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类运动图像的剖析及应用(课堂PPT)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1 对运动图象的剖析及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
图1
第三页,共32页。
解析 题目明确指出物体的图象是位移—时间(shíjiān)图象, 由图象的特点可以知道,两物体做的是在同一直线上的运动, 且在t2时刻两物体相遇.因A物体运动图线的斜率为正值,即 A物体的速度是正的,沿正方向运动;物体B运动图线的斜率 是负的,即物体B的速度是负的,沿负方向运动.以正方向为 前方,物体A的初始坐标为负,物体B的初始坐标为正,所以 开始计时时物体B在物体A的前方.故正确答案为A、B、D. 答案 ABD
第十六页,共32页。
图5
解析 由 v -t 图可知甲质点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乙质 点从 2 s 时刻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 错;甲质点的加速度 大小为 a1=10 m/s2,乙的加速度大小为 a2=230 m/s2,设向右 运动为正方向,图线交点时刻为 t0 时刻,则甲在前 4 s 内向右 运动,4 s 时刻到 t0 时刻向左运动,乙在 2~5 s 时间内向左运 动,前 4 s 时间内甲向右运动而乙向左运动,
图2
解析 甲车在t=0时开始运动,乙比甲后出发,但先到达距出 发 点 x0 处 , 选 项 A 错 误 , B 正 确 ; 甲 、 乙 两 车 行 驶 的 位 移 相 同,但甲所用时间长,两车的平均速度不相同,选项C错误; 从题图可以看出,直线(zhíxiàn)的斜率相同,即两车行驶时的 速度相同,选项D正确. 答案 BD
第八页,共32页。
解析 设 B 车的速度大小为 v.如图,标记 R 在时刻 t 通过 K(l, l),此时 A、B 的位置分别为 H、G.由运动学公式,H 的纵坐 标 yA、G 的横坐标 xB 分别为 yA=2l+12at2① xB=vt② 在刚开始运动时,标记 R 到 A 和 B 的 距离之比为 2∶1,即 OE∶OF=2∶1
第三页,共32页。
解析 题目明确指出物体的图象是位移—时间(shíjiān)图象, 由图象的特点可以知道,两物体做的是在同一直线上的运动, 且在t2时刻两物体相遇.因A物体运动图线的斜率为正值,即 A物体的速度是正的,沿正方向运动;物体B运动图线的斜率 是负的,即物体B的速度是负的,沿负方向运动.以正方向为 前方,物体A的初始坐标为负,物体B的初始坐标为正,所以 开始计时时物体B在物体A的前方.故正确答案为A、B、D. 答案 ABD
第十六页,共32页。
图5
解析 由 v -t 图可知甲质点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乙质 点从 2 s 时刻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 错;甲质点的加速度 大小为 a1=10 m/s2,乙的加速度大小为 a2=230 m/s2,设向右 运动为正方向,图线交点时刻为 t0 时刻,则甲在前 4 s 内向右 运动,4 s 时刻到 t0 时刻向左运动,乙在 2~5 s 时间内向左运 动,前 4 s 时间内甲向右运动而乙向左运动,
图2
解析 甲车在t=0时开始运动,乙比甲后出发,但先到达距出 发 点 x0 处 , 选 项 A 错 误 , B 正 确 ; 甲 、 乙 两 车 行 驶 的 位 移 相 同,但甲所用时间长,两车的平均速度不相同,选项C错误; 从题图可以看出,直线(zhíxiàn)的斜率相同,即两车行驶时的 速度相同,选项D正确. 答案 BD
第八页,共32页。
解析 设 B 车的速度大小为 v.如图,标记 R 在时刻 t 通过 K(l, l),此时 A、B 的位置分别为 H、G.由运动学公式,H 的纵坐 标 yA、G 的横坐标 xB 分别为 yA=2l+12at2① xB=vt② 在刚开始运动时,标记 R 到 A 和 B 的 距离之比为 2∶1,即 OE∶OF=2∶1
运动镜头ppt课件
“拉镜头”是指利用光学变焦镜 头缩小焦距来达到画面由小景别持续 向大景别变化效果的一种运动镜头.
