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药物治疗学》练习册参考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药物治疗学》课程练习册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药物(P1)2.药物治疗学(P1)3.合理用药(P2)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D 2.A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E 2.ABCDE 3.ABC四、简答题1.临床药物治疗学和临床药理学的关系。
(P4)2.临床药物治疗学和内科学的关注点差异。
(P4)第二章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一、名词解释1.药物过度治疗(P7)2.药物治疗的依从性(P9)3.药物治疗的经济性(P10)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A 2.B 3. D 4. D 5. D 6. B 7. A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 2.ABCD 3.ABCD 4. AB 5. BCD 6.ABD 7. ABC 8. ABCD 9. BCD10. ABCD 11. ABCD四、简答题1.药物治疗产生安全性问题的原因。
(P8)2.影响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因素。
(P9)3.药物治疗不依从性的定义以及不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P9-10)4.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
(P12)第三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一、名词解释1.治疗窗(P20)2.处方(P26)3.TDM(P24)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A 2.B 3. A 4. A 5. D 6. C 7. B 8. B 9. D 10. D 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 2.ABCDE 3.ABD 4. ABCDE 5. ABCDE 6.ABCDE 7. BDE 8. ABCDE9. ABCDE四、简答题1.简述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P14-16)2.试述药物处方的书写规则和注意事项。
(P27-28)3.什么情况下适用TDM?(P24)4. 患者不依从性的主要类型和常见原因(P28)5. 向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P29)第四章药物不良反应一、名词解释1.药物不良反应(P32)2.药物不良事件(P32)3.非预期不良反应(P33)4.药源性疾病(P32)5.药物警戒(P40)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A 2.C 3. A 4. D 5. C 6. B 7. D 8. B 9. B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CD 2.AB 3.ABCDE 4. ABC 5. ABCDE 6.ABCDE 7. ABCDE四、简答题1.简述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联合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94 •中国实用医刊2020 年12 月第47 卷第24 期Chinese Jo_alofPracticalMedicine,Dec. 2020, Vol. 47, No. 24•药物与临床•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联合F0LF0X6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张林1陆Jo:2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215500通信作者:张林,Email :yutuishi 19650513@ 163. com【摘要】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联合F0L F0X6化疗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 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抽取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收治的84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
对照组采用F0L F0X6化疗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
治疗4个周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近期生存率、免疫功能。
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免疫球蛋白G(I gG)、免疫球蛋白A(I g 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与2年生存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〇. 05)。
结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联合F0L F0X6化疗方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且不会加剧免疫功能损伤。
【关键词】结直肠癌;晚期;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化疗D01:10.3760/cm a. j. cnl 15689 -20200903-04259Effect of bevacizumab targeted therapy combined with FOLFOX6 chemotherapy on patients withcolorectal cancer and its influence on immune functionZhang Lin1, Lu Hong2Department of Oncology, Changsh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ochow University, Changshu First People’sHospital,Changshu 2155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hang Lin,Email:************************【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evacizumab targeted therapy combined withF0LF0X6 chemotherapy ( oxaliplatin + calcium folinate + 5 -fluorouracil) o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cancer and its influence on immune function. Methods Eighty-four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inChangsh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0LF0X6 chemo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evacizumab. After 4 cycles of treatment, theclinical efficacy, short-term survival rate and immune fun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4 cycles of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of the control group (P <0. 05) ; after 4 cycles of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immunoglobulin G (IgG) and immunoglobulin A (IGA)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 P< 0. 