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童年读书答案
部编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童年》测试题(3份)(有答案)
![部编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童年》测试题(3份)(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45df8bba1aa8114531d91d.png)
《童年》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
1.《童年》是( )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我的大学》《在人间》。
2.节日狂欢中,通常由( )弹琴,( )表演的舞蹈则让大家如痴如醉。
3.“我”到外婆家,“我”最喜欢的事情是( ),其中印象最好的是( ) 两个故事中的人物。
4.在( ) 的教导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
5.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时,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 ) 。
6.阿廖沙因为( ) 而没能参加母亲的婚礼。
7.在外祖父眼里,他认为法律就是( ) 。
8.阿廖沙对打架不太在乎,但他特别厌恶( ) 。
9.外祖母从猫嘴里救下一只( )并教他说话,可是外祖父却不喜欢他,因为他老是( ) 。
10.《童年》的主人公是( ) ,他是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阿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A.外祖父B.两个舅舅C.外祖母D.茨冈2.在《童年》中,阿廖沙的表哥即米哈伊尔的儿子萨沙的性格是()A.顺受,麻木B.沉默,忧郁C.正直本分D.粗鲁无礼3.高尔基开始自食其力是在()A.4岁B.5岁C.10岁D.16岁4.两个舅舅互相斗争的主要原因是( )A.都想得到父亲的财产B.为了照顾阿廖沙C.葛利高里的挑唆D.为了阿廖沙的舅妈5.使阿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的原因是()A.不幸的童年B.生活所迫,为了赚到钱C.他性格就是这样D.父亲教他变成了这样6.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是()。
A.他的两个舅舅B.外祖父C.外祖母D.他的母亲7. 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A.外祖父B.外祖母C.舅舅D.舅妈8.为了鼓励阿廖沙把字母表都认全,外祖父用作为奖励。
()A.五个戈比B.十个戈比C.二十个戈比D.十五个戈比9.雅科夫舅舅毫无人性,打死了自己的()。
A.父亲B.母亲C.妻子D.孩子10.《童年》中的“好事情”是一个()A.正直的老工人B.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C.认真负责的老师D.勤劳的农民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误的打“×”。
阅读莫言《童年读书》(附答案共15分)
![阅读莫言《童年读书》(附答案共15分)](https://img.taocdn.com/s3/m/8f39dcd8f61fb7360a4c652e.png)
阅读莫言《童年读书》(附答案共15分)阅读莫言《童年读书》阅读《童年读书》,完成题15—17题。
童年读书莫言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
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
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
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
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
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
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②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
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
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
后来又把“文革”前那十几部著名小说读遍了。
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
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
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
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
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
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
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童年读书莫言阅读答案(最新版)
![童年读书莫言阅读答案(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f90f0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b.png)
童年读书莫言阅读答案童年读书莫言阅读答案童年读书莫言阅读答案篇一《短文及答案童年读书.答D得3分,答A得2分,答C得1分;答B、E不得分.①“最精彩的表演”,既指梅兰芳为了拒演而采取的虚与委蛇的掩饰和应对,又指梅兰芳以精湛的技艺为祖国和人民所做的精彩表演。
(2分)②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有利于表现梅兰芳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增强文章的主旨。
(2分)③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可谓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增添了文章的厚度与深度。
(2分).①崇高的民族气节。
抗战期间,梅兰芳谢绝舞台,移家香港,甘于淡泊的生活,决不以精湛的技艺取媚敌人,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2分)②高洁的做人品格。
梅兰芳以孤傲高洁的画家为风范,坚定自甘淡泊,不慕荣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做人准则,表现出洁身自好的做人品格。
