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探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基层医院急诊的治疗

年龄 1 4岁 ~标准日 。排
除 标 准 : 力 衰竭 、 质 性 心 脏 病 、 显低 血 压 ; 窦 综 合 征 、 心 器 明 病 严 重 窦 房 、 室 和 心 室 内 传 导 阻 滞 未 安 装 人 工 起 搏 器 ; 重 阻塞 房 严 性 肺 部 疾 患 、 肾 功 能 损 害 者 以 及 孕 妇 、 乳 期 妇 女 以及 对 治 肝 哺
【 e od 】 P rxs a spaetcl ahcri T e p Po a nn V glnre B i l e K y W r s aoym l u rvnr u tcyad hr y rpf oe i a r a a e aa ev a c e l s v
ho pi l Em e g nc s t a re y
1 资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 回顾 性 分 析 20 0 6年 6月一 2 1 0 0年 6月
异搏 定 5m ri g3 n静脉注射 , a 无效者 1 n后重 复 1 , 5mi 次 复律 即停用 。B组 :普罗 帕酮 1 / i 0mg n静注 ,最大剂 量不超 过 m
i a i v l o p t lt et e a yo r p fn n o ie i h s a e t n o l e h rt h iefr S . nb s l e h s i ,h h rp f o ae o ec mb n d w t p y i l r ame t h ud b ef s oc VT ce a p h c t s t i c oP
致 病 死 率 增 加 , 内 也有 普 罗 帕酮 引 起室 颤 甚 至猝 死 的 报道 。 国
3组病 例 中 , 治疗 有效 率 最高 , 9 . B组为 7 . c组 为 35 %, 9 %, 5 A组为7 .%. 有效 率 比较差 异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 ) 2 2 3组 尸 0 5。 0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报道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报道张俊杰【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6(035)001【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方案及其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200例,选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使用普罗帕酮、胺碘酮、心律平以及异搏定. 观察患者的复律成功率、复律时间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4组患者的复律成功率均较高,A组的复律成功率为96%,B组的复律成功率为98%,C组的复律成功率为96%,D组的复律成功率为94%. B组复律时间为(21.96± 3.02)min,明显长于其他3组(P<0.05),A组(13.42±2.37)、C组(14.01±2.56)以及D组(13.59±2.97)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plan of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nd its effect. Methods 2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treated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group B, group C and group D with 50 cases in each, the four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given propafenone, amiodarone, propafenone and verapamil, the conversion success rates, conversion tim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conversion success rates of the four groups were high and they were respectively 96% in group A, 98% in group B, 96% ingroup C and 94% in group D, the conversion time in group B was(21.96±3.02)min,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three groups (P<0.05),and the differ-ence in conversion time between group A(13.42±2.37) ,group C(14.01±2.56) and group D (13.59±2.97) were not signifi-cant (P>0.05),there was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 in patients of the four groups. Conclusion We should choose treatment plan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patients whe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总页数】2页(P146-147)【作者】张俊杰【作者单位】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山东莱州 26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1【相关文献】1.急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评估报道分析 [J], 刘国荣;2.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治疗方案的选择与疗效评估报道 [J], 陈怡好;3.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及疗效评估临床报道 [J], 南峥4.急诊科运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J], 薛细松5.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方案分析与疗效评估报道 [J], 范永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科不同治疗方法比较

和 胺 碘 酮 进 行 治 疗 , 比 不 同 方 法 的 有 效 转 复 率 、 复 时 间 及 不 良 反 应 。 果 : 效 转 复 率 , 走 神 经 刺 激 法 为 对 转 结 有 迷
在 明 显 差 异 ( < O 0 , O 0 ) 胺 碘 酮 复 律 高 于 去 乙酰 毛花 苷 ( < O 0 ) 普 罗 帕酮 ( P . 5 P<i 1 。 . P .1和 P<0 O ) 转 复 时 间 : 走 神 .1 。 迷
