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种子的结构
3.1.2 种子植物(观察种子的结构)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1.2 种子植物(观察种子的结构)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64477c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9.png)
3.1.2 种子植物(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 2.根据观察结果,结合菜豆种子各部分的形状和所在的位置,并对照植物幼苗认识菜豆种子各部分的名称,讲解各部分的作用。
(结合课件讲解)种皮:种子最外层——保护胚,防止水分散失。
种子胚芽:幼叶形态——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圆锥形——发育成根胚胚轴:介于两者之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子叶(两片):大,非常明显——储存营养。
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
3.如何证明子叶中储存了营养?用小刀划破子叶,滴加碘液。
现象:子叶变为深蓝色。
说明:子叶中含有的淀粉,储存了丰富的营养。
活动二:观察菜豆种子的内部结构。
1.采用纵切并滴加碘液的方式观察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
(播放操作视频)2.对比菜豆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认识玉米种子结构并讲解其功能。
(结合课件讲解)结合观察到的种子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讲解种子的结构与各部分的作用,让学生感受生物学当中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让学生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呈现观察玉米种子的方法。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系统的进行理解记忆,学会有依据的分析和推测。
果皮和种皮:是果皮和种皮愈合在一起形成的复合层——保护胚,减少水分散失。
种子胚芽胚轴果实胚胚根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
子叶:小,不发达——转运营养胚乳:遇碘变蓝——储存营养环节3:对比发现1.对比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
(结合课件讲解)在比较中学习,突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特征。
环节4: 总结升华即使种子的外形多种多样,但是其内部都有种皮和胚这两个结构。
在生物学当中,多样性和统一性总是同时存在的。
让学生明白多样性和统一性总是同时存在的。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案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88e77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a.png)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解剖和观察大豆、玉米等种子,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2.学会处理和解剖种子的方法,掌握观察种子结构的步骤二、教学重难点:解剖和观察单、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认识种子的结构。
三、.实验用具:课前1—2天浸泡过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碘液、滴管、放大镜、刀片、培养皿、载玻片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图片展示(美丽的校园内高大的松柏,青翠的竹林,挺拔的梧桐......),这些种子形形色色、形态多样、大小不一。
如果种子自身条件不被破坏、外界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这些种子都成萌发长成一棵完整的植株,这是为什么呢?(大家猜想一下:种子中可能有一个非常小的幼体隐藏在种子中,或者种子中可能有一些很特别的物质)。
今天我们以菜豆、玉米种子为例:观察种子的结构。
(板书:种子的结构)(二)观察种子的结构:外形比较思考:(1)、菜豆和玉米种子的外形有没有差别?(2)、(用放大镜观察)两种种子外表的细小结构(如小孔、特殊印迹等).(3)、用手感觉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哪一个的种皮更容易剥离?学生动手活动,然后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外形不同,菜豆种子有明显的特殊印记和不太显眼的小孔,菜豆种子的皮容易剥离,而玉米种子的皮不容易剥离。
结构观察1、视频播放: 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学生按视频步骤操作,解剖菜豆种子2、观察菜豆种子的内部结构:(1)在种子弯曲的部位用刀片划开一个小口,剥离种皮,再轻轻掰开即可用放大镜观察内部结构(提示:能否看到菜豆种子内类似于植物幼苗的结构,如果有的话,请仔细观察其结构。
)学生相互交流,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提问:看到的这些都是菜豆种子的什么结构呢?学生合作交流(2)画简图:标明菜豆种子的结构(3)展示菜豆种子的结构图、小组交换检查画图效果2、播放视频,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学生按视频步骤操作,观察、解剖玉米种子(1).用刀片将玉米种子沿中线纵向切开(注意安全),用放大镜观察纵切面。
观察种子结构(实验)
![观察种子结构(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6f8b1e81d1f34693daef3e95.png)
四、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 1、在此实验中,你的观察顺序是( B )。 A.由内到外 B.由外到内 C.随意观察 2、在玉米种子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后,变蓝的结构 是( 胚乳 )。 3、本实验鉴定了种子中的( 脂肪 )、 ( 淀粉)、( 无机盐 )三种成分。
五、整理
1、将用过的种子倒进废物缸,清洗实验用具 2、将各器材复位,整理擦拭实验台。
三、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并鉴定其部分成分