05 ) , bu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 05) ;the 1-year and 2-year survivalrat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re was no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 0. 05 ). Conclusions Bevacizumab targeted therapycombined with F0LF0X6 chemo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lorectal cancerpatients, and it will not aggravate the immune function damage.【Keywords】Colorectal cancer; Advanced ;Bevacizumab;Targeted therapy;ChemotherapyD01:10. 3760/cm a. j. cnl 15689 -20200903-04259中国实用医刊2020 年12 月第47 卷第24 期ChineseJournalofPracticalMedicine,Dec. 2020, Vol. 47, No. 24• 95•结直肠癌是很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原因 可能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生活方式、寄生虫等存在 一定关联。
特殊人群用药及肝肾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肝肾疾病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和肾功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03
特殊人群用药的案例分析
儿童用药案例
总结词
儿童用药需谨慎,剂量和剂型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 避免对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详细描述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各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对 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儿童 用药需根据年龄段和体重调整剂量,选择适合儿童的剂 型,以确保安全有效。例如,对于发热的儿童,应优先 选用儿童专用的退热剂,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导致 Reye综合征的药物。
老年人用药案例
总结词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下降,药物代谢和排 泄能力减弱,需谨慎使用药物,避免不 良反应。
VS
详细描述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逐渐下降,对药物的代 谢和排泄能力减弱,容易发生药物蓄积和 不良反应。因此,老年人用药应遵循小剂 量、个体化的原则,尽量选择副作用小的 药物。例如,治疗高血压的老年人应优先 选用长效降压药,以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导 致心脑血管事件。
肝肾疾病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药物排泄
药物排泄是药物从体内排出的重要过程,肝肾疾病患者可能影响药物的排泄,导致药物 在体内滞留。
尿液排泄
肝肾疾病患者可能影响药物的尿液排泄,尿液中的药物浓度可能升高,需要关注药物的 排泄情况。
肝肾疾病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
要点一
谨慎用药
要点二
定期监测
肝肾疾病患者应谨慎使用药物,特别是肝功能或肾功能不 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
机遇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针对特殊人群和肝 肾疾病患者的临床用药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为提高药物 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6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报告
•案例报告•中图分类号R473.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 1672-9676.2022.09.0366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报告作者单位: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感染科蔡榕华 张诗苑布氏杆菌病是指由布氏杆菌感染人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多汗、关节痛、神经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
布氏杆菌脊柱炎是由布氏杆菌侵入椎间盘或椎体组织引起的疾病,腰椎最常受侵犯。
受累脊椎骨质破坏,导致椎体不稳,脊髓、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受压迫,可表现为放射性疼痛、神经支配区域感觉异常、肌力改变等,有统计显示,在布氏杆菌病患者中,脊柱炎约占2%~53%[1]。
感染科近几年收治了6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其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2015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感染科治疗的布氏杆菌感染致脊柱炎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45岁~69岁;脊柱炎部位:胸11~胸12椎体1例,腰4~腰5椎体3例,腰4~骶1椎体2例。
患者均以腰椎病于外院诊治。
医院均行脊柱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通过布氏杆菌凝集试验(+)确诊。
2 护理2.1 常规护理按传染病隔离原则,安排同类患者集中一间病房或提供单间,排泄物、分泌物严格按传染病患者处理,同时医务人员加强手卫生等自我防护。
心肌炎和脑膜炎是布氏杆菌病的严重并发症,护理过程中除按要求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基础生命体征外,也要注意患者神志情况、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呼吸节律等变化。
并发症可发生于疾病稳定和恢复期,因此出院后也要嘱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后及时就诊[2]。
2.2 发热护理66%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会出现发热[3]。
要观察记录患者热型、发热持续时间和有无伴随症状。
遵医嘱每日测体温4~6次,体温上升期伴寒战者要注意保暖,体温超过38.5 ℃时,可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柴胡等,30 min 后观察体温变化。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6个维度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6个维度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药研发也日益走在市场前沿,而且全球药品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拓展。
药品的临床综合评价是评判药品在临床上的有效性、安全性、合理性、实用性、经济性以及社会效益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6个维度,即药物有效性、药物安全性、药物的适用性与规范性、药物实用性、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药效学这6个方面来介绍药品临床综合评价。
一、药物有效性药物的有效性是评价新药及药物开发的重要指标。
药物的有效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主要疗效药物治疗目标疾病的临床疗效,如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缓解疼痛、降低血压、控制癫痫发作等。