( 西 医科 大 学 第 二 医 院 , 西 太原 山 山 000 ) 3 0 1
摘 要 目的 : 比较 急诊 科 常 用 的 4种 治 疗 方 法 对 阵 发 性 室 上性 心 动 过 速 ( S T) 疗 效 。方 法 : 择 2 0 P V 的 选 0 7年 8月
一
2 O 年 3月 急 诊 科 诊 断 的 2 6例 P VT 患 者 , 用 不 同 方 法 : 走 神 经 刺 激 法 ( 照 组 ) 去 乙 酰 毛 花 苷 , 罗 帕 酮 O9 3 S 应 迷 对 , 普 1 . 6 , 乙 酰 毛 花 苷 为 5 . 5 , 罗 帕 酮 为 7 . 4 , 碘 酮 为 9 . 3 。 组 药 物 复 律 与迷 走 神 经 刺 激 法 复 律 存 8 去 7 64 普 4 1 胺 3 3 三
普 罗 帕 酮 较 高 , 乙酰 毛花 苷 次 之 , 走 神 经 刺 激 法 最 低 。 复 时 间 , 走 神 经 刺 激 法 最 短 , 碘 酮 最 长 。 良反 应 , 去 迷 转 迷 胺 不 短 期 应 用 普 罗 帕酮 、 碘 酮 的 不 良反 应 不 明显 , 乙酰 毛 花 苷 有 明 显 的 不 良反 应 。 胺 去 关 键 词 阵发 性 室 上 性 心 动 过 速 ; 走 神 经 刺 激 法 ; 乙 酰 毛 花 苷 ; 罗 帕 酮 ; 碘 酮 迷 去 普 胺
室上速的急诊处理和长期治疗

室上速的急诊处理和长期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广义上是指一组起源于房室交界及其以上传导系统的心动过速,包括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
狭义的室上速特指PSVT,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两大类型,是一组以突发突止为特征,发作时规则而快速的心律失常,大多数心电图表现为QRS波形态正常、RR间期绝对规则的心动过速,其发生机制为折返。
《室上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为室上速患者管理提供了全面指导。
心电图特征:图1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1.心率150~250次/min,节律规则。
2.QRS波形态与时限均正常,但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有束支阻滞时,QRS波形态异常。
3.部分患者可见逆行P′波,常位于QRS波末端(Ⅱ、Ⅲ、aVF导联伪s波,aVR、V1导联伪r′波)或ST段、T波上升支,QRS波与P′波关系固定。
4.起始突然,常由一个房性早搏触发,其下传的PR间期显著延长,继而发作室上速。
01室上速的急诊处理方法PSVT可反复发作,常表现为心悸,其他表现包括胸闷、头晕、烦躁不安、心绞痛、黑矇、晕厥等,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很少见。
主要处理方法包括刺激迷走神经、药物治疗、食管心房调搏和直流电复律等。
1)刺激迷走神经患者心功能、血压正常的情况下可尝试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在部分患者中效果较好:✓Valsava动作: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作呼气动作,使胸内压增高30~40 mmHg,维持10~30 s;✓将面部浸没于冰水内做潜水动作、刺激咽部诱导恶心;✓有经验者可行颈动脉窦按摩(患者取仰卧位,单侧按摩5~10 s,切忌双侧同时按摩)。
2)药物治疗根据我国药源情况,建议首选维拉帕米或普罗帕酮。
✓维拉帕米:首剂5 mg静脉注射,10 min后可再次静脉注射5 mg。
也可用地尔硫䓬,0.25~0.35 mg/kg。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0例急诊治疗及护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0例急诊治疗及护理【摘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突然发作可引起患者心率快速增加、胸闷、心慌等症状。
本文旨在探讨100例PSVT患者的急诊治疗及护理经验。
从临床特点分析中发现,PSVT患者多为年轻成年人,发作时表现为心搏跳动、颈静脉搏动增强等症状。
在急诊治疗方案中,药物控制和电复律是主要手段,同时配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监测心电图等护理措施。
并发症防治方面,应重视心功能损害和血栓栓塞等风险。
预后评估中,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总结经验中强调了团队合作、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同时展望未来研究将侧重于个体化治疗方案和精准预测PSVT的发作风险。
本研究为PSVT患者的急诊救治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护理、并发症、预后评估、疾病概述、研究目的、临床特点分析、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疾病概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心律失常,通常起源于心脏上室,导致心脏快速而不规则地跳动。
这种疾病在临床急诊情况中比较常见,患者常常会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PSVT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心电生理学、自主神经系统、荷尔蒙水平等因素的调节失衡,导致心脏神经元放电异常,从而形成快速的心率。
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心脏病变、药物不当使用、情绪激动、饮食不当等。
对于PSVT的治疗和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及时有效地控制心率,维持心脏的稳定是关键。
通过药物治疗、导管介入、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以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本文旨在探讨PSVT疾病的临床特点、急诊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并发症防治及预后评估,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急诊治疗及护理中的应对策略,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5例体会

1 . 兴奋迷走神经 法 .1 2
・
临床 探讨 ・
20 年 1 09 月第 4 卷第 3 7 期
急 疗阵 诊治 发性室 性心动 上 过速3例体会 5
吴玉敏 王 雪 莹
(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铁路医院, 黑龙江大庆 13 1 ) 6 7 2
[ 摘要】目的 研究急诊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方 法 对 3 5例阵发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患者采用物理疗法 ( 主要是迷走
无器质性心脏病史
总计 12 治 疗 方 法 .
