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经济类型与品种职业高中

合集下载

养猪学

养猪学

养猪学1.猪的经济类型:脂肪型、瘦肉型、兼用型。

2.脂肪型猪的特点:脂肪含量较高,背膘厚达5—7cm,细致疏松,体长与胸围大致相等,瘦肉率45%以下,包括,陆川猪,宁乡猪,内江猪等。

瘦肉型猪的特点:体长大于胸围15—20cm,四肢较高,肌肉发达,胴体瘦肉率55—60%,包括,长白、大白、杜洛克、汉普夏等。

兼用型:肉和脂肪的生产能力较强,猪的体格较大,结构均匀,体质结实。

3.地方猪种根据起源、生产性能、外貌特点和生活环境条件,又将其分为六大类型:华北型、江海型、华中型、华南型、西南型和高原型。

4.华北型特点:分布最广,区域最大,体躯高大,四肢粗壮,背腰狭长,腹不太下垂,耐粗性,抗寒性和护仔性。

代表有:民猪、莱芜猪。

5.华南型:矮、短、宽、圆、肥,早熟易肥,繁殖性能稍差,肉质好。

代表品种:蓝塘猪、两广小耳花猪、陆川猪等。

6.华中型:与华南型相似,但体型较大,肉质好和体成熟早。

代表品种:金华猪,宁乡猪等。

7.江海型:性成熟早,以繁殖率高著称于世。

代表:太湖猪,姜曲海猪。

8.西南型:头大,腿粗短,毛以全黑或“六白”为主。

代表品种:荣昌猪,内江猪,成华猪。

9.高原型:体型小,似野猪,头狭长呈锥形,腹小而紧收,臀倾斜,皮的结构好及抗光化能力强。

代表品种:藏猪。

10.地方猪生产性能的特点:繁殖率高:窝产多,母性好,泌乳能力强,性成熟早。

抗逆性强:耐粗饲,耐寒耐热耐饥饿。

肉质好:风味佳,没有pse肉和dfd肉。

生长慢:饲料报酬差,胴体瘦肉率低。

体型小:初生重小,产肉率低。

11.长白猪:原产地丹麦,体型外貌:毛白色,头狭长,颜面直,耳大前倾,背腰长。

大白猪:原产地英国北部,体型外貌:体格大,体型匀称,耳直立,背腰多微弓。

杜洛克猪:原产地美国,体型外貌:毛棕红色,背腰平直,肌肉丰满,四肢粗壮结实。

汉普夏猪:肩颈有一条白带。

皮特兰猪:黑白花。

12.引入品种的生产特点:生长发育迅速,饲料报酬好,胴体瘦肉率高。

体型大,初生重大,产肉率高。

猪的经济类型与品种

猪的经济类型与品种
模块一猪生产技术(1)猪Fra bibliotek经济类型与品种
内容 猪的经济类型
猪的瘦肉型品种

猪的脂肪型品种特点
猪的经济类型
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将猪的品种分为三种类型: 1.瘦肉型 2.脂肪型 3.肉脂兼用型
猪的经济类型
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将猪的品种分为三种类型: 1.瘦肉型 腿臀发达,肌肉丰满,背腰平直或稍弓,背膘厚在 1.5~3.5厘米。中躯呈长方形,一般体长大于胸围15 ~20厘米,瘦肉重占胴体重的55%以上。 从丹麦引进的长白猪属于瘦肉型。
猪的经济类型
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将猪的品种分为三种类型: 2.脂肪型 体躯短、宽、矮、肥。背膘厚4厘米以上。中躯呈 正方形,体长与胸围基本相等,二者差不超过2厘米 。瘦肉重在45%以下。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品种均属脂肪型。
猪的经济类型
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将猪的品种分为三种类型: 3.兼用型 这类品种的猪生产性能介于两者之间,胴体中瘦肉重占 45-55%。生产肉和脂肪的能力都强,其肉脂品质优良。 我国培育的大部分品种如哈白猪、新金猪、新淮猪、上 海白猪等均属这种类型。
作业
三.判断题 1.从畜牧业发达国家实現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看,畜牧业产值 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均在50%以上。( ) 2.瘦肉型猪的中躯呈长方形、体长与胸围基本相等。( ) 四.简答题 1.简述瘦肉型猪的特征 2.简述脂肪型猪的特征
作业 1.猪的经济类型分几种?
2.猪的瘦肉型品种特点?

3.猪的脂肪型品种特点
作业
一.名词解释: 1.畜禽生产 2.瘦肉型猪 3.脂肪型猪 二.选择题 1.瘦肉型猪的背膘厚不应超过( )cm
A1.5 B.25 C.3.5 D.4.5 2.脂肪型品种猪的瘦肉率一般在( )以下 A.40% B.45% C。58% D.60% 3.下列关于瘦肉型猪的品种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瘦肉率在55%以上 B.体特点是短,宽,圆、矮、肥 C.体长和胸围之差大于2cm D.背厚在4cm以上 4.脂肪型品种猪能产生大量的脂,其背膘厚应为( ) A.1.0cm以下 B.1.5m以下 C.1.5-3.5 D.4.0cm以上

