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卤肉制品类的制作
酱卤肉制品加工技术
![酱卤肉制品加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680260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e.png)
酱卤肉制品加工技术1. 引言酱卤肉制品是一种传统美食,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味。
在制作过程中,肉类以酱汁或卤汁浸泡以增强味道,并通过长时间腌制来增加保质期。
本文将介绍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技术,包括原材料选取、腌制技巧、烹饪方法等。
2. 原材料选取制作酱卤肉制品的首要条件是选择优质的原材料。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原材料选取要点:•肉类选择:一般选择新鲜、肉质紧实的瘦肉,如猪肉、牛肉等。
加工前应去除多余的脂肪和筋膜,以免影响口感。
•酱汁或卤汁的调制材料:通常包括豆酱、酱油、花椒、八角、姜、蒜等。
根据口味的不同,可以对调制材料进行适量的调整。
3. 腌制技巧腌制是制作酱卤肉制品的关键步骤,腌制技巧的掌握直接关系到最终的口感和风味。
以下是腌制技巧的一些要点:•腌制时间:腌制时间应根据肉类的大小和厚度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腌制时间在2-24小时之间,较大块的肉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确保味道的渗透。
•温度和湿度:腌制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也是影响味道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湿度有助于增加肉类的鲜嫩度和口感。
•翻面均匀:腌制时需要不时翻面,确保酱汁或卤汁能够均匀地渗透到肉类的每个部分,提高味道的均衡性。
4. 烹饪方法经过腌制后的酱卤肉制品可以根据不同的口味和需求进行烹饪。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烹饪方法:•水煮:先将腌制好的肉类煮至八成熟,然后切成薄片,再重新煮熟。
•炖煮:将腌制好的肉类和少量的水一起放入炖锅中,慢炖几个小时,直到肉变得酥烂。
•炒煮:将腌制好的肉类切成块状,和一些蔬菜一起炒煮,增加口感和营养。
5. 贮存和保鲜酱卤肉制品在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贮存和保鲜,以延长其保质期。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方法:•冷藏:将制作好的酱卤肉制品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可保持其新鲜度和风味。
•干燥保存:将酱卤肉制品晾干,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真空包装:将酱卤肉制品真空包装,以防止氧化和保持其风味。
6.酱卤肉制品加工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通过选取优质的原材料、掌握腌制技巧和采用适当的烹饪方法,可以制作出美味可口的酱卤肉制品。
酱卤肉制品执行标准
![酱卤肉制品执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e50c6f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8.png)
酱卤肉制品执行标准
酱卤肉制品是早在唐朝就有的一种传统小吃,目前它也深受人们
喜爱。
按照《酱卤肉制品执行标准》的规定,酱卤肉制品的加工制作
应遵循以下步骤:
1、酱料的配制:酱卤肉制品装制至少需包括糖、色素、醋酸、胡椒米、香叶、花椒、料酒、八角、人参、大茴香、沙茶、白醋和水淀粉等成分,不同酱卤肉制品有着不同的酱料配方。
2、肉馅的制作:一般使用肉末或瘦肉,经过搅拌、腌制和配料处理后
制作出不同口味的肉馅。
3、入皮制备:将肉馅填入面皮中,形成小馅饼,通常在此过程中会裹
入一层淀粉,用于改善口感。
4、腌制:将入皮后的小馅饼放入指定的酱汁中腌制,一般腌制时间为4~5小时。
5、煎制:将腌制好的馅饼以少许油炸至表面焦黄,即可食用。
以上就是《酱卤肉制品执行标准》中提及的酱卤肉制品的加工制
作过程,其中,每一道工序都必须遵循标准的规定,以保证其味道的
美味程度。
更重要的是,在加工制作酱卤肉制品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原材
料的新鲜品质、清洁卫生,以确保其口感和营养价值。
在腌制过程中,应当使用醒酒、脱水的温和方式处理,以确保肉的质地较为细嫩。