2 血压下降 3 ) 5( 例
3 5
方 法治疗 。此法简便 、 疗效好 、 见效快 , 随时随处可 以进行 , 基本 没有副作用 , 适合急诊处 置, 但应尽量 避免使用颈动脉窦按摩 法 ( 窦房结功能不好不 用 )压迫眼球法( 、 易的心动过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 s T , P v )其发作的电生理机制大多为冲动折返 , 为异 少数
次 后仍 未转复 。对 上述 2例 未能转 复患者 给予 口服 乙胺 碘 呋 酮 02 , .g 3次 / 同时 调 整全 身状 态 后 在 1h内转 复 。注意 , d, 2 在 推药过程 中及时监护心 电图变化 ,发现 P V S T终 止立即停止
发作 ; 另一例推注完后 5 i a rn终止发作 。对 3例 出现低血压 的患 者, 首选 间羟胺 5 加 1%葡萄糖 2 m mg 0 0 L缓慢静推 , 结果 2例终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救与护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救与护理摘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由于折返运动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它的特点是阵发性突然发作和突然停止。
发作时心率一般在160—230次/分,每次发作可持续不及1秒或持续数秒、数分、数小时甚至数天,自动或经治疗后终止。
部分可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期如正常人,发作间隙长短不一。
诱因包括过度疲劳,情绪激动、饮酒、吸烟过多、吸食k粉等。
发作时可刺激迷走神经、使用药物、同步直流电或经食道超速调搏使心动过速终止。
目前最有效最彻底的治疗方法是谢频消融治疗。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7岁。
其中无诱因的15例,过度疲劳5例,情绪激动10例,饮酒后5例,吸k粉13例。
均通过临床表现,心电监护而确诊。
经过积极的抢救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48例全治愈。
2 抢救与护理2.1急性期患者入院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清洁安静舒适,光线温度适宜,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予药物治疗,常用静脉用异搏定、心律平、三磷酸腺苷、洋地黄类药物等。
刺激迷走神经使发作终止。
包括压迫颈动脉窦,压迫眼球,吸气后屏住气,用力做呼气运动,刺激咽喉引起恶心或呕吐。
同步直流电复律。
食道或右房超速调搏终止心动过速。
高流量氧气吸入4-6L/分。
给予心电监护监测,密切观察心电图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床边备好临时起搏器,电除颤仪及抢救药品与器材。
2.2病情变化的观察2.2.1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对于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应15-30分钟测量一次。
必要时随时监测。
2.2.2心电图的监测:给予持续的心电监护使用,采用五点电极连接法,电极片位置固定好,避免因翻身或其他护理活动致电极片脱落。
护士应熟悉患者的心电图变化。
能够正确识别各种异常心电图的特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配合处理。
2.3吸氧护理吸氧是室上速治疗中的重要措施,它可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胸闷,减轻心律失常的发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急诊救治体会

·117· E-mail:zgqkyx@·论著· ·临床研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急诊救治体会王烈【摘要】 目的 简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急诊救治体会。
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重庆市新桥医院急救部收治的13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以急诊救治方式随机分为4组,每组34例。
分别采用甲组(普罗帕酮治疗)、乙组(胺碘酮治疗)、丙组(乙酰毛花苷治疗)、丁组(维拉帕米治疗)的急诊救治方案,观察和比较最终的救治效果,计算每组的复律成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判断药物安全性。
结果 采用4种不同的急诊治疗方案,复律成功率均达到91.18%以上;复律失败率4组均低于8.82%;复律时间相比,甲组、丁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且甲组、丁组复律时间明显短于乙组、丙组复律时间,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5.82%。
