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笔记

合集下载

古代文论选讲笔记 1到18周 12汉2

古代文论选讲笔记   1到18周  12汉2

古代文论选讲 主讲:赖力行导语: 本课程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文、史、哲不分,古代的文学和文学思想往往成为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门类,因此,《古代文论》一直是国学的一门基础课。

同时,回顾当代中国文艺学的发展,古代文论的遗产和西方文论一起,共同构成中国现代文艺理论的两大资源,这又使《古代文论》成为文艺学的主要后续课程之一。

【补充:1、文:一切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

天文、地文、人文(文饰)】第一讲 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第一,古文论资料的杂揉性、分散性特点;(古人说话点到即止;举一反三) 第二,直观领悟和内省体验的思维特点 ;多点兴、逗引的隐喻,少分析性解说的表述特点。

第三,由上述两个特点,决定了古代文论范畴、术语、命题的模糊性、具象性和多义性特点。

第四,从分体文论的角度,古代诗论发达,小说戏曲理论发展较迟;第五,注重语言技巧,汉语修辞诗学占有重要地位。

第六,中国文化儒家为主导,带来古代文论重教化的传统。

(儒家文化特点:修身养性、养浩然之气。

重教化:道德、伦理。

)【补充:1、《四库全书》“诗文评”。

2、诗话、词话(专门讲诗词的作品《沧浪诗话》、《人间词话》 )3、总集:“序”、“跋”。

4、单篇论文《典论·论文》 《与元九书》 ;专著《文心雕龙》。

5、四声八病 (沈约 “四声八韵”)诗论中最早的是《诗经》,《诗经》之论是最早的诗论,关于诗的论述比较具体。

小说:消小,微不足道。

正儿八经之外的,可以自娱的,娱人的。

】小说:可以自娱自乐的、非正经的文章。

(最早的概念)不登大雅之堂,至明清才发展起来。

第二讲 中国古代文论的历史分期第一编:中国古代文论的奠基(先秦两汉)。

第二编:文学自觉意识的崛起与文论体系的创建(魏晋南北朝)。

第三编:古代诗歌、散文理论的演进(唐宋金元)。

第四编:小说戏曲理论批评的兴盛与古典诗学的总结(明至清中叶)。

第五编:传统与西学的融合(晚清)。

初稿:叶海坤 初审:张万康 复审:吴希楹第三讲先秦儒家文论选讲古代文论的萌芽:“美刺”、“诗言志”、“中和之美”。

学习笔记《中国古代文论大纲》

学习笔记《中国古代文论大纲》

中国古代文论大纲一、先秦文论1、概况先秦文论处于萌芽状态。

主要成就反映在诸子著述中。

儒、道两家共同奠定了古代文论的基础。

孔子:兴观群怨(社会作用);孟子:知言养气、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文学批评);荀子:明道、征圣、宗经(创作原则);墨子:尚质、尚用,言有三表;韩非:反对文学,“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

2、《诗言志》出自《尚书》。

概括了诗歌表情达意的基本特征,诗是表现的,抒情的;提出诗歌教育作用的要求和理论,诗歌内容、形式、作用互相联系。

“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论“开山的纲领”。

3、孔子《论语》一、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为封建礼教、政治服务。

提出“兴观群怨”说:观风俗,考得失,干预政治,“事父事君”。

二、主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先“质”后“文”,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

主张“文质彬彬”,要求文质并重,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

三、重视“中和”之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放郑声”。

四、提出文学批评的思想和艺术标准,即“善”和“美”。

“尽善尽美”。

4、墨子基本精神:尚质、尚文。

《非乐》否定反对音乐。

《非命》中提出“言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即有所根据,有所考察,有所应用。

说明了文学应植根于历史和现实的基础并服务于社会人生的性质和功能。

5、孟子一、“以意逆志”说:“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诗歌语言有其艺术表现的特殊性;2、注重文学作品内容、形式、表现手法的整体性和统一性;3、读者在批评中的主体能动作用。

二、“知人论世”说:看到作品与作家本人及其所处时代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知言养气”说:“知言”指能够看到各种言辞背后所隐藏的实质;“养气”指人内在的修养,“养气”决定“知言”,肯定读者水平、修养在批评中的决定意义。