此外,做好酱卤肉制品时一定要重视安全问题,在原材料入库、
加工料理及高温煎制等过程中切忌大量使用添加剂和防腐剂,以确保
营养成分的安全性。
从上述内容可见,严格执行《酱卤肉制品执行标准》对于保证酱
卤肉制品色泽香味、保持卫生安全和营养价值皆有重要实用价值,希
望厨师能够按照标准规定进行加工制作,以上美食礼品新鲜、营养、
安全,使消费者享用到美味的酱卤肉制品。
酱卤肉制品工艺流程
![酱卤肉制品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caac23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5.png)
酱卤肉制品工艺流程
《酱卤肉制品工艺流程》
酱卤肉是一种美味的中国传统食品,其制作工艺流程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改进,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产工艺。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酱卤肉的制品工艺流程。
首先是选材环节。
选择新鲜猪肉,通常选择瘦肉和肥肉的比例为6:4,以确保酱卤肉口感鲜嫩可口。
然后对猪肉进行清洗和去除杂质,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接下来是腌制环节。
将处理好的猪肉块放入腌料中腌制,腌料通常包括盐、酱油、料酒、姜、葱、花椒等。
腌制时间一般为12-24小时,确保腌料充分渗透到猪肉内部。
然后是卤制环节。
将腌制好的猪肉块放入卤水中煮制,卤水的配方包括八角、桂皮、香叶、干辣椒、草果、甘草、花椒等,这些香料能够赋予酱卤肉独特的风味。
煮制时间根据猪肉块的大小和软硬程度而定,通常为1-3小时。
最后是晾制环节。
将卤制好的猪肉块捞出晾干,然后放置阴凉通风处晾晒,等到水分蒸发,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白霜,就可以装瓶封存了。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美味的酱卤肉就制作完成了。
制作酱卤肉的工艺虽然简单,但需要经验丰富的厨师把控火候和加料配
方,才能制作出口感鲜嫩、香气扑鼻的酱卤肉。
希望大家在享用美味的酱卤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背后的精湛工艺。
酱卤肉制品的分类以及它的制作方法
![酱卤肉制品的分类以及它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55883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5.png)
酱卤肉制品的分类以及它的制作方法酱卤肉制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肉制品的做法并且通常来说酱卤肉制品不仅味道更好并且保质期更长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那么具体来说酱卤肉制品究竟分为哪些种类并且不同的种类而言酱卤肉制品的制作方法又存在着哪些区别呢?酱卤肉制品是一类很多人都喜欢吃的食物,因为这种食物的风味是比较独特的,口感特别鲜香,能够满足不同人的味蕾。
酱卤肉制品主要是以酱制的方法以及卤制的方法制作,主要食材为肉类的一种食物,白煮肉类、酱卤肉类以及糟肉类,都是酱卤肉制品比较常见的分类。
1、白煮肉类白煮,也叫白烧、白切,是原料肉经(或未经)腌制后,在清水(或盐水)中煮制而成的熟肉类制品,可认为是酱卤肉制品未经酱制或卤制的一个特例。
产品特点是制作简单,仅用少量食盐,基本不加其他配料,基本保持原形原色及原料本身的鲜美味道;外表洁白,皮肉酥润,肥而不腻。
白煮肉类以冷食为主,吃时切成薄片,蘸以少量酱油、芝麻油、葱花、姜丝、香醋等。
其代表品种有盐水鸭、白切肉、白斩鸡、白切猪肚等。
2、酱卤肉类是肉在水中加食盐或酱油等调味料和香辛料一起煮制而成的熟肉类制品,是酱卤肉制品中品种最多的一类,风格各异,但主要制作工艺大同小异,只是在具体操作方法和配料的数量上有所不同。
根据这些特点,酱卤肉可分为酱制品、酱汁制品、蜜汁制品、糖醋制品、卤制品五类。
产品特点是色泽鲜艳、味美、肉嫩,具有独特的风味,其色泽和风味主要取决于调味料和香辛料。
代表品种有酱牛肉、酱汁肉、卤肉、糖醋排骨、蜜汁蹄髓等。
3、糟肉类是肉经白煮后,再用酒糟或陈年香糟代替酱汁或卤汁糟制的冷食熟肉类制品。
产品特点是制品胶冻白净,清凉鲜嫩,保持原料固有的色泽和曲酒香气,风味独特。
糟制品需要冷藏保存,食用时需添加冻汁,携带不便,因而受到一定的限制。
代表品种有糟肉、糟鸡、糟鹅等。
上述的三种是比较常见的酱卤肉制品的做法但是其实除此之外还是有很多的酱卤肉制品的做法可以选择的,其实对于肉制品而言肉制品的味道以及新鲜度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人们想要吃美味的酱卤肉制品就要挑选新鲜并且美味的好肉作为原料。
酱卤肉制品 生产工艺流程