结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急诊救治过程中,有多种急诊救治方案可供选择,应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案,并且选择起效快、安全性较高的药物应用于急救治疗中。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急诊救治【中图分类号】 R 441.4 【文献标识码】 A作者单位:40000 重庆市新桥医院急救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简称为PSVT ,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生命健康的疾病,具有突发性特征,通常是指患者连续3次或以上心律异常,且异常心律由房性早搏或房室交界性早搏所组成[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往往发病突然,临床检查中,发现患者在数秒内心率异常增快,达到150~250次/min ,有胸闷、头晕等显著临床症状[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若心率超过每分钟200次,则会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低血压等显著临床症状,严重者甚至直接晕厥[3]。
因此一旦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应该及时将患者送至医院就诊治疗,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急救。
谈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治疗30例

搏实施 以来接诊 的阵发性室 上性 心动过速 3 0例 病人进 行 回
顾性分析 , 同时 , 收到理想治疗 效果 , 并且 将治疗 结果 报道如
下。
一
、
资料与方法
1 . 临床 资料 : 选取 我 院在 2 0 0 9年 6月至 2 0 1 2年 6月接 诊 的阵发性 室上性 心动过速 3 0例病人 , 所有病人都进行 了体
对照组 , 对研究 组病人进 行食管调搏 的诊疗手法 , 而给予对照
组病人 普 罗 帕 酮 来 治疗 , 结 果 显 示 研 究 组 病 人 有 效 率 为
晕、 心悸 、 焦虑不安和胸 闷 , 病情 轻重 根据心 室率 的发作 程度
与发作时长来定 。食管 心房调搏 现在 已经广 泛应用 在 临床 , 具有创伤小 的优点 , 该 项 电生理检 查手段 能够诱 发并 且及时 终止阵发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 , 所 以在诊 断和治疗 阵发 性室上 性心动过速方 面应用 较多 , 本 研究是 对我 院 自食道 心房调
极, 阵发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 尚未发病 的病人 , 能够进行诱导发
病, 来确定心动过速 的类型 , 输出电压调到 1 5~ 2 5 V之 间 , 用
比病人心率高 每分 钟 2 O一 3 O次的频率进行刺激 , 进 行超速抑 制, 或用 s 1 、 s 2程控期前刺激来寻找终止窗 口。对 照组 t 给病 人静 注 7 O mg 普罗 帕酮配合 2 0 m1 生 理盐 水 , 当心 动过速 症状
・
1 3 3 4・
2 0 1 3年 第 3 4卷f O i q i h a r U n i v e r s i t y o fMe d i c i n e2 01 3. Vo 1 . 3 4. N0 . 9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处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处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突发突止为特点,心率 150~250 次/分,节律规则,QRS 波形态多正常。
急诊遇到这类患者该如何处理?今天笔者帮大家梳理一下。
1、刺激迷走神经前提: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心功能、血压正常)。
原理:通过引起迷走神经的反射性刺激,导致乙酰胆碱释放,以减慢心率。
常用方法:Valsalva 动作、颈动脉窦按摩等。
Valsalva 动作(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作呼气动作,维持 10~30 s)是室上速紧急治疗的一线方法;改良后的Valsava 动作可大大提高复律成功率(半卧位完成Valsalva 动作,后转为仰卧位并被动抬高下肢)。
嘱患者向 10 mL 注射器内呼气,且用力足以移动活塞,可使动作标准化。
颈动脉窦按摩每次时间应限于 5 s,切忌双侧同时按摩。
2、药物治疗因腺苷起效迅速,复律成功率高。
2019 ESC 室上速指南推荐其作为药物治疗首选。
次选维拉帕米/地尔硫䓬或β 受体阻滞剂(短效)。
但根据我国药源情况,建议首选维拉帕米或普罗帕酮。
01. 腺苷用法用量:6~12 mg 快速静脉注射,20~30 s 即可起效。
禁忌:II 度或Ⅲ 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使用人工起搏器的患者除外);已知或估计有支气管狭窄或支气管痉挛的肺部疾病患者(如哮喘)。
注意事项·房颤、房扑及有旁路传导的患者可能增加异常旁路的下行传导,有引起尖端扭转性室速的危险。
对QT 间期延长的患者,不管是先天性、药物引起或代谢性,应慎用腺苷。
·外源性腺苷既不在肾脏,也不在肝脏降解,故其作用不受肝或肾功能不全的影响。
02. 非二氢吡啶类 CCB维拉帕米:首剂 5 mg 静脉注射(> 2 min),10 min 后可重复1 次。
地尔硫䓬:0.25~0.35 mg/kg 静脉注射(> 3 min)。
禁忌·严重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患者;· II 和 III 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窦综合征(使用人工起搏器的患者除外);· 严重充血性心衰患者;· 有预激旁路前传的心动过速患者。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护理分析

的治疗和护理 , 预后较好 , 因此及 时终 止室上速的发作 , 减轻对 患者的不 适, 维持重要脏器循环血量有重 大意义 , 只要 严密观察和护理 , 保 持静脉 通道通 畅 , 准确用药 , 作好抢救准 备 , 及时解 除不 良情绪 , 室上速 的治疗
是安全而有效的 。