(2分)③爱国爱民的情怀。
抗战胜利后,梅兰芳以精湛的技艺为人民演出,以清越的歌喉为祖国的胜利歌唱,表现出奉献人民、报答祖国的宝贵情怀。
(2分).观点一:梅兰芳应该放弃艺术表演。
艺术不能与政治分开。
艺术要摒弃政治分歧, 不要和政治联系, 这是天真的想法。
抗战期间,国土沦丧,人民生灵涂炭,日寇利用梅兰芳的艺术影响,强诱他媚敌表演,梅兰芳断然蓄须明志,不为民族敌人演出,他的这一行为表现了一代艺豪不屈不挠的刚强骨气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决心。
观点二:梅兰芳应继续登台表演,以自己的精湛技艺和优秀作品激励人民克服时艰。
艺术只有进入社会才能对大众产生影响,艺术家往往是无意识地承担了政治重任。
任何艺术都具有观念性,一旦将蕴含在艺术中的观念强化,艺术的意识形态特征便凸现出来。
正义或邪恶, 艺术永远是表达、承载的东西。
作为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不应放弃自己的舞台,他应该以自己的艺术去召唤抗敌的挚诚,以优秀的作品去激励人民,以他清圆的唱腔化为对正义的坚守,对丑恶的批判。
【解析】.B.川喜多长政与梅兰芳不是老友关系,他们只是有一面之缘。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素养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阅读题附答案优质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素养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阅读题附答案优质](https://img.taocdn.com/s3/m/a6f064a4a58da0116d17495b.png)
《童年》简答题答案1.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包括哪几部?《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2.谁鼓励高尔基把童年的经历写出来的?列宁3.高尔基在《童年》中记叙了哪些内容?答:本书记叙了阿廖沙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期的童年生活。
小说从“我”随着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4.阿廖沙为什么会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因为他的父亲患病死了,母亲把他托给外祖父、外祖母养育。
5.“小茨冈”在外祖父家是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过着怎样的生活?他因为什么事而死去?小茨冈在外祖父家具有特殊的地位。
他乐观淳朴,争强好胜,为得到别人的夸奖不择手段。
每次到集市,他偷的东西总比买的东西多。
他因为代雅科夫舅舅扛沉重的十字架绊倒了,流血过多而死。
6.外祖父的染坊失火了,据外祖父推测是谁放的火?救火之后是谁死去?据外祖父推测是米哈伊尔放的火,救火后舅妈娜塔利娅因为难产死去了。
7.默默工作的戈里格里最后结果如何?双目失明,流落街头,成了乞丐8.外祖父的房客“好事情”在我眼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祖国的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中的一个9.外祖父的另一位房客彼得伯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抢劫教堂后伪装成车夫,残忍、虚伪10.外祖父在阿瘳沙眼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外祖父是一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15.举例说说作者眼中“野蛮的俄罗斯生活中这些铅一样沉重的丑事”?继父有外遇,还用脚尖踢母亲的胸脯。
《童年》语段阅读训练答案(一)1.上面文段节选自著名作家高尔基的长篇小说《童年》。
请你写出作者其他两部自传体小说《在人间》《我的大学》。
2.节选部分描绘了阿廖沙童年生活的环境,为什么阿廖沙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能成长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答:既有善良而坚强的母亲和外祖母的引导,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等人的影响,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2019年南京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答案:《童年读书》
![2019年南京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答案:《童年读书》](https://img.taocdn.com/s3/m/f491fe2efe4733687e21aaea.png)
2019年南京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答案:《童年读书》《童年读书》阅读答案:1.本文主要通过借阅的四本书讲述作者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遭遇到的一系列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4分)为读《封神演义》给人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有被人家监督着在磨道里看半天书的资格;为读《青春之歌》扎在草垛里被蚊虫咬出了一片疙瘩,耽误了喂羊;为读《破晓记》去猪窝里找,被几十只马蜂蛰肿了脸,还挨了哥哥打;为读《三家巷》钻到牛棚里看书,正入迷时被哥哥抢走。
2.阅读第①段,请说说为什么“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4分)答案:怕我中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
3.作者把自己对书的迷恋描写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请以第④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
(不超过150字)(7分)答案:“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被书吸引的水准是多么强烈,简直达到了身不由己的水准,但只能“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远远地看”,脖子伸长得“像一只喝水的鹅”,生动地写出了作者读书时的状态,被书吸引的水准之深。
两个比喻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作者如饥似渴迷恋读书的情境,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附:童年读书原文: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
