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教学方法(1)
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一加强诵读,夯实基础。
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
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习古文必须做到:第一,读准字音。
文言文中常有一些文言古字,我们在学习中必须首先读准这些字音,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理解古文。
第二,读顺文章。
古文并无标点,如何断句,依靠语感。
如今文言文,编者为了方便阅读都正确添加了标点符号。
学生学习并不困难。
但是,如果要真正了解一篇古文,必须首先把握文章的朗读节奏。
停顿不当,会带来理解的困难,有时甚至会造成歧义。
由此可见,朗读节奏的把握能够帮助理解文意。
第三,读懂文章。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在经过学生齐读,教师范读等多种读书的方法之后,笔者往往会再次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因为读的环节相当重要,它是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前提和基础,而放声自由朗读能够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自然感受文言之美。
通过这几轮诵读,学生已经对文章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为随后知识了解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质疑探究,激发兴趣。
笔者认为鼓励学生质疑探究是有效的方法。
文言文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而课前预习格外重要,课前预习准备得好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避免一言堂,而是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职责变成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
在教授文言中,教师并没有按照传统文言教学模式,逐字、逐词、逐句翻译文章。
而是将课堂变为论坛,让学生将预习所遇到的问题展示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长此以往,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生的语文功底肯定会大为扎实,语文素养也就会大大提高。
改演课本,加深理解。
编演课本剧是笔者在文言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初中的文言文大多是要求背诵。
有一些课文故事性较强,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编演课本剧,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极大的好处。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所学文言表演出来,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在理解课文,并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选入课本的文言文都是非常优美的文章,大多需要背诵,编演课本剧还可以使得课文烂熟于学生心里,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智慧,为丰富文言文乃至多发面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方法7篇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方法7篇第1篇示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出,文言文教学方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不仅关乎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更关系到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更好地教授文言文,成为了当前教育界亟待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就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的新宠。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无疑可以为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启发式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往往注重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学习兴趣不高。
而在新课程标准下,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讨、分析古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文字能力。
三、注重实践与运用古代文言文的教学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如何将古代文言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是新课程标准下的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设计丰富多彩的文言文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古文诗歌朗诵、古文阅读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代文言文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四、个性化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注重个性化教学是一大趋势。
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和兴趣特点,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比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用更深入的讲解和引导,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更加细致耐心的辅导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新课程标准下提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的目标,文言文教学同样要服务于这一目标。
教师可以将文言文融入到其他学科中,比如历史、地理、文学等,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其在其他学科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学习能力。
浅谈进行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种方法

( 一) 学 习文言文 , 要 掌握文言字词 、 句式 等方 面的知识 。
1 . 重视预习 , 学 会 自学
督促学 生进 行课前预 习。课前一定要让 学生借助注 释 , 逐 字逐句地 翻译 。预习时要求学 生找出疑难字 句提交课堂讨论 , 向老师 、 同学请 教 ; 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 , 突出重点 , 突破 难点 。 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 , 我们要善 于记忆 、 比较 、 归纳 、 整理 , 把字词学“ 活” 。