拉镜头
(2)拉镜头的示意
推镜头视频
拉镜头
(3)拉镜头的特点
① 在镜头向后拉出的过程中,造成画面框架的向后
运动,使画面从某一主体开始逐渐推向远方,具
有小景别向大景别转换的各种特点。
② 拉镜头分为起幅、拉出、落幅三个部分.
课件 运动镜头
பைடு நூலகம்
学习要点
说出运动镜头的种类及其组成。 说出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 镜头和升降镜头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能区分不同的方法拍摄形成的不同画面效果。
内容
1 2 3
运动镜头的概念
运动镜头的艺术特点
运动镜头的类别
1.运动镜头的概念
运动镜头是指摄像机通过机位移 动,或者改变镜头光轴,或者改变 镜头焦距等方法拍摄的连续画面。
推镜头 (2)推镜头示意
推镜头视频
推镜头 (3)推镜头的特点
① 在推摄的过程中造成画面框架向前运动,画面表 现的视点前移,镜头形成一种较大景别向较小景别递 进的过程。
② 推镜头分为起幅、推进、落幅三个部分
③ 随着镜头的向前推进,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由小 变大,由不清晰、所占比例较小到逐渐清晰、所占比 例较大,甚至充满画面。
2.运动镜头的艺术特点
(1)运动镜头在电视屏幕上展现给观众 的是一系列连续的画面。
(2)运动镜头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3)运动镜头具有综合性。
3.运动镜头的类别
推镜头 拉镜头 摇镜头 移镜头 跟镜头
推镜头 (1)推镜头的概念
“推镜头”是指利用光学变焦镜头 扩大焦距来达到画面由大景别持续向小 景别变化效果的一种运动镜头。使被摄 主体不断接近的镜头。
拉镜头
(2)拉镜头的示意
推镜头视频
拉镜头
(3)拉镜头的特点
① 在镜头向后拉出的过程中,造成画面框架的向后
运动,使画面从某一主体开始逐渐推向远方,具
有小景别向大景别转换的各种特点。
② 拉镜头分为起幅、拉出、落幅三个部分.
课件 运动镜头
பைடு நூலகம்
学习要点
说出运动镜头的种类及其组成。 说出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 镜头和升降镜头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能区分不同的方法拍摄形成的不同画面效果。
内容
1 2 3
运动镜头的概念
运动镜头的艺术特点
运动镜头的类别
1.运动镜头的概念
运动镜头是指摄像机通过机位移 动,或者改变镜头光轴,或者改变 镜头焦距等方法拍摄的连续画面。
推镜头 (2)推镜头示意
推镜头视频
推镜头 (3)推镜头的特点
① 在推摄的过程中造成画面框架向前运动,画面表 现的视点前移,镜头形成一种较大景别向较小景别递 进的过程。
② 推镜头分为起幅、推进、落幅三个部分
③ 随着镜头的向前推进,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由小 变大,由不清晰、所占比例较小到逐渐清晰、所占比 例较大,甚至充满画面。
2.运动镜头的艺术特点
(1)运动镜头在电视屏幕上展现给观众 的是一系列连续的画面。
(2)运动镜头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3)运动镜头具有综合性。
3.运动镜头的类别
推镜头 拉镜头 摇镜头 移镜头 跟镜头
推镜头 (1)推镜头的概念
“推镜头”是指利用光学变焦镜头 扩大焦距来达到画面由大景别持续向小 景别变化效果的一种运动镜头。使被摄 主体不断接近的镜头。
专题一运动的图像ppt课件-精品文档
vCD=30m/s V全程=0
课堂练习
9、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初
速度为v0末速度为vt,则物体在t1时间内的平均速
度为( B ) A、v = (v0+vt) / 2
vt v
B 、v > (v0+vt) / 2 B 、v < (v0+vt) / 2
v0
D、无法判断
0
t
方法点拨:v-t图中图线所围面积代表
5、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时间轴上的面积表示 正向位移,下方的面积表示负向位移.
