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_李继兰

合集下载

2024年果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果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

果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果品批发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环节的关键市场之一。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果品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

本文将探讨当前果品批发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 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果品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果品的年消费量持续增加,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果品批发市场作为果品流通的关键环节,也随之发展壮大。

果品批发市场的发展还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流动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对果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大城市周边地区的果品批发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果品流通网络。

3. 市场结构和运行机制果品批发市场通常由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组成。

批发市场是果品批发的主要场所,而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则是零售环节。

果品批发市场的运行机制通常是由果品生产商、果品批发商和果品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

然而,当前果品批发市场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部分经营者利用信息优势获得更大收益而其他经营者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一些果品批发市场缺乏统一的交易规则和监管机制,容易出现市场混乱和价格扭曲的问题。

4. 行业发展中的挑战和机遇果品批发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门槛相对较低,导致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小规模经营者,而缺乏规模化经营者的存在,限制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物流和仓储设施相对滞后,运输效率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果品批发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机遇。

首先,随着网上购物的普及和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电商平台在果品批发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

其次,消费者对果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果品品质的追求为果品批发商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

5. 未来发展方向为了促进果品批发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有几个关键方向可以考虑:•加强市场监管,建立统一的交易规则和监管机制,确保市场的公开、公平和透明。

2024年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环境分析概述果蔬农产品是指各种水果、蔬菜以及相关种植的农产品。

由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果蔬农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然而,果蔬农产品的流通市场环境却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对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市场环境分析1. 竞争对手果蔬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传统农贸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

传统农贸市场以低价格、多品类和灵活交易方式为特点,一直是果蔬农产品的主要流通渠道。

超市以品牌溢价和资金支持,吸引了一部分消费者。

电商平台则通过便捷的线上购物体验和配送服务,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2. 供应链管理果蔬农产品的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生产、收购、运输、储存、批发和零售等环节。

然而,在中国,供应链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产量和质量的不稳定性。

运输和储存环节中,一些果蔬农产品易受到污染和损坏,影响了产品的保鲜度和品质。

批发和零售环节中,部分中小型农产品市场和小商贩缺乏规范管理和信息化支持,影响了果蔬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3. 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果蔬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一方面,消费者关注果蔬农产品的新鲜度、品质和营养价值,追求健康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果蔬农产品的品类和口味多样性有更高的要求。

此外,消费者对果蔬农产品的溯源和安全性的关注也日益增强。

4. 政策支持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例如,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补贴政策,对农产品流通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市场的扶持力度。

此外,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推行果蔬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认证制度,对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解决方案1. 优化供应链管理为了提高果蔬农产品的品质和保鲜度,在供应链管理中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例如,在种植环节引入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设施,提高果蔬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运输(一)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运输(一)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运输(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健康的意识逐渐增强,果蔬已经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营养食品之一,但是在果蔬品类中,很多种类采摘和采后处理食用都存在很大挑战,果蔬的采后处理和运输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也是保证果蔬的品质和保鲜度,保障其更好销售的关键。

本文主要从果蔬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运输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采后商品化处理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是指为了保持其质量和保鲜的前提下,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商品化处理,从而使之更便于消费者购买和食用。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除去异味。

蔬菜采后容易产生异味,消费者不喜欢这种异味,因此需采用商业除异味剂,清洗彻底后再运输食用。

2、保持新鲜度。

特别是在采摘后,果蔬的新鲜度很难保持,因此需要采取冷藏或置于透气性较好的容器中,保证其湿度和温度恰当,确保果蔬的新鲜口感。

3、包装包装。

对于许多果蔬来说,包装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种类的果蔬非常脆弱,容易在运输途中损坏,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包装措施,如泡沫箱、塑料袋等,使小摊点等货物更具市场竞争力。

二、运输果蔬运输是指从采摘地到终端消费者之间的运输环节。

这是果蔬销售的最后一个,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能否顺利进行运输,将直接影响果蔬销售价格和市场拓展的范围。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运输方式选择。

不同的果蔬采摘后应该采取不同的运输方式。

对于一些需要冷藏的水果和蔬菜来说,往往采用冷库运输,保证其在运输途中保鲜度。

对于一些更具韧性的果蔬,如番薯、红薯等则采用集装箱等桶装的汽车运输,中间不需要冰袋,使其在运输途中还能够透气,保证其质量。

2、运输距离选择。

运输距离是影响果蔬运输成本和新鲜度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运输距离越短,货物的新鲜度就越高,同时运输成本也越低。

因此,在选择运输的距离时,应该统筹考虑多个方面因素。

总之,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运输是确保果蔬产品品质和保鲜度的关键环节。

适当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减轻了运输对果蔬的污染和危害,有效的减少了果蔬重量损失等问题,同时也保证了货物的质量,使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4.1果蔬的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4.1果蔬的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果蔬的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1果蔬的贮藏保鲜1.1果蔬的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1.1.1采收♦采收是果蔬产品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在采收过程中造成的果蔬损失达8-10%。

