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方法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教育质量和未来发展。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1、家庭教育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监护人往往只能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在学习和心理上难以给予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许多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鼓励和引导,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2、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学校普遍存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课程设置单一等。
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满足留守儿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此外,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特殊关怀也相对不足,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学习成绩不理想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和有效的监督指导,加上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限制,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往往表现出动力不足、成绩不佳的情况。
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辍学。
4、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自卑,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5、安全隐患较大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和保护,在生活中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他们可能会更容易受到意外伤害、欺凌、拐卖等威胁,同时也可能会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而误入歧途。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1、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以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使得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从而造成了留守儿童的现象。
2、户籍制度限制现行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面临诸多困难,如高额的借读费、入学门槛高等,这也导致了许多农民工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纷纷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
这也导致了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
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无法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教育,因此这些孩子成为了长期留守在农村的群体。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十分严重,他们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关爱,部分地区的留守儿童甚至连基本的教育权利都得不到保障。
本文将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1. 缺乏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数长期在外务工,无法给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
这导致了孩子缺乏家庭的情感关怀和教育指导,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2.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来说要差很多,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都有限。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的陪伴和照顾,更容易面临教育资源的不足问题,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甚至形成了辍学的现象。
3.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的感情缺失和家庭照顾不足,也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抑郁、焦虑、自卑等,严重的会导致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问题。
二、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1. 完善政策法规有关部门应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和救助政策,保障他们的基本教育权利。
还可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地区扶持力度,提高教育资源投入。
2. 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政府和社会机构可以合力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心,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心理辅导、课业辅导等服务。
这样可以弥补他们家庭教育和生活关爱的不足,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3. 加强学校的关怀农村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力度,设立留守儿童专班或专项课程,提供特殊教育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打造一种关爱、支持的校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校园的温暖。
4. 家长教育培训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也应加强家长教育培训。
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沙龙等活动形式,引导他们关注子女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增强家庭对孩子的关怀和教育引导。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对策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务工,将未成年子女留在老家由其他家庭成员照顾,或者由祖辈照料,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一类特殊儿童。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面临着诸多与教育相关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资源匮乏。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都比城市要差一些,更别说是在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了。
在农村,留守儿童往往面临着学校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影响。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容易感到孤独、焦虑和自卑,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特别是在成长的关键时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和社交能力相对较差。
长期缺少家长的指导和教育,这些孩子在自我管理和社交方面相对较差,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
这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