建议教师采用“ 四行对译法 ”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文言文学 习方法 。所谓“ 四行对译法 ” , 就是在对译时分四个 步骤进行 , 并 采用分 四行书写 的格式。第一行抄 录原文 ;第二行在原文每个 词 的下 面( 一定 以词为单位 , 单 音词 、 复音词均如此 ) 画一竖写的 破折号 , 表示 待注解 ; 第三行以词为单位对准第二行的破折 号作
二、 切合实际 , 教 会 方 法
2 . 质疑 、 解难 , 细读课文 通过课 内细读 , 要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正音 、 正形 、 断句 , 解决
在 粗 读 中遇 到 的 疑难 问题 ,对 文 章 结 构 进 行 分 析 以加 深 对 文 章
内容 的理解 。此外 , 学生要学习和掌握 常用 的文言句式有 : ①判 断句 ; ②在被动句式 ; ③句子成分 的位置 。这类句式 常见 的有主 谓倒装句 、 宾语前置句 、 定语后置句等 ; ④句子成分 的省略 。即 省略句 ; ⑤ 固定句式 。
在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 。让学生通过粗读 ,从整体上把握 课文结构。结合 注释 , 根据上下 文读两三遍 , 大致 理解文意 。学 生在粗读中要 画出疑难词句 , 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在粗通 文意上 , 很 多学 生存在着一个误区 , 即等待老师一句
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1)

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作者:祖广辉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79期摘要:文言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文章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方面,探讨文言文的教与学,以求抛砖引玉,攻克文言文教学的难关。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教学要求教学现状教学方法一、文言文教学要求文言文语言精练,思想深刻,是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古人留给世人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民族文化。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如下要求: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含义,读准文章内容。
2.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3.诵读古诗词和文言文,并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文言文教学现状很多教师对文言文教学都很重视,可是由于文言文年代久远,许多词汇、句式、语法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很大,致使学生一提到文言文就望文生畏,学习兴趣不浓,并且这种现象很普遍。
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单一造成的,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大都采用这种模式:作者介绍—朗读—疏通字词—课文内容及主题分析—练习。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两个弊端:1.以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接受。
2.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灌输。
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天花乱坠,学生却在下面呼呼大睡。
这种教法达不到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只会导致课堂沉闷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加上片面追求考分,忽视了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差异,可以这样说,当前的文言文教学中存在一些弊端。
三、文言文教学方法针对文言文教学现状,结合文言文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教师要做到三个“注意”1.教师要注意转变角色和观念。
部分教师认为文言文教学要着眼于字词句的理解和翻译,虽然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目标,但仅此一个目标就错了,因为还要全面学习课文内容,正确评价作品。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方法近年来,文言文教学备受关注。
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我们先辈思想、文学艺术的传承,更是中国语文史上珍贵的遗产。
而在教学中,对于文言文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也有着广泛的争议,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一、弘扬文言文文化在许多人看来,文言文是枯燥乏味且难以理解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教师应该注重弘扬文言文文化,让学生深入了解文言文的来历、地位和语言特点,了解文言文的普遍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和材料,如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等途径,让学生了解文言文文化的内涵,促进学生在文言文教学中的理解和学习。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不高,是文言文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文言文虽然枯燥,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有趣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具有渗入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深度情感体验。
三、有针对性的教材设计文言文的语言很多时候是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说,学生很难理解,这会使学生快速失去学习的兴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设计有针对性的教材,既考虑语言、思想和文学特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要贴近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认知特点,使学生可以逐渐适应文言文的语言形式。
四、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习惯文言文阅读的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非常重要。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文言文阅读的习惯,让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和形式进行深入的学习,致力于培养学生感性认识文言文,从而达到对文言文的深度理解。
五、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需要采用多样化的、灵活的教学策略,如讲授及演示、小组约束、学生讨论、模拟演练、角色扮演等教学形式,使文言文教学更加深入,更加有效。