参 考 文 献
【 1 】 江琳. 阵发性 室上性 动过速 治疗 中的护理 体会田 社 区医学杂志 , 2 0 0 8 , 6 ( 1 8 ) :
3 4-3 5
窦缓 、 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 。 静脉给药时 : 由于药物作用机制不
同, 静脉注射时要求也不 同, 在应用药 物时 , 要密切观察心 率、 心律变化 ,
而选择住院治疗。
1 . 3 . 1 一般护理
3 护 理体 会
室上性 心动过速是 常见的心脏急症 , 往往发病 突然 , 经 过及时有 效
护士一但接诊这类患者后 , 应迅 速安置患者卧床休息 , 报 告医生 , 立 即进行心 电监护 , 监 护心率 、 心律情况 , 评 估生命特征 , 行床边心 电图检 查, 给予氧气吸人 , 以利于纠正组织缺氧 , 控制并减轻异位心律的发展。 1 . 3 . 2 建立静脉通道 明确诊断后迅速建立静脉 通道 , 按医嘱使用抗心律失 常药物如心律 平、 异博定等 , 并观察药物 的疗效及不 良反应 。 静脉给药前做好抢救药物
检查诊 断。
1 . 4 . 2 避免诱 因: 嘱患者 注意劳逸结合 , 生活规律 , 保 证充足 的休息 与睡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
陈建荣;陈福弟
【期刊名称】《镇江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4(004)001
【摘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上速)在内科急诊中较为常见,它可能引起明显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症状,特别是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严重时可诱发心绞痛,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
目前室上速的治疗方法较多,我科自1989年12月至1992年12月三年内收治了心律失常831例次,其中室上速369例次,占43.2%,分别随意用普罗帕酮(心律平)、维拉帕米(异搏停)、胺碘酮、西地兰、经食道短阵超速起搏(食逍调搏)等方法治疗。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陈建荣;陈福弟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71
【相关文献】
1.急诊科运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J], 薛细松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临床疗效评价 [J], 黄杰富
3.西地兰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中的应用 [J], 黄安丽; 张春园
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临床分析 [J], 熊念芬;胡运连
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效果分析 [J], 薛洁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

3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科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3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对其中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食道心房调搏转律,30例施行药物治疗。
结果:36例患者均恢复窦性心率。
结论:熟练掌握急诊治疗方法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851—0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急诊科常见的心率失常,是一种阵发性快速而规则的异位心律,其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停止。
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急诊科共救治了3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0年3月急诊收治psvt患者36 例,其中男20 例,女16例,年龄15—58 岁,平均年龄35岁。
1.2 方法 36例患者中30例患者静脉推注维拉帕米3—5mg,加入20%的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边静推边观察,现快后慢,直至恢复窦性心率。
其他6例使用食道心房调搏电生理仪刺激,使其回复窦性心率。
2 结果36例患者均恢复窦性心率,其中26例回家治疗,10例住院继续治疗。
3 讨论3.1发病机理 psvt中90%以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
折返是阵发性室上速的最常见的机制,约占阵发性室上速的95%以上,较少见的机制是自律性增高及触发激动。
依据心动过速的机制可分为:(1)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3)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4)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3.2 临床表现阵发性室上速常常表现为突发突止,多数病人能感觉到发作及终止,可持续数秒,数小时或数日,症状轻重与发作时心室率快慢、持续时间及原有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轻者感心慌、胸闷,当心率超过每分钟200次或原有基础心脏病者,可表现无力、心绞痛、呼吸困难,有的伴有焦虑或恐惧,重者因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出现头昏,甚至意识丧失。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现状

