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原理分析解决雾霾问题

合集下载

中国雾霾天气中的哲学启示

中国雾霾天气中的哲学启示

中国雾霾天气中的哲学启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但同时中国的生态环境也在这几十年来遭遇了严重的破坏,其中以近几年来的雾霾天气最为显著。

何为雾霾?简言之,就是人类过度在大气中排放颗粒性物质,超出了大气的自净程度。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提到过: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由于雾霾的日趋严重,社会各界纷纷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以及深刻的反思。

究竟是什么给中国带来了驱散不走的雾霾天气?答案是中国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首先矛盾是具有普遍性的,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纵观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英国的社会发展史,你会发现英国在工业化初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了世界工厂。

但同时工业革命也给英国带来了无数的工业污染:工业尾气乱排、工业废料乱堆、化工原料乱排等等。

这一现象与当下我们国家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有着惊人的相似,应当以此为鉴。

但同时又必须认识到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着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中国的改革开放身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相比英国工业革命而言,污染源以及生产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当下中国的雾霾天气中有一部分是汽车数量庞大,尾气排放过多导致的。

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所以我们要把握适度原则。

显然过去我们国家并没有很好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国的经济发展在不断的逼近生态环境的底线,在不断地铺上水泥地,在不断地将树木砍倒,在不断地扩建工厂,在不断地无节度使用化石燃料。

这一点一滴地积累,最终导致了以雾霾为首的天气异常。

其次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人的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腾飞,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但这很大程度是牺牲了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

大肆砍伐树木,无节制的扩建工厂,污染企业无限制的排污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不作为等等,这一切都是没有把环境的容纳能力考虑到经济发展计划中,而片面去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

题目:10近几年我国越来越严重的雾霾问题使环境的污染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你对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文稿:近几年我国越来越严重的雾霾问题使环境的污染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天气网基于网友藏洪的视角,用实景照片拼接的方式,集中呈现了2015年大部分时候的北京天空状况,无比震撼。

很明显可以看出,蔚蓝的天空已经成了稀罕之物,平常难得一见,反而是各种灰色随时都在出现。

据美国伯克利地球组织(BerkeleyEarth)2015年的最新研究,中国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数约为160万人。

这个数字比2007年的两倍还多。

从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发布,截至2015年,中国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数翻了一番,让人不得不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污染排放的累积效应,今年我国的环境状况日趋严峻。

因此,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两者间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影响。

与人类联系最密切的无非就是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则就是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

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两者相互制约,经济的发展要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同时环境也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如果是掠夺资源式的经济发展,必然要遭到自然的报复。

另一方面,两者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经济发展都是以一定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自然禀赋的高低直接影响地域经济发展的快慢。

因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

用马克思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雾霾的产生和治理

用马克思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雾霾的产生和治理

用马克思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雾霾的产生和治理前两天看到了陕西省环保厅发布的全省各地市全年良好天数统计表及同比2014年良好天数统计表。

表中数据显示,除榆林、延安以外的城市2015年良好天数均有所下降。

只有延安全年的良好天数较2014年有所上升。

看到这个结果,不禁让人有所思考。

作为一个自小在西安长大,近几年又在延安环保系统上班的人。

我深知西安地区治理雾霾的力度和决心有多大,也知道延安地区治理雾霾的力度和投入有多薄弱。

有的县区环保部门甚至在治理大气方面根本没有投入,地方政府也没有足够的认识,但是结果却让人出乎意料。

有一种认识是,西安的工业排污源较多,所以导致空气治理的难度加大,效果不显著。

但是延安地区是陕西省石油、煤炭资源开采和炼化的主要产地,而且据我多次检查发现,该地区的炼油、采油及采煤工艺、设备落后,地方企业负责人环保意识薄弱,环保设施投入极少。

而西安作为大城市,近几年政府及企业对环保认识逐步加强,环保设施投入也在不断增多。

所以说西安工业污染源较多这种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雾霾的形成是比较复杂的,而且单一的治理方式是根本治理不了雾霾。

像这种全省各地良好天数的统计表,我认为是割裂了事物普遍的联系在看问题。

目前,社会的环保学者对雾霾的产生都有不同的论调。

但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与气候和所处地理环境有关拿西安和延安作对比,延安地处陕西的北部,地形多为川道地形,且地理位臵较高。