以下是一些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和留守儿童的资金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设施,提高师资力量,确保留守儿童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
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援助和帮扶项目。
学校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
学校应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并解决心理问题。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课外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和自我管理的培养。
家庭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
即使父母外出务工,也要给留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教育,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家长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成长与学习。
社会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
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对策
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对策1. 引言1.1 留守儿童的定义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时间不能得到父母或监护人照料的未成年人。
他们通常生活在农村地区,父母常年在城市工作,只有在节假日才能回家看望孩子,孩子在父母不在身边时由老人或其他亲戚照料。
留守儿童无法获得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资源,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他们面临着孤独、恐惧、焦虑等问题,对未来的发展存在困难和挑战。
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教育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留守儿童的定义必须得到明确,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1.2 留守儿童的现状一是心理问题。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失落和焦虑,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和消极心态。
二是学习问题。
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和指导,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常常较差,缺乏学习动力,容易产生逃学、早恋等不良行为。
三是生活问题。
由于长期独自生活或由老人看护,留守儿童的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较弱,饮食起居不规律,缺乏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是社交问题。
由于长期缺乏家庭和社交环境,留守儿童较为内向、孤僻,缺乏交流和沟通能力,容易产生人际关系问题。
留守儿童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的关注和帮助。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改善留守儿童的现状,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1.3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在当前社会中备受关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许多农村家庭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现象日益严重。
据统计,中国留守儿童数量已达到数百万,这些儿童因为家庭成员缺失的陪伴和关爱,常常面临着教育上的困境。
留守儿童的学业水平普遍较低。
由于缺乏父母的督促和教导,这些孩子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的指导,容易产生学习障碍和自卑心理。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
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和与父母的交流,这些孩子容易感到孤独、焦虑和自卑,甚至出现行为问题和心理疾病。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随着中国农村大规模人口外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凸显。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留在农村家中由亲戚、祖父母或其他人照料的儿童。
这些孩子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监管,容易陷入学习和生活上的困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农村留守儿童因为家庭成员外出务工,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生活和学习环境常常不利。
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由于缺乏监管和辅导,留守儿童容易在学业上落后,思想品德教育也较为薄弱。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
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家庭关爱和支持,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上的焦虑、孤独和自卑感。
留守儿童在生活上也存在许多不良行为问题,容易受到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例如早恋、玩耍过量等。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对策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应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
加大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关怀力度,促进父母尽快返乡照顾子女,或者引导他们将子女带到城市定居。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机制。
健全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方合力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关爱和支持,包括心理辅导、学业辅导、娱乐活动等。
加强农村学校教育资源配置。
通过政府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增加教育资源,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
鼓励引导企业、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提供资金、物资和志愿者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通过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的合力,全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怀和教育,将有助于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努力。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双亲离乡务工,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农村由亲属或他人照看成
长的群体。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面临着许多教育问题。
本文将介绍农村留守
儿童教育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1.学校资源不足:农村地区学校资源匮乏,教师数量不足,教育设施简陋,无法满足
留守儿童的教育需求。
2.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父母长时间离家,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无法得到
良好的家庭教育。
3.心理问题:留守儿童长时间与父母分离,容易产生孤独、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习能力。
对策:
1.完善农村学校资源: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提高教师数量和培训水平,改善教育
