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检测技术培训
隧道工程检测技术课件PPT
• 贯入法优点快捷、时效性比较强,可操作性强且对喷射混凝 土无损伤;缺点是检测强度的准确性受回归方程的精度、喷 射混凝土的骨料及所选点的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引用 标准《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01)
• ③无底试模法:使用无底试模成型,砂浆容易失水,所测 得的强度更接近工程实际值,无底试模的边长为150cm, 成型起来比较方便,抗压试验加载方向应与试块喷射成型 方向垂直,抗压强度换算系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4初期支护检测
• 4.2喷射混凝土强度 • ⑴标准规定 • TB10753-2010: 喷射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 JTG F80/1-2004:喷射混凝土强度在合格标准内。 • ⑵检测频率 • TB10753-2010 • 每一作业循环检验一次,每个循环至少在拱部和边墙各
• ⑵物探法 • 物探法常用的主要有地质雷达法、红外探测法及TSP法、
TRT法等。 • 地质雷达法测的探测距离比较近; • 红外探测法主要探测水; • TSP和TRT 是一种比较常用先进的超前地质预报法,它可
以探测断层分部、围岩变化、溶洞情况等。一般情况,在 隧道进洞前50米内采用地质雷达法,50米后采用TSP法或 TRT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
喷射混凝 土
强度 厚度
每一作业循环检验一次,每个喷大板切割法、
循环至少在拱部和边墙各留置 凿方切割法、
一组检验时间
钻孔取芯法
全断面开挖时,施工单位每一
无损
《道路工程检测技术》课件——隧道施工环境检测
含瓦斯与助燃混合气体在火源引燃下瞬间燃烧
瓦斯爆炸原理
形成高温高压产物
反应过程很快 → 与时间成反比功率很大
形成瞬间压力破坏隧道 + 威胁人员生命安全
瓦斯隧道装药爆破
瓦斯安全浓度
爆破点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必须小于1.0%
开挖面瓦斯浓度大于1.5%时
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2%,CH4
0~1% ±0.1%
1%~2% ±0.2%
2%~4% ±0.3%
报警方式
声光
红光
响应方式
—
≤15s
测量范围
型 号
SWJ-1
DTX-2
WS85-01
0~4%,CH4
0~5%,CH4
0~2% ±0.2%
2%~4% ±0.4%
0~2% ±0.1%
2%~5% ±0.3%
—
声报警
声光
≤7s
—
≤7s
谢谢观看
隧道工程试验检测技术
隧道施工环境检测(二)
目录
01
瓦斯检测的基本概述
隧道瓦斯浓度检测的基本方法
03
催化型瓦斯测量仪
02
CONTENTS
目录
04
光干涉瓦斯检定器
人工检测的测点布设
06
自动监测系统与测点布设
05
CONTENTS
瓦斯检测的基本概述
01
第一部分 瓦斯检测的基本概述
隧道掘进穿过煤层 → 富含瓦斯(甲烷)
传输距离接口与分站距离:> 25km
分站与传感器距离:> 2km
巡检周期:0.1 ~ 0.3s /台分站
可接入的传感器信号制 :频率 200 ~ 1000 Hz
《道路工程检测技术》课件——隧道运营环境检测
柴油车排放的气体中,除SO2等物质外还有大 量的游离碳素(煤炭)
煤烟对空气的污染程度用烟雾浓度表示 烟雾浓度可通过测定光线在烟雾中的透过率来
确定
第二部分 烟雾浓度检测
主要内容
烟雾浓度检测主 要采用光透过率
仪进行
烟雾浓度检测纵向的测点 布置与隧道的通风方式有 关,靠近进出口测点应布 置距洞口10m, 检测各通风
04
照度检测
第四部分 照度检测
照度检测要点
01
一般采用将光检测仪器和电流表连
接起来,并且表头以勒克斯(lx)
为单位进行分度构成的照度计
02
检测时将光检测仪器放到要测量
地方,当它的全部表面被光照射时,
由表头可以直接读出照度的数值
第四部分 照度检测
照度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4.硒光电池受强光照射时会逐渐损坏 为了测量较大的光强度,硒光电池 前应带有几块已知减光倍率的中性减光片
1.入口段照明
第二部分 隧道运营照明方式
2.过渡段照明
第二部分 隧道运营照明方式
2.过渡段照明
01
长度不大于 300m隧道
可不设置过渡 段加强照明
02
长度大于300m但是 不超过500m隧道
当在过渡段1能完全 看到隧道出口时
可不设置过渡段2和 3加强照明
03
过渡段3亮度不大于 中间段照明的2倍时
先把断面划分成若干个面积大致相等 的小块
在逐块在其中心测量各点风速v1,v2 v3…… vn
最后取得平均风速v
课程思政
01
真实地记录过去!
