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体系概况
![美国教育体系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a9dc8a6b102de2bd97058874.png)
在课程设置上,文化课与职业课的比例,理论课与实验实习课的比例,视职业要求和学校类型而定。普遍重视实际训练,把培养实践技能放在首位。
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都是属于大学前(pre-college)的教育,包括保育学校 (nursery school)及幼儿园(kindergarden)、小学、初中 (junior high school)及高中(high school)。美国各级各类教育在结构上相互衔接,上下沟通。按照法律规定,美国公民不分男女、宗教信仰、民族、阶级,也不论居住地点和年龄,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一生都可以选修正式课程或参加非正式课程。这是美国区别于其他欧洲国家教育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称为单轨制。
美国教育体系概况
美国的教育制度,整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那就是: (1)学前教育 (pre-school education); (2)初等教育(elementary education); (3)中等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 (4)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 。
(3)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
(4)发展儿童有效地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
(5)发展儿童的民主生活价值观。
(6)发展儿童的创造性能力。
小学开设的课程一般有:语文(阅读、说话、拼写、书法),算术,社会(把历史、政治、社会学、心理学等科目综合在一起),科学(主要是自然常识),美术和应用艺术,音乐,体育,卫生和劳作等。美国小学德育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美国中小学的教育体系
![美国中小学的教育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6fd66e7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9.png)
美国中小学的教育体系美国人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最好的教育,以发展个人的天赋与能力。
从19世纪早期开始,这种义务教育的理想便不断得到群众的支持许多政教界的领导人物指出,美国的繁荣与强大,事实上是得力于教育之普及。
1830年到1850年间,伟大的教育家如霍瑞斯·曼Horace Mann、巴纳德Henry Barnard等人就不断地四方奔走,以求得政府对中学教育的管理与支持。
终于在1852年,麻萨诸塞州通过第一条儿童义务接受教育的法令。
20世纪初期,人人应接受高中教育的理想已经在美国获得广泛的支持。
高中毕业后申请进入学院就读的人数大幅度地增加,紧接着,大学及学院的选读生人数也大大地增加。
今日,几乎所有的美国小孩最少都接受8年的教育,高中毕业的有75%,从四年制的学院及大学中获得文凭的有25%,广大的教育计划已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受教育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美国教育体系可分为Primary School(小学教育1-5年级)、Secondary School(中学教育6-12年级)和(Postsecondary School)中学后教育。
Secondary School又细分为Middle High School、Junior High School、Senior High School。
在美国,中小学无论采用何种学制,都必须保证学生有12年的义务教育时间,相当于中国的小学到高三。
美国人习惯称大学前的这种学制为K12学制。
中、小学教育主要是由各州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政府管理,学校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据金吉列老师了解,公立学校只能走交换生,大部分国际学生在私立学校。
各州学制不一,大部分为小学六年、初中两年、高中四年。
美国中学一般是初中3年和高中4年,这类中学高中阶段设有为升学做准备的学术课程、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课程和学习基础知识的普通课程。
而有些学校会将8年级也编入高中阶段。
有些学校的中学只有四年,这意味着该学区的小学实行的是八年制。
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
![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fa6e976f011ca300a6c39061.png)
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1.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美国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小学教育目标,不过美国视导和课程研究协会提出的现代小学的六项任务,具有广泛的影响,大致内容为:①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②增进儿童的心理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③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④发展儿童有效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⑤发展儿童符合民生生活的价值观;⑥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活动。
2.小学课程的管理与设置美国各州的公立中小学课程是由州宪法和州教育法规定,因此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高质量教育改革的实施,要求加强课的统一性的主张开始出现,但基于美国长期以来的地方分权化教育管理传统不可能完全建立全国统一课程,中小学课程的决策仍主要在各州及各个学校。
现行美国小学通常都开设如下的基本核心科目:(1)语言艺术。
(2)社会。
(3)数学。
(4)科学。
(5)体育和保健。
(6)音乐和艺术教育。
3.授课时数美国各州小学每学年的授课天数相差很大,每天的授课时数也不一样。
通过对某些学校的统计发现,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平均每天在校上课时间逐渐增加。
小学的课程编排非常灵活。
各节课的时间长短变化较大,有些课长达1 小时,而某些课仅20分钟。
美国小学虽然实行5天教学日,但它在一天之中的课节数较多,每天上课的总时间较长。
现行美国小学课程受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质量教育改革的影响,倡导以学术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课程组织形式来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语言艺术包含了阅读、写作、文学、口语等知识,社会包括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科学课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融为一体,音乐与艺术、体育和保健也具有较明显的综合课的特点。
(二)中学课程1.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关于美国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最有影响并经常被引用的仍然是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的“七大原则”:①保持身心健康;②掌握学习基本技能;③成为家庭有效成员;④养成就业技能;⑤胜任公民责任;⑥善于运用闲暇时间;⑦具有道德品质。
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47db76f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14.png)
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美国的中小学课程结构是由教育法规和各州教育委员会制定的。
尽管各州有一些差异,但整体上是相似的。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小学课程结构的概述。
幼儿园至五年级(Kindergarten to Grade 5):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接受基本的学科课程,如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和社会研究。