折返、 触发活动 、 自律性 增 高是 PV S T的发生 机 制 , 以前 者 最常见 。产 生折 返 的基 本 条 件包 括 : 1 心脏 两 个 部位 ( 通 () 或 道) 的传导性不 同 , 相互 联结 成一个 闭合 环 ; 2 其 中的一 个 但 () 通道发生单 项阻滞 ;3另一 条通道 传导缓 慢 , () 使原先 发生 阻滞 的通道有足够的时 间恢 复兴奋性 ;4 原先 阻滞 的 通道再 次激 () 动, 完成一次 折返 。冲 动在 折 返环 内循 环则 产 生快 速 心 律失 常 。触 发激 动是 指在 局部 儿茶 酚胺 浓度 增高 、 低血 钾 、 血钙 、 高
维普资讯
河北 医药 20 年 3 07 月第 2 卷第 3 9
H bi e c u a,a 20 ,o2 ,o3 eeM d aJ r l r 07Vl9N . i l— n M — o
・
25 5
综述与讲座 ・
阵 发性 室 上 性 心 动 过 速 的 急 诊 治 疗 现 状
冲直 接起 搏食管 电极而问接起搏 心房 , 解除对 心脏 窦房结 的抑 制, 恢复正常传导 。王 志鹏 等 报 道有效 率达 到 9 .%。不 宜 42 应用抗 心律失常药物或孕妇可考虑使用该方法 。 J
3 2 急诊 常用药 物 .
3 2 1 钙拮 抗剂 : .. 维拉 帕米 , 品名异搏定 , 商 为钙 通道 阻滞 剂。
常宽度 Q S 的心动过速 ) R波 和逆 向型 A R ( A R , V T A V T 少见 , 心电
窦房结综合征 、 预激综 合征 合并 心房 颤动 或心 房扑 动 、 房室 传 导阻滞者 、 严重低血压或休克 者禁用 。用法 : 有 ] 异搏定 5 1 0 m ( . r /g g0 1a k 体重 ) 释后 以 1m / i g 稀 g n的速度静 脉推 注。如无 m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临床疗效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临床疗效目的对不同急诊手段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
方法2011—2013年间该院共收治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组,将其分为4组,各20例,编号为A、B、C、D,分别给予普罗帕酮、胺碘酮、心律平、异搏定进行治疗,对4组的不良反应、复律率以及复律时间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4组患者的复律成功率均较高,按顺序分别为:90.0%,95.0%,90.0%,85.0%。
不良反应率均较低,分别为0%,5%,5%和5%。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需按照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以及自身状况筛选急诊时所需治疗药物。
标签:急诊治疗;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PSVT在急诊科及心内科中属于常见急症,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心慌、心绞痛、头晕乏力等一系列症状。
在甲亢、心肌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较为常见,且心脏未发生器质性病变,此病的特点是患者心动过速的发生与终止较为突然,因不同PSVT患者的发病机制有较大差异,且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因此在急诊治疗时需给予患者不同的所需药物,为对不同急诊手段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现分析2011—2013年间该院收治的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料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PSVT患者,其中,41例女性,39例男性;患者年龄介于20~77岁之间;利用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查,其心率为150~220次/min,且具有较为规则的节律,患者的QRS波表现为室上形;80例患者中有40例主要表现为心慌症状,10例有恐惧、焦虑等表现,15例为胸闷、心前区疼痛等心绞痛的表现,15例有乏力、头晕表现症状;患者的持续发作时间为0.5~2.2 h,平均为1 h;其中,40例(50%)患者心脏无器质性病变,风湿性心脏病史8例(10%),14例(17.5%)患者有冠心病史,2例(2.5%)患者有预激综合征,有16例(20%)患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转复治疗体会

排除以下情况①严重心力衰竭( Y AI ~Ⅳ级 ) ②不稳 定心绞 NH I I ; 痛 ; 急性心肌梗死 (< ③ 3周 ) ④发作 时伴 有 明显血 流动力学 障 ; 碍 ( B 9 m H ) () S P< 0 m g ; 5 d前用过其他抗心律失常药者 ; 病人经 ⑥
刺激迷走神经治疗无效。8 8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T A P组 3 5例 ; 普罗帕酮组 3 , 0例 胺碘酮组 2 3例。
窦性心动过缓 和( 窦 性停搏 , 或) 而作用 于房室 旁路 引起房 室阻 滞 , 因人体内腺苷清除的半衰期估计在 0 5一l s 但 . O 左右 ]故一 ,
般持续短暂 , 无严 重 后 果 。 腺 苷 常 见 的 副 作 用 有 面部 潮 红 、 吸 呼