02
准确地分析现在!
03
合理地规划未来!
谢谢观看
隧道工程试验检测技术
隧道施工及试验专项培训
一、超前支护五种处理方法的使用范围:1)地表砂浆锚杆或地表注浆加固:适用于浅埋、洞口地段和某些偏压地段(预加固)。
70%2)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支护:用于浅埋松散破碎的地层内(预支护)。
100cm 3)管棚钢架超前支护:用于极破碎的地层、塌方体、岩堆等地段(预支护)。
制测检安钻、安开喷安锚。
4)超前小导管预注浆:用于自稳时间很短(12h以内)的砂层、砂卵(砾)石层、断层破碎带、软弱围岩浅埋地段或处理塌方等地段(预加固和预支护)。
5)超前围岩深孔预注浆:在处理极其松散、破碎、软弱地层或在大量涌水的软弱地段以及断层破碎带的隧道,多用于断面较大和不允许有过大沉陷的各类地下工程中(预加固)。
二、对注浆材料的要求和性能:1)浆液粘度低,渗透力强,流动性好,能进入细小裂隙和粉、细砂层。
这样浆液可达到预想范围,确保注浆效果。
2)可调节并准确控制浆液的凝固时间,以避免浆液流失,达到定时注浆之目的。
3)浆液凝固时体积不收缩,能牢固粘结砂石;浆液结合率高,强度大。
4)浆液稳定性好,长期存放不变质,便于保存运输,货源充足,价格低廉。
5)浆液无毒,无臭,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害,非易燃、易爆之物。
性能:1)粘度:粘度是表示浆液流动时,因分子间互相作用,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内摩擦力。
其单位为帕斯卡秒(Pa·s)。
2)渗透能力:渗透能力即渗透性,指浆液注入岩层的难易程度3)凝胶时间:凝胶时间是指参加反应的全部成分从混合时起,直到凝胶发生,浆液不再流动为止的一段时间。
4)渗透系数:渗透系数是指浆液固化后结石体透水性的高低,或表示结石体抗渗性的强弱。
5)抗压强度:三、化学浆液粘度测定步骤:将试样注入测试器,直到它的高度达到锥形面下部边缘;将转筒浸入液体直到完全浸没为止,将测试器放在仪器支柱架上,并将转筒挂于仪器转轴钩上。
启动电动机,转筒从开始晃动直到完全对准中心任务为止。
将测试器在托架上前后左右移动,以加快对准中心,指针稳定后方可读数。
铁路隧道控制测量培训
隧道控制测量技术要求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搜集资料1.1隧道所处位置的地形图和线路平面图、设计院提供的桩点资料。
以上资料供洞外加密选点及隧道洞外控制测量复测用。
1.2隧道平面曲线要素和纵断面图。
1.3施工组织设计的隧道贯通里程。
辅助导坑的设计图和辅助导坑与主线的关系。
2、测量人员的组织、培训每个洞口根据施工需要安排2名以上的测量人员,以便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
要求测量人员学习并熟悉设计文件、规范要求、仪器操作。
二、洞外控制测量1、洞外控制点布设1.1控制点布设在视野开阔、通视良好、不易破坏的地方。
1.2视线通过水田、沙滩的高度在1米以上。
1.3每个隧道进出口、横洞口布设平面控制点3个,水准点2个。
1.4用于向洞内传递方向的洞外联系边不得短于300米。
1.5洞口投点应纳入洞外控制网。
洞口投点应布设在便于联测洞外控制点以及向洞内测设导线之处。
1.6根据隧道长度按规范要求合理选择洞口加密控制网的精度。
1.7洞外控制网边长较短时,每两测回间变换仪器及棱镜高。
测角精度、仪器型号和测回数2、洞外控制测量误差对洞内横向贯通精度影响值的估算对于长大隧道而言,洞外控制网测量对洞内横向精度影响值估算,以及洞内测量设计都是必要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隧道能够正确贯通。
洞外控制网若是GPS 网,那么影响洞内贯通精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项。
一是GPS 接收机本身的设计精度,即出厂时的标称精度±(amm+bppm 〃D )。
a-固定误差(天宝R6、R8是5㎜) b-比例误差系数(天宝R6、R8是0.5㎜) ppm —百万分之一;D —边长。
二是隧道长度。
三是隧道进口定向边长度。
洞外控制网若采用全站仪导线网,那么影响洞内贯通精度的主要因素有两项,一是测角误差,二是测距误差,测角误差影响较大,测距误差影响较小。
三、洞内控制测量 1、洞内控制点布设1.1洞内导线应以洞口投点为起始点,布设成多边形闭合导线环。
D4D3D2D1贯通面1.2导线边长直线地段不宜小于200米,曲线地段不宜小于70米1.3由洞外向洞内的测角工作,宜在夜晚和阴天进行。
隧道工程测量技术要点PPT培训课件
Page 10
LOGO
第一章 地面控制测量
隧道的高程控制网应与当地的高精度的高程控制网进行联测,并采 用统一的高程系统,地铁工程一般采用本城市的高程系统,而野外工 程一般采用的是国家高程系统。
隧道的高程控制网也应分级布设,一般首级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二 等水准的测量精度,在隧道进出洞口至少布设3个以上的高程控制点, 并应确保相邻工程的高程控制网的衔接。
Page 7
LOGO
第一章 地面控制测量
GPS网的布设: 根据GPS点的分布情况及隧道的工程特点,参照首级网的网形并
结合检测时的环境条件,采用边连接形式构网,由多个多边形、同步 大地四边形或单三角形组成。并且,尽量保证在隧道洞口、竖井口设 置至少一个高精度的GPS控制点作为下一步联系测量的近井点。