6、庄子一、主张自然朴素为美。

二、论述了“言”与“意”的关系。

提出“得意忘言”,“言不尽意”指言的最终目的是传意,但又不能尽意。

“意之所随者”指事物最精妙的“道”是难以用语言来直接表达的。

中国古代文论 自考复习笔记

中国古代文论 自考复习笔记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资料(1)选择题第一章:先秦1、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艺观,大体上表述于以("兴观群怨"为核心的批评观)2、孔子的"诗可以兴"中的"兴",朱熹解释为( "感发志意"和"托物兴辞" )3、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韶》乐是( "尽美矣,又尽善也" )4、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及他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读者之意)5、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里的"其人"是指(作者)6、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正是在其"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前提下形成的.其哲学基础是孟子的("仁政"理论)7、孟子"知言养气"说中的"养气"是指作家应该(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8、《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崇尚自然,反对人为)9、《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意在言外)10、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庄子》较深的影响)第二章:两汉1、司马迁认为: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理想和正确的政治主张,而遭到统治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并因而总结出了("发愤著书"说)2、《毛诗大序》的作者据《汉书》的《儒林传》、《艺文志》应该是(卫宏)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4、"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几句关于情志关系的论述出自(《毛诗大序》)5、"《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几句话出自(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6、王充《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第三章:魏晋南北朝1、最早提出"文人相亲,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曹丕)2、提出"诗赋欲丽"这一观点的是(曹丕《典论·论文》)3、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典论·论文》A、《文心雕龙·体性》B、《文赋》C、D、《诗品序》4、认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古代文论家是(曹丕)5、在文体论上把文章分为"四科"、八种和十类的古代文论家分别是(曹丕和陆机)6、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说的是《文赋》7、陆机《文赋》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遗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宜."这里的"会意"是指(具体构思)8、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应、和、悲、雅、艳的五条标准.这五条标准都是用音乐来比喻.其中的"悲"是指(文学创作要能充分体现鲜明的爱憎感情,能真正感动人)9、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一部体大思精的古代文学理论、美学理论著作是(《文心雕龙》)10、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11、刘勰提出了"体性"的概念,讲的是(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12、《文心雕龙·风骨》篇中的"风格",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13、与《文心雕龙》一起,代表了齐梁时期文学批评最高成就的是(《诗品》)14、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是("直寻" )15、钟嵘评诗,把历代五言诗人分为两大体系,它们的源头则分别是《诗经》和《楚辞》第四章:隋唐五代1、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提出了("兴寄"和"风骨"说)2、提出诗歌应该"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主张的是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3、皎然的诗论作品除《诗仪》一卷外,最重要的是《诗式》4、提出"取境"问题,并认为"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的唐代诗论家是皎然5、韩愈提出了"气盛言宜"论.所谓"气盛"是指作家仁义道德造诣很高而体现出的一种精神境界,一种人格境界6、韩愈的"不平则鸣"论,从实质上看是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7、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文论家是白居易8、提出"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理论的唐代诗论家是司空图9、司空图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钟嵘《诗品》的"滋味"说10、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四外"说来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的古代诗论家是司空图第五章:宋金元1、在道与文的关系上,欧阳修在《答吴充秀才书》里的观点是"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2、提出"诗穷而后工"的古代文论家是宋代欧阳修3、(作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段文论出自于苏轼的《答谢民师书》4、在《送参寥师》一诗中提出用佛教"空静"观来说诗的是苏轼5、苏轼的所谓"枯淡"说,其意思是指诗应在平淡中隐含丰富的意味和理趣6、李清照在《论词》提出的著名观点是词应"别是一家"7、宋代诗话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严羽《沧浪诗话》8、提出以禅喻诗的"妙悟"说的古代诗论家是宋代严羽9、提出"诗有别材"、"别趣"说的是严羽的《沧浪诗话》10、批评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是严羽11、元好问的《论诗十三首》第六首:"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这是批评潘岳文格与人格的不统一12、元好问的《论诗十三首》第八首:"沈宋驰骋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这是说沈宋诗仍袭齐梁诗风,陈子昂改革诗风有巨大功绩第六章:明代1、谢榛诗论讨论的中心之一是情景问题.他主张"情景适会"2、"诗有可解、有不可解、有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这个通达的诗论观点出自谢榛的《四溟诗话》3、李贽"童心"说的"童心"就是真心4、提出"《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的著名观点的文论家是李贽5、提出诗文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著名口号的是公安派中的袁宏道第七章:清代1、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指出二者分别是"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2、"《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这段文论作者是金圣叹3、李渔认为戏曲创作在"立主脑",他的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曲的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4、李渔的一部内容涉及戏曲、歌舞、建筑、园林、饮食等方面的著作是《闲情偶寄》5、王夫之的诗学著作颇丰,其中一部论古代诗歌创作、批评、鉴赏的诗话性著作是《明诗评选》6、"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段诗论出自王夫之的《姜斋诗话》7、自《文心雕龙》之后理论性和体系性最强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是《原诗》8、把创作客体("在物者")分为理、事、情三个方面,把创作主体("在我者")分为才、胆、识、力四个要素的清代诗论家是叶燮9、《原诗》作者认为在才、胆、识、力四个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识10、提出诗歌创作要有"神韵"因而提出"神韵"说的诗论家是(王士禛)11、清人张宗柟辑王士禛论诗之语为《带经堂诗话》12、沈德鸿的论诗著作是《说诗晬语》13、沈德鸿在诗歌理论上提出了"格调"说14、袁枚的诗论著作主要有《随园诗话》15、为了与沈德鸿的"格调"说相抗,袁枚提出了"性灵"说第八章:近代1、刘熙载在文艺美学方面的代表作是《艺概》2、"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这段文论出自刘熙载《艺概》3、近代改良主义小说理论纲领、"小说界革命"宣言的是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政之关系》4、提出小说理论"熏、浸、刺、提"说的清代或近代文论家是近代的梁启超5、"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这段话的作者是梁启超6、王国维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是《人间词话》7、王国维词学理论核心是"境界"说8、"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我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这段著名词论出自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填空题总复习概要第一章:先秦1、孔子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他言行记录的著作《论语》.2、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3、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4、孔子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5、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以意逆志"与" 知人记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6、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7、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8、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9、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留志,是为得之."10、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11、《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文,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12、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13、《庄子·外物》篇中提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对文学艺术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尤其是诗歌创作,往往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而《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14、《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注重文学作品要"意在言外"的传说,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5、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一边的,均与先秦诸子著作中《庄子》一书的文艺思想有着较深的关系.第二章:两汉1、司马迁在刘安评价屈原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离骚》"怨"的特点,认为"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伟人的事迹,更概括出"发愤著书"说,这种说法正是在他评论屈原及其作品基础上的扩展.3、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4、《汉书》的《儒林传》、《艺文志》都认为汉代治《毛诗》的是毛公,他是赵人,为河间王博士.因此,《毛诗序》的作者当是卫宏.5、教材指出:《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性的一面.6、《毛诗大序》还提出了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7、《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8、《毛诗大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9、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佚文篇》),这也建立在其自然论的基础上.10、王充在《论衡》多处提到"增",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妄增,即是说假话;二是妥增,则是在不悖事理的前提下,对语言表达来一点夸大其辞的修饰,对事情描摹得更鲜明.这种"增"就很像文学创作中的夸张手法.第三章:魏晋南北朝1、《典论·论文》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特点之关系.