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重点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传播:重点整理
国际传播的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在传统媒体主导传播过程的情况下,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的传播”国际传播的主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国际传播主体也经历了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
国际传播主体的特征
一、传播主体的性质不同
政府通过媒体进行传播时,它既是传播者也是把关人,这是其他任何国际传播主体不具备的特性
二、传播主体的影响力不同
三、传播主体利用媒体的程度不同
政府高于媒体对媒体具有控制和管理的权力,媒体对政府具有依赖性:媒体无不希望获得来自政府的权威信息,并借此显示自己的权威
四、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不同
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特点:(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传播行为的控制者)
一、作为信息传播者的政府
政府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政府是国家权力、
活动是经常性的和持续性的)和非跨国企业(国际传播行为带有偶发性和阶段性)
从企业属性的角度可将企业划分为媒体企业和非媒体企业(也分跨国和非跨国)
非跨国媒体企业:1、他们既是企业文化产品的生产部门具有市场取向和赢利诉求,同事也是公共信息的载体。它区别于其他生产物质产品为主、单纯盈利性的企业,政府必然通过法律规范进行监督管理2、他们所传播的信息大多带有浓重的国家色彩和本体意识。
跨国媒体企业:(迪斯尼公司、新闻集团)1、提供各国实用的文化产品采取共同的语言符号和普遍接受的表现方式尽可能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和政治意味。2、面向具体国家提供的文化产品采取本土化的经营战略与当地国清相通融,取得更大的赢利。企业参与国际传播的形式:
一、付费的商业广告
推介企业产品,并在产品上市后提醒用户购买,宣传企业声誉和形象稳定老顾客吸引新顾客二、不付费或者少付费的公共关系
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对企业不良行为给消
费者带来的瞬时进行补偿,以求长期效益。第
三类跨国公司的国际传播:跨国数据资料流通(特点):集中型、发散型、跨国双向型、多国网络型。
(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作为国际传播的社会组织分两类:
机构或团体)
一、一般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
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指为实现某一目标、某一宗旨货为了进行某一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有许多国家或地区成员参与的非营利性组织。(联合国,WTO)
主权国家内的非政府组织:指为实现某一目标、某一宗旨货为了进行某一合作在一国范围内建立的非营利性组织。(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二、政党组织:执政党的传播和非执政党的传播
政党制度分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执政类型分:轮替执政型和长期执政型)
政府新闻发布制度(代表政府)党的宣传部门(代表党)
社会组织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特点:
一、传播类型的多样性(各种专业行业团体都有各自传播的特性)
二、传播主体的多层次性
三、具有一定的国家色彩
四、非赢利性和目的性
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个人(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及其所具有双向交互式传播特点)
发展:随着网络功能的不断开发与利用人们逐渐由分散的、游离的、互不相干的个体聚拢起来并因共同关注某一问题在网络空间结成的群体并对政治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自由人的联合体出自马克思)
个人作为国际传播的特点:
一、借助互联网传播的交互性:传、受角色于一体。传播面狭窄
二、身份的模糊性:控制难度大
个人身份的模糊性和隐匿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信息传播的责任主体(给政府网络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高度的参与性:随意性强
网络传播的互动性与隐匿性为人们无所顾忌的表达不同意见并寻求支持提供了宽广的平台。而在传统媒体时期迫于群众舆论的压力,人们会自动放弃与表达相左的意见或观点,以便和大多数保持一致成为“沉默的螺旋”中的一份子。个人作为主体的传播形式:网络新闻组、电子公告版系统、
网络日志
、、、、传播的未来走向:语言上的多样化、形态上的多样化、政府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国际传播的控制(出境信息的控制入境信息的控制国际组织的控制)出境信息的控制分:
一、对不同传播主体的出境信息进行把关控制
(主要解决如何将本国声音传播到其他国家以扩大影响促进合作交流,为本国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问题)
二、出境信息传播与国内信息传播进行总体协调
(主要解决如何如何消除外来信息中的有害部分,进行有效过滤和选择的问题)
出境信息的控制模式:
世界各国传播控制的强与弱不是禁止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处于不断的变化、调整之中。
出境信息的控制手段:
1、行政手段的控制:行政机构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形式调节信息传播活动以达到逾期目的的一种控制手段。形式有1、对媒体的创办进行审批
2、直接或变相自主某机构
3、在纸张或无线电频道进行有效的配给。
2、信息手段的控制:政府以其占有权威信息源的优势,通过操纵新闻发布、控制消息来源而形成对媒体控制的一种手段。
3、法律手段: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对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规范管理。
4、经济手段:政府通过参与股份控制股份通过税收、拨款和制定相关产业等方法,对信息传播活动实行间接控制的一种手段。
“控制的最佳标准”:1、理论与实践现实与理想的差距2、国情的具体情况不同3、客观事物处于不间断的发展中(最佳目标就是最适宜目标,最佳原则就是最适宜原则)
入境信息的控制:(从内容角度分)
《政治类信息:(带有浓重意识形态色彩,具有相当的政治敏感性)、经济类信息、军事类信息、社会文化类信息(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国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从国家关系的角度分:(友好国家、敌对国家、一般国家)
从国家发展角度分:(和平状态、危机状态、战争状态)
入境信息对国家安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