此外,他们还有艺术、音乐、体育等非学科课程。
这个阶段的课程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并通过游戏和其他互动活动来促进学习。
六年级至八年级(Grade 6 to Grade 8):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更加深入的学科知识。
除了上述的学科外,他们还开始接触外语、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等学科。
这个阶段的课程目标是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并为高中的学习做好准备。
九年级至十二年级(Grade 9 to Grade 12):这个阶段被称为“高中”。
在高中,学生通常有更多的选择权来决定他们感兴趣的学科。
高中学生被要求修满一定数量的学分,以达到毕业要求。
这些学分包括核心学科(英语、数学、科学和社会研究)以及选修课程(外语、艺术、音乐等)。
此外,学生还可以选择参加高等教育课程(AP)或荣誉课程,以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
社会研究课程通常包括历史、地理和政治科学等学科。
科学课程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
在数学课程中,学生学习代数、几何、概率和统计等数学概念。
英语课程注重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
此外,体育和健康课程也是必修课。
此外,美国的中小学课程结构也考虑到了学生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
例如,学校可能提供特殊教育课程,以支持有学习障碍或身体残疾的学生。
此外,学生还可以选择参加课外活动和俱乐部,如运动队、学生政府、戏剧社团和音乐团体等,以提供更全面的教育体验。
总体来说,美国的中小学课程结构旨在提供多样化的学科选择,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并为他们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同时,课程也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以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公民。
中美的课程设置比较
![中美的课程设置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1d2f525bd64783e09122b78.png)
中美中学课程设置中美的课程设置比较,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分别是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美国的初等教育包括一年或两年学龄前教育,一年幼儿教育,六至八年小学教育。
中等教育从七年级或九年级开始(取决于当地的初等教育是六年制或八年制),到十二年级为止。
高等教育则有三种可以授予学位,分别是:两年制的社区或初级学院;四年制的本课学院;大学。
我们主要研究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课程,即:中学课程和小学课程。
我们从这两方面来看看中美课程设置的异同。
中学课程设置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指的是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安排的课程的整个范围和特征。
他也可以指在既定的时间里,如一学年、一学期、四个月或一段时间里的安排的那些课程(包括讲习班、自学、实验和其他正规的教学情境)]1[。
美国课程设置于中国在课程制度和课程结构式完全不同的。
美国的中学课程,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而是由各州、各学区或者各学校自行确定,并且很多课程可以有学生自己选修,因此,是非常多样化的。
我国的中学课程,过去多年,是全国完全统一的,而且全是必修课,没有选修课,所以只有统一性,没有多样性。
在新课程改革以后,这个情况有了改变,但是具体实施情况还有待提高。
一、美国各级教育机构在确定中小学课程中的作用美国的联邦政府教育部,对全国中小学的课程没有任何统一的规定和要求,也不进行管理。
因为根据美国的宪法和传统,中小学有各州自行管理,联邦政府不加过问。
近些年来,美国的总统和联邦教育部提出过一些教育改革的报告和意见,涉及到中小学的课程,但不具法令效力,各地不一定执行。
美国的中小学课程,总的来说,主要是有各州通过其教育局进行管理,但是各州的情况不一。
有的州,如伊利诺州,只规定有中小学要学习的几门基本功课和对高中毕业所要学习的课程的最低要求,并规定几条各门学科多要达到的教育目的,这些规定都很简单,只包括学科名称(主要是英语、数学、社会、科学、体育等),每一门学科的学习年限和几点原则性的目的要求,而没有具体内容。
美国的学校教育分几级吗
![美国的学校教育分几级吗](https://img.taocdn.com/s3/m/4078fe6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5.png)
美国的学校教育分几级吗美国的学校教育分为多个层级,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高等教育阶段,涵盖了所有年龄段的学生。
在不同的教育层级中,学生们接受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教育,以帮助他们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增强自己的素质和竞争力。
1. 幼儿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幼儿教育是美国教育系统中的第一层级,旨在为0-5岁的儿童提供基本的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包括幼儿园和托儿所,提供有关基本学科和生活技能的知识,如语言、数学、科学、社会技能和身体健康等。
2. 小学(Elementary School)小学是美国教育系统中的第二层级,提供为期6年的学习,主要面向6-11岁的学生。
小学课程覆盖基础学科,如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和社会研究等。
小学还为学生提供获得艺术、音乐等学科的机会,以及参与体育、文化和社交活动的机会。
3. 初中(Middle School)初中是美国教育系统中的第三层级,为期3年,主要面向12-14岁的学生。
初中课程覆盖小学学科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还涉及到艺术和文化等领域的学习。
初中还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体育和社交活动,以发展他们的个人素质。
4. 高中(High School)高中是美国教育系统中的第四层级,为期4年,主要面向15-18岁的学生。
高中课程可以分为两类: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普通教育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科学和外语等学科。
职业教育课程则帮助学生培养实际技能,使他们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需求。
高中学生参与体育、艺术和文化活动的机会也很多。
5. 大学本科(Undergraduate Education)大学本科是美国教育系统中的第五层级,提供为期4年的学习,主要面向高中毕业生。
大学本科课程主要分为文理科和职业教育两类。
文理科主要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学科,同时包括艺术、人文学科等。
职业教育课程则覆盖实际技能和经验,为学生提供准备他们成为各种职业人士的机会。
美国加州中小学课程设置特色
![美国加州中小学课程设置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4d273439561252d381eb6e27.png)
美国加州中小学课程设置特色作者:刘海龙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7年第22期课程作为教育影响的一个重要媒介,往往是教育变革的重要对象。
2015年3月30日,我国教育部正式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强调了加快公民“核心素养体系”建设,核心素养的贯彻落实以及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课程和教学改革。
课程的变革有多重手段和途径,借鉴当前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也是其中之一。
笔者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学习交流期间,考察了加州地区一些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教学状况,从中可见当前美国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一些经验和成就。
