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作推荐阅读》

合集下载

文化传统知识参考书籍推荐

文化传统知识参考书籍推荐

文化传统知识参考书籍推荐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了解和学习文化传统知识对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而要深入了解文化传统,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阅读相关的书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知识参考书籍,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首先推荐的是《中国文化通识读本》。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
个方面,包括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其次推荐的是《世界文化遗产大系》。

这套书籍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介绍
了世界各地的历史遗迹、文化景观和传统习俗。

通过阅读这套书籍,读者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增进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

另外,对于想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还可以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这本书简洁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适合初学者阅读。

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除了以上推荐的书籍,还有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知识参考书籍,读者可以根据
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不仅可以增进对文化传统的了解,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书籍,感受到文化传统的魅力,为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传统国学的书本(通用)

学习传统国学的书本(通用)

学习传统国学的书本(通用)学习传统国学的书本(通用)国学以前也还有过”国故“、”国粹“之类的叫法。

但” ”国故“、”国粹“有很大的保守性。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学习传统国学的书本(通用),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传统国学的书本1.《孙子兵法》孙子是我国古代兵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觉察无际的军事哲理思想、博大精深的古典军事理论体系、辞如珠玉的文学语言,以及历代雄杰对其研究的丰硕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为“兵圣” 。

他的著作《孙子兵法》的历史意义早已跨越时空,超出国界,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荣膺“ 世界古代第一兵书”的雅誉。

2.《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部宏伟巨制,对文学起源、文体类别、神思、风格、修辞、鉴赏、作家人品、文学语社会变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

作者刘勰的文学观,以儒家为主,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

他对人物和作品的评点,见解精辟,开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品风格刚健,富有诗意。

3.《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

《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时期历史的极好的材料。

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

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鲁迅先生称之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国学文化经典丛书《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书中描述了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至今为人所传颂。

《聊斋志异》也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郭沫若曾评价它:“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一部纵横交美的古代散文选集,成书于清代,编者按历史的流程将一位位最优秀的作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依次编录,读之如同漫步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的长廊,沿波讨源,因枝求叶。

有关中国文化的书

有关中国文化的书

有关中国文化的书【正文】中国文化是一种博大精深、千年传承的文化体系,拥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

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下面,将介绍几本有关中国文化的书籍,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中华文化大典》这本书是中国文化的宝库,全面系统地概述了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

其中包括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传统习俗等内容。

以其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和详实的资料,使读者可以很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框架和精髓。

同时,书中还附有大量的插图和图片,更加直观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中国古代文化学史》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演变。

作者通过系统的研究和整理,深入剖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渊源、特点和影响。

其中包括了中国古代文学、哲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面的中国古代文化图景。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卓越成就以及其对世界文化的重要影响。

三、《中国传统文化》这本书通过多个案例和文化故事,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

它主要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举例,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此外,书中还附有了一些经典的诗词和文章,使读者能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美和独特。

四、《中国文化史》这本书以历史的视角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通过对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和重要事件的描述,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沿革和变迁。

同时,书中还阐述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以及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五、《中国的传统节日》这本书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切入点,介绍了中国文化的节日习俗、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其中包括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还有与之相关的民间故事和歌曲。