Page 43
,而a aAB aA' B
LOGO
第二章 联系测量
方法四:导线直接传递法
Page 44
LOGO
第二章 联系测量
导线直接传递:就是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进行定向。其对
垂直角有不大于30°的要求。对使用的全站仪、对点设备
等均有较高的要求,比较适用于深度较浅、现场条件较好
导
线
的地下明挖车站。
Page 8
LOGO
第一章 地面控制测量
GPS控制网网图-----以某地铁控制网为例
Page 9
LOGO
第一章 地面控制测量
精密导线网是对GPS控制网的补充和加密,测量精度应根据隧道工程 的贯通精度要求制定,地铁的精密导线网的精度定为四等导线,暨导线 全长相对闭合差≤1/35000 。
精密导线的布设应能保证隧道联系测量及线路定测、洞口地形等测量 的需要,并且一般按照线型网状布设。
隧道施工安全技术培训(三篇)
隧道施工安全技术培训一、洞口工程1、洞口的路基及边、仰坡断面应自上而下开挖,一次将土石方工程做完,开挖人员不得上下重叠作业。
在高于2米的边坡上作业时应符合以下规定:a.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和各种用于高处作业的设施,使用前应检查。
B.高处作业所用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妨碍通道。
高处拆下的物件、余料和废料,不得向下抛掷。
C.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牢固的物件上,严禁在一个物件上拴挂几根安全带或一根安全绳上拴几个人;临边作业应设置防护围栏和安全网;悬空作业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
D.设置在建筑结构上的直爬梯及其他登高攀件,必须牢固、可靠。
供人上下的踏板承载力不应小于1.1KN。
E.移动式梯子在使用中梯脚底应坚实,梯子上端应有固定措施,人字梯铰链必须牢固;在同一架梯子上不得2人同时作业.F.高处作业不宜上下重叠.确需在高处上下重叠作业时,应在上下两层中间用密铺棚板隔离或采用其他隔离措施。
2、边、仰坡以上山坡松动危石应在开工前清除干净;施工中应经常检查,特别是在下雨之后,发现松动危石必须立即清除.。
3、爆破后应在清除边仰坡上的松动石块后,方可继续施工.地质不良时,边、仰坡应采取加固措施。
4、端墙处的土石方开挖后,对松动岩层应进行支护。
5、起拱线以上的端墙施工时应设安全网,防止人员、工具和材料坠落。
6、起吊材料时机下严禁车辆和人员通行。
二、隧道开挖1、隧道开挖应根据各种施工方法及地质情况制订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围岩测量及沉降观测工作。
2、开挖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检查支护是否牢固,顶板和两帮是否稳定,如有松动的石、土块或裂缝应先予以清除或支护。
应待开挖面清除浮石以及瞎炮处理完毕后方可进行钻眼作业。
3、站在碴堆上作业时,应注意碴堆的稳定,防止滑坍伤人。
4、在工作面内不得拆卸、修理风钻。
5、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三、装碴与运输1、开挖断面净空应能满足装碴机械安全运转。
隧道测量培训
误差分析和贯通误差预计
地面控制测量误差和联系测量误差 从理论上来说,地面起始方位的方位角中误差以及地 面近井点的点位中误差,均可以按照平差理论中精度评定 的方法得到。 但实际上由于由于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和隧道施工往往由 不同单位承担,这些数据不易获取。
误差分析和贯通误差预计
地面控制测量误差和联系测量误差 在此情况下,地面控制测量误差可以根据地面控制网 复测的结果大致进行估计。 从地面起算边向贯通面附近的一个导线点进行导线复 测,,假定测量是没有误差的,这个导线点上的坐标不符 值就是由于地面起始数据的误差造成的。把坐标闭合差投 影在隧道贯通面上,大致可得地面起始数据对横向贯通误 差的影响值,这个值可以认为是偏于安全的。
地下导线加测陀螺定向边的设计 一般有如下结论:在地下直伸导线中,加测一个陀螺方位 时,加测在导线全长2/3之处,若加测两个或以上,则以导线全 长均匀分布最好.
推荐书目和软件
1.工程测量学 李青岳 陈永奇 测绘出版社 2.工程测量学 陈龙飞 金其坤 同济大学出版社 3.地下工程测量 赵吉先 吴良才 周世健 测绘出版社 4.隧道工程测量 张项铎 张正禄 测绘出版社
2 2 2 1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认为地下方向观测的误差约等于地面上 方向误差的一倍半,即m1=1.5m。若再取b/a=1.5,则
2 2 (mo ) 2 2 3 . 25 m 1 1 . 5 2 . 25 30 . 9 m
(mo ) 5.5m
如前所述地面测角中误差规定为±4",于是方向 中误差为m=±3"。故得:
联系三角形测量
悬吊钢丝的注意事项 1、防止侧向风的影响,或者水桶液面受滴水影响 产生激振,影响钢丝投点精度;因此观测时竖井 最好停止通风和人员上下走动; 2、钢丝较长时,摆动周期较长(25米时10秒), 观测时要至少注视钢丝一个周期; 3、钢丝加上荷重后产生弹性伸长、荷重较大时还 会产生蠕变伸长,要防止重锤托底。