在此分享一些见闻,以供我国基础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学制和教学形式中美基础教育的第一大不同是在学制方面。
美国各州是教育立法的主体,各州都有基于联邦教育法的教育立法权。
基于联邦教育协会颁布的核心标准,各州都有权选择适合本地区学校学生特点及需求的教材和阅读素材,因地、因文化制宜,这对我国课程设置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加州的基础教育实行K-12学制,即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4~18岁左右),又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五三四”制或“六二四”制,数字代表各阶段的学年数。
美国不同州之间因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幼儿园和小学中低年级实行教师包班制,即一个教师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所有科目。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语言艺术(Language Arts)、数学(Math)、社会科学(Social Studies)、科学(Science)等课程,尽管授课内容相对浅显易懂,但是也要求教师通晓各个学科的基本知识。
小学的作息时间是周一到周五的每天早上八点到中午十二点,下午一点到两点四十五;在上午十点到十点半有一个课间(相当于我国上午的大课间),教师会带着学生伴随音乐做室内操。
没有特定小课间,每节课的时间因学校而异,一般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不等。
一门课结束后,学生换到上另一门课的教室。
美国教育体系概况
![美国教育体系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747928a933687e21ae45a920.png)
美国教育体系概况美国的教育制度,整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那就是:(1)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2)初等教育(elementary education);(3)中等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4)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 。
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都是属于大学前(pre-college)的教育,包括保育学校(nursery school)及幼儿园(kindergarden)、小学、初中(junior high school)及高中(high school)。
美国各级各类教育在结构上相互衔接,上下沟通.按照法律规定,美国公民不分男女、宗教信仰、民族、阶级,也不论居住地点和年龄,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一生都可以选修正式课程或参加非正式课程。
这是美国区别于其他欧洲国家教育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称为单轨制.一、学前教育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种类繁多,不管公立还是私立,大致可以分为保育学校(招收3—5岁的儿童)与幼儿园(招收4—6岁儿童)两类.学前教育的宗旨在于:辅助家庭;并且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儿童在饮食起居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儿童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身体,发展体育技能,了解社会生活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学会一些读写算的基本常识,具有一定的表达情意、观察、尝试、思考和概括的能力,为儿童进入小学做好身心准备。
二、初等教育美国把5岁以后幼儿学前教育纳入公立小学系统,孩子凡到5岁一律强迫入学,5岁可进小学的预科班,6岁上小学1年级。
美国初等教育的机构为公立和私立小学。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的“视导和课程编制学会”曾把小学教育宗旨概括为六条,具有广泛影响。
这六条是:(1)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
(2)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
(3)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
(4)发展儿童有效地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
(5)发展儿童的民主生活价值观。
美国的教育体系
![美国的教育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61ff148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0.png)
美国的教育体系美国教育体系简介美国是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教育体系之一的国家之一。
自从18世纪开始,美国政府就开始重视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今天,美国的教育体系已经非常发达,并且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体系之一。
美国的教育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是指从幼儿园到八年级的教育。
中等教育是指从九年级到十二年级的教育。
高等教育是指大学和研究生院的教育。
在这些不同的教育阶段,学生会获取不同的知识和技能。
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部分。
在美国,孩子们通常从五岁开始上幼儿园,然后在六岁开始上小学。
小学通常有六个年级,从一年级到六年级。
在小学,学生学习基本科目,如阅读、写作、数学、科学、社会学和艺术。
大多数小学的教课方式是全日制学校或半日制学校,学费由政府赞助。
中等教育从九年级开始,学生进入中学。
中学教育通常有三到四年,学生会学习更深入的科目。
中学教育要求学生必须修满一定数量的必修课程,如英语、数学、历史、社会科学和科学。
学生还可以选择选修课程,如音乐、艺术、体育等。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尝试自己擅长的领域,还有很多学校提供俱乐部和社团活动。
学生成绩会体现在学期末和期末考试中,他们必须拿到符合要求的成绩才能毕业。
高等教育在美国,高等教育包括大学和研究生院。
大学通常提供四年制的本科教育,研究生院提供两年的硕士学位和三到四年的博士学位。
美国有大量数量的高等学府,包括私立学院和公立大学,学生可以选择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他们想要的学校,大学的录取不仅考虑学生成绩、成绩单和申请表,还会考虑到学生的课外活动、志愿工作和其他方面的优势。
此外,许多美国大学提供优秀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以帮助学生缓解学费的负担。
总的来说,美国的教育体系是非常注重学生的学术和个人成就的,它不仅注重学生的成绩、成就、专业素养等,也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思想的发展。
美国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美国中小学教育模式
![美国中小学教育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23eb76fa98271fe910ef93e.png)
美国中小学教育模式美国中小学教育,属于地方分权,学制各州并不完全一致。
美国教育体系分为幼儿园、小学(1~6年级,一般附设Kindergarten)、中学(7~12年级)、专科/大学及硕士以上。
其中中学教育更有细分为Middle High School (6~8年级)、Junior High School (7~9年级)、Senior High School (9~12年级,或10~12年级)。
一、幼儿园幼儿园称为preschool或称pre-K,则是相当于台湾的幼儿园小班和中班,一般都是私立的为主。
有半日课程与全日课程之分,课程与学费价格差异极大,以加州L.A.华人较接受的幼儿园为例:全日课程130~180美金/周,家长需自行接送。
二、中小学早期公立小学收K(相当于幼儿园大班)到六年级学童,初中收七到九年级学生,高中收11-12年级学生,但近来,有越来越多州的学校,小学6年级学生移到初中,9年级则并到高中,有一些小学也延伸到8年级,成为九年一贯的学校。
在美国,义务教育是K到12年级。
三、中小学之学年与上课时间依学校而异,学校可能采学年制--每年八月中或八月底开学,也有学校九月中才开学。
来年5月中或至6月底结束。
暑假中,除部分高中为学分未通过的高中生补课外,师生都不必上学。
一般一学年上课分3学期,第一学期从9/5到11/29;第二学期从12/1到3/7(含年假12天);第三学期从3/9到6/13(含春假3/25~3/29)。
暑假从六月十四日就开始了。