![酱卤肉制品 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c9438b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2.png)
酱卤肉制品生产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酱卤肉制品是中国传统的肉类加工食品,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
酱卤肉制品加工技术
![酱卤肉制品加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97b23b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8.png)
酱卤肉制品加 工技术
(3)蛋白质的变化 肉经过加热,肉中蛋白质发生变性和分 解。首先是凝固作用,肌肉中蛋白质受热后开始凝固而变性, 使原生质中的肌凝蛋白、肌溶蛋白、肌红蛋白等属于肌浆部分 的各种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而成为不可溶性物质。其次 是脱水作用。蛋白质在发生变性脱水的同时,伴随着多肽类化 合物的缩合作用,使溶液黏度增加。结缔组织中的蛋白质主要 是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在一般的加热条件下,弹性蛋白几乎 不发生什么变化,主要起作用的物质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在 水中加热则变性,水解成动物胶,使产品在冷却后出现胶冻状。
02 一.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与整理→腌制→烘坯→上通→煮制→冷却→ 包装
酱卤肉制品加 工技术
(二) 操作要领
1.原料选择与整理
选用当年健康肥鸭,宰杀拔毛后切去翅膀和脚爪,然后在右 翅下开膛,取出全部内脏,用清水冲净体内外,再放入冷水中 浸泡1h左右,挂起晾干待用。
2.腌制
先干腌,即用食盐和八角粉炒制的盐,涂擦鸭体内腔和体表, 用盐量每只鸭100~150g,擦后堆码腌制2~4h,冬春季节长 些,夏秋季节短些。然后扣卤,再行复卤2~4h即可出缸。复 卤即用老卤腌制,老卤是加生姜、葱、八角熬煮加入过饱和盐 水而制成。
02 浸 出 物 的 变 化 在 加 热 过 程 中 从 肉中 分离 出来 的汁 液含 有大量的浸出物,它们易溶于水,易分解,并赋予煮熟 肉的特征口味和增加香味。呈游离状态的谷氨酸和次黄 嘌呤核苷酸会使肉具有特殊的香味。
酱卤肉制品加 工技术
肉的外形及重量变化 肉开始加热时肌肉纤维 收缩硬化,并失去黏性,后期由于蛋白质的水 解、分解以及结缔组织中的胶原蛋白水解成动 物胶,肉的硬度由硬变软,并由于水溶性水解 产物的溶解,组织细胞相互集结和脱水等作用 而使肉质粗松脆弱。加热后的由于肉中水分的 析出而使其重量减轻。
酱卤肉制品作业指导书
![酱卤肉制品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9f7e01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0.png)
酱卤肉制品作业指导书酱卤肉制品生产作业指导书酱卤肉制品是将鲜或冻畜禽肉和可食副产品放在加有食盐、酱油(或不加)、香辛料的水中,经过预煮、浸泡、烧煮、酱制(卤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酱卤系列肉制品。
这类产品采用猪头、耳、舌、蹄、尾、心、肚等副产品为原料,并对传统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应用新型的食品配料,引入现代的包装形式及高温杀菌工艺,提高了该类品种的食品卫生安全性和货架期。
以下是酱卤肉制品的作业指导:一、工艺流程酱卤肉制品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采购、验收、解冻、修整漂洗、预煮、调配辅料、酱卤、冷却、定量真空包装、高温杀菌、水冷却、保温检验、擦袋贴标、打印日期、装箱入库。
二、配方设定酱卤肉制品的配方设定包括食盐、原料成品率的2.2%、糖稀、原料成品率的2-2.5%、亚硝酸钠、<30PPm、红曲红色素(100#)、0.004-0.03%、红曲黄色素(100#)、0.002-0.005%、海天草菇老抽、0.6-1.5%、辛香料包、0.5-1%、蚝油、0.5-1%、味精、0.3%、I+G、0.02%、乙基麦芽酚、0.03%、双倍焦糖色素(根据品种)、0.01-0.15%、葱、1%、姜、0.5%、蒜、0.4%、骨髓浸膏M2、0.3-0.5%、FRT168、0.2-0.3、料酒、1%、烟熏液(根据风味要求)、0.03-0.1%。
工艺要求:首先,原材料采购验收必须符合食用标准和规格标准,供应商应提供三证及检疫合格证明或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并来自非疫区。