隧道工程试验检测技术PPT课件
04 隧道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的 发展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发展
智能化检测技术
随着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 技术的发展,隧道工程试验检测技术正朝着 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智能传感器能够自 动识别和测量隧道结构的各种参数,实现实 时监测和预警。
自动化检测技术
自动化检测技术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 减少人为误差。例如,自动化检测设备能够 自动完成隧道内部各项检测任务,并将数据
自动传输和处理,生成检测报告。
新材料、新工艺在隧道工程试验检测中的应用
新材料的应用
新型材料在隧道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碳纤维复合材 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这些新材料具有高强度、轻 质、耐腐蚀等优点,可以提高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 性。
新工艺的应用
随着隧道工程建设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施工工艺和方 法不断涌现。例如,盾构法、浅埋暗挖法等新工艺可以 提高隧道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可以为试验检测 技术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
铁路隧道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应用
总结词
铁路隧道工程中,试验检测技术对于提高工 程质量、降低维护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通过应用先进的试验检测技术,可以实现铁 路隧道工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这不仅可以 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风险和造价,还可 以为工程的维护和加固提供科学依据,延长 铁路隧道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 总结词: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中,试验检测技术对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维护成 本具有重要意义。
• 详细描述:通过应用先进的试验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全 面监控和管理。这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质量问题,还可以为工程维 护和加固提供科学依据,降低隧道的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隧道工程员工培训计划
隧道工程员工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隧道工程是建设工程中的重要部分,而隧道工程员是保障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关键角色。
为了提高隧道工程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公司决定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以期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隧道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二、培训内容1. 隧道工程基础知识2. 隧道施工技术3. 隧道施工管理4. 安全管理5. 现场操作技能6. 素质提升与团队合作三、培训计划1. 阶段一:隧道工程基础知识培训时间:2天内容:隧道施工概述、隧道工程原理、隧道工程分类、隧道施工工艺流程等。
2. 阶段二:隧道施工技术培训时间:3天内容:隧道地质勘察、隧道支护技术、隧道开挖技术、隧道衬砌施工等。
3. 阶段三:隧道施工管理培训时间:3天内容:隧道施工计划编制、隧道施工组织与协调、隧道施工质量管理、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等。
4. 阶段四:安全管理培训时间:2天内容:隧道施工安全意识培养、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规定、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等。