设施,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2.设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定期的心理辅导和学习指导,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3.加强家庭教育支持:通过开展家长培训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等方式,向父母
灌输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
4.优先保障留守儿童教育权益: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权益的保护,在政策上给予
留守儿童教育的优先权,确保其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5.社会关爱:组织志愿者定期探访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学习帮助和生活
指导,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心和温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提供
良好的学校资源、加强心理支持和家庭教育,才能真正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让他们
能够健康成长、充分发展。
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情感分析及对策
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情感分析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或家长因工作、生活等原因长期外出,留下未成年子女独自在农村居住和生活。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在心理、情感、教育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情感状态以及对策,探讨如何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1.数量庞大随着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加。
据统计,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经超过6000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2.缺乏家庭关爱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和照顾,无法享受到家庭温暖和教育指导。
这种缺失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3.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留守儿童常常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学习条件艰苦的情况。
这也给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困难。
4.心理问题增多长期离开父母、家庭的环境,使得留守儿童心理和情感上更容易出现问题,例如情感缺失、自卑、焦虑等。
1.孤独感留守儿童长期缺少家庭关爱和照顾,导致他们产生孤独感,觉得生活无助、无望,情感上孤独空虚。
2.自卑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与其他孩子有着巨大的差距,缺乏自信。
3.焦虑感长期生活在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留守儿童容易产生焦虑感,对未来充满担忧,不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挑战。
4.逆反心理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关爱和教育指导,留守儿童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对家庭、社会产生抗拒情绪。
1.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政府部门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提供心理咨询、教育指导、生活帮助等服务,帮助留守儿童度过难关。
2.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3.社区关爱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社区关爱工作,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帮助。
4.加强家庭教育鼓励父母关注和参与留守儿童的成长,加强家庭教育,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育儿能力。
初中开始留守儿童教育
初中开始留守儿童教育留守儿童是指在农村地区,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孩子留在家乡由亲戚或其他农村居民照顾的儿童。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他们的教育问题。
本文将探讨初中开始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当前留守儿童教育的困境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家庭关爱与教育指导由于父母工作时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充分的家庭关爱与教育指导。
每天回到冷清的家中,他们面对的是空荡荡的房间,没有父母的问候与嘱咐,这使得他们的心理状态较差,容易感到孤独与无助。
2. 学业压力大留守儿童的学业压力也相对较大。
在没有家长的监督与鼓励下,他们需要自觉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并且需要独自面对学习中的问题。
这给他们带来了学习上的困扰和焦虑。
3. 缺少兴趣培养由于长期缺乏家庭陪伴,留守儿童的兴趣培养受到限制。
他们无法获得父母的引导与支持,无法参与到各种兴趣班或社团活动中,这对他们个人发展的全面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初中开始留守儿童教育的解决办法为解决初中开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政府与学校的支持政府和学校应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注与支持。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额外的经济和教育资源用于支持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留守儿童辅导班,提供学习指导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2. 社会组织的介入各种社会组织可以积极介入留守儿童教育,为他们提供关爱和帮助。
志愿者可以组织各类活动,如亲子活动、兴趣培养班等,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帮助他们发展兴趣爱好,增强自身能力。
3. 家校互动的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家长也应加强与学校的交流,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4. 聚焦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忽视。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成长现状及教育策略研(1)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成长现状及教育策略研究研究报告一、研究的背景与动因(一)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是社会教育的需要大量农民外出经商或打工,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民外出打工,而他们的子女却大多数都留守在家里,有的和爷爷奶奶过,有的跟外公外婆生活,有的寄宿在亲友家里,这就意味着许多农村孩子远离了直接监护人,远离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导致这类学生在校行为表现较差,学习成绩落后,性格冷漠孤僻,脾气暴躁,缺乏爱心,心理脆弱偏执,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沉重的话题(二)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成长现状及教育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中也特别提出: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在学校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
当今,留守学生已占据我校全体学生一定比例,他们更应该受到关爱和呵护。
