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导读课《西游记》教学设计
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西游记》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 (2)

小学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指导课教学设计
记,给喜欢的人物做形象卡片。
(设计意图:由西游记的开篇,到引导学生去阅读《西游记》整本书,可以激发起学生阅读本书的兴趣,并使用学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去阅读,让学生学有所获。
)
5.板书设计:
人物形象卡古典名著阅读方法:
出生多方法解词语
主要作为:抓关键词语
按事情顺序
品人物言行
勇闯水帘洞
带众猴安家
得美名登王位
6.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设置一个完成玉帝交代的任务情境中,让学生变身小神仙解决问题中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由西游记的开篇,到引导学生去阅读《西游记》整本书,寓教于乐,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西游记》这本名著中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学生们都非常熟悉,也对里面大闹天空的美猴王最感兴趣了,但是对于孙悟空的出生和成为猴王的故事可能并不是很熟悉。
所以这部分的文本内容也吊起了学生们的学习期待。
教学中我多次恰当使用音视频,都有很好的效果,比如:让学生感受石猴在山中快乐的生活,借用《快乐的花果山》一段音乐,让学生想象到逍遥快活的山间生活,看到一只顽皮可爱的石猴。
回顾成王历程时又借用电视剧》西游记中的片段,进行及时的总结和梳理事件,让学生明白称王之路。
孙悟空的一路成长,和在人生路途中也会经历挫。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3篇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3篇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粗读感知法”和“批注精读法”的阅读,培育同学阅读名著的力量。
2、通过评书式阅读汇报,培育同学阅读名著的爱好。
重点:教同学运用“粗读感知法”和“批注精读法”的方法阅读名著。
难点:培育同学良好的阅读名著习惯,激发同学阅读名著的欲望。
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设计本环节目的:同学不爱阅读,特殊是不爱阅读名著,“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设计本环节意在提高同学的阅读爱好,并让同学了解《西游记》的艺术魅力。
出示幻灯文字〔背景音乐: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同学齐读:它描述了一个颜色缤纷、奇妙瑰丽的幻想世界,制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神话故事,它在奇幻的故事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浪漫主义神魔古典章回小说,它不仅是文学中的一部杰作,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珍宝,它就是妇孺皆知的《西游记》。
读了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同学自由汇报。
老师指导同学随机了解什么是章回小说,《西游记》共一百回。
老师引入:今日开头我们将要用50天的时间阅读这部名著。
二:读名著,读什么?设计本环节目的:同学阅读名著盲目,不知道读什么,通过本环节让同学知道阅读《西游记》应当读什么,为以后阅读其他名著做好铺垫。
1、同学自由发言:读《西游记》,应当读什么?老师依据同学的汇报并随机板书同学好的汇报。
2、出示幻灯片〔近几年中考名著阅读题考察内容:名著阅读题多从检测考生对详细名著的名称、、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内容理解、阅读感受等角度拟题,又多以简答题方式检测。
〕3、指导同学阅读这段文字,请同学说一说你如今觉得阅读名著应当阅读什么?同学汇报,老师补充板书,并对同学之前的自由发言进行表扬确定。
①记住名有名称和的文学常识。
②知道故事情节〔或主要内容〕③能有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形象特点,④能结合名著内容谈感受。
⑤能从写法角度简要赏析。
4、当堂识记西游记的文学常识〔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西游记》导读课(教案)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对重点难点的解析,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对古文语言和宗教文化内涵的理解仍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最后,课程结束后,我对学生进行了简单测试,发现他们对《西游记》的基本情节、角色特点及寓意有了较好的掌握。但我也意识到,要让学生真正领会这部名著的内涵,还需要他们在课后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思考。因此,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西游记》,并适时组织一些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不断提高。
2.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指导学生分析《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及寓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激发阅读兴趣。
3.发展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如分析人物性格、探讨故事寓意等,培养独立思考、创新解读的能力。
4.增强审美与表现素养: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于《西游记》中角色、情节的喜好与看法,提高审美和表现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课本,缺乏独立思考。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增加一些开放性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作为一个引导者,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从成果分享来看,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仍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整理思路,提高表达能力。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阅读《西游记》原著,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3.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让阅读、分享与交流成为一种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难点:阅读《西游记》原著,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走进西游故事。