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水平,以创造性、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逐步理解文言文,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浅谈文言文教学

浅谈文言文教学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文学语言,是一种高度精炼、形神兼备的文学语言,其含义深邃、词句优美、文气清新。
由于这种语言具有独特魅力,文言文教学成为我们学习语文的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就文言文教学进行浅谈。
一、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实现的路径具有多种方式。
首先,文言文教学需要逐步提高难度,从简单的文章和句子开始,经过逐步深入练习不断提高语言能力。
其次,教材的选择需要多侧重于古人的经典作品,可以根据年级和学生的能力选择以《论语》、《诗经》、《周易》、《史记》、《礼记》、《孟子》、《庄子》等典籍为教材,也可以选择明清文学作品等。
其次,文言文教学需要兼顾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注重文言文原文的阅读、理解和翻译,如对于字义、结构、语法等问题进行灵活处理。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通过补充与扩充课文来进行训练,如学习写古诗、文言文日记、论文等。
同样,文言文教学也需要重视综合素质评价,而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评价。
教师可以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如通过讨论、演讲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将其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之中,并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与奖励。
二、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①文化遗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包括了人们对生活、文明、自然等方面的理解和思考,因此学习文言文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文化遗产。
②语言能力提升:学习文言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特别是对于汉字理解和语法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大大增强我们的语言素养。
③增加思考深度:文言文的古旧与语境的词义的妙趣横生得以唤起人们对于文化与思想的深度探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扩大他们的思维深度与广度。
④美感体验:文言文的参差、悠扬、短一长、起承转合等独有的节奏和韵律,在造成美感审美的同时,也培养了人们的文学鉴赏力。
三、文言文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①难易度平衡。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方法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经典语言,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粹之一。
在中国古代,文言文是唯一的书面语言,它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以及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社会,由于现代汉语的普及和应用,文言文教学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导致很多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恐惧和厌倦的心理。
如何有效地教授文言文成为了当下许多中小学教师和家长们面临的难题之一。
文言文教学方法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兴趣,教师和家长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期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成绩。
下面将从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内容选择文言文的内容包括《诗经》《楚辞》《论语》等古代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包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文学意境。
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和家长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选择一些内容简单、易于理解的古文进行教学。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感情色彩和生活气息的古文进行讲解,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还可以结合一些古代故事、历史事件等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文言文的背景和意义。
二、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比如讲解、朗读、默写、课外阅读等。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详细地解读古文的文法、成语、意义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古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通过朗读和默写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古文,培养学生对古文的情感认同和审美情趣。
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古代经典作品,体会古人的智慧和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
三、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情感体验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和家长要创造出一个积极、轻松的教学环境。
可以通过布置文言文角、丰富的教学资料、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营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要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展示成果,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知识。
浅谈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文言文是中国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通常是学生接触这种古代文体的第一次,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文言文教学,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传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来浅谈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初中学生对于文言文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其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文体有较大差异。