惟学年开学前一周,教师就须回到学校,准备开学各项工作。
上课时间以每30分钟排一节,上午从八点半开始排课,分别排8:30~9:05; 9:10~9:40;9:45~10:15; 10:20~10:50; 10:55~11:25; 11:30~12:00; 12:00~12:30等七节。
下午从一点钟开始,排1:00~1:30; 1:35~2:05; 2:10~2:40; 2:45~3:15等四节。
美国中小学课程实施简述
![美国中小学课程实施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6bc3b2c1caaedd3383c4d3ec.png)
131美国中小学课程实施简述马翔中(深圳市福田区莲花中学,广东 深圳518035)摘 要:笔者走访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新泽西州6个学区,随堂听课近100节,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并与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沟通了解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具体情况,希望能借此对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建设和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实施收稿日期:2019-02-02作者简介:马翔中,女,深圳市福田区莲花中学教学处主任,中教一级,硕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2010年以前美国并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直到2010年6月全国才正式颁布首份中小学统一的课程标准——共同核心标准(Commen Cole State Standards ),内容涵盖了数学、英语语言艺术与部分学科素养(历史、科学和应用学科)。
在本次海外培训的实际参观和访问中,笔者发现所有学校都知晓共同核心标准,但在学校的课程实施中确未能真正贯彻落实。
目前,美国各州的中小学课程仍是由州宪法和州教育法规定,同一个州内每个年级的学习范围大致一致。
全国、各州内的教科书不一定都相同,甚至同一学区不同学校相同课程所用的教科书也不完全相同。
一般,由每个州专门成立的教育董事会来制定中小学的教学指南和升学要求,董事会也会推荐几家专门出版发行课本的出版社,希望学校老师从中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教材。
各学校的任课教师对教材的选择有很大的发言权,只要是按照州教学指南,都会被学校和教育部认可。
一、美国中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概况在不同的州和学区之间各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完全相同,但是主要课程基本相似,小学课程都包括:英语(English Languages Arts ,即ELA )、科学(Science )、数学(Mathematics )、社会学习(Social Studies )、艺术人文(Arts and Humanities )、体育(Physical Education ,即PE )、外语(Second Language )等。
美国学校教育制度
![美国学校教育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99cc56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4.png)
美国学校教育制度美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历史悠久,现代教育体系起源于17世纪,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不断发展、完善和改进。
目前美国的教育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小学、中学和大学。
小学阶段的教育通常为6-11岁的学生,主要着重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美国大多数州的小学共有6个年级,一些州则是7年级。
小学课程通常包括语文、数学、科学、社会研究、艺术和体育等科目,还有一些地方会增加一些额外的选修课程。
中学教育通常为12-18岁的学生,是美国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可以为将来的大学和职业做好准备。
中学教育不仅着重于学生学习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还注重发展学生的领导力、人际关系以及其他重要的社会和人际技能。
中学的课程包括英语、历史、数学、科学和外语等主科目,以及体育、艺术和社区服务等选修课程。
美国的大学教育在全世界享有盛誉。
美国的学术研究比较发达,大学通常提供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广泛的课程选择,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为未来的生活和事业做好准备。
美国大学的课程包括人文、社科、理工科和商科等各种领域,大学教育也注重学生培养领导力和其他重要的人际关系技能。
美国的教育体系相对灵活,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和方向,但也有一些其他的特点。
例如,美国的教育非常注重实践和交互式的学习,学生通常要在小组或个人项目中完成作业和研究,并与其他同学合作。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另外,美国的学校通常有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学校通常由政府资助,很多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在公立学校学习,并不用支付学费。
而私立学校需要学生支付学费,但它们通常提供更好的设施和更广泛的课程选择,也更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术表现。
总的来说,美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但它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普及和广泛的教育,以培养学生全面和终身学习的素养。
浅析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三元结构模式
![浅析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三元结构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a786a71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c.png)
浅析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三元结构模式一、美国中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核心理念1. 美国中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的基本内容美国中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理念是应用于指导美国体育教学改革的纲领,其内容为使得全部同学接受体育教育。
全部同学包括男同学和女同学、技术好和技术差、超常生和低常生、带残疾和非残疾等等;接受的体育教育包括体育课程、运动竞赛、消遣活动、熬炼身体等等。
2. 美国中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核心理念的标准依据美国的体育教育标准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体育教学目标、合格体育课程标准、相宜体育教学指南标准和学习活动机会规范标准。
(1)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标的总体目标是把每一个同学都培育成为接受过体育教育的人,这也正吻合了美国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
对这个体育教学目标从三个层次进行理解,第一层次――六条内容标准,即有身体素养、有体育学问、有运动技能、有社会力量、有价值观念、有熬炼习惯;其次层次――四个年龄阶段,即学前至二班级、三班级至五班级、六班级至八班级、九班级至十二班级;第三层次――两大成果,即对同学的期盼成果(例如,学前至二班级在运动技能方面把握了基本移动技术动作)和其他若干期盼成果(例如,学前至二班级在移动性身体活动中呈现出协调跑、跳、滑动作)。
(2)合格体育课程合格体育课程包含四要素:确保同学学习机会、采纳多级测量评价、支配相宜教学内容、合理体育教学策略(包含全部同学、最多活动时间、准时评价反馈、最佳课时方案、相宜课堂管理、课后体育作业)。
(3)相宜体育教学指南标准相宜体育教学指南标准包括5大类别、35个项目、68-70个标准、每一标准含2个方面内容。