♦原因:(1)采收成熟度不当;(2)采收容器、采收方法不当引起机械伤;(3)采后贮运到包装处理过程缺乏有效保护。

果蔬采收的总原则:一及时而无伤>采收成熟度的确定(及时)>采收方法(无伤)一、采收成熟度的确定>采收过早,果蔬产品器官还未达到成熟的标准,单果重小,产量低、品质差,果蔬产品本身固有的色、香、味还未充分表现出来,耐贮性也差;>采收过晚,果实已经成熟,接近衰老阶段,采后必然不耐贮藏和运输,在贮运中自然损耗大,腐烂率明显增高。

1)果蔬采收成熟度控制原则①就地销售:适当晚采;长期贮藏和远距离运输:早采。

②呼吸跃变型果蔬:绿熟阶段采收,如香蕉、芒果、番茄等;非跃变型果蔬:完熟后采收,如葡萄。

③供鲜食、制酱、制汁、酿酒等:充分成熟时采收;但以幼嫩器官供食用的:鲜嫩且未老化阶段采收,如黄瓜、茄子、菜豆和绿叶菜等。

④供贮运或作罐藏、蜜饯原料:适当早采。

⑤欧美人喜酸较高的水果,宜早采,而中国人喜甜的水果,要晚采。

⑥根据市场需要,适当调整采收时期,早上市,价格高,但产量低,品质次,不耐贮藏。

2)判断果蔬成熟度的方法■果蔬产品的采收应根据产品种类、用途而确定适宜的采收成熟度和采收期。

■判断果蔬成熟度的方法有以下六个方面:(1)表面色泽色泽是判断果蔬产品成熟度的重要标志:□未成熟果实的果皮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随着果实的成熟,叶绿素逐渐降解,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色素逐渐合成,使果实成熟特有的颜色显现出来。

(2)饱和程度和硬度>通常未成熟的果实硬度较大,达到一定成熟度时才变得柔软多汁;/如番茄、辣椒、苹果、梨等要求在果实有一定硬度时采收。

/例外:枇杷果实木质化。

>蔬菜一般不测硬度,用饱和程度来表示其发育状况:/有些蔬菜饱和程度大-发育良好、充分成熟、达到采收质量标准,如结球甘蓝,花椰菜等;/有些蔬菜饱和程度高-品质下降,如芹菜、葛苣等。

2024年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现状

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果蔬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果蔬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果蔬农产品的流通市场也随之发展壮大。

本文将详细介绍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市场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扩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果蔬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果蔬农产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X万亿元人民币。

在过去的X年间,中国果蔬农产品市场年均增长率达到X%,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果蔬农产品消费国。

流通渠道日趋多元化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果蔬农产品流通渠道日趋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菜市场和超市之外,农产品电商平台、生鲜配送、农产品直播等新型渠道不断涌现。

这些新渠道不仅提供了更便捷的购买方式,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品种和更好的品质的果蔬农产品选择。

农产品质量问题引起关注随着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的扩大,农产品质量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由于农业生产中的各种原因,如化肥和农药的滥用、病虫害的侵袭等,部分果蔬农产品质量不达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有机、绿色、无公害的果蔬农产品。

供应链管理面临挑战果蔬农产品的供应链管理是市场发展的重要环节,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由于农产品的鲜活性和易腐性,农产品的采集、包装、运输等环节需要高效的管理和协调。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供应链的信息流动受阻,导致了供需失衡、资源浪费等问题。

市场问题及解决方案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为了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果蔬农产品的监管力度,制定更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相关检测标准。

同时,农民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农业生产水平,加强对农药、化肥的正确使用,推广绿色、有机的种植技术,提高果蔬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优化供应链管理为了优化果蔬农产品的供应链管理,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行农产品追溯体系。

2024年干果蔬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干果蔬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干果蔬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干果蔬是指经过脱水、风干等加工后的水分较低的果蔬制品,具有长久保存的特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干果蔬市场逐渐兴起并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干果蔬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国内市场近年来,干果蔬市场在中国迅速发展,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干果蔬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干果蔬的消费群体逐渐扩大,不仅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也逐渐走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国际市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际干果蔬市场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的干果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较高的竞争力,出口量不断增加。

同时,进口干果蔬品牌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市场,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产业链分析供应链干果蔬的供应链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包装和运输等环节。

原材料采购方面,国内干果蔬生产集中在新疆、甘肃等地,采购渠道稳定。

加工制造环节采用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包装和运输环节注重产品的外观和保鲜性,以保证产品的品质。

分销渠道干果蔬的分销渠道多样化,包括超市、便利店、电商平台等。

传统的销售渠道主要是超市和便利店,消费者可以方便地购买到各类干果蔬产品。

电商平台的崛起为干果蔬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便捷地购买到各地的干果蔬产品。

市场竞争格局干果蔬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因素包括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和价格等。