(三)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成长现状及教育是农村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地域偏僻,经济条件相对比较落后,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较低,家庭教育的环境氛围与城区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外出打工的农民较多,留守学生数目占有较大比例。
这个特殊的群体,是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同正常的孩子一样都应该得到全面的发展,学业、身心素质都应该健康地成长。
因此,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积极探求一条能使留守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均衡、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已成为我校的当务之急。
(四)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成长现状及教育是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需要我校在进行十五课题“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学习心理现状调查及优化对策研究”的研究过程中,就已发现:在学习困难生群体中,留守学生占有较大比例。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子女缺少了父母的关爱,没有了父母直接的教育和管理,学习方面和行为习惯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滑坡。
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对策
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对策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许多家长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选择离乡去城市打工,将孩子留在农村老家由老人或者其他亲人照看。
这就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他们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成长,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对策。
一、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1. 缺乏家庭关怀初中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有得到充分的家庭关怀,缺乏家长的陪伴和教育指导。
这使得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产生孤独、焦虑等问题,对自身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2. 学习压力大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初中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监督和指导,容易得到落后于同龄人的情况。
在学校中,由于缺少家长的关注,留守儿童心理上也会产生自卑、自尊心不健全等问题。
3. 生活照顾不到位留守儿童的生活照顾多由老人或其他亲人承担,由于他们年龄较大或者生活技能不够,可能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充分的生活照顾和教育,造成身心健康问题。
以上所述,初中留守儿童面临着来自心理、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1. 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应制定更加完善的留守儿童教育政策,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扶持力度。
在政策上,可出台相关福利政策,比如增加留守儿童家庭经济补助、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等措施,帮助留守儿童解决身心发展问题。
2. 学校提供更多关爱和帮助学校应当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状况,建立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和家校互动平台,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提供帮助和关爱。
学校可以开设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课程,让老师和同学们更多地了解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加强关爱和支持。
3. 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留守儿童除了政府和学校的关注和帮助,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提供各种形式的关爱和支持,比如加强社区和家庭的辅导和帮助,提供义务辅导教育等。
4. 家庭关爱不可或缺最重要的是,父母应该尽可能地争取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在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现状的分析(合集5篇)
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现状的分析(合集5篇)第一篇: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现状的分析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现状的分析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他们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里健康成长和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在学习上往往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欺骗说谎,拉帮结派,欺负同学,小偷小摸;在家里不听监护人的教导,甚至顶撞,我行我素。
产生着种种问题原因在哪儿?留守学生问题的现状分析:1、家庭方面。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环境,学生的社会生活知识、道德规范,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
留守学生与父母的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的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还有一部分是其他的亲戚,祖辈在教育上往往存在许多误区。
其一是祖辈觉得学生缺少了父母的照顾,对他们过分溺爱,养成了学生任性的性格;其二是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他们很难和学生交流,在学习方面不能给学生任何帮助。
而寄住在其他亲戚家的形势,新的家庭环境对他们更加不利,站在亲戚的立场上不便对学生进行管束,学生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
在外务工的父母平常很少与子女沟通,只有在节假期间回家,父母普遍存在”补偿”心理,因此带给学生的只有物质补偿,而缺少精神食粮。
父母在此期间也不会督促学生学习,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进行过多过严的管束,因而造成了很多家长成为学生学习、身心发展事实上的旁观者,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学生在教育阶段家庭社会化的不足。
2、学校方面。
学校是家庭以外最主要的社会化主体,由于留守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学校无法及时联系到家长,进而无法和他们一起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和监管。
加之留守家庭的学生大多由祖辈抚养,而老人由于文化程度和教育方法的局限性,往往忽视了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各学校教育无法协调。
同时现在农村的教材内容以城市教育为参照,严重脱离农村的实际,加之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也不易改善,无法对留守学生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导致留守学生社会化的不足。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问题与对策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问题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农村地区的父母纷纷外出务工,留下儿女在家由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照顾,这就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父母不在身边的状态下成长,面临许多问题,导致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关心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 心理问题:留守儿童长时间没有父母陪伴,容易感到孤独、焦虑、不安全感强,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不确定感。