2 .次要疗效药物在治疗目标疾病以外的其他效应,如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
3 .有效期药物的有效作用期限,在治疗过程中确定疗效的时间点和累积剂量。
4 .使用频率和剂量药物使用过程中,建议的用药剂量和用药频率,以保证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平衡。
二、药物安全性药物的安全性是药品审批和上市后的监测评估重点,一旦药品安全性出现问题,将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药物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毒性和副作用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是影响药物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包括肝脏、肾脏、心脏、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各个方面的不良反应。
2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与其他药物或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药物安全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药物代谢受到影响,严重时可产生毒性反应。
3 .药品中毒性药物的用量、频次和用药途径等因素都会影响药物的安全性。
对于药物有毒性的情况,需要合理控制药物用量,避免引起药物过量,产生中毒。
4 .专门人群安全性药物在特定人群中的安全性也成为药物审批和使用的重要考虑因素,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人群的药物安全性需要经过临床验证。
三、药物的适用性与规范性药物的适用性和规范性是说明药物合理性的重要方面。
1 .适应证药物适应证是药物治疗所适用的疾病类型。
药物的不同剂量临床应用
药物的不同剂量临床应用药物是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药物的剂量则是决定药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来合理地选择药物的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不同剂量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
一、小剂量药物小剂量药物指的是低于通常治疗剂量的药物用量。
在临床中,小剂量药物往往用于以下情况:1. 敏感患者:某些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需要降低药物的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2.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的代谢能力降低,因此需要减少药物的剂量,以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
3. 儿童患者:儿童患者的体重较小,药物的代谢速度快,因此需要根据体重和年龄来调整药物的剂量。
4. 初次使用:对于某些药物,初次使用时需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观察患者的耐受性和药效反应。
小剂量药物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缺点是治疗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权衡利弊,合理地选择药物的剂量。
二、标准剂量药物标准剂量药物是指在临床治疗中经过严格研究和验证后确定的药物剂量。
标准剂量药物通常适用于大多数患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标准剂量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标准剂量药物的优点在于能够确保治疗效果的稳定和可靠性,但缺点是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标准剂量药物时,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大剂量药物大剂量药物是指高于通常治疗剂量的药物用量。
在临床应用中,大剂量药物往往用于以下情况:1. 肿瘤治疗:某些抗癌药物需要使用较高剂量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2. 治疗耐药性:一些患者对药物产生了耐药性,需要增加药物的剂量才能产生治疗效果。
3. 急性病情:在某些急性病情下,需要使用大剂量药物以迅速控制病情。
特殊人群用药及肝肾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特殊人群用药及肝肾疾病对临床用药 的影响
•5)防止药源性疾病
•① 长期应用氯丙嗪可引起药源性精神病,也可引起 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二重感染,因此一般 用药不超过2周。除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之外, 一般急性感染可在退热后2-4天停药,磺胺局部用药 一般不超过5天。
•2.老年人常用药物的特点
◈ 抗高血压药物:哌唑嗪、卡托普利等易致低血 压、心功血不足、脑缺血性昏厥;β受体阻断 剂,可诱发加重哮喘;
◈ 强心苷:半衰期延长50%以上; ◈ 抗心律失常药:丙吡胺可致心衰; ◈ 抗微生物药物:半衰期延长,毒性增加; ◈ 抗炎药物:阿司匹林可致消化道出血等。
特殊人群用药及肝肾疾病对临床用药 的影响
特殊人群用药及肝肾疾病对临床用药 的影响
案例分析(2)
n 患者,女性,78岁,因冠心病急性发作于2010 年3月入院。同时伴有高血脂、高血压、2型糖 尿病、骨质疏松和失眠。入院后行冠脉造影支 架术。
特殊人群用药及肝肾疾病对临床用药 的影响
n 经会诊,心脏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和骨科 医生针对各自科室疾病开具了相应的药物进行治 疗,共计15种。2日后,肝功检查显示,血清转 氨酶比入院时正常值升高10倍,同时空腹血糖不 但未控制,反而升至9.0 mmol/L。
•2.老年人常用药物的特点
◈镇静催眠药物,分布容积增加,药效延长; ◈镇痛药,吗啡类药动学变化大,易引起呼吸抑制; ◈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吩噻嗪类,产生镇静
及体位性低血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产生体位 性低血压。 ◈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引起 恶心、呕吐、肝毒性;
2020年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2020年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一、前言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是国家药用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从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临床应用的常见用药、特殊人群用药和用药监测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二、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1.个体化用药: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重、肾功能和肝功能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用药调整,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综合治疗:在治疗疾病时,应综合考虑药物、手术、放射治疗和其他非药物疗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综合治疗。
3.药物相互作用:应重视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尤其需要注意多药联合治疗时的相互影响。
4.不良反应监测: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三、临床应用的常见用药1.抗生素类药物:如头孢菌素、青霉素、氨基糖苷类等,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2.抗高血压药物:如ACEI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用于治疗高血压病。