即所谓的"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不应"各以所长,相轻所短".2、曹丕《典论·论文》把文章分为四科八种.3、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建安七子"指的是建安时期的七位作家,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4、《典论·论文》说,"夫文本而未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5、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章分"四科":即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实际上共分八种文体.6、《典论·论文》特别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观点.7、魏晋南北朝最著名的四部文学理论批评论著,按时间先后是《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8、教材指出:《文赋》的中心是论述以构思为主的创作过程.9、陆机在《文赋》中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说,对诗歌抒情而不受"止乎礼义"束缚产生了巨大作用.10、在艺术技巧方面,还特别提出了几个重要的原则,即"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遗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11、陆机在《文赋》中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遗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会意"是指具体构思,"遣言"是指词藻问题,"音声迭代"指语言的音乐美.12、陆机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提出了五条标准,这就是应、和、悲、雅、艳.13、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14、教材认为: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所说的文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广义的文指的是宇宙万物的表现形式,如日月山川动植品类,则是万物之文.狭义的文当即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章.15、教材认为:刘勰所说的"道",具有儒,道,佛三教合流的含义.16、《神思》篇列《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重点论述了艺术思维中的想象问题,提出了"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17、刘勰提出的"体性"概念,讲的是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能(才性) 之间的关系.18、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体"的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形式,二是指文学作品的不同风格特点."性",是指作家的才能和个性.19、刘勰提出个性形成有四个的因素: 才,艺,学,习,对于先天禀赋和后天培养,刘勰能兼顾而不偏废.20、刘勰在《体性》篇中把文学风格归纳为八种基本类型:"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 壮丽"、"新奇"、"轻靡".21、刘勰提出"风骨"这一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对后世文学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当是一种精要轻健的语言表达.22、魏晋南北朝时期四部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和《诗品》的作者分别是曹丕、陆机、刘勰、钟嵘.23、《诗品》与《文心雕龙》,代表了齐梁时期文学批评的最高成就.24、在诗歌创作实践上,《诗品》品评了汉魏至齐梁122 位诗人的五言诗.25、钟嵘的"文想"思想的核心是"直寻".26、钟嵘在《诗品序》中指出:诗歌既是人的"心情摇荡"的产物,又可以反作用于的"性灵".27、钟嵘诗论的根本主张是提倡"自然英旨"(见《诗品序》),强调感情真挚.28、钟嵘认为,"诗"是抒情文学,"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见《诗品序》).他要改革"雕缋满眼"的不良诗风,崇尚清新自然.29、钟嵘把"滋味"作为衡量作品的重要尺度,使之成为古代文论中的基本美学范畴.30、钟嵘提出了以怨愤为主要内容的"风骨"论,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风力"为主干,同时"润之以丹彩",只有"风力"与"丹彩"均备,才是最好的作品.31、钟嵘所最欣赏的诗人都符合"风力"与"丹彩"均备的标准,这实际上为他所憧憬的"建安风力"树立了标准.32、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风,三曰赋."第四章:隋唐五代1、陈子昂的《修竹篇序》,就是他诗歌革新主张的一个纲领.2、"汉魏风骨,晋宋莫传"是陈子昂对齐梁文学提出的尖锐批评.3、"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是陈子昂对齐梁诗风徒具华丽词藻而匮乏深微的情志寄托的批判.4、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对齐梁文学提出了"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判,从另一方面说,这也体现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的正面主张:要求诗歌创作重视"兴寄"和"风骨",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5、陈子昂的代表诗作《感遇》三十八首和著名的短诗《登幽州台歌》都是体现他的诗歌理想的兴寄深远、风清骨峻之作.6、唐代皎然的诗论代表作是《诗式》,另有《诗仪》一卷,全书已佚,只在其他书中有所引录.7、皎然的诗论,侧重于探讨诗歌的艺术创造精规律.而他关于内在艺术规律的探讨,较为集中的,则是意境的创造问题.8、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还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9、教材认为韩愈提出的"气盛言宜"论中的"气盛",是指作家仁义道德修养很高而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已不复是抽象的仁义道德教条.10、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的观点,使他的古文理论高于前人.11、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他的" 不平则鸣"论,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12、韩愈的"不平则鸣"论,从实质上看是和司马迁提出的" 发愤著书"说一脉相承的.13、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主要集中在他的长文《与元九书》中.此外在《读张籍古乐府》、《寄唐生》、《新乐府序》等诗文中,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14、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他强调的重点在于"义",也就是主张用诗歌达到一种功利目的,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这明显地继承了传统的儒家文论思想.15、白居易在诗歌艺术表现上,忽视艺术要含蓄蕴藉的原则,主张要写得"其言直而切",要"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新乐府序》),这样写出的作品,必然会直白露.16、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教材认为这是讲意境的基本性质.17、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思于境偕"的主张,教材认为,"思"可以理解为创作中的神志,即艺术思维活动,但侧重在创作主体的情志意趣活动;"境"则是激发诗情意趣并且表现之的创作客体境象."境"与"思"偕往,相互融汇,这就构成了作品的意境世界.18、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从鉴赏诗歌的角度,开宗明义地把" 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19、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钟嵘《诗品》的" 滋味"说,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深化.20、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第五章:宋金元1、欧阳修晚年作《六一诗话》,开诗论中诗话之一体.2、教材认为:在文道关系上,欧阳修步趋韩愈,重申了道对文的重要性,认为" 道胜者文不难自至"(《答吴充秀才书》),反对"道未足而强言",片面追求文辞.3、" 诗穷而后工"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里表露得比较重要的诗论思想.4、苏轼在《与谢民师书》中说:作文要"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5、在具体的形象描写上,苏轼提出" 随物赋形"的主张,强调主体在创作时与对象的一种顺应而自然的关系.6、在《送参寥师》一诗里,苏轼采用了佛教的" 空静"观来说诗:"欲会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讲到了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所构成的一种最佳精神状态.7、李清照对当时有些人认为诗与词并无本质区别,词即长短句之诗的观点持不同看法,著《论词》一篇,主张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限,提出了词" 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8、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出了对词创作的一些审美要求,主要有:一,勿" 破碎";二,要有" 铺叙";三,讲" 故实";四,要求词的格调高雅、典重.9、严羽是宋代著名的诗论家,他论诗的代表作是经后人编辑成书的《沧浪诗话》.10、严羽强调学诗要以" 识"为主,就是说诗人要有高度的审美判断力.11、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了" 妙悟"说,这是他以禅喻诗的核心内容.12、"妙悟"是就诗歌创作主体而言的," 兴趣"则是"妙悟"的对象和结果,即诗人直觉到的那种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13、"兴趣"是"兴"在古典诗论里的一种发展,它与钟嵘所说的" 滋味"、司空图所说的" 韵味"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14、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15、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以!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盖寡也."16、元好问是金代诗坛上杰出的诗人,也是重要的诗论家,他所写的《论诗三十首》绝句,上继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下开清代王士禛、袁枚等人的续作,影响深远.17、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第六首中说:" 心声心画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千古高情《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批判了晋代诗人格与文格不统一的现象.18、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四首说:"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赞扬了陶渊明诗天然浑朴之美.19、《词源》是张炎晚年之作,是李清照词论著作《论词》之后最为重要的一家词论专著.20、教材指出:在《词源》中,张炎首先确立了" 雅正"的审美标准;其次,他又提出了" 清空"的审美要求,第三,他还提出了" 意趣"的审美要求.21、张炎在《词源》中说:"词要清空,不要质实. 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味."22、张炎在《词源》中说:苏轼的《水调歌头》、《洞仙歌》,王安石的《桂枝香》,姜夔的《暗香》、《疏影》等词"皆清空中有意趣,无笔力者未易到."第六章:明代1、明代诗论家谢榛的论诗著作主要是《四溟诗话》,一名《诗家直说》.2、教材认为,谢榛诗论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情景",他说:"诗乃模写情景之具"(《四溟诗话》卷四).又说:"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同上卷三)3、教材认为:谢榛主张情和景应该互相融合,而二者的融合取决于"情景适会".(《四溟诗话》卷二)4、谢榛认为诗有体、志、气、韵四要素.他说:"四者之本,非养无以发其真,非悟无以入其妙."(《四溟诗话》卷一)5、谢榛认为诗有兴、趣、意、理四格.这四格其实就是诗歌的四种审美类型.6、李贽对文学理论批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提出了" 童心"说.7、李贽认为:"《水浒传》者, 发愤之所作也."将之与司马迁的" 发愤著书"的传统联系起来,给予它与正统诗文一样的地位.8、李贽的"童心"说理论观点与明代前后七子派强调复古摹拟是对立的,成为后来公安派性灵说的直接的理论源头.9、明代公安派以公安人三袁为代表,其中袁宏道是公安派的中坚.他提出了" 独抒性灵"的口号.10、公安派中的袁宏道提出了"独抒性灵"的口号,其所谓"性灵"与李贽所说的" 童心"说是一致的.第七章:清代1、金圣叹称《离骚》、《庄子》、《史记》、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为"天下六才子书".他的文学评论尤以评点《水浒》、《西厢》著名.2、金圣叹是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上最有成就的批评家.3、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他说:"某尝道《水浒传》胜似《史记》,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却不是乱说,其实《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4、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 立主脑".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曲的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他说:"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闲情偶寄》)5、王夫之的诗学著作有《诗广传》、《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等.6、王夫之认为"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一是"神于诗者, 妙合无垠";二是"巧者则有情中景";三是还有一种" 景中情".7、叶燮著作颇丰,尤以其诗学著作《原诗》内外篇著称,被认为是继刘勰《文心雕龙》后。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纲要笔记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纲要笔记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纲要第一章:先秦两汉文论第一节尚书、舜典(节录)1、《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与典章文献的汇编。