其次,修整过程中,猪头、蹄、耳等应解冻后修整去浮毛污物,头蹄要劈半加工,口条要去舌苔,肚、肠等要用0.5—1%的明矾去除粘膜,并漂洗干净。
每个品种应分类分时预煮,参考附表。
酱卤采用沸水下锅,再沸后小火恒温浸味,注意翻炒保证温度均衡。
酱卤时间温度参考附表(一)。
产品出锅装盘后,需要冷却至常温(气温高时需加排风),然后进行定量真空包装。
根据产品规格设定净含量、包装袋规格、形状、真空时间、热封时间,具体操作按《小包装间岗位责任制》执行。
酱卤制品实验报告
![酱卤制品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3c505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d.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酱卤肉制品的制作工艺及流程。
2. 掌握酱卤肉制品的调味技巧和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提高对酱卤肉制品风味和质量的认识。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材料:1. 新鲜猪肉、鸡肉、鸭肉等;2. 酱油、食盐、料酒、糖、香辛料(如八角、桂皮、丁香、花椒等);3. 白酒、生姜、大葱、大蒜等。
设备:1. 炒锅、高压锅、蒸锅;2. 筛网、漏勺、刀、砧板;3. 精密电子秤、温度计。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准备工作- 将新鲜肉类清洗干净,切成块状;- 将香辛料和调味料准备好。
2. 腌制- 将肉类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盐、料酒、白酒、生姜、大葱等;- 搅拌均匀,腌制30分钟。
3. 烹饪- 将腌制好的肉类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加入酱油、糖、香辛料等调味料;-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
4. 酱制- 将煮好的肉类捞出,沥干水分;- 在锅中加入适量的酱油、糖、香辛料等调味料;- 将肉类放入锅中,小火烧制,使肉质更加入味。
5. 卤制- 将煮好的肉类捞出,沥干水分;- 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加入酱油、糖、香辛料等调味料;- 将肉类放入锅中,小火慢炖,使肉质更加酥烂。
6. 调味- 根据个人口味,可适量加入葱花、香菜等;- 将煮好的酱卤肉制品盛出,冷却后切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酱卤肉制品。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以下要点:1. 腌制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肉质变硬;2. 烹饪过程中,火候要掌握好,以免肉质烧焦;3. 调味料的使用要适量,以免影响肉质口感;4. 卤制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肉质变得过于酥烂。
本次实验结果证明,通过合理的制作工艺和调味技巧,可以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酱卤肉制品。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酱卤肉制品的制作工艺,还提高了对调味技巧和操作方法的认识。
在今后的烹饪实践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烹饪水平,为家人和朋友制作出更多美味的佳肴。
酱卤肉制品加工工艺
![酱卤肉制品加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ac3870de4b35eefdc9d333e0.png)
酱卤肉制品加工工艺流程
一、原材料验收
通过感官验收原材料.
二、原材料储存
1、鲜的原料在保鲜库储存。
2、冻的原料在冷库储存。
三、解冻
冻的原材料在前处理车间水池里缓化12小时。
四、预煮
已缓化原材料过水炒一下,目的是让原料表面的毛根出来。
五、喷烤
用喷灯在原料的表面喷烤,目的是清除原料表面的毛根.
六、清洗
喷烤过的原料用水清洗干净。
七、修选
已清洗原材料用刀进行修选。
八、成型
已修选的原料做形,例如鸡盘腿。
九、腌制
1、购进的辅料进行验收。
2、辅料进行储存。
3、在配料间进行配制料包.
4、已做完形的原料用调料腌制6小时。
十、蒸煮熟制
1、各种产品煮制的时间都不相同.
2、在煮制前在夹层锅内放置料包.
十一、冷却
已熟制的产品在晾晒间晾晒4—6小时,让其冷却彻底。
十二、检斤入库
十三、检验
十四、装袋(包装产品)
1、杀菌清洗消毒
2、内包装杀菌、冷却、检验。
3、装箱、运输销售。
十五、装袋(散装产品)
1、检斤分货.