所以常年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较大,空气流通好,冬季风大、干旱、少雨雪。

所以雾霾不易在此地囤积。

而西安则不同,西安地处关中平原,西伯利亚冷空气在此处已大大减弱,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

所以雾霾极易在此地囤积。

二、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有关我国目前的工业化水平较低,设备运行效率低,环保设施不健全。

尤其是在二线以下城市,地方政府片面的追求GDP 增长,盲目投资,盲目降低成本提高产出,在环保投资上能省则省。

雾霾治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现实启示

雾霾治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现实启示

害。增加了植物的呼吸压力,遮盖阳光进
2.我国雾霾治理存在的问题
1.雾霾的现状
而Hale Waihona Puke 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雾霾天气温低、⑴治理模式落后。我国现行的管理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是由大 湿度大,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最后,危害 体系,对于雾霾的治理模式是由环保部来
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雾霾的 制订一些总目标,之后由地区政府负责落
1.我国对雾霾的治理措施
环保治理的动力。 ⑵治理对象单一。我国对雾霾的治
理主要集中在对二氧化硫和工业细粉尘 的控制上,缺乏全方位的治理。对细颗粒
必然产物。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文明时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对雾霾的治理。 物、氮氧化物的控制力度不够。很多中小
代,粗放的生产模式决定了在历史前进的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政府就在第七、第八 城市都还没有开展对氮氧化物和细颗粒
DOI:10.16653/ki.32-1034/f.2017.20.038
保障民生
雾霾治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现实启示
李珍
摘 要:雾霾现象是由人与自然、社会与 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 2000 年我国政府再次对《大气污染防治
自然之间的矛盾凸显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问 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的循环 法》进行了修订,将机动车排放污染的防
题。面对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紧张趋势,我们 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 治纳入法规管理的范围,随后又对机动车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 聚,此时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 的排放标准做出多次调整,同时对污染物
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范围的雾霾。

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下雾霾问题的思考

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下雾霾问题的思考

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下雾霾问题的思考作者:何倩来源:《魅力中国》2016年第45期【摘要】近年来,雾霾现象频发,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雾霾现象本身反映出很多可以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思考的问题。

雾霾的形成暴露出了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关系上的失衡。

面对雾霾,人们应该看到现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条件的矛盾。

为解决诸如雾霾等生态危机,人类应该协调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暂时利益,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谋求自然友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雾霾;马克思主义失衡;矛盾与统一;利益协调一、中国雾霾问题现状概述雾霾,是雾和霾的合称。

它是一种具有很强危害性的特殊天气类型。

表现为大气的污染,其中还有多种有害物质成分。

伴随着臭氧和细颗粒物污染加剧、颗粒物污染加重,人类的健康受到严重的危害。

当前,雾霾现象对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中国已将雾霾天气作为严重危害性的天气进行预报。

近几年,“雾霾”逐渐成为年度关键词。

2016年全国出现入冬最持久的雾霾。

2017年,政府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写入报告。

二、雾霾问题成因的哲学思考(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人类与自然,应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然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人们只看重对利益的追求,从而破坏生态环境。

由于只考虑部分,而忽视对整体的影响。

因此,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失衡。

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因此,人应该与自然一起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人与自然之间不存在相互支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

整体的利益对个体的利益有导向作用,而雾霾问题表明,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忽视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在“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支配下短视地追求眼前利益。

人类只看到了发展过程中取得的一次次的胜利,却没看到对自然造成的一次次破坏。

人类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分割与雾霾问题正是属于原因与结构的范畴。

人類如果不做出改变,调整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必定还会承受更大的灾害。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对解决雾霾问题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对解决雾霾问题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对解决雾霾问题的启示【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对解决雾霾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在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应重视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加强环境治理和监管。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立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治理。

雾霾问题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提醒我们要关注生态环境,改变传统消费模式,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雾霾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活方式、环境保护、资源回收利用、环境治理、监管、和谐共生、低碳生活方式、环境利用、全社会参与。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和探讨,是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独特见解和解决方案。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强调人类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强调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追求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认为,只有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才能实现人类长远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重要性在于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支持,为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深刻启示和宝贵经验。

只有通过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才能有效应对当今严峻的环境挑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美丽的地球家园。

1.2 雾霾问题的严重性雾霾问题的严重性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挑战,它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雾霾是由大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混合生成的,其主要成因是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燃煤和生活废气等。