猪的品种类型特性

猪的品种类型特性

产仔多,但对饲料
条件要求高,特别
是要求高蛋白饲料。
例如丹麦的长白、
英国的大约克夏等
品种属此类。
长白猪
▪ 3、兼用型:或称鲜肉型。这类猪肉和脂肪 的生产能力相差不大,脂肪占胴体的 40%—45%左右,膘厚3 —4厘米。 外形特点介 于脂肪和肉 用型之间。 我地大部分地 方猪属于此类。 八眉猪
(二)我省猪的主要品种
1.地方品种(或称土猪):地方品种主要 有八眉猪、内江猪、汉江猪、荣昌猪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产 仔多,护仔性能好, 耐粗饲,适应性广, 抗病力强,但生长慢, 屠宰率和瘦肉率偏低。
内江猪
▪ 2.育成品种:育成品种由汉白猪和关 中黑猪。它们生长发育较快,屠宰率 和瘦肉率较高。
汉白猪
关中黑猪
▪ 3.引进的瘦肉型品种:主要有长白 猪、杜洛克、约克夏和汉普夏。这 些品种在我省养猪生产上的主要用 途,是作为生产商品瘦肉猪的父本 品种,和当地品种母猪杂交。其共 同特点是:头小、嘴长、体格大、 早熟,后躯发育良好,腿臀肌肉丰 满,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瘦 肉率高。
(三)饲料转化率高
❖ 猪对饲料的转化率仅次于鸡,而 高于牛羊。猪可将1公斤淀粉转化 为356克脂肪,牛羊只能转化为 250克;猪每增重1公斤活重约需 3.5—4公斤饲料,而羊则需5—6 公斤,牛则需6—8公斤。
(四)屠宰率较高
猪的屠宰率平均为70%左右,而牛为 50—55%,羊仅45%。
(五)杂食性
四、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猪的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四个时期:
❖ 1、初生期:2—20斤,生长比较快。
❖ 2、细胞成熟期:20—28斤,体内器官还 不成熟,生长速度缓慢。
❖ 3、细胞分裂增殖期:80—250斤,猪体内 器官发育完善,细胞分裂增生,增重速度 最快。

猪的类型品种及其利用

猪的类型品种及其利用

第二章猪的类型品种及其利用第一节猪的经济类型发展养猪业,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猪种类型和高产品种。

所以类型和品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一类型中有很多个品种,同一个品种又会有不同的类型,如瘦肉型猪有长白、大白、三江白等;约克夏猪包括有瘦肉型、脂肪型和兼用型。

划分猪类型的标准很多,有依据培育程度的,分为原始、过渡和培育品种;有依据来源或产地的,分为中国和国外猪种;依据经济成熟性的早晚的,分为早熟、晚熟和中熟品种;使用最多的是根据经济用途来划分的,分为瘦肉型、脂肪型和兼用型三种。

一.瘦肉型瘦肉型猪胴体瘦肉多,瘦肉率在55%以上,6-7肋背膘厚1.5-3.0 厘米。

外形的共同特点是:中躯长、四肢高、前后肢间距宽、头颈较轻、腿臀丰满、整体呈“流线型”体长大于胸围15厘米以上。

瘦肉型猪一般性成熟和体成熟较晚,对饲料条件要求较高,特别是蛋白质水平,能有效地将饲料蛋白转化为瘦肉,利用率较高。

由于将饲料转化为瘦肉的效率是转化为脂肪的2.5-2.6倍,所以这类猪生长快,饲料效率高,如一般180日龄就能长到90公斤以上,料肉比3比1左右。

瘦肉型猪由于背膘薄、皮薄毛稀,故较脂肪型猪耐热,耐寒性差,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敏感性强,适应性差,有时会发生应激反应,出现应激综合征,致使肉质变差,如PSE肉或DFD肉等,这是长期选育背膘薄、生长快、体形长的负面效果。

这种类型的猪较多,如引进品种:长白、大白、杜洛克等;我国培育品种:三江白、湖北白、广西白、浙江中白猪等。

供港瘦肉型猪标准:是以精肉率来计算的,良种猪:精肉率25% 以上,相当于胴体瘦肉率55-56%;特良种:精肉率27%以上,相当于56-57%的瘦肉率(精肉率是猪四条腿的瘦肉(包括背最长肌)占宰前活重的比例。

)由于瘦肉较受消费者欢迎(肥肉中胆固醇含量比瘦肉高39%);经济效益高(瘦肉价格高,瘦肉型猪生长快,周转快,饲料效率高)故商品猪生产主要饲养的是瘦肉型猪。

二.脂肪型这类猪的胴体脂肪多,瘦肉少,脂肪占胴体比例为40-50%, 6-7 肋骨背膘厚5-6厘米以上。

猪的品种简介最新PPT课件

猪的品种简介最新PPT课件
壮 腿臀较丰满 乳头7对以上
?三江白猪:
三江白猪(♂)
1、产地和分布:主产于黑龙江东部合江
地区。是我国在特定条件下培育而成的 国内第一个肉用型猪新品种。
2 、血统来源:长白猪与民猪正反交产
生F 1代,再与长白猪回交产生F 2代, F2 代再经过选择、横交固定、扩群,最终 得到三江白猪。
3 、品种特征:头轻嘴直、两耳下垂或
3.猪种优点:抗逆力强、护仔性极强、肉 味香浓、繁殖性能好、窝产仔数多在12 头以上。
4、缺点:生长速度慢,后腿欠丰满。
5、代表猪种 民猪 、大八眉猪、黄淮海黑猪等。
华南型
1.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的南 部和台湾省
2.体形外貌
个体偏小 体形丰满 骨骼细小 背多下凹 腹大下垂 皮薄毛稀
乳头7对
3、生产性能 母猪产仔较多而且稳定 育肥期日增重 458g 。
仅次于太湖猪
4、优缺点 优点:繁殖力高 发情明显 适应性强 耐粗抗寒、发病率低、肉质鲜美。 缺点:饲料利用率低 后躯不丰满、皮过厚 、 肉用价值低。
4、优缺点
优点:繁殖力高 发情明显 适应性 强
耐粗抗寒、发病率低、肉质鲜美。
藏猪
1.产地与分布
(高原型)
产于我国西藏、四川西部以及云南西北部的广大 地区 。
2.外形特征
全身被毛黑色、毛密。耳小直立 四肢健壮,蹄质坚实、善奔跑、外形似野猪。 乳头数一般为 5—6对。
3、肥育性能 一般 2~ 3周岁体重仅
为 40~ 50kg.
? 七、内江猪
? 主要产于四川省的内江市和内江县猪”。内江猪具有适应性强和杂交配 合力好等特点,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开展猪杂种优势利用的良好亲 本之一,但存在屠宰率较低,皮较厚等缺点。