2、装箱。
3、运输销售。
酱卤肉制品加工技术
![酱卤肉制品加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2e47e2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e.png)
多元化口味: 不断探索新的 口味和风味, 满足不同消费
者的需求
THANKS
汇报人:XX
卫生控制:严 格控制加工过 程中的卫生条 件,防止微生 物污染,保证 产品的卫生安
全。
设备维护:定 期对煮制与杀 菌设备进行维 护保养,确保 设备正常运行, 提高产品质量 和生产效率。
Part Five
包装与贮存技术
包装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包装材料应具备 阻隔性能,能够 防止氧气、水蒸 气和异味渗透, 以保持酱卤肉制 品的品质和口感。
按照产品特点和风味,酱卤肉制品可分为五香酱卤肉制品、糖醋酱卤肉 制品、麻辣酱卤肉制品等。
按照加工程度,酱卤肉制品可分为初级加工品、中级加工品和高级加工 品。
传统制作方法
原料选择:选择新鲜、健康的肉类原料,如猪肉、鸡肉等。
腌制:将原料肉切成适当大小,加入盐、糖、料酒等调料腌制一段时间,以便入味。
包装材料应具有 耐高温性能,能 够在高温杀菌过 程中保持包装的 完整性和阻隔性 能。
包装材料应具有 环保性,能够被 自然降解或回收 再利用,减少对 环境的污染。
包装材料应具有 经济性,能够降 低生产成本,提 高企业的经济效 益。
包装工艺流程
包装材料选择:根据产品特点和贮存要 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如真空包装袋、 铝箔等。
预处理:预处理 是现代加工技术 的关键环节,包 括解冻、清洗、 切割和腌制等步 骤,这些步骤能 够提高产品的口 感和品质。
煮制:煮制是酱 卤肉制品加工的 重要环节,需要 控制温度和时间, 以保证产品的熟 度和口感。同时, 煮制还能够起到 杀菌消毒的作用, 提高产品的安全 性。
调味:调味是酱 卤肉制品加工的 重要环节,需要 选用优质的调味 料,调制出符合 消费者口味的口 感和味道。同时, 调味还能够掩盖 原料的异味,提 高产品的品质。
肉品加工技术 酱卤肉制品加工
![肉品加工技术 酱卤肉制品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e4a2713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1.png)
2.3 糟肉类
糟肉类是将原料经白煮后, 再用香糟糟制的冷食熟肉 类制品。其主要特点是保 持了原料肉固有的色泽和 曲酒香气。糟肉类有糟肉、 糟鸡及糟鹅等。
二、酱卤制品加工的基本技术
1
调味:调味就是根据 各地区的消费习惯、
品种的不同而加入不
同种类和数量的调味
料,加工成具有特定
风味的产品。
2 煮制:煮制是对原料肉进 行热加工的过程,用水 、 蒸汽等加热方式处理,其 对产品的色、香、味、形 及成品化学变化都有显著 的影响。
三、白煮肉类制品的加工
3、白切鸡
产品特点:皮光亮油黄, 肉净白;鸡香纯正,无 腥味;皮嫩肉嫩,味鲜 润口,肥而不腻;肌肉 饱满,形体完整。
三、白煮肉类制品的加工
3、白切鸡
产品特点:皮光亮油黄, 肉净白;鸡香纯正,无 腥味;皮嫩肉嫩,味鲜 润口,肥而不腻;肌肉 饱满,形体完整。
四、酱卤肉类制品加工
三、白煮肉类制品的加工
1、白切猪肉
产品特点:该产品肥而 不腻,瘦而不柴,香烂 可口。
三、白煮肉类制品的加工
2、白切羊肉
2.1 工艺流程 原料肉的处理—预煮--煮制—出锅、 冷冻
2.2 原料配方(单位:kg) 羊肉10,白萝卜1,料酒0.2,生姜 0.2,葱0.2,陈皮0.1,青蒜丝0.2, 甜面酱0.4,辣椒酱0.3。
三、白煮肉类制品的加工
3、白切鸡
3.3 操作要领
3.3.1 原料选择 要求鸡体丰满健壮,皮下脂肪适中,除 毛后皮色淡黄。鸡经宰前检疫,宰后检 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3.3.2 宰杀 口腔放血后,煺净鸡毛。开膛刀口要小, 去尽内脏,然后将鸡体内外清洗干净;
3.3.3 预煮 先将鸡坯放入沸水浸煮,煮沸后立即提 出,使鸡形丰满、定型,并除去腥味;
酱卤肉制品加工工艺与配方
![酱卤肉制品加工工艺与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83ffd99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1a.png)
酱卤肉制品加工工艺与配方
1.原材料选择:
选择新鲜、优质的肉类原材料,并根据不同的口感要求选择不同部位
的肉。
例如,制作传统的酱肉通常选用肥瘦相间的猪肉五花肉,而制作酱
鸭则选用鸭肉。
2.腌制:
腌制是酱卤肉制品的重要步骤。
腌制的目的是使肉质更加鲜嫩,并且
能够促进调味料的渗透。
腌制的时间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通常需要数