雾霾不仅在城市中持续存在,还在跨地区传播,给广大地区带来严重的污染。

在雾霾天气下,空气质量急剧恶化,大量有害物质被吸入人体,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增加。

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案例

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案例

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案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实践中那可是有着诸多精彩的案例,这些案例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新闻工作者前行的道路。

咱就说柴静做的《穹顶之下》吧。

那简直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的一个超棒范例。

柴静啊,她就像一个勇敢的战士,深入到雾霾这个大“怪兽”的世界里去探究真相。

她从自身的经历出发,从一个母亲对孩子健康的担忧,扩展到整个社会对空气质量的关注。

这就好比是从一颗小石子投入湖水中,泛起的涟漪却波及了整个湖面。

她走访调查,把那些数据、那些专家的话、那些普通人的感受,都像拼图一样一块一块地拼起来,展现给大众一个完整的关于雾霾的画面。

这难道不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里强调的要深入实际、反映现实吗?如果新闻工作者都像那些只会坐在办公室里编故事的人,那大众能得到真实的信息吗?肯定不能啊!就像你要知道苹果的味道,你得自己去尝,不能光听别人说甜或者酸。

再看一些战地记者的故事。

他们穿梭在枪林弹雨之中,那危险程度就如同在老虎嘴边拔毛。

但他们为什么还要去呢?因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告诉他们,要让大众知道战争的真相。

他们把镜头对准那些被战争破坏的家园,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那些在战火中挣扎的生命。

这就像是在黑暗中举起了火把,让全世界的人看到战争的残酷。

这些战地记者可没有去粉饰战争,没有去美化那些暴力。

他们就是把最真实的情况呈现出来,就像把一颗没经过任何雕琢的钻石展示给大家看,不管是瑕疵还是光芒,都原原本本地呈现。

如果没有这种秉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态度,那大众可能就会被那些美化战争的虚假信息所误导,以为战争就像电影里演的那么炫酷,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还有那些关注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

比如报道贫困山区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记者们就像一群带着希望种子的使者,深入到那些偏远的山区。

他们看到孩子们破旧的教室、缺乏的教材、营养不良的身体,然后把这些情况报道出来。

这就像是在寂静的山谷里大声呼喊,让更多的人听到那些孩子的声音。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啊,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为他们发声。

用马克思原理分析解决雾霾问题

用马克思原理分析解决雾霾问题

用马克思原理分析解决雾霾问题近来雾-霾天气不仅成为中国民众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也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及广大民众心头带来丝丝“雾霾”,还有可能导致生态灾难。

这更引发人们思考:人类社会应该如何关注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当前环境的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家园”。

2013年1月6-16日,中国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集中出现,引发社会高度关切。

此后,雾-霾天气仍在中国不同地区以不同污染程度时有发生。

雾霾,成因于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盐、硝酸盐和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

当大气中湿度较大时,这些颗粒物吸附凝聚水汽形成雾;而空气中相对湿度较低时,悬浮于空中的这些颗粒物就形成霾。

各种颗粒物的来源大致为来自沙漠化地区远距离输送的沙尘,燃煤排放的烟尘,机动车尾气,以及本地裸露地表造成的扬尘。

雾霾直接或间接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形象了。

雾霾天气危害之大,一时难以估算。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

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很多关于人跟生态、自然的关系。

他们讲过“我们不要过份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每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马克思的生态观被加以发展而成为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科学分析,深入探究雾霾成因雾霾天气的产生与我国当前所处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有关,与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关,也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

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迟缓,是雾霾趋于严重的根源。

转型的要求,最早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至今已有20年。

但我国非但未能告别粗放的、投资驱动的增长方式,很大程度上反而越来越依赖投资。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北京市雾霾污染防治中指导地位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北京市雾霾污染防治中指导地位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题目: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北京市雾霾污染防治中指导地位2015年11月近年来,北京市雾霾频现。

据北京美国大使馆数据,2008年4月至2014年3月搜集到的2028天数据,北京市仅有25天空气质量在美国空气质量标准下划分为“良好”。

此外,北京市在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公布的全球91个国家11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第1036位,严重污染日占到每年天数的6%且有增加的态势。