这节课,我们一起漫步中国古典名著长廊,走近这些人物,品读精彩故事。
播放课文《猴王出世》视频片段,这是我们熟悉的哪篇课文?选自哪部作品?明确:《西游记》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居士,又称射阳山人,南直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今江苏淮安)人(一说安徽桐城),祖籍安东。
明代文学家。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神话故事。
专家评价:《西游记》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
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黯然失色。
(齐读)【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
教学中紧扣单元课文顺势导入,不仅引出本课导读的《西游记》,更为学生营造出宽松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浏览回目,了解故事内容读回目,知文体特点。
我们先来看看书的目录。
仔细观察,你从目录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全书分了若干章节,一般称为“回”,一回或者几回能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这种形式就叫章回体。
《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小说。
《西游记》一共100回,每回都有一个目录称为回目。
读回目,猜故事。
课件依次出示回目,指名猜一猜:每一回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小结:可以借助“回目”标题猜测每回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读回目,引导学生发现章回体小说的文体特点,感知全书结构,猜测故事内容,在阅读实践中掌握章回体小说的阅读方法。
三、品读诗词,感知人物形象。
指导精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精彩片段,抓关键诗句体会人物性格。
(1)文中是怎么描写白骨精变成的村姑的?出示两段诗词。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西游记》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作品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
神魔小说主要是杂糅儒释道不同信仰,营造奇幻迷离的情节,宣扬正邪对立,满足普通老百姓对神魔鬼怪的猎奇心理,《西游记》是公认文学价值最高的一部小说。
它开创了幽默讽刺风格,极大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
【学情分析】学生对《西游记》并不陌生,因为《西游记》深受人们喜爱,被拍成了各种版本的影视作品,绘成了连环画,制成了动画片。
这些都是学生了解《西游记》途径。
但大部分学生对《西游记》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大致了解上,对整本书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认识不够深刻。
全书的内容比较丰富,学生还未娴熟掌握精读和跳读的策略,不能对情节进行前后勾连,对比人物的变化,也不能深入地认识人物,容易受其他媒介作品的影响,出现理解的偏差。
因此,在阅读时,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欣赏。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2.了解故事创作背景,理清人物,整体感知整本书的梗概和故事脉络;了解章回体小说特点,能通过读回目猜故事;3.规划整本书的阅读进度,并提出相应要求;4.完善人物图谱,会选择性地使用导读单。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原著的阅读兴趣;了解章回体小说特点,能通过读回目猜故事;指导学生使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和策略。
教学难点:规划整本书的阅读进度,选择性地使用导读单,让学生有计划、有方法,能持之以恒阅读整本书。
教学准备:原著《西游记》、教学设计与课件、导读单、人物名号图谱等。
教学过程:一、设疑引入回顾经典引西游师:同学们,在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读古典名著,一起初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惜红楼梦断,知道了“猴王出世”,但不足以叹取经艰难。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3篇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3篇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1学习目的:1、理清小说结构,了解小说内容。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课前学习: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并做笔记,了解故事内容并对人物形象作评析。
课堂学习:第一块:导入新课1、由我国四大古曲小说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2、**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3、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及《西游记》的文学地位。
第二块:导读小说1、**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
②《西游记》的结构。
2、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①《西游记》作书100回,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它是*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篇神魔小说。
②在结构上,《西游记》由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3、小结:神话小说《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本节课只着重简介这本书的内容及情节。
对《西游记》这部名著,我们今天只不过一个初步的了解,更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品味。
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原著内容。
课后学习:1、课外重读《西游记》、熟记故事,试分析人物形象。
2、如何正确看待小说中的佛教色彩?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课前学习: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导入:同学们好,上课前,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