小时到数天不等。
常用的腌制调味品包括:盐、白糖、五香粉、料酒、生抽、酱油、大葱、姜、蒜等。
将这些调味品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后涂抹在肉上,经过
腌制时间后,肉就可以进入下一步烹制的过程。
3.烹制:
烹制是酱卤肉制品的核心步骤。
烹制的方式可以通过煮、炖、焖等方
法完成,以使肉质更加鲜嫩、口感更好。
4.包装:
烹制完成后的酱卤肉制品需要进行包装。
包装可以采用常见的真空包装、瓶装、桶装等方式,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并保持产品的新鲜和口感。
总结起来,酱卤肉制品的制作需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进行腌制、烹
制和包装等步骤,并根据个人口味和风味要求选则不同的调味品进行配方。
需要注意的是,在酱卤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应注意卫生安全,并严格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此外,加工过程中还应遵循相关的食品加工标准和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酱卤肉制品的制作工艺和配方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域、传统和个人喜好进行创新和调整,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15种酱卤肉制品加工工艺技术与流程
![15种酱卤肉制品加工工艺技术与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ef76a0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7.png)
15种酱卤肉制品加工工艺技术与流程酱卤肉制品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特色熟食,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在传统的制作中,有许多不同的加工工艺技术和流程,每一种都能给食品带来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本文将介绍15种常见的酱卤肉制品加工工艺技术与流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
一、糖酱腌制法糖酱腌制法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工艺,主要由糖、盐、酱油等原料组成。
首先将腌制原料切成块状或条状,然后将其浸泡在含有糖、盐、酱油等调料的腌制液中,放置数小时至过夜,使其入味。
二、干腌制法干腌制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加工工艺,主要适用于瘦肉。
首先将腌制原料切成薄片或丝状,然后将其均匀地涂抹上盐和其他调料,静置一段时间,待水分渗透出来后,再进行晾晒和熏制。
三、酱卤浸渍法酱卤浸渍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酱卤肉加工工艺,主要由酱油、盐、酒等原料组成。
将腌制原料放入酱卤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使之入味后取出,可以进行煮熟或者烤制。
四、速腌制法速腌制法是一种较为快捷的加工工艺,适用于需快速制作的酱卤肉制品。
将腌制原料切成薄片或丁状,然后加入腌制液中,用高压处理或真空处理,使其在短时间内入味。
五、冷卤加热法冷卤加热法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工艺,即将腌制原料放入卤水中煮熟,然后浸泡在冷卤中一段时间,让其入味。
在使用该方法时,追加温度需要严格控制,以免煮熟过度导致口感不佳。
六、热卤加热法热卤加热法是一种将腌制原料直接放入热卤中煮熟的工艺,该方法简便、快捷,但需要注意火候掌握,以免过度煮熟造成食材损失。
七、糊状浸泡法糊状浸泡法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工艺,即将腌制原料的表面涂抹上一层糊状物质,如糯米糊等,然后放入卤水中浸泡煮熟,使其入味。
八、脱水烘干法脱水烘干法是一种将腌制原料经过糊化后,放入烘干设备中进行脱水和烘干的工艺。
该方法主要用于生产脱水肉制品。
九、冷冻法冷冻法是一种将腌制原料经过冷冻处理的工艺,使其保存时间更久。
在使用冷冻法时,需要注意冷冻温度的控制,以免对食材造成质量损害。
酱卤肉制品加工实验报告