3.抗肿瘤药物:如顺铂、紫杉醇、卡铂等,用于治疗肿瘤疾病。
4.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等,用于治疗糖尿病。
四、特殊人群用药1.儿童用药:在给儿童用药时,应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因素进行剂量调整,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的情况。
2.孕妇用药:在给孕妇用药时,应慎重选择药物并严格控制用药剂量,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3.老年人用药: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常常下降,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因此在给老年人用药时,需要根据其肾功能和肝功能进行剂量调整。
4.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特别谨慎选择药物和控制剂量,避免对肝肾造成不良影响。
五、用药监测1.用药效果监测:在使用药物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2.不良反应监测:在使用药物后,应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伤害。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的肠道传染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主要是10岁以下的儿童容易感染手足口病,它的典型的表现就是发热,在口腔、手、足还有臀部发生斑丘疹、疱疹或者是破溃以后出现溃疡,严重的会出现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
目的观察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
方法将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手足口病患儿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
对两组患儿均进行抗病毒、退热等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
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儿进行综合护理。
然后,比较两组患儿治护的效果、退热的时间、口腔溃疡愈合的时间、水疱结痂的时间、皮疹消退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
结果接受治护后,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较高,其退热、口腔溃疡愈合、水疱结痂、皮疹消退及住院的时间均较短,P<0.05。
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临床症状,缩短其住院的时间。
【关键词】手足口病;综合护理;效果;常规护理手足口病是由于患者感染肠道病毒所致。
该病患者多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
手足口病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该病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手掌、脚掌或臀部等身体部位出现皮疹。
目前,临床上对手足口病患儿常进行抗病毒、退热等对症治疗,但其脑膜炎、肺水肿及心肌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仍较高。
有研究资料显示,在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时,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可提高其治疗的总有效率。
为了进一步观察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笔者对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了分组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将这些患儿平均分为参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
在参照组患儿中,有男47例,女28例;其年龄为5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3.37±0.66)岁;其病程为2~5d,平均病程为(2.99±0.77)d。
临床分析影响疾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
临床分析影响疾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疾病治疗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情况。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有许多因素可能会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
本文将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并提高治疗效果。
一、患者个体差异患者个体差异是影响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每个患者的生理状况、心理状态和遗传特征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患者对同一治疗方案的反应不同。
例如,一些患者可能对某种药物过敏,而另一些患者则对同一药物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务人员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并采取个性化的治疗策略。
二、疾病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疾病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对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疾病对不同的治疗方式和药物有不同的反应。
此外,疾病的严重程度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例如,在心脏病患者中,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而晚期诊断则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务人员应根据不同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
三、药物选择及使用规范药物选择及使用规范是影响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疾病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而在使用药物时,遵循正确的使用规范也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某些抗生素药物在服用前后需要禁食或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否则可能会影响药效。
此外,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按照医嘱用药,并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因此,医务人员应根据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指导患者按照规范使用药物,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四、患者的遵循程度及合作意愿患者的遵循程度及合作意愿是影响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治疗方案的实施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包括按时用药、定期复诊等。
然而,有些患者可能因各种原因无法遵循医嘱,或者出现药物依从性差的情况,这都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医务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PPT课件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治疗目标,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制定给药方案