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去了解和学习这种古代文体。
2.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关键。
教师需要通过讲解古文的基本语法、词法、修辞手法等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文言文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写作能力。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和名家的经典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古人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内容通常包括古诗词、古文阅读和名句背诵等。
这些内容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代表作品,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其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1.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易于理解和学习的古诗词,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诵和欣赏,同时讲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和艺术特点,让学生对古诗词有更深入的认识。
2.古文阅读:古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古代文言文学作品,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古代文言文,辅以注释和解读,让学生逐步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名句背诵:名句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华部分,通过背诵名句,可以让学生记住经典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
浅谈文言文的教学

浅谈文言文的教学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的智慧。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文言文的教学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不仅记录了古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
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能够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同时,文言文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运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与文言文相关的动画、电影、纪录片等,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下,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背景和内容。
还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文言文故事中的角色,亲身体验古人的情感和思想。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将文言文与现代文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从而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注重字词的讲解。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理解上往往会遇到困难。
因此,教师要详细讲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让学生掌握常见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同时,要注重语法的教学,如文言文中的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等,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诵读也是文言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能够培养语感,熟悉文言文的语言节奏和韵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注意停顿、重音和语气的把握。
在诵读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背诵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章,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记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
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推荐15篇)

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推荐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推荐15篇)文言文的教学方法(1)一、追求教学目标的明晰简约化毋庸置疑,要实现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简约化这一任务,语文教师首先要追求教学目标的明晰简约化。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一、注重理论学习
文言文教学必须注重理论学习。
学生必须掌握文言文的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
理论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句子结构和语义,增加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理论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时更好地理解其背景和历史文化背景,更好地体现出文言文的价值和魅力。
二、强调阅读
文言文的学习需要大量的阅读。
建议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文言文经典作品,把注意力放在整个作品和个别句子上,让学生亲身领略文言文的优美和韵味。
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加强小组内部的合作和讨论。
学生应该进行频繁的阅读训练,熟练掌握文言文的旧字形和词义,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三、重视写作
文言文写作,尤其是应用写作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实际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学生可以根据已学的文言文知识,进行写作训练。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话题和题目,让学生进行文言文写作训练。
这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体验文言文