北京市大气雾霾污染形势依旧严峻。

细颗粒物是雾霾主要组成部分,细颗粒物按粒径范围可分为细颗粒物,即PM2.5,粒径范围为0.1μm-2.5μm;超细颗粒物,即PM0.1,粒径范围为0.01μm-0.1μm。

由于其在大气中滞留时间长,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吸附的有毒有害物质较大颗粒物具有更大活性与毒性,对机体产生更大危害。

研究表明,PM2.5可由呼吸进入人体,沉积于肺泡内,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肺系统造成损害。

更细小粒径颗粒物,如PM0.1,其不仅可进入肺泡等组织器官,且可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将吸附的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质带入人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肺疾病、中枢神经、血栓等疾病,具有更大危害。

马克思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每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马克思的生态观被加以发展而成为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运用科学原理,揭示大气颗粒物成因来源近二三十年来,我国中东部区域雾霾问题日益严重,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大气气溶胶显著增加所致。

而不同城市区域颗粒物来源不同,区域差异比较明显。

北京市作为华北地区特大型城市,具有其PM2.5“爆表”区域特征。

主要表现在当地大流量机动车尾气排放、周边河北燃煤企业,天津市重化工业,山西及内蒙古地区颗粒物输送等。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指出:大气重霾污染主要引发于周边工业燃煤污染排放输送,加强于本地机动车交通污染排放,包括交通道路扬尘等。

考研政治的马原可以防雾霾

考研政治的马原可以防雾霾

考研政治的马原可以防雾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运输的不断扩大,我国的大气污染日益加剧,雾霾天气现象屡见不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为了应对这个严峻的环境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在做出各种有益的努力。

在这个背景下,考研政治的马原中的一些概念和思想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应对雾霾问题。

如何从马原中得到启发,掌握应对雾霾的正确思路和方法,是考研政治学习者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关于环境问题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环境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问题是一种生命问题,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使命。

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关于环境问题的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点:1.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品、水、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也为人类提供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优美的生态环境。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所依赖的自然科学技术是社会和自然之间的重要链接,必须在科学的基础上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保证科学技术的可持续性和适度性。

2. 环境问题是一种生命问题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更是一种生命问题。

就像人类需要清洁的空气、清澈的水和肥沃的土地一样,其他生物也需要适宜的自然环境生存和繁衍。

由于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必须加强环保理念和技术,保障人类和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3. 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使命人类需要保护自然环境,这是永恒的追求和使命。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不能破坏生态平衡和生态过程,否则必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保护好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挽救地球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如何从马原中得到启发,掌握应对雾霾的正确思路和方法?雾霾是一种由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形成的现象,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环境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基于生态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对“雾霾”造成的灾害

基于生态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对“雾霾”造成的灾害

基于生态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对“雾霾”造成的灾害自2022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天气,中央气象台相继发布黄色预警和橙色预警,多地空气质量达到六级重度污染。

正如霍布斯鲍姆所言:“在我看来,21世纪最重要的任务是克服人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的重大影响所造成的后果。

”在当下,以“雾霾”为代表的生态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时代问题。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内涵解保军教授指出:“我们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批生态学家,尤其是人类学家,是社会生态学家。

”的确,马克思学说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

下面笔者对生态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1.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内涵(1)“自然界的优先地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书中,在批判费尔巴哈等人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以及黑格尔等人的唯心主义自然观时,指出了“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

这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科学论断,是马克思认识自然的逻辑起点。

具体内涵包括:①自然界的实在性和存在的先在性马克思主义自然环境理论认为即使是人化的、作为人类实践活动尤其是经济实践活动作用结果的自然界,也是物质的、客观实在的。

同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也就是说,在一定意义上,整个人类和人类社会都只不过是自然界不同形式的表现而已。

因此,人是自然的对象物,人的任何性质的实践活动及其活动方式,归根到底是由自然决定的。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客观基础。

自然环境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都具有决定性的基础作用②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界的依赖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论证了:整个人和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一起发展起来的,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而明确了人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必须依赖于物质自然界的唯物论基础。

环境保护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探讨

环境保护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探讨

环境保护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探讨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以实现人类社会解放和自由发展为目标。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并探索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来解决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看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只有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环境问题表达了高度的关注。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导致了环境破坏的加剧,资本主义的追逐利润的本质,使环境成为一个可以被开发和利用的资源。

二、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境保护理念马克思主义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主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应当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不是牺牲环境换取短期经济利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保护需要深入人民群众,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