#最新整理出来的优秀的中国文化研究书目

#最新整理出来的优秀的中国文化研究书目

《中国文化研究》历年书目2000年1月份目录◇性别诗学:意会和构想◇《许名扬文集》隆重出版发行◇奇崛冷艳和淡雅俗白之美--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吴梅村"诗史"论略◇居延新简、敦煌汉简中的"日书"残简◇宋元讲史话本的通俗化特征初探◇中国哲学中理气事理问题辨析◇"象和器"简论◇儒家的生死观◇孔子学说中的民本主义精华◇浅议孔子的隐退思想◇冯友兰先生的《老子》意义论◇先秦庄学接受论◇彩笔纵横写史著——评吴功正著《唐代美学史》◇道家虚静说及其美学意义◇澳门和近代中国革命◇从魏晋之际官僚贵族世袭特权的法律化制度化看士族门阀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科教兴国千年大计◇我看二十一世纪中国学术发展前景◇“文化至上”和文化责任◇由野蛮到文明,由厮杀到和平,由原始公社到“地球村”◇缺乏预见惟有企盼◇研究二十世纪学术文化的一些意见◇展望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发展◇二十一世纪多元文化的世纪?◇在新千年的曙光之下◇中国文化和文化中国——陈立夫空中访谈录◇否定“殉清”说着实不易——和邓云乡先生再论王国维的死因◇澳门中西文化的接受和过滤◇人名•性别•文化——对“男人名”、“女人名”文化现象的考察2000年2月份目录◇杜诗复合意象的创造(上篇)◇性灵派诗歌的艺术特征◇论明中期文权的外移——弘治朝文学振兴活动考略◇关于钱钟书的《百合心》◇古代通俗文学中侠女盗妹择夫的性别文化阐释◇对立和和谐——论铁凝的短篇小说◇相反而相成的艺术——试论易和中国山水画的构成◇试探王翬等“四王”的新貌◇丁绍光重彩画的民族审美意识特征◇明清时期东南商人的神灵崇拜◇日本幕府使团对太平战事的探察◇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不应被遗忘的人物——陈季同其人其书◇先秦道家之礼观◇试论冯友兰的思想历程◇先秦时期道家政治学说略论◇数字文化中的美学智慧——简评《数里乾坤》◇儒商精神的实质及其现代价值——“儒商精神和21世纪中国及东南亚经济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试论我国家庭教育伦理思想的发展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对民族凝聚力的影响◇空间和人的文化世界◇周代车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表现◇魏晋南北朝的自然观和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自然观2000年3月份目录◇汉魏六朝著书、编集撰人考论◇杜诗复合意象的创造(下篇)◇诗和禅和模糊思维◇论文学的文化透视◇“百年中国文学”学术座谈会综述◇“在事为诗”申论——对中国早期政治诗学现象的思想文化分析◇论宫词◇《西厢记》艺术成就的多维审视◇“1920-1945”台湾新文学运动和文学发展之概观◇冰心“母爱形象”之探◇“诗”和“史”的逆向——评萧红的《生死场》兼论女性写作◇迎接汉学研究的新发展◇论真武神在宋代的塑造和流传◇儒学的回顾和展望◇21世纪:儒学的地位及儒学研究的发展◇后现代主义.多元文化.中国新儒学热◇女性、女性意识和社会性别◇新书架◇关于稿件的规范化——致作者◇《大教育论坛》杂志稿约◇儒家柔性管理和东亚经济发展◇“天人合一”在中国文化中的终极理想设定◇深入探讨儒商精神,促进现代经济发展◇也论道安“本无”说的实质◇盛唐经学的窘境——论开、天文化特点和经学发展关系◇京师同文馆的发展历史及其贡献◇莱布尼茨的二进制和《易经》2003年1月份目录论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钱中文从学科史考察早期几种独立形态的新文学史温儒敏元白诗体理论探析钱志熙钱钟书《宋诗选注》的文献价值及文献疏失王兆鹏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出路杨维富从《易解》看王安石早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井卦•九三》为中心杨倩描简析洪迈的历史知识张元宋代馆阁之校勘经部书汝企和宋朝政府的图书征集述论丁建军凝晚年心血炼宋学巨制——读漆侠先生遗作《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王晓薇漆侠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宋史研讨会综述周国平“文无隐言”和儒家的形上等级制周裕锴简论“诗亡”和“《春秋》作”之关系——从一个侧面看先秦儒家士人的话语建构工程李春青“国民”和“奴隶”——对清末社会变迁过程中一组中坚概念的历史考察郭双林,龙国存《丧服》用杖制度考论张焕君《丧服》“报服”考述刁小龙《丧服》女子“出嫁不降”考辨陈倩陈独秀晚年的文化见解及逝世后的文化评价胡明侯宝林的相声艺术及其文化史意义田莉2002年香港“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纪要李庆本2003年2月份目录元明理学的“去实体化”转向及其理论后果——重回“哲学史”诠释的一个例子陈来模式及其变迁——史学史视野中的唐宋变革问题罗祎楠诠释三题葛兆光殷璠《河岳英灵集》诗学思想述略张海明超越和回归——从《桃花源记》、《游仙窟》到《仙游记》戴伟华,柏秀娟关于王逸《楚辞章句》的校理黄灵庚“成文”以“尽意”——论汉语古典诗学形式理论的基本思路之一刘方喜李白杜甫诗歌理论主张之比较马守君明代山人群体的生成演变及其文化意义张德建中国古代思想“谓之”话语的价值论底蕴程相占佛像灵验记及其文化意蕴刘亚丁马龙:蚕的化身——中国龙原型试探岳珍忽思慧《饮膳正要》识读札记尚衍斌近年蓬勃发展的中外关系史研究耿昇独树一帜的俄罗斯汉学柳若梅《廿二史札记•元建国号始用文义》辨正——公孙述“大成”国号新解刘建臻“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解张燕婴“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新解彭岁枫荀学研究的新拓展——《荀子和儒家的社会理想》述评汪高鑫关于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反思——胡志宏《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导论》评介赵国华,范正娥从深层次上揭示史学的民族精神——写在《中国史学思想通史》的宋辽金、元代、明代和清代卷出版之际陈应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外文善本书目》简介顾犇2002年“中国海外贸易和海外移民学术讨论会”综述马一虹学术信息2003年3月份目录《中国文化研究》创刊10周年感言韩经太古代的水火崇拜和神话中的珠玉意象——兼论先民长生意识和审美崇尚的关联李炳海中国山水美学发轫考述陈良运前七子乐府诗制作和明中期的民间化运动黄卓越朝鲜时代的礼讼和君统、宗法诸问题彭林钱氏吴越国和日本的交往及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王心喜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儒、道生命观詹福瑞儒家道德思想渊源考冯时孔儒之学理解新论林存光宋元时期“婺学”的流变张晶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当今——再谈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张文勋学海述航——写在《古典文献论丛》之前赵逵夫“槁木三年,不必为邦旗”试释黄君良基歇尔笔下的中国形象——兼论形象学对欧洲早期汉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张西平《巾舞歌辞》研究的历史真相——驳《<公莫舞>剧本定性研究评述》姚小鸥“玉潭照清影”——论渌水亭和它在清初北京出现的文化意义胡慧翼《比较文学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书讯论电影《荆轲刺秦王》对历史的哲理反思刘丽文《伟哉中华》书后陈祖武韩国李朝汉诗和诗学的中国文化风习徐江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新增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4月份目录论历史研究的方法漆侠七塔寺溥常法师的振兴佛教和佛教教育思想黄夏年藕益因明的得失例举刚晓从《婆薮盘豆法师传》等看瑜伽行派三大师唯识著述的流出分期周贵华道德文化的生成和异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反思四题韩经太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人类早期文明的三种路径陈炎“爱(和)(他)人”——重读孔子的“仁者爱人”伍晓明蔡襄:北宋前期的七绝高手陶文鹏从“物中之道”到“味外之旨”——中国古代的直觉思维对象从哲学向艺术的演化杜道明“味外之旨”说——司空图“诗味”说新论陶礼天西魏北周政治斗争和中央集权之加强杨翠微从磁州窑枕看宋代民间体育徐巍回族语言800年发展史简要回顾——从波斯语到“回族汉语”刘迎胜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和艺术描写的空间刘俐俐文化想象和“重绘”智慧——评杨义学术讲演集《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黄科安考镜源流和辨章学术的用心之作——评黄爱平《朴学和清代社会》谢贵安重视文化发展中的地域