速率-时间图象——
描述运动物体的
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
化规律
L
加速度-时间图象——
描述运动物体的
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规律
Δv
各种运动图象的对比——
思考讨论
你能定性表述下图中的各图线的运动情况吗?
s3
v3
t0
同一水平面上,斜面BC比斜面AB长,如图甲所示,一
个滑块自A点以速度vA上滑,到达B点时速度减小为零,
紧接着沿BC滑下,没滑块从 A点到C点的总时间是tC,那么图 vA
B
乙中,正确表示滑块速度的大小
v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 B ) A 甲
C
课堂练习
7、将一乒乓球由地面竖直上抛,如图所示四个图 象中,能正确描述乒乓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是图中的( B )
2、试画出与下面的
7 6
v-t图相应的s-t图和
5 4
a-t图:
3 2
1
5 v/m·s-1
4
3
2
1
o -1
1 234 5
-2
--43
《高一物理运动图象》课件
《高一物理运动图象》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引言 • 运动图象概述 • 匀速直线运动图象 • 匀加速直线运动图象 • 匀减速直线运动图象 • 圆周运动图象
01
引言
课程目标
掌握运动图象的基本 概念和原理。
能够运用运动图象解 决实际问题,提高解 题能力。
理解运动图象在解决 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移。
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
02
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
度。
加速度-时间图像(a-t图像)
03
表示物体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
加速度。
运动图象的意义
运动图象可以直观地反映物体运 动的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物理概念和规律。
通过运动图象可以分析物体的速 度、位移、加速度等物理量随时 间的变化情况,从而解决物理问
总结词
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详细描述
速度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在各个时刻的速度值。在速度图 象上,可以清晰地看出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物体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 趋势。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总结词
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详细描述
位移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其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位移图象可以直观地展示物体在各个时刻的位移值, 以及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变化趋势。通过比较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可以更好地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本 质和特点。
圆周运动的位移图象
总结词
表示圆周运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详细描述
圆周运动的位移图象同样为正弦或余弦函数 图像,表示物体在各个时刻的位移值。在匀 速圆周运动中,位移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变
目录 CONTENT
• 引言 • 运动图象概述 • 匀速直线运动图象 • 匀加速直线运动图象 • 匀减速直线运动图象 • 圆周运动图象
01
引言
课程目标
掌握运动图象的基本 概念和原理。
能够运用运动图象解 决实际问题,提高解 题能力。
理解运动图象在解决 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移。
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
02
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
度。
加速度-时间图像(a-t图像)
03
表示物体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
加速度。
运动图象的意义
运动图象可以直观地反映物体运 动的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物理概念和规律。
通过运动图象可以分析物体的速 度、位移、加速度等物理量随时 间的变化情况,从而解决物理问
总结词
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详细描述
速度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在各个时刻的速度值。在速度图 象上,可以清晰地看出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物体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 趋势。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总结词
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详细描述
位移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其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位移图象可以直观地展示物体在各个时刻的位移值, 以及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变化趋势。通过比较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可以更好地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本 质和特点。
圆周运动的位移图象
总结词
表示圆周运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详细描述
圆周运动的位移图象同样为正弦或余弦函数 图像,表示物体在各个时刻的位移值。在匀 速圆周运动中,位移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变
高中物理系列讲座--运动图像专题研究(共45张PPT)
确;10 s~15 s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汽车相对于
出发点的位移为30 m,所以A错误;15 s~25 s汽
车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 m/s,所
以D错误,B正确.