文言文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历史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应该学习和体验文言文的传统文化。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诗歌、艺术、广告和各种文学作品。
学生可以在教学现场进行古装体验和古文化体验活动,以深入了解文言文的文化内涵和背景。
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学资源,激励学生兴趣和尽可能提高文言文的应用能力。
浅谈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法

浅谈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法文言文诵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在文言文诵读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本文将从文言文诵读的重要性、教学方法、教学要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言文诵读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诵读文言文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通过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内涵。
4.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通过诵读文言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点。
二、文言文诵读教学方法1. 情感投入。
在文言文诵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言文的背景故事、人物情感等,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意蕴。
2. 反复朗诵。
学生可以通过反复朗诵文言文,熟悉文言文的语音、语调、语气等,提高朗读的效果和质量。
3. 表演训练。
可以通过学生间的表演训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听力训练。
可以通过听录音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言文的语音、语调、语气等特点和规律。
5. 词语注释。
在诵读过程中,要注重对生字、生词、生句进行注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意思。
6. 背诵训练。
可以通过背诵古诗词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注重语音语调的指导。
文言文的语音语调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要注重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进行指导,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并表达文言文的意思和情感。
3.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文言文是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的抒发,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诵读文言文中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
4. 注重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与 教 师 之 间 产 生 了 距 离 感 , 利 于 师 生 不 问 交 流 的 。 此 , 师 更 要 确 立 尊 重 学 生 因 教 人格 、 感 和 意 见 的 意 识 , 力 构 建 融 洽 情 努 的 、 等 的师 生关 系 , 学 生 很 自然 地 把 平 使 教 师 当作 最 可 信 赖 的 合 作 伙 伴 。 2 2 实 施 过 程 中 应 注 意 的 问 题 . 2 2 1 激 发 每 一 名 学 生 参 与 合 作 .. 学习的积极性 ;
试着对 自己做 出分析评价 。 比如 , 学完 每 部分内容我都提醒学 生 自己反 思对 这 部分 内容掌握 了 多少? 些知识 不能 自 哪 如运用? 等等 , 通过 学生对 自己学习的反
一
: : 在 长 期 的 文 言 文 教 学 中 我 主 要 做 到 : 以下 几 点 , 取 得 了 显 著 成 效 。 并 联 系 史 实 和 相 关 的 背 景 , 以 :
思 , 自己做 出 评 价 , 过 正 确 评 价 自己 ; 扩 充 学 生 见 闻 , 增 强 学 生 的 求 知 欲 望 对 通 高 中 教 材 所 选 的 文 言 文 篇 目 , 多 大 知 道 自己 哪 些 方 面 做 的 好 , 继 续 发 扬 i 要 为先秦散文 和诸子散 文。 与这个时代 的 下 去 , 思 自 己 哪 些 地 方 用 的方 法 不 得 i 反 许 但 当, 及时 找出改进的方法 。 要 i 社 会 政治 相关 , 多 作 品 虽 具文 学性 , 且人物 、 事件互相关 4 2 小 组 互 评 . i 基本 忠于 历史 史实 , 联, 一动十 , Ⅸ 牵 如 烛之 武 退 秦 师 》 践 、勾 在教学 中经常会指导学 生进 行问题 i 灭 吴 》 触 龙 说 赵 太 后 》 季 氏 将 伐 颛 、 、 的研 讨 , 往 是 以小 组 的 形 式 进 行 , 个 I 往 每 臾 》 晋 公 子 重 耳之 亡 》 荆 轲 刺 秦 王 》 、 、 小组 所呈现 的研讨 结果都 是不 同的 , 我 l 等 , 与 许 多重 要 的 历 史 人 物 和 事 件 相 均 有 时 会 启 发 小 组 间 互 相 评 价 , 到 彼 此 l 搅合 , 找 构成严密的因果联 系 , 如果教师 只 可 取 和 不 可 取 的 地 方 。 这 个 过 程 中 往 I 是 孤 立 地 讲 授 课 文 内 容 , 注 重 与 历 史 在 不 往 会 激 发 学生 的 集 体 荣 誉 感 和 竞 争 的 意 I 事 件 的 联 系 , 结 果 , 是 不 易 激 发 兴 其 一 识 , 也 把 相 互 交 流 的 广 度 和 深 度 都 扩 I 趣 , 学 生 感 到 内 容 单 调 、 燥 ; 是 不 这 使 枯 二 大 了。 l 能让 学 生 更透 彻地 了解 历 史理 件 这 问 的 4 3 师 生 互 评 . I 逻辑联系 , 从而影响记忆效果 ; 三是不能 教师在专业知识和判 断问题 方面整 ! 让学 生 更深切 感 悟到 知识 原野 的 广阔 体上高于 学生 , 所以在评价的过程 中, 教 ! 性, 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 因 师就 担 当着 裁判 员的角色 , 对学 生的研 ! 此 , 笔者认为 , 语言教 师应该 多读史书 , 熟悉中国的历史。 在给学生传授相 讨结 果给予 有理有据 的评价 , 要允许 ! 了解 、 但 甚至在 比历史老师 的讲 并 鼓 励 学 生 对 老 师 的点 评 产 生 质 疑 。 ! 关历史知 识时 , 细 传 这 以上 是我 在实 施“ 、 、 、 ” 提 论 展 析 教 ! 授 更 生 动 、 致 、 神 。 对 培 养 学 生 学 提 学 模 式 过 程 中 的 一 些 做 法 和 想 法 , 有 . 习文 言 文 的兴 趣 , 高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效 还 很 多不足需要 进一步探索和 完善。 ! 果 将 有不 可 估 量 的 作 用 。
浅谈文言文教学方法

的学 习方法 。 人云 “ 古 授之 以渔 , 不如 授之 以
渔 也 ” 。 另外 , 还 把 所 学 的知 识 向课 外 延 伸 , 我 把 学 生 引 向 更 高 的 层 次 , 知 识 的 深 度 广 度 进 对 行 扩 展 , 学 生 说 出 学 完 之 后 的 看 法 心 得 或 让 疑 惑 , 出 自 己 的 评 价 。 如 : 完 《 花 源 作 例 学 桃 记 》 后 , 问 学 生 “ 渊 明 为 什 么 要 虚 构 这 之 我 陶 么 一 个 理 想 的 社 会 , 对 这 个 理 想 社 会 是 如 你
富起来。
明白。 上我让学生来译 , 课 在不懂 或重点地方
我 会 强调 并 讲 解 。 样 , 检 查 了 学 生 预 习 情 这 即 况 , 锻炼 了学 生语 言表 达能 力 , 强记忆 又 增