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包括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等。
定期监测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
1 2
定期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定期监测 患者的治疗效果,以评估治疗方案是否有效。
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ppt课件
目录
• 疾病与药物相互作用基本概念 • 常见疾病对临床用药影响 • 药物选择原则及注意事项 • 案例分析:典型疾病与用药策略探讨 • 评估方法:如何判断药物是否适合当前患
者 • 提高认识: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与教育
01 疾病与药物相互作用基本 概念
疾病状态下机体改变
01
胰岛素种类选择
注射部位轮换
根据患者病情和血糖特点选择合适的胰岛 素种类。
遵循注射部位轮换原则,避免局部脂肪萎 缩和硬结形成。
胰岛素保存方法
血糖监测与调整
掌握正确的胰岛素保存方法,确保药物疗 效和安全性。
用药期间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情况 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镇静剂使用风险
镇静剂种类选择
收集患者信息和病史资料
详细了解患者基本信息
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以评估药物剂量是否合适。
收集病史资料
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相 互作用。
评估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当前病情严重程度、病程长短等,以确定治疗药物的种类 和剂量。
评估当前治疗方案效果及风险
分析当前治疗方案
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如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 处理,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临床合理用药指南
临床合理用药指南药物的安全性是指在使用药物时,不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同时也不会对其他人或环境造成危害。
药物的安全性是合理用药的重要保障,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守药物的用法和用量,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三)经济性药物的经济性是指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药物的使用和费用。
药物的费用是一个社会和个体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药物的贵贱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费用和医疗保障的可持续性。
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四)适当性药物的适当性是指在使用药物时,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药物过敏史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严格遵守药物的用法和用量。
药物的适当性是保证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条件,只有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药物,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合理用药是指在现代的、系统的医药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方式使用药物,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在使用药物时,必须兼顾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和适当性等因素,避免单一考虑某一方面的用药,以保证患者的健康和医疗保障的可持续性。
药物的安全性是相对的,即使是安全的药物对于特殊体质的人也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例如,卡马西平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但个别病人使用后可能出现全身皮肤水疱,进而转变成表皮坏死、脱落等严重反应,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医药人员需要在效果与风险之间寻找适当的平衡点,力求让病人承担最小的治疗风险,同时获得尽可能大的治疗效果。
适当性是合理用药的最起码的要求,包括药物选择正确、剂量恰当、给药途径适宜、合并用药合理等各个环节。
目的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尽量减少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从而迅速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恢复人体健康。
老年人的“五种药物原则”
老年人的“五种药物原则”作者:曹云来源:《祝您健康》 2014年第11期曹云由于衰老多与疾病交织,老年人往往都患有几种慢性疾病,到医院通常要看几个专科,吃几个医生开的药物。
然而,老年人由于各系统器官的衰老,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同时服用多种药,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有研究建议,老年人用药,以不超过五种药物为好。
物种药物原则老年人因多病共存,常采用多种药物治疗,这不仅加重经济负担和降低依从性,而且增加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容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有统计显示,若同时使用2种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潜在发生率为6%,若同时使用5种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潜在发生率为50%,当同时使用8种药物时,药物相互作用的潜在发生率增至100%。
虽然并非所有药物相互作用都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但老年人用药数目愈多,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愈高。
有研究显示,同时使用少于5种药物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多于5种药物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上升为27.3%。
因而控制用药品种数量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建议老年人用药遵照“五种药物原则”,即每日用药不超过5种,越少越好。
五个用药措施面对老年人多病共存的复杂情况,如何执行五种药物原则?1.了解药物治疗的局限性:药物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但药物不能解决患者的所有问题,对于有些疾病,药物则无能为力。
如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等无相应的药物治疗,失眠服用安眠药地西泮导致的跌倒骨折,对老年人的危害大于失眠疾病本身,故此类疾病应避免或少用药物治疗。
2.一病一药一次:即尽可能采用“一种疾病只用—种药物一日一次的原则”。
如一位老年人并存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胆石症、前列腺增生症、钙化性心脏病6种疾病,其中无症状胆石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无并发症的钙化性心脏病三种疾病不需要药物治疗,这就为高血压病、冠心病和糖尿病等重要疾病的联合治疗提供了用药空间,既保证了重要疾病的治疗,又控制了用药数目。
