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吸收习题
《化工原理》吸收单元习题检测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吸收单元习题检测题及答案一、简答题。
(5*5=25分)1.气体吸收过程的推动力是什么。
2.写出亨利定律的三种表达式,并写出系数的物理意义。
3.气液两相吸收过程的三个步骤。
4.简述双膜模型的基本论点(假设)。
5.填料层高度计算公式及三种求解方法。
二、选择题。
(5*3=15分)1.已知SO2水溶液在三种温度t1、t2、t3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E1=0.0035atm、E2=0.011atm、E3=0.00625atm,则()A t1<t2B t3>t2C t1>t2D t3<t12.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相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数( )。
A.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B.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C. 小于气相传质分系数D.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3.低浓度液膜控制系统的逆流吸收,在塔操作中,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而入口气量有所增加,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
A、增加B、减少C、基本不变D、不定三、是非题。
(5*4=20分)1.根据膜理论模型,有效膜以外主体充分湍动,浓度分布均匀,浓度梯度为零,溶质主要以涡流扩散的形式传质。
()2.分子扩散主要有等摩尔逆向扩散。
()3.综合效率、效果、成本等多方面考虑,一般最适宜的液气比为:L/G = (1.1~2.0)×(L/G)min。
()4.A为吸收因数,表达式为A=mG/L。
()四、计算题。
(7+8+10+15=40分)1.含溶质A且摩尔分率为x=0.2的溶液与压力为2atm, y=0.15的气体等温接触,平衡关系为:p A*=1.2x(atm),则此时将发生什么过程。
用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分别为多少。
如系统温度略有增高,则Δy 将如何变化。
如系统总压略有增高,则Δx将如何变化。
2.已知101.3kPa(绝压)下,100g水中含有氨1g溶液上方的平衡氨分压为987Pa,试求:(1)溶解度系数H;(2)亨利系数E;(3)相平衡常数m;(4)总压提高到200kPa(表压)时,H、E、m值?3.吸收塔中,清水处理SO2混合气体,逆流操作,进塔气体含有摩尔分数0.08的SO2,其余为惰性气体。
化工原理吸收习题及答案
吸收一章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用气相浓度△y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以传质总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A = k y (y-y i) N A = K y (y-y e)2、吸收速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因此,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相对运动速率,可以_______________来增大吸收速率。
双膜的扩散速率减少气膜、液膜厚度3、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_________ 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_____。
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则操作线向_________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y e)_________。
大于上方增大远离增大4、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 = 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2 = 0.006,则最小液气比为_________。
1.805、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_________,操作线将_________平衡线。
减少靠近6、某气体用水吸收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其平衡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常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表示。
相平衡液气比7、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将_________,N OG将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
不变增加8、吸收剂用量增加,操作线斜率_________,吸收推动力_________。
(增大,减小,不变)增大增大9、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工原理吸收课后习题及答案
相组成的换算【5-1】 空气和CQ 的混合气体中,CQ 的体积分数为20%求其摩尔分数y 和摩尔比Y 各为多解 因摩尔分数=体积分数,y 0.2摩尔分数x 0.0105或 X 021061 x 1 0.0105【5-3】进入吸收器的混合气体中, NH 的体积分数为10%吸收率为 90%求离开吸收器时 NH的组成,以摩尔比 Y 和摩尔分数y 表示。
吸收率的定义为解原料气中NH 的摩尔分数y 0.1 W 0.1 Y 1 1 0.1111 y 1 0.1吸收器出口混合气中 NH 的摩尔比为少?时, 摩尔比 丫 —1 y 【5-2 】20 C 的 l00g 0251 0.2水中溶解IgNH s NH 在溶液中的组成用摩尔分数 x 、浓度c 及摩尔比X 表示各为多少?解摩尔分数x 1/17 1/17 100/18=0'0105浓度c 的计算20C, 溶液的密度用水的密度998.2 kg / m 3 代替。
溶液中NH 的量为 31 10 /17kmol 溶液的体积 101 10 3 / 998.2 m 33 1 10 /1733 ----------------- =0 281kmol/ mV 101 10 3/ 998.2[、. s998 23或 c -x .02105 0.582kmoJ/m 3M s18NH 与水的摩尔比的计算溶液中NH 的浓度c 摩尔比 摩尔分数y 2 ~^= 0.01110.010981 Y2 1 0.0111【5-4】l00g 水中溶解lg NH 3,查得 气液相平衡20C 时溶液上方 NH 3的平衡分压为798Pa 。
