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环境统计年鉴全部数据完整版

合集下载

中国环境年鉴 pdf

中国环境年鉴 pdf

中国环境年鉴
5. 环境监测与数据:介绍中国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提供环境监测数据和指标 ,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 环境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介绍中国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创新成果,包括环 境监测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环境年鉴的出版,对于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环境治理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 的意义。它为公众了解中国环境状况和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国环境年鉴
2. 环境质量评估:对中国各地区的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分析环 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3. 生态环境保护:介绍中国各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包括自然保护区建设、生物多样 性保护、森林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4. 环境污染与治理:分析中国各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等,以及相关的治理措施和效果。
中国环境年鉴
中国环境年鉴是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编的一本年度性环境科学专业刊物。该年鉴旨在全 面反映中国环境状况、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为决策者、学者、环保从业人 员和公众提供权威的环境信息和数据。
中国环境年鉴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政策与法规:介绍中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情 况。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6全国指标数据:全世界主要年份温室气体排放统计1993-2012一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6全国指标数据:全世界主要年份温室气体排放统计1993-2012一

佛得角
2000
0.45
柬埔寨
1994
12.76
喀麦隆
1994
165.73
加拿大
2012
698.63
18.23
中非共和国
1994
37.74
乍 资得 料来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
1993
8.02
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修订版.纽约.2015.
摘编自《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6》
一) 0人.7均9 温室气体
1.76 3.56 3.44 7.70 7.61 2.43 23.73 9.47 5.62 7.96 33.55 0.70 8.24 9.41 10.52 31.41 0.90 2.76 4.87 4.24 6.04 4.58 8.39 0.61 3.34 1.02 1.23 12.23 20.25 11.60 1.22
116.52
-18.49
伯利兹
1994
6.34
贝宁
2000
6.25
不丹
2000
1.56
玻利维亚
2004
43.67
184.95
波黑
2001
16.12
-52.65
博茨瓦纳
1994
9.29
巴西
2005
862.81
49.67
保加利亚
2012
61.26
-44.22
布基纳法索
1994
5.97
布隆迪
2005
26.47
2010
7.20
-71.14
澳大利亚
2012
543.65
31.01
奥地利

2023年环境统计年鉴

2023年环境统计年鉴

2023年环境统计年鉴引言本文档旨在总结和呈现2023年的环境统计数据,以帮助读者了解当年的环境状况和趋势。

通过统计数据的呈现,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评估环境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数据概述以下是2023年重要的环境统计数据:空气质量- PM2.5浓度:平均值为XX微克/立方米,比上一年下降X%。

- 臭氧浓度:平均值为XX微克/立方米,比上一年上升X%。

- 空气质量指数:健康水平为XX,比上一年有所改善/恶化。

水质- 河流水质:XX%的河流达到优良水质标准,比上一年下降X%。

- 湖泊水质:XX%的湖泊达到优良水质标准,比上一年上升X%。

- 海洋水质:XX%的海域达到优良水质标准,比上一年持平。

生态保护- 森林面积:增长了X万公顷,达到总面积的XX%。

- 野生动物保护区覆盖率:达到XX%,相比上一年上升了X%。

环境问题分析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环境问题的趋势和原因:空气污染- 工业排放:工业发展导致了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增加,需要加强监管和治理措施。

- 交通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应推动绿色出行和公共交通发展。

水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农田施肥和农药使用导致农业污染问题,需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工业废水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对水质产生威胁,应严格监管和管理工业废水处理。

生态破坏- 城市扩张: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应加强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

- 违法砍伐:非法砍伐导致森林资源减少,应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环境保护措施为解决上述环境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大气环境保护- 加强工业排放治理,推动高效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 鼓励绿色出行和公共交通发展,减少尾气排放。

水环境保护-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广有机农业和节水灌溉技术。

- 严格监管和管理工业废水排放,推动循环经济和资源回收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城市规划,合理控制城市扩张,保护生态环境。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doc 95页)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doc 95页)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doc 95页)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4年) (2)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3年) (10)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2年) (18)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1年) (25)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0年) (38)全国环境统计公报(1999年) (48)全国环境统计公报(1998年) (66)全国环境统计公报(1997年) (76)全国环境统计公报(1996年) (86)全国环境统计公报(1995年) (9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规划计划环境统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eic/649371567364505600/index. shtml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4年)2004年我国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但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的模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钢铁、电力、水泥、电解铝等重工业投资规模较大,产品产量增加较快,对环境的压力继续增加。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加强。

结合宏观调控,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一定成效,遏制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快速攀升的趋势。