特性——兼评蔡靖泉教授《楚文化流变史》方铭历史文献学:100年的盛衰升降——读王子今新著《20世纪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周苏平中国当代小说的历史哲学建构——评路文彬的《历史想像的现实诉求:中国当代小说历史观的承传和变革》雷世文学术信息2004年1月份目录“晚明社会和文化变迁研究”笔谈黄卓越晚明社会变迁:研究视角的转换万明晚明社会变迁和农村人口流动林金树“晚明”和“明清之际”赵园对泰州学派的研究亟待加强张学智多维视野和心态研究左东岭新名词和新生活——晚明社会生活的“活力”和“多样性”陈宝良构建全方位的晚明社会图景刘勇强晚明民间力量的壮大和活跃高寿仙晚明社会:中心和周边,变化和构造郑炳喆晚明研究中的学科跨越和学科本位张德建清代考据学的分期和派别孙钦善“毛公独标兴体”析论葛晓音试论陶渊明的“四皓”情结康保成“百年歌自苦”——论杜甫诗歌创作中“歌”的意识钱志熙李贺诗歌的历代接受现象及理论思考陈友冰也谈辛延年《羽林郎》中的“金吾子”阎步克汉代外交使团的组成黎虎曾巩的儒释人才观刘金柱明代“通鉴”类史书之普及和通俗历史教育之风行纪德君禅和基督教本体论的对话——道、言和空、心麻天祥萨满、羡门和沙门:佛教入华时间新释方汉文从基、儒关系看明清时期基督教的中国化趋向李晟文论20世纪末的“现代主义”群落的先锋创作阎纯德逃禅和脱俗:也谈苏曼殊的“宗教信仰”杨联芬论林语堂对幽默的解读袁济喜六朝书法的文化解释——王元军《六朝书法和文化》读后李秀云中国传统的文化和科技——兼评《儒家文化和中国古代科技》周桂钿2004年2月份目录儒家思想和生态问题——从“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说起汤一介面对全球化:给五千年中华文化传统以当代的解读郑敏章学诚的传记写作理论和实践党圣元,陈志杨“苏幕遮”的乐和辞——胡乐入华的个案研究和唐代曲子辞的声、词关系探讨李昌集论南朝女性题材辞赋的贵族化郭建勋论宋人词体观念的建构王昊司马光和熙丰时期的洛阳诗坛马东瑶从归庄和朱用纯的关系看明清士风之转变何天杰靺鞨部族分布地域考述马一虹伍子胥和楚国的复仇模式舒大清柳宗元“统合儒释”思想新论——兼及对冯友兰、孙昌武、郭绍林等先生观点的质疑杜寒风明代西樵四书院和南海士大夫集团王元林,林杏容现代新儒家生命美学引论张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张胜冰《红楼梦评论》的现代学术范式——纪念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发表一百周年李庆本《人间词话》诗学趣味浅谈刘宁儒家的发生和中国社会的非宗教化王大建《周易》管理思想试探韩德民剑桥汉学管窥傅勇杨涟佚简乔敏十八世纪俄国汉学之创立阎国栋读陶文鹏《唐宋诗美学和艺术论》有感张德建诗歌意象魅力的探寻——评严云受《诗词意象的魅力》方守金吴林伯先生和《文心雕龙》研究方铭东亚中国传统文化暨越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高利华2004年3月份目录论历代《文选》类总集的分体归类郭英德论毛、郑《诗》学“正变”说之合理性——兼谈西周中叶文化空间的变化和诗歌功能的转变李春青论《花笺记》的民间风格叶岗欧洲化中国:过去和未来夏瑞春,潘琳明清徽州生存伦理下的多元文化胡中生《不平鸣稿》所见明末徽州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韩秀桃明代徽州的民间诗人朱万曙秦汉时期的女工商业主王子今求实和尊古——晁说之学术思想及其意义张剑“兴”之原始徐文茂从春秋赋《诗》的多种解释看《诗》的实用化轨迹——兼论赋《诗》的历史实质周泉根“诗言志”补辩王以宪桑•桑中•桑女——《诗经》和上古文化研究黄维华出土文献二题高华平《礼记•乐记》非《王禹记》考郝明朝英国循道公会澳门档案中的早期传教士活动汤开建,张照论梁实秋对中西文化的沟通高旭东葡萄牙进驻澳门时中葡两国的形势和澳门的中西文化交流杨翠微发展辩证逻辑和建构文艺美学——读周来祥的《文艺美学》周纪文历史视角的散文流派专论——评熊礼汇《明清散文流派论》韩晓尊敬传统才能诠释传统——《经典和传统:先秦两汉诗赋考论》的学术价值彭庆生2004年4月份目录儒学正统的重建——王船山思想的特质和定位陈来“人文主义”和“宗教”——对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回顾以及对儒家人文主义的反思刘昕岚汉唐皇权和道家方士——阅读陈垣教授编纂《道家金石略》的札记韦庆远16世纪前后中国的“权力经济”形态及其主要路径——中国皇权制度下城市经济形态的典型例证王毅从先秦文献和《算数书》看出入相补原理的早期使用邹大海经典的确认和学科的自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的现代展开韩经太先秦“故事俗赋”钩沉伏俊琏论宋玉大小言赋在赋体发展史上的意义王长华,郗文倩论王夫之关于《诗经》中的性爱描写的思想张思齐日本古代的风土记和唐代的图经荆木美行敦煌文学文献和《万叶集》汉文考证王晓平宋朝和丽日两国的民间交往和汉文化传播——高丽和日本接受宋朝文化的初步比较陈尚胜论董逌的绘画美学思想张晶中国古典美学的至上追求姚文放中国文学经典的重构——梁宗岱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陈太胜《题渊明小像》的作者及其相关问题王人恩从“文学观点”和“文体选目”看《文心雕龙》对《文选》的影响李金坤清代学术文化研究的新拓展——《清代诸子学研究》序言黄爱平深入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推动中国文化建设——北京语言大学“孔子和世界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孙海燕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科简介2005年1月份目录中国大学教育和中国文化传播王路江在历史和解释之间——对《谷梁传》定公十年“夹谷之会”记载的诠释史葛兆光楚简《逸诗•交交鸣鸟》补释廖名春《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墨子传记为残篇说郑杰文《礼运》成篇和学派属性等问题杨朝明作为生命诗学基础的感悟邵宁宁“感悟”在中国文化中的存在论基础袁盛勇中国智慧和文体创造——谈感悟思维和随笔创作之关系黄科安感悟:呼唤垦殖的古老田园彭金山前七子文复秦汉说的几个意义向度黄卓越隐逸和济世——陈眉公和晚明的士风吴承学,李斌论王国维的超功利美学观李铎论古代社会的袒露礼俗——兼论对纣王荒淫的认识问题杨琳郑和和满剌加——一个世界文明互动中心的和平崛起万明洋泾浜英语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历史渊源之探讨周毅《全明词》的缺失订补王兆鹏,吴丽娜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伪校伪注初揭张觉“悠然见南山”确实是在用“商山四皓”的典故吗? 刘刚木简发现、研究之百年大庭脩,徐世虹司马迁和《尚书》之关系考论张强文体宜兼,以成其美——论谢灵运的诗赋互动张佳音对话和重建——评童庆炳先生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廖四平,张玉亮从《史记》研究到《史记》学研究——《史记学概论》和《史记》学研究的新起点方铭“中国文论的跨时空对话”学术讨论会会议综述孙海燕2004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李燕2005年2月份目录关于“士风”赵园王夫之《春秋》学中的华夷之辨张学智甲骨文中有关猎首风俗的记载黄天树云梦秦简中的官职名魏德胜从“甚么”、“什么”的使用看《金瓶梅词话》的著录者增野仁,孟子敏“往圣”的一段“绝学”——论孟子“浩然之气”的宗教属性李山,唐巧美公元439年:河陇地域学术发展的转捩点李智君李清照《词论》的再评价张海明论宋代绘画发达的原因邓乔彬《梁书》和《南史》刘勰传异同考辩孙蓉蓉西方人视野中的澳门和广州耿昇利玛窦的《天主教教义》初探张西平“自我”的“超越性”——以萨特解读老庄张文勋孔子“仁”学说的功利特色张燕婴清初学者四书中的经义及典籍考辨举证朱修春李贽哲学思想的生存论解读刘桂荣性别意识和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李玲一心为学,静观自得——评傅璇琮《唐宋文史论丛及其他》李德辉治礼学贵在贯通——《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读后杨华慎终追远继往开来——黄帝祭祀和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宋晓梦2005年3月份目录论道教的文昌帝君张泽洪摩尼教在福建的传播和演变廖大珂先秦献捷礼考论景红艳,辛田舞马和马舞刘永连《熹平石经》和汉末的政治、文化规范黄洁《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进士籍贯刊误述论毛晓阳说“圆照”蒲震元中国山水艺术的生命意识陈良运石涛《画语录》的绘画美学体系张法十七字诗和说诨话于天池,郑秀琴宋代翰林学士撰教坊乐语考论谷曙光试论晁补之的五古——兼论苏门文人的诗体选择张剑《词学筌蹄》考论张仲谋从明清小说看传统家庭生活的阶层性特征段江丽试论B.M.阿列克谢耶夫的汉学研究思想吴泽霖韩愈探究文学样式的尝试——《画记》分析川合康三,蒋寅《隋书•经籍志》之“梁有”考释丁延峰“道之”、“齐之”和“矜而不争”新解张诒三北魏献文帝死因考——为文明太后辨诬周思源太极图、《易》和伏羲图腾国光红杜甫、严武“睚眦”诗证及相关问题辨析吴在庆中日文化交融的艺术之花——《名人》的发生学考察周阅《宋代科举和文学考论》序傅璇琮怀旧和文学史写作——评董之林新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路文彬汉学研究的发展、影响和交流——“汉学研究:海外和中国”学术座谈会综述崔秀霞。