此稀溶液的气 液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亨利系数 E(单位为kPa)、溶解度系数H[单位为kmol/(m 3 kPa)]和相平衡常数总压为100kPa 。
1/17解液相中NH 3的摩尔分数x 1/17 100/18-溶解多少克氧?已知 10C 时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表达式为 衡分压,单位为kPa ; x 为溶液中氧的摩尔分数。
化工原理吸收习题及答案
13 在填料层高度为5m 的常压填料塔内,用纯水吸收气体混合物中少量的可溶性组分,气液逆流接触,液气比为1.5,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 = 1.2x ,溶质回收率为90%。
今若保持气液两相流量不变,而欲将回收率提高到95%,问填料层高应增加多少m ? 解:原工况下: 8.05.12.1==G L m ()⎥⎦⎤⎢⎣⎡+-⎪⎭⎫ ⎝⎛--=⎥⎦⎤⎢⎣⎡+--⎪⎭⎫ ⎝⎛--=L m G L m G Lm G L m G m x y m x y L m G N L mG OG η111ln 11ln 1ln 112221 ()15.58.09.0118.01ln 8.011=⎥⎦⎤⎢⎣⎡+---= m N H H OG OG 97.015.55=== 新工况下:L,G 不变,m 不变,∴H OG 不变, mG/L 不变,η’=0.95 ()84.78.095.0118.01ln 8.011=⎥⎦⎤⎢⎣⎡+---= 又L 、G 不变,m 不变OG H ∴不变m N H H OGOG 6.784.797.0=⨯='⋅=' 填料层应增加的高度 m H 6.256.7=-=∆14 拟在常压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逆流吸收废气中的氨气。
废气流量为2500m 3/h (标准状态),废气中氨的浓度为15g/m 3(以标准状态计),要求回收率不低于98%。
若吸收剂用量为3.6 m 3/h ,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 = 1.2x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0.7m 。
试求:(1)全塔气相平均吸收推动力;(2)所需填料层高度。
解:(1) h kmol V G /61.1114.2225004.22===h kmol L /2001810006.3=⨯= 摩尔分率 0198.04.22100017151==y ()()000396.0%9810198.0112=-⨯=-=ηy y 0108.061.111200000396.00198.02211=-=+-=x G L y y x 00684.00108.02.10198.0111=⨯-=-=∆mx y y ()⎥⎦⎤⎢⎣⎡+-⎪⎭⎫ ⎝⎛--='L m G L m G L m G 'OG 111ln 11N η000396.002.1000396.0222=⨯-=-=∆mx y y 00226.0000396.000684.0ln 000396.000684.0ln 2121=-=∆∆∆-∆=∆y y y y y m (2) 59.800226.0000396.00198.021=-=∆-=m OG y y y N m N H H O G O G 0.659.87.0=⨯=⋅=15 流率为0.04kmol/(m 2⋅s)的空气混合气中含氨2%(体积%),拟用一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回收其中95%的氨。
(完整版)化工原理习题第四部分吸收答案
第四部分气体吸收一、填空题1.物理吸收操作属于传质过程。
理吸收操作是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单向扩散。
2.操作中的吸收塔,若使用液气比小于设计时的最小液气比,则其操作结果是达不到要求的吸收分离效果。
3.若吸收剂入塔浓度X2降低,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吸收结果将使吸收率增大。
4.若吸收剂入塔浓度X2降低,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则出口气体浓度降低。
5.含SO2为10%(体积)的气体混合物与浓度c为0.02 kmol/m3的SO2水溶液在一个大气压下相接触。
操作条件下两相的平衡关系为p*=1.62c (大气压),则SO2将从气相向液相转移。
6.含SO2为10%(体积)的气体混合物与浓度c为0.02 kmol/m3的SO2水溶液在一个大气压下相接触。
操作条件下两相的平衡关系为p*=1.62c (大气压),以气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0.0676 atm 大气压。
7.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为l/K L=l/k L+H/k G,其中l/k L为液膜阻力。
8.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为l/K L=l/k L+H/k G,当气膜阻力H/k G 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9.亨利定律的表达式之一为p*=Ex,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难溶气体。
10.亨利定律的表达式之一为p*=Ex,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小,说明该气体为易溶气体。
11.低浓度气体吸收中,已知平衡关系y*=2x,k x a=0.2 kmol/m3.s,k y a =2 l0-4 kmol/m3.s,则此体系属气膜控制。
12.压力增高,温度降低,将有利于吸收的进行。
13.某操作中的吸收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气体混合物中A组分。
若y1下降,L、V、P、T等不变,则回收率减小。
14.某操作中的吸收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气体混合物中A组分。
若L增加,其余操作条件不变,则出塔液体浓度降低。
15.吸收因数A 在Y-X 图上的几何意义是 操作线斜率与平衡线斜率之比 。
化工原理吸收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吸收习题及答案化工原理吸收习题及答案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涉及化学反应原理、物质转化和传递过程等内容。