“尚”即上,“尚书”即上古之书,故名《尚书》。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是儒家经典,称《书经》。

2、诗言志的观点:答:“诗言志”是我国上古时期人们对诗的本质、特征、作用的认识和概括,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关于诗的最早的一个定义,它对我国诗歌创作与批评的影响源远流长。

“志”指意志和感情。

诗的本质在于言志抒情,诗的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媒介来表达感情,抒发志向,诗的作用表现在它的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上。

3、诗歌的教育作用的观点:答:从《尚书?舜典》中“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杰,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诗歌、音乐、舞蹈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它可以使贵族的子弟正直而温和,宽宏而庄严,刚毅而不苛刻,简易而不傲慢,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这种对于文艺的政治教化作用的认识,成为对中国文艺理论批评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主导性认识。

4、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答:“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和“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描述,反映了上古时期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关系。

《尚书?舜典》中的描述,也为后代研究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依据。

5、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认识:答:①帝命令夔主管音乐,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官办的乐队,也可能就是后代“学在官府”的前身。

②“教胄子”说明当时已经把音乐作为政治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也就是后世“诗教”的前身。

③文中指出诗(歌辞)、歌(演唱)、声(音乐)、律(伴奏)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了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开启了对艺术本身规律研究和探讨的先河。

④文中“击石拊石”和“百兽率舞”描绘,说明当时歌舞可能已经有了统一指挥的形式以及简单的化装。

有可能出现的综合性的大题一、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学在官府”“诗教”“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统一指挥形式及简单化装。

中国古代文论笔记

中国古代文论笔记

1、 诗言志:最早见于《尚书·尧典》主要是说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意的,或人的志意形诸语言即为诗。

“志”侧重于指一种与政治交往和道德教化有关的社会化情感意志,不同于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个性情感。

“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理论的开山纲领,概括地说明了诗歌表现作家思想感情的特点,也涉及到了诗的认识作用。

2、思无邪”的真实意旨:(1)“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篇的总评,是孔子用《诗》中的原意来概括《诗》的总体特征。

(2)《礼记·乐记》有“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的说法,暗示“无邪”即“中正”,可以说“无邪”就是孔子论《诗》所强调的“中和”的美学原则。

他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从这个原则说的。

(3)另外,“思”在《鲁颂》原文中是发语词,并不实指性情。

那么“中正无邪”作为中庸之道在文艺思想上的反映,不但可以指性情之正,而且也指温柔敦厚、含蓄温婉的言说方式。

3、兴观群怨: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所谓“兴”,宋代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孔安国说是“引譬连类”,意思是从审美角度认为“兴”是感发志意,是从欣赏诗歌中获得一种感染和审美感受。

“观”是指诗歌的认识作用,汉代郑玄解释为“观风俗之盛衰”,朱熹解释为“考见得失”,对于社会状况、政治得失,是“观”的一方面内容。

另一方面还可以观咏诗者的品性与志向。

“群”,指《诗》可以使人统一思想,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指《诗》有抒写不满,泻导人情之功用。

孔子用“怨”肯定了诗有批判现实的作用。

4、“以意逆志”说的理论意义“意”指作品的意旨,“志”指作诗者的思想,“以意逆志”的意思是解说或理解诗歌不要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而望文生义,而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作机械理解,必须领会全篇的意旨,并结合自身体会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和意向。

孟子提出“以意逆志”旨在反对割裂章句,或者局限于字面意思而歪曲诗的本意,主张从诗的整体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是对春秋战国时代以断章取义方式说诗的反驳和纠正。

四川:《古代文论》自考笔记

四川:《古代文论》自考笔记

古代文论自考笔记1.1诗言志:是《尚》中崇高的美学思想。

志的内涵在先秦时就有发展变化,在国家政治语境中,一般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战国中期后,志的含义泛化,包括人的思想、意愿、感情等。

唐孔颖达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中古“诗言志”说的实质,就是把诗看作是人的心灵的表现,此基本确立了中国文艺的民族特点。

1.2孔子的文艺观及对现实主义传统的影响:1、阐述了文艺与道德的关系,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看到了诗乐对培育人的道德修养的巨大作用,即教化作用,对诗乐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作用有所忽略。

2、涉略了文艺与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

认为巧妙赋诗对于处理国际关系、维护本国利益十分重要。

3、确立了“诗无邪”的文学批评标准。

“诗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音乐上说,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

从文学作品来说,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直露,应尽量委婉曲折。

4、论文学的社会作用。

孔子从“诗教”的观点出发,对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给了很高的评价,提出了“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认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感情,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5、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文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历代文论笔记

历代文论笔记

古代文论笔记:导言:一:古代文论学科的形成古今之争中国古代人所说的“稳”,不是我们现代所理解的“文学”1.“文学”概念的时代性古人的“文学”不等于现在的“文学”古人的“文学”是指一个人懂得修学之术,懂得表达。

——孔子认为的“文学”。

在现实中很难给“文学”下一个正面的定义,但是可以下一个朦胧的定义。

“先验的前提”:除在我们的,任何明确地认识之外(在潜意识里),虽然你不知道儿就这么做了,就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是什么样子的。

方法有:历史比较法。

文学观念历史发展,这个“历史发展”是没有连续性的。

2.古代文论的知识形态A:古代文论不是从古贯穿到今的,他完完全全产生于现代。

B:发展过程:3个阶段①解放前②文革前③文革后关于①:1910年左右北大成立了国文系。

1919年统编教材《文学概论》最早出现的是1927年陈钟凡写了《中国文学批评史》文言文、7万字、勾勒出了古代文论的大致。

1934年,罗根泽写了《中国古代批评史》只写到六朝 1934年,郭少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1947年写了(下卷)1944年,《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醉拳的,还有方孝岳的《中国文学批评》。

②:《中国文学发展史》改了4次,郭少虞坝上、下卷渐变为一卷,大大减少了篇幅。

霍松林老师写了《形象就是好》和《西厢评传》“比兴”讨论——文学批评的政治态度。

③:文革后,高校恢复招生,以不断膨胀的速度在增长,很多人都写这方面的书籍,无法罗列,数量很多但质量不是很明显。

较著名的有:复旦的蒋凡、顾易生、黄霖共写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篇幅很庞大。

人大的黄葆桢《中国文学理论史》奠定了复旦和人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判断:这个学科自从1934以来就没有新的发展。

这门学科从出生时就是个老头的小孩子。

3.古代文论的指示对象古代的文学理论(对象):①古代的“文学”,中国古人没有现在的“文学”,仅仅是一个模糊的观点,甚至认为用文字写出来的就是文学。

用最简洁的话来表达他的意思。

中国历代文论选读备考笔记

中国历代文论选读备考笔记

备考笔记先秦时期《尧典》记录了最早的文学理论。

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诗言志;二是诗的教育作用,还说明了诗、乐、舞的紧密联系。