100部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目

100部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目

附件一、 中国文化名著16于丹《庄子》心得17自卑与超越18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19建筑自己的幸福城堡20世界著名思想家论人生21余秋雨人生哲言22《简明东方文学史》23生活的艺术二、 中国文学名著27红岩28皖南事变29骆驼祥子30家31《茶馆》32《舒婷的诗》33 青春之歌34王朔文集:1978-1992 35 京华烟云36《金锁记》37 平凡的世界38《许三观卖血记》39《务虚笔记》40《长恨歌》41《创业史》42《笑傲江湖》43《活着》三、世界文化名著18 谁能追得上乌龟?19雷锋人生哲学漫谈20孟子与百姓生活21荀子:进取人生22道德经译释23老子智慧心解24庄子智慧心解25墨子选译26孙子27韩非子28鬼谷子29吕氏春秋30论衡选译31诸葛亮文选译32史记选译33大学生必知的场景语言技巧34如何赢得友谊及影响他人:有效交流的30个技巧35职场竞争心理咨询手册36社交心理学三、外国文学名著五、马克思主义原著10列宁是怎样写作学习的11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亲历记12伟人之初:周恩来13外国人看毛泽东与蒋介石14邓小平传奇15邓小平的智慧16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六、其它10*《高科技•高思维》11《卡文迪什实验室:现代科学革命的圣地》12《生机勃勃的尘埃:地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13 *《生命的线索》14《激情澎湃--科学家的内心世界》15 *《世界的终极镜像:反物质》16《宇宙波澜--科学与人类前途的自省》17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发明18 *十万个为什么19当今世界之谜集解20智慧背囊21阅读改变人生恩施职院首届读书节百部推荐书目于丹著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奥) 阿德勒著;黄光国译 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田秀云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林敏玉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张念宏,晓 蓓主编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余秋雨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季羡林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林语堂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罗广斌, 杨益言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黎汝清著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0995老舍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老舍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老舍人民文学出版社舒婷人民文学出版社杨沫著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王朔著北京:华艺出版社,1995林语堂著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张爱玲哈尔滨出版社路遥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89余华人民文学出版社史铁生南海出版公司王安忆南海出版公司柳青人民文学出版社金庸广州出版社余华南海出版公司戴宏森著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李秀康, 钱建军主编北京:海潮出版社,1990田玉川著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彭万荣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老子著;徐浩注释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戴建业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扬帆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 (战国)墨 翟著;刘继华译注成都:巴蜀书社,1990孙武著;曹操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战国)韩非著;梁海明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原著 [战国] 鬼谷子;琮琼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原著吕不韦;译注任明, 昌明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东汉)王 充著;黄中业,陈恩林译注成都:巴蜀书社,1990(三国)诸葛亮著;袁钟仁译注成都:巴蜀书社,1990(西汉)司马迁著;李国祥等译注成都:巴蜀书社,1990胡毅, 李化东编著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纪康保编译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金鸣编著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刘洋,刘影编著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苏)克鲁普斯卡娅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华列兵, 聂虹影, 聂虹鑫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5孙钢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秦友华编著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裘之倬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曹应旺主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周溯源编著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美)约翰·奈斯比特等著新华出版社阎康年著河北大学出版社(比)克里斯蒂安·德迪夫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英)约翰•苏尔斯顿、乔治娜•费著中信出版社(美)刘易斯·沃尔珀特(英]艾利森•理查兹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英)戈登·弗雷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美)F•J戴森著三联书店宿春礼编著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王建成, 曾祥一著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0王玉强南方出版社巴丹东方出版社B223.55/3 B848.4/78 B82/1B82-49/1 B821/22B821/46I109/4B821/9I247.5/330=3I247.53/29I246.57/1=2I246.57/8=2I234无I227无I247.5/267I247.5/1I247.5/134I216.2无I247.5/65I247.57无I247.57无I247.57 ZW23g无I247.54 ZL11无I247.58无I247.57无B-49/1B821/15B222.5/3B222.65/1=2 B223.1/2B223.1/3B223.5/5B224.4/2B225.4/1B226.5/1B228.04/1B229.24/2B234.84/1I262.36/1K204.2/1C912.1/12C912.1/28C912.1/49C912.1/66A732/3A742/1A752/17K827.7/81 A761/1A762/8K820/5N11无N33无无K815.61无无K837.126.1=6无N091-49/1N49/8:1=2N49/30。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其独特魅力的代表。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因此本文将介绍几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供大家阅读参考。

1.《道德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代表之一,道德经是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

它深刻地阐述了中庸之道的理念,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红楼梦》:这是一部被誉为“中国文学巅峰”的小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展现清朝贵族家庭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变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矛盾和思考,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三字经》:对于中国人来说,《三字经》是儿时最常接触的经典读物之一,它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奇妙的韵律,向人们传达了道德伦理的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4.《周易》: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阐述了自然之道、人文之道和社会之道。

通过解读象征和几何图形,可以找到它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中领悟到人生的大道理。

5.《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一部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兵法书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

它提出了许多关于战争、策略、战术的理论,对中国军事战略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这些经典著作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也是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等方面的重要文献。