2. 教育问题: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导致留守儿童学习压力大,缺乏父母的教导和关爱,影响学习成绩,有的甚至出现辍学现象。
3. 生活问题: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较低,缺乏健康的饮食和科学的生活规律,也容易出现疾病。
4. 社交问题:由于长期处于孤独状态,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较差,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将来的发展也不利。
二、对策1. 建立爱心关怀机构:政府可以设立关爱留守儿童的综合服务机构,为他们提供情感、心理、学习等方面的全方位关爱。
2. 父母关爱工程:政府可以推出一些政策措施,鼓励父母参与到留守儿童的成长中,比如减少务工时间、增加法定假期等。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增强心理抵抗力。
4. 定期关注走访:学校、社区可以定期走访留守儿童,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5. 增加课外活动:学校和社区可以增加一些课外活动,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社交机会,培养其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实施效果通过上述对策的落实,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将得到改善,他们的身心健康将得到关注,未来发展更加美好。
我们也应该加强家庭教育,引导父母多陪伴子女,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让每个留守儿童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爱护。
相信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的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解决,他们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对策
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对策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国民教育的一大难题。
初中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孩子被迫在农村留守的儿童。
他们面临着家庭关爱不足、教育资源匮乏、心理压力过大、社会风险增加等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本文将从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出发,探讨其教育对策,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一、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初中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成长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怀和教育支持。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很多留守儿童在农村生活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他们经常需要独自面对学习、生活和心理问题,面临诸多困境。
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温暖和教育指导。
在父母不在家的情况下,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需要都不能得到及时的支持与指导,容易感到孤独和无能为力。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学校师资薄弱,设施条件不好。
很多留守儿童读书的环境和条件较为恶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长期的家庭分离容易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例如抑郁、焦虑等。
加之外界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出现行为偏差等问题。
针对初中留守儿童的困境,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多个角度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1. 政府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制定更加有力的政策来保障他们的权益。
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力度,落实好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心、留守儿童关爱项目等相关政策,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校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2. 学校开展特色教育项目学校应当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特色教育项目,丰富课外活动,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加强班主任制度,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
通过课外活动,可以帮助留守儿童丰富课余生活,增加社交机会,培养兴趣爱好,增强心理素质。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问题与对策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问题与对策随着城乡差距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将孩子送到城市读书,但也有一部分家庭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做到这一点,导致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问题愈发严重。
这些留守儿童长期在乡村生活,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教育资源匮乏、心理健康问题、身体健康问题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教育资源匮乏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一般较为匮乏,留守儿童所能接受的教育资源更是有限。
农村初中的教师队伍相对城市较为欠缺,师资力量薄弱,因此可能无法给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教学质量。
农村地区的图书馆、实验室等教育设施也较少,留守儿童缺乏接触先进教学设备的机会。
这些都造成了留守儿童在学业上的发展受阻。
针对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
可以通过招聘优秀的教师、鼓励教师到农村地区工作,提高农村初中的教师队伍质量。
可以通过政府出台政策,增加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包括建设更多的教育设施、购买更先进的教学设备等。
可以鼓励一些优秀的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开展教学资源共享,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能够享受到城市教育资源的优势。
二、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生活在乡村环境下,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他们可能因为孤独、无助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有的儿童会因为这些问题而出现不良行为。
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留守儿童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也可能在长期发展中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针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需要从多方面来解决。
可以通过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处理成长中的问题,培养积极的心态。