猪经济类型及品种

猪经济类型及品种

外种猪引入之初的性能1
1996年,××养猪育种中心, 从英国引入长白猪 150 头,日增重 960g , 产仔 12.38 头,料比 2.38 ,瘦肉率 61.2% (+3%), 从英国引入大约克猪 150 头,产仔 10 头; 日增重1180g(30-100kg),料比2.28, 瘦肉率60%(+3%)。
外种猪引入之初的性能2
1999年,×××××原种猪场从丹麦引 进长白猪114头, 窝产仔12.2头, 30-100kg体重日增重960g, 料比2.46, 平均背膘9.5mm, 瘦肉率66.0%。
外种猪引入之初的性能3
2000 年,×××××猪育种管理中心,引 进的英系大白猪, 窝产仔10.6头, 30-100kg体重日增重1130克, 料比2.38,背膘12mm, 达90kg体重日龄146天, 胴瘦率64.5%。
3、兼用型(鲜肉型) 体型和生产性能介于瘦肉型和脂肪型两者之间 体质结实 90kg时胴体胴体瘦肉率50—55% 背膘厚在2.5—3.5cm 国内培育的除三江白猪,湖北白猪外均属之 代表猪种 国外典型代表
特 点
苏白猪
1、东北民猪
分布在东北地区。分大民猪、二民猪和荷包猪三个 类型。全身黑色,鬃长毛密,体质强健,头中等大小, 嘴鼻长直,额部有纵行皱纹,耳大下垂。抗寒性强,耐 粗放饲养,繁殖力高,经产母猪每胎产仔高达15.3头, 乳头7~8对,双月体重12Kg以上。
一、猪的经济类型选择
猪的经济类型
瘦肉型 脂肪型 兼用型
猪的体型外貌 胴体中瘦肉和脂肪的比例 人们对肉食的爱好 不同地区供应猪的饲料种类的不同 经人们长期向不同方向选育而形成的 是品种向专门化方向发展的产物
1、瘦肉型(腌肉型)
特 体型外貌: 头小肩轻,体躯浅 长,臀腿丰满,体形呈流浅型。一般 体长大于胸 15 — 20cm 。 生产性能;能有效地利用饲料中的蛋白 质转化为瘦肉,生长快,饲料转换率 高体重达 90kg 时胴体瘦肉率在 55% 以上

猪的品种及杂交优势利用

猪的品种及杂交优势利用

2011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系
2
代表猪种
丹麦长白猪 英国大约克夏 美国杜洛克 中国三江白猪
2011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系
3
2、脂肪型
特点:
体躯宽 深而不长 全身肥满 头颈较重 下颌垂肉多 四肢短 体长与胸围之比相等或相差不超过2—3cm 背膘厚在4cm以上 胴体瘦肉率在40%以下
2011
2011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系
9
地方猪种类型分布
华北型
高原型

西 南
海 型
型 华中型
华南型
2011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系
10
(2)培育品种
按所利用的国外品种的异同以及猪种的特征和特性,大体上可归 纳为三类:
1、受大白(约克夏或苏白)猪影响较大的品种。多数是当地猪种 用大白猪进级二代以上,获得理想杂种个体后,再采用自群繁育 而育成的,通常为白色毛,如上海白猪、三江白猪等;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系
4
代表猪种
东北民猪 太湖猪 宁乡猪 国外猪种已不多见 小约克夏是唯一一个
2011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系
5
3、兼用型
特点
体型和生产性能介于瘦肉型和脂肪型两者之间 体质结实 胴体瘦肉率50—55% 背膘厚在2.5—3.5cm
2011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系
6
代表猪种
2、受巴克夏猪影响较大,或以本地黑猪血统为主、掺有少量其它 品种血液的新品种。毛色全黑或在体躯末端有少量白斑,如新金 猪、新淮猪、北京黑猪等;
3、受波中猪影响,或用克米洛夫或其他品种与地方品种进行复杂 杂交而育成的品种,如定县猪等,毛色为黑白花,有的还杂有棕 色。

猪主要品种

猪主要品种
5.生产利用:做杂交父本,和其他瘦肉 型猪杂交时可做母本,但常做第一母本。
猪主要品种识别
猪主要品种识别
大白猪(2)
三、杜洛克
1.产地:原产于美国。 2.外貌:毛色为红棕色,深浅不一, 从枯草黄色到暗红色;该猪颜面微凹; 耳中等大小,为半垂耳;肌肉丰满,四 肢粗长。 3.生产特性:早期生长速度快、胴体 瘦肉率高(58%以上),缺点表现为繁殖 性能低于我国地方品种。 4.经济类型:瘦肉型。 5.生产利用:做杂交父本,和其他瘦 肉型猪杂交时常常做终端父本。
太湖猪 二花脸猪
猪主要品种识别
东北民猪
猪主要品种识别
金华猪
猪主要品种识别
荣昌猪
猪主要品种识别
三江白猪
猪主要品种识别
哈尔滨白猪
猪主要品种识别
北京黑猪
猪主要品种识别
猪主要品种识别
一、长白猪(1)
1.产地:产于丹麦,又名兰德瑞斯。 2.外貌:体长直、高大;全身被毛为 白色;颜面直;耳大、耳穴向下覆盖颜 面。 3.生产特性:生长速度快、胴体瘦肉 率高(60%以上)。缺点繁殖性能低于我 国地方品种;母猪发情不明显。 4.经济类型:瘦肉型品种。 5.生产利用:做杂交父本,和其他瘦 肉型猪杂交时可以做母本。
猪主要品种识别
四、皮特兰
猪主要品种识别
1.产地:原产于比利时。 2.外貌:毛色大多呈现灰白花色;或 是大块的黑白花色;耳中等大小,略向 前倾;背腰宽大,平直,体躯短,体型 呈现圆桶型;腿臀丰满,方臀。 3.生产特性:早期生长速度快、胴体 瘦肉率极高,背膘薄,屠宰率高。缺点 为肌纤维较粗、应激性强,出现PSE肉和 DFD肉的比例高。 4.经济类型:瘦肉型。 5.生产利用:做杂交父本,和其他瘦 肉型猪杂交时常常做中间父本。