只有通过这些书籍的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其真正成为我们的精神财富。

百部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目

百部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目

发现者: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历史.自然篇
2
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
3
世界发明百科全书
4*
《科学是美丽的》
5
《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
6
《野兽之美》
第 32 页,共 70 页
7
《科学研究的艺术》
8
《再创未来--世界杰出科学家访谈录》
9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
10*
《高科技•高思维》
11
《卡文迪什实验室:现代科学革命的圣地》
12
《生机勃勃的尘埃:地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第 33 页,共 70 页
13*
《生命的线索》
14
《激情澎湃--科学家的内心世界》
15*
《世界的终极镜像:反物质》
16
《宇宙波澜--科学与人类前途的自省》
17
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发明
18*
十万个为什么
第 34 页,共 70 页
19
当今世界之谜集解
20
智慧背囊
索书号
第 40 页,共 70 页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 I222.2 社 人民文学出版 I222.73 社 人民文学出版 I222.3 社, 中华书局 I222.742
余冠英选注
屈原
喻守真编著
文学研究所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 I222.84 社 中华书局 H194.1
吴调候、吴楚材选注
第 41 页,共 70 页
第 45 页,共 70 页
曹禺
[艾青著]
沈从文
(1896-1981)茅盾,著
罗广斌, 杨益言著
黎汝清著
老舍著
老舍著
成都:四川文 艺 出 版 社 , I247/3 1994 北京:中国青 年 出 版 社 , I247.5/330=3 2000 北京:解放军 文 艺 出 版 社 , I247.53/29 0995 北京:人民文 学 出 版 社 , I246.57/1=2 1962 北京:人民文 学 出 版 社 , I246.57/8=2 1962 人民文学出版 I234 社

中国文化方面书籍

中国文化方面书籍

中国文化方面书籍
以下是几本介绍中国文化方面的书籍:
1. 《中国文化史》 - 著名学者陈寅恪的经典著作,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演变。

2. 《中国文化通史》 - 由弗朗索瓦·朱利安和斯蒂芬·埃夫拉特合著的书籍,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宗教、艺术、文学等。

3. 《中国文化概论》 - 孔庆东著,一本通俗易懂的书籍,概述了中国文化的要点,适合初学者阅读。

4. 《中国文化的密码》 - 钱穆著,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故事和案例,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5. 《中国文化的固本:中国文化的传统经典》 - 李学勤主编,收录了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篇章,如《论语》、《大学》、《中庸》等,让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根基。

6.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问答》 - 邓廷超著,通过问答的形式,解答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常见问题,深入浅出。

这些书籍涵盖了中国文化的不同层面和方面,对于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具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必读书目

中国传统文化必读书目

中国传统文化必读书目《中国传统文化必读书目》
一、古典文学
1、《论语》:孔子的教育思想
2、《孟子》:儒家学说
3、《左传》:春秋时代文化
4、《诗经》:中国古代最古老的记载
5、《楚辞》:古代文学精品
6、《庄子》:哲学思想
7、《史记》:总结史料
8、《吕氏春秋》:古典研究文献
9、《汉书》:记载古代历史
10、《司马迁》:业余研究读物
二、历史文献
1、《古今图书集成》:中国古代经验总结
2、《春秋繁露》:中国古代思想家
3、《史记资治通鉴》:全景史学家
4、《汉书》:中国古代史家
5、《唐书》:中国古代文学
6、《宋书》:中国古代文学
7、《元史》:中国古代史家
8、《明史》:中国古代史家
9、《四库全书》:中国古代文学
三、文化史
1、《易学杂记》:中国古代经典文献
2、《工艺学》:中国古代工匠技术
3、《金融理论》:中国古代经济学
4、《礼记》:中国古代礼仪思想
5、《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
6、《社会观察》:中国古代社会变迁
7、《秋瑾记》:中国古代思想史
8、《中国礼制史》:中国古代礼仪规则
9、《儒家文化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10、《中国历史概论》:中国古代文化总论。

北大《近百年中国(传统)文化著作推荐》

北大《近百年中国(传统)文化著作推荐》

北大《近百年中国(传统)文化著作推荐》第一篇:北大《近百年中国(传统)文化著作推荐》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作北大推荐阅读观子史,尊孔孟,味易老,友庄禅,美风骚。

一、推荐阅读之依据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最可观者,也是最富价值的东西,一是伦理精神,二是艺术精神。

诚如北大楼宇烈先生所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 “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而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的程度如何,也就被视作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下的体现。

”除了传承和弘扬伦理精神及艺术精神外,还应该养成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敬意和信心。

这三个方面,就构成我今天推荐阅读的主要依据。

(一)传承和弘扬传统伦理精神这部分我要说的是:第一,传统伦理精神在我们今天社会还有留存多少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还需要这些精神么?第二,传统伦理精神纠竟有多少真正融进了我们的人生修养实践之中呢?文化主体意识:是指一个民族要自觉地以自己所独有的民族文化为根本,不断地省察和传承,并发扬光大,使其永远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首先,传统伦理精神正在失落。

近代以来的失落。

文革期间的失落。

改革开放以来的失落。

其次,我们需要重建这种伦理精神,特别是力行这种伦理精神。

我曾课堂上给学生提出过五点要求——学习传统语文,阅读传统经典,力行传统道德,弘扬传统精神,复兴传统文化。

我想,它也适合于一般知识青年吧。

《论语学而》说:夫子温良恭俭让。

儒家在修养论上强调“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不行不足以为知。

《易传》说:修辞立其诚。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引金岳霖先生语:中国哲学家“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哲学的组成部分。

他要做的事就是修养自己……因此在认识上他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他永远行动着……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

体现中国文化的书

体现中国文化的书

体现中国文化的书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无法一一尽述。

以下是几本体现中国文化的书籍:
1.《三字经》:这是一本古老的启蒙读物,讲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伦理道德等基本概念,被誉为中国儿童的第一本课本。

2.《红楼梦》:这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珍品,以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叙事手法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生活和文化。

3.《道德经》: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讲述了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包括天人合一、无为而治、自然至上等。

4.《诗经》:这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反映了古代中国各地的风俗、民族文化和历史事件。

5.《孔子家语》:这是一本家训类书籍,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教诲,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人际关系和家庭观念。

这些书籍都是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作,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独特的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 1 -。