1、用镊子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放在培养皿中, 用刀片沿玉米种子中央纵向切开。 2、在一半玉米种子纵切面上滴加碘液,观察颜 色变化。 3、用放大镜观察,并用烧至灰白色。 胚乳 胚
胚乳 胚
一、检查实验器材 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并报告老师
二、观察花生种子的结构并鉴定其部分成分
1、用镊子取一粒浸软的花生种子放在培 养皿中,观察外形并用解剖针指出种皮,报 告老师。 2、剥去种皮,分开两片子叶。 3、用放大镜观察并用解剖针指出胚的各 部分结构:子叶、胚芽、胚轴、胚根。报告 老师。 4、用镊子取半粒干花生种子在白纸上用 手按压,直至白纸上出现油渍。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c7c2bf453610661fd9f472.png)
菜豆种子结构
实验结论
菜豆种子结构包括种皮和胚。
玉米种子结构包括果皮和种皮、胚、胚乳。
胚包括子叶、胚轴、胚根、胚芽。
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名称
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目的
1.认识种子和结构。
2.学习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实验器材
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碘液。
实验
步骤1.取一粒浸软Fra bibliotek菜豆,玉米,观察它们的外形
2.剥去种皮,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两种种子的内部结构:子叶(菜豆两片,玉米一片),胚轴,胚根,胚芽。
《观察种子的结构》说课(人教版生物)
![《观察种子的结构》说课(人教版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a12ccf3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0a.png)
A、胚变成蓝色
B、胚乳变成蓝色
C、子叶变成蓝色 D、种皮变成蓝色
3.我们平时吃的豆油,主要从大豆种子的哪部分榨取(
)
A、胚轴 B、胚芽 C、胚乳 D、子叶
过程分析—— 综合提升
蚕豆
玉米
芸豆
花生
生活中还有许多常见的种子,比如说蚕豆、花生和芸豆,想一想这些种子 是和玉米种子一类还是和菜豆种子一类?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种子植物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知识铺垫)
种子植物的分类和种子的萌发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运用视察、解剖的方法辨认种子 的结构及功能 2.描述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相同 点和不同点 3.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各结构的功 能及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知道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 结构、功能及他们的相同点 和不同点
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但从整个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比如学生的动手操作 能力还有待加强;在有浓厚的课堂活跃性的同时,还应注意课 堂的时效性,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鼓励学生大胆假想、谨慎 求证、学会科学探究基本方法的同时,还应重视探究过程的指 点和探究技能的训练。要根据教学内容尽量为学生提供“做”, 在“做”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
3.学生自主创新 实验中有学生大胆尝试滴碘液给子叶,教师要引导学生视察子 叶变蓝的颜色较浅且较慢,认识到子叶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蛋白质而不是淀 粉。
过程分析—— 知识梳理 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我在设计“视察探究种子的结构”这一环节时,先要求学生 阅读课本所提供的方法要求,并强调解剖的注意事项,同时又提 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由外至内,有目的、有方法地去视 察、解剖。在学生互动时,课件显示大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 图,给学生适时提示。我在指点学生操作时,有的学生提出了新 的问题“滴加碘液后子叶不变蓝、这与它的成分有没有关系呢?” 我激励学生回去进一步探究大豆种子的成分。这不仅是他们的一 次探究活动,也是第二节课“种子的成分”涉及的内容,所以说, 从这一节课学生所表现出对生物学的兴趣上和掌握的“双基”情 况来看,还是比较可喜的。
生物实验报告__观察种子的结构
![生物实验报告__观察种子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1cd3e1032e3f5727a4e96230.png)
取镜,安放并对好光。
在显微镜下观察切面的结构
实验记录:
镜下观察,叶片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组成。
叶片下表皮上有许多______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实验日期
班 级
第 组
姓名
实验目的
1、认识鸡卵的形态结构。2、知道鸡蛋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认识鸡卵的形态结构与鸟类在陆地上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实验材料
新鲜鸡蛋、培养皿、镊子、解剖剪
步骤
与
方法
1、观察鸡卵
2、敲出裂痕
3、观察气室
4、观察鸡卵的结构
卵白__________ 卵黄_________
卵黄膜_________ 系带_________ 胚盘_______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观察外部形态,指出果皮和种皮。
(2)剖开玉米种子。
(3)在种子的剖面滴一滴碘液,用放大镜观察指出看到的结构。
3、实验结果:绘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
实验结论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某人有炎症,__________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原因是该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实验结论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实验日期