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
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乐趣。
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
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
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能够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
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2018最新】莫言童年读书阅读答案word版本 (4页)
![【2018最新】莫言童年读书阅读答案word版本 (4页)](https://img.taocdn.com/s3/m/e1233853caaedd3383c4d3d2.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莫言童年读书阅读答案篇一:短文及答案童年读书(莫言)短文及答案:童年读书(莫言)15. 本文主要通过借阅的四本书讲述作者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遭遇到的一系列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4分)为读《封神演义》;为读《青春之歌》;为读《破晓记》;为读《三家巷》。
16. 阅读第①段,请说说为什么“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4分)17.作者把自己对书的迷恋描写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请以第④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
(不超过150字)(7分)答案:15分15.(4分,每空1分)答案示例:(1)给人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有被人家监督着在磨道里看半天书的资格。
(2)扎在草垛里被蚊虫咬出了一片疙瘩,耽误了喂羊;(3)去猪窝里找,被几十只马蜂蛰肿了脸,还挨了哥哥打;(4)钻到牛棚里看书,正入迷时被哥哥抢走。
16.(4分,每点2分)答案要点:怕我中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
17.(7分)答案示例:“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被书吸引的程度是多么强烈,简直达到了身不由己的程度,但只能“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远远地看”,脖子伸长得“像一只喝水的鹅”,生动地写出了作者读书时的状态,被书吸引的程度之深。
两个比喻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作者如饥似渴迷恋读书的情境,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有具体句子2分,分析3分,表达2分)篇二:莫言《童年读书》阅读(201X海南省中考)童年读书莫言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
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
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偷着看书。
【精品】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 含答案
![【精品】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e39d4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4.png)
第八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总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一)生命的一部分(25分)刘心武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必看书。
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如厕。
如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是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
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然在看书。
在旅行途中,在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
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枕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
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页书呢?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
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
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出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不妨翻翻,发现某本书是“瞎糊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
当书构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明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
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1.给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解释,打“√”。
(4分)(1)荒.废(①荒芜。
②严重的缺乏。
③荒疏。
④不合情理。
)(2)虚.有其名(①空着。
②徒然,白白地。
③虚心。
④虚弱。
⑤空虚。
)2.“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这句话从修辞上看是。
请你再照样子仿写一句:。
(5分)3.浏览全文,可以看出“生命的一部分”在文中是指,作者这样写是希望读者。
(4分)4.品书如进食,得其法,则营养与美味兼得。