例9、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 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5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 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BC)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
解析 由v-t图象可以看出,小车的速度先增加, 后减小,最大速度约为0.8 m/s,故A、B均正确. 小车的位移为v-t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 x=85×0.1×1 m=8.5 m>8 m,C项正确,图线弯曲 表明小车速度变化不均匀,不表示小车做曲线运 动,故D项错误. 答案 D
例12.物体A、B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
利用x-t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
2. 图3-4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 参考系的位移一时间(x-t)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图3-4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s 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x0 m
注意截距含义
• 例3、甲、乙、丙三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着一条
物体做( C ) A、往复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 活学活用
拓展
v
• 在上题速度图象中,将v—t图象转换为 a—t图象(或F合—t)图象。
a
O
t
注意图像的转换
例5、物体沿直线运动,在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 位置0.5 s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0.5 t 处的速度为v2,则v1
三种常见的运动学图像归类解析
乙两物体的位移都是 2m,由v=t x 可 知,甲、 乙两物体的 平 均 速 度 相 等,选 项 C 正 确。 根
据位移—时间图像斜率的绝对值等于速度的
大小可知,乙物体一直做 匀 速 直 线 运 动,选 项
D 错误。答案为 C。
二、速度—时间图像(v-t 图像) 不论速 度—时 间 图 像 是 直 线 还 是 曲 线,
变速直线 运 动 的 速 度 规 律 推 导 出 来 的,但 它
对于任何变速运动都是适用的。
. All R例i3 ght一s物R体e由 se静r止 ve开d始 . 沿直线运动,其 加速度随 时 间 变 化 的 规 律 如 图 3 所 示。 取 物 体开始运动时的 方 向 为 正
方向,则下列关于物 体 运 动
如 图 1 所 示。 在 0~4s
内( )。
A.甲、乙 两 物 体 始
终同向运动
B.第 4s 末 时,甲、 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图1
C.甲物体的平均速度 等 于 乙 物 体 的 平 均
速度
D.乙 物 体 一 直 做 匀 加 速 直 线 运 动 由 题 图 可 知,在 0~2s 内
甲、乙两物体 同 向 运 动,在 2s~
物理部分·经典题突破方法 高一使用 2020年9月
■李 晗
运 动 学 图 像 除 了 具 有 数 学 图 像 的 简 洁、 4s内甲、乙 两 物 体 反 向 运 动,选 项 A 错 误。
形象的特点,还被赋予了 丰 富 的 物 理 意 义,能
第 4s末 甲 、乙 两 物 体 相 遇 ,甲 、乙 两 物 体 间 的
(2)位移—时间图 像 的 纵 截 距 表 示t=0 时 刻
. 物Al体l到R坐i标gh原t点s的R位e移 se,r横v截ed距.表示物体位于 坐 标 原 点 时 所 对 应 的 时 刻 。(3)位 移 — 时 间 图
运动图象及其应用专题 PPT课件 课件 人教课标版
答案:A
点评:图形中可以得出两物体的初速度 及运动特征,再结合一维图形可以得出 速度关系所对应的位移关系运用v-t图像进
行分析,
(3)运动的时间比较
例4:在轻绳的两端各栓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
者上端的小球站在3层楼阳台上,放手后让小
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
如果站在4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
要灵活运用数学的解方程的技巧,如本题在求解的过程中求v0
不是t1先 ,t2,而 求是直接(1t+ 设 2)t的 法组 得 ,这合 到 可使解题
(2)作速度图线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是解运动学问题的常用手段, 我们不难发 从 ,解 图 题 中 的 得 关 v 到 0,键 或 启 或 者者 t是 1,t2,这 是 求求 出
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时间差将
(
)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无法判断
分析:关键是选对方法,用v-t图像法如下图所示
例5:
摩托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起动, a1=1.6m/s2,稍后匀速运动,然后减速, a2=6.4m/s2,直到停止,共历时130s,行程 1600m。试求
(1)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m
解析: v/ms-1
v/ms-1
vv12
v1 v2
0.5t 0.5s
t/s t
0.5s 0.5t
t t/s
(2)追击问题
5.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
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
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
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
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