班 级
第 组
姓名
实验目的
1、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创新实验之观察种子的结构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创新实验之观察种子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b181e6cfb4daa58da1114a87.png)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创新实验之观察种子的结构
【—创新实验之观察种子的结构】,本实验是一个观察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
1.阅读课本,了解实验方法
(1)分别取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放在清水里浸泡一昼夜,使其膨胀
(2)用力捏一捏浸泡的和未浸泡的种子,注意感觉上的差别
(3)剥去菜豆种子的种皮,对照图观察内部结构
(4)用解剖刀纵切玉米种子,对照图观察内部结构
(5)将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切面上,观察剖面的颜色变化
2.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分发给学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可以让每个学生动手,如果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注意学生间的配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玉米种子要纵剖,而且在剖面上滴加碘液,然后观察。
但是玉米的结构不容易看清楚,教师要悉心指导。
在实验的过程中,配合着学案,学生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有什么区别?(主要从组成方面来区别)
(2)种子中哪一部分将来能发育成一棵植物?在种子中指出来。
(3)种子的胚在哪里,胚的各部分在种子发芽时将如何变化?
(4)种皮有什么作用?玉米种子外面的是种皮还是果皮?
(5)如果在玉米剖面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哪一部分?
总结:无论这些种子在外形,颜色还是大小上不一样,但它们的内部构造大体还是相
似的。
那么它们的内部构造有哪些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观察种子的结构
![观察种子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ef2d44c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c.png)
观察种子的结构种子是植物生长和繁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种子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种子的形态特征、生理功能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本文将通过观察和描述,探讨种子的结构特点。
一、种子的外部结构种子的外部结构一般包括种皮和种子盖。
种皮是包裹在种子外面的一层保护壳,通常有硬质种皮和软质种皮两种类型。
硬质种皮通常较厚,具有一定的耐腐蚀和耐外力的特点;软质种皮比较薄,容易分开。
种子盖是种子上的一层薄膜,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有利于种子发芽。
二、种子的内部结构种子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胚珠和胚乳。
胚珠是种子的核心部分,由胚乳和胚芽组成。
胚芽是植物生长的重要部分,包括胚根、胚芽和鞘叶。
胚根是从种子中长出的第一根根,用于吸取水分和养分;胚芽是从胚根上长出的幼苗,主要用于光合作用;鞘叶是保护胚根和胚芽的薄膜,可以起到保护和营养的作用。
胚乳是种子中的储存组织,主要用于提供养分和水分供种子发芽和初期生长所需。
三、种子的萌发和生长种子萌发是种子发芽的过程。
种子发芽一般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光照条件。
首先,种子吸入水分,后胚根迅速向下生长,伸出土壤表面,形成幼苗,然后幼苗叶片向上生长。
在胚芽的生长过程中,胚根和胚芽都会逐渐增长,胚乳的养分也逐渐被消耗。
随着幼苗的生长,种子开始发芽,并最终发展成为成熟的植物。
四、种子的生理特点种子具有休眠期和耐旱能力。
休眠期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处于休眠状态,不具备发芽和生长的能力。
种子中的胚芽和胚根都处于停滞状态,需要适宜的条件来打破休眠期。
耐旱能力是指种子能够在干旱条件下存活,并在水分充足时恢复生长的能力。
这是由于种子可耐受较低的水分含量,胚乳中储存的养分可以支持种子激活和生长的需要。
综上所述,种子作为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
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我们可以了解种子的外部和内部特征,了解种子的萌发和生长过程,以及种子的休眠期和耐旱能力。
这些观察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初中种子的结构实验教案
![初中种子的结构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29b07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6.png)
教案:观察种子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胚芽、胚根和子叶等部分。
2. 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种子,并能够描述种子的各部分结构。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种子的结构。
2. 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1. 种子样本(如大豆、玉米、小麦等)。
2. 放大镜。
3. 教学卡片或图片。
4. 黑板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种子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种子的作用和结构。
2. 提问:你们对种子有什么了解?种子有哪些部分组成?二、观察种子结构(15分钟)1. 将种子样本放在桌子上,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种子。