诗言志:诗歌用来表达人的志意的。

朱自清先生认为是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

识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

成于春秋时期,称《诗》或《诗三百》。

分成风、雅、诵三部分。

风是人们对于诗歌的社会作用的主要认识。

《论语》是语录体最早的儒家经典,成书于公元前436年以后,现存20篇。

其文学思想:①强调文与德之间的关系;②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③重视中和之美,导致了后来的“温柔敦厚”的诗教内容;孔子的文,指文化学术总称;诗,是指《诗三百》。

识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辞达而已矣。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简释:①兴:启发鼓舞的感染作用,所谓“感发志意”;②观:考察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③群:互相感化和互相提高的教育作用;④怨:批评不良政治的讽刺作用;⑤文质彬彬:出于《论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文采与质朴搭配得很适当的样子。

《墨子》墨子所讲的文学是广义的,主要指的是学术文、政论文。

墨子的文学思想要点是“尚用”“尚质”,强调实用价值,应该“先质而后文”,反对“以文害用”。

简释:①三表:墨子提出“言有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②非乐:墨子认为统治者的音乐享受,都是剥夺民力而来,对人民的生活生产都不利,多少有些进步的看法。

《荀子》《荀子》论言的主要观点:①强调道,是一种文以明道的主张。

②对道的态度不同,区分为小人之言、君子之言、圣人之言。

③言与政治有密切联系。

荀子的文学思想,明道、徵圣、宗经是关键,而明道是核心。

两汉时期《毛诗序》《毛诗序》的主要观点:①进一步阐明诗言志的特征和诗歌与音乐、舞蹈的相互关系;②指出诗歌音乐和时代政治的密切关系;③在诗歌分类上提出六义说。

杨宁 古代文论笔记

杨宁 古代文论笔记

杨宁古代文论笔记
【原创版】
目录
1.杨宁的《古代文论笔记》概述
2.文本的内容与结构
3.对古代文论的贡献与影响
正文
杨宁的《古代文论笔记》是一部关于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著作,它汇集了杨宁对于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与思考。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对于研究古代文学理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代文论笔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古代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阐述,包括对“文”、“言”、“意”的关系的讨论,以及对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的探讨。

第二部分是对古代文学理论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从先秦到明清,对各个时期的文学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第三部分是对古代文学理论的现代价值进行思考,探讨古代文学理论对现代文学研究的启示和影响。

这本书对古代文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贡献。

首先,它系统地梳理了古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古代文学理论的全貌。

其次,它对古代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理论的内涵。

最后,它探讨了古代文学理论的现代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使我们能够从新的角度理解和研究古代文学理论。

《古代文论笔记》的出版对古代文论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古代文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也为文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同时,它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种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的新的方式,对于提高公众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论笔记

中国古代文论笔记

中国古代文论笔记第一、先秦时期:(一)先秦“诗言志”得提出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与声。

”朱自清在她得《〈诗言志辨〉序》中,认为这就是中国历代诗论“开山得纲领”。

关于“诗言志”之“志”,“五四”以后在解释中一直存在着分歧。

朱自清认为“志”属志向怀抱,“诗言志”,即诗就是抒发作者得志向怀抱得(朱自清《诗言志辨》);周作人则认为“诗言志”就就是“言情”(周作人《中国新文学源流》);闻一多则通过对金文、甲骨文中“志”得本意,以及先秦古籍中“志”得用法得大量考证,指出早期得“志”包括着3种含意:①记事得,如《诗经》中得商《颂》及周《颂》;②记诵得;③由于早期得诗原于歌谣,因此“志”也即抒情得。

即“诗言志”之“志”,包括“志”(记诵)、“事”(记事)、“情”(抒情)三重含义(《闻一多全集·甲集·歌与诗》)。

一般出填空或者问答题,问答主要就是联系后世来说。

(二)孔子《论语》就是先秦文论重点。

主要应该掌握:1、确立了文学批评得标准,提出“思无邪”说;“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得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就是提倡一种"中与"之美。

《诗》三百中得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得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就是提倡音乐得乐曲,要中正平与,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但就是注意,对于“思无邪”得解释,各家不一,一般不会出题。

2、论文学得社会作用,提出了“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说:中国古代文论得基本概念与术语。

其实质就是对诗歌(包括乐、舞)社会功能得认识与概括,为孔子所提出。

古代文论笔记(一)

古代文论笔记(一)

第一讲孔子与儒家诗学的建立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始于儒家诗学。

儒家诗学是以“诗三百”在政治教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经验材料,以社会的完善、人的完善为期待目标而建构的一套理论话语。

由此而产生两个前提:1、“诗三百”存在于儒家诗学建立之前,故“孔子删诗说”不成立。

2、儒家学说之前,“诗三百”已经成为了王室、公室、士夫的公共话语。

问题:Q1、“诗三百”哪儿来的?Q2、“诗三百”如何成为公共话语的?商尚鬼,巫术文化;周、尚文,礼乐文化(礼乐知识事人)——服务对象与文化形态不同。

周克商后,出于文化转型的需要,“取可施于仁义”(《史记》)而留存,其余被淘汰。

周评价商“多士”,殷商文化高于周。

礼乐文化吸收商代文化。

用诗乐和邦国,说远人——新的文化因子,礼乐文化的基本精神。

古诗三千用于巫术歌舞的被淘汰,重视礼乐的遭重视——文化转型的淘汰。

周公创制礼乐文化。

孔子自谓“述而不作”。

诗是歌谣的文字化,把歌谣文字化的是官员(春官大司乐手下的士师和太史)。

歌是人心中郁闷的宣泄,歌者是具体的人。

诗因政治意味而受到重视,随着礼崩乐坏,诗失去了鲜活的政治批判意味,但因而成为了更通行的公共政治话语。

一、儒家诗学的经验基础儒家诗学的原生形态:“诗三百”在政治教化领域的广泛应用(结构单纯)为经验材料,以社会状况完善和人的完善为期待目标建构起来的关于“诗三百”的理论话语。

在独尊儒术及其以后时代,结合文学创作,在原生形态上内容有所延伸扩展,但基本建构变化不大。

奠基人为孔子。

1、“诗三百”是礼乐政治“采诗以观民风”的遗存。

民风:普遍流行于一个地区民众心中的歌谣。

诗的源头是歌谣,“心之忧矣,我歌其谣。

”歌谣是作者内心憾恨的宣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所以朝廷委派专人将普遍流行于某一地区的歌谣文字化(即成诗),从中捕捉有关人心向背的政治信息,进而考量当地官员的政绩——出于政治需要。

方式有“采”(天子巡游)有“献”(诸侯贡俗)。

2、从“采诗观风”到“教诗明志”。

【实用资料】古代文论读书笔记.doc

【实用资料】古代文论读书笔记.doc

一.韩愈的主要文学主张“气盛言宜”说“气,水也;言,浮物也。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高下者皆宜也。

”(《答李翊书》)韩愈在《答李翊书》中,发展了孟子的文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说。