(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小声哼唱,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同时也会喜欢《西游记》吧?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代替不了阅读名著。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果。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内容:1. 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分析《西游记》中的经典故事情节。
3. 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4. 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分析故事情节,体会作品主题思想。
2. 难点: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西游记》原著3. 阅读策略指导手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西游记》的插图、电视剧片段等,引发学生对《西游记》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西游记》有哪些了解?作者是谁?主要人物有哪些?二、介绍《西游记》(10分钟)1. 简介作者:吴承恩,明朝文学家。
2. 简介背景:明清时期,民间信仰和道教文化盛行。
3. 介绍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三、分析故事情节(10分钟)1. 举例分析:选取《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过火焰山》等经典故事情节。
2. 引导学生关注情节中的矛盾冲突、人物性格等。
四、探讨主题思想(10分钟)1. 提问:作品传达了哪些主题思想?2. 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进行分析。
五、阅读策略指导(5分钟)1. 介绍阅读策略:略读、精读、猜读、批注等。
2.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醒学生课后继续阅读《西游记》,并运用阅读策略。
板书设计:《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1. 作者:吴承恩2. 背景:明清时期3. 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4. 故事情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过火焰山等5. 主题思想: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坚定信仰等作业设计:1. 阅读《西游记》原著,完成阅读笔记。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体裁——章回体,认识回目,初步把握整本书的大意。
2.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猜读、跳读、借助影视资料等方法阅读《西游记》,初步感受《西游记》中情节的精彩和人物的鲜活,进而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兴趣。
3.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作好记录,为持续阅读整本书作铺垫。
教学重点:能产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猜读、跳读、借助影视资料等方法阅读《西游记》片段,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坚持阅读整本书。
教学过程:活动一:创情境,激兴趣。
1.识名著,解主题。
借关键词句猜书名:出示单元篇章页上句子: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
2.创情境,明任务。
教师介绍:本学期我们五年级组将要开展“中国古典名著读书展演会”,我们五一班将要承担“《西游记》读书展演会”我们的第一个任务是制作“西游取经经历导图”。
这节课我们就开启“快乐读书吧”,一起来探游《西游记》之路。
(板题)3.聊西游,激兴趣。
(1)聊内容。
关于《西游记》,你知道什么?(2)聊版本。
同学们,少儿版的《西游记》、连环画以及影视作品都是我们了解《西游记》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你想要真正了解原汁原味的《西游记》,我们还得去读吴承恩最初的著作--原著。
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记》。
(3)聊作者。
谈成书过程。
活动二:读回目,探内容。
1.读回目,识体裁。
请大家翻开书,仔细读读目录,看看你有哪些发现?2.读回目,知特点。
回目在形式上像对联一样,分上下句,字数相等,对仗工整。
3.读回目,探结构。
《西游记》这100回是由哪几个部分串成一个长篇故事的呢?(1)学生读前言和浏览回目后同桌交流:哪些内容联系起来是一部分?(2)结合思维导图框架,理出全书主要组成部分。
第1-7回讲孙悟空大闹天宫;第8-12回讲取经缘由;第13-100回讲西行取经过程。
4.读回目,猜内容。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整体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概况、故事情节、篇章结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
2.运用精读与跳读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做读书笔记的方法阅读原著,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具体材料以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感受师徒四人尤其是孙悟空不畏艰险、为实现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从而对学生的人生态度产生影响。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整体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概况、故事情节、篇章结构等。
2.学习精读,用以精读为主的方法阅读经典片段,进行专题阅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名著,初步了解《西游记》播放央视电视剧《西游记》插曲,导入课题。
(板书:《西游记》)师: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制成了动画片、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这些形式的艺术作品代替不了阅读名著。
同学们前段时间已对这部著作进行了初步阅读,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这部神魔小说,去感悟,去欣赏。
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同学们对《西游记》的了解。