百部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目

百部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目

附件1:恩施职院首届读书节百部推荐书目11世界十大哲人田海平主编12苏菲的世界(挪威)乔斯坦·贾德著;萧宝森译13中国思想家名著精华史仲文等主编14人性与自我修养(美)杜维明著;[胡军, 于民雄译15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著16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著17自卑与超越(奥) 阿德勒著;黄光国译18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田秀云著19建筑自己的幸福城堡林敏玉20世界著名思想家论人生张念宏,晓 蓓主编21余秋雨人生哲言余秋雨著22《简明东方文学史》季羡林等编23生活的艺术林语堂著二、 中国文学名著22围城钱钟书著23《曹禺选集》曹禺24艾青诗选[艾青著]25《沈从文小说选》沈从文26茅盾小说选集(1896-1981)茅盾,著27红岩罗广斌, 杨益言著28皖南事变黎汝清著29骆驼祥子老舍著30家 老舍著31《茶馆》老舍32《舒婷的诗》舒婷33 青春之歌杨沫著34王朔文集:1978-1992王朔著35 京华烟云林语堂著三、世界文化名著13《物种起源》达尔文14青年困惑的哲学畅想许惠英,冯同庆著15建国以来哲学问题讨论综述艾众,李唤编16《哲学史讲演录》(德)黑格尔17生活与哲学邵华泽[著]18 谁能追得上乌龟?戴宏森著19雷锋人生哲学漫谈李秀康, 钱建军主编20孟子与百姓生活田玉川著21荀子:进取人生彭万荣22道德经译释老子著;徐浩注释23老子智慧心解戴建业著24庄子智慧心解扬帆著25墨子选译(战国)墨 翟著;刘继华译注26孙子孙武著;曹操等注三、外国文学名著13安娜·卡列尼娜[(俄)托尔斯泰著;赵学桥等译]14《雪国》(日)川端康成15《老人与海》(美)海明威16《泰戈尔诗选》(印) 泰戈尔1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奥斯特洛夫斯基著;王杰炳译18傲慢与偏见英) 奥斯汀著;李献民, 魏芳译19包法利夫人法) 福楼拜著;王帆译20德伯家的苔丝英) 托马斯·哈代著;张谷若译21《草叶集》(美)惠特曼著22《白鲸》(美)麦尔维尔著23《飘》 (美)米切尔著;方正译24《喧哗与骚动》(美)福克纳著25《汤姆大伯的小屋》美)斯陀夫人(Stowe,Harriet Beecher)著;黄继忠译26《追忆似水年华》(法)马塞尔·普鲁斯特著五、马克思主义原著六、其它5《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编写组6《野兽之美》(美)纳塔莉•安吉尔著7《科学研究的艺术》(英)贝弗里奇著8《再创未来--世界杰出科学家访谈录》(美)托马斯•A巴斯著9《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宋健主编10《高科技•高思维》(美)约翰·奈斯比特等著*11《卡文迪什实验室:现代科学革命的圣地》阎康年著12《生机勃勃的尘埃:地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比)克里斯蒂安·德迪夫著13《生命的线索》(英)约翰•苏尔斯顿、乔治娜•费著*14《激情澎湃--科学家的内心世界》(美)刘易斯·沃尔珀特(英]艾利森•理查兹著15《世界的终极镜像:反物质》(英)戈登·弗雷著*16《宇宙波澜--科学与人类前途的自省》(美)F•J戴森著17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发明宿春礼编著18十万个为什么上海人民出版社*长春:长春出版社,1993B1/1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B1-49/2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B2-7/1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B222.05 /1北京:中华书局,2007B222.25 -49/1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B223.55 /3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B848.4/ 78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B82/1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B82-49/1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B821/2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B821/4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I109/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B821/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I246.5/ 23=2人民文学出版社I234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I227/33 =2人民文学出版社I247.7无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4I247/3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I247.5/ 330=3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0995I247.53 /2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I246.57 /1=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I246.57 /8=2人民文学出版社I234无人民文学出版社I227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I247.5/ 267北京:华艺出版社,1995I247.5/ 1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I247.5/ 134人民日报出版社Q111.2无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B821/43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B0/5商务印书馆B516.35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B-49/1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B-49/1北京:海潮出版社,1990B821/15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B222.5/ 3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B222.65 /1=2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B223.1/ 2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B223.1/ 3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B223.5/ 5成都:巴蜀书社,1990B224.4/ 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B225.4/ 1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6I512.44 7/1漓江出版社I313.45无上海译文出版社I712.457无安徽出版社I351.25无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H319.4/ 31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H319.4/ 64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H319.4/ 7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I561.44 /17人民文学出版社I712.24无上海译文出版社H319.4无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I712.45 /22=2上海译文出版社I712.457无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I712.44 /9译林出版社I565.447无吉林人民出版社N1无时事出版社Q-49无科学出版社G30无三联书店无科学出版社无新华出版社N11无河北大学出版社N33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无中信出版社无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K815.61无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无三联书店K837.126.1=6无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N091-49/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N49/8:1 =2。

100部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100部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1.《诗经》2.《楚辞》3.《离骚》4.《春秋》5.《左传》6.《孟子》7.《论语》8.《大学》9.《中庸》10.《庄子》11.《道德经》12.《红楼梦》13.《西游记》14.《水浒传》15.《三国演义》16.《金瓶梅》17.《聊斋志异》18.《曹雪芹传》19.《唐诗三百首》20.《元曲选》中国古代史学经典21.《史记》22.《汉书》23.《三国志》24.《资治通鉴》25.《隋书》26.《旧唐书》27.《新唐书》28.《资治五代史》29.《宋史》30.《元史》中国哲学经典31.《论语》32.《大学》33.《中庸》34.《孟子》35.《庄子》36.《道德经》37.《中山经》38.《周易》39.《尚书》40.《礼记》中国艺术经典41.《山水画》42.《花鸟画》43.《书法》44.《唐诗》45.《宋词》46.《元曲》47.《京剧》48.《昆曲》49.《评弹》50.《杂技》中国哲学经典51.《黄帝内经》52.《神农本草经》53.《本草纲目》54.《韩非子》55.《呻吟语》56.《墨子》57.《周易》58.《老子河上公注》59.《四书五经全注全译》60.《说文解字》中国科学技术经典61.《太极图说》62.《算经》63.《数学基础》64.《明史林》65.《科学史纲》66.《物种起源》67.《新华字典》68.《通鉴纪事本末》69.《清华简》70.《九章算术》中国宗教哲学经典71.《庄子》72.《道德经》73.《南怀瑾书》74.《沉思录》75.《胡适文集》76.《马王堆帛书》77.《莲花生》78.《佛说阿弥陀经》79.《禅宗七祖全书》80.《论语》中国地理历史经典81.《千里江山图》82.《太平广记》83.《山海经》84.《西游记》85.《三国演义》86.《红楼梦》87.《宋史》88.《元史》89.《大江东去》90.《黄河大合唱》中国政治经济经典91.《资治通鉴》92.《货殖列传》93.《法华经》94.《唐政要论》95.《三十六计》96.《孟子》97.《大同书》98.《山海经》99.《中朝青花瓷》100.《辞海》以上是一些经典的传统文化著作,它们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也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文化史研究书目

中国文化史研究书目

中国文化史研究书目一、《中国文化史》该书是中国文化史研究的经典之作,由中国著名学者编写而成。

该书详细介绍了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从古代到现代,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礼仪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梳理和分析,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二、《中国文化的演变》该书主要研究中国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从古代到现代,从政治、经济、社会、思想、艺术等各个方面进行考察。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解读,揭示了中国文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对于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国古代文化史》该书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全面梳理,深入研究了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学、艺术、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文化名人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四、《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该书主要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影响。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同时,该书还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探讨,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该书主要研究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

通过对中国各个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发展趋势的探讨,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地域性。

同时,该书还对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保护和传承中国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六、《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影响》该书主要研究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通过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揭示了中国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的变化和影响。

同时,该书还对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和促进文化多样性提供了借鉴。

七、《中国文化与国际关系》该书主要研究中国文化对于国际关系的影响。

通过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外交史的研究,揭示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和影响。