目前市场上的知名干果蔬品牌众多,如克力棒、三只松鼠等,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价格也是消费者购买的重要考虑因素,不同品牌和不同规格的产品价格差异较大。

市场发展趋势健康食品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干果蔬作为一种低热量、高营养的食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未来干果蔬市场将以健康食品的趋势继续发展,产品将注重无添加、无防腐剂等特点,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

品牌建设和营销创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干果蔬企业需要注重品牌建设和营销创新。

我国果蔬汁的发展趋势

我国果蔬汁的发展趋势

我国果蔬汁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果蔬汁在我国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未来几年,我国果蔬汁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多样化与个性化未来,我国果蔬汁市场将呈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消费者的口味、健康需求等各方面差异越来越大,因此果蔬汁行业也将加大创新力度,推出更多口味丰富、营养全面、个性化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二、功能性与营养性果蔬汁产品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果汁或蔬菜汁,未来将更注重其功能性和营养性。

例如,添加抗氧化剂、增加膳食纤维、强化维生素含量等等,让果蔬汁成为一种更为全面、健康的营养方式。

三、新品种和新工艺随着新品种的开发和新工艺的应用,我国果蔬汁的品质将得到大幅提升。

例如,使用特殊工艺提取营养成分,利用新品种制成的果蔬汁更能够迎合消费者的健康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O2O模式和电商渠道果蔬汁类产品的市场渠道也将更加多元化,O2O模式和电商渠道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果蔬汁行业可以提供更为便捷、个性化的消费方式,同时通过数字化营销和精准推广,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忠诚度。

五、生产标准化和质量安全保障随着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高,果蔬汁行业也将更注重生产标准化和质量安全保障。

未来,行业将加强对原料、生产工艺以及产品质量等各个环节的把控,确保产品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并通过认证体系或第三方检测等方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级别。

总之,未来我国果蔬汁行业将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健康、安全、高品质和便捷的发展趋势,这将带动该行业的生产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2024年果蔬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果蔬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果蔬市场发展现状简介果蔬市场是指销售和交易各种水果和蔬菜产品的市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果蔬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介绍果蔬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1. 市场规模果蔬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果蔬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十年中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2019年,全球果蔬市场规模超过1.7万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3万亿美元。

不仅如此,中国果蔬市场也在迅速增长,2019年销售额达到1.5万亿人民币。

2. 品种多样化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口味的要求不断增高,果蔬市场的品种也日益多样化。

以水果为例,市场上除了传统的苹果、橙子和香蕉外,还有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水果,如澳洲的脐橙、新西兰的猕猴桃等。

蔬菜方面,人们也越来越喜欢尝试新的品种,如西兰花、菠菜和青椒。

3. 供应链优化为了确保果蔬产品的品质和新鲜度,供应链的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果蔬产地与市场之间的物流运输要高效、迅速,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产品的损失。

此外,冷链物流的应用也在果蔬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新鲜。

4. 电商渠道的崛起随着电商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买果蔬产品。

电商渠道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更多的品种选择和更便捷的购买体验。

冠状疫情期间,线上销售成为关键。

然而,由于果蔬产品的特性,物流配送仍然是一个挑战,需要解决产品新鲜度和运输时间上的问题。

5. 持续创新和增值服务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果蔬市场不断创新和提供增值服务。

例如,一些农业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提供高品质、绿色有机的果蔬产品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另外,还有一些果蔬加工企业将果蔬产品加工成方便食用的速冻或罐装食品,方便消费者的日常食用。

6. 持续面临的挑战尽管果蔬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季节性的限制,水果和蔬菜的供应仍然存在波动。

其次,保鲜和物流运输方面的技术和设备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2024年果蔬服务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果蔬服务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果蔬服务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鲜、安全、高质量的食品需求不断增加。

果蔬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食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果蔬的需求,果蔬服务市场逐渐兴起。

本文将对果蔬服务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 市场规模扩大在过去的几年里,果蔬服务市场迅速发展。

根据数据统计,果蔬服务市场的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归因于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以及科技的进步给果蔬服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2. 服务类型的多样化果蔬服务市场的发展不仅在于市场规模的扩大,还体现在服务类型的多样化上。

除了传统的果蔬零售市场,现在还出现了果蔬配送服务、果蔬团购等新的服务模式。

这些服务模式的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并且提高了果蔬服务市场的竞争力。

3. 线上线下结合的趋势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果蔬服务商开始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选择、下单,然后在线下门店自提,或者通过配送服务将果蔬送达家中。

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趋势,提高了服务的便利性,也减少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