其中,吸收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在化工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吸收原理,以下将介绍一些化工原理吸收习题及答案。
习题一:某化工厂需要将氨气从废气中吸收出来,工艺流程如下:氨气从废气中通过气体吸收塔进入吸收液中,吸收液中的氨气通过反应与溶液中的酸发生反应生成盐类。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吸收液中的酸应选择什么样的性质?2. 如何选择合适的吸收液浓度?3. 吸收液中酸的浓度越高,吸收效果会如何变化?答案一:1. 吸收液中的酸应选择具有较强酸性的物质,例如硫酸、盐酸等。
这样的酸性物质可以与氨气快速反应生成盐类,实现氨气的吸收。
2. 吸收液的浓度应根据氨气的浓度和吸收效果要求来选择。
一般来说,如果氨气浓度较高,吸收液的浓度也应相应提高,以增加吸收效果。
3. 吸收液中酸的浓度越高,吸收效果会更好。
因为酸浓度越高,氨气与酸反应生成盐类的速率越快,吸收效果也就越好。
习题二:某化工过程中,需要从气体混合物中吸收二氧化硫。
已知气体混合物中的二氧化硫浓度为10%,请回答以下问题:1. 选择合适的吸收液时,应考虑哪些因素?2. 如果吸收液中的溶剂选择不当,会对吸收效果产生什么影响?3. 吸收液中的溶剂浓度选择应如何确定?答案二:1. 在选择合适的吸收液时,应考虑溶剂与待吸收气体的亲和力、反应速率、溶解度等因素。
合适的吸收液应能够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稳定的产物,并且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2. 如果吸收液中的溶剂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吸收效果不佳甚至无法吸收。
例如,如果溶剂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的产物不稳定,会导致产物再次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硫,从而无法实现吸收的目的。
3. 吸收液中的溶剂浓度选择应根据二氧化硫的浓度和吸收效果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如果二氧化硫浓度较高,吸收液的溶剂浓度也应相应提高,以增加吸收效果。
化工原理练习题(吸收)
吸收练习题1.在一个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某截面上的气相浓度为y(摩尔分率,下同),液相浓度为x,在一定温度下,气液相平衡关系为ye=mx,气相传质系数为ky,液相传质系数为kx,则该截面上的气相传质总推动力可表示为,气相传质总阻力可表示为;如果降低吸收剂的温度,使相平衡关系变为ye=m’x,假设该截面上的两相浓度及单相传质系数保持不变,则传质总推动力,传质总阻力中气相传质阻力,液相传质阻力,传质速率。
1、某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底排出液中溶质的摩尔分率x=2×10-4,进塔气体中溶质的摩尔分率为y=0.025,操作压力为101.3kPa,汽液平衡关系为y e=50x,现将操作压力由101.3kPa 增至202.6kPa,求塔底推动力(y-y e) 增至原来的倍,(x e-x) 增至原来的倍。
2、某逆流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易溶组分,入塔混合气浓度为0.04,出塔混合气浓度为0.02,操作液气比L/V=2(L/V)min,气液相平衡关系为ye=2x,该吸收塔完成分离任务所需的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为,理论板数N为。
3、一座油吸收煤气中苯的吸收塔,已知煤气流量为2240(NM3/hr),入塔气中含苯4%,出塔气中含苯0.8%(以上均为体积分率),进塔油不含苯,取L=1.4 Lmin,已知该体系相平衡关系为:Y*=0.126X,试求:(1)溶质吸收率η(2)Lmin及L (kmol/h)(3)求出塔组成X b(kmol苯/kmol油)(4)求该吸收过程的对数平均推动力∆Y m(5)用解析法求N OG;(6)为了增大该塔液体喷淋量。
采用部分循环流程,在保证原吸收率的情况下,最大循环量L’为多少,并画出无部分循环和有部分循环时两种情况下的操作线。
4、在一个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某截面上的气相浓度为y(摩尔分率,下同),液相浓度为x,在一定温度下,气液相平衡关系为ye=mx,气相传质系数为ky,液相传质系数为kx,则该截面上的气相传质总推动力可表示为,气相传质总阻力可表示为;如果降低吸收剂的温度,使相平衡关系变为ye=m’x,假设该截面上的两相浓度及单相传质系数保持不变,则传质总推动力,传质总阻力中气相传质阻力,液相传质阻力,传质速率。
化工原理_吸收_习题
吸收试题一、 填空题:1、溶解平衡时液相中______,称为气体在液体中的平衡溶解度;它是吸收过程的________,并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随压力的升高而_______。
2、压力_______,温度_________,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3、由双膜理论可知,_______为吸收过程主要的传质阻力;吸收中,吸收质以_________的方式通过气膜,并在界面处________,再以________的方式通过液膜。
5、吸收操作的依据是____ ____,以达到分离气体混合物的目的。
6、亨利定律的表达式Ex p =*,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 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___ ___气体。
7、对极稀溶液,吸收平衡线在坐标图上是一条通过 点的 线。
9、由于吸收过程中,气相中的溶质组分分压总是________溶质的平衡分压,因此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_____。
10、吸收过程中,X K 是以______为推动力的总吸收系数,它的单位是___kmol/(m 2.s)__。
11、若总吸收系数和分吸收系数间的关系可表示为G L L k H k K +=11,其中Lk 1表示___ ____,当___ ____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13、吸收操作中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 ___,吸收推动力___ ___。
14、当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时,完成一定的吸收任务所需填料层高度将为___。
15、用吸收操作分离气体混合物应解决下列三方面问题:_溶剂的选择 、 溶剂的再生 与 吸收设备 。
19、吸收操作线是通过____物料衡算__得来的,在Y-X 图上吸收操作线通过(X 2、Y 2 )、(X 1、Y 1 )两点。