猪的经济类型与品种

猪的经济类型与品种

不简 足答
: 引 入 猪 种 的 优 点 与
猪名 、词 白: 带瘦 猪肉
型 猪 、 脂 肪 型
作 业
谢谢观看
二、培育品种
1.三江白猪 : 原产于东北地区三江平原。由长白公猪作父本, 民猪作母本,经杂交选育而育成的我国第一个瘦肉型猪品种。 全身 被毛白色,嘴直,两耳下垂或稍前倾,背腰较长,平直,后躯丰满 。四肢强健,蹄质坚实。成年公猪平均体重为187 kg , 成年母猪平 均体重为138 kg 。 初产母猪平均窝产仔猪10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 绪13头。生长肥育猪平均日增重500g以上,饲料利用率3.32:1 , 瘦 肉率58%以上。
太湖猪
虹桥猪 姜曲海猪
4. 西南型
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以及湘鄂的西部。猪头较大 , 颈粗短,额部多有横行皱纹,背腰宽而凹,毛色全黑或黑白花。 乳 头6-7对 , 产子数 一 般为8-10头,该类型猪屠宰率和繁殖率略低,代 表猪种有荣昌猪、内江猪等。
荣昌猪 ("飞花"和"洋眼)
内江猪
5. 华中型
两广小花猪
香猪 滇南小耳猪
3. 江海型
主要分布于汉水和长江中下游沿岸以及东南沿海地区。毛黑 、 有少量白斑 头,中等大小, 耳 大下垂,背腰稍宽,平直或微凹,腹大骨骼粗壮,皮厚,且 乳头在8对以上 , 窝产子13头以上,高产者达15头以上。该类型猪的最大优点是 繁殖力极强,缺点是皮厚,体质不强,代表猪种有太湖猪,虹桥猪, 姜 曲 海 猪 等。
民猪
八眉猪 黄淮海黑猪
2. 华南型
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部和西南部边缘地区,毛色多为黑白花,在头,臀部 多为黑色,腹部多为白色,背膘宽,但多凹,腹大下垂,腿臀丰满,头较小, 面部微凹,耳小直立。皮肤比较薄,毛稀,繁殖力较差,有乳头5-6对,产仔610头,该类型猪的优点是早期生长快,骨细,屠宰率高,缺点是抗逆性差,脂 肪多,代表猪种有两广小花猪、香猪、滇南小耳猪,海南猪等。

猪的品种及杂交优势利用-精品文档

猪的品种及杂交优势利用-精品文档

主要特点
被毛金黄色---红砖色 英国引进的有个别卷毛 耳尖部软而下弯 大腿肌肉丰满 背线略呈拱形 腹线平直 四肢强健 体格大 成年公猪体重340—450公斤 母猪300—390公斤 性温顺 母性较强 育成率高 胴体品质良好 平均产仔数10头 增重快 饲料转化率高 瘦肉率达65%
2019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系
21
2019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系
22
2019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系
23
D——汉普夏
原产地美国 瘦肉率高、膘(皮下脂肪)薄、眼肌面积大而闻名 体躯较长,后躯丰满,肌肉发达,前肢白,后肢黑。嘴 较长而直 围绕前肢和肩部有一条白带,白带宽度不超过体长的 四分之一,身体其它部分为黑色 母猪母性强但繁殖性能较低,乳头6-7对,产仔约9头 公猪性欲强,瘦肉率高,是较为理想的杂交父本 成年公猪350—410公斤,母猪250—340公斤 我国于1936年开始引进
产仔数高于其它国外猪种而且稳定,一般在11头左右 六月龄体重达90公斤以上,成年体重可达300公斤以上
2019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系
16
长白猪产于丹麦,英国大白猪与当地土种白猪杂交改良,已有近百年历史, 是世界最优秀的瘦肉型猪种 该猪种以体长、毛全白而得名 体呈流线型、瘦肉率高、繁殖性能好、泌乳量高 窝均活产仔达11.2头 各国利用丹麦长白培育成自己的长白猪系 如英系、荷系、瑞典长白、德国长白等 该猪种的缺点 四肢尤其是后肢比较软弱,对环境可能发生应激症 据统计,我国九十年代以前所引进的长白猪应激症发病率可达 16%,因此用作母本不如大白猪 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引进的大白猪和长白猪瘦肉率已达64%以上,平 均日增重达750-800克,料肉比(日饲料用量kg:日增重kg)2.6:1左右 这两个品种在杂交繁殖过程中,既做父本也做母本使用

猪的经济类型与品种资料

猪的经济类型与品种资料

肉脂兼用型
国内培育的新品种除三江白猪, 湖北白猪外均属之 如:北京黑猪、哈白猪 代表猪种 国外典型代表猪种为中约克夏
小结
猪的经济类型划分 猪的各经济类型特点 代表猪种
注意: 各类型代表猪种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社会的需要而转变的 在转变的过程中受基因类型和环境条件两个因素所制约 任何性状的表现都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而不能完全根据猪的经济类型来划分品种类别
繁殖力高
经产母猪一般产仔数在13 头以上 多则20头以上 乳头多为8对以上
性成熟早
母猪在3—4月龄达性成熟
易沉积脂肪
D.代表猪种
太湖猪 江苏的姜曲海猪 浙江的虹桥猪
江海型
姜曲海猪(江苏)
东串猪(江苏) 虹桥猪(浙江) 圩猪(安徽) 阳新猪(湖北) 台湾猪(台湾)**
(7)
太湖猪(二花脸,梅山,枫径,)
中国猪种类型
地方猪种类型分布
华北型 高原型 西 南 型 江 海 型 华中型
华南型
I.华北型
A.地理分布 分布最广,区域最大 西起四川、甘肃两省交界的岷山(海拔4000米) 东至河南境内的伏牛山(海拔2000米) 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东北、华北、内蒙、新疆、宁夏、甘肃以及陕西、 湖北、安徽、江苏等四省的大部分地区和青海的西 宁、四川的广元附近的小部分地区 地处中温带,气候干寒,饲养粗放,过去许多地区 养猪多放牧饲养
二、猪的品种
据1986年出版的《中国猪品种志》统计: 我国地方猪种48个, 培养猪种12个, 国外引进猪种6个, 共计66个。
(一)我国地方优良猪种
1、我国地方猪种的类型划分 按生产性能、体质外形、分布等情况,结合当地 的自然和饲养条件,农业生产和人类迁移等情况划分。