从作者那里,你学到哪些好的读书方法?(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
童年读书阅读答案[树上的童年]
![童年读书阅读答案[树上的童年]](https://img.taocdn.com/s3/m/ab888c6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9.png)
童年读书阅读答案[树上的童年]曹瑞欣,女,山东安丘人。
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著有诗集《因为你的爱》、小说集《望秋水》和诗合集《7印张》等。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现居济南。
乡村孩子不会爬树,就等于城里孩子不会坐公交车。
忘了我从几岁开始学会爬树,只记得广阔的乡村,没有我没爬过的树。
上小学时,学校后面有一片栗树林。
每天早晨我和小伙伴们早早来到学校,翻过一道矮墙直奔栗树林。
晨光中,露珠在栗树叶上滚动着,我们或倚或骑在树杈上,高声朗读课文。
读一会儿,侧耳听听小鸟叽叽喳喳的鸣叫;再读一会儿,抬起头透过栗树叶的缝隙看看天空和云朵。
直到早操的预备铃声响了,才匆忙跳下树来,翻过围墙跑向操场。
周而复始,乐此不疲。
在那个贫乏的年代,树就是乡村孩子们最大的玩具,树上的童年也成了他们偶尔向城里孩子炫耀一把的小小的得意。
哥哥也喜欢爬树。
有一次,哥哥挨了母亲的巴掌,天黑了依然不见他回家。
找遍了左邻右舍,甚至找到了外村的亲戚家,也没有消息。
星星出来了,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看着桌子上的饭菜,谁也没有心思动筷子。
忽然,大门响了一声,等了半天,也不见有人进来。
我们跑向大门口,四周静悄悄的,父亲站在槐树下,举起手里的树枝子对母亲说,这是刚从树上掉下来的,正好打在我的头上。
母亲冲着槐树喊了两声,哥哥应声跳下树来。
至今我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哥哥像凯旋的将军,从一家人面前走过,让哭笑不得的父亲母亲呆立树下,半天没醒过神来。
乡村孩子粗枝大叶,生来喜欢爬树――城里孩子也许会说,我们也喜欢爬树啊,但乡村的树和城里的树是完全不一样的。
乐趣不一样,自由更不一样。
树是乡村孩子们的玩具,却不是城里孩子的――那些被修剪得几近相同的树,那些按照园林职工意志生长的树,那些禁止攀爬的树,它们的幸福必须屈服、已经屈服于城市综合征。
世界上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就像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遗憾的是,记忆中校园后面的栗树林,老屋门前的大槐树,都已经消失了,永远地从故乡消失了。
2019年童年读书(莫言)阅读附答案-优秀word范文 (3页)
![2019年童年读书(莫言)阅读附答案-优秀word范文 (3页)](https://img.taocdn.com/s3/m/7334b00477232f60ddcca1b7.png)
小题3:示例:“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被书吸引的程度是多么强烈,简直达到了身不由己的程度,但只能“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远远地看”,脖子伸长得“像一只喝水的鹅”,生动地写出了作者读书时的状态,被书吸引的程度之深。两个比喻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作者如饥似渴迷恋读书的情境,给人如临其境之感。(有文中具体词句1分,分析表达2分)
小题4:围绕“勤奋读书、用心之专、持之以恒”等方面来谈,结合语言组织、表达酌情给分。
小题1:
试题分析:写出了读书机会的来之不易,分别写出读这几本书付出的代价。
小题2: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第一段,找出父亲不乐意我看书的原因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举出一句描写我读书入神的句子,从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方面分析即可。
⑤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童年读书的阅读答案(最新版)
![童年读书的阅读答案(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24263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b.png)
童年读书的阅读答案童年读书的阅读答案童年读书的阅读答案篇一《短文及答案童年读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在冬季记趣中讲到了捣鸟窝这样的事情,请你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谈谈爱护鸟类有哪些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15.她的声音很低,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从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了令人兴奋的力量。
她讲得流畅自然,非常好听,每次她讲完了,我总会说:“再讲一个!”“好,好,再讲一个!”“有一个灶神爷,坐在炉灶里,面条儿扎进了他的脚心,他哎哟哎哟地直叫:“‘哎哟,疼啊,我受不了了,小老鼠!’”讲着,外祖母抬起一只脚,晃来晃去,假装非常痛苦,好像她就是那个面条儿扎进了脚心的灶神。
和我一起听故事的还有船上的水手们,都是些留着胡子的高大的男人。
他们夸外祖母讲得好,要求:“再讲一个,老太太!”还说:“走,跟我们一起去吃晚饭!”餐桌上,他们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我吃西瓜,还有香瓜。
不过,这一切都是偷偷进行的,因为船上有一个人,禁止所有的人吃水果,他看见了会毫不犹豫地夺过水果来给你扔到河里去的。
这个人穿的衣服有点像警察的制服,上面钉着铜扣子,整天像喝得醉乎乎的,人们都躲着他。
1、上面文字选自《童年》,作者是高尔基。
2、文段中的“我”是指谁? 阿廖沙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母讲故事非常精彩? 外祖母每次讲故事时,手足蹈、声情并茂;每次她讲完一个故事,“我”总是说“再来一个!”;和我一齐听故事的水手听完故事后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我”吃西瓜还有香瓜4、这一情节中,可以看出外祖母怎样的生活态度? 有着乐观的热爱生活的态度(二)有一天,酒馆女主人和外祖父吵架,她捎带着把没有参加吵架的外祖母也骂上了,骂得很凶,甚至向她扔红萝。
语文中考备考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童年读书
![语文中考备考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童年读书](https://img.taocdn.com/s3/m/6a463328f5335a8102d220b2.png)