可以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减少孤独感。
可以通过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建立家校合作的机制,让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关注。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监护人照料,可能出现身体上的健康问题。
由于缺乏科学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因素,留守儿童普遍存在身体素质较差的问题,还有一些儿童甚至出现了一些慢性疾病。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到城市谋生,留守儿童问题在近年来逐渐凸显出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亲属因工作原因长期在外打工,导致儿童长时间无人照顾,居住在农村地区的一类特殊群体。
他们处于家庭、学校、社区和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心理健康问题、学业困难等困境。
本文将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1.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有所不足,学校教学条件较差,教师素质不高,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很难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2. 心理健康问题凸显长期与父母分离会给留守儿童造成心理上的伤害,焦虑、情绪不稳定、性格孤僻等问题较为普遍,这对他们的学习乃至整个人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3. 学业成绩滑坡缺乏家庭关爱和监督的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学习上的问题,课业成绩较差、习惯不良等情况比较常见。
长期下去,留守儿童的未来就业和发展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1. 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2. 建立关爱留守儿童机制建立健全涵盖学校、社区、家庭等多方面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提高留守儿童的福利保障水平,保障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家长应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
4. 家长亲子交流鼓励父母与留守儿童进行深入交流,建立亲子关系,保持家庭温暖,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5. 建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服务站建立家庭教育服务站,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孩子,使留守儿童在家庭中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教育。
6. 加强社会支持社会各界应该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解决困难,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对策
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日益加剧,留守儿童问题愈发引起社会的关注。
据统计,目前中国有超过6000万的留守儿童,其中大部分是农村地区的儿童,他们的父母迁徙到城市工作,留下孩子在农村由亲戚或祖父母照看。
初中阶段正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如何改善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初中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常常面临着严重挑战。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关注,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
在成长的关键时期,缺乏父母的亲情和教导,使得他们的心理健康常常受到影响,容易导致自尊心低下、消极情绪增加等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在家长的照看下经常缺乏规律性的生活和学习,他们往往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学业成绩、学习习惯常常受到影响。
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关爱,容易形成懒惰、自私等不良品行,甚至有可能走上错误的道路。
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较为严峻,急需进行改善。
教育对策教育对策是解决初中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
社会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条件。
这样一来,可以改善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和师资力量的不足,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可以在农村建立一些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机构,提供专门的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
学校要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定期的心理辅导,了解和指导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可以在学校内建立留守儿童的关爱小组,通过关爱小组的陪伴,来增加留守儿童的归属感,减轻孤独感。
社会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助,提供更多的关注和资源。
可以建立一些志愿者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包括生活照料、情感关怀、学业辅导等。
政府应制定更加普惠的政策法规,减轻留守儿童的负担和困难,制定更加人性化的留守儿童关爱计划,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和帮助。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问题与对策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问题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家庭为了生计都选择了外出务工,导致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在农村地区。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地务工,家庭条件不允许孩子与父母外出,宣告在农村留守的儿童,他们的成长环境与城市儿童有较大差异。
留守儿童问题造成了诸多不良后果,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1. 教育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心理方面都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导。
这样容易造成儿童性格内向、孤独寂寞,学习成绩下降,丧失学习兴趣,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2. 心理问题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常常感到孤独、无助、焦虑,甚至出现抑郁情绪,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3. 安全问题留守儿童长期独自在家,存在着自我保护能力差,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甚至发生意外事故。
以上问题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1. 完善政策政府应加大力度制定和实施关于留守儿童的法律法规,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待遇和救助政策,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2. 加强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合理安排家庭生活,按时回家陪伴孩子成长,不应长时间外出。