从三个层次进行理解,第一层次相宜教学的5大类别,即同学的学习环境、老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的测量评价、老师的专业素养、学校的大纲方案;其次个层次是相宜体育教学的标准,即课堂建立、练习组织、课堂平安、残疾同学、机会均等、同学多元、竞赛合作等;第三层次是相宜体育教学每一标准的2个方面,即适当教学和不当教学(例如,对待残疾同学,相宜的体育教学是带残疾同学参加融合性身体活动,不当的体育教学是带残疾同学观看其他人进行练习)。
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1c34b4d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b.png)
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第一篇: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
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
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相同的步调。
(一)二战前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嬗变。
发端于十九世纪初期的“公立学校运动”使美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国民基础学校教育体系。
但这种学校教育体制上的变革并未带来学校教育目标、课程和方式的质的飞跃,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中小学教育课程依旧延续着过去的传统,即小学课程的核心仍然是陈旧的3R’S(读、写、算)和宗教内容,而与生活相关、全面发展儿童心智的课程(如家庭地理、文献地理、初级科学、自然、图画、音乐、教育、游戏、缝纫、手工等)虽已出现在学校的课堂中,但所占比重微乎其微;中学课程的核心仍为文科类课程,尽管以埃略特(CEliot)等人组成的中等教育“十人教育委员会”提出了以削减古典人文课程、增加现代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为特征的新的中等教育课程体系(如古典语、现代外语、代数、几何、文学、历史、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但该课程体系确立的出发点却定位在智力发展以及为学生升入大学做准备上,即该课程体系的学术性有余,而职业性、生活性、实践性不足。
形成于十九世纪末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及其所引发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为美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做了理论辅垫。
在以杜威、帕克等人所倡导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等教育本质论以及“从做中学”等教学理论的影响下,美国的中小课程在二十世纪初发生了深刻变革,而此时具有明显进步主义倾向的改革不仅波及范围广泛,而且影响异常深远。
小学课程中传统的3R’S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由1856年的70.1 %降至1926年的51.7%,而图画、音乐、体育、活动、手工等经验性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则由1856年的14.2%升至1926年的36.5%。
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
![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ade55fc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18.png)
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第一篇: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1.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美国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小学教育目标,不过美国视导和课程研究协会提出的现代小学的六项任务,具有广泛的影响,大致内容为:①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②增进儿童的心理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③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④发展儿童有效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⑤发展儿童符合民生生活的价值观;⑥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活动。
2.小学课程的管理与设置美国各州的公立中小学课程是由州宪法和州教育法规定,因此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高质量教育改革的实施,要求加强课的统一性的主张开始出现,但基于美国长期以来的地方分权化教育管理传统不可能完全建立全国统一课程,中小学课程的决策仍主要在各州及各个学校。
现行美国小学通常都开设如下的基本核心科目:(1)语言艺术。
(2)社会。
(3)数学。
(4)科学。
(5)体育和保健。
(6)音乐和艺术教育。
3.授课时数美国各州小学每学年的授课天数相差很大,每天的授课时数也不一样。
通过对某些学校的统计发现,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平均每天在校上课时间逐渐增加。
小学的课程编排非常灵活。
各节课的时间长短变化较大,有些课长达1 小时,而某些课仅20分钟。
美国小学虽然实行5天教学日,但它在一天之中的课节数较多,每天上课的总时间较长。
现行美国小学课程受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质量教育改革的影响,倡导以学术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课程组织形式来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语言艺术包含了阅读、写作、文学、口语等知识,社会包括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科学课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融为一体,音乐与艺术、体育和保健也具有较明显的综合课的特点。
(二)中学课程1.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关于美国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最有影响并经常被引用的仍然是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的“七大原则”:①保持身心健康;②掌握学习基本技能;③成为家庭有效成员;④养成就业技能;⑤胜任公民责任;⑥善于运用闲暇时间;⑦具有道德品质。
美国小学与中学的课程设置
![美国小学与中学的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20c8e43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6.png)
美国小学与中学的课程设置“我们学区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和美国港口城市巴尔地摩之间,本身又是美国重点蓝带学区。
以我家所在的学区为例,以点带面,86店铺先来介绍一下美国的小学课程设置。
”美国小学并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
从理论上来说,不同学区可以各自为政。
虽然如此,根据我们跨州搬家的经历,我发现美国不同地区小学的基础教育学科却大同小异。
美国小学通常共有六个年级。
除了常规的一年级到五年级,还设有学前班(kindergarten). 在这六个年级当中,设置的课程几乎都是一样的。
但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会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渐有所拓宽。
总体来说,美国小学共设有八大课程。
它们分别是语言艺术(language arts),数学(mathmatics), 科学(science), 社会研究(social studies),健康卫生(health), 艺术(art),音乐(music), 体育(physical education).从表面上看,美国小学里上述课程的叫法,好像有点儿文诌诌的。
但稍微细看一下,其实这些课程无非就是英文,算术,体育,音乐,绘画等课程。
美国小学生在艺术课上学画画,在语言艺术课上学英文(相当于中国的语文课),在音乐课上学音乐常识和乐器。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小学里的音乐教育。
无论是高才生还是低等生,到了小学三年级,美国小学生都要选学一门乐器,然后这些孩子们要参加学校的乐队。
每逢节日或者学年结束时,这些乐队要上台做汇报演出。
美国学校里的中国孩子,大部分人都选小提琴,中提琴或大提琴。
也有一些华人男孩子选萨克斯管或小号等木管铜管乐器。
中国人比较重视数学教育,现在我们来看看美国小学里的数学教学大纲。
先说识数吧。