20、在吸收操作中,_______总量和_________总量将随吸收过程的进行而改变,但_______和_______的量则始终保持不变。
二、选择题1、吸收操作的目的是分离_____ ______A.液体均相混合物B.气液混合物C.气体混合物D.部分互溶的液体混合物2、难溶气体的吸收是受______ _______A.气膜控制B.液膜控制C.双膜控制D.相界面3、在吸收塔的计算中,通常不为生产任务所决定的是:_____ _______A.所处理的气体量B.气体的初始和最终组成C.吸收剂的初始浓度D.吸收剂的用量和吸收液的浓度4、在吸收塔设计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____ _______。
化工原理第五章-吸收-题
六吸收浓度换算2.1甲醇15%(质量)的水溶液, 其密度为970Kg/m3, 试计算该溶液中甲醇的:(1)摩尔分率; (2)摩尔比; (3)质量比; (4)质量浓度; (5)摩尔浓度。
分子扩散2.2 估算1atm及293K下氯化氢气体(HCl)在(1)空气,(2)水(极稀盐酸)中的扩散系数。
2.3一小管充以丙酮,液面距管口1.1cm,20℃空气以一定速度吹过管口,经5 小时后液面下降到离管口2.05cm,大气压为750[mmHg],丙酮的蒸汽压为180[mmHg] , 丙酮液密度为7900[kg/m3],计算丙酮蒸汽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2.4 浅盘内盛水。
水深5mm,在1atm又298K下靠分子扩散逐渐蒸发到大气中。
假定传质阻力相当于3mm厚的静止气层,气层外的水蒸压可忽略,求蒸发完所需的时间。
2.5 一填料塔在常压和295K下操作,用水除去含氨混合气体中的氨。
在塔内某处,氨在气相中的组成y a=5%(摩尔百分率)。
液相氨的平衡分压P=660Pa,物质通量N A = 10 - 4[kmol/m2·S],气相扩散系数D G=0.24[cm2/s],求气膜的当量厚度。
相平衡与亨利定律2.6 温度为10℃的常压空气与水接触,氧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率为21%,求到达平衡时氧在水中的最大浓度, 〔以[g/m3]、摩尔分率表示〕及溶解度系数。
以[g/m3·atm]及[kmol/m3·Pa]表示。
2.7 当系统服从亨利定律时,对同一温度和液相浓度,如果总压增大一倍那么与之平衡的气相浓度(或分压) (A)Y增大一倍; (B)P增大一倍;(C)Y减小一倍; (D)P减小一倍。
2.8 25℃及1atm下,含CO220%,空气80%(体积%)的气体1m3,与1m3的清水在容积2m3的密闭容器中接触进行传质,试问气液到达平衡后,(1)CO2在水中的最终浓度及剩余气体的总压为多少?(2)刚开始接触时的总传质推动力ΔP,Δx各为多少?气液到达平衡时的总传质推动力又为多少?2.9 在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气体中所含的丙酮蒸气,操作温度20℃,压力1atm。
化工原理吸收题
六吸收浓度换算2.1甲醇15%(质量)的水溶液,其密度为970Kg/m3,试计算该溶液中甲醇的:(1)摩尔分率;(2)摩尔比;(3)质量比;(4)质量浓度;(5)摩尔浓度。
分子扩散2.2估算1atm及293K下氯化氢气体(HCl)在(1)空气,(2)水(极稀盐酸)中的扩散系数。
2.3一小管充以丙酮,液面距管口1.1cm,20℃空气以一定速度吹过管口,经5小时后液面下降到离管口2.05cm,大气压为750[mmHg],丙酮的蒸汽压为180[mmHg],丙酮液密度为7900[kg/m3],计算丙酮蒸汽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2.4浅盘内盛水。
水深5mm,在1atm又298K下靠分子扩散逐渐蒸发到大气中。
假定传质阻力相当于3mm厚的静止气层,气层外的水蒸压可忽略,求蒸发完所需的时间。
2.5一填料塔在常压和295K下操作,用水除去含氨混合气体中的氨。
在塔内某处,氨在气相中的组成y a=5%(摩尔百分率)。
液相氨的平衡分压P=660Pa,物质通量N A=10-4[kmol/m2·S],气相扩散系数D G=0.24[cm2/s],求气膜的当量厚度。
相平衡与亨利定律2.6温度为10℃的常压空气与水接触,氧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率为21%,求达到平衡时氧在水中的最大浓度,(以[g/m3]、摩尔分率表示)及溶解度系数。
以[g/m3·atm]及[kmol/m3·Pa]表示。
2.7当系统服从亨利定律时,对同一温度和液相浓度,如果总压增大一倍则与之平衡的气相浓度(或分压)(A)Y增大一倍;(B)P增大一倍;(C)Y减小一倍;(D)P减小一倍。
2.825℃及1atm下,含CO220%,空气80%(体积%)的气体1m3,与1m3的清水在容积2m3的密闭容器中接触进行传质,试问气液达到平衡后,(1)CO2在水中的最终浓度及剩余气体的总压为多少?(2)刚开始接触时的总传质推动力ΔP,Δx各为多少?气液达到平衡时的总传质推动力又为多少?2.9在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气体中所含的丙酮蒸气,操作温度20℃,压力1atm。
化工原理练习题-吸收
吸收一、填空题:1.20℃时,CO2气体溶解于水的溶解度为0.878(标)m3m-3(H2O),此时液相浓度C=________kmol.m-3液相摩尔分率x A=_________.比摩尔分率X A=__________.答案:1.0.0392 0.000705 0.0007062.用相平衡常数m表达的亨利定律表达式为_______.在常压下,20℃时,氨在空气中的分压为69.6mmHg,与之平衡的氨水浓度为10(kgNH3/100kgH2O).此时m=______.答案:y=mx 0.9573 用气相浓度△p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传质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总传质系数表达的传质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N A=k G(p-p i) N A=K G(p-p e)4. 用气相浓度△Y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传质总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N A=k Y(Y-Y i) N A=K Y(Y-Y e)5用亨利系数E表达的亨利定律表达式为_______.在常压下,20℃时, 氨在空气中的分压为50mmHg, 与之平衡的氨水浓度为7.5(kgNH3/100kgH2O).此时亨利系数E=________,相平衡常数m=______.答案:P e=Ex 680mmHg 0.8946. 在常压下,20℃时氨在空气中的分压为166mmHg,此时氨在混合气中的摩尔分率y A=________,比摩尔分率Y A=_______.答案:0.218 0.2797.用△y, △x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中,当平衡线为直线时传质总系数K y与分系数k x,k y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K x与k x, k y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K y=1/k y+m/k x1/K x=1/(m.k y)+1/k x8.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1=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2=0.008,则最小液气比为________.答案:1.7339.吸收过程主要用于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制备产品分离气体混合物除去气体中的有害组分10.质量传递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过程。