猪的经济类型

猪的经济类型

猪的经济类型
根据不同猪种的经济用途、生产肉脂的能力和相应的外形特点,猪被划分为瘦肉型、脂肪型和兼用型三种经济类型。

不同类型猪在体形、胴体组成和饲料利用方面各具特点。

1、瘦肉型
瘦肉型猪胴体瘦肉多,肥肉少、铜体瘦肉率在55%以上。

其外形特点是中躯长,前后肢间距宽,头颈较轻,腿臀发达,肌肉丰满。

一般体长大于胸围15~20厘米。

瘦肉型猪能有效地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转比为瘦肉,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

从国外引进的长白猪、皮特兰猪、大约克夏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等都属于此种类。

2、脂肪型
脂肪型猪胴体脂肪多,肌肉少,胴体瘦肉率在45%以下。

其外形特点是体躯短而宽深,头颈较重,躯体丰圆,胸围等于体长或大于体长。

脂肪型猪利用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体脂肪的能力强,而利用饲料蛋白质转化为肌肉的能力较差,生长较慢,单位增重消耗的饲料较多。

中国的大多数地方猪种如太湖猪、金华猪、民猪、内江猪等都属于脂肪型猪种。

3、兼用型
肉脂兼用型猪胸体肉脂比例、体形特点和饲料转化效率都介于瘦肉型和脂肪型之间。

我国的大多数培育品种如新金猪、北京黑猪,东北花猪、新淮猪等都属于肉脂兼用型猪种。

猪的品种

猪的品种

体躯深长、后躯发达,呈 流线形体型,颈、肩部轻 盈,背腰长、肋骨较多,有 16对,体侧深长、臀部丰 满、大腿丰园充实、四肢 较短,被毛白色.成年公母 猪的体重分别为250-350㎏ 和250-300㎏,繁殖力高, 平均数11数,仔猪初生重 大,育肥期日增重达800g 以上,料重比3:1以下。 屠宰率高,瘦肉率达62%以 上。
培育品种
苏太猪
培育品种
汉中白猪

哈白猪
北京黑猪
湖北白猪
三、引入品种
引入品种是指从国外引入的品种。我国从十九世
纪末期起,从国外引入品种有十余个 。目前在我 国影响较大的引入猪种有:大白猪、长白猪、 杜 洛克猪、汉普夏猪、皮特兰猪等
1、大约克夏猪(大白猪W)
约克夏猪(y)原产 英国,当时育成了大、 中、小三型。因毛色 全白,也分别称大白 猪、中白猪、小白猪。 小、中约克夏分别是 属于脂肪型和鲜肉型, 现在基本被淘汰。大 约克夏属于腌肉型, 现在分布全世界各地, 很受饲养者的欢迎。 许多国家引进后经培育均冠以 该国名称,自成系统,引入我 国较多有英、美、加、法等系
二、培育品种
培育品种是指利用从国外引入的猪种与地方品种 杂交而育成的品种。其形成过程基本可归纳三种 方式: 1、利用原有血统不清的杂种猪群作基础,加 以整理选育,达到一定的选育目标。 2、以原有杂种猪群为基础,再用一个或两个 外来品种杂交,获得满意的目标后,自群繁育, 固定性状。 3、按照事先拟定的育种计划和方案,有计划 的选择亲本,杂交和自群繁育(如新淮、三江白 和湖北白等)。
3.抗逆性强 通过对粗纤维利用能力、抗 寒性能、耐热性、体温调节机能、高温高 湿下的适应性、高海拔下的适应性、耐饥 饿及抗病力等8项内容的测定表明:

猪的经济类型划分需要的四项指标

猪的经济类型划分需要的四项指标

猪的经济类型划分需要的四项指标1.猪的用途:猪的用途是划分猪的经济类型的首要指标。

根据猪的用途,可以将其分为肉猪、种猪和乳猪。

肉猪用于肉类生产和供应,种猪用于繁殖,而乳猪用于乳制品生产。

这三种用途对应的猪的品种、品质和生长速度等方面是不同的。

2.养殖方式:养殖方式是划分猪的经济类型的第二个指标。

根据养殖方式,可以将猪分为散养猪和规模化养殖猪。

散养猪指的是在较小的农户或家庭农场中饲养的猪,通常采用传统的户养方式。

规模化养殖猪指的是在大型养殖场中集中饲养和管理的猪,通常采用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和设备。

3.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划分猪的经济类型的第三个指标。

根据市场需求,可以将猪分为本地市场猪和出口市场猪。

本地市场猪主要供应给当地消费者,追求的特点可能是口感、品质和价格。

而出口市场猪则是用于出口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对品质、标准和卫生要求较高。

4.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划分猪的经济类型的第四个关键指标。

根据经济效益,可以将猪分为高效益猪和一般效益猪。

高效益猪指的是在生长速度、肉质品质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猪,能够带来更高的养殖收益。

一般效益猪则是相对于高效益猪而言,养殖效益稍低。

综合上述四个指标,我们可以将猪的经济类型进行更加具体的划分。

例如,可以将猪划分为肉猪、种猪和乳猪,然后再根据养殖方式进行划分为散养肉猪、散养种猪、散养乳猪、规模化肉猪、规模化种猪和规模化乳猪。

接下来,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划分,例如在散养肉猪中可以有本地市场肉猪和出口市场肉猪。

最后,根据经济效益进行划分,例如规模化肉猪中可以有高效益肉猪和一般效益肉猪。

通过对猪的经济类型进行准确的划分,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养殖效益和经济效益。

此外,还可以帮助农户和养殖场合理制定养殖计划和管理措施,从而促进养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猪经济类型及品种