5. 阶段五:现场操作技能培训时间:3天内容:隧道施工设备使用及维护、测量工具使用及操作、岩土分析仪器使用等。
6. 阶段六:素质提升与团队合作时间:2天内容:沟通技巧、管理技能、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等。
四、培训方法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研讨等形式,向员工传授理论知识。
2. 实地考察:安排隧道工程现场考察,让员工亲身体验隧道工程实际操作。
3. 案例分析:引导员工通过案例分析,举一反三,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操作:组织员工进行隧道施工设备的使用及操作练习,提升操作技能。
五、培训评估1. 随堂测试:每阶段结束进行笔试,检测员工对培训内容的学习情况。
2. 实际操作评估:对员工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检测员工的操作技能掌握情况。
3. 知识查漏补缺:对于培训中的知识点漏掉或不掌握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培训。
4. 培训总结:每阶段结束进行培训总结,对培训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进行调整。
公路隧道检测培训课件
公路隧道检测培训课件公路隧道检测培训课件隧道是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通道。
然而,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公众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隧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公路隧道检测培训课件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公路隧道检测培训课件的内容和重要性。
首先,公路隧道检测培训课件应包括隧道结构和材料的基本知识。
学员需要了解隧道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隧道壁、顶板、地基等。
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和特点,以便在检测过程中能够准确判断隧道的结构状况。
其次,公路隧道检测培训课件应介绍各种常见的隧道病害和损坏形式。
隧道在长时间的使用和自然环境的作用下,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渗水、裂缝、沉降等。
学员需要学会识别和评估这些问题,并了解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隧道内部环境也是公路隧道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员需要了解隧道内部的通风系统、照明设施、消防设备等,以及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要求。
此外,他们还需要学会使用各种仪器和设备进行环境监测,如测量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
公路隧道检测培训课件还应包括隧道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
学员需要了解隧道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以及应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他们应该了解如何进行事故报警、疏散人员、灭火等紧急措施,以确保隧道内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除了理论知识,公路隧道检测培训课件还应包括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学员需要亲自参与隧道检测工作,学习如何使用各种检测仪器和设备,并进行实际的检测工作。
此外,他们还应该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中的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路隧道检测培训课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培训,学员可以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对隧道结构和病害的识别能力,从而确保隧道的安全和可靠。
此外,培训还可以提高学员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迅速应对各种情况。
总之,公路隧道检测培训课件是提高公路隧道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工具。
