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探索规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案例《探索规律(一)》

文章发表:baybjfcu 发表日期:2005-03-11阅读次数:96

探索规律(一)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

所探索的规律。

3•在活动中发展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能力,认识探索规律的必要性;体验

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 “列代数式” “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又是对这些知识的拓展与延

伸。教材以学生所熟悉的日历表为背景,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将数学知识的学习隐含在

具体的情境当中,不仅让学生学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

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让学

生亲身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

符号感,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设计〗

(一)设置悬念,引出课题

猜一猜: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堆钮扣(40颗),请同学们从中数出三堆数目相等的钮扣(每堆不少于8颗),按左、中、右的顺序摆放在桌面上。然后按老师的指令操作:(1)从左堆拿出3颗放入中堆;(2)从右堆取出5颗放入中堆;(3)从中堆取出与左堆剩余数目相等的钮扣放入左堆。请你猜一猜:你的同桌现

在中堆还剩多少颗?能猜出其他同学的吗?

(如果有学生能猜中,可让其说明思路;如果猜不出,老师来猜一猜,猜对了吗?你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到的?这个游戏的奥秘是什么?由此引出课题一一探索规律。)

(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1•探索游戏中的规律

请一个学生报出自己原来每堆的颗数(如原来每堆13颗),师生共同分析具体数目下各堆数目的变化情况:

现在中堆还剩(13+3+5)-(13-3)= 13+3+5-13+3 = 3+3+5 = 11(颗)。

再请一名学生报出自己原来每堆的颗数(如原来每堆10颗),同样列表分析得出:现在中堆还剩(10+3+5)-(10-3)= 10+3+5-10+3 = 3+3+5 = 11(颗)。

提问:(1)由此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与交流,得出:中堆所剩颗数正好是从左堆拿出

的颗数的2倍与从右堆拿出的颗数之和。)

(2)这个规律在其他情况下是否仍然成立?

(可让学生再试几次,在此基础上进行猜想。)

(3)如何验证你所得到的规律?

(师生共同分析后指出:引入字母,可使问题一般化和简洁化。随后列代

数式、进行代数式运算,从而验证规律,解开游戏的奥秘。)

2•探索图形的规律

做一做:将火柴棒按下图方式摆放

(1)搭1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搭2个、3个呢?

(2)搭1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样得到的?

(让学生动手实践,在拼摆的过程中感悟火柴棒根数的变化规律,并在同桌间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并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使学生认识到: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评价时要关注各种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

(3)搭100个呢?搭200个、300个呢?……

(在求解的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每给一个三角形个数,都要像(2) 一样经历求火柴棒根数的过程,显得很繁琐,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自然引出下面的问题。)

(4)如果用a表示所搭三角形的个数,那么搭a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不同的方法会使结论的表达形式不同,要引导学生经过代数式运算,最终将形式统一起来。通过此题,学生将体会探索一般规律的必要性,同时感受符号带来的简洁、方便,由此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3•探索数表中的规律

(教师展示2002年10月日历表,学生每人一张同样的小日历表)议一议:

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日历表的套色方框中各数字之间有什么规律?

(先由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展开讨论,

最后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本组的成果。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到各小组中,及时了解情况,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

(2)这些规律对其他这样的方框成立吗?

(让学生动手在日历表中随意确定几个方框进行验证。交流时,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几名学生的验证情况。)

(3)这些规律对任何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吗?

(让学生先猜想,再验证。验证时,先让学生思考:如何把任何一个月中

这样的方框表示出来?由此引出用字母表示数,经过代数式运算验证规律。)(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交流能力。教学中教师可适时启发学生提问题的角度,如改变方框的大小、形状等。)

(三)反思、评价,提炼方法

1•从以上三个活动中总结出:

探索规律的过程:特殊一一般。

一般方法:(1)寻找数量关系;(2)用代数式表示规律;(3)验证规律。

2•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师生交流)。

(四)巩固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