猪经济类型及品种

母猪♀Biblioteka 公猪♂胴体瘦肉率约61%。与本地猪杂交作父本, 以引进品种杂交作母本。
5、杜洛克猪
特点:被毛红棕色(深浅不一,被 毛金黄色---红砖色 ),体长,耳中等半 下垂;乳头6对左右,产仔数8-9头; 成年公猪体重约250公斤,母猪约 300公斤,日增重850克以上;胴体 瘦肉率65%。 二元、三元杂交终端父本;生产皮 杜公猪。
4、大约克夏也称英国大白猪
外形特征 – 体格高大、毛色全白,头直长或微凹,耳大向前直立、 肋骨开张良好,背平直稍呈弓形,后躯发育良好 –肉质紧、脂肪少、四肢粗壮、体质结实,繁殖力及泌乳 能力强 生产性能 – 体重六月龄九十公斤,一年达160—190公斤,成年体重 可达350—380公斤 –活产仔数达11.6头,初生重1.4kg,断奶重8kg –对环境不易发生应激反应
3、兼用型(鲜肉型) 体型和生产性能介于瘦肉型和脂肪型两者之间 体质结实 90kg时胴体胴体瘦肉率50—55% 背膘厚在2.5—3.5cm 国内培育的除三江白猪,湖北白猪外均属之 代表猪种 国外典型代表
特 点
苏白猪
1、东北民猪
分布在东北地区。分大民猪、二民猪和荷包猪三个 类型。全身黑色,鬃长毛密,体质强健,头中等大小, 嘴鼻长直,额部有纵行皱纹,耳大下垂。抗寒性强,耐 粗放饲养,繁殖力高,经产母猪每胎产仔高达15.3头, 乳头7~8对,双月体重12Kg以上。
生产性能
– 公猪生长较慢。4月龄7.87 kg ,6月龄16.02 kg – 母猪4月龄11.08 kg ,6月龄26.29 kg 。成年母 猪体重41.1 kg – 性成熟早,公猪170日龄配种,母猪120日龄初 配 – 头胎产仔4.5头,三胎以上5~6头 – 肥育期日增重较好条件下为210g,香猪早熟易 肥,宜于早期屠宰

猪的经济类型与品种

猪的经济类型与品种

5、猪的触觉装置遍布全身,痛觉很敏感 猪的触觉全身都有,尤其鼻端部位更发达, 在觅食和相互往来中常常以吻相互接触来 感觉信息。猪对痛觉较为敏感,且容易形 成条件反射,如利用电围栏放牧,猪受1-2 次轻微的电击后就再也不敢触围栏了。人 若对猪过分粗暴,甚至棒打脚踢,猪就会 躲避人,甚至伤害人,而且猪对这种痛觉 的记忆长久而深刻。
因此,在高温时,猪喜欢在泥水中打滚,因为蒸 发水份所需的热量取自皮肤,且泥水的蒸发性散 热作用持续时间比水的作用时间长很多,而被毛 厚密的动物在这种情况下则取自周围空气。如果 把猪养在水泥地面的舍内或养在笼里,则它将在 自己的粪尿中打滚或把身体挤在饮水槽内,或躺 在阴凉的地面上,四肢张开,同时表现喘气。夏 天,猪在睡觉时,充分伸展身体,以使身体表面 得到最大程度的暴露。
华北型 分布于淮河、秦岭以北。代表猪种:东 北民猪,西北八眉猪,内蒙古河套大耳猪,河北 深县猪,山东沂蒙黑猪、里岔黑猪,河南淮南猪, 安徽定远猪。
体形体质特征:体躯高大,骨骼发达,背狭长而 直,四肢粗长,腹部不太下垂,肌肉较发达,精 肉多,脂肪较少,臀倾斜,腿较单薄。全身被毛 黑色,嘴长,面直,耳大下垂,头纹纵行,体躯 长扁,体质坚强,鬃长毛密,耐粗放饲养,适应 性强。性能特点:繁殖力高,一般产仔12头以上; 较晚熟,生长慢,肉质特好,肉色鲜红,肌内脂 肪含量高,味香浓。
4、猪的视力很差 猪的视距短、视野范围小,辨 色能力差,不靠近物体就看不见东西,几乎不能 用眼睛精确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和光线强弱。对 光的刺激一般比声音刺激出现条件反射要慢很多。 如人们常利用猪的这一特点,用假母猪进行采精 训练;发情的母猪闻到公猪特有气味,就会前往, 这时若把公猪赶走,母猪就会在原地表现出“发 呆”反映(刚配种的母猪需单独休息十几分钟, 以消除气味)。

【江苏】中职猪的生产与经营教案:猪的类型与品种

【江苏】中职猪的生产与经营教案:猪的类型与品种

课题:猪的类型与品种(2+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猪的经济类型。

2、熟悉我国地方猪的品种类型。

3、了解猪的品种划分及代表猪种。

4、扩展职业技能。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猪的经济类型及品种划分。

难点:地方猪品种及引入猪品种的代表猪种。

【自主梳理】1、猪的经济类型。

2、我国地方猪品种类型。

3、猪的品种及主要特征。

【课堂探究】第一课时导入:猪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品种,以满足人类对猪的不同的需求,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将猪进行不同标准的划分。

养猪学中,为了研究各品种的性能和特点,将品种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在这些方法中主要以两种方法为主。

一、猪的品种分类1、按经济类型划分按照猪的经济用途,根据猪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生产的胴体瘦肉和肥肉多少并结合猪的外形特点,将猪划分为三种类型:(1)脂肪型这种猪能够产生大量的脂肪,脂肪量一般占胴体得45%以上。

(2)瘦肉型这类猪能够产生大量的瘦肉,瘦肉量一般占胴体的58%以上。

(3)兼用型胴体中瘦肉和脂肪的比例基本一致,大约占40%。

2、按培育的程度划分(1)优良品种经过高度培育,无论体型外貌,还是生产性能上都能基本满足人类意愿的品种。

如: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汉普夏猪及杜洛克猪等。

(2)改良品种用优良品种猪改造地方品种猪得到的,在主要方面基本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但和优良品种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作进一步的选择和改进。