它应该包括隧道结构和材料的基本知识、隧道病害和损坏形式的识别和评估、隧道内部环境的监测和管理、隧道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等内容。
《隧道支护结构检测技术》国际化培训课程标准
《隧道支护结构检测技术》国际化培训课程标准隧道支护结构检测技术国际化培训面向东盟国家企业员工,依托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获批的一东盟(广西)交通运输教育培训中心及一东盟交通职业教育联盟平台,采用中英双语教学,对隧道支护结构质量进行无损检测技能操作。
基于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无损于结构安全、操作简便迅速的特点,拓宽学员知识面,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一、培训目的本培训针对隧道地质条件与施工条件差,支护结构检测技术项目种类繁多、特性各异的特点,采用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检测技术及验证,进而保障隧道建设安全,提高隧道施工及维护质量,提升工程生产效率。
同时通过中英双语教学,促进与东盟国家技术技能、教学改革和科技应用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二、培训要求(一)线上教学要求在线上课程结束前,需按时完成微课视频、PPT演示文稿、在线作业与测试(考试)及在线讨论答疑等教学活动,其中微课视频需观看95%以上,其余需全部完成,由平台记录线上最终分数。
(二)线下教学要求线下现场实操教学需严格按照各任务的《能力及测评标准》进行规范化操作,实操分数由教师根据《能力及测评标准》给出。
同时遵循现场安全防护和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必要防护措施。
三、培训目标(一)能综合运用无损检测的基本知识、操作技能与技术的能力;(二)能根据工程检测和评价的对象,正确、合理的制定检测及评价方案的能力;(三)能进行检测数据分析与解释的能力。
四、培训内容表1培训内容与教学学时分配表五、测评考核与评价方法表2测评项目与评分标准考核其他说明:(一)学员总成绩=各测评项目分数X 权重系数之和;(二)各测评项目成绩需达到该项成绩总分的50%以上,学员总成绩方能评为及格; (三)线下任务现场操练成绩需按照标准化能力及测评标准评分,具体见附件。
六、培训师资与培训对象(一)培训师资: 技术人员;(二)培训对象:东盟国家路桥施工企业、路桥检测企业、路桥养护与管理部门等技术人员。
七、培训时间本培训共4天,每日4学时共计16学时。
隧道监控量测相关技术培训课件
测点埋设要求
(1)测点采用leica反射膜片,粘贴在埋设于初喷 混凝土的钢板上,钢板粘贴反射膜片的一面要求 经过防锈处理,并清理干净,同时可以用油漆涂 刷表面,以防生锈,反射膜片可以用强力胶粘附 于钢板上。
(2)布置时应避开钢架和脱空回填处,将测点布置 在两榀钢架之间,严禁直接将预埋件焊接在钢拱 架上。在埋设点位处,用电钻钻孔径为2cm,深 度为进入围岩内至少20cm的孔眼。
(注:Ho隧道埋深,B隧道开挖最大宽度)
表1 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
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
纵向测点间距(m)
2B<HO<2.5B
20~50
B<HO≤2B
10~20
HO≤B
5~10
注:HO为隧道埋深,B为隧道开挖宽度
量测应超前,有没有一个量的界定? 答:对于洞口处的浅埋地表来讲,肯定是在隧道
开挖前就要开始监测;而对于洞内施工中遇见的 浅埋地段,应在距离开挖面Ho+h处(Ho为隧道埋 深,h为隧道开挖高度)超前监测。
4
地表下沉
全站仪,水准仪
1、洞口及浅埋段地表下沉情况;2、判断隧道开挖对 地表产生的影响及防止沉降措施的效果。
(2) 选测项目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的隧道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① 围岩内部变形; ② 锚杆轴力; ③ 围岩压力和两层衬砌间压力; ④ 衬砌、钢架应力; ⑤ 锚杆拉拔试验; ⑥ 底部隆起量测; ⑦ 围岩弹性波测试。
6、 若遇外界干扰,则应暂停测量,确认仪器稳定 后再测量;
7、 为避免误差对监控量测成果的影响,应固定仪 器和监控人员。
8、 监控量测系统的测试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拱 顶下沉、净空变化、地表沉降、纵向位移、隧底隆起 测试精度为0.5--1 mm ,其他监控量测项目的测试精度 结合元器件的精度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处理模型
数据处理应用
净空位移(拱顶下沉与周边收敛) a、位移u与时间t关系曲线,u-t曲线主要用于评价围岩是否稳定和确定二次衬砌 时间。 b、位移u与距掌子面距离l关系曲线,u-l曲线主要用于判断隧道施工工艺对围岩 变形的影响,评估围岩变形的空间效应,从而确定下一个监测断面位置。
2 u(mm)
态。 (2)当位移速率在0.2~1mm/d之间时,表明围岩处于缓慢变形阶段。 (3)当位移速率小于0.2mm/d时,表明围岩已达到基本稳定,可以进行二次衬砌
作业。