点评:图形中可以得出两物体的初速度 及运动特征,再结合一维图形可以得出 速度关系所对应的位移关系运用v-t图像进
行分析,
(3)运动的时间比较
例4:在轻绳的两端各栓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
者上端的小球站在3层楼阳台上,放手后让小
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
如果站在4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
要灵活运用数学的解方程的技巧,如本题在求解的过程中求v0
不是t1先 ,t2,而 求是直接(1t+ 设 2)t的 法组 得 ,这合 到 可使解题
(2)作速度图线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是解运动学问题的常用手段, 我们不难发 从 ,解 图 题 中 的 得 关 v 到 0,键 或 启 或 者者 t是 1,t2,这 是 求求 出
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时间差将
(
)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无法判断
分析:关键是选对方法,用v-t图像法如下图所示
例5:
摩托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起动, a1=1.6m/s2,稍后匀速运动,然后减速, a2=6.4m/s2,直到停止,共历时130s,行程 1600m。试求
(1)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m
解析: v/ms-1
v/ms-1
vv12
v1 v2
0.5t 0.5s
t/s t
0.5s 0.5t
t t/s
(2)追击问题
5.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
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
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
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
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
对三类运动图像的剖析及应用.精选ppt
图3
A.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 移大小为4 m C.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 移大小为4 m
解析 甲图象中的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方向不变,没 有来回运动,只是相对于原点的位移,一开始为负,后来为 正,选项B正确;乙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先 是负向变小,后正向增大,有来回运动,选项C正确。 答案 BC
解析 由匀加速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v2=2a1x,可知 v-x 图象应为开口向 x 轴正方向的抛物线的一部分,故 C、D 错; 当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由 v2-v02=2a2x,则 v2=v02+2a2x, 且 a2<0,所以 v-x 图象应为开口向 x 轴负方向的抛物线的一 部分,故 A 对,B 错。 答案 A
解析 在x-t图象中图线表示的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 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由于甲、乙两 车在0~t1时间内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故在这段时间内两车通 过的位移和路程均相等,A、B选项均错;在v-t图象中,t2 时刻丙、丁速度相等,故两者相距最远,C选项正确;由图 线可知,0~t2时间内丙的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故丙的平均速 度小于丁的平均速度,D选项错误。 答案 C
A.因刹车失①灵前图小汽线车已与减速坐,不标会追轴尾 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大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1中图线甲; (3)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小。 突破二 图象问题的解题思想
运用图象解题的能力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运动速度的大小。
A.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 移大小为4 m C.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 移大小为4 m
解析 甲图象中的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方向不变,没 有来回运动,只是相对于原点的位移,一开始为负,后来为 正,选项B正确;乙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先 是负向变小,后正向增大,有来回运动,选项C正确。 答案 BC
解析 由匀加速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v2=2a1x,可知 v-x 图象应为开口向 x 轴正方向的抛物线的一部分,故 C、D 错; 当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由 v2-v02=2a2x,则 v2=v02+2a2x, 且 a2<0,所以 v-x 图象应为开口向 x 轴负方向的抛物线的一 部分,故 A 对,B 错。 答案 A
解析 在x-t图象中图线表示的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 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由于甲、乙两 车在0~t1时间内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故在这段时间内两车通 过的位移和路程均相等,A、B选项均错;在v-t图象中,t2 时刻丙、丁速度相等,故两者相距最远,C选项正确;由图 线可知,0~t2时间内丙的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故丙的平均速 度小于丁的平均速度,D选项错误。 答案 C
