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鱼化龙文苑的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鱼化龙文苑的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教学

大学语文课不应延续中学阶段的阅读导向,而应贯彻落实创作导向,利用网上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跟帖与接龙等形式的读写互动成长为“创客”。大学语文应该到计算机房上课,使学生能够凭借CNKI和慕课、微课等信息资源和网络互动平台,在线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读写互动”。

标签:大学语文课程;鱼化龙文苑;实践教学

2015年初,笔者专为实施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而创建了鱼化龙文苑。主要是对线上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和二次开发、再造,融通了网易博客与QQ、微博、微信和易信等,从而实现师生自媒体的无障碍对接,以此构建起“互联网+自媒体”模式的大语课堂教学,让学生立足课内、放眼课外,通过链接世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际化学习,进而获得表达与交流能力、人文与科技素养的同步提升。

一、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为了阐明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下面将两种语文课程观进行比较分析。

(一)理论本位的语文课程观

几乎所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校,在拟制大纲和教学计划时基本上从来就是按照理论教学体系进行教学规划的,这主要是以理论本位的语文课程观为基础的,认为语文是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实际上体现了对语文课程本质内涵的片面性理解。正因如此,多数高校把大学语文界定为理论课,好比开设有中文系的高校往往有个“汉语言文学”专业。

(二)实践本位的语文课程观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连起来说就叫语文。这是著名的语文“能力”说,也是语文教师们常说的“听说读写”。据此可以认为,语文课是听说读写的实践课,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听说读写的实践训练为主。叶圣陶先生还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目的是让学生阅读种种的书,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可见,任何文学作品都不是学习的目的,而只是学习的媒介,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现实中却总有人把作品当作目的本身。

学生可以凭借某一篇作品来训练听说读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优秀作品来训练,甚至不一定非要有文学作品,只要有个共同的话题让大家开展表达与交流活动就可以。语文课堂上,师生如果针对雾霾治理进行口头和书面讨论,也能提升听说读写能力。正因如此,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根本不读所谓的文学名著,但是并不意味着这类人的听说读写水平很低。

二、以实践活动为主体的大学语文课内教学模式构建

(一)贯彻落实“创作导向”

实践教学是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及技能,融思维与动作为一体,并将各种能力要素内化到能够直接施行实践行为的教学活动。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大语教学模式,要在线上线下混合的基础上着力解决教学内容设置问题。笔者认为,大学语文对于中小学语文的超越,就在于由小学阶段以听说训练为主、中学阶段以阅读训练为主过渡到大学阶段以写作训练为主,因此必须贯彻落实“创作导向”。现实中,大学语文教学往往还在延续中学语文的阅读导向,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学生们去创造,以“创作导向”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以及创新创业的“双创”意识和能力。

(二)让学生按照选择性学习的理念读写互动

“创作导向”要比阅读导向更符合当代大学生实际,现在有不少学生被称为“低头族”、“手机控”,需要老师把现代科技成果引进课堂,充分利用网上课程资源,实现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

实践证明,一部分学生起初只是复制和粘贴,但是也毫无疑问地积累了知识,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读写水平;而那些爱好语文的学生,享受到了创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创造力得到了保护和发展。最后的结果是,所有学生都有收获,甚至受益终生。

事实上,出类拔萃的学生,水平是读出来的,更是写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创作导向”,使学生按照选择性学习的理念,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互动、触类旁通,从而获得终身受益的创造力。

三、基于鱼化龙文苑的大学语文课程

(一)“网上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与互动平台

大学语文课理应根据大纲和教学计划,整合CNKI和慕课、微课等信息资源,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们选择性学习的阅览室和创作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掀起“读写运动”,借此培养创造力,逐步成长为“创客”。笔者自主开发的鱼化龙文苑,就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而“网上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与互动平台。

这需要教师从生命高度看待语文教学,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多样化学习活动由学生选择,落实因材施教原则,让学生能够实现个性化的表达与交流。同一首诗,以读写互动方式来学习,可以改写,可以写“解读”、读后感、评论等等,也可以是关于评论的评论。网上读写互动,可以实现个性化的表达与交流,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来获取素材,活跃文思,分享各自的作品。

(二)改写和评论都可以是再创造

例如元代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原文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曾经为学生提供示范,将此文改写为:“奇楼玉树琼花,/绿地红墙彩霞,/长路高天骏马。/新柳吐芽,/有志者闯天涯”。——可见改写是一种再创作。

知道钱钟书小说《围城》的人,多半记得他的“围城理论”:城外的人想进城,城里的人想出来。人们通常理解为:没结婚的想结婚,结过婚的想离婚……对此,我曾在文学评论中说:“如果一个单身女子相信围城理论,认为结过婚的想离婚,那么谁愿意娶她?如果一个单身男子相信这种理论,那么谁愿意嫁给他?假如有人是结过婚的,却又当真想离婚,那只能说明他对自己的婚配对象不满意。”当今社会,总体说来是美好的,走出“围城”心理误区有助于我们感悟生活中的快乐……这就说明,评论也可以是对原文的超越。

四、结语

开发网上大学语文课程,必须着手做好这么几件事:一是整合CNKI和慕课、微课等信息资源;二是研发与维护读写互动的软件及运行平台;三是强化读写互动过程的引导与监控;四是全面实施过程性考核,用学生作品及其创作过程来“结算”课业成绩。照此努力,便可创出大学语文教学的新模式,引领大学生语文学习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