4. 供应链的优化为了确保果蔬的新鲜度和品质,果蔬服务市场在供应链方面进行了优化。

例如,通过冷链物流系统,果蔬可以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新鲜。

此外,一些果蔬服务商还建立了自己的果蔬种植基地,通过自产自销的模式,控制果蔬质量,并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5. 消费者教育意识的提高随着健康教育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营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果蔬服务市场正积极响应这一趋势,通过提供有关果蔬种类、种植技术、健康饮食知识的教育内容,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果蔬的好处,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果蔬产品。

结论在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果蔬服务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市场规模扩大、服务类型多样化、线上线下结合、供应链优化以及消费者教育意识提高等因素,都为果蔬服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024年果品、蔬菜批发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果品、蔬菜批发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果品、蔬菜批发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果品和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而果品和蔬菜批发市场则扮演着将产品从生产地传递到消费者手中的重要角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果品和蔬菜批发市场发展迅速。

本文将对当前果品、蔬菜批发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果品、蔬菜批发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以中国市场为例,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果品、蔬菜批发市场规模达到了X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X%。

这一数据显示出果品、蔬菜批发市场的快速发展。

市场主要玩家果品、蔬菜批发市场的主要玩家包括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

生产者是市场中最重要的一环,他们负责种植和生产各类果品和蔬菜;批发商是连接生产者和零售商的桥梁,他们负责收购和分销产品;零售商在市场中起到最终销售产品给消费者的重要作用。

市场上还存在一些专门经营进口果品和蔬菜的批发商,这些进口批发商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市场特点果品、蔬菜批发市场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该市场的供应链非常庞大复杂。

从果品和蔬菜的种植、果园管理、采摘、包装、运输到分销,需要协调大量参与者,并保证产品的品质和运输的时效性。

其次,该市场受季节性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

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不同种类的果品和蔬菜会有不同的产量和价格变化。

这也给市场参与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需要灵活应对季节变化。

再次,在果品、蔬菜批发市场中,价格波动较大。

这主要是因为产地、季节、流通环节等因素的影响。

市场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并及时调整价格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最后,消费者对果品和蔬菜安全卫生的需求日益增加。

因此,在果品蔬菜批发市场中,对产品的质量安全把控非常重要。

市场参与者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标准,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发展趋势果品和蔬菜批发市场在未来有望继续迅速发展。

首先,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将在果品、蔬菜批发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技术手段,例如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可以提高市场参与者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提供更好的产品追溯和质量管理。

关于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的若干思考_常敏

关于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的若干思考_常敏

它包括蔬菜的采收、整修、清洗、分级、药物处理、预冷、 干、挑选、分级、药物处理、包装、预冷等流水作业, 以标
包装、脱绿、催熟、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的保鲜方法与技 术。
准化的商品进入流通领域, 并且实现了流通的 / 冷链 化0, 极大地减少了采后损失, 延缓了果蔬的衰老, 保持
一、国外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发展情况
# 要 充分利 用我 国的自 然资 源和 原有的 工作 基 础, 将现代贮藏保鲜技术与传统的保鲜技术相结合, 形 成有我国特色的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体系。
# 研 究工作 应与 蔬菜产 销体 制的 深化改 革相 匹 配, 应和 / 产+ 销0、/ 贸工农一体化0 的经营方向相吻 合, 因此, 通过研究应建立起种、贮、运、销一体化的蔬 菜采后处理技术体系。
对于蔬菜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在全国 主要大中城市实施/ 菜篮子0工程和市长负责制。全国 五大蔬菜基地和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均继续增长, 1996 年蔬菜总产量达到了 3000 亿 kg , 过去就地生产、就地 供应的蔬菜产销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 南菜北运和西 菜东调大幅度增加, 蔬菜生产已实现大跨度流通。蔬 菜充足的供应决定了蔬菜销售必然走向精品化。1997 年国务院下发了 22 号文件, 新一轮/ 菜篮子0工作主要 致力于解决蔬菜品种、质量、结构矛盾和提高蔬菜流通 效率, 从而进一步深化、完善蔬菜流通体制改革, 建立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流通体系和产
程。 3. 研究蔬菜商品卫生、安全的快速检测方法。为
了让消费者吃/ 放心菜0, 应研究经济实用、准确性高的 快速检测方法。
4. 研究蔬菜在收、贮、运、销各个环节中保持蔬菜 新鲜度的功能性保鲜袋、保鲜剂、保鲜包装箱、便携式 气调设备及运销保鲜柜等设备。