根据位移时态曲线进行施工管理 (1)当位移速率很快变小,位移—时间曲线很快平缓,则表明围岩稳定性好,
可适当减弱支护; (2)当位移—时间曲线逐渐变缓,即变形加速度小于0,则围岩是稳定的; (3)当位移—时间曲线匀速递增,即变形加速度等于0,须发出警告,及时加强
监测主要内容:应力、应变量测,接触压力量测,围岩体内位移 量测、锚杆轴力量测、爆破震动监控量测,孔隙水压力、水量监控量 测等。
选测项目
应力、应变监控量测宜采用振弦式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 应力、应变量测包括钢架内力、锚杆轴力和混凝土应力
1、采用振弦式钢筋计或应变计进行型钢应力或应变量测 时,应把传感器焊在钢架翼缘内测点位置。
压カ等。 (7)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顶板剥落现象。
洞内、外观察
已施工区间观察:已施工区间观察主要以目视调查来了解支护状态。主要内容包 括:
(1)渗漏水情况(位置、状态、水量等)。 (2)喷层表面的观察以及裂缝状况(位置、种类、宽度、长度及发展)的描述 和记录。 (3)喷砼与围岩接触状况,是否产生裂隙或剥离,要特别注意喷砼是否发生剪 切破坏。 (4)有无锚杆被拉坏或垫板陷入围绕岩内部的现象。 (5)有无锚杆和喷射砼施工质量问题。 (6)钢拱架有无被压屈现象。 (7)二次村砌表面的观察以及裂缝状况(位置、种类、宽度、长度及发展)的 描述和记录。 (8)是否有底鼓现象。
点与钻孔壁紧密连接,岩层移动时能带动测点一起移动,变形前各测点钢带在孔口 的读数为S,变形后第n次测量时各点钢带在孔口的读数为Sn。测量钻孔不同深度岩 层的位移,及测量各点相对于钻孔最深点的相对位移。
钻孔内布置多个测点,分别测出沿钻孔不同深度岩层的位移值。
选测项目
爆破振动监控量测: 爆破振动速度和加速度监控量测
隧道检测技术
检测事业部 2019.01.20
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
CONTENTS
目录
第一部分 隧道监控量测 第二部分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第三部分 隧道质量检测
第一部分 隧道监控量测
隧道监控量测目的
1.确保安全。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各施工阶段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动 态变化,进行动态管理,根据量测信息预估事故险情,以便及时 采取措施,防范于未然。
非接触式量测:当隧道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或接触式 量测有障碍物阻挡时,可采用全站仪(配反射膜片)的方法观测 拱顶下沉,通过在拱顶布设1~3个固定反射膜片点,在洞外(或 已经稳定区段路面)布置1个后视点,利用全站仪对边测量功能, 每次测量出反射点与基准点间的高差,求出两次量测高差的增量 (或减量)△h,此即为此断面拱顶下沉值。
监控量测的依据
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4.《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 5.《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 35/T 1067-2010)福建省 6.《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 42/T 900-2013)湖北省 7.《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4)
可采用振动速度和加速度传感器,以 及相应的数据采集设备。
传感器应固定在待评估的建(构) 筑物上,或围岩体的牢固位置上,并 应通过爆破振动记录仪自动记录爆破 振动速度和加速度,分析振动波形和 振动衰减规律。
选测项目
孔隙水压力和水量监控量测 孔隙水压监控量测可采用孔隙水压计进
行。水压计应埋入带刻槽的测点位置,并应 采取措施确保水压计直接与水接触,通过数 据采集设备获得各测点读数,并换算出相应 孔隙水压力值。
U—位移实测值;U0—预留变形量。
管理等级
位移速率管理等级 管理位移(mm/d)
常施工
Ⅱ Ⅰ
V—位移速率。
0.2≤V≤1.0 V≥1.0
加密观测、加强支护 加密观测、采取特殊措施
监控量测管理控制指标
根据位移速率进行施工管理 (1)当位移速率大于1mm/d时,表明围岩处于极具变形阶段,应密切关注围岩动
2 u(mm)
1
3
1
3
t(d)
a)u-t 曲线 说明:1—初始支护;2—下台阶开挖;3—收敛稳定阶段。
2、采用振弦式钢筋计进行格栅拱架应力量测时,应将格 栅主筋截断并把钢计对焊在截断部位。
3、采用光纤光概传感器进行型钢或格栅拱架应力量测时, 应把光纤光栅传感器焊接(弧焊)或粘贴在相应测点位置。
4、锚杆轴力可采用振弦式、电阻应变式或机械式测力锚 杆。
5、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应变量测可采用振玄传感器,传 感器固定于混凝土结构内的相应测点上。
监 控 量 测 内 容 及 方 法 必 测 项 目
监 控 量 测 内 容 及 方 法 选 测 项 目
隧道监控量测频率