![酱卤肉制品加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9fe77c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1.png)
一.酱卤及制品1.实验原理:酱卤肉类是将肉在水中加食盐或酱油等调味料和香辛料一起煮制而成的熟肉类制品。
一般酱卤肉类的原料在加工时,先用清水预煮 15~25min,然后用酱汁或卤汁煮制成熟。
某些产品在酱制或卤制后,需再经烟熏等工序。
酱卤肉类的主要特点是色泽鲜艳、味美、肉嫩,具有独特的风味。
酱卤制品根据参加调味料的种类、数量不同又可分为很多品种,通常有五香或红烧制品、蜜汁制品、糖醋制品,卤制品等。
〔1〕五香或红烧制品是酱制品中最广泛的一大类,这类产品的特点是在加工中用较多量的酱油,另外在产品中参加八角、桂皮、丁香、花椒、小茴香等多种香辛料,故又叫五香制品。
〔2〕蜜汁制品在红烧的根底上使用红曲米作着色剂,产品为樱桃红色,鲜艳夺目,辅料中参加多量的糖分或增加适量的蜂蜜,产品色浓味甜。
〔3〕糖醋制品辅料中加一定比例的糖醋,使产品具有甜酸的滋味。
2.实验步骤:〔一〕调味根据各地区消费习惯、品种的不同而参加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调味料,加工成具有特定风味的产品。
调味的方法根据参加调味料的时间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1〕根本调味在原料经过整理之后,参加盐、酱油或其他配料进行腌制,奠定产品的咸味,称根本调味。
〔2〕定性调味原料下锅后,随同参加主要配料如酱油、盐、酒、香料等,加热煮制或红烧,决定产品的口味称定性调味。
〔3〕辅助调味加热煮制之后或即将出锅时参加糖、味精等以增进产品的色泽、鲜味,称辅助调味。
〔二〕煮制〔1〕清煮在肉汤中不加任何调味料,只是清水煮制,也称紧水、出水、白锅。
通常在沸腾状态下加热数分钟至一小时。
它是辅助性的煮制工序,作用是去除原料肉的腥、膻异味,同时通过撇沫、除油,将血污、浮油除去,保证产品风味纯粹。
〔2〕红烧是在参加各种调味料后进行煮制,加热的时间和火候依产品的要求而定。
要掌握由汤与肉的比例和煮制中汤量的变化,分为宽汤和紧汤。
加热火候根据加热火力的大小可分为旺火、文火和微火。
最终使产品酥润可口、风味浓郁。
酱卤肉制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酱卤肉制品生产工艺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d285328d312b3169a551a420.png)
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少量酒精可在进入人体之后,马上随肺部呼吸或经汗腺排出体外,
绝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先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对人体有害,但它很快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
酸。
乙酸是酒精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唯一有营养价值
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少量酒精可在进入人体之后,马上随肺部呼吸或经汗腺排出体外,
绝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先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对人体有害,但它很快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
酸。
乙酸是酒精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唯一有营养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酱卤肉制品类的制作
1、酱汁和卤汤的调制:
酱卤肉制品加工中所用的酱汁和卤汤的调制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要求应用科学配方,选用优质配料,形成产品独特风味和色泽。
生产酱、卤产品时,老汤十分重要,老汤时间越长,酱、卤产品的风味越好。
第一次酱、卤产品时,如果没有老汤,则要对配料进行相应的调整。
老汤反复使用后会有大量沉淀物而影响产品的一致性,必须经常过滤以保持老汤清洁。
在工业化生产中,可以借助过滤或净化机械完成净化过程。
此外,每次使用时应撇净浮沫,使用完毕应清洁并烧开。
通常老汤每天都要使用,长时间不用的老汤应冷冻贮藏或定期煮开,以防止腐败变质。
2、老汤处理与保存问题:
老汤是酱卤肉制品加工的重要原料,良好的老汤是使酱卤肉制品产生独特风味的重要条件。