我国果品采后处理现状与展望

我国果品采后处理现状与展望

3保护地油桃生产关键技术3.1保护地种植模式3.1.1温室种植以蔬菜温室为基础,可在老菜棚内直接改种油桃,也可新建温室,建议新建温室棚瘠不低于3.5米为宜。

3.1.2大拱棚种植以大田常龄树为基础,在已结果高产树上直接扣棚建造,建议一般宽度12米,一个棚以2~2.5亩为宜。

3.2覆盖物选择根据经验,一般在当地1月下旬正值保护地幼果期,而此时易出现极端低温天气。

低温、大风、冻雨同时来临就出现覆盖物保温与覆盖物被雨水淋湿压倒大棚的现象。

此时不加覆盖物保温易造成幼果受冻,而放覆盖物又怕淋湿后压塌大棚,极为矛盾,为此建议选择覆盖物时以保温被为佳,不选择草帘。

注意天气预报,及时紧固薄膜和压膜线,防止恶劣天气的侵袭,尤其要预防夜间的大风。

3.3提早提升地温在当地保护地油桃的开花期、幼果期时易出现低温、大风极端天气,易受冷害、冻害影响。

可在扣棚膜前10天左右浇水覆膜,以提高地温。

3.4合理确定扣棚时间扣棚时间应依据种植品种需冷量科学确定,而不能以经验判断或盲目扣棚。

建议以自动记温仪为依据,在气温7.2℃时开始记录,达到需冷量时即开始扣棚升温。

也可扣棚强制休眠,但也要记录有效积温。

3.5疏花疏果一般在幼果期落果结束后进行,将弱果枝、无叶果、过密果、畸形果疏除。

一般果间距不小于15厘米,果叶比不低于50∶1。

短果枝留1个果,中果枝留2~3个果,长果枝留4~5个果。

疏果进行得越早越有利于果实的迅速生长,果树的负载量宁小勿大。

3.6壮树减少畸形果为达到“人有我优”的目标,通过试验,在花蕾露红时喷打1次“碧护”强壮剂,亩用6~9克,可减少畸形果72%。

3.7搞早上市为达到“人无我有”的目标,早上市,争好价,据试验在幼果期到膨大期喷打2次“碧护”可提早上市10天左右。

增施有机肥,不但成熟期可提前,而且色泽艳丽,含糖量也明显提高。

施肥时,可沟施或撒施。

3.8增大果个为满足市场要求,增大果个,据试验可在落花后亩用噻苯隆30克喷施1次,半月后第2次喷施,可使果个增大一个等级,“60果”占到80%。

浅谈我国果蔬加工产业现况与发展策略

浅谈我国果蔬加工产业现况与发展策略

浅谈我国果蔬加工产业现况与发展策略随着“十二五规划”中对于农产品深加工问题的涉及更加深入,我国对于果蔬深加工更加重视。

我国水果、蔬菜资源丰富,年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果蔬产业已成为仅次于粮食作物的第二大农业产业。

丰富的果蔬资源为果蔬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因此,果蔬加工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明显,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和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极具外向型发展潜力的区域性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和我国农业的支柱性产业。

针对目前我国的优势和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发展果蔬加工业,不仅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产后附加值,增强出口创汇能力,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和区域性高效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缓解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达国家已实现了果蔬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具有加工品种专用化、原料基地化、质量体系标准化、生产管理科学化、加工技术先进及大公司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经营等特点。

同时,发展中国家果蔬加工业近年来也得到长足发展。

近年来,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高温瞬时杀菌技术、真空浓缩技术、微胶囊技术、微波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无菌贮存与包装技术、超高压技术、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膨化与挤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及相关设备等已在果蔬加工领域得到普遍应用。

先进的无菌冷罐装技术与设备、冷打浆技术与设备等在美国、法国、德国、瑞典、英国等发达国家果蔬深加工领域被迅速应用,并得到不断提升。

这些技术与设备的合理采用,使发达国家加工增值能力明显地得到提高。

发达国家各种果蔬深加工产品日益繁荣,产品质量稳定,产量不断增加,产品市场覆盖面不断地扩大。

在质量、档次、品种、功能以及包装等各方面已能满足各种消费群体和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我国果业成就与变化发展趋势

我国果业成就与变化发展趋势

我国果业成就与变化发展趋势作者:汪景彦李壮赵德英李敏厉恩茂张彦昌袁继存来源:《果农之友》2011年第04期1我国果业成就1.1 我国水果总量2008年为11338.92万吨,占世界15%:水果面积为1073.44万公顷,占世界20.3%,均居世界生产国之首。

1.2人均水果面积建国初10几平方米发展到现在72.6平方米,超过世界人均71.4平方米的水平。

1.3人均水果数量由改革开放前的20余千克,提高到现在的71.5千克,接近世界人均75.7千克的水平。

1.4世界首位我国苹果、梨、柑橘、桃、柿、李、枣、猕猴桃、荔枝、龙眼、草莓等居世界首位(表1)。

中国近年苹果以7%~10%的速度增产,2009年,年产3200万吨,占世界51.66%,对世界苹果增产贡献率达105.26%:我国苹果出口128万吨,占世界24.82%,出口增长13.0%,出口增长贡献率58.27%。