中国文化史研究书目

中国文化史研究书目

中国文化史研究书目引言: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文化之一,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多元的传统使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经典的中国文化史研究书目,这些书籍涵盖了不同时期和领域的研究,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

一、《中国古代文化史》作者:李学勤出版时间:1997年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该书从古代文化的起源开始,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

通过对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和变迁的规律。

该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作。

二、《中国文化史》作者:谢觉哉出版时间:1996年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该书以历史的视角,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从政治、经济、社会、宗教、艺术等方面考察了中国文化的演变过程,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视角。

三、《中国文化通史》作者:罗振玉出版时间:2007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该书以系统性的方式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文化的形成到现代文化的变迁,通过对各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和重要事件的分析,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独特性。

四、《中国古代文化通论》作者:陈寅恪出版时间:2002年出版社:中华书局该书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探讨,分析了中国文化的起源、特点和发展趋势。

作者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和影响进行了深入思考,为读者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观点。

五、《中国文化史纲要》作者:王国维出版时间:1987年出版社:中华书局该书是中国文化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

作者以纲要的方式概括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对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进行了详细解读。

该书在学术界广泛流传,被誉为中国文化史研究的权威之作。

六、《中国文化史》作者:曾国藩出版时间:2015年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该书以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不仅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等方面的内容,还注重文化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视角。

中国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书目

中国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书目

中国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书目1.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 《大学》:孔子弟子所编撰的哲学经典,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 《中庸》:也是孔子弟子所编撰的哲学经典,强调中庸之道。

4. 《道德经》:道家经典,主张以道德为本,追求和谐。

5. 《周易》:阐述了自然界运行的道理和人的运势。

6. 《尚书》:汇集了中华民族早期的历史和文化经验。

7. 《诗经》:收录了大量的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重要代表。

8. 《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等重大事件。

9. 《左传》:是春秋时期史学代表著作,记载了鲁国的历史。

10. 《史记》:秦朝司马迁所著,记述了中国历史的起点到汉朝武帝时期的历史。

11. 《资治通鉴》:元朝司马光所编撰,是以纪年为序,概括了从夏朝到南北朝结束时期的历史。

12. 《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13. 《水浒传》:明代小说,记录了108个好汉的抗敌斗争。

14. 《西游记》:明代小说,描写了孙悟空等人的奇幻历险。

15. 《三国演义》:明代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与故事。

16. 《红楼梦外传》:是《红楼梦》的续集,由高鹗所编排。

17. 《岳阳楼记》:唐代文章家范仲淹所著,记录了自己在岳阳楼游览时的所见所闻。

18. 《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描绘了北宋城市生活的繁华场景。

19. 《九章算术》:汉代张衡所编,是中国数学史上的一部巨著。

20. 《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主张“性善论”和“王道政治”。

21. 《荀子》:儒家经典之一,主张“性恶论”和“法治政治”。

22. 《齐民要术》:南宋沈括所著,是一本综合性的农业技术手册。

23. 《四书五经注疏》:儒家经典的注释及批判性疏解。

24. 《太极拳经》:汇集了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和技法,是太极拳界的基本书籍。

25. 《黄帝内经》:中国古代医学经典,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理论和疾病治疗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著作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著作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著作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历史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长达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特点和价值体系,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著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和文化价值。

以下是几本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经典著作:1.《四书五经》:作为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象征,四书五经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

这些著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哲学、文学、历史、以及礼仪等多个领域。

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中华文明史》(续修本):这本著作是中国文化专家黄仁宇的代表作。

书中系统地梳理了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探讨了中华民族在农业、科技、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特点和贡献。

该书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语言,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

3.《中国传统文化》:这本著作由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主编,系统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文学艺术、礼仪制度、文化禅宗等。

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演变,为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5.《中国文化史》:这本书由著名文化学者魏书生编著,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中医文化、军事文化、民间文化等多个层面全面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通过多个领域的综合考察,全面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以上是几本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经典著作,它们不仅详实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还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这些著作在学术界和广大读者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研究经典书目

中国文化研究经典书目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推荐阅读书目1. 蔡尚思:《孔于思想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2. 沈甲宜:《科学无玄的周易》,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年。

3. 庞朴:《儒家辩证法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

4. 赵鑫珊:《哲学与人类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5. 张岱年:《中华的智慧》,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6. 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7. 复旦大学历史系:《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8. 俞长江等:《白话诸子精华》,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

9. 陈济康、吴建华:《白话武经七书》,中国育年出版社,1992年。

10. 张岂之:《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11. 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 王书良:《中国文化精华全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

13. 赵德盛:《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著探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14. 周谷城:《史学与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15. 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2年。

16. 白寿彝:《中国通史》(1—20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999年。

17. 阙道隆:《中国文化精要》,中国青年出版杜,1996年。

18. 方志天:《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中华书局,1990年。

19. 沈善洪、王风贤:《中国伦理学史》(上),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20. 周燮藩:《中国宗教纵览》,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

21.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22. 王琪森:《中国艺术通史》,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年。

23. 顾健华:《中国传统艺术》,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

24. 王耀毕:《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25. 毛祖钦、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1—3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著作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著作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著作(最新版)目录1.引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2.中华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3.著作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4.几个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著作5.结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著作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正文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它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哲学、道德、艺术等方面的精髓。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一部又一部闪烁着光辉思想和深远智慧的篇章,这些经典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宝藏。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在文字、文学、艺术、哲学、道德、礼仪等方面,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在文字方面,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等都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在文学方面,诗经、楚辞、红楼梦等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艺术方面,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等都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在哲学方面,儒、道、佛等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在道德方面,孝、忠、礼、义、仁、爱、信、义、和、平等都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礼仪方面,中华传统文化讲究礼仪之道,尊重他人,待人以诚。

著作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

古代的著作,如《论语》、《大学》、《中庸》、《道德经》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文化传承的灵魂。

这些著作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道德观念,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著作,如《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等,这些著作不仅在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还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著作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通过阅读和研究这些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更好地把握中华民族的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力作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力作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力作在传统伦理观念中,“忠”起着“领袖群伦”的作用,以“忠”为核心而形成的忠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浩如烟海的中华史籍,关于忠文化的记载堪称壮观,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目前学术界的专门研究却比较薄弱,因而亟待当代学人进行全面、系统的发掘和整理研究。

王成博士的《中国古代忠文化研究》就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诞生的。

该著作系统研究了各类正史、类书、方志及论著,填补了忠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对于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史、政治思想史、哲学思想史、文化史的研究乃至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纵览王成博士的《中国古代忠文化研究》,其可圈可点之处不胜枚举。

其一,作者基于既有资料,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比如,对于“忠”在老庄学派中的地位,作者认为其“虽非‘上德’,但也称得上重要”;而一直以排斥道德教化闻名的法家,也是借了“忠”的力量,才得以帮助秦国“兼并六国,实现空前的大一统,建立专制政治体制”;对于“忠”何时从内涵丰富的道德范畴演变成“忠君”,作者指出:“由于(秦国)专制集权政治的极端强化,‘忠’的内涵最终被压缩为两个字———忠君。