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指导,培养家长的育儿观念,增强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投入.3. 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政府、社会组织和各界爱心人士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组织志愿者、心理咨询师、教师等专业人士到农村地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社会各界应当多倾斜一些资源和关注点给予此类社会群体。
4.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站政府应在农村地区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站,为留守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心理咨询和人文关怀, 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要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监护管理制度,确保留守儿童生活和安全问题得到保障。
5. 保障留守儿童的教育权益政府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投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改善学校设施条件,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平台。
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对策
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对策随着城市化、农村人口流失、家庭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的现状及相应的教育对策。
据统计,目前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已达到6000万左右,其中1/3的留守儿童在农村。
他们在家庭空间中缺乏亲情关爱,长期处于无人照顾的状态,导致身心上的健康问题。
同时,缺乏家庭教育和环境,使得留守儿童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上出现各种问题,很容易受到外界负面影响。
二、教育对策(一)加强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教育机构和爱心人士需要关心这些儿童的成长,尽可能地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缺。
对于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家庭,可以加强社区教育,与熟人邻里一起,建议家庭教育的方式,提供学习教育的信息,鼓励并指导家长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孩子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二)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没有父母的陪伴,常常感到孤独、无助和沮丧,因此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坚强自信、理性看待问题和适应环境。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们可以采用亲和力和关注力高的教育方式,与留守儿童建立信任关系,关心和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化解性情上的烦恼和困扰。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提供心理治疗和咨询。
(三)推进义务教育的普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差,因此教育部门应坚持义务教育的扩大和普及。
针对这些儿童,需要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比如免费资助学费、购买教材等。
同时还可以采取智能化的授课方式,使用在线或视频教育来弥补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之间的教育差距。
(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留守儿童需要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怀和支持,将来能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为此,可以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使各种资源与留守儿童这些弱势群体形成链接,为他们提供有力的支持。
支持网络可以由政府、教育机构、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建立,集中各类资源、资金信息,建议特别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
例如,打造具有艺术、运动、阅读、写作等培养意义的活动品牌,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增强其体质、创造力、思考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第一篇:农村中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内容提要:调查发现农村中学存在大量“留守学生”,与普通孩子相比,缺少了父母关爱和管束,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他们的成长令人担忧,在教育上存在问题,结合调查分析现状,谈经验对策。
关键字:农村留守学生教育调查分析对策塘坊初中:郑模亮笔者先后在两所农村中学任教,通过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其存在的大量“留守学生”的教育个中的酸甜苦辣咸感受很深,下面就谈谈这一问题。
“留守学生”,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务工,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亲戚代为教育管理的适龄上学的孩子。
这些孩子虽有爷爷奶奶或亲友照料,但他们的成长令人担忧,值得各方关注。
一、“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调查随着社会转型期间打工者尤其农民工的日益增多,家庭里增加了需要隔代抚养的新成员----留守孩子。
笔者曾在2004年10月对地处大山之中的丁阳初中2006级学生调查,该年级共有学生326名,有家长在外地打工的254名,约占学生总数的77.9%,父母一方在外地打工的148名,占学生总数的45.4%,父母同时出去打工的有106名,占学生总数的32.5%。
笔者也在2005年10月对地处城乡结合的塘坊初中2007级学生调查,该年级共有学生335名,有家长在外地打工的217名,约占学生总数的64.8%,父母一方在外地打工的123名,占学生总数的36.7%,父母同时出去打工的94名,占学生总数的28.1%。
调查还发现,一个家长在家的85%以上是留守母亲,而她们中又有70%以上的人在本地的酒厂、水泥厂、陶器厂、烟业公司等工厂打工,每天早出晚归。
大多工厂实行多劳多得制,有的家长往往天不亮就出门,半夜才回家,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
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象我们这种经济贫困的农村山区,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图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方法探讨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方法探讨近几年,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特别农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大批青壮年男女外出打工捞钱,留下老老少少守护家园,这样“留守儿童”的家庭越来越多,他们的家庭教育管理存留了一个空档,对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为了使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学生在校能够健康成长,得到关爱,笔者对所在学校学生中的“留守儿童”进行一次调查统计,在校生494人中,有留守儿童137人,占27.7%,其中双亲在外务工的有109人,隔代护养的109人,这些留守儿童中有15人,在2-3岁时父母就外出务工。
从调查结果和平时教育教学中发现,留守儿童家庭有下列现状:(一)家庭现状大多数“留守儿童”从小学直到现在读初中,有些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留守,这些孩子家长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主要精力靠打工赚钱谋生,一年到头很少问其孩子思想、学习情况。
相当部分家长不知孩子在哪一个班、哪一个年级、哪一个班主任,过分依赖学校教育,自认为反正子女交给学校,学校就应该给我教好就行了,他们只看到学校一面,都不知道家庭教育同样重要。
老人和亲戚看管留守儿童,只能确保吃饱和穿暖。
与缺乏父爱、母爱正好相反,“留守儿童”又过多地受这些老人溺爱,他们与祖父母或亲戚一起生活,教育的责任便落在祖父母和亲戚的身上,但因受各种因素的局限,这些老一辈人,无论教育思想还是教育方法都无法跟上形势的要求,由于受“隔代亲”这种传统、习惯的影响,老前辈都溺爱这些留守儿童,使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缺乏约束的小皇帝。