鲜苹果消费量2678万吨,消费增长11.97%,消费增长贡献率84.08%。

1.6设施栽培截止到2009年,我国果树保护地从无到有,已发展到8.0万公顷左右,主要有葡萄、草莓、桃、李、杏、樱桃、枣等果树,可充分利用土地,经济效益倍增。

2苹果变化发展趋势(1)苹果产区:由原来四大产区(渤海湾、黄河故道、西南高地和黄土高原)向优势区(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集中,发挥地区优势。

(2)苹果年产:由建国初100余万吨,发展到2009年31204163吨,增长30倍左右。

(3)苹果单产:苹果由改革前的667平方米产300~400千克,发展到现在946.8千克。

(4)出口结构:过去以鲜果为主,现在向鲜果和加工品并重转变,如苹果汁、罐头年出口100万吨左有。

(5)良种化率:优新品种率由20%-30%发展到70%-90%,如苹果中的红富士系、元帅系、乔纳金系、王林、寒富、华红等,已成为主栽品种,老品种国光、青香蕉、印度、红玉等只占10%以下。

(6)知识产权:我国苹果有知识产权的品种如秦阳、华丹、华美、华玉、华硕、岳阳红、华红、望山红、寒富、华月、华富等;砧木有SH系、GM256等。

我国果蔬采后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果蔬采后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果蔬采后产业发展趋势赵从凯【期刊名称】《中国果菜》【年(卷),期】2016(35)4【摘要】The post production industry is a new industry, the status of the agriculture in our count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dustry of postharvest fruits and vegetables in China were reviewed, and in reference to the postharvest fruits and vegetabl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based on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the industr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fruit and vegetable processing industry.%果蔬采后产业在我国农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本文就我国果蔬采后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果蔬采后产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果蔬采后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总页数】4页(P6-9)【作者】赵从凯【作者单位】潍坊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5.3【相关文献】1.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现状分析 [J], 张苑英;赖萍;李富;张汉忠2.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J], 李继兰;葛玉全3.我国果蔬采后生理学进展 [J], 蒋跃明;段学武4.浅谈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市场发展趋势 [J], 吴胜海5.我国应重视开展果蔬采后食用安全性问题的研究 [J], 罗云波;陈安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果采后的商品化处理综述

水果采后的商品化处理综述

水果采后的商品化处理综述
王春生;李建华
【期刊名称】《中国果菜》
【年(卷),期】2001(000)004
【摘要】@@ 一、国内目前水果生产现状及商品化处理的必要性rn食物结构和营养膳食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近20年来,我国人民的饮食已从半温饱型转变为温饱型,并正向小康型迈进.新鲜水果和蔬菜已成为人们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据国家统计局数字,从1993年开始,我国水果总产量已超过印度、巴西和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总页数】2页(P8-9)
【作者】王春生;李建华
【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
【相关文献】
1.水果采后的商品化处理 [J], 李建华;王春生
2.太原市水果贮藏及采后商品化处理调研报告 [J], 李侠
3.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 [J], 李建华
4.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 [J], 李建华
5.水果的采后商品化处理 [J], 俞毅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果蔬制品产业的现状和趋势

果蔬制品产业的现状和趋势

果蔬制品产业的现状和趋势果蔬制品产业是指通过对水果和蔬菜进行加工、提炼和改良,制成可以长期保存和方便食用的产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果蔬制品市场逐渐兴起,并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

本文将对果蔬制品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果蔬制品产业的现状1. 市场需求的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富含营养和有益健康的食品需求也不断增加。

果蔬制品由于富含维生素、纤维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

2. 产品品类的丰富多样果蔬制品市场的发展,不仅体现在产品需求的增长上,还体现在产品品类的丰富多样化上。

除了传统的果蔬罐头、果汁和果冻等制品外,如今还有果蔬干、果蔬酱和果蔬粉等新型产品。

3. 产业链条的完善果蔬制品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产品的增加和需求的增长,还体现在产业链条的完善上。

从原材料种植、采摘到加工、包装和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在逐渐规范和专业化,推动产业的成熟和发展。

4. 品牌竞争的加剧由于果蔬制品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和投资。

各个品牌之间的竞争也随之加剧,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二、果蔬制品产业的发展趋势1. 健康与便利的结合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于食品的便利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未来的果蔬制品将更加注重健康与便利的结合,适应人们快速、方便的生活方式。

例如,推出更多方便携带的果蔬小包装,方便人们随时随地享用健康果蔬。

2. 产品的创新与升级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品味的追求,未来果蔬制品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与升级。

例如,开发出可以保持果蔬原汁,同时添加更多口感与营养的果蔬饮品;或者推出更多种类的果蔬干,满足消费者对于口味和品种的需求。

3. 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的强化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将会成为果蔬制品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健康知识宣传、产品推广和消费者互动等方式,提升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在市场营销方面,通过多渠道的销售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和增加品牌曝光度,提升市场份额。

做好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是实现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现代化的前提

做好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是实现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现代化的前提

做好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是实现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现代化的前