3.选用主要药物:老年人用药要少而精,抓主要矛盾,选择主要疾病进行药物治疗。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众所周知,文献中所载各种药物的作用及其强度、时间等资料都是根据实验室或临床研究结果的数据统计所得的均数或其它综合值。
医学研究中许多事物现象都呈正态分布。
药物作用也不例外,在个体上的表现必然会有差异。
其次,任何实验研究或临床研究都是在某种一定的条件(药物制剂,用药方案,机体状态和环境等)下进行的,如果这些条件有了改变,则个体差异就会更为明显。
例如,由于遗传或其它原因(如年龄、疾病等),有的病人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高敏性),有的病人则能耐受较大剂量(耐受性),甚至有人对某些药物可以产生特殊反应(特异质)。
所以,在临床用药时必须考虑可能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研究用药的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才能得到良好效果。
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分为药物、机体状态和环境条件等三个方面。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1。
剂量问题一次给药时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比较容易掌握。
在连续给药时还须考虑两次给药之间的间隔时间。
通常按照在一定时间内给药总剂量不变的原则,两次给药间隔时间长则每次的用药量就较大,而血药浓度的波动也较大。
这时就必须注意峰浓度是否可能超过最低中毒浓度,谷浓度是否可能低于最低治疗浓度等问题。
为了减小血药浓度的波动,可以缩短给药间隔时间。
这时必须适当减少每次用药量,以免蓄积中毒。
静脉点滴给药时血药浓度的波动最小,但滴入药液的浓度和滴人速度必须经计算后予以控制。
在安全性较大的药物,在首剂时可给以适当的“突击剂量”,以便缩短到达血药稳态浓度的时间。
2。
药物剂型问题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吸收速率和分布的范围可以不同,从而影响药物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和维持时间等.皮下或肌内注射吸收较口服为快,水溶液的吸收又比油溶液或混悬液为快;口服给药时溶液剂型吸收最快,散剂次之,片剂和胶囊等须先崩解,故吸收较慢。
一般说来,吸收快的剂型药物血浓度的峰值较高,单位时间内排出也较多,故维持时间较短.吸收太慢则血药峰浓度可能太低而影响疗效.为了达到不同目的,设计了多种特殊的药物剂型。
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首先,疾病对药物的代谢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
药物的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被生物化学反应转化成代谢产物的过程。
其中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
然而,在一些疾病状态下,药物的代谢能力会发生变化。
例如,肝病会导致肝功能减退,造成药物代谢减慢。
因此,在治疗肝病患者时,需要注意药物剂量的调整,以避免药物过量引发副作用或中毒。
相反,一些疾病状态下药物的代谢反而会加速,如甲亢、糖尿病等。
这将导致药物的代谢过程加快,药物的药效降低。
因此,在治疗这些疾病时,可能需要增加药物的剂量或频次,以达到期望的疗效。
其次,疾病对药物的药效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药物药效学研究的是药物在体内所产生的效应以及该效应与药物剂量之间的关系。
一些慢性疾病会导致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发生变化。
例如,高血压患者对降压药物的反应可能会降低,需要使用更高剂量的药物才能达到预期的降压效果。
另外,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会降低,需要减少药物的剂量。
此外,一些遗传疾病也会对药物的药效学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人体内的药物代谢酶缺陷可能导致一些药物的代谢减慢,从而需要减少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最后,疾病还会对药物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
药物相互作用指的是多种药物在体内的相互影响,可以增强或减弱彼此的药效。
患有疾病的患者通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治疗,这增加了药物相互作用的概率。
例如,饮食中的营养物质和一些草药可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此外,一些疾病状态下产生的炎症因子可能会改变体内药物的代谢途径,从而导致药物的代谢发生改变。
这些药物相互作用的改变可能会增加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的发生。
总之,疾病对临床用药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药物代谢、药效学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三个方面来看,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都会直接影响用药的选择、剂量的确定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因此,在进行临床用药时,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根据疾病的特点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指导,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疗效。
1 肝功能不全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1 肝功能不全对临床用药的影响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 肝脏疾病可以损害肝脏代谢药物的能力,改变药物体内过程,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毒性; 反过来有些药物引起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
因此,临床用药应考虑这两方面的问题:1. 1 肝脏对药物代谢的影响许多口服药物由小肠完整吸收,首先经门静脉转送到肝脏,在肝脏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称首过作用或第一关卡效应。
肝脏疾病时, 药物代谢减弱, 消除时间延长, 第—关卡效应下降, 使药物代谢和毒性发生改变。
如在正常人, 给予强的松和强的松龙均能达到同样的血药浓度,因强的松需在肝脏还原为强的松龙而起效。
肝细胞性疾病时, 强的松的还原受阻, 故疗效差, 在慢性活动性肝炎、肝功能不全时, 宜选用强的松龙, 因为无须转化就能直接起作用。
严重肝脏疾病者,葡萄糖醛酸、硫酸根、乙酰基等各种结合反应、灭活能力下降, 故如安定、苯妥英钠、利多卡因、异烟肼等药物的半衰期延长; 由肝脏合成的血胆碱脂酶活性下降,普鲁卡因等水解减少; 肝硬化时, 肝脏血流可明显减少, 同时门脉系统和全身循环之间形成侧枝循环, 约有62 %的肠系膜血液可经侧枝循环而直接进入全身循环,从而使部分药物逃脱肝细胞的代谢。
由于肝脏疾病可损害肝脏对药物的代谢能力,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 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故肝脏病患者用药要特别慎重。
1. 2 药物对肝脏的损害药物损害肝脏可分直接性和间接性两类。
直接性肝损害是指无选择地损害肝细胞的一类, 如酒石酸锑钾、四氯化碳等; 间接性肝损害的药物中,有的干扰肝脏的代谢途径,如四环素、抗代谢药, 还有的选择性干扰胆汁排泌, 如避孕药、甲基睾丸酮等。
机体特异反应引起的肝脏损害, 包括过敏反应和代谢异常。
有些药物损害特征提示与过敏反应有关,如磺胺类、氯丙嗪等。
另一些特异体质的代谢异常, 如异烟肼在一般治疗量很少引起肝脏副作用,但却有少数特异体质,药物在肝内乙酰化的过程特别快,因此形成较多量的乙酰异烟肼,后有在肝内水解成乙酰肼, 造成对肝细胞损害。
药品临床功效分析报告
药品临床功效分析报告药品临床功效分析报告药品临床功效分析报告是一个对某种药品在临床应用中所具有的功效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的报告。
以下是针对某种药品的临床功效进行分析的报告。
本次分析的药品为A药,这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