2. 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外层(种皮)、内部结构(胚乳、胚芽、胚根和子叶)等。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三、讲解种子结构(15分钟)1. 使用教学卡片或图片,向学生讲解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包括种皮、胚乳、胚芽、胚根和子叶等。
2. 讲解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如保护作用、储存营养物质、萌发等。
四、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种子的结构,并在黑板或白板上展示。
2. 学生展示自己的总结,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种子,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结构。
2. 每组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制作一张关于种子结构的海报。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海报,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种子结构,让学生了解了种子的组成和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总结种子的结构。
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种子结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overall,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种子结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c35807f5335a8103d22048.png)
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名称
观察种子的结构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目的1.认识种子和结构。
2.学习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实验器材
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碘液。
实验
步骤
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玉米,观察它们的外形
2.剥去种皮,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两种种子的内部结构:子叶(菜豆两片,玉米一片),胚轴,胚根,胚芽。
3.用碘液滴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用放大镜观察胚乳被染成浅蓝色
菜豆种子结构
实验结论
菜豆种子结构包括种皮和胚。
玉米种子结构包括果皮和种皮、胚、胚乳。
胚包括子叶、胚轴、胚根、胚芽。
实验报告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实验报告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d90afe6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b.png)
实验报告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一、实验目的: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并了解其组织结构和功能。
二、实验原理: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是植物种子的最初形态。
由外到内分为种皮、种鞘和种仁。
种皮是由表皮细胞组成的保护层,种鞘是由胚珠出芽器官多倍化产生的提供营养的层,种仁是种子萌发时提供养分的主要部分。
种子的内部构造对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材料:白豆、刀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植物解剖刀;仪器:投影仪。
四、实验步骤:1.取一颗白豆,用刀子将种皮剥离,将种子放在盖玻片上。
2.用显微镜放大观察种子的形态。
3.将种子放在投影仪下,通过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形态和内部构造,同时进行投影。
4.将切片的种子放在载玻片上,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种子的组织结构。
五、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放大观察,可以看到白豆种子的外形为椭圆形,种皮呈黄绿色。
将切片的种子放在载玻片上,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种子的内部构造。
种子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种皮、种鞘和种仁。
种皮由表皮细胞组成,外层表皮细胞紧密排列,内层表皮细胞松散排列,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种鞘是提供营养的层,由胚珠出芽器官多倍化产生,可以提供种子萌发所需的养分和能量。
种仁是种子萌发时提供养分的主要部分,含有胚乳细胞和存储物质。
六、实验分析: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了白豆种子的内部构造,并了解了种子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种子的内部构造对于种子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种皮可以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种鞘可以提供营养和能量,种仁可以供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所需的养分。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揭示种子生长和发育的机制,为植物育种和生物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八、实验思考:1.种子的内部构造和功能在不同植物种类之间是否存在差异?2.种子的组织结构和营养物质的分布是否随着种子的发育而变化?3.种子的内部构造是否与种子的萌发能力和生长发育有关?4.种子的内部构造是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1.《植物解剖学实验教程》,张希筠等著。
《观察种子的结构》一等奖说课稿