高丽朴
【期刊名称】《北京农业科学》
【年(卷),期】1994(012)003
【摘要】做好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是实现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现代化的前提高丽朴(北京蔬菜研究中心100081)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在蔬菜运销系统中,对提高运销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批发交易市场的主要职能是集货、分货及均衡。

伴随经济的发展,蔬菜流通已进入市场大循环供应时...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高丽朴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30.92
【相关文献】
1.关于蔬菜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的调查 [J], 郑启明;李小清
2.淮安市淮阴区蔬菜园艺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调研报告 [J], 袁玲;苗环
3.关于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的若干思考 [J], 常敏
4.我国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J], 汪志君;余晓红
5.搞活蔬菜流通的一条重要渠道——北京左安门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的调查 [J], 张文海;方贤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菇床上密度大的地方先采,而出菇疏的则迟采。

3.2 严格消毒管理,严防病原菌侵染。

采收前已经潜伏的病原菌在采收后,往往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菇体耐贮性和抗病力的降低,使病害泛滥成灾,导致保鲜失败,所以在采收前,就要做好采菇工人、器具及场所的消毒工作,严防病原菌侵染。

3.3 低温预冷,降低呼吸强度,延缓蘑菇变色。

据测定,蘑菇在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耗和菇体变色是导致其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贮藏过程中,尽可能采取提供适宜的贮藏条件,蘑菇采收后立即送进保鲜库中,在0—5℃贮藏,以降低呼吸强度,延缓变色过程,减少营养物质的损耗,从而获得良好的保鲜质量。

3.4 运输。

采用冷藏车运输时,可调至2℃左右,纸箱包装时宜采用该运输方式。

包装保鲜
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2010年底全国果蔬总产量达7亿多吨,但产量大,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的现状多年来一直未能根本解决。

我国重采前轻采后的传统一方面导致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水平差,内销和出口价格都很低;另一方面精深加工技术产品缺乏,果蔬的附加值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国内消费者对新鲜水果蔬菜的消费需求已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不仅花色品种要多,还要求产品新鲜、干净和精美。

因此,大力开展以提高果蔬质量为中心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工作,美化产品,使其对消费者更具有吸引力,提高果蔬产品的附加值和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减少
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继兰 葛玉全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本文着眼于我国是果蔬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的现状,阐述了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环节,分析技术现状,对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果蔬;商品化处理技术;现状;发展趋势整理、分级后的鲜菇,温度在1—2℃范围时,可放入硅窗袋中,由于特殊的制作技术,袋内CO 2浓度则高达25%,该条件下鲜菇呼吸量极小,故可达到保鲜的目的。

采后损失,逐步实现果蔬采后流通保鲜产业化可谓是当务之急。

1、商品化处理技术环节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是为了保持或改进果蔬产品质量并使其从农产品转化为商品所采取的一系列再加工再增值措施的总称,包括水果蔬菜采收后所经过的挑选、修整、分级、清洗、打蜡抛光、包装等技术环节。

1.1 挑选
挑选是果蔬采后处理的首要环节,即剔除果蔬产品中不符合商品要求的产品,以利于流通过程中后续分级、包装和贮运等环节的顺利进行。

因挑选涉及到病虫、伤、残、色、畸形等多项指标,综合
48
判断起来较复杂,目前要实现机械化操作还很难。

所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首先是根据不同的果蔬特点制定相应的标准,整个过程靠人工操作完成。

1.2 修整
修整一般是对于具有外叶和茎根的蔬菜采后而言,以改进产品的外观,从而提高产品的商品质量。

如白菜、生菜、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等通过修整除去发黄腐烂外叶;萝卜、胡萝卜、芜菁等通过修整去掉顶叶和根毛;芹菜要去根,西芹只保留叶长约33厘米;芦笋从尖端开始切留长度约22厘米;甜椒、茄子等果菜类则要求齐果肩剪平果柄或保留果柄长2厘米左右。

1.3 清洗
清洗是商品化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一般采用浸泡、冲洗、喷淋等方式水洗或用毛刷等清除果蔬表面污物及病虫卵的操作,以减少病菌和农药残留,使果蔬产品之清洁、卫生,从而符合商品要求和卫生标准,提高其商品价值。

洗涤用水要干净卫生,符合生产要求,另外还可加入适量杀菌剂,如次氯酸钙、漂白粉等。

清洗后的果蔬产品要及时进行干燥处理,以免引起腐烂变质。

1.4 打蜡
打蜡主要是对水果而言,即在果品表面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透明薄膜,也称涂膜。