在美国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数到100,二年级的孩子数到1000,三年级的孩子数到10000,四年级的孩子数到100000。
关于加减乘除等运算,美国小学一年级时学加减法,三年级时学小数和乘除法,五年级时学平均数等概念。
论中美小学教育之差异
![论中美小学教育之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3867fac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0.png)
论中美小学教育之差异中美两国之间的教育有着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等方面。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些差异以及它们对两国小学教育的影响。
从教育理念来看,美国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中国小学教育则更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试能力的提高。
这一差异导致了美国小学生可能在课堂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上表现更出色,而中国小学生可能在数学和科学等学科上表现更优秀。
课程设置方面也有所不同。
美国小学教育实行的是“综合课程”,即不同科目之间相互融合,例如历史、数学和科学等科目可能被整合在一个主题下。
这种课程设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而中国小学教育则更注重分科教学,不同科目之间相对独立。
这种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上,美国小学教育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老师通常会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项目制学习等方式。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而中国小学教育则更注重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
评估体系方面也有所不同。
美国小学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估,包括课堂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这种评估方式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
而中国小学教育则更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这种评估方式有助于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中美两国小学教育存在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等方面。
这些差异也导致了两个国家的小学生在不同方面表现出了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中美教育文化差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教育、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美教育文化差异点:教育理念不同:中国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美国教育则更强调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中国,学生需要遵守严格的纪律和规范,而在美国,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浅析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三元结构模式
![浅析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三元结构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ec5145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9.png)
浅析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三元结构模式【摘要】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一直备受关注,其改革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首先介绍了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然后详细解析了三元结构模式的提出及内容,接着分析了该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探讨了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改进方法。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希望可以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未来,应该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体育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系统的体育教育。
这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为教师在实践中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三元结构模式、体育教学现状、教育实践、体育教学问题与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体育教育展望、教学启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一直备受关注,因为体育教育在学生健康发展和综合素养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
探讨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三元结构模式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往往以灌输知识和技能为主,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而三元结构模式的提出,为解决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分析三元结构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该模式对学生体育教育的影响和意义。
深入研究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三元结构模式,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对三元结构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为体育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体育教学一直是中小学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教育水平领先的国家之一,其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更是备受关注。
研究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三元结构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国中小学教育:了解学校组织结构和课程设置
![美国中小学教育:了解学校组织结构和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9e3f1eb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e.png)
美国中小学教育:了解学校组织结构和课程设置2023年的美国中小学教育:了解学校组织结构和课程设置在美国,中小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不仅为年轻一代提供了知识和技能,还对他们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中小学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那么,如果您想了解2023年的美国中小学教育,学校的组织结构和课程设置应该是您需要了解的两个方面。
学校组织结构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美国的中小学教育通常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
公立学校由政府资助,通常在城市和农村地区都有。
学费一般较低,学生可以通过种种方式获取资助金。