只有通过广大劳动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强调以人民的立场来解决问题,倡导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决策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还强调科学技术对环境问题的改善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来实现环境保护。

四、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保护实践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等。

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变革的理论和思想,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并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结语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探讨,为我们解决当前环境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在实践中,我们应当通过深入研究环境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制保障,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看我国“雾霾天气”事件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看我国“雾霾天气”事件

近年来 , 我 国 中东 部 地 区频 繁 出现 “ 雾霾 ” 天气 现象 , 2 0 1 5年 江 苏 省南 京 市 甚 至 出现 了雾 霾 自带 颜 色 的奇景 。什 么是 “ 雾霾” ?它是 “ 雾” 与“ 霾” 的组合 词, 是 特定气候条 件 和人类 频繁 作用 的结果 。P M2 . 5
类 社会 是 自然界 的一部 分 , 对 于 自然 界 有着 绝 对 的
依赖性 , 但是, 整个社会和 自然界两者之间也相互依
收稿 日期 : 2 0 1 6— 0 2— 2 3 作者简 介 : 李文静( 1 9 8 9 一) , 女, 安徽 宣城人 , 南京林业大学思政部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 究生, 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王全权 ( 1 9 6 5一) , 男, 安徽 望江人 , 南京林业 大学人 文学院教授 , 硕 士生导师 , 研 究方 向为道德建设 。
是“ 霾” 的主要组成部分 , 是指大气中小于等于 2 . 5 微
米 的可吸人 颗粒 。P M2 . 5的主要 来 源为 日常工 业生 产、 城 市建设 、 汽车尾 气 、 火力发 电等所 产生 的大气污 染物 。既然雾霾 天气 给人类带来 恶劣 的影 响 , 那么我 们首 先应该分 析雾 霾频繁 出现在 中东 部地 区的原 因 :
方面 , 人 口越 多 、 规 模 越大 的城 市 赵容 易 产生 雾霾
天气 。 中东部地 区人 口密度 大且城市 规模也 大 , 城市
建设 中产生的和人们生 活排放的废气也 比其他地区 多 。另一方面 , 能源产地和重 工业聚集 地 比较 集 中也
是雾 霾频繁发 生 的重 要原 因。我 国中东 部 地 区属 于 相对 发达地 区 , 工厂 聚集 地 , 消耗 着 大量 的 能源 以及 在加 工 的过程 中排放着大量 的污染气体 J 。

用马克思原理分析时事政治[优质ppt]

用马克思原理分析时事政治[优质ppt]

二、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情是独立存在 的。
雾霾天气会使近地层大气更加稳定,会加剧雾霾发展、 加重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形成既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 气污染物排放增加有关。雾霾天气与大气污染、气象条件之 间都是存在普遍联系的。
用马克思原理分析时事政治
成员:陈靓,胡君,叶亚伦,张楚婷, 易丽斯,胡云
雾霾,我们该拿你 怎么办?
近年来,雾霾成为社会科学界的热点问题。对于雾霾到底是什么? 如何形成的?又该怎么面对解决它?各种观点层出不穷。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白天湿度 大时,霾占据主力,相对湿度在80%到90%之间。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 象,空气中水汽氤氲。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但总体无毒无害;霾 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 80%,颜色发黄。气体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 对人体健康有伤害。雾霾天气的形成是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再加 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2013年1月28日, 我国发布单独的霾预警。
鉴于雾霾问题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我们就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思考该如何解决雾霾 状况。
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当雾霾真正出现的时候,我们不能也无法逃避这个难题,它不会随 着我们的意识而改变。但是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 识具有能动作用。在此观念的指导下,我们应确立承认雾霾,正视 雾霾,并且解决雾霾问题的意识观念,以此为目标和蓝图而采取活 动。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正如列宁所说:“世 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角下对我国雾霾现象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角下对我国雾霾现象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角下对我国雾霾现象的思考作者:杨柳来源:《市场周刊》2016年第06期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人类也将无法生存和发展。

近年来,雾霾现象频发,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如何防治雾霾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发展依托于自然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应当尊重自然客观规律,违背自然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等等。