化工原理_吸收习题与答案
吸收一章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用气相浓度△y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以传质总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A = k y (y-y i) N A = K y (y-y e)2、吸收速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因此,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相对运动速率,可以_______________来增大吸收速率。
双膜的扩散速率减少气膜、液膜厚度3、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 _________ 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_____。
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则操作线向_________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y e)_________。
大于上方增大远离增大4、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 =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2 = 0.006,则最小液气比为_________。
1.805、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_________,操作线将_________平衡线。
减少靠近6、某气体用水吸收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其平衡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常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表示。
相平衡液气比7、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将_________,N OG 将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
不变增加8、吸收剂用量增加,操作线斜率_________,吸收推动力_________。
(增大,减小,不变)增大增大9、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工原理吸收习题
第八章吸收一、填空1.吸收操作的基本依据是,以达到分离混合物为目的。
2.吸收、解吸操作时,低温对有利;高温对有利;高压对有利;低压对有利。
3.亨利定律有种表达方式,在总压P<5atm下,若P增大,则m , E , H ;若温度t下降,则m ,E , H 。
(增大,减少,不变,不确定)4.漂流因子的反映了,单项扩散中的漂流因子 1.5.若1/K y=1/k y+m/k x,当气膜控制时,K y≈;当液膜控制时,K y ≈。
6.N OG=(y1-y2)/Δy m的适用条件是。
7.最小液气比(q n,l/q n,v)min 对(设计型,操作型)是有意义的。
如实际操作时(q n,l/q n,v)<(q n,l/q n,v)min , 则产生的结果是。
8.设计时,用纯水逆流吸收有害气体,平衡关系为y=2x,入塔y1=0.1,液气比(q n,l/q n,v)=3,则出塔气体浓度最低可降至,若采用(q n,l/q n,v)=1.5,则出塔气体浓度最低可降至。
9.用纯溶剂逆流吸收,已知q n,l/q n,v=m,回收率为0.9,则传质单元数N OG= 。
10.操作中逆流吸收塔,x2=0,今入塔y1上升,而其它入塔条件均不变,则出塔y2,回收率η。
(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11.吸收速率方程中,K Y是以为推动力的吸收系数,其单位是。
12.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吸收推动力。
13.脱吸因数的定义式为,他表示之比。
14. K Ya称为,其单位是。
15.吸收塔的填料高度计算中,表示设备效能高低的量是,而表示传质任务的难易程度的量是。
二、作图题以下各小题y~x图中所示为原工况下的平衡线与操作线,试画出按下列改变操作条件后的新平衡线与操作线:1.吸收剂用量增大2.操作温度升高3.吸收剂入口浓度降低三、填空题1.对于接近常压的低组成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温度升高时,亨利系数E将(),相平衡常数m将(),溶解度系数H将()。
化工原理--吸收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 吸收习题及答案吸收一章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用气相浓度△ y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传质总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N A = ky (y-yi ) N A = Ky (y-ye )2 、吸收速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 ,因此,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相对运动速率,可以_______________ 来增大吸收速率。
双膜的扩散速率减少气膜、液膜厚度3 、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____________ 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______ 。