”作者认为:“忠君”文化的出现并不代表“天下尽忠”局面的形成,“对于这种给老百姓带来不尽牺牲和灾难的‘忠’,广大百姓并不支持”,所以,“官方开展了大张旗鼓的教育推广工作”,结果却是“并非所有的人(特别是社会下层民众)都能够遵照最高统治者的愿望去建构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还比如,对于赋家在忠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作者第一次给予了公允的评价:“‘忠’字频繁出现于(汉赋)这种盛极一时的文学形式之中”,“说明虽然汉代赋家地位不高,遭人轻视,在政治上也不得意,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被看作传统权威式微的思想解放时代,而作者却发现,“即便是这样一个重视个体价值的时代,忠文化依然顽强地保持了自己在主流文化中的地位”,从而为人们研究这一阶段的思想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参照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作
推荐阅读
——“阅读传统经典”系列话题之一
(西元2008年4月)
观子史,尊孔孟,味易老,友庄禅,美风骚。

一、推荐阅读之依据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最可观者,也是最富价值的东西,一是伦理精神,二是艺术精神。

诚如北大楼宇烈先生所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而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的程度如何,也就被视作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下的体现。


除了传承和弘扬伦理精神及艺术精神外,还应该养成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敬意和信心。

这三个方面,就构成我今天推荐阅读的主要依据。

(一)传承和弘扬传统伦理精神
这部分我要说的是:
第一,传统伦理精神在我们今天社会还有留存多少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还需要这些精神么?第二,传统伦理精神纠竟有多少真正融进了我们的人生修养实践之中呢?
文化主体意识:是指一个民族要自觉地以自己所独有的民族文化为根本,不断地省察和传承,并发扬光大,使其永远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首先,传统伦理精神正在失落。

近代以来的失落。

文革期间的失落。

改革开放以来的失落。

其次,我们需要重建这种伦理精神,特别是力行这种伦理精神。

我曾课堂上给学生提出过五点要求——学习传统语文,阅读传统经典,力行传统道德,弘扬传统精神,复兴传统文化。

我想,它也适合于一般知识青年吧。

《论语学而》说:夫子温良恭俭让。

儒家在修养论上强调“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不行不足以为知。

《易传》说:修辞立其诚。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引金岳霖先生语:中国哲学家“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哲学的组成部分。

他要做的事就是修养自己……因此在认识上他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他永远行动着……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

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


(二)传承和弘扬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礼乐教化而养成,这种礼乐教化一方面讲的是礼仪,是一种伦理教育,体现出一种伦理精神;另一方面是乐,是一种艺术教育,体现出一种艺术精神。

(这个“乐”的概念是广义的。


有学者说:中国文化是艺术的文化。

《论语泰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荀子说:音乐“入人也深,化人也速。


艺术精神既体现于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之中,也渗透于社会人生的各个领域。

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更主要地体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意义及价值的理解和判断;对社会、人生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思考;对理想社会、完善人格的追求等等。

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无弦琴,陶琴)
苏东坡酒趣。

《世说新语》:酒正使人人自远。

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武侠下酒;焚香作书;雨夜卧读。


(榻上读南华,兼秋夜细雨打蓬窗,最为佳妙;灯下写墨竹,有美人纤指弄琴弦,真是良辰。


(三)养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敬意和信心
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足以灭种。

只有保持一种清醒的文化主体意识,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才能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

勇毅力行,自强不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钱穆先生《国史大纲》指出:要有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二、推荐阅读之书目
推荐阅读之读者对象: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非文史专业人士,特别是社会知识青年和大学在读的本、专科学生。

非文史专业在读硕士生、博士生也可以参考参考。

推荐阅读之宗旨:不在学术、不在研究,而在学习、在修养、在安生立命。

推荐阅读之标准:第一,知识含量丰富;第二,观点鲜明;第三,语言平易近人,雅俗共赏。

因此,有些在学术领域享有盛誉的名著,今天也只能忍痛割爱了,它们主要是指:专业化程度太高,内容艰深的著作;语言较晦涩,不通俗的著作;部头太过庞大的著作;可能与我今天推荐阅读主旨不符的著作。

另外,原则上多推荐近年出版的新著,以利于读者易购求,易接受。

特别强调:以“阅读传统经典”为主。

如《周易》、《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坛经》等等。

(一)中国历史著作2种,附2种
1、钱穆著:《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

2、樊树志著:《国史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三版。

附2种:①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

(后来有多种版本)
②(美)伊佩霞著:《剑桥插图中国史》,赵世瑜等译,山东画报出
版社,2003年3月。

(二)中国文化与哲学著作4种,附5种
3、楼宇烈著:《中国的品格——楼宇烈讲中国文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年1月;《十三堂国学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两本书应作
一本书来读)
4、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版本甚多。

5、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8月。

6、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2月。

又:赵复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1月。

附5种:①林语堂著:《中国人》(又名《吾国与吾民》等),版本甚多。

②郭齐勇著:《中国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又,
《传统道德与当代人生》,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

③葛兆光著:《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
又,《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④张中行著:《禅外说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

⑤彭林著:《礼乐人生——成就你的君子风范》,中华书局,2006
年4月。

(三)中国文化与哲学著作3种,附4种(重在“养成民族文化自信心”。


7、辜鸿铭著:《中国人的精神》(又名《原华》,《春秋大义》等),版本甚多。

8、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著:《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
(1958年),版本甚多,不少文集有选入。

网上亦多有登载。

(另可参读
当代新儒家其他著述。

另,1935年,王新命等十教授曾联名发表《中国
文化的本位建设宣言》;2004年,许嘉璐、季羡林、任继愈、汤一介、
庞朴等数十位学者艺术家联名发表了《甲申文化宣言》,亦可参读。


9、辜正坤著:《中西文化比较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附4种:①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版本甚多。

②钱穆著:《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

(另,
[美]艾恺著:《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
可参读,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
③王岳川著:《发现东方——西方中心主义走向终结和中国形象的
文化重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12月。

④河清著:《破解进步论——为中国文化正名》,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年5月。

(四)中国艺术和美学著作3种,附5种
10、李泽厚著:《美的历程》,版本甚多。

(可参读《华夏美学》)
11、宗白华著:《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

(另:宗先生
文集的其他版本甚多)
12、朱良志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年5月。

(可参读《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修订版;《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附5种: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

(另有多种版本)
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版本甚多。

③叶嘉莹著:《古典诗词讲演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④陈从周著:《说园》(五篇),版本较多。

⑤刘承华著:《中国音乐的神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

(后有修订版)
(五)中国历史地图著作1种
1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册),地图出版社,1982—1987年。

以上共计29种,其中推荐13种,附16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