![《观察种子的结构》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b4f5a8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d.png)
《观察种子的结构》一等奖说课稿《《观察种子的结构》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观察种子的结构》一等奖说课稿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察种子的结构》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认识种子结构及其相应的功能;从形态特点、结构特点方面来认识;利用“观察种子的结构”的内容认识观察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器官之一,而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总是由种子发育成幼苗,再依次长出其它器官,所以教材把《观察种子的结构》安排在学习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之后学习,既为学习《种子的萌发》打下基础,又为学好后面其它各章节内容做好了铺垫。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②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②在比较两类种子的结构特点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②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4)、教学重点:解剖和观察单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说出种子的结构。
(5)、教学难点: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有一个普遍的特点:由于刚升入初中,基本上还保留小学生的特征——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喜欢自己动手主动获取知识;他们虽然对种子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十分了解种子的结构,因此,“种子的结构”一节对他们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和自主探究,获得种子结构的有关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他们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意识还不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启发,进行探究实验。
解剖观察种子的结构
![解剖观察种子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b58bb31e7375a417866f8ff5.png)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说课稿十一中刘春侠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6章第1节第一课时中的《观察种子的结构》。
下面从教学分析、教法学法、实验过程、课后思考等方面对本实验进行说明。
一、教学分析1.说教材地位《观察种子的结构》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6章第1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该实验在初中生物实验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为后面学习种子的萌发奠定基础。
2.说课标要求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相关知识,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较容易掌握本节的知识。
3.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现状的分析,综合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因素,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准则确定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1)学会解剖和观察种子的结构;(2)认识种子的结构,比较花生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3)能识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能力方面(1)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2)通过比较两类种子结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形成善于通过分析、归纳而得出结论的习惯。
情感方面(1)通过学习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2)通过实验体验与人交流、合作的愉悦。
4.说学情分析优势方面⏹从学习对象看: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渴求主动获取知识。
学生亲自动手探究,更能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从学习方式看:七年级学生认为实物更有说服力,展示的图片、播放的视频等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效率;⏹从学业情况看:符合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易于形成更深的知识记忆。
不足方面⏹七年级学生的心智还极不稳定不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实验材料的选择缺乏足够的实践与修正;⏹科学探究过程需要引导和规范;⏹照搬书本知识,缺乏创新意识。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acc0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7.png)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的组成和功能。
二、实验器材:显微镜、活页本、铅笔、草图纸、实验种子(如:豆子、南瓜子等)。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种子:选择一颗种子,例如豆子或南瓜子。
2.制作活页本:将活页本的一页用铅笔画上横线,以便在上面做标记和填写观察结果。
3.观察外部特征:将种子放在活页本上,用裁剪刀轻轻剖开种子的外壳,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页本上。