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
位移速度(mm/d)
≥5 1~5 0.5~1 0.2~0.5 <0.2
量测频率
3次/d 1次/d 1次/2d 1次/3d 1次/7d
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距开挖面的距离)
水量监控量测可采用三角堰、流量计进 行。
选测项目
选测项目
监控量测数据处理
1.监控量测数据取得后,应及时进行校对、整理和分析。 2.一般采用散点图和回归分析方法整理分析监控量测数据,利用数据处理
软件功能绘制时态曲线、空间曲线,根据需要绘制量测数据变化速率与时 间、空间的关系曲线等,从中分析围岩的稳定性,确定二衬的施作时间以 及设计参数的合理性。 3.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根据量测值绘制时态曲线。 (2)选择回归曲线,预測最终值,并与控制基准进行比较 (3)对支护及围岩状态、工法、工序进行评价。 (4)及时反馈评价结论,并提出相应工程对策建议。 4监控量测数据可采用指数模型、对数模型、双曲线模型、分 段函数、经验公式等进行分析,并预测最终值。
支护系统; (4)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即
变形加速度大于0,已进入危险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必要时须立即 停工、并加强支护。
二次衬砌施作控制条件
(1)各测试项目的变化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2)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到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3)隧道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 0.07~0.l5mm/d时,方可施作二次衬砌。
选测项目
接触压力量测: 接触压力量测可包括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接触 压力、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接触压力的量测。 接触压力量测可采用振弦式传感器。传感器与 接触面应紧密接触,传感器类型的选择应与围岩和 支护相适应。
选测项目
围岩体内位移量测: 钻孔埋设多点位移计应,同周边位移量测布置在同一断面,埋设在钻孔内的各测
非接触式量测:当浅埋地段不易到达,可 采用全站仪(配反射膜片)的方法观测地表下 沉,通过在拱顶布设7~9个固定反射膜片点,在 洞外(或已经稳定区段路面)布置1个后视点, 利用全站仪对边测量功能,每次测量出反射点 与基准点间的高差,求出各点两次量测高差的 增量(或减量)△h,此即为此点下沉值。
地表下沉量测
量测断面距离开挖面距离(m)
(0~1)b (1~2)b (2~5)b
5b
量测频率
2次/d 1次/d 1次/3d 1次/7d
监控量测管理等级
管理等级
位移管理等级 管理位移(mm)
施工状态
Ⅲ
U<(U0/3)
可正常施工
Ⅱ
(U01/3)≤U≤(U02/3) 加密观测、加强支护
Ⅰ
U>(U02/3)
加密观测、采取特殊措施
地表下沉监测断面应与隧道内监测断面在同一里程,监测断面应与 隧道轴线垂直,洞口、浅埋地段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地表沉降观测点 横向布设范围在隧道中线量测(B+H)之间,可根据隧道顶部地表地形适 当调整,横向间距一般控制在(2~5)m,在隧道中线附近应适当加密, 总测点数一般不少于7个。
隧道埋深H与 开挖宽度B
H≤1.0B
1.0B≤H≤2.0B
2.0B≤H≤2.5B
断面间距(m)
5~10 10~20 20~50
备注
Ⅵ~Ⅴ级围岩取小值
地表下沉量测
选测项目
选测项目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应综合考虑隧道类型、规模、围 岩代表性、围岩变化、施工方法及支护参数的变化,一般在拱顶、 左右拱腰或左右边墙位置布置3~7个测点。
监 控 量 测 实 施 流 程
监控量测内容及方法
现场监控量测应根据设计要求、隧道断面形状和断面大小、埋深、围岩条件、 周边环境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等来选择测试项目,将现场测试 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大类。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①洞内、外观察;②周边位移;③拱顶下沉;④地表下沉量测。 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①钢架内力及外力;②围岩内部位移(洞内设点、洞外设点);③围岩压力; ④两层支护间压力;⑤锚杆轴力;⑥支护衬砌内应力;⑦围岩弹性波速;⑧爆 破震动;⑨渗水压力、水流量
2.指导施工。量测数据经过分析处理与必要计算和判断之后,预 测和确认隧道围岩最终稳定时间,指导施工顺序和二衬施作的时 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