(二)“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在家庭中,家长与儿童朝夕相处,情感最依恋,所以家长的影响最直接也最强烈,而这些留守儿童都在长期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成长,这些孩子往往感情脆弱、性格懦弱,性情孤僻,行动粗暴,缺乏同情心。
因苦恼、困惑而造成自信心的丧失。
一些留守儿童,看到父母挣了钱回来很风光,自己用钱是靠父母打工寄回,是祖父母给的,没有父母直接控制就大手大脚,还看到一些大中专毕业生都在家待业,便产生不如自己早点结束学业外出打工的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方法探讨
近几年,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特别农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大批青壮年男女外出打工捞钱,留下老老少少守护家园,这样“留守儿童”的家庭越来越多,他们的家庭教育管理存留了一个空档,对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为了使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学生在校能够健康成长,得到关爱,笔者对所在学校学生中的“留守儿童”进行一次调查统计,在校生494人中,有留守儿童137人,占27.7%,其中双亲在外务工的有109人,隔代护养的109人,这些留守儿童中有15人,在2-3岁时父母就外出务工。
从调查结果和平时教育教学中发现,留守儿童家庭有下列现状:
(一)家庭现状
大多数“留守儿童”从小学直到现在读初中,有些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留守,这些孩子家长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主要精力靠打工赚钱谋生,一年到头很少问其孩子思想、学习情况。
相当部分家长不知孩子在哪一个班、哪一个年级、哪一个班主任,过分依赖学校教育,自认为反正子女交给学校,学校就应该给我教好就行了,他们只看到学校一面,都不知道家庭教育同样重要。
老人和亲戚看管留守儿童,只能确保吃饱和穿暖。
与缺乏父爱、母爱正好相反,“留守儿童”又过多地受这些老人溺爱,他们与祖父母或亲戚一起生活,教育的责任便落在祖父母和亲戚的身上,但因受各种因素的局限,这些老一辈人,无论教育思想还是教育方法都无法跟上形势的要求,由于受“隔代亲”这种传统、习惯的影响,老前辈都溺爱这些留守儿童,使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缺乏约束的小皇帝。
(二)“留守儿童”心理现状
在家庭中,家长与儿童朝夕相处,情感最依恋,所以家长的影响最直接也最强烈,而这些留守儿童都在长期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成长,这些孩子往往感情脆弱、性格懦弱,性情孤僻,行动粗暴,缺乏同情心。
因苦恼、困惑而造成自信心的丧失。
一些留守儿童,看到父母挣了钱回来很风光,自己用钱是靠父母打工寄回,是祖父母给的,没有父母直接控制就大手大脚,还看到一些大中专毕业生都在家待业,便产生不如自己早点结束学业外出打工的想法。
表现在“人在教室,心在外”,上课不用心,思想不端正,喜欢上网,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大部分成了“后
进生”。
根据以上现状分析,“留守儿童”学生是当前农村初中的特殊家庭学生,这些学生的存在不是短暂的,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可能长期存在,学校是教育培养人的场所,这些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就落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身上。
为了使这些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在校正常受完九年义务教育,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成为有用之才,让他们在外打工的父母放心,共创和谐社会,笔者认为对“留守儿童”学生的教育值得探讨。
一、教育从关注细节开始。
平常我们对学生教育是统一教育模式,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没有针对性和特殊性,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问青红皂白,虽然学生接受了批评,但学生心理是不服的,这是因为受批评的学生会有“留守儿童”学生,结果使教育效果欠佳,作为教育工者对待“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上,应该从细节入手,用爱化作点滴甘泉,才能溢养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待留守儿童学生要知晓他们家庭、生活、爱好、兴趣、困难、疑惑、情感渴盼情况。
“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这些学生犯了错误更渴望得到成人的宽容和信任,使自己的自尊不受伤害。
这要求教育者应该用我是“留守儿童”的情感去体会“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礼貌地对待他们,让他们时时体验到一种高于母爱,超越友情的师生情,这就可能成为他们改正错误的内在驱动力,对他们来说,有时侯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作为“留守儿童”的班主任,不但在思想、学习给予关怀,更重要的平时对他们的生活困难给予照顾、关爱,把教师的爱连同集体温暖送到学生心理。
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留守儿童”是隔代看管,他们与老人难以沟通,自己的思想、行为无法向人倾说,久了易产生自我封闭,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宣泄,性格变得孤僻。
作为教育者更应该关心的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留守儿童”学生研究,由此产生的各种心理异常状况及后果影响,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1、及时发现,迅速介入,因势利导。
学生在校与老师接触次数最多莫过于班主任,班主任是最贴心的人,作为班主任,要经常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咨询,耐心听取这些学生各种想法,用真心介入或许是学生心中期待的“阳光雨露”。
在了解情况时善于发问,对方倾诉时要认真倾听,做有同情心的听众,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最终融入学生的心境。
在此过程中,做到心细、情切、见解高,所谓“人其心,动其情、明其理”。
2、利用各种有意活动,陶冶情操,用集体的爱滋润心灵。
“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打工,一年难得回来一次,他们的心理非常空虚,学校要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来陶冶他们的情操,消除他们的心理空虚,增强自信心。
在开展各科竞赛、文娱活动时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增强集体荣誉感,鼓励他们多到阅览室翻阅图书,丰富课外知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对他们进行科技知识宣传及爱国主义教育。
三、对“留守儿童”教育,依靠“三结合”教育网络。
一个人的成长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共同协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社会和学校通力合作,及时清理、整顿、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对周边环境和娱乐场所进行治理,铲除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源头,严防犯罪关口前移。
学校应每学期邀请当地派出所、司法部门到学校组织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定期开展法制宣传,以案例说法,现身说法等生动有效形式,进行警示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卡,不管多远“留守儿童”父母及班主任都要知道对方的联系电话,以便及时了解其子女在校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达到共同教育之目的。
四、针对“留守儿童”改进教学方法。
初中“留守儿童”学生大多数在杂念上超过其他学生,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如果久了就会产生厌学情绪,造成学习下降,作为教育者要对他们多谈心,鼓励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在发展上下功夫,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这些学习较差的学生,老师更不能歧视。
教学上施行因材施教,平时多耐心指导,发动成绩好的学生给予帮助,使这些“留守儿童”学生真正能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