A.因刹车失①灵前图小汽线车已与减速坐,不标会追轴尾 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大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1中图线甲; (3)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小。 突破二 图象问题的解题思想
运用图象解题的能力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运动速度的大小。
运动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PPT课件
第11页/共17页
七 动作分析举例
• (一)上肢动作分析一 • 引体向上以解剖姿势为准,解剖姿势握杠为正手握杠,旋内后握杠为反手握杠。 • 1.开始姿势:双手正手握杠,直体悬垂。 • 2.划分动作阶段 • 第一阶段”引体向上“ • 第二阶段”向下还原“
第12页/共17页
第13页/共17页
引体向上开始 阶段(正握)
第5页/共17页
• 4.参与完成某一动作的肌肉是多方面的,但起主导作用的肌肉 是原动机。
• 5.环节受力分析法的目的就是寻找动作中的原动机。 • 6.环节受力分析法中的”受力“主要指两种力,一种是外力,
一种是内力。外力作用于运动环节上,包括重力、阻力、支撑 反作用力等。内力只有一个,即;肌力。 • 7.环节受力分析法的实质是通过环节受力情况来定性分析肌拉 力的方向和作用。
第14页/共17页
引体向上 阶段(正握)
3.列表分析(引体向上阶段)
环节名称
胸阔部相 对肩带
胸阔部相 对肩带
肩带相对 上臂
上臂相对 前臂
前臂相对 手腕
手掌相对 手指
近节手指 相对远 节手指
关节与运动 于外力关系
肩胛骨下回 反同 旋
肩胛骨后缩 反同 肩关节伸
反同
肘关节屈 反同
腕关节屈 反同
掌指关节屈 反同 (保持) 指关节屈 反同 (保持)
• 一体育运动中动作分析介绍 • 二解剖学动作分析的概念 • 三环节受力分析法的运用 • 四一般运动动作的三种情况 • 五解剖学动作分析的内容与步骤 • 六小结与建议 • 七动作分析举例
主要内容
第1页/共17页
一体育运动中动作分析介绍
• 1.体育运动中的动作分析从广义上讲,不仅限于运动解剖学,还有人体运动学、人体生物力学、专项技术理论 等。采用的方法也不仅限于解剖学动作分析,还涉及更多的生物力学方法分析。例如:利用快速摄影、图 片、图像解析、测力台记录、等动测力系统、肌电技术应用。
七 动作分析举例
• (一)上肢动作分析一 • 引体向上以解剖姿势为准,解剖姿势握杠为正手握杠,旋内后握杠为反手握杠。 • 1.开始姿势:双手正手握杠,直体悬垂。 • 2.划分动作阶段 • 第一阶段”引体向上“ • 第二阶段”向下还原“
第12页/共17页
第13页/共17页
引体向上开始 阶段(正握)
第5页/共17页
• 4.参与完成某一动作的肌肉是多方面的,但起主导作用的肌肉 是原动机。
• 5.环节受力分析法的目的就是寻找动作中的原动机。 • 6.环节受力分析法中的”受力“主要指两种力,一种是外力,
一种是内力。外力作用于运动环节上,包括重力、阻力、支撑 反作用力等。内力只有一个,即;肌力。 • 7.环节受力分析法的实质是通过环节受力情况来定性分析肌拉 力的方向和作用。
第14页/共17页
引体向上 阶段(正握)
3.列表分析(引体向上阶段)
环节名称
胸阔部相 对肩带
胸阔部相 对肩带
肩带相对 上臂
上臂相对 前臂
前臂相对 手腕
手掌相对 手指
近节手指 相对远 节手指
关节与运动 于外力关系
肩胛骨下回 反同 旋
肩胛骨后缩 反同 肩关节伸
反同
肘关节屈 反同
腕关节屈 反同
掌指关节屈 反同 (保持) 指关节屈 反同 (保持)
• 一体育运动中动作分析介绍 • 二解剖学动作分析的概念 • 三环节受力分析法的运用 • 四一般运动动作的三种情况 • 五解剖学动作分析的内容与步骤 • 六小结与建议 • 七动作分析举例
主要内容
第1页/共17页
一体育运动中动作分析介绍
• 1.体育运动中的动作分析从广义上讲,不仅限于运动解剖学,还有人体运动学、人体生物力学、专项技术理论 等。采用的方法也不仅限于解剖学动作分析,还涉及更多的生物力学方法分析。例如:利用快速摄影、图 片、图像解析、测力台记录、等动测力系统、肌电技术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因为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是物体的位移,故在 0~t1 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故根据 v =xt 可知,甲车 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选项 A 正确,C 错误;因为乙车做变减 速运动,故平均速度不等于v1+2 v2,选项 B 错误;因为图线的 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故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逐渐 减小,选项 D 错误。 答案 A
2.v-t图象 (1)图线的物理意义: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 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3)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①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大 小。 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位移的 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 时间内位移的方向为负方向。
(4)三种v-t图象的特例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如图4中 图线甲。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线乙。
图4
③ 若v-t图象是曲线(如图5),不同点切线的斜率不同,表 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图线丙表示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变大, 图线丁表示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第4课时 (小专题)对“三类”运动图象 的剖析及应用
突破一 “三类”运动图象的比较 1.x-t图象