经过大量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我们发现A药在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首先,A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经过临床试验,A药对多种细菌和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尤其是在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疾病的治疗中,A药能够快速有效地清除病原菌,缓解患者的症状,减少病情的进展。
其次,A药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A药能够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在某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A药能够提高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和复发。
另外,A药还具有抗炎作用。
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A药在炎症相关疾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
A药能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此外,A药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临床研究发现,A药在某些肿瘤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药效。
A药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综上所述,A药作为一种抗生素,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炎作用和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A药能够快速有效地清除病原菌,缓解患者的症状。
在免疫功能低下和炎症相关疾病的治疗中,A药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
此外,A药还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肿瘤的药物,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药品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使用A药时应严格按照医嘱合理用药,避免过量或滥用。
同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以上是对A药的临床功效进行分析的报告。
通过深入分析药品的临床应用和功效,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的用药决策,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临床药物治疗学知识点总结
临床药物治疗学知识点总结临床药物治疗学是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科,研究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
它涉及到药物的选择、给药途径、剂量、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临床药物治疗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1. 药物分类: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归类,如按照药物化学结构、药理作用、药物的作用部位等。
了解药物的分类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2. 药物代谢与排泄: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方式对于合理用药至关重要。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途径会影响药物的药效、半衰期和副作用等。
经肝脏代谢的药物需要注意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而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则需要考虑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3.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的相互作用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是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是药物与食物、饮料、其他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帮助医生预防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4. 药物剂量调整:药物的剂量调整对于不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非常重要。
不同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药物的剂量选择。
同时,药物的剂量调整也需要考虑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平衡。
5. 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过敏:了解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过敏的表现和处理方法对于临床实践非常重要。
在用药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不良事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以上只是临床药物治疗学的一部分知识点总结,这个学科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如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药物的剂型选择、药物的临床试验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全面了解药物治疗学的知识,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皮质激素可恢复β受体-腺苷酸环化酶-cAMP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系统功能,使cAMP含量 升高,哮喘得以缓解
(二)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常用β 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
但长期使用β 受体激动药能引起支气管平滑肌上的受
体下调,使药物平喘作用减弱产生耐受 因此,治疗时,应用β 受体激动药(如沙丁醇胺)等 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同时加用α 受体阻断药可得到良 好疗效
(三)心、肾衰竭改变药物分布
肾功能衰竭患者——体内酸性药物的蛋白结合率明显降
低
原因:1)自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质 2)氨基酸在小肠的吸收受阻,蛋白合成减少 3)白蛋白结构改变 4)代谢异常,代谢产物排泄减少,使脂肪酸、芳 香酸、肽类等物质积聚体内,与药物竞争血浆蛋白结合
位点 球蛋白比例 ↑, 与球蛋白结合的药物结合量↑(如奎尼丁)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脏缺血——滤过率降低,排泄减慢 (如地高辛、普鲁卡因胺、利尿药、抗生素)
肾病综合征——蛋白丢失,游离型药物增加,经肾小球滤 过排除的速度加快
——肾小球滤过膜完整性破坏,结合型、游离
型均可滤过
1、肾脏疾病的影响
(2)肾小管分泌功能的改变
主动过程 酸性载体——有机酸(头孢菌素、噻嗪类利尿药、磺胺类、 丙磺舒、水杨酸盐、青霉素、呋塞米)
内源性配体浓度过高时 病情好转,配体浓度降低 拮抗剂用量↑ 拮抗剂用量↓
一、疾病引起受体数目的改变
(一)高血压
高肾素型高血压——沙拉新(部分激动剂) 1)具有微弱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激动作用;2)竞 争性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