课件出示:活动一:《西游记》知识知多少1.《西游记》的作者是谁?简要介绍其生平。
2.简要介绍一下《西游记》的成书经过。
3.《西游记》一共有多少回?可以分为几个部分?4.用一句话把《西游记》这部书的内容简要概括一下。
5.根据《西游记》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有哪些?简要介绍其中一个。
(学生抢答,鼓励其他同学补充)预设 1.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先世江苏涟水,生于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中国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后败落为小商人的家庭,他自幼敏慧,又好学习,博览群书,然而屡试不中,中年后才补为贡生,担任长兴县丞,后又担任荆府纪善。
晚年归居乡里,贫老以终。
吴承恩一生诗、文、词创作甚多,死后大部分亡佚,有后人辑集的《射阳先生存稿》4卷,包括诗1卷,散文3卷,卷四末附小诗38首。
2.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
《西游记》教案(通用5篇)

《西游记》教案(通用5篇)《西游记》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游记》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游记》教案1活动目标:1、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能综合运用搓长、团圆、连接和捏塑等技能表现《西游记》中的人物形态特征。
2、比较探索人物的不同特征,能对细节加以塑造、表现。
3、提高立体塑形能力,体验陶艺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活动前组织幼儿欣赏《西游记》片段,引导幼儿感受、观察、比较人物特征。
2、《西游记》人物范例或图片。
3、百宝箱:内装牙签、火柴棒、蜡光纸等。
4、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1、直接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用泥巴来做《西游记》中的人物。
你想制作谁?怎么做?(幼儿讨论)2、结合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孙悟空等人物的特征。
(1)教师:孙悟空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怎么做?猪八戒呢?唐僧和沙和尚呢?(2)根据幼儿的讨论进行:孙悟空的脸凹凹的,中间像爱心,有两个黑黑的小眼珠,头上戴着紧箍咒;猪八戒胖胖的,大耳朵像扇子,鼻子和嘴巴大大的,翘翘的,肚子特别大;唐僧戴帽子,穿袈裟。
沙和尚挑着担子,脖子上带着一串大大的佛珠……3、教师重点示范孙悟空的脸和猪八戒的嘴的泥塑做法。
4、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捏塑。
(1)教师:请你自己试着做做看。
如果想把他们做得更神气,可以到老师的百宝箱里来找一些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教师帮助不同水平的幼儿选择不同的创作对象,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创作出不同的动态特征,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善构思。
(2)鼓励幼儿多创作几个人物,并尽量创作出不同人物的形态特征。
5、作品:说说自己的《西游记》故事。
《西游记》教案2语文是什么?有一千个老师就有一千种语文。
计老师也有自己心中的语文。
但是,由于他的智慧、才情和对新课标的深切感悟,他所诠释和演绎着的语文具有典型的个性。
《西游记》教学设计(优秀4篇)

《西游记》教学设计(优秀4篇)《西游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读书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理解主要人物形象,感悟作品的写作特点。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从中有所启发,有所感悟。
课前学习:阅读原著或青少版,养成作批注、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一、歇后语引入猪八戒照镜子——花果山猴子——猪八戒的武艺——猪八戒的后背——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猪八戒吃人参果——《西游记》剧组开会——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这些有趣的歇后语都来自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西游记》。
板书:西游记二、回顾阅读方法1、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想问一下你们,当你拿到这样一本的书,你通常是怎么读它?或有什么你想提醒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的。
老师总结了一下,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四点。
幻灯出示:(整本原著——浏览、跳读,把握大意)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③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④遇到不懂的,可以自己揣摩或参考译文,作批注或摘记。
三、整体感知1、了解主要内容。
《西游记》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之前你们都从哪些渠道了解过这本书的内容?那么谁来说说书主要内容是什么?幻灯显示:小说的前七回写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事,八到十二回交代了取经的缘起,从十三回到最后,写的是孙悟空被迫皈依佛门和八戒沙僧护送唐僧,一路斩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西天取的真经。
2、看目录、说情节、知人物浏览书的目录,你有什么发现?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故事情节?认识了那些特征鲜明人物?板书:情节、人物《西游记》提到的人物有很多,主要人物有哪些?板书: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对于这四个主角,有人喜欢活泼的猪八戒,有人喜欢憨厚的沙和尚,有人喜欢孙悟空,也有人喜欢唐僧,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这样,咱们就替他们来个自我介绍,请你任选一个角色,小组推荐一名来说说。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西游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阅读准备:1、学生自带《西游记》。
2、课件一套。
三、阅读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老师吟诵:“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这段描写选自我们刚刚学习的课文——生答(《猴王出世》。