4.制作种子横切片:用剪刀将种子沿着中轴线剪成两半,再用刀片将其中一半切成薄片,放在显微镜盖玻片上。
5.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将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放大倍数,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页本上。
6.颜色观察:观察种子的颜色,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页本上。
7.完成草图:仔细观察种子的各个部分,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节,绘制草图,并标明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和特征。
四、实验结果分析:1.外部特征观察结果:种子的外壳是坚硬而光滑的,往往呈现椭圆形或椭球形,外壳颜色也有所差异。
2.内部结构观察结果:种子的内部结构通常包括胚乳和胚。
胚乳是种子中有机物贮存的部分,是给种子提供营养的重要成分。
胚乳通常呈白色或黄色,且呈现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有些种子的胚乳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如豆子;而有些种子的胚乳很小,如南瓜子。
胚是种子的未来植物,通常位于胚乳顶部或底部。
根部是由胚中的根母细胞发育而来,而胚轴是由胚中的另一部分细胞发育而来。
胚轴在显微镜下可见,呈弯曲状,并且有铸孔、胚苞叶和真叶等不同的结构。
五、实验结论:1.种子的结构通常包括外壳、胚乳和胚。
2.外壳是种子的保护层,可以保护胚乳和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4.胚是种子的未来植物,包括根部和胚轴,能够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和发育。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使用的种子要干燥,避免受潮和腐烂。
2.在切割种子时,要小心操作,以免划伤手指。
3.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调节合适的放大倍数,以便观察到细节。
观察种子结构实验报告
![观察种子结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1057b5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4.png)
观察种子结构实验报告观察种子结构实验报告引言: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而种子则是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方式之一。
种子的结构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深入了解种子的组成和功能。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各种植物种子、显微镜、玻璃片、刀片和显微镜载玻片。
实验步骤如下:1. 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如豆类、玉米、小麦等。
2. 将种子取出并清洗干净,去除外层的果皮或果肉。
3. 将种子放在玻璃片上,用刀片轻轻切开种子,以便观察内部结构。
4. 将切开的种子放在显微镜载玻片上,加上一滴水,用另一片载玻片盖住,制作显微镜标本。
5. 将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使用不同倍数的镜头进行观察和拍摄。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我们发现种子的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
以下是对几种常见植物种子的观察结果和讨论。
1. 豆类种子:豆类种子通常具有两片子叶,被称为子叶种子。
在观察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片子叶之间的胚轴,胚轴上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通常较长,胚芽较短。
通过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豆类种子,我们可以看到胚根和胚芽的生长过程,了解种子的发育和萌发机制。
2. 玉米种子:玉米种子是一种单子叶种子,种子外部有一个坚硬的外壳。
在观察时,我们可以看到种子内部有一个胚乳,胚乳是由植物胚胎发育而来的,富含大量的淀粉和蛋白质。
胚乳的功能是为胚芽提供养分,在种子萌发时起到重要的作用。
3. 小麦种子:小麦种子是一种典型的禾本科植物种子,外部有一个硬壳。
在观察时,我们可以看到种子内部有一个胚乳和一个胚。
胚乳富含淀粉和蛋白质,为胚提供养分。
胚有胚芽和胚根,胚芽是植物的生长点,胚根则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
通过对种子结构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种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种子不仅是植物繁殖的手段,还是植物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适应策略。
种子的结构和萌发机制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观察种子的结构
![观察种子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343a1cc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8.png)
活动: 观察种子的结构
1、菜豆种子的结构
种脐
胚芽 胚轴 胚根 胚
种皮
观察玉米籽粒结构
最外层结构是: 种皮和果皮 解剖方法: 纵切 在纵切面上一滴碘液后观察 对照教材玉米籽粒结构图辨认
2.玉米种子的结构
种皮与果皮
胚乳
子叶
胚芽
Hale Waihona Puke 胚轴胚胚根
讨论:
1.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上的相同 点和不同点?
2.种脐对种子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3.将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呈现蓝 色的是哪部分?这说明了什么?
4.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推测各部分结构 发生了什么变化? 5.种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你认为哪 部分是种子中最主要的结构?