水果打蜡可以起到增加果皮光泽、提高商品价值、减少水分蒸腾、抑制呼吸和减少损耗、可防细菌侵染等作用。

涂膜多用苹果、柑桔、油桃、李子等水果。

水果经涂膜处理后,美观、漂亮,商品价值大大提高。

打蜡一般在清洗后进行,应使果面均匀着蜡。

涂料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果蜡、虫胶涂料、蔗糖酯等。

1.5 分级
分级的目的是要使果蔬产品成为标准化的商品。

不同果蔬的分级,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各自的方法和标准,我国就有多项关于果蔬分级的标准,如《鲜苹果》、《黄瓜等级规格》、《鲜枣质量等级》、《鲜梨》、《板栗质量等级》等。

随着生产的发展、品种的更新以及市场的要求,标准还应不断修订和完善。

分级的方法有人工和机械分级法,我国目前只有少数外销商品基地采用机械分级,大部分地区还是采取人工分级,工作效率较低。

1.6 包装
包装即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贮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果蔬产品包装应该具有保护产品、方便贮运和促进销售三大功能。

良好的包装,可以保证产品安全运输和贮藏、减少产品间的磨擦、碰撞和挤压造成的机械伤,减少病虫害的蔓延和水分蒸发,使果蔬在流通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设计精美的包装也是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贸易的辅助手段,为市场交易提供标准规格单位,并有利于充分利用仓储空间和翘堆放。

包装容器的选择应根据不同果蔬的特点和要求以及用途而定如运输包装、贮藏包装、销售包装等应分别进行设计。

包装除了应具有保护性、通透性和防潮性等特点外,同时还应作到清洁、无污染、无有害化学物质、内壁光滑 、卫生、美观、重量轻、成本低、便于取材、易于回收及整理等,并在包装外面注明商标等内容。

2、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的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盈,向来是果蔬生产大国,水果和蔬菜种类繁多,许多名、优、特产品风味独特,可口诱人,经济和营养价值很高,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很强的竞争潜力。

但是我国重采前轻采后的传统导致不够重视水果和蔬菜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大部分果蔬产品以原始状态上市,生活中常见的菜市场中的果蔬产品不分等级,没有包装,更没有预冷等其它采后处理措施,再加上贮藏、运输设备不完善,水果和蔬菜不能实现冷链流通等原因,果蔬采后损失严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

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我们一流的产品却卖不出一流的价格。

就拿水果来说,我国水果的采后商品化处理量只占水果总产量的10%左右,大多数产品都存在“一流水果三流包装”的现状,就连采后的预处理、冷藏保鲜、贮藏运输等方面也不能及时到位,造成处置不当的变质果浪费占到水果总产量的1/7左右,最终导致果蔬产品未来得及在市场上竞争就先掉价的非正常死亡。

采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的比例日本为2.2,美国为3.7,而我国只有0.38,这充分说明果蔬产品商品化处理、贮藏保鲜工作的开展在我国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发展趋势
果蔬商品化处理是果蔬采摘后的重要工作,一些发达国家特别重视这方面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49
现在已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 并已在商业上大量应用,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国外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具有应用标准化、组织化、 自动化和配套化的特点。

相较于国际上较为发达的商品化处理技术,提出对我国商品化处理技术发展的一点建议:
3.1 强化果蔬产品的商品意识,从思想上重视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工作
中国果蔬商品化处理的落后不仅因为硬件条件的缺失,重要的一点是国人对于商品化处理的观念向来薄弱。

商品化处理涉及挑选、修整、分级、清洗、打蜡抛光、包装等多个技术环节, 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都会影响到果蔬产品的质量和收益。

加大宣传力度,注重每一个技术环节,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使优质优价的观点深入人心,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强化国人对于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的认知,对于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3.2 加强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没有先进的设备作为后盾果蔬商品化处理的实施就是空谈。

无论从我国技术水平,还是机械自动化水平来说,我国与国外都存在巨大的差距。

针对我国一家一户果蔬种植的小农经济特色,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扶持鼓励我国中小果蔬经销企业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果蔬挑选、修整、分级、清洗、打蜡抛光、包装的商品化处理的自动化,为我国果蔬商品化处理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3 加大果蔬商品化处理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缺乏果蔬商品化处理相关的核心技术也是我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在大力宣传果蔬产品商品意识的同时,国家应继续加大商品化处理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有针对性的立项、支持商品化处理核心技术的研发、突破及推广,注重资源共享,以促进整个果蔬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4 重视商品化处理人才培养
人才是促进一个产业发展进步的灵魂。

对于商品化处理而言,无论是国家还是、科研院所、高校抑或企业都应将商品化处理人才的培养放到一个重要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注重实际操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培养学科带头人及国际知名专业人士,以带动我国果蔬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产业的发展壮大。

3.5 尽快建立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同样如此。

国外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发达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发达国家为确保果蔬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运作的法规和标准,涵盖果蔬从采收到销售的诸多环节。

鉴于此我们应在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发展的同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使果蔬生产商品化、标准化,注意市场的规范,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标准法规,这样才能提高整个果蔬产业的水平, 增强市场竞争力, 使生产者从商品化处理的增值中获得效益。

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