帕酮组 以普罗帕酮 7 m 0 g生理 盐水 稀释至 2 r 在 3 i O l m n内静脉注 a 射, 无效时 3 mi 0 n后再用 7 mg 总量不超过 20 ; 0 , 1mg胺碘酮组胺碘 酮 10 g以生理盐水 稀释至 2 m 在 5~lm n内静脉 注射 , 5r a 0 l Oi 无效
性 , 除 折 返 性 心 律 失 常 。 可 用 于房 性 早 搏 、 发 性 室 上性 心 动 消 阵
间心律 失常 , t 以 检验作统计学 处理 。 2 结果 2 1 治疗效果 . A P组心律转复时间显著快于普 罗帕酮及胺 碘 T 酮组 , 0 0 。转复成功率 与普 罗帕酮组相 比 , 0 0 , P< . 1 P> . 5 差异 无 统计学 意义 ; 与胺碘酮组 相 比, 0 0 。瞬间 心律失 常: T P< .5 A P组
维普资讯
历 乞研 究 ≯譬 医 创 研 20 年6 第5 第1期 EIN NVT N EERH 学 新 究 08 月 卷 7 MD I I 0A1 SAC C EN 0R
24例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救治体会

患者 做 吸 气 、 气 , 用 压舌 板 刺激 悬雍 垂( 发恶 心 呕吐 ) 屏 采 诱 和 Vasla 等 物 理方 法 , l v法 a 均不 能 终 止 室 上 速 发 作 。 即 静 脉推 注 三 立 磷 酸 腺 苷 ( P l mg, 不 能 转 为 窦 性 心 律 , mi 后 重 复 静 推 AT )0 若 5 n
者 行食道心房调 搏术终止了室上速的 发作 , 妇及胎儿安全。 孕 提
2 例 患 者 年 龄 2 ~2 岁 , 均 2 岁 , 娠 时 间9 4 3 8 平 5 妊 ¨~4 ¨ , 0 周 平 均 3 周 , 中初 产 妇 l N , 产 妇 7 。 诊 时 均 有 不 同程 度 的 心 0 其 7 经 例 就 慌 、 闷 , 诊 后 即 行 心 电 图及 血 压 监 测 , 压 监 测 在 正 常 范 围 胸 就 缸 内。 依据 心 电 图符 合 阵 发 性 室 上 性 心 动过 速 的 诊 断 标 准n, l基本 排 除 预 激 综 合 征 并 发 折 返性 心 动过 速 。 S 发 作 前 无 明显 诱 因 。 P VT 来 诊 后 即查 血 电解 质 、 肾功 能 、 肌 酶 谱 及 心 脏彩 超 检 查 无 明显 肝 心
女 常 因血 容量 增 加 、 肌 收 缩 力增 加 等 因 素 , 心 增加 了P VT 作 , S 发 此 类 患 者 常 因 突 发 心 慌 、 闷首 诊 于 急 诊 科 , 诊 医 师 应 采 取 积 胸 急 极 措 施 , 止 妊娠 妇女 的P VT 作 。 将 我 院2 0 年 1 终 S 发 现 0 2 月至 2 1年 00 1 月妊 娠 期P V 4 患 者 的 处 理 情 况 报 道 如 下 。 2 S T2 例 1 临床 资 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探讨
发表时间:2018-01-06T14:33:06.4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4期作者:陈文海
[导读] 能够有效缩短患者转化为窦性心律的时间,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在急诊治疗中推广应用。
(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江苏泰州 225508)
【摘要】目的: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应用不同急诊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70例我院急诊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三磷酸腺苷治疗,研究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有效率为74.29%,组间差异明显(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
结论: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急诊应用普罗帕酮治疗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可加强应用。
【关键词】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4-0108-02
作为急诊科重要心脏疾病类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等特性,若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
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和头晕等症状,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
因此及时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有效急诊治疗极为重要。
为了解不同急诊药物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急诊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选取70例,入院后均经检查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
对照组中女性18例,男性17例,平均年龄(40.1±5.5)岁。
研究组男、女分别为16例和19例,平均年龄(39.6±5.7)岁。
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基本资料,P>0.05,可用于临床对比。
1.2 治疗方法