(3)原始品种主要是靠自然选择而成的品种,在许多方面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但是它能够适应一些特定的环境条件。

地方品种指的是在某一地区生长或形成的品种。

原始品种可以是地方品种,但是地方品种不一定是原始品种。

二、我国的地方猪品种类型根据体型外貌、产地和生产性能可以划分为6大类型。

1、华南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部和西南边缘地区。

代表品种:海南猪、两广小花猪、滇南小耳猪2、华北型主要分布于淮河、秦岭以北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公母猪背膘厚度均在12mm以下,胴体瘦肉率68%, 屠宰率73.65%
▪ 特 性: 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母猪产仔多、泌 乳力高,在商品瘦肉猪生长中既是良好的母本品种,也 是良好的父本品种。但抗逆性差,皮肤病与腰肢病较多, 对营养要求较高,发情期稍长。
约克夏猪
▪ 原产于英国约克郡及其临近地区。该品种 是以当地的猪种为母本,引入我国广东猪 种和莱塞斯特猪杂交育成,1852年正式确 定为新品种。约克夏猪分为大中小三型。 目前在世界分布最广的是大约克夏猪,又 名大白猪。
▪ 体中等长、背中等宽、腿中等高、腿臀丰 满、身体结实、结构匀称,生产性能较高。
▪ 我国大多数猪种都属于这一类型,苏联大 白猪也属于这一类型。
三、猪的品种
▪ 我国地方优良猪种很多,依据猪种起源、 体形特点和生产性能,按自然地理位置上 的分布,将中国地方猪种划分为六大类型, 即华北型、华南型、江海型、西南型、华 中型、高原型。
皮特兰猪毛色灰白并夹有黑色斑块,偶尔出现少量棕色毛。体躯宽而较短,耳中等大而 前倾,肌肉特别发达。
缺点:90kg后生长显 著减慢,肌纤维较粗, 应激性强。应激反应 是所有猪种中最大的 一个 。
优点:皮特兰猪具有背膘薄,胴体瘦肉率高等优点,并能通过 杂交显著提高杂种商品肉猪胴体瘦肉率。
▪ 繁殖性能:经产母猪窝均产仔12.62头,活仔11.67头, 初生个体重1.32千克,21日龄断奶平均窝重56.30千克, 60日龄平均窝重230.50千克,头重22.95千克。 大约 克夏母猪初情期在5月龄左右,一般于8月龄、体重达 120千克以上时配种。一般种公猪可利用3年,种母猪可 利用到6-8胎。
▪ 脂肪型猪利用饲料转化成体脂肪的能力强,而转化 饲料蛋白质为瘦肉的能力较差,胴体脂肪多,瘦肉 率一般在45%以下。
▪ 小花猪、八眉猪、内江猪等都属于脂肪型,英国原 种巴克夏猪也属,背膘厚在2-3.5cm。
▪ 外形特征:背稍呈弓形,身腰窄而长,体长大于 胸围20cm,四肢较高,腿臀丰满,肌肉发达。
大约克夏猪
▪ 体型外貌: 大约克夏猪体型大,全身白毛;头长面宽而微凹。耳薄而大,直立。胸深 广,背腰微弓,后躯宽长,四肢较高,肌肉发达,乳头7对。
▪ 成年公猪体重300千克,母猪250千克。有效乳头 7对以上。泌乳性能好
▪ 肥育性能: 商品育肥猪达到100千克的日龄为 165天,25-100千克平均日增重792克,料重比 2.82:1,屠宰率74.05%,瘦肉率64.86%。
杜洛克猪
▪ 产于美国东北部,其主要亲本是纽约州的 杜洛克和新泽西州的泽西红,故原名为杜 洛克泽西,为世界著名的瘦肉型品种。我 国在建国前已有引入,但影响不大。建国 后第一次输入杜洛克猪是在1972 年美国总 统尼克松访华时,送给我国纯种杜洛克猪 一对。
▪ 皮毛棕红色,少数为浅棕色至深棕色不一;头清 秀,面微凹,耳中等大,半下垂而挡眼;体躯长 而深广,背微弓丰满,四肢粗壮,蹄壳黑色,腿 臀肌肉发达丰满;乳头7对以上。
地区:太湖流域 特点:高繁殖力
太湖猪 (二花脸)
地区:太湖流域 特点:高繁殖力
太湖猪 (梅山)
梅山猪带仔
地区:东北、河北及内蒙
特点:抗寒力强、繁殖性 状优良
民猪
地区:浙江金华地区 特点:“金华火腿”
金华猪
地区:重庆,四川 特点:鬃质优良“黑眼圈”
荣昌猪
地区:贵州、广西交界处 特点:小体型
长白猪
▪ 又名兰德瑞斯猪,原产于丹麦。与大约克 夏猪一样,在世界上的分布也很广,并在 不同的国家中培育成为不同的品系类型, 是目前世界分布最广的瘦肉型品种。
长白猪
▪ 原产丹麦目前有丹系、加系、英系、台系等
▪ 长白猪被毛白色;头小肩轻,面直狭长, 耳大前伸或下垂;体躯长,大腿丰圆;从
体侧看,头与前躯小,后躯大而发达,呈 楔形,乳头6~7对。
哈尔滨白猪
▪ 产于黑龙江省南部和中部地区,以哈尔滨 及其周围各县为中心产区。
哈白猪体型较大,全身被毛白色,头中等大小,两耳直立,面部微凹。背 腰平直,腹稍大但不下垂,腿臀丰满,四肢健壮,体质结实。乳头7对以上。
抗寒性能好,耐粗饲,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
▪ 生产性能
▪ 哈白猪的成年公猪体重222千克,体长149 厘米;成年母猪体重176千克,体长139厘 米。
体型外貌:全身被毛全白,体型较大,具有较典型的瘦肉型猪体格。 头稍轻、直长,两耳前倾或稍下垂;背腰平直,中躯较长,腹小,腿 臂丰满,肢蹄结实,有效乳头 7对。