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__ ,则操作线向_________ 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 -y e )_____________ 。
大于上方增大远离增大4 、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 = 0.06 ,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 2 = 0.006 ,则最小液气比为_____________ 。
1.805 、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_________ 操作线将__________ 平衡线。
减少靠近6 、某气体用水吸收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其平衡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 常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__ 表示。
相平衡液气比7 、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 将________ N OG 将_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
不变增加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吸收剂用量增加,操作线斜率吸收推动力。
(增大,减小,不变)增大增大9 、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化工原理之吸收习题
吸收习题一、 分析与判断1.在密闭容器内存在某种低浓度水溶液,容器内压强为,溶液温度为t ,溶质含量为,试问: 1)若将N 2压入容器,则E H m *p ; 2)若溶液温度t 下降,则E H m *p ;3)注入溶质A ,则E H m *p ;答:1)不变,不变,变小,不变当密闭容器内压入N 2时,相当于容器内的总压增加,总压变化时,对均无影响,故E 、H 不变,溶质的含量也不变,平衡分压Ex p =*不变,然而,p E m /=,总压p 增加,故m 变小。
2)变小,变大,变小,变小 若溶液的温度下降,则平衡分压*p 变小,E 、H 均受温度的影响,E 变小,H 变大,p E m /=变小。
3)不变,不变,不变,变大注入溶质A 时,体系的温度压强均不变,此时物系的E 、H 、m 均不变,而注入A 后,溶液中溶解的溶质含量变大,故*p 变大。
2、某吸收过程,已知气相传质系数与液相传质系数的关系是x y k k 3=,则此时气相传质推动力)(i y y - ,液相传质推动力)(x x i -。
(大于、等于,小于,不确定) 答:不确定。
题中未给出平衡关系,两个传质系数相差又不大,所以无法判断是气膜控制过程还是液膜控制过程。
3、低浓度逆流吸收塔设计中,若气体流量、进出口组成及液体进口组成一定,减小吸收剂用量,传质推动力将 ,设备费用将 (增大、减小,不变) 答:减小,增大减小吸收剂的用量,则吸收过程的推动力降低,即传质推动力减小,达到原来的分离要求所需的填料层的高度增加,所以设备的费用将增大。
4、某逆流吸收塔操作时,因某种原因致使吸收剂入塔量减少,以至操作时液气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气比,则将发生什么情况: 。
答:气体出塔含量2y 增大,达不到设计要求,液体出塔含量1x 也增大。
吸收剂入塔量减小,吸收的推动力下降,由于原定的最小液气比对应着原分离要求,虽然操作的液气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气比,操作仍然是吸收操作,只是此时对应的分离要求发生了变化,由于液气比下降,所以操作无法达到原来的设计要求,气体出塔的含量将增大;而又由于操作的温度、压强不变,所以吸收的平衡关系不变,入塔的气体组成不变,故液气比越低,对应的出塔的液体组成越接近平衡组成,故液体出塔含量1x也增大。
化工原理吸收习题
组成越接近平衡组成,故液体出塔含量 x1 也增大。
5. 减小,不确定,减小,减小,增大
K ya 1
V 1 m H OG K ya 减 k y k x ,吸收剂用量 L 增加,则 k x 增大, K ya 增大,
小;
S mV L 减小,根据传质单元数关
填料层高度不变, H OG 减小, N OG 增大,
5、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原工况操作线如附图所示,现其他条件不变而吸收 剂用量 L 增加,试判断下列参数变化情况并绘出新工况的操作线:
H OG
, y m
,出塔液体 x1
,出塔气体 y 2
,回收
率
(增大、减小,不变,不确定)
题 5 附图
题 6 附图
6、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原工况操作线如附图所示,现其他条件不变而吸收 剂入塔含量升高,试绘出新工况的操作线。 7、吸收操作中,原工况下气体进塔量为 V,进出塔的含量分别为 y1 、 y 2 。由于 某种原因, 吸收剂入塔浓度升高,采用增加吸收剂用量 L 的方法后,使 y1 、 y 2 保 持不变。 则与原工况相比, 被吸收溶质总量 大,减小,不变,不确定) 。 8、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温度降低其他条件不变时,试判断下列参 数变化情况并绘出操作线: 相平衡常数 出塔 y 2 , K ya ,出塔 x1 ,推动力 y m ,回收率 , , 平均推动力 y m (增
附图(a)
附图(b)
例 4 用纯吸收剂吸收某气体混合物中的可溶组分,混合物的初始含量为 0.05(摩 尔分数),新鲜吸收剂与混合气体的流率之比 L/G=1.2,在操作条件下相平衡关系 为 y=1.2x,吸收过程系气相阻力控制。现有两流程如附图(a)所示,流程 B 中循 环剂量 LR 是新鲜吸收剂量的 1/10,试计算: (1)当 =0.80,两流程所需塔高之比为多少? (2)当 =0.90,两流程所需塔高之比有何变化?
化工原理第五章 吸收 题
精心整理六吸收浓度换算2.1甲醇15%(质量)的水溶液,其密度为970Kg/m3,试计算该溶液中甲醇的:(1)摩尔分率;(2)摩尔比;(3)质量比;(4)质量浓度;(5)摩尔浓度。
分子扩散2.2估算1atm及293K下氯化氢气体(HCl)在(1)空气,(2)水(极稀盐酸)中的扩散系数。
2.3一小管充以丙酮,液面距管口1.1cm,20℃空气以一定速度吹过管口,经5小时后液面下降到离管口2.05cm,2.4于3mm2.5组成y aD G2.62.7(或分压2.825(1)CO2(2)2.9,2.10x=0.05(均为摩尔分率)。
气相传质系数k y=3.84×10-4[kmol/(m2.s.Δy)],液相传质系数k x=1.02×10-2[kmol/(m2.s.Δx)],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1.34x,求该截面上的:(1)总传质系数K y,[kmol/(m2.s.Δy)];(2)总推动力Δy;(3)气相传质阻力占总阻力的比例;(4)气液介面的气相、液相浓度y i和x i。