私立学校由私人机构或宗教机构管理,学费较高,但也可能具有更好的课程和课外活动机会。
在2023年,美国的公立学校可能会在继续提供全天候课程方面得到进一步加强。
这意味着,学生可以选择在早上和晚上之外的时间参加额外的课程和活动。
这种灵活性使学生具有自主性和探究性。
同时,不同的课外活动也将成为一个更大的选择,例如辩论俱乐部、音乐团体、学生会等等。
私立学校也可能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创新。
这些学校通常有更灵活的预算,因此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比如,一些私立学校可能采用更深入的探究式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此外,学校可能会在科技方面进行改进,例如更多地采用在线课程和交互式学习工具。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中小学教育中的另一个关键方面。
在美国,中小学课程分为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些学科中的每一个都要求学生在学术上达到基本水平。
选修课程则包括体育、艺术和外语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
在2023年,这些设置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
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可能会更强调21世纪的技能。
学校可能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领导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学生将会更多地接受STEM (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以便他们更好地准备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美国中小学常用的8种教学模式
![美国中小学常用的8种教学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5f17b05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b.png)
美国中小学常用的8种教学模式
在美国,中小学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而采用。
下面是美国中小学常用的8种教学模式:
1. 集体授课模式(Whole Class Instructional Model):这是最常见的教学模式,老师向全班学生讲解知识点和技能,并通过问题及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2. 分组合作学习模式(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l):学生按照不同的能力和兴趣,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或项目,通过互相学习和合作,发展各自的技能。
3. 个别辅导模式(One-on-One Instructional Model):教师与学生一对一辅导,针对学生的个别需求和困难提供指导和支持。
4. 课堂讨论模式(Classroom Discussion Model):学生通过参与讨论,分享观点和思考方式,提高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探究式学习模式(Inquiry-Based Learning Model):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和发现,培养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情景模拟模式(Simulation Model):学生通过真实或虚拟的情景模拟体验,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8. 技术辅助学习模式(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 Model):借助技术工具和资源,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多媒体呈现和互动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些教学模式各有特点和适用场景,在美国中小学的教育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教师们通常会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文章来自:青岛市教育科研网作者:转载]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是”的绝对权利。
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
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相同的步调。
(一)二战前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嬗变。
发端于十九世纪初期的“公立学校运动”使美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国民基础学校教育体系。
但这种学校教育体制上的变革并未带来学校教育目标、课程和方式的质的飞跃,十九世纪初的美国中小学教育课程依旧延续着过去的传统,即小学课程的核心仍然是陈旧的3R’S(读、写、算)和宗教内容,而与生活相关、全面发展儿童心智的课程(如家庭地理、文献地理、初级科学、自然、图画、音乐、教育、游戏、缝纫、手工等)虽已出现在学校的课程中,但所占比重微乎其微;中学课程的核心仍为文科类课程,尽管以埃略特(C.Eliot)等人组成中中等教育“十人教育委员会”提出了以削减古典人文课程、增加现代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为特征的新中等教育课程体系(如古典语、现代外语、代数、几何、文学、历史、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但该课程体系确立的出发点却定位在智力发展以及为学生升入大学做准备上,即该课程体系的学术性有余,而职业性、生活性、实践性不足。
形成于十九世纪末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及其所引发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为美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做了理论铺垫。
在以杜威、帕克等人所倡导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等教育本质论以及“从做中学”等教学理论的影响下,美国的中小学课程在二十世纪初发生了深刻变革,而此时具有明显进步主义倾向的改革不仅波及范围广泛,而且影响异常深远。
小学课程中传统的3R’S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由1856年的70.1%降至1926年的36.5%。
中学课程的改革在1918年由“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中等教育基本原则》报告的发表开始启动。
该报告首先确立了新的中等教育的目标及原则:保持身心健康,掌握基本知识技能,改造公民职责,成为家庭有效成员,养成职业素养,善于利用闲暇时间;其次,倡导为具有不同需要——工业、农业、贸易、职业、升入大学的学生开设多样化的课程;再次,倡导将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教育评价、教学等领域的新理论应用于课程和教学实践。
在此报告的倡议下以及由进步教育协会主持进行的“八年研究”的影响下,二三十年代美国中学的课程从传统的学术性中挣脱出来,增加了诸如消费、家政、保健、体育、成人指导、性格养成等生活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并在学术性科目中增加了当代文学、演讲、新闻、辩论、戏剧、广播、电视等反映现时代人文发展新成果的课程。
应当说,二十世纪前后美国中小学课程结构的改革是美国基础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标志。
一方面,新的课程结构的确立,使其基础教育从此走上了一条多样性和实用性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小学课程发展中的渗透,使其基础教育从此逐渐形成了进步主义的传统,而这已经延续了近百年的传统与美国国家发展所形成的冲突对抗成为美国二战后中小学课程剪不断理还乱的节扣——现代美国持续不断的中小学课程改革皆由此引发。
(二)二战后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变革。
战后初期的美国中小学课程仍然承袭着本世纪初所形成的模式或惯例。
以注重兴趣和发展、培养学生生活适应能力为主旨的小学课程主要包括社会研究——历史、地理、公民的综合,语文艺术——包括阅读、写作、听说,健康教育——包括体育、保健,艺术——包括音乐、美术,火箭学和科学。
“生活适应教育”是虎后初期美国中等教育改革的主题。