他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也。

”“气盛”,是指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的“配义与道”而修养成的“浩然之气”含义相同。

“气盛”了,就能创造出“言宜”的文章,把“养气”与作文统一起来了,先道德后文章,人品与文品统一,进一步发展了传统儒家有关创作的重要文艺思想。

特别要说明的是,韩愈强调“气盛言宜”并不忽视文章的写作技巧,而是力主在语言上要创新,对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要“惟陈言之务去”。

不平则鸣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而后者,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送孟东野序》)“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荆潭唱和诗序》)韩愈文学思想中非常有价值的一点是他提出了文学创作(也包括非文学的文章写作)是“不平则鸣”的产物。

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个富有民主精神和反抗精神的重要命题。

在韩愈看来,文学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单纯的客观描写,而主要是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和愿望的。

“不平则鸣”不是消极的遭到不平后的自然反映,而是积极的对现实的干预,对不合理现象的愤怒抗争,为受郁结的“意”找到一条能够疏通的道路。

韩愈所说的“不平”是广义的,既包括遭受压抑、排挤、打击、迫害等的不平,也包括“道”之不行,“意”之不通的不平。

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考验人的毅力,激发人的精神,促使人的智慧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不仅是对孔子诗“可以怨”、屈原“发愤以抒情”、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对宋以后的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北宋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梅圣俞诗集序》),成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文学思想传统。

中国古代文论笔记

中国古代文论笔记

第一章先秦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第一节先秦的文学观念一、“文”的演变1、狭义之“文”《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

”《乐记》:“五色成文”《系辞》:“物相杂,故曰文。

”《国语》:“服,心之文也。

”(鲁语)“言,身之文也”(晋语)刘勰《文心雕龙》:“日月叠璧”为“天文”,“山川焕绮”为“地文”,“傍及万品,动植皆文”——“形文”、“声文”、“情文”2、广义之“文”《论语》:“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天将降大任于斯文也。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左传》:“言之不文,行而不远”二、从“学术”向“文章”的转变:在战国中期以前,“文”之含义主要是学术;之后,作为文化之“文”的概念中,文章的含义大大增加:1、由于百家争鸣,词章写作地位提高;(诗歌从口头创作向书面创作的转换,出现了屈原、宋玉等词人)2、文、史、哲不分状况改变、诗、乐、舞开始分离三、荀子对“五经”异同的论述:圣人也者,道之管也。

天下之道管是矣。

百王之道一是矣。

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

《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

”(《荀子·儒效》)意义:不仅指出了“五经”都是明“道”的共性,而且着重指出了“五经”在发何明“道”。

客观上反映了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中各部门独立性加强这一历史现状。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文学的观念开始逐渐从学术向词章转化。

四、小结:先秦的文学观念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即是从最广义的一般性总体文化观念来看待文学,到逐渐认识文学的基本特点,并且开始和学术相分离的过程。

一般说来,当时人们对文学的看法往往包含在对总体文化的一般性论述中。

例如:“文质彬彬”(思想品德与文化修养——内容与形式)“言”与“辨”(一般性的语言表达与辨说才能——文学是其一种形式)“仁政”(“与民同乐”——“风雅比兴”与“实录”)“虚静”、“物化”论、“有无”、“形神”论、“言不尽意”论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李建中版古代文论笔记整理

李建中版古代文论笔记整理

导论一、中国文学批评的文化背景1.儒家文化A、人格主义:积极方面来说在文学批评中强调文学创作的主体人格形象,形成“知人论世”的批评方式,采用比德的言语方式;消极方面是对道德的苛求从而遮蔽文学的审美价值。

B、功利主义: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和审美教育功用,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积极作用;弊端是难免被统治者利用。

C、经学中心主义2.道家文化A、虚静其心B、法天贵真C、言外之意3.佛教文化A、吾性本真:儒---历史真实,道---自然真实,佛---心灵真实B、熟参妙悟:妙悟的前提是熟参C、境界至上二、中国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1、思维方式的诗性特征A、以己度物的类比式思维B、物我同一的整体性思维C、直寻妙悟的直觉性思维2、批评意识的主体性倾向A、文学批评中批评家与作家身份的同一B、特别重视作家人品3、范畴建构的经验归纳性质三、中国文学批评的文体形态(体制、体式和体貌,即今天所说的体裁、语体和特定风格)1.中国文学批评文体形态的源头A、源于《易经》的议论体B、源于《诗经》的诗赋体C、源于《尚书》、《春秋》的叙事体2.中国文学批评文体形态的发展演变A、先秦无文体,即“语录”或“要言”B、两汉的序跋和书信体C、魏晋南北朝骈文和赋D、最常见的诗话源于六朝,之名始见于北宋E、唐代伦诗诗F、元明清小说戏曲评点G、近代受西学影响出现许多带“论”的批评文体3、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的话语方式特征诗性与逻辑性相生相济的言说方式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第一节儒道文化的创生与诗骚传统的形成一、儒道文化在白家争鸣中创生儒家强调教育的效果,而老庄的以人为本是以人的精神生命为本,而非以外物为本,以个体心灵为本,而非以社会观念为本。

二、诗骚作为文学道路和批评传统儒家强调诗的政治理论功用和教育功能,形成了先秦时期以政教为中心的诗歌理论。

与儒家分庭抗礼的文艺思想体系是由《庄子》解释中衍生出来的,《诗经》批评可谓社会历史批评,曲骚开启的是美学批评和形式批评第二节先秦文学批评的理论成就和时代特征一、探讨了审美与功利的关系1.老子:反对过度追求审美和享乐,重质轻文,反对形式主义2.墨家:非乐3.法家:“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

中国古代文论笔记

中国古代文论笔记

中国古代文论笔记第一.先秦时期:(一)先秦“诗言志”得提出最早见于《閒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与声「朱自清在她得《〈诗言志辨〉序》中,认为这就是中国历代诗论“开山得纲领关于“诗言志"之“志"五四”以后在解释中一直存在着分坡。

朱自清认为“志" 属志向怀抱,"诗言志",即诗就是抒发作者得志向怀抱得(朱自淸《诗言志辨》);周作人则认为“诗吉志”就就是“言情"(周作人《中®新文学源流》);闻一多则通过对金文、甲骨文中“志"得本意,以及先秦古蒔中"志”得用法得大童考证冷旨出早期得“志”包括着3 种含意:①记事得,如《诗经》中得商《颂》及周《颂》;②记诵得;③由于早期得诗原于歌谣,因此“志"也即杼情得。

即“诗言志”之“志"■包括“志"(记诵)、“事”(记事)、“情” C4f 悄)三重含义(《闻一多全集•甲集•歌与诗》几一般出填空或者问答題,问答主要就是联系后世来说。

(二)孔子《论语》就是先秦丈论虫点.主要应该掌握:仁确立了文学批评得标准,提出“思无邪"说;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吉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尢邪”得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就是提倡一种”中与”之美。

《诗》三百中得作品超初不仅关涉內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得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就是提倡音乐得乐曲,要中正平与,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則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但就是注意,对于“思无邪”得解释,各家不一,一般不会出題。