湖北白猪
大白猪x(长白猪x通城猪)
产地:湖北 特点:适应性好,耐粗饲
▪ 生产性能:
▪ 成年公猪体重250~300公斤,母猪体重 200~250公斤。该品种具有瘦肉率高、肉 质好、生长发育快、繁殖性能高等特点。6 月龄公猪体重达90公斤;25~90公斤阶段 平均日增重0.6~0.65公斤,料肉比3.5: 1以下, 达90公斤体重为180日龄,产仔数 初产母猪为9.5~10.5头,经产母猪12头以 上。
▪ 北京黑猪中期生长迅速 。胴体细致,骨量较小, 膘厚适度,瘦肉率可达 57%~58%;脂肪洁白, 瘦肉鲜红,纹理细致,肉面干爽,大理石纹均匀 而丰富,系水力良好。
▪ 成年体重,公猪262kg,母猪220kg。初产母猪平 均窝产仔数10头,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1.52 头。据测定,20~90kg体重阶段,平均日增重为 650 g,每公斤增重耗混合料3.70kg。屠宰率为 72.4%,胴体瘦肉率51.5%。
三江白猪
▪ 产于东北三江平原,是由长白猪和东北猪 杂交培育而成的我国第一瘦肉型猪种。
三江白猪被毛全白,毛丛稍密。头轻嘴直,耳下垂。背腰宽平,腿臀丰 满。四肢粗壮,蹄质坚实。乳头7对,排列整齐。
三江白猪
(民猪x长白猪)
产地:黑龙江。产区北靠
黑龙江,东依乌苏里江,松 花江流经中部,为著名的三 江平原地区。
▪ 屠宰率74%,膘厚5cm,眼肌面积 30.81cm2,后腿比例26.45%,90kg屠宰 胴体瘦肉率45%以上。
北京黑猪
杂交猪。中国自主培育的猪种。起源于二 十世纪六十年代。发源于京郊各国营猪场。 其血统源自亚、欧、美三大洲的诸多品种, 有丰富的遗传背景。
被毛黑色;头清秀,两耳向前上方直立或平伸;面微凹,额较宽,嘴筒直,粗 细适中,中等长;颈肩接合良好,背腰较平直而宽,腹部发育良好但不下垂, 腿臀丰满,四肢强健,乳头排列均匀,发育充分,7对以上。
第二节猪的经济类型与品种
▪ 目的与要求
掌握猪品种的种质特性; 通过对猪的生物学特性的学习,能够按猪的 生物学特性与行为习性科学养猪,指导养 猪生产。
▪ 脂肪型 猪体脂肪含量较高(在50%以上),背膘 厚在4cm以上。
▪ 外形特征:身体短、背腰宽平、臀部圆、四肢矮、 背膘厚。体长与胸围的差小于等于2cm。
(三)引进的国外猪种
▪ 我国自19世纪末期开始,从国外引入的外 来猪种(现称引入品种)有十多个。其中 对我国猪种影响较大的有巴克夏猪、中约 克夏猪、大约克夏猪、苏联大白猪、克米 洛夫猪、长白猪等。八十年代起,较多地 引进了杜洛克猪和汉普夏猪,最近又引入 了皮特兰猪。以上这些猪种在我国各地不 断繁育和驯化,成为了我国种猪资源的一 部分。
汉普夏
▪ 被毛黑色,肩颈结合部(包括肩与前肢)有一条宽白带。头中等 大、嘴长直,耳中等大而直立,体躯较长,肌肉发达。
▪ 汉普夏猪具有生长快,瘦肉率高,眼肌面积大,杂交效果良好等 优点;缺点是发情不明显,繁殖力较低。
皮特兰猪
▪ 皮特兰猪原产于比利时的布拉帮特省,是 由法国的贝叶杂交猪与英国的巴克夏猪进 行回交,然后再与英国的大白猪杂交育成 的。是近30年来欧洲流行的瘦肉型猪新品 种。
▪ 杜洛克猪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 率高、适应性强,性情温驯的优良特点,饲养条 件比其他瘦肉型猪要求低
汉普夏猪
▪ 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的布奥尼地区,是由 薄皮猪和白肩猪杂交选育而成的,为世界 著名的瘦肉型品种之一。
▪ 我国于是1934年首次引入少量的汉普夏猪, 并与江北猪(淮猪)进行杂交试验。
香猪
(二)我国培育猪种
▪ 培育培猪是指将我国具有特点的优良地方 猪种通过与外来猪种杂交选育,经过长时间 的培育而形成的新品种。
▪ 培育品种由于掺有国外引入品种的血液, 既基本保持了本地品种猪母性强、发情明 显、繁殖力高、肉质好、适应力强、能利 用大量青粗饲料等优点,又使本地品种体 型小,生长速度慢,饲料利用率差,胴体 瘦肉率低的缺点得到很大的改善。
特点:繁殖力高,耐寒, 肉质好
▪ 三江白猪仔猪50日龄断乳体重13.94公斤, 4月龄46.90公斤。6月龄体重84.6公斤,体 长119.68厘米,腿臀围85.72厘米。三江白 猪是我国首次培育成的肉用型新品种。在 农场生产条件下饲养,表现出生长迅速、 饲料消耗少、胴体瘦肉多、肉质良好和适 于北方寒冷地区饲养的优点。但群体尚不 够大,在类型上尚欠一致,颈下与腹下肉 比例稍大。
▪ 瘦肉型猪能有效地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转化为瘦 肉,生长快,饲料报酬高。一般6月龄体重可达 90~100kg,料肉比3.0左右。
▪ 国外引进的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杜洛克猪、皮 特兰猪以及我国培育的三江白猪都属于瘦肉型品 种。
▪ 兼用型 其体型、外貌特点介于上述两者 之间,瘦肉占胴体重45%-55%,背膘厚在 3-5cm 。肉和脂肪的生产能力都较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