语文中考备考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童年读书语文中考备考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童年读书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
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
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
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
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
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
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②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
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
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
后来又把“文革”前那十几部著名小说读遍了。
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
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
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
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
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
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
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小学语文五年级课外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课外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007df850e2524de5187e44.png)
小学语文五年级课外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一、《有一棵树会感谢我》片段。
(30分)当别人在用洁白的面纸制造生活垃圾的时候,我却很自豪、很“另类”地掏出叠得方方正正的洁白手帕。
我知道,那些高档的面纸是用原生木浆制造的,它本不该变成一张柔软的面纸,它应当矗.()立在茂密的林子里。
因为当它和它的兄弟姐妹生机勃勃地共同撑.()起一片蓝天时,禽鸟才会无忧无虑地欢唱,百兽才有幸福生活的乐园,沙土才不会流失,空气才不会被污染,噪音才不会扰人……也许我一个人的坚持微不足道,但我坚信,我一生的坚持至少会让一棵树在绿色的海洋里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它的叶子在清风中歌唱,莫非在向我传达谢意——虽然我不可能听见,但我相信它一定是在感谢我。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6分)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6分)3.为什么说“有一棵树会感谢我”?(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看到总使用面纸的人们,你会对他们提出怎样的忠告?(1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莫言的《童年读书》片段。
(24分)我童年时没有电影电视,连收音机也没有,看“闲书”是我最大的乐趣。
父亲反对我看“闲书”,我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偷着看。
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别人。
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一下午的权利。
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我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记得从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挨饿,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书读完了。
童年读书测试题及答案
![童年读书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77688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f.png)
童年读书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童年》是哪位作家的自传体小说?
A. 列夫·托尔斯泰
B. 马克·吐温
C. 马克西姆·高尔基
D. 托马斯·曼
2. 在《童年》中,主人公阿廖沙的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A. 严厉
B. 慈祥
C. 冷漠
D. 严厉而冷漠
3. 《童年》中,阿廖沙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A. 慈爱的父亲
B. 严厉的父亲
C. 缺席的父亲
D. 疏远的父亲
二、填空题
4. 《童年》中,阿廖沙的外祖父是一个_________的人。
5. 阿廖沙的母亲在故事中_________。
三、简答题
6. 简述《童年》中阿廖沙的成长环境。
四、论述题
7. 分析《童年》中阿廖沙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成长的影响。
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D
二、填空题
4. 贪婪、残暴
5. 去世
三、简答题
6. 阿廖沙的成长环境充满了贫困和暴力,他生活在一个充满争吵和不和谐家庭中,但外祖母的慈爱和善良给了他温暖和力量。
四、论述题
7. 阿廖沙性格坚韧不拔,他面对生活的苦难保持乐观和勇敢。
他的性格特点包括善良、敏感和富有同情心。
这些性格特点使他在逆境中不断成长,形成了坚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
童年读书阅读练习
![童年读书阅读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2c4c38776eeaeaad1f33088.png)
童年读书文/莫言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