2、论丈学得社会作用,提出了“兴、呱群、怨"说;•'兴.观、群.怨”说:中国古代文论得基本概念与术语。

其实质就是对诗歌(包括乐、舞)社会功能得认识与概括,为孔子所提出。

0081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笔记-(27430)

0081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笔记-(27430)

内部辅导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串讲笔记第一讲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是研究孔子生活、思想的重要资料。

2、了解孔子的“论文”的观点:答:孔子常说的“文”,一般泛指文化和学术,具体则指《诗》《书》和六艺。

其概念和后世的文学或文章的概念不尽相同,虽然也包括文学、文章在内。

孔子对这个包括文学在内的广义的文或文学是极为重视的。

不但自己熟悉,而且还把这些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3、了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答:在孔子的文学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他对诗乐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

孔子把诗、礼、乐相提并论,确立了文艺在礼冶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他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是说在教授弟子诗、书、礼、乐的教育顺序上,应先从容易感动学生,情志的《诗经》开始,然后才是礼和乐。

4、掌握“论诗”中的“兴观群怨”说:答:“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诗的功能和系统总结。

孔子特别重视诗的效果,即社会作用“兴”就是说诗用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对读者有启发和感染作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

“兴”-孔子已经意识到诗在感情上打动人的力量,但重点仍在理性上的启发。

“观”诗歌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因为通过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政治和得失,也就是说诗能起到帮助读者认识社会现实生活的作用。

“观”-孔子把握到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实质,但落脚点仍在政治教化。

“群”说明诗可以帮助人沟通感情,互相切磋砥砺,起到提高修养,增强团结作用。

“怨”诗能起到讽刺时政,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情,起到表达民情的作用。

“群”“怨”-体现了孔子的礼冶思想。

“兴”“观”“群”“怨”对文艺的社会功能作了全面概括,即根据文艺的特点,指出了文艺具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5、理解“尽善尽美”和“文质彬彬”的观点:答:“尽善尽美”:美指艺术形式,善指政治内容,说明孔子已懂得对文艺作品的评价要从政治和艺术,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衡量,是文艺批评的一大进步。

【实用资料】古代文论读书笔记.doc

【实用资料】古代文论读书笔记.doc

一.韩愈的主要文学主张“气盛言宜”说“气,水也;言,浮物也。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高下者皆宜也。

”(《答李翊书》)韩愈在《答李翊书》中,发展了孟子的文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说。

他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也。

”“气盛”,是指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的“配义与道”而修养成的“浩然之气”含义相同。

“气盛”了,就能创造出“言宜”的文章,把“养气”与作文统一起来了,先道德后文章,人品与文品统一,进一步发展了传统儒家有关创作的重要文艺思想。

特别要说明的是,韩愈强调“气盛言宜”并不忽视文章的写作技巧,而是力主在语言上要创新,对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要“惟陈言之务去”。

不平则鸣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而后者,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送孟东野序》)“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荆潭唱和诗序》)韩愈文学思想中非常有价值的一点是他提出了文学创作(也包括非文学的文章写作)是“不平则鸣”的产物。

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个富有民主精神和反抗精神的重要命题。

在韩愈看来,文学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单纯的客观描写,而主要是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和愿望的。

“不平则鸣”不是消极的遭到不平后的自然反映,而是积极的对现实的干预,对不合理现象的愤怒抗争,为受郁结的“意”找到一条能够疏通的道路。

韩愈所说的“不平”是广义的,既包括遭受压抑、排挤、打击、迫害等的不平,也包括“道”之不行,“意”之不通的不平。

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考验人的毅力,激发人的精神,促使人的智慧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不仅是对孔子诗“可以怨”、屈原“发愤以抒情”、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对宋以后的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北宋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梅圣俞诗集序》),成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文学思想传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批评史袁济喜第二讲孔子的文论(上)孔子,先秦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中国古代文论的奠基者,他的文学批评思想,充满忧道意识与人格精神,他关于《诗经》的“兴、观、群、怨”说,和他以“中和为美”的批评标准,影响深远。

孔子的文论,也就是孔子的文学批评思想。

先秦是中国文化的发端时期,先秦文化有一个特点,是一个早熟的时期,后来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些主要观念,大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中华民族的一些文化心理和思维特征在这段时期里获得较为成熟的显现,在文学上就出现了《诗经》《楚辞》,形成了后人所说的《诗》《骚》并举的传统,这些都对中国文学批评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孔子是先秦文学批评的作表人物,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奠基者之一,孔子的文论有一个特点,说是他把仁学和礼乐文明结合起来,用诗书礼乐教化学生、培育人格,所以孔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基本上是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的。

孔子对于后世文论思想和文学批评的影响,最直接的是他的忧道意识与人格精神,他的具体的诗学思想和中庸的文学批评标准,都是从忧道意识和人格精神来展开的。

孔子自小就生活在一种充满审美文化氛围的社会环境中,对他以后的思想文化观念产生了直接的作用。

孔子对文学艺术,特别是对诗歌和音乐有着很深的造诣。

孔子的六艺之教:礼乐书数射御。

孔子把音乐作为教育他弟子的基本的科目,同时又把《诗经》作为熏陶学生性情、培育人格的重要的教科书。

孔子在他的教育历程当中一直将礼乐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并且视为达到最高人格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这一点是我们了解孔子的文论精神和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一、忧道意识与人格精神1、忧道意识,也就是孔子对于道,就是指殷周以来的礼乐文化系统这种忧患,孔子的忧道意识与人格精神是他建构文学思想的逻辑出发点。

2、孔子忧道的原因主要是当时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传统的政治制度和礼乐文明随着新的社会阶层的兴起和生产力的发展,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西周宗法制度所谓的世卿世禄的周代贵族这种制度日益腐败。

在时代巨变面前,旧的礼乐文明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当时存在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对旧的礼乐文明要进行改造和重建,这就是孔子学派;另一种认为要全盘否定,比如法家,他们就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当时的文学批评,包括文化批判主要围绕着礼乐文明的评价,而礼乐文明又集中表现在对道的问题上。

所谓的道就是政治制度、文化制度还有天道的一种中和的范畴。

孔子对于周代的礼乐文明是执肯定态度的,孔子曾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所以孔子认为周代的礼乐文明虽然出现了礼崩乐坏,但是他认为这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所,孔子认为这个道、这个礼乐文明不能断裂,所以他的忧道意识首先表现在对礼乐文明的肯定。

当然,他也是在批判中继承的。

3、孔子认为,周代礼乐文明中最值得传承的,就是以孝和悌为核心的仁爱精神。

周代的礼乐文明在孔子看来是建立在孝悌仁爱精神之上的,但是他认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孝悌精神和仁爱精神被遗忘了,所以礼乐文明失去了核心理念。

孔子对于当时过分9追逐物质而轻视道德精神的社会风尚,是非常忧虑的,也是非常不满的。

孔子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所以孔子的忧道,就是指对整个当时社会风气和社会礼乐文明、社会道德体系崩溃、解体的一种总体性的忧患。