操作线作法2.11根据以下双塔吸收的四个流程,分别作出每个流程的平衡线(设为一直线)和操作线的示意图。
2.12示意画出下列吸收塔的操作线。
(图中y b1>y b2,x a2>x a1;y b2气体和x a2液体均在塔内与其气、液相浓度相同的地方加入)2.13, 2.142.15用填料塔以清水吸收空气中的丙酮,入塔混合气量为1400[Nm3/h],其中含丙酮4%(体积%),要求丙酮回收率为99%,吸收塔常压逆流操作,操作液气比取最小液气比的 1.2倍,平衡关系为y=1.68x,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 OG=0.5m求:(1)用水量及水溶液的出口浓度x b(2)填料层高度Z(用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计算N OG)。
2.16某工厂拟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溶质A,清水用量为4500[kg/h],混合气体量为2240[Nm3/h],其中溶质A的含量为5%(体积%),要求吸收后气体中溶质含量为0.3%,上述任务用填料塔来完成,已知体积总传质系数K Y a为307[kmol/m3.h],平衡关系为y=2x,如塔径已确定为1m,求填料层高度为多少m?(N OG用吸收因数法)2.17用填料塔从一混合气体中吸收所含苯。
化工原理 吸收习题
1.依据溶解度曲线所表现的规律性可以得知,___________压力和___________温度对吸收操作有利,因为可以增加气体的溶解度;反之,___________压力和___________温度则有利于脱吸过程。
(提高,降低)2.某高度无穷大的连续逆流吸收塔,吸收剂为纯溶剂,入塔气体的体积浓度为7 %,相平衡关系式为Y*=2X,问:吸收率为100%时,液气比(摩尔)为____________;吸收率为75%时,液气比(摩尔)为_____________。
1)对一定气体和一定溶剂,一般来说,亨利系数E随温度升高而,溶解度系数H随温度升高而;在同种溶剂中,难溶气体的E值易溶气体的E值,难溶气体的H值易溶气体的H值。
2)若气体处理量V已确定,减少吸收剂用量L,吸收操作线斜率变小,结果使出塔吸收液浓度,吸收推动力。
若塔底流出的吸收液与刚进塔的混合气达到平衡,此时吸收过程的推动力变为,此种状况下吸收操作线斜率称为。
二、选择(10分)1、对于易溶气体,H值__________,K G_________ k G 。
( )A.很大,< B.很小,> C.很小,≈D.很大,≈.对于难溶气体,H值________,K L ____ k L。
()A:很大,< B:很小,> C:很小, D:很大,=三、请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吸收实验采用了什么物系?实验目的是什么?2、何谓双膜理论:⑴溶质A由气体主体传递至两相界面,传质阻力集中在有效气膜中;⑵在两相界面上溶解,两相界面上传质阻力很小,小到可以忽略,即界面上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状态,无传质阻力存在;⑶A由两相界面传递至液相主体,传质阻力集中在有效液膜中。
2.根据双膜理论,两相间的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增加气液两相主体的湍动程度,传质速率将会如何变化?相界面两侧的液膜和气膜中;增大3.对于高浓度气体吸收,为什么不能用脱吸因子法或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而必须用图解积分或数值积分的方法进行吸收过程计算?因为脱吸因子法和对数平均推动力法都是基于稀溶液的相平衡线为直线的假设,而对于高浓度气体吸收,该假设不再成立,所以这两种方法不再适用,必须针对相平衡曲线运用数值积分或图解积分的方法进行吸收过程的相关计算。
化工原理吸收习题
【例2-1】含有10%(体积%)C2H2的某种混合气体与水充分接触,系统温度为30℃,总压为101.3kPa。
试求达平衡时液相中C2H2的摩尔浓度。
解:混合气体按理想气体处理,由理想气体分压定律可知,C2H2在气相中的分压为kPaC2H2为难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的组成很低,故气液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并且溶液的密度可按纯水的密度计算。
查得30℃水的密度为=995.7 kg/m3由故查表2-1可知,30℃时C2H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 kPa。
故kmol/m3分析:求解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亨利定律的表达式和各系数间的关系。
【例2-2】在总压101.3kPa及30℃下,氨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72g (NH3)/100g(H2O)。
若氨水的气液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相平衡常数为0.764,试求气相组成Y。
解:先求液相组成由亨利定律,求气相组成则分析:求解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亨利定律的表达式及摩尔比的定义。
【例1-1】在吸收塔中用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
已知入塔混合气中氨含量为10% (质量%,下同),吸收后出塔气体中氨含量为0.1%,试计算进、出塔气体中氨的摩尔比、。
解:由式(1-17)可知,计算进、出塔气体中氨的摩尔比、,需先计算进、出塔气体中氨的摩尔分率和。
由式(1-17)分析:若混合物中某组分的摩尔分率很小时,摩尔比近似等于摩尔分率。
【例1-2】试证明在由组分A和组分B组成的双组分混合物中进行分子扩散时,质量平均速度u 与摩尔平均速度u m不等,且关系为式中、和分别为组分A、B的摩尔质量和平均摩尔质量,且。
解:由质量平均速度和摩尔平均速度的定义式(1)(2)及、(3)(4),,式(1)除以式(2)得(5)将式(4)代入式(5),得(6)将式(3)代入式(6),得当时,有且分析:求证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质量平均速度、摩尔平均速度及传质通量的定义式。
【例1-3】由O2(组分A)和CO2(组分B)构成的二元系统中发生一维稳态扩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nG 2(qnG ) min 180.9kmol /( m 2 h) qnL 50 / 180.9 0.276 qnG Ye 2 0.0262 Y2 0.0131 2 2
H OG
V 180.9 1.809m K G aP 0.987 101.33
气体吸收塔设计时吸收剂的选择要求 ??