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
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
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
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
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
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
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
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
后来又把“文革”前那十几部著名小说读遍了。
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
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
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
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
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
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
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1.本文主要通过借阅的两本书讲述作者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遭遇到的一系列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4分)为读《封神演义》 _______________ _____;为读《青春之歌》_________ ___________ 。
童年读书中,作者童年对书的迷恋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最新版)
![童年读书中,作者童年对书的迷恋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fffc1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0.png)
童年读书中,作者童年对书的迷恋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童年读书中,作者童年对书的迷恋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童年读书中,作者童年对书的迷恋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篇一《短文及答案童年读书A.通过回忆童年读书作文的趣事.说明童年读书与好学的重要。
B.通过回忆童年瀵书作文的趣事.介绍自己成功的足迹。
C.通过回忆童年读书作文的趣事。
强调了学习环境对于成才的重要性。
D.通过回忆童年读书的趣事,告诉我们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努力。
答案:A 4.文中的我作文写得好。
根据文分析,说说我作文写得好的原因。
答案:沿袭祖辈习惯,不忘读书习字兄姊都从小攻读诗文,耳濡目染,有很多时间阅读课外读物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受到前辈的肯定,对我有一定的鼓舞附原文:童年读书记趣我出生在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个望族之家,乃宋朝理学家程颐、程颢的后代。
这个世家早年也曾显赫一时,名震乡里,但到我的父辈,因受天灾之害,兵燹之苦,便家道中落,沦为平民。
不过,我们这一代仍沿袭祖辈习惯,不忘读书习字,葆有“书香门第”之誉。
我三岁丧父,只有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生活很是清苦,但因有众多叔伯兄姊为伴,并不感到孤寂。
这些兄姊都从小攻读诗文,耳濡目染,我在牙牙学语中,已认识很多单字;唐诗宋词也能背诵不少。
乃至我正式上学念书时,对功课毫不费力。
反倒有很多时间阅读课外读物,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大量的古典诗词及众多的通俗小说。
虽然囫囵吞枣,但于潜移默化中,也受益不少,在我作文时便表现出来了。
下笔成文、当场交卷,是受益的最好证明。
为此,我曾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
其中一次作文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影响到我的命运,因而至今也未忘却。
是我刚刚进入高小五年级的那年冬季。
有一天早晨,天空突然飘起鹅毛大雪来了,纷纷扬扬,如柳絮飞舞,不多久,大地便如同铺上了白色地毯.银妆素裹,琼楼玉字,壮观极了。
当我们踏雪来到教室里的时候,老师早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大大的“雪”字。
不言自明,这是今天我们的作文题目。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读书吧必读书《童年》阅读自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读书吧必读书《童年》阅读自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09559d011ca300a7c39034.png)
6.当阿廖沙再次回到外祖父家的时候有外婆抚养他,他在大街上捡垃圾、废铁来卖赚钱给外婆。()
7.阿廖沙的外祖母是个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的老妇人。()
8.外祖父家年轻力壮的学徒格里高利身份很特殊,而秃顶大胡子的茨冈则常常受到捉弄。()
4.在( )的教导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
5.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时,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 )。
6.阿廖沙因为( )而没能参加母亲的婚礼。
7.在外祖父眼里,他认为法律就是( )。
8.阿廖沙对打架不太在乎,但他特别厌恶( )。
9.外祖母从猫嘴里救下一只( )并教他说话,可是外祖父却不喜欢他,因为他老是( )。
19.外祖母脸上最煞风景的是那个( )、( )。外祖母是我( ),是我( ),我与她最知心!
20.在船上,外祖母在船上讲的故事很精彩,水手们邀请我们( )。
21.在外祖母的眼中,尼日尼是一个( )地方。教堂好像是在( )。
22.外祖父是一个( )的老头儿。他穿一身( ),胡子是的,鼻子是弯,眼睛是( )的。
28.“我”和母亲刚到几天,在厨房里用餐吃就爆发了一场争吵。( )突然轮圆了胳膊给了( )一个耳光!