4、面对这种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提倡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的人格精神。

孔子是信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哲学的一个理想主义者。

在孔子及其弟子看来,要恢复重建礼乐文明,归根到底要唤醒人们的孝悌之心。

(孔子的弟子有子曾经说过“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秦汉之际的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就是从孔子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在孔子看来,人格精神或者人格境界,就是对这种道的弘扬和传承,要传承这种道,主要是靠一种坚强的人格。

5、孔子的文学批评和他的道德人格建设有什么关系呢?孔子是直接把人格精神和审美修养和文学批评相贯通的。

(比如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怎样才能达到这种道德境界呢?孔子认为,除了人的社会实践之外,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孔子为此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从自然的人向文明的人、向一个理想的君子的迈进关键是教育和实践,在教育的过程当中,必须运用文学艺术。

所以孔子是把他的文学批评思想、是把文学艺术纳入他的整个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体系当中。

“兴于诗”:孔子教育学生,重视《诗经》教育,把它作为修身成性的教科书,《诗经》是用来陶冶性情、感发志意、给人一种审美的享受,它通过个体的愉悦情性的方式,来对人的道德与思想情操进行熏陶,而这种熏陶必须从儿童时代开始进行,通过这种潜移默化,使人们在社会上慢慢地知晓礼义。

“立于礼”:到了成人的时代,经过审美的熏陶,慢慢地懂得知书达理,在社会上能够与人相处,树立法制与道德的观念。

“成于乐”:音乐有助于人的性情的陶冶,可以深入到人性的最高的层次。

孔子提到过“道德的最高层次在于自由与快乐之中”,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认为要成为一个完美的君子,首先要树立远大的志向,遵守道德,然后胸怀仁义,最后还要通过游习各种各样的技艺之中。

这里的艺,即是“六艺”,礼乐书数射御。

在熟练掌握“六艺”当中,获得一种自由、恬静的心情感受。

)6、孔子的最高的人生理想就是一种咏而归的审美境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可见。

)孔子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把人生的最高境界放在那种审美的、自由的这种人生境界来考虑。

尽管要追求道德,要忧道,但最高的境界还是要回归到一种审美的解放。

孔子把审美和文学作为人格修养的一种审美教育的手段,鼓励人们从现实社会升华到一种更高的、天人合一的、审美的、解放的境界,这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人文精神的一个集中的体现。

二、论“兴、观、群、怨”1、孔子文学批评的第二个重要观点,就是“兴观群怨”。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孔子强调《诗经》的“兴观群怨”是《诗经》的四大功能,但是这四大功能最后都服从于“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是服从于政治和社会的功用,这说明孔子的艺术观与传统的礼乐教化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孔子论《诗经》最后的归宿,还是要把它放在立身行事、为社会服务这一点上。

2、“《诗》可以兴”:关于“兴”的两种说法:①感发志意。

(南宋朱熹)②引比连类。

(西汉孔安国)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就是主张通过个体的感发志意,来使人们举一反三,产生一种审美联想的功能,来加深对于《诗经》特定内容的理解和升华。

(孔子与弟子论《诗》,首先是从感性的方式出发,来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艺术欣赏的方法方式来举一反三,也就是所谓“引比连类”,从个别的作品出发,升华到对含有普遍性的宇宙人生哲理的把握。

)第三讲孔子的文论(下)孔子“兴观群怨”的第二点就是“观”。

“《诗》可以观”:“观”:“观风俗之盛衰”(东汉郑玄)就是通过对《诗经》的阅读、欣赏,可以观察、了解《诗经》内容当中所包含的当时的时代的风俗、变化和世态人情。

也就是说孔子强调的“《诗》可以观”是说《诗经》的认识作用。

儒家的文学批评思想一直十分重视对文艺中社会历史内容的认识与观察,强调《诗经》中的社会学的内容和价值。

所以用诗歌进行教育,主要是建立在观风俗、知厚薄的基础之上的,所谓“观风俗,知厚薄”就是说通过音乐来观察民风,反过关来又通过音乐来教化百姓。

孔子强调“《诗》可以观”,也就是启发学生要通过阅读《诗经》、欣赏《诗经》来了解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民的声音和心态。

孔子所说的“观”和“兴”是有密切联系的,通过“兴”来达到“观”,又通过“观”来增强这个“兴”的蕴涵。

(“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也审。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第三个所谓的“《诗》可以群”,是指通过学《诗》,可以加强人际交往。

孔子认为在《诗经》当中蕴涵着许多文明的要素,是贵族身份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在孔子看来,当时只有贵族身份的人可以学诗、用诗,《诗经》成了贵族和贵族子弟之间进行社交的身份的标志和一种工具。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群”,就是指《诗经》的社会功用,它可以使人际关系得到和谐,可以使人们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彼此交流的一种纽带,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点就是孔子说“《诗》可以怨”,在《诗》的四大功能当中,这一点是最有人文价值的一个命题。

“怨”的解释:怨刺上政。

(西汉孔安国)在孔子看来,当统治者他们的统治违反了道德礼仪,侵犯了百姓的利益,表现出一种混乱的时候,诗歌可以变作诗人的一种武器,可以用来抨击黑暗、讽刺国君。

实际上孔子就是赋予了诗歌和诗人一种批判性的权利。

(讲者认为这是孔子文学批评思想当中的民主性和人道精神的表现。

如,屈原、杜甫等诗人。

)孔子提倡“《诗》可以怨”,这是孔子的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的表现。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比而不周,小人周而不比”。

)孔子和儒家认为“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所以孔子的“《诗》可以怨”的思想后来影响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念和思想。

比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还有唐代韩愈的“不平之鸣”,都体现出这种以文学来抨击黑暗,来批判腐朽这种人道主义的精神。

它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批评优秀的一种批判的、抗争的这种面貌精神。

总体来说,《诗》的“兴观群怨”,包含着《诗经》所代表的文艺作品中的审美、认识和教育等功能。

这四个功能相当于我们现代文艺学所说的文学的审美功能、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而且这四个功能是彼此渗透、互相兼容的,在审美作用中包含着认识的功能,在认识的功能中有情感的渗透,而文艺的认识与审美又离不开教育功能,读者在鉴赏作品中总是糅合着认识与理解、情感与思维的各种要素而开展的,艺术美给人的美感也是由这诸种功能组成的,所以对一个君子的人格教育正是通过这种综合功能来实现的。

所以这个“兴观群怨”是孔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当中第二个重要的观念和范畴。

三、中和为美的批评标准1、中和为美的批评标准,是孔子文论思想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2、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强调中庸、和谐。

孔子在从事文学批评的时候,强调人品和文品的一致。

在孔子看来,人格的尽善尽美就表现在文质彬彬。

孔子曾经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就是指一个人的精神修养,“文”是指一个人的文化,包括外在的打扮、举止。

所谓“史”就是浮华、虚伪。

)这种审美观念,从方法上来说,体现了孔子一贯追求的中和为美,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一体、中和为美。

3、与文质这对范畴相对应的是美和善这对范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