幼儿园教案《观察种子的结构》
![幼儿园教案《观察种子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4a0fc51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b.png)
幼儿园教案《观察种子的结构》年龄段:3-5岁一、课程目标1.让幼儿了解和认识种子的基本结构。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二、课前准备1.材料准备:●各类不同种类的种子(豆类、果实种子等)●放大镜●剪刀●胶水、彩纸、彩笔●大的白纸板2.教室布置:●观察桌:每张桌上准备好种子、放大镜等。
●墙上贴有植物的大图和有关种子结构的图示。
三、课程步骤1. 引入(10分钟)●音乐与谈话:播放《小种子》背景音乐,谈论植物的重要性,引发幼儿对植物和种子的好奇心。
2. 观察种子结构(15分钟)●观察时间:每张桌上准备不同种类的种子,让幼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讨论观察到的现象。
●提问互动:引导幼儿回答问题,例如“你看到种子的哪些部分?”、“这些部分有什么作用?”等。
3. 制作种子手工(10分钟)●手工时间:提供彩纸、剪刀等,让幼儿制作一个简单的种子手工模型,模仿真实的种子结构。
●教师示范:在白纸板上示范如何用彩纸剪出不同部分的种子,粘贴在纸板上。
4. 小结与反思(5分钟)●讨论时间:回顾观察和手工制作的过程,让幼儿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感受。
●反思问题:提问类似“你最喜欢哪种种子?”、“觉得制作手工有趣吗?”等问题。
5. 温馨结束(5分钟)●感谢互动:表扬幼儿的表现,感谢他们的参与。
●展示时间:将制作好的手工挂在教室墙上,形成小展览。
四、课后延伸●将一些简单的植物种子发放给家长,鼓励他们在家中和孩子一起进行观察和讨论。
五、课程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手工制作的完成度,以及讨论时的回答问题的质量来评估课程的效果。
六、注意事项●确保所有材料都是幼儿安全的。
●注意每个孩子的参与,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种子的结构》
主讲人:王立芳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察种子的结构》。
首先,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好多生物知识都是直接或间接从实验中得来的。
如果在生物教学不重视生物实验的教学,学生就不能获得一定的生物科学知识和相关的生物学技能,因此,要上好生物这门课,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本节内容在本单元非常重要。
因为种子是形成下一代植物体的基础,种子中具有将来发育成幼苗的基本结构――胚;学生只有了解植物种子的结构,才能顺利地理解小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原因。
教学重点:
1.认识种子的结构。
2.学习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3.比较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
难点: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
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能力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收集种子的活动,体验与人的交流和合作。
(2).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3).通过对种子结构的认识,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这一生物学观点。
在教学中,为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我设计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主要有:实验法,直观教学法,引导发现法,谈话法,合作学习策略。
这些策略和方法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有充分体现。
教学过程:
•接下来是教学过程:课前收集材料,情境设置,实验探究,知识检测。
•(一)课前收集材料
•教师: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图。
•学生:搜集不同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南瓜种子,向日葵种子,黄豆等。
•(二)情境设置
•新课程要求生物教学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注意使学生在现实的生活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深入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校园高大的树木,翠绿的小草,盛开的鲜花,都是有种子发育来的。
它们的种子大小形态千差万别,它们的基本结构是
否相同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导入新课。
•(三)实验探究
①注重观察方法按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的步骤观察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②玉米种子的解剖是个难特别强调。
③注意安全,此实验学生避免被锋利的刀片划伤。
④按照实验内容设计进行实验。
⑤得出实验结论即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
学生分小组活动在阅读课文内容以及活动要求的基础上,观察解剖大豆、玉米种子,并注意它们在结构上的区别。
课件显示探究活动的要求:①
仔细观察每一粒种子的外部结构。
②按照实验的方法、步骤去观察种子内部结构。
想一想大豆、玉米种子由哪些部分组成。
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区分它们在结构上的相同与不同点。
教师强调注意事项:①注意安全,不要切到手指。
②种子切开的方向,特别是玉米种子应沿正中线切开。
③玉米种子切开后不要急于加碘液,先观察结构。
课件适时显示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
教师巡视辅导,鼓励一些程度好的学生试着摸索有没有更好的解剖识别方法。
师生交流教师请学生上前利用实物展台,展示讲解自己解剖的成果,学生相互纠正错误。
“我解剖的是大豆种子,这是大豆种子的皮儿。
”立刻有学生提出“是种皮而不是皮儿”“你能比较说出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吗?”“大豆种子有两片子叶,.没有胚乳;玉米种子有一片子叶,有胚乳。
”“大豆种子子叶肥厚,玉米种子子叶小。
”在学生讲解的同时,引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概念。
•(四)知识检测
• 1.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
”麻屋子指花生的________,红帐子指的是________,白胖子是指________。
•2.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3.我们吃花生,主要是吃花生种子的________
4.识图
玉米的种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