这些观点和思想对于认识我国雾霾现象的本质,有效防止雾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雾霾;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生态文明建设;雾霾防治;可持续发展;美丽中国;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6-93 -03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概述(一)自然生态环境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为人类提供了必须的资源和生存条件,没有良好的环境为依托,人类也就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因此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息息相关的,是关乎整个生态系统的全球性问题。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人类本身便源于自然并且依赖于自然界,同时人具有社会实践性,以自然界为依托创造社会历史进程的过程中与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了一对矛盾体,人类凭藉着自身的聪明才智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但实现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一次次破坏。

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进行了报复。

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实现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恩格斯的这个论断让我们联想到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人类对自然界过度的索取而导致的一次又一次生态环境的危机,而这种生态危机又演变成了社会危机,这些都发人深省。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要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需要从多角度来分析和探索解决方案。

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视角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分析框架。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源,并提出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环境问题与资本主义的根源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动力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通常会忽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破坏了生态平衡。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加剧,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

二、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境保护理念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而不是对立的。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以人类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同时也要充分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和使命。

在环境保护方面,马克思主义视角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1. 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和提供可持续的发展路径,通过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划,改变了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

2. 生态经济观: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生态经济观认为,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应该由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再利用来支撑,避免浪费和过度消费。

这一观点对于推动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 绿色公平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与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相结合。

只有通过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提高社会公平性,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践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我们需要构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基于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山西雾霾问题分析

基于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山西雾霾问题分析

37海外文摘人们为了最大化地实现经济利益,越来越趋向于在最大程度上的压榨已经拥有的这些资源。

从工业革命以来的这段日子可以看出,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之下,人类对自然开展了疯狂的开发,只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从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有所节制的开采,这很大程度地破坏了自然的某种生态平衡。

2013年“雾霾”二字成为年度关键热词,山西也在不断地遭受雾霾袭击,且雾霾天气也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但是这是天灾更是人祸,深层次反映了人们思想上的认识问题。

要从哲学角度进行追问,造成雾霾天气的出现,主要还是由于人类在开发自然的过程中没有把对自然的保护放在第一位,过度的开发造成了无法避免的环境问题。

山西雾霾现象的出现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面对越来越严重的雾霾,有必要在反思的过程中反思和寻求解决办法。

生态环境主要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人与自然矛盾的加剧。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物质转化是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所以说,以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为第一步指导,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思想对于我们解决山西的雾霾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雾霾天气的背景反思1.1 雾霾的基本情况和危害雾霾天气是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阶段。

雾霾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和尘埃,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会形成一定的天气现象,所谓的雾霾天气,雾霾会降低城市的能见度。

1.2 山西的雾霾天气的研究现状山西是全国能源重化工之地,是煤炭之乡。

山西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种类齐全,且分布广泛。

煤矿采空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煤矸石自燃释放的瓦斯,同时还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可是,随着近年来的大量开采,山西的煤炭已呈现枯竭之势。

煤炭经济的辉煌时代已经逐渐过去,山西日益严重的问题是空气污染和雾霾,远远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此外,煤炭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粉尘污染,给煤矿工人带来了严重后果。

它是加剧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

用马克思原理分析解决雾霾问题

用马克思原理分析解决雾霾问题

用马克思原理分析解决雾霾问题用马克思原理分析解决雾霾问题一、前言:为了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将其基本原理与当今极受关注的雾霾实际问题结合,我和。

组成小组,展开了这次实践活动,进行了对民众对相关问题看法的采访,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对雾霾的认识】在问及受访者是否了解雾霾以及它的组成成分时,71.86%的受访者表示了解,25.35%的受访者觉得对雾霾的认识模糊不清,也有少数的受访者表示并不了解雾霾。

其中,25.95%的受访者对雾霾问题非常重视,61.08%的受访者只是偶尔注意而已,12.97%的受访者则很少关注。

受访者获取天气信息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网络、手机、电视和报纸等都是大家获取天气信息的有效途径。

雾霾的产生让人们形成了对雾霾的认识,体现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人们不断雾霾的认识会不断地扩展和深化,体现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雾霾这一客观存在是我们可以认识的对象。

【成因与影响】对于雾霾产生的成因,89.22%的受访者认为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对雾霾产生具有较大影响,88.82%的受访者认为它形成于工业生产活动,57.49%的受访者认为归咎于绿化环境不足,50.1%的受访者认为冬季供暖是主要原因,还有少数人认为家庭装修、冬季冷空气活动较弱也是其中的原因。