)这个石猴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生答(孙悟空),同学们对机智、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阅读了《西游记》这本原著。
今天这节课外阅读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游记》!2、关于这部著作,专家评价:《西游记》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
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黯然失色。
(二)指导略读,整体感知1、学生展示手中的《西游记》,说说是什么版本?这本书由几个部分组成?(前言、简介、目录、正文,后记)2、指导略读前言或简介,想想作者吴承恩在什么情况下写《西游记》?书主要内容是什么?《西游记》主要写了哪些人物?3、快速略读书的目录,说说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个故事或你读过哪个故事情节?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可真不少,大家读书可真仔细,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西游记》,羡慕那些长生不老、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神仙;惊叹那些曲折离奇、妙趣横生的故事,有些情节至今想来还觉得趣味盎然。
请看看老师记忆中的趣人妙事——4、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说说其中的趣人妙事了。
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吧.。
四人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注意,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要说一次,而是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把这段故事说得生动有趣。
可以选一个代表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内容,也可从表情、动作等方面提供一些意见。
《西游记》 整本书阅读课前导读课教学设计2篇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激趣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读整本书书的基本方法:看封面、封底、了解作者以及创作背景等,学会独立读整本书的基本步骤。
2 、能说出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结合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其性格特点。
3、通过学习引导,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少儿版}的兴趣,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该书的阅读。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
课前准准备1、《三打白骨精》视频2 、目录、片段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影片、激趣导入1、观看《三打白骨精》视频。
2 、谈话导入。
二、了解作者、创作背景1、关注封面、封底等。
(了解书名、作者、出版社、价格、条形码等信息)2、了解作者吴承恩。
3、名人的评价。
三、借助目录、感知内容学生借助自己手中的目录,了解整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1)《西游记》全书共一回。
(2) 《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难,终于取得真经。
(3)在结构上,《西游记》由一一一一唐僧出世和一一一一三大部分组成。
读完目录你还有什么发现?四、阅读片段,感知形象1. 出示片段 1:情空见大门紧闭,就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喻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虫儿,从门隙处钻进去。
铁扇公主收扇回洞,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身边服侍的女童,连忙斟满一碗香茶递上来。
悟空见了,嗖的一声飞过去,钻在茶沫之下。
铁扇公主渴极,接过茶,两三口全喝下去。
悟空到了她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铁扇公主听了大吃一惊,道:“孙悟空,你在哪里哩?”悟空道:“老孙己在尊嫂腹内,我知你也饥渴了,我先送你个坐碗儿解渴!”就把脚往下一蹬,那罗刹小腹之中,疼痛难禁,坐在地上叫苦。
悟空道:“嫂嫂,我再送你个点心充饥!”又把头往上一顶。
铁扇公主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她面黄唇白,只叫:“孙叔叔饶命!”。
(1)学生阅读,说一说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
(2)从这个片段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孙大圣?选自《三借芭蕉扇》出示片段 2:-一三人叉一路祭只需水了披星戒月「击是炎夏时分子。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典名著之旅》中,学生将学习《西游记》的部分章节,如《猴王出世》《官封弼马心何足》。
本节课为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主要内容,激发阅读兴趣,为后续深入阅读做准备。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阅读《西游记》的部分章节,学生能够理解名著中的经典故事,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文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三、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典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对古典名著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学生在五年级上册学习了《草船借箭》等课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五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古典名著中的神话故事和奇幻元素有较高的兴趣。
他们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能够独立完成阅读任务。
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喜欢通过互动和讨论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乐于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阅读《西游记》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生僻字和难句,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同时,由于《西游记》的背景知识和历史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学生可能对某些章节的理解存在困难。