在课程结构上,它要求中学课程不应仅具有学术性,而应具有社会性、职业性;不应仅局限于抽象的概念、原理,而应涵盖包括从事家庭生活、职业活动和公民活动在内的各种实用知识和技能。
尽管这各课程结构的确立有助于养成学生丰富的个性并使其积极有效地参与家庭、社会生活和职业活动,但它却淡化了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进而导致国家科学事业的大幅度滑坡。
这种弊端的长期累积,最终以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为导火索引发了又一场广泛、深刻但不持久的课程改革。
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的上天使美国人幡然醒悟到:当学校教育注重儿童个性发展以及为个人生活服务的理念和实践走向极端时,它将不得不背负起不容逃脱的国家高科技人才减少、科技水平下降的罪责。
为此,1958年,由艾森豪威尔总统亲自签署的《国防教育法》及其以后的修正案将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外语定为所有学校必设的核心课程,即所谓的“新三艺”,以培养学术人才;同时,将历史、地理、公民和英语等课程进行修订,以真正确立国民的国防意识。
适应这一特定背景,要素主义教育、结构主义等教育思潮盛极一时。
尽管这些教育思潮的哲学、心理学基点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试图通过个性具有进步主义倾向的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培养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学术能力。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美国小学课程发生了下述变化:加强3R’S的教学;加强数学和理科的教学;提高课程标准,增加课程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开设外国语的学校增多。
相对于小学课程改革来说,中学课程改革的幅度和力度更大一些。
教育家康南特(B.Conant)在对美国中等教育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中等教育改革的方案。
其中,在课程结构方面,主张中学课程应以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进行组织:必修课分为英语(4年)、社会研究(3-4年,包括2年历史)、数学(1年)和自然科学(至少1年);选修课分为职业类(打字、速记、文书、供销、商业、农业、工艺等)、学术类(必修课内容的加深)和补习课(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开设),无论学生制定选修课的计划如何,它都必须占学生学习时间的一半以上。
康南特关于中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方案尽管并未体现为官方政策,但却成为美国六十年代中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参照系。
经过这一阶段关于课程的讨论与改革,逐渐形成了以必修课程和学术性课程为主、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为学生升学和就业服务的中等教育课程结构。
但这种课程结构同时也存在着过分强调智力发展和压抑学生个性发展的不足,而这些不足在六十年代侵越战争、民权运动、学生运动、精神文化颓废等社会问题和新兴的人本主义思潮等的大背景的催化下,美国在七十年代又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风潮。
面对“非人性化教育”的众责,七十年代美国中小学教育的课程改革又捡起了曾一度丢失的进步主义的传统,倡导开设“关联课程”和“人文化课程”,所不同的是此时的口号是人本主义。
具体而言,小学在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其情感和态度的课程目标促动下,大量增加了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的课程内容。
中学在“教育人性化”、“教育与生活相联系”、“培养更为有效的人”的课程教学目标的促动下,其课程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必修课的比例下降。
必修课的内容一般包括传统的学术性科目(如社会研究、英语、数学、科学),也包括生活实用性科目(如驾驶教育、生计教育、消费教育、打字等)。
此时的必修课在学校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尽管不尽相同,但大都保持在50%左右。
在必修课比重下降的同时,必修课中的学术性课程也大幅度下降,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性科目所占的比重则大幅度上升,卡内基教学促进会的调查结果显示:1964-1980年间,高中课程计划中增加最快的10个科目是体育、音乐表演、补习英语驾驶教育、合作教育、健康教育、分配教育、普通教育、婚姻和成人训练、职业家政。
(2)选修课的比例上升。
选修课的内容非常广泛,一部分是为升入大学做准备的学术课程,更大一部分是职业和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非学术课程,如婚姻及家庭指导、药物教育、性教育等。
这种选修课在整个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一般在59%左右。
这种高比例的选修课使许多学生为了凑够学分放弃学术性科目的学习,大量选择学习难度较轻的课程,从而造成学术质量的下降。
(3)职业课程大量增加。
美国综合中学的职业课程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初、高中阶段,职业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以分别占22%和24%的比例高踞各类课程之首,而五十年代未曾一度倍受推崇的外语课程则分别降至2%和4%。
显然,由于过分强调所谓的人性化教育和生活与实践教育,使美国中小学课程的发展再次走进学术性衰弱的误区,学生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在大幅度地下降。
而对这一紧迫的现状,美国又掀起了课程改革的浪潮。
自七十年代中叶始,美国发起了“恢复基础教育运动”。
这场运动要求严格中学的升级考试制度,注重道德教育。
在课程结构上要求取消“社会性服务”等非学术性内容,大量减少选修课,增加必修课,限制职业课程,将学校教学的主要内容界定为外语、科学、数学和历史等科目,各科目注重加强基本事实、概念和原理等内容的传授。
至八十年代,美国再次掀起与“恢复基础教育运动”性质相近的教育改革运动——“高质量教育”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高质量教育委员会于1983年发表的报告——《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发挥了导向作用。
它提出了一套新的中学课程方案:加强学术教育,开发“新基础课程”,提高中学毕业学术标准,规定获得高中学历在4年的时间里必须学习现代核心课程,即英语(4年)、数学(3年)、科学(3年)、社会研究(3年)、计算机(半年)。
由卡内基教育促进会第八任主席L•博耶撰写的另一份报告《高中??关于美国中等教育的报告》更详细地规范了美国高中阶段课程的结构。
该报告指出:高中阶段的课程主要由共同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语言类课程(英语、文学、外语和艺术)、历史课程、公民课、科学类课程、数学课程、技术课程、健康课程、职业课程、跨学科课程等;共同核心课程应占全部课程的2/3,而选修课则降至1/3。
在“恢复基础教育”运动和“高质量教育”运动的影响下,美国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中等教育阶段的课程结构再次发生了重大变化,即恢复和确立了学术性学科在课程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了全国范围内课程结构的统一性,减少了差异性。
(三)中小学课程结构的现状。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调整仍在继续。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时的课程结构的调整,已不再是否定前期成果的彻底改革,而是真正认识到学术素养不强是本国学生培养质量低下这一基础教育的传统症结。
为此,本世纪末期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调整仍然在逐步推行其加强课程的学术性、加强课程的统一性、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等政策。
1990年的《全美教育目标》、1991年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和1993年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发展》都一再强调加强中小学的核心课程: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外语、艺术等,试图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迎接下世纪全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