因此,沙拉新对低肾素水平高血压无效甚至有升压 的危险
(二)支气管哮喘
一般来说,受体数目的变化与周围生物活性物质的 浓度或作用之间呈负相关
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内源性配体——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多巴胺、NA) 激素(皮质激素、胰岛素) 自身活性物质(5-羟色胺、组胺、前列腺素) 外源性配体——药物
一、疾病引起受体数目的改变
(一)高血压
受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血容量调节 内源性儿茶酚胺和肾素浓度对临床用药影响大
白蛋白减少——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 血浆中脂肪酸、尿素、胆红素等蓄积 使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
血中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
(一)疾病改变血浆蛋白含量与结合率
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应用高蛋白结合率的药物时,由于
游离型药物浓度的增加,易发生不良反应(如甲苯磺丁
脲、华法林、洋地黄毒苷)
应从小剂量开始,并加强监护
(三)心、肾衰竭改变药物分布
肾衰时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的药物有:
苯巴比妥、硫喷妥、戊巴比妥、苯妥英、水杨 酸盐、保泰松、呋塞米、氯贝丁酯、华法林、 磺胺类等
(三)心、肾衰竭改变药物分布
心衰——组织血流量下降(肾脏血流量减少显著 (30%~50%),其次是皮肤和肝脏等)——Vd减 小
第一节 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
肝硬化 急性病毒性肝 炎、肝硬化 急性病毒性肝 炎 肝硬化 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
病态T1/2 (h)
3.3 6.99±2.74 7.04±0.92 74.5±27.5 6.7 5.33 4.46±0.93
(二)肾脏疾病的影响
肾脏也存在P450酶系,是仅次于肝脏的代谢器官,代谢
能力为肝的15%,如水杨酸盐、胆碱、吗啡、儿茶酚胺、5羟色胺、苯乙胺及胰岛素等皆可在肾小管代谢。
或可加用适当糖皮质激素
一、疾病引起受体数目的改变
(二)支气管哮喘
患者,女,36岁,被诊断患有支气管哮喘,间歇
发作,使用沙丁胺醇雾化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
感觉平喘效果欠佳,医生建议加用倍氯米松雾化
治疗
试分析引起沙丁胺醇疗效下降的可能原因及加用
倍氯米松改善疗效的机制
一、疾病引起受体数目的改变
(三)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情况
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多巴胺DA
一、疾病引起受体数目的改变
(一)高血压——β受体下调(down regulation)
心血管系统内源性儿茶酚胺增高,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β受体长期暴露于高浓度儿茶酚胺递质(NA、AD)中, 致使受体下调
【受体周围生物活性物质浓度过高或长期使用某种激动 剂后,可使受体数目下调(负相关)】
三、疾病对药物生物转化的影响
(一)肝脏疾病的影响
代谢器官——肝脏
一般来说, 药物代谢受影响的程度与肝病的严重程度
成正比
影响因素——肝药酶的数量及活性、肝血流量、肝细 胞对药物的摄取和排泄能力、有效肝细胞总数、门脉 血液的分流、胆道畅通与否
(一)肝脏疾病的影响
①多数药物生物转化↓(肝药酶↓,肝血流量↓ ), t1/2↑→药效↑/毒性↑ ②有些药物在肝脏活化↓→疗效↓,如泼尼松 ③有些药物肝脏首过消除↓、生物利用度↑ 如:利多卡因、普萘洛尔、维拉帕米、水杨酸类、吗 啡、哌替啶等
(四)循环衰竭
① 心力衰竭→胃肠血流量↓ ,药物吸收↓
②周围循环衰竭,如:休克→皮下及肌肉血流量↓,
须静注给药
第一节 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
二、疾病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血浆蛋白含量及与药物的结合能力
体内分布
体液pH 药物脂溶性
(一)疾病改变血浆蛋白含量与结合率
人体血浆中含60多种蛋白,其中3种蛋白与大多 数药物结合有关 α1酸性糖蛋白 脂蛋白
尿液pH↑→弱酸性药物解离↑→重吸收↓→排泄↑
●肾浓缩功能↓: 尿流加速、尿液稀释→重吸收↓→药物排泄↑ ● 肾功不全: 有些药物活性产物蓄积→毒性, 如磺酰脲类、哌替啶等
2、肝脏疾病的影响
肝功减退→肝细胞对药物的贮存、分泌能力↓→药物
经胆汁排泄↓,如地高辛、红霉素、利福平等。
胆道疾患影响药物从胆汁中排泄
受 体 后 机 制
三、 疾病状态下的临床用药原则
第一节 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
一、疾病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一)消化道疾病
1、改变胃排空时间 小肠是大多数药物吸收的主要
部位,胃排空时间的改变影响药物在小肠吸收
引起胃排空延迟的常见疾病
偏头痛、 帕金森
抑郁症,神经性厌食
术后 糖尿病 甲状腺机能减退
肝硬化时普萘洛尔血药浓度变化
普萘洛尔血浆浓 度(g/L)
肝硬化
正常
h
肝病对药物半衰期的影响
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 哌替啶 地西泮 氨茶碱 氢化可的松 林可霉素
给药途径
口服 静注 口服 口服 静注 静注
正常T1/2 (h)
2 3.37±0.82 32.7±8.9 1.4 1.63 3.42±0.14
病种
门脉吻合或肝内血管之间形成侧支循环—— 首过 效应↓生物利用度↑
(三)肾衰竭
1、消化功能紊乱——如腹泻、呕吐,肠粘膜水肿, 减少药物吸收;胃内氨含量增高,pH升高——弱酸性 药物胃内吸收降低
2、低蛋白血症,血中游离药物浓度↑ 3、脱盐、脱水——肌肉和肠壁血流量↓,被动转运药 物量减少
4、肾脏转化功能↓→VitD(25-(OH)-VitD3——1, 25(OH)-VitD3)活化障碍→钙吸收↓
心衰——肝肾血流量↓——利多卡因的清除率减少50%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代谢加速;功能低下时,代谢减慢
第一节 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
四、疾病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药物可经肾脏、胆道、乳腺、肠液、唾液、汗腺 或泪腺等处排出 肾脏途径最为重要
1、肾脏疾病的影响
(1)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半衰 期延长,易在体内蓄积
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物效应。
受体
位于靶细胞细胞膜上:如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 体、组胺受体 位于胞浆内: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性激素受 体 位于细胞核内:如甲状腺素的一部分受体
受体的调节
很多因素(生理、病理、药理)会导致受体数目、 亲和力、效应发生改变
受体调节(向上、向下)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 重要因素
与大多碱性和中性药物结合
白蛋白——与大多酸性药物结合
(一)疾病改变血浆蛋白含量与结合率
引起血浆蛋白减少的因素
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
蛋白质消耗过多 (失血、严重烧伤、恶
性肿瘤、肾病综合征)
蛋白质合成障碍(肝脏疾病)
(一)疾病改变血浆蛋白含量与结合率
慢性肝功不全、慢性肾衰、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 心力衰竭、术后
如:急性肠炎伴有腹痛、腹泻——地高辛、诺氟沙
星的吸收减少
(一)消化道疾病 3、改变胃肠道分泌功能
胆汁分泌缺乏/减少——脂肪消化受阻,导致脂肪 泻以及一些高脂溶性药物的吸收减少
胃酸分泌缺乏/减少——弱酸、弱碱性药物的吸收
均受到影响
(二)肝脏疾病
门脉高压伴有小肠粘膜水肿或结肠异常——减慢 药物在肠道内的吸收速率
胰岛素抵抗——指糖尿病患者每日应用超过200IU的 胰岛素,没有出现明显的降糖效应
胰岛素受体下调——胰岛素浓度较高所致
急性胰岛素抵抗——并发症引起
慢性胰岛素抵抗——抗体、内源性递质
二、疾病引起受体敏感性的改变
(一)肝脏疾病
体内氨、甲硫醇、短链脂肪酸等代谢异常—— 脑代谢异常——脑神经细胞敏感性↑
引起胃排空增快的常见疾病
胃酸过多
十二指肠溃疡 甲状腺功能亢进 小肠憩室 焦虑、兴奋
有利于在小肠被动转 运的药物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