为使操作向有利于吸收的方向进行,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压和升温 C、加压和降温
B、减压和升温 D、减压和降温。
某吸收过程中,气膜传质分系数kG = 5×10-6 kmol/(m2.s.kPa),液膜传质分系数k =5×10-4 m/s,溶解度系数H = 0.728 L kmol/(m3.kPa)。 则总传质系数KG= 吸收过程受 ; 控制。
Y1 mX 2 1 1 N OG ln (1 1 A) 例5-9 2)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A 1 1 Y2 mX 2 A
NOL X1 X e2 1 ln[(1 A) A] 1 A X 2 X e2 X 1 X e1
例:由石蜡系碳氢化合物(分子量113)与另一不挥发 的有机溶剂(分子量135)组成的溶液,其中碳氢化合物的 质量百分数为4%,要在100℃及101.33下用过热水蒸汽进行 脱吸,使脱吸后溶液中残存的浓度在0.2%以内,若溶液通
1 1 2 2
= NOG ×HOG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 HOG = H/ NOG = 3.6/9 = 0.4 m
(3)H
因为A = 1 ΔY=恒值
例: 某逆流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体中 易溶组分,设备高为无穷大,入塔气浓度 Y1=8%,平衡关系为Y=2X。试问: (1)若液气比qnL/qnG 为2.5时,求吸收率为多 少? (1)若液气比qnL/qnG 为1.5时,求吸收率又为 多少?
例:气体混合物中含A组分为3%(体积百分数) ,要求在逆流填料塔中用水吸收掉98%的A。若 平衡方程为Y=1.05X。 试求: (1)当解吸塔回流液中含A 0.01%(摩尔百分数 )、且吸收塔操作的液气比为2时,所需的传质 单元数; (2)若气、液两相进料组成不变,吸收塔操作 的液气比调整为1.04,当填料层无限高时,A的 极限回收率。
Ci 而 pi H
例:在内径为800mm,填料层高度为3.6m的常压 吸收塔,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体中A。已知入塔气 体流量为0.015kmol/s,含A 5%(体);为达到 90%的吸收率,其操作线方程为Y=1.5X+0.005, 系统的平衡方程为Y=1.5X。 试求:
(1)吸收因子; (2)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 (3)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
总传质系数KG= 4.93×10-6 kmol/(m2.s.kPa) ; 吸收过程受 气膜(传质) 控制
在下列吸收过程中,属于气膜控制的过程是 A. 水吸收氢; B. 水吸收硫化氢; C. 水吸收氨; D. 水吸收氧
。
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当吸收因数A<1,且填料层为无限
高时,则气液相平衡出现在 。
减少时,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 )。
A. 增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Y1 mX 2 Y2 mX 2
例:用水吸收空气中的甲醇蒸汽,温度为300K时 的,气相传质分系数 0.056 kmol/(m2.s.kPa) ,液相传 质分系数0.075 kmol/(m2.s.kPa) 。在吸收设备的某截 面上,气相甲醇分压为2.026kPa,液相主体浓 度1.2 kmol/m3,溶解度常数为2 kmol/m3· 求此时 Pa。 该截面上的传质通量。
以单位塔截面积为基准,在最小蒸汽用量下对全塔的 溶质作物料衡算:
qnL ( X 2 X 1 ) (qnG ) min (Ye 2 Y1 )
其中:
Ye 2 mX 2 0.625 0.0498 0.0262
将各已知数值代入,得:
50(0.0498 0.0024) (qnG ) min (0.0262 0)
0.01309 0.001262 Ym 0.00506 0.01309 ln 0.001262
N OG
0.0131 2.59 0.00506
h H OG NOG 1.809 2.59 4.69m
对于液膜控制的吸收过程,采用化学吸收过程可以 消除液相传质阻力,大大提高传质速率。
• 解:(1)吸收塔操作线方程: Y = L(X-X2)/V+Y2, • 又操作线方程为Y=1.5X+0.005, dY • 则L/VN 1.5, Y dY Y = OG Y (Y Y * ) Y • 系统的平衡方程为Y=1.5X。 m V (Y Y ) X Y 2 2 L • 则m = 1.5, • 吸收因子A = L/mV =1.5/1.5= 1 • 因A = 1, (2)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2)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 = (Y1-Y2) / (Y2-mX2) = (0.05-0.005)/0.005 =9
过塔内的摩尔流率为50kmol/(m2.h)(以纯有机剂计)。水蒸
气用量为最小用量的2倍,所以填料在操作条件下吸收系数
KG a 0.987kmol /( m3 h kPa) ,试求所需填料层高度。
已知物系的平衡关系为: 0.526 X Y 解:
4 / 113 进塔溶液浓度 X 2 0.0498 100 4 135 0.2 / 113 脱吸后溶液浓度 X 1 0.0024 (100 0.2) / 135
A. 塔顶
B. 塔上部
C. 塔底
D. 塔下部
气相压力一定,温度提高一倍,组分在气中的扩散系 数( ),若温度不变,压力增加一倍,则扩散系 数( )。 A. 增大1倍; B. 减少1倍; 3 P T C. 约原来的3/2次方倍; D. 不变 D D0 ( 0 )( ) 2 P T0
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NH3,当水泵发生故障、上水量
用对数平均推动力求NOG
N OG
Y2 Y1
Ym
Y1 0
Ym (Ye 2 Y2 ) (Ye1 Y1 ) Ye 2 Y2 ln Ye1 Y1
Ye1 Y1 0.526 0.0014 0 0.001262
Ye 2 Y2 0.526 0.0498 0.0131 0.01309
N A kG pG pi k L Ci CL
解:
pG pi Ci C L NA 1 kG 1 kL
• 由合比定律得:
H p A H pi H pi C A NA H 1 kG kL
H p A C A 2 2.026 1.2 NA H 1 2 1 kG k L 0.056 0.075 0.1274 kmol m 2 h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