对所选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三磷酸腺苷治疗,给患者静脉滴注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使用量为20mg/次,1次/d。
研究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药物摄入量为70mg/次,1次/d。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治疗30分钟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确定其疗效,若患者用药30分钟后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变为窦性心律,则为有效。
若用药30分钟后临床症状与用药前无显著变化或转化为窦性心律的维持时间在10分钟以下,为无效。
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低血压、恶心呕吐、乏力、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纳入SPSS18.0软件分析,所有计数资料用(%)表示,差异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明显。
2.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通过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疗效进行评定发现,研究组患者在应用普罗帕酮治疗后,有33例治疗有效,所占比重达到了
94.29%(33/35)。
而采用三磷酸腺苷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有效的患者只有26例,占比74.29%(26/3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
2.2 不良反应对比
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患者发生胸闷2例,还有1例出现恶心呕吐,总发生率为8.57%(3/35)。
对照组中有4例出现胸闷,3例表现为乏力,还有2例发生低血压,2例恶心呕吐,对照组的总发生率达到了31.42%(11/35),P<0.05,组间差异显著。
见表。
表两组不良反应分析[n(%)]
3.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往往心率较快,每分钟心率可达150~22次[1],病情危重,若不能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容易导致心力衰竭以及心绞痛等情况发生,加重患者病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因此,临床应对该类患者的急诊治疗引起足够重视,以改善患者预后。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进步,应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的方法也更加多样化,普罗帕酮、胺碘酮、三磷酸腺苷以及维拉帕米等都是临床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的药物。
三磷酸腺苷是一种高能化合物,能够给患者身体内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同时还可以通过去磷化作用促进人体合成尿酸,对患者的心脏起到一定的负性肌肉力量作用,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但是该药物液存在一定的不足,即该药物作用持续时间短,且容易引发各类不良反应[2]。
普罗帕酮是临床用于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不仅可以起到稳定膜的作用,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肌兴奋性[3],使药物作用更持久,从而促进患者转率成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有研究报道,普罗帕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其他药物[4],本研究中,通过对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普罗帕酮和三磷酸腺苷治疗,分析发现研究组临床有效率明显较高,且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说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优于三磷酸腺苷,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应用普罗帕酮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转化为窦性心律的时间,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在急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军.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10):41-42.
[2]宋毅,戴培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9(25):142+144.
[3]严红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80例的急诊治疗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05):599+681.
[4]孟凡哲.普罗帕酮与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