力。
、
布 置好课前预 习
四 分析 文章
在 理 解 课 文 内 容 时 , 师 和 学 生 共 同 讨 老 论 , 一议文 章所述 之事 、 绘之 景、 抒之 议 所 所 情 。 如 : 学《 承 天寺夜游 》 文时 , 就 例 教 记 一 我 从标 题入手 , 诉学 生 :记” 明 是记叙文 ; 告 “ 表 “ 天 寺 ” 明地 点 ;夜 ” 明 时 间 ;游 ” 是 承 表 “ 表 “ 就 游 玩 。 生 就 会 说 : 这 个 标 题 就 是 记 叙 夜 晚 学 “ 到 承 天 寺 游 玩 的 意 思 ” 有 的 学 生会 问 :为 什 。 “ 么 夜 晚 到 承 天 寺 又 玩 呢 ” “ 看 到 了 什 么 景 ,他 物 ” “ 的 心 情 怎 样 ” … … 此 时 , 师 要 结 ,他 ? 教 合 背 景 , 过 对 景 物 的 描 写 分 析 , 了解 作 者 通 来 的 心 情 , 生 就 明 白 了 。 分 析 课 文 时宜 采 用 学 在 边 读 边 议 的 形式 。 然 , 可 能 有 些 学 生会 提 当 也
浅谈小学文言文学习方法

浅谈小学文言文学习方法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文言文,对于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文言文的古老和繁复,许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
如何在小学阶段有效地学习文言文,提高学习效率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谈一谈小学文言文学习方法。
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先打好基础。
在小学阶段,学生应该先掌握基本的文言文语法知识,如词语的读音、意义、词性和词法,语法规则等。
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背诵、默写和朗读文言文课文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引导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能够自觉地寻找句子成分,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意义,从而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还应该注重阅读理解和语文运用。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言文课文和名著,积累词汇,理解句子和文章的意义,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学生还可以通过仿写文言文,学习如何运用文言文的句式和用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经典文言文著作,多积累文言文词汇,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还应该主动进行思维拓展和知识联想,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
文言文古旧晦涩,有时候需要通过联想和拓展来理解。
学生可以通过与教材相关的词语联想,掌握更多的词语和表达方式;通过与历史、地理、哲学等文化知识的联想,拓展自己的文化内涵和认知广度。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文言文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增加趣味性和深度。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还应该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升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学生可以通过对古代名人的事迹、古代建筑的图像、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等方式,了解古代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激发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一些文言文相关的活动,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来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一、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基于启发式学习理论而产生的。
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让他
们自己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者让学生自己提出
问题,然后带着问题一步一步解决,让学生自己思考并总结。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
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并增强他们对文言文水平的认识。
二、阅读式教学法
阅读式教学法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文章来学习和掌握文言文语法和句型。
在教学
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文言文小说或文章让学生阅读,并指导学生发掘文章中的性格、情感、思想,引导学生探究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句式结构。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
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三、趣味化教学法
趣味化教学法是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将教学内容融入到趣味化的学习环节中。
在
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成语接龙、文言文填空、文言文速记等游戏让学生参与,这可以增强学生对文言文语法和句型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式教学法是将文言文小说和故事情节转化成作品,然后让学生参与其中。
在这个
过程中,学生需要用文言文来描述人物的性格、情感、思想以及归纳小说或故事的主旨。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文言文的魅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文言
文阅读能力。
总之,初中文言文教学不仅仅是语法和句型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
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
学生的特点选取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文言文。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导入方法-最新教育资料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导入方法一、文言文的地位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初中乃至整个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传诵经典”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也说明了文言文的重要。
二、文言文教学现状当前,中学生多数不喜欢学习文言文,淡漠、乃至厌倦,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难点。
产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文言文远离当今学生生活,多数深奥难懂。
