指导治疗。
四、影像学检查
对于一些妇科疾病,如盆腔肿块、子宫肌瘤等,医生可能需要
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等,以帮助确定诊断和
评估病情。
五、诊断和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可
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根据不同的疾病,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
六、随访和复查
对于需要长期治疗或监测的妇科疾病,医生应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
随访目的是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并及时发现并处理治疗中的问题和并发症。
妇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是保障妇女健康的重要环节。
通过综合应用不同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消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消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e57a472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7.png)
消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1. 胃溃疡
- 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内镜检查和特殊试验进行诊断。
- 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来控制病情。
2. 胃炎
- 诊断:根据症状、内镜检查和组织活检进行诊断。
- 治疗:通过使用抗生素、抗酸药物和抗炎药物等来减轻炎症症状。
3. 胃癌
- 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内镜检查和组织活检进行诊断。
- 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
4. 胆囊炎
- 诊断:通过临床症状、超声检查和胆囊造影进行诊断。
- 治疗:使用抗生素、止痛药物和胆囊切除手术来治疗。
5. 脂肪肝
- 诊断:通过超声检查和肝功能检查进行诊断。
- 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调整和增加运动量。
有需要时,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来治疗相关症状。
6. 胆石症
- 诊断:通过临床症状、超声检查和胆囊造影进行诊断。
- 治疗:使用药物溶解石块、造影剂注射或胆囊切除手术等方式来处理。
以上是消化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情况而定,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门诊部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门诊部常见疾病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55f5c9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7.png)
门诊部常见疾病诊疗规范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威胁,每天都有无数的患者蜂拥而至医疗机构寻求治疗。
作为首要接待患者的门诊部,承担着急诊、日常门诊等多项职责,对于常见病的诊疗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诊断准确性、治疗合理性以及随访指导等方面,探讨门诊部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
一、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门诊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喉咙痛、流涕等,往往由病毒感染引起。
门诊部在诊断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详细了解病史:询问是否有近期接触感冒患者、是否有旅行史等信息,以排除其他病因。
2.体格检查:检查咽喉和肺部情况,如淋巴结有无肿大、咳嗽是否伴有喉咙痛等。
3.实验室检查:口腔拭子检测和病毒抗原检测可以辅助诊断。
治疗上,应采取以下措施:1.对症治疗:包括对症用药,如解热镇痛药、止咳药等,缓解症状。
2.预防传播:指导患者注意卫生,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勤洗手等。
二、消化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是门诊部另一个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在诊疗上应遵循以下规范:1.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饮食史,是否与其他有腹泻的人有接触,是否有长时间外出等。
2.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是否有脱水症状、腹部是否有压痛等。
3.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室检查,如病原体检测等。
治疗上,应考虑以下几点:1.腹泻管理:提供充足的水分补给,适当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等。
2.抗菌药物使用:对病原体鉴定明确或预测细菌感染可能性较大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三、呼吸道疾病除了上呼吸道感染,门诊部也会遇到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在诊疗上,需要注意以下规范:1.详细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痰的性状等,以协助向相关疾病下定论。
2.体格检查:重点观察患者胸部情况,包括呼吸频率、肺部听诊等。
3.辅助检查:如胸部X光、血气分析等,辅助诊断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治疗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抗生素应用:在经过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后,合理选择抗生素,及时给予治疗。
普通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普通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3408f41325c52cc58bd6bef5.png)
普通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第一章甲状腺疾病第一节甲状舌骨囊肿【概述】甲状舌骨囊肿为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多出现于5岁以前。
囊肿易并发感染,感染破潰或手术切开后形成瘘。
未发生感染时,一般无自觉症状,并发感染时,出现红肿热痛,破潰或切开引流后,形成甲状舌管瘘,可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体格检查】1.囊肿多位于颈部正中舌骨下甲状软骨部位,呈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
2.囊肿不能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但可随吞咽或伸舌运动而上下移动,有时可触及一条索带自囊肿连向舌骨。
3.形成瘘管后,在瘘口深部可扪及向上潜行的索状组织通向舌骨。
【辅助检查】1.行术前常规检查:血、尿、粪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胸部X线透视或拍片、心电图。
2.形成瘘管者,可行瘘管造影,以明确瘘管的方向与深度。
3.必要时可行B超、甲状腺扫描等检查,以同甲状腺疾病鉴别。
【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诊断多无困难。
需与锥体叶甲状腺瘤、腮裂囊肿、颈淋巴结结核鉴别。
【治疗】1.确诊后宜早期手术。
手术应切除全部囊肿与瘘管,并应切除囊肿附着处部分舌骨,以免术后复发。
2.对并发急性感染者,应先切开引流和抗感染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行手术切除。
【疗效标准】1.治愈:囊肿及瘘管全部切除,症状消失、无并发症或并发症已愈。
2.好转:囊肿未切除但症状改善,或囊肿切除后留有并发症。
3.未愈:囊肿未切除、症状无改善。
【出院标准】治愈或好转、或感染已控制,可在门诊继续治疗者。
第二节结节性甲状腺肿【概述】甲状腺肿大出现的时间、生长速度、有无短期内结节突然增大表现。
有无食管、气管、颈静脉与上腔静脉,以及神经受压的表现。
是否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症状。
【体格检查】1.甲状腺的大小、形态、边缘、两侧是否对称,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数目、质地、活动程度,注意甲状腺下缘与锁骨及胸骨的关系,颈部淋巴结有无肿大,气管是否移位。
2.有无颈静脉、上腔静脉受压引起的头面部及上肢瘀血浮肿及颈交感神经受压引起的霍纳(Horner)综合征。
呼吸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呼吸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d4cc636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0.png)
呼吸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常见的呼吸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规。
了解这些常规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部分:诊断1. 病史询问在诊断呼吸系统疾病时,医生首先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
包括以下方面:- 症状描述: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如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
- 发病和发展过程:询问疾病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以及相关因素。
- 既往病史:了解患者过去是否有呼吸系统相关疾病或其他相关病史。
- 家族史:了解患者家族中是否有呼吸系统疾病的遗传倾向。
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步骤。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检查:- 听诊:医生通过听诊器仔细倾听患者呼吸音,以检查是否有异常音响。
- 触诊和叩诊:医生触摸和敲打患者的胸部和背部,以检查是否有异常体征。
- 呼吸功能检查:通过肺功能测试等检查手段,评估患者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3. 化验检查化验检查可以提供更多关于患者呼吸系统疾病的信息。
常用的化验检查包括:- 血常规:通过检查患者的血液指标,了解是否存在炎症等情况。
- 放射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等,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和评估患者的肺部情况。
- 痰液检查:通过检查患者的痰液,了解是否存在感染等问题。
第二部分:治疗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医生可以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 抗生素: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引起的疾病。
- 支气管扩张剂:用于治疗气道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 反应性气道疾病控制药物:用于控制哮喘等慢性气道炎症疾病。
2. 物理治疗除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也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 咳痰训练:帮助患者有效咳嗽并清除痰液。
- 呼吸肌锻炼:通过特定的呼吸锻炼,强化患者的呼吸肌肉。
- 氧疗: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氧气补给。
3.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呼吸系统疾病,手术可能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常见的手术治疗包括:- 肺叶切除术:将受损的肺叶部分切除,以治疗肺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