29.高尔基一生有( )老师。按时间先后来说,分别是厨师( ),律师( ),民意党人( )和文学家( )。
30.外祖父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如阿列克谢因染坏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过去,狠心剥削工人,怂恿帮工( )。他( ),( ),( ),( )。
10.《童年》的主人公是( ),他是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11.“我”小时候得过一场大病,开始是由( )看护着我。后来外祖母从( )来照顾பைடு நூலக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阅读童年读书答案篇二:阅读童年读书答案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
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莫言②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
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
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
后来又把“文革”前那十几部著名小说读遍了。
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
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
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
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
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
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
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
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
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
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
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
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
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
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童年读书莫言》阅读答案⑤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
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
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
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
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
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
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
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
⑥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毒,我先看看,帮你批判批判!他把我的《三家巷》揣进怀里跑了。
我好恼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
15.本文主要通过借阅的四本书讲述作者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遭遇到的一系列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4分)为读《封神演义》;为读《青春之歌》;为读《破晓记》;为读《三家巷》。
16.阅读第①段,请说说为什么“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4分)17.作者把自己对书的迷恋描写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请以第④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
(不超过150字)(7分)答案:15.(4分,每空1分)答案示例:(1)给人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有被人家监督着在磨道里看半天书的资格。
(2)扎在草垛里被蚊虫咬出了一片疙瘩,耽误了喂羊;(3)去猪窝里找,被几十只马蜂蛰肿了脸,还挨了哥哥打;(4)钻到牛棚里看书,正入迷时被哥哥抢走。
16.(4分,每点2分)答案要点:怕我中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
17.(7分)答案示例:“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被书吸引的程度是多么强烈,简直达到了身不由己的程度,但只能“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远远地看”,脖子伸长得“像一只喝水的鹅”,生动地写出了作者读书时的状态,被书吸引的程度之深。
两个比喻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作者如饥似渴迷恋读书的情境,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有具体句子2分,分析3分,表达2分)《童年读书莫言》阅读答案发布时间:2015-9-23上一篇:下一篇:篇三:阅读童年读书答案篇四:阅读童年读书答案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
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_初中语文_17教育网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
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
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偷着看书。
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
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
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喂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
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许多疙瘩。
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
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
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
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
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
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
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
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
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但我总是能把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
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
但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
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⑤不久,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晚上,母亲在灶前忙着做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
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
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
⑥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选自《莫言散文》有删改) 16.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将a和b补充完整。
(2分) a. b. 17.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1) (我)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
(2)但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
18.选文第③段中说“那时我真感到幸福。
”结合上下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19.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2分) 20.莫言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莫言的成功给你什么启示?(3分) 16.(2分)a 我为了看《破晓记》被马蜂蜇。
b我为了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头发被烧焦。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
语句通顺1分,内容简洁明了1分。
) 17.(4分)(1)“晕头涨脑”写出作者“费尽心机”(2)因长时间专注看书及被蚊虫叮咬而出现的身体不适,表现作者童年迷恋读书。
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写出哥哥不想让我找到书,反衬作者童年很迷恋读书(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理解1分,表达效果1分。
) 18.(3分)作者那时的幸福是因为借到并读完了大厚本的《青春之歌》;看书耽误了喂羊而得到母亲的宽容。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答对一点2分。
) 19.(2分)示例1: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作者童年渴望看书的状态,体现迷恋读书。
示例2:此句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作者渴望读书,迷恋读书的状态。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修辞手法或人物描写1分,表达效果1分。
) 20.(3分)示例:莫言童年迷恋读书,在那样的环境下依然想方设法读了很多书,而且读书十分专心,非常投入。
他的成功给我的启示是: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辉煌。
我们要像莫言那样热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为我们的成才成功奠定基础。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
紧扣原文1分,语句通顺1分,启示1分。
)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①,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①人教版为“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②人教版为“念无与为乐者”。
③人教版为“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解(xiè)衣欲睡 b. 怀民亦未寝(qín) c.相与(yù)步于中庭 d.水中藻荇(xìng)交横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 念无与(为)乐者 (2) 遂至承天寺 (3) 庭下如积水空明 (4) 盖竹柏影也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 相与步于中庭。
(2)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5.请写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