不少同学平时不注意积累,不善于背诵,缺乏文言语感,觉得难而害怕。
二是教师教学手法单一,常常遵循某一固定的模式:写作背景描述、作者介绍、字词句解释、主要内容分析,缺少新颖与趣味性,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更谈不上喜欢学习文言文了。
三、文言教学导入的作用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讲道理,让学生意识到:初中阶段文言文都是中华千年文化沉积下来的精典篇目。
学习这些文言名篇,能高效地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陶冶情操。
其次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首先要抓好课文导入这一环节。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否成功会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对文言文的好恶程度,也就影响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一个成功的文言文新课导入,能消除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激发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探索心理;能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
四、文言教学导入的方法只有适合学生实际的导入才是有效的导入,只有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才是好的导入。
在一年的课题研究中,我依据教材特点,结合农村学生实际,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心理等因素,探索了如下一些行之有效的文言文导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一)故事设疑导入法故事就像磁铁,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又像电光石火,给学生以启迪。
结合故事设疑,更能激发好奇心,启迪思维。
根据故事的来源可以有两种:1.用文章自身的故事导入初中文言文中许多篇目本身就有很强的故事性,先用讲故事的形式或辅以设问来导入,可以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在愉悦的心情下接受文章内容的信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文言文教学方法

浅谈文言文教学方法摘要:文言文教学中存在师生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问题。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努力改变这种现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与开拓型教学实践,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以使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变得简单。
关键词:对照比较;温故知新;重点突出;归纳总结教学大纲指出,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教师逐字解释,逐句翻译,生怕学生听不懂。
而这样达到的结果却是教师教得很卖力,学生学得却很被动,师生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在这样的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欲望的激发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根本无从谈起。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努力改变这种现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与开拓型教学实践,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几点教授文言文的方法,实践证明,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文言文教学还是有一定成效的。
在此,笔者就谈谈这些方法。
一、对照比较法在文言文中,有好多词存在一词多音多义的现象,在学习到这样的词时,笔者就运用对照比较法进行讲解。
这既能够激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对照比较中获得正确的知识。
如一词多音多义,有的是形同、音同而义不同,称之为一词多义;有的是形同而音不同、义不同,称之为同形词。
如在进行《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入朝见威王”中的“朝”和“朝服衣冠”中的“朝”进行对照比较,发现它们的读音不同,词义也不相同,前者读cháo,是“朝廷”的意思,后者读zhāo,是“早晨”的意思。
这样进行比较,便于学生理解词义,读准字音。
二、温故知新法人的记忆是反复的,学生往往是学了后边忘了前边。
我在讲解新课时,总是引导学生联系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分析理解新知识,以已有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连贯性。
这样,学过的课文越多,学生的字词句积累就越多,他们对这些字词句的印象就会越深刻,就越容易拿来运用。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熟读包 括认读 、朗读 背诵三方面 。对文 言课 文要逐字 逐句的认读 ,理解其 中大意, 再用 普通话顺 畅的有 节奏有停顿 的朗读 ,最 终 达 到 成 诵 的程 度 。在 学 生 诵 读 感 知 的基 础 上 ,教 师的疏导讲解 必须及时跟上 ,变学生 的机 械 性 记 忆 为理 解 性 记 忆 ,严 防 笼 统 不 落 实处 , 误人子弟 。 古文的背诵阅读尤其是如此 。 所 以背诵时可 以抓住 关键词句 ,放 回联想和 想象 ,辅 之 以默写增 强记忆的方法。熟读课 文弥补 了学 习 文言文没有语言环境的缺憾 , 缩短 了对文言文 的心理距离 , 增强 了语感 , “ 使 其言皆若出于吾之 口”。例如学 习 《 出师表》 先认 读课文 ,着重弄 清实词虚词 的含义 ,基 本理解课文的意思;然后用普通话反复朗读; 在抓住 本文分组背诵 ,文 言文背诵评分要求 很严 格 ,整句 中错一 字就不得分 。因此 ,除 了准确的背诵之外 ,默写上也要准确无误 。 中考文 言文默写题 型主要有二种 :①识 记填 空题 ;②理解填 空题 。识记填空题一般
浅谈文 言文 教学的方法
7 4 3 0 0 0 甘 肃省 定西 市安 定 区永丰初 级 中学 甘肃 定西 魏孔 燕
给上句要求默写下旬 , 或给下旬要求填上句, 如本次期 中试题 “ 俱往矣 , , ”臣本 布衣 ,躬耕南 阳, , 。这类试题测试 的是 机 械 记 忆 ,只 要 不 写 错 别 字 ,一 般 就 能 完美 的 解 题 。 理 解 填空 题 一般 有 明 确 的答题 指 向, 要 求按提示填 出所要 求的 内容。如在 《沁园 春 雪 》中,能表现无产阶级超越于历史上的 英雄 人物 ,具有更卓越 的才能,并且必将创 造空前伟大 的业绩 ,这是诗人坚定 的 自信 和 伟大的抱负的句子是 ;这 已不是单纯地 测 试 背 诵 基 本 功 的 问题 ,是 记 忆 与 理 解 运 用 的结 合。做 此类题首先要 能准确 理解提示, 然后调动积累才能正确填写答案 。 在初 中阶段学过 的文 言诗文中,有些 文 章可称为经典 ,是 中华 民族文化宝库 中的灿 烂 明珠 , 如《 桃花源记 》、《 小石潭记 》、《 论 语 》、 《出师表 》、 《山峡 》等 ,对这类佳 作 必 须 将 全文 熟 记 于胸 。 二、教师要重视给学生诵读指导 古人有云: “ 书读百遍 ,其义 自见”。熟 读 可以加深对文言文 的文 意理解 。我还是 觉 得 文言文的传统 的诵读方 法是科 学的。因为 它有 利于文言知识 的积累,有利 于学生 明白 事理 ,更加 利于学生们 的语 言表达 能力 和写 作水 平的提高 ,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语 言的