老汤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产物,并积累了丰富的风味物质,它们是使酱卤肉制品形成独特风味的重要原因。
然而,在老汤存放过程中,这些物质易被微生物利用而使老汤变质;反复使用的老汤中含有大量的料渣和肉屑,也易使老汤变质,风味发生劣变。
用含有杂质的老汤卤肉时,杂质会粘附在肉的表面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因此,老汤使用前须进行煮制,如果较长时间不用,须定期煮制并低温贮藏。
一般煮制需要贮藏的老汤,用50目丝网过滤,并撇净浮沫和残余的料渣入库。
0--4℃保存、备用。
在工业化生产中,为保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通常用机械过滤等措施统一过滤老汤,确保所有原料使用的老汤为统一标准。
3、酱卤肉制品生产中的卤汤制备问题
卤汤制备是酱卤肉制品生产的关键环节。
卤汤是由老汤加水和调味料进行煮制而成。
卤汤的质量受老汤与水的比例、食盐和调味料的用量、煮制方法及煮制过程中水分蒸发量等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老汤与水的比例及煮制过程中水分蒸发量,直接影响卤汤的浓度和咸度,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和调整。
酱卤肉制品制卤时如果水分蒸发太多,可以适量补充一些水,并可适当添加一些姜片、色素等香辛料,同时兼顾老汤的用量,补充用盐量。
4、酱卤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火候控制技术问题:
火候控制是加工酱卤肉制品的重要环节。
旺火煮制使外层肌肉快速强烈收缩,难以使配料逐步渗入产品内部,不能使肉酥润,产品干硬无味,内外咸淡不均,汤清淡而无肉味;文火煮制则肌肉内外物质和能量交换容易,产品里外酥烂透味,肉汤白浊而香味厚重,但往往需要较长的煮制时间,并且产品难以成形,出品率也低。
因此,火候的控制应根据品种和产品体积大小确定加热的时间、火力,并根据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火候的控制包括火力和加热时间的控制。
除个别品种外,各种产品加热时的火力,
一般都是先旺火后文火。
通常旺火煮的时间比较短,文火煮的时间比较长。
使用旺火的目的是使肌肉表层适当收缩,以保持产品的形状以免后期长时间一文火煮制造成产品不成形或无法出锅;文火煮制则是为了使配料逐步渗人产品内部,达到内外咸淡均匀的目的,并使肉酥烂、入味。
加热的时间和方法随品种而异。
产品体积大,块头大,其加热时间一般都比较长。
反之,就可以短一些,但必须以产品煮熟为前提。
5、酱卤肉制品加工中酱油的选用问题:
在酱卤肉制品中多用老抽,用于上色。
生抽和老抽都是经过酿造发酵加工而成的酱油。
生抽颜色较浅,酱味较浅,咸味较重,较鲜,多用于调味;老抽颜色较深,呈棕褐色,酱味浓郁,鲜味较低,故有加入草菇以提高其鲜味的草菇老抽等产品,一般用来给食品着色,比如做红烧制品等。
6、酱煮时酱卤肉制品粘锅或浮出水面控制问题:
酱卤肉制品酱煮过程中,由于卤汤的沸腾作用,一些产品会浮出水面而煮不到,导致这些肉不入味或煮不熟,因此在开始煮制时通常用不锈钢网或箅子将产品压住,上面压以重物使其保持在水面以下,从而使产品都能入味,保证产品品质的一致性。
此外,酱卤过程中,长时间接触锅的产品可能会发生粘锅现象,因此有时也在肉的下面垫上箅子或不锈钢网,将肉与锅隔开,从而避免产品粘锅。
7、酱卤制肉品生产的卤汤澄清问题:
卤汁中除了大部分的水分外,还含有许多种的香料浸出物,芳香物质,以及大部分的色素,这些物质在有热的环境中会发生更为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特有的卤制风味。
但同时,这些物质也会使卤汤产生混浊现象,影响产品的加工品质。
使用食品加工专用的澄清剂和吸附剂可以将卤汁中的部分杂质和色素清除,但会对卤汤的口味造成一定的减弱。
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火力和调整配料进行控制,如使用小火及加大料中的白芷可以减轻混浊现象。
卤汤使用后立即进行过滤,可以保持澄清状态。
8、糖色熬制与温度控制问题:
糖色在酱卤肉制品生产中经常用到,糖色的熬制质量对产品外观影响较大。
糖色是在适应温度条件下熬制使糖液发生焦糖化而形成的,关键是温度控制。
温度过低则不能发生焦糖化反应或焦糖化不足,熬制的糖色颜色浅;而温度过高则使焦糖炭化,熬制的糖色颜色深,发黑并有苦味。
因此,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熬制出好的糖色。
在温度不足时:可以先在锅内添加少量的食用油,油加热后温度较高,可以确保糖液发生焦糖化,并避免粘锅现象。
在熬制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高温。
避免火力过大导致糖色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