当问及雾霾对他们的生活(生理层面)有怎样的影响时,81.81%认为雾霾期间他们感到喉咙不舒服,77.65%的受访者感到鼻子不舒服,65.91%因为雾霾不得不减少出行和户外运动,还有一些受访者有胸闷、浑身不舒服,甚至过敏等症状。

除此之外,雾霾对人们的心理也有一定影响。

79.45%的受访者认为雾霾引发了他们对家中子女和老人的健康担忧,60.28%的受访者因雾霾感到心情差,还有一些受访者会感到莫名的担心和害怕,或者紧张,心理压力增大。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我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不断改变自然界,雾霾的形成也是结果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马克思原理分析解决雾霾问题
一、前言:
为了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将其基本原理与当今极受关注的雾霾实际问题结合,我和。

组成小组,展开了这次实践活动,进行了对民众对相关问题看法的采访,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雾霾的认识】
在问及受访者是否了解雾霾以及它的组成成分时,71.86%的受访者表示了解,25.35%的受访者觉得对雾霾的认识模糊不清,也有少数的受访者表示并不了解雾霾。

其中,25.95%的受访者对雾霾问题非常重视,61.08%的受访者只是偶尔注意而已,12.97%的受访者则很少关注。

受访者获取天气信息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网络、手机、电视和报纸等都是大家获取天气信息的有效途径。

雾霾的产生让人们形成了对雾霾的认识,体现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人们不断雾霾的认识会不断地扩展和深化,体现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雾霾这一客观存在是我们可以认识的对象。

【成因与影响】
对于雾霾产生的成因,89.22%的受访者认为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对雾霾产生具有较大影响,88.82%的受访者认为它形成于工业生产活动,57.49%的受访者认为归咎于绿化环境不足,50.1%的受访者认为冬季供暖是主要原因,还有少数人认为家庭装修、冬季冷空气活动较弱也是其中的原因。

当问及雾霾对他们的生活(生理层面)有怎样的影响时,81.81%认为雾霾期间他们感到喉咙不舒服,77.65%的受访者感到鼻子不舒服,65.91%因为雾霾不得不减少出行和户外运动,还有一些受访者有胸闷、浑身不舒服,甚至过敏等症状。

除此之外,雾霾对人们的心理也有一定影响。

79.45%的受访者认为雾霾引发了他们对家中子女和老人的健康担忧,60.28%的受访者因雾霾感到心情差,还有一些受访者会感到莫名的担心和害怕,或者紧张,心理压力增大。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我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不断改变自然界,雾霾的形成也是结果之一。

它们相互联系,联系是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的,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

多种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对雾霾的形成产生影响,雾霾有对人们的生理、心理产生各种影响。

雾霾的成因、影响也有主次之分,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两点论”与“重点论”。

因此,我们应该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并不断地解决矛盾,因为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人与自然才展现出和谐状态。

并且要抓住主要成因、面对主要影响实行相应的保
护、治理措施。

【保护措施与治理措施】
雾霾天气时,大多数群众都会采取保护措施。

53.49%的受访者会佩戴防雾霾口罩,46.71%的受访者会注意合理开门窗,45.31%的受访者有外出归来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肌肤的习惯,还有受访者会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或有针对性的对自己和家人的饮食做出相应的调节。

少数受访者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94.76%的受访者认为雾霾知识的普及、相关保护措施或相关治理方案的宣传很有必要。

受访者还对政府可采取的治理措施提出了建议,例如:政府应禁止重点企业排污,为燃煤锅炉房、电厂配备脱硫设施,采取车辆限行措施,在全范围内洒水降尘等等。

与此同时,受访者认为群众也可以为减轻雾霾污染作出努力。

93.61%的受访者认为,多乘坐公共交通有利于减少雾霾;70.86%的受访者愿意购买小排量的汽车,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水用电也是。

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能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并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因此面对雾霾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地采取保护措施。

此外,我们应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积极提出对策,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就政府方面,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

政府应积极采取防止雾霾的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进步。

除此之外,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创造历史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

因此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雾霾问题的解决,也需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人都应为雾霾的治理积极献策,并落实到实践,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

三、结论
雾霾问题日益严峻,不容小觑。

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正如恩格斯所说,是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

我们应通过“人类同自然的和解”,自觉地拿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和谐世界,为人类营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