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语文课程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点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言文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学生对其学习兴趣也逐渐减退。
如何有效地教授文言文成为了高中语文老师们面临的一个挑战。
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中,往往只注重课文的背诵和翻译,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需要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提高文言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背景介绍】部分着重阐述了目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2 目的高中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环节,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由于文言文的古老性和繁复性,学生往往对其产生抵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教授高中语文文言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特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通过研究文言文的重要性、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案例分析和评估方法,旨在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指导和建议,促进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提升,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字数要求:92】2. 正文2.1 文言文的重要性文言文作为中文语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历史价值。
文言文是汉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明。
文言文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历史背景,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文言文是中文语言的基础,学习文言文可以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语法和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重视文言文的重要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文言文教学方法
他们不以为然,而当教师一旦进行口头对译时,则专心致志,挥笔疾书,当教师进行复习检查时,他们就可以手持课本,眼观笔记(一般已密密麻麻地小字记在书上原文下面),流利地进行对译了。
这种学法只能是生吞活剥,死记硬背,很难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那怎样让学生能真正地理解文言文呢?我认为要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一、要重视诵读指导。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字音读准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
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
因此,一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试读一遍,或全班齐读,或个别朗读,从试读中发现他们读字读音中出现的问题,然后一一板书纠正,并由老师再范读一遍全文。
要求学生听清句读,只有读清了句读,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语言意义;反过来也才能读得更准确、更清楚。
同时通过反复诵读,利用文言构词造句的特点以及语音停顿、逻辑重音、语气声调等诵读要诀来深化词义句意的理解辨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的传统的诵读方法是科学的。
它利于知识的积累,利于明白事理,利于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的运用能
力。
二、教会学生积累知识的方法。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
如每册课本后的“常用实词表”和单元知识短文里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人人必须整理,但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
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
例如在一次复习课上,教师列出这样一系列词——之、至、致、往、如、造、诣,让学生比较异同。
经过讨论,学生将这些词归为“到”的系列词,教师接着启发学生回忆、整理出其他的系列词,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下子整理了不少。
有:“ 走”系列词——步、趋、行、走、奔;“洗”系列词——沐、浴、盥、浣、涤;官吏升降系列词——除、拜、擢、拔、迁、贬、谪、黜、左迁。
通过比较归类,学生提高了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词语辨析能力,让课文这个“例子”真正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体现了学会积累带来的极大益处。
三、鼓励学生质疑。
我国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
”传授文学作品,极易见仁见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对于学生提出的很有个性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
就不妄加否定,而是从精神上予以肯定。
如我在教《愚公移山》时,有些学生对愚公的做法提出了疑问。
他们认为愚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愚公确实是“愚”。
对于学生的见解,我先是给予鼓励和肯定,然后从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来谈了教师的看法,这篇文章主要是要求我们学习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
孩子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思路很开阔。
在字词的理解上同样需要质疑。
如我在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中有一句“散入珠帘湿罗幕”,文中的“散”究竟读哪种音,孩子们提出了疑问,我鼓励他们自己去查《古汉语词典》,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读音。
所以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一旦被肯定,便会勇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教师给块蓝天,学生就能飞翔”。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导等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怪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