此外,学生可能对名著中的深层次主题和寓意把握不准,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1. 软硬件资源:《西游记》纸质书籍、多媒体投影仪、白板等。
2. 课程平台:无特殊要求。
3. 信息化资源:无特殊要求。
4. 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讨论互动等。
整本书导读课《西游记》教学设计

整本书导读课《西游记》教学设计第十二课时:整本书导读课《西游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西游记》是章回体小说,能据目录了解名著的相关信息,激发兴趣。
2.练习跳读与精读相结合方法阅读本书。
3.继续练习分条目陈述喜欢的人物形象,对关键信息详细描述。
二、教学过程(一)猜人物导入1.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个游戏,根据PPT上的提示,猜出人物。
他的名字很多:孙行者、悟空、外号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他是——他是唐僧弟子,好吃懒做,愚笨可笑,形象丑陋,但对唐僧忠心耿耿,他是——她是白骨夫人,变身为少女、妇女、老人欺骗唐僧,最后被孙悟空打死,她是——他是妖怪,自称“圣婴大王”,只有婴儿大小,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
他是——(孙悟空、猪八戒、白骨精、红孩儿)是的,这是我们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本书的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
(出示PPT 作者介绍)2.出示目录,了解章回体小说。
(出示名著目录)有没有发现这本书的目录与一般小说的目录有什么不一样呢?(板书:章回体小说),出示《三国演义》《红楼梦》的目录。
其中,《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3.学生读目录,说说你了解的情节。
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西游记》共一百回,其中前七回写的是孙悟空出世和大闹天宫。
今天我们要阅读的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节选。
(二)用较快的速度默读片段1.提出默读要求:今天我们要阅读的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部分。
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默读,遇到个别不理解的词句,不要回读。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生补充)大家准备好了吗?开始静心阅读吧。
学生安静阅读。
2.读后交流:今天的阅读,有没有读到以前不了解不知道的内容?请你来分享。
如:玉皇大帝渡劫、修炼的年限;如来佛的全名等(三)精读:孙悟空“闹”了几次,梳理出孙悟空的“罪状”。
1.师:孙悟空大闹天空,大大小小闹了几次呢?请你跳读,找到关于“闹”的段落就停下来细细读一读。
把孙悟空犯哪些罪找出来,然后与同桌交流,完成孙悟空“罪状”清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课时:整本书导读课《西游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西游记》是章回体小说,能根据目录了解名著的相关信息,激发兴趣。
2.练习跳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本书。
3.继续练习分条目陈述喜欢的人物形象,对关键信息详细描述。
二、教学过程
(一)猜人物导入
1.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个游戏,根据PPT上的提示,猜出人物。
他的名字很多:孙行者、悟空、外号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他是——他是唐僧弟子,好吃懒做,愚笨可笑,形象丑陋,但对唐僧忠心耿耿,他是——
她是白骨夫人,变身为少女、妇女、老人欺骗唐僧,最后被孙悟空打死,她是——
他是妖怪,自称“圣婴大王”,只有婴儿大小,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
他是——
(孙悟空、猪八戒、白骨精、红孩儿)是的,这是我们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本书的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
(出示PPT 作者介绍)
2.出示目录,了解章回体小说。
(出示名著目录)有没有发现这本书的目录与一般小说的目录有什么不一样呢?(板书:章回体小说),出示《三国演义》《红楼梦》的目录。
其中,《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3.学生读目录,说说你了解的情节。
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西游记》共一百回,其中前七回写的是孙悟空出世和大闹天宫。
今天我们要阅读的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节选。
(二)用较快的速度默读片段
1.提出默读要求:今天我们要阅读的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部分。
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默读,遇到个别不理解的词句,不要回读。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生补充)大家准备好了吗?开始静心阅读吧。
学生安静阅读。
2.读后交流:今天的阅读,有没有读到以前不了解不知道的内容?请你来分享。
如:玉皇大帝渡劫、修炼的年限;如来佛的全名等
(三)精读:孙悟空“闹”了几次,梳理出孙悟空的“罪状”。
1.师:孙悟空大闹天空,大大小小闹了几次呢?请你跳读,找到关于“闹”的段落就停下来细细读一读。
把孙悟空犯了哪些罪找出来,然后与同桌交流,完成孙悟空“罪状”清单。
孙悟空“罪状”清单
2.同桌交换意见,相互补充。
3.全班交流
交流一:分条介绍“罪状”
交流二:请你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说说孙悟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把重要的理由说具体。
学生发言(骄傲自大、武功高强、法力无边、有野心、争强好胜等)
学生完成板书
(四)链接典型章回及片段节选,丰富人物形象。
链接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片段略)
学生默读,思考,读了这个片段,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孙悟空?要求把理由说具体。
学生发言、补充板书。
(五)链接书评,质疑,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PPT出示书评。
小结:《西游记》中,师徒四人一路西行,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惊险和奇异的事情,历经八十一难,跌宕起伏,妙趣横生。
课后,希望同学们去读读这部神奇瑰丽的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