(1)图象的意义 ①图线的物理意义: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 间变化的规律。 ②图线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 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三种x-t图象的特例
应用运动图象解题“六看” (1)看“轴”xv--tt图图象象纵纵轴轴表表示示位速移度 (2)看“线”xv--tt图图象象上上倾倾斜斜直直线线表表示示匀匀速变直速线直运线动运动
(3)看“斜率”xv--tt图图象象上上斜斜率率表表示示速加度速度 (4)看“面积”:v-t 图象上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 表示位移
1.x-t图象、v-t图象都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图象中各点 的坐标值x、v与t一一对应。
2.x-t图象、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 3.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所描述的运动都是直线运
动。
【变式训练】 1.(多选)物体甲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速度与时间图
象分别如图3甲、乙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图2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解析 在x-t图象中图线表示的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 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由于甲、乙两
车在0~t1时间内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故在这段时间内两车通 过的位移和路程均相等,A、B选项均错;在v-t图象中,t2 时刻丙、丁速度相等,故两者相距最远,C选项正确;由图 线可知,0~t2时间内丙的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故丙的平均速 度小于丁的平均速度,D选项错误。 答案 C
图5
【典例2】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14)甲、乙两汽车在一 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 -t图象如图6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图6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1+2 v2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 增大
(5)看“纵截距”xv--tt图图象象表表示示初初位速置度
拐点转折点:一般表示从一种运动 变为另一种运动 (6)看“特殊点”交点:在x-t图象上表示相遇,在v-t 图象上表示速度相等
【变式训练】 2.(2014·江苏卷,5)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 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图1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1中图 线甲;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如图线乙。 ③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 静止状态,如图线丙。
【典例1】 (2014·安徽淮北)如图2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 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 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 移大小为4 m C.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 移大小为4 m
解析 甲图象中的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方向不变,没 有来回运动,只是相对于原点的位移,一开始为负,后来为 正,选项B正确;乙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先 是负向变小,后正向增大,有来回运动,选项C正确。 答案 BC
解析 由匀加速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v2=2a1x,可知 v-x 图象应为开口向 x 轴正方向的抛物线的一部分,故 C、D 错; 当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由 v2-v02=2a2x,则 v2=v02+2a2x, 且 a2<0,所以 v-x 图象应为开口向 x 轴负方向的抛物线的一 部分,故 A 对,B 错。 答案 A
3.位置坐标图象 表示物体位置的坐标图,图线表示物体实际运动的路线,
在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图上能表示出物体运动的位移。
【典例3】 (2013·全国新课标Ⅰ,24)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 具车A和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 有一红色标记R。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B 和R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0,-l)和(0,0)点。 已知A从静止开始沿y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 运动,B平行于x轴朝x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 动的过程中,标记R在某时刻通过点(l, l)。假定橡皮筋 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运动速度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