200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482.4亿吨,比上年增加4.9%。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21.1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5.8%,比上年增加4.1%;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61.3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4.2%,比上年增加5.5%。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39.2万吨,比上年增加0.4%。

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09.7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8.1%,比上年减少0.4%;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29.5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61.9%,比上年增加0.9%。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33.0万吨,比上年增加2.5%。

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42.2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31.7%,比上年增加4.5%;生活氨氮排放量90.8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68.3%,比上年增加1.7%。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_各地区污水排放和处理情况_2017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_各地区污水排放和处理情况_2017

1773.6
407525
83065
95.3
85.1
60.8
9917
1007.2
288513
19064
95.0
91.7
50.4
5293
544.2
148884
13674
97.3
93.9
32.7
3859
421.6
113423
6829
92.2
89.1
3.6
741
278.1
87796
95.4
94.6
16.1
954
229526
51
51
821.0
821.0
215739
427700
196
179
1278.9
1191.4
363876
303802
88
83
946.4
926.4
278596
153008
66
66
493.8
493.8
143591
123006
66
65
388.9
383.9
109564
91989
47
44
274.5
270.5
67
67
665.6
665.6
168755
天 津 Tianjin
99719
47
47
290.5
290.5
91469
河 北 Hebei
165919
85
85
583.2
583.2
162054
山 西 Shanxi
73861
38
31

环保统计数据库

环保统计数据库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库
China Environmental Statistics Database
一、《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库》收录了1985年以来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主要统计数据,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113个重点城市、42个工业行业的400多个指标,数据量超过40万。

系统反映了我国环境保护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

二、本数据库包括全国环境统计数据、地区环境统计数据、重点城市环境统计数据和工业行业环境统计数据。

内容涵盖了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物、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工业污染治理项目、自然生态保护、环境管理、环保机构、环保产业、自然资源、城市环境卫生、工业企业环境保护、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城市污水处理、生活污染、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环境质量等各个方面。

三、本数据库数据实行年度更新。

1990年前“三废”排放的统计范围为县及县以上企、事业单位;1991-1996年以后修改为县及县以上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单位;1997年以后包括县以上工业企业和乡镇工业。

四、本数据库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年鉴》、国家环境统计公报、各省市环境统计年鉴(公报)、其他相关统计年鉴(公报)、中国环境监测站等。

五、本数据库所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2024年重庆市环境统计公报

2024年重庆市环境统计公报

2024年重庆市环境统计公报2024 年,重庆市在环境保护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公报旨在全面、准确地反映重庆市在这一年中的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

一、环境质量状况(一)大气环境2024 年,重庆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_____天,较上一年度增加了_____天。

主要污染物 PM25 年均浓度为_____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_____%;PM10 年均浓度为_____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_____%。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污染物浓度也均有所降低。

(二)水环境重庆市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长江、嘉陵江、乌江等干流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国家规定的Ⅲ类标准。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_____%。

在重点流域治理方面,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水污染防治措施,部分支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三)声环境重庆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_____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_____分贝,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但在一些城市中心区域和交通要道,噪声污染问题仍需进一步关注和解决。

(四)土壤环境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未出现明显的土壤污染加重趋势。

但在一些工业集中区和农业生产区域,仍需加强土壤污染监测和防控工作。

二、污染物排放情况(一)废气污染物排放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_____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_____吨,烟(粉)尘排放量为_____吨。

其中,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废气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中小企业的废气治理仍需加强。

(二)废水污染物排放工业废水排放量为_____万吨,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_____吨,氨氮排放量为_____吨。

生活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三)固体废物排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_____万吨,综合利用率为_____%。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6全国指标数据:中国2015年各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情况统计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6全国指标数据:中国2015年各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情况统计

693.2
425.1
295.8
193.4
246.8
152.5
537.6
161.3
292.6
70.7
261.2
148.5
22.2
20.4
139.0
94.8
216.0
133.4
137.5
87.7
140.8
70.0
8.4
7.7
240.4
169.9
122.6
82.3
34.9
20.9
86.9
35.1
288.7

160.4
注: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统计范围包括设市城市和县城.
工业污染源治
773.7 10.0 24.0 54.2 27.9 43.9 19.0 12.1 19.3 21.2 62.2 58.6 17.9 44.7 14.8 94.6 33.0 15.8 26.1 34.7 24.7 1.3 6.0 11.8 10.7 21.6 0.3 28.0 4.1 4.9 10.4 15.8
环境污染治理
1.28 1.79 0.76 1.33 2.02 3.01 1.02 0.79 1.04 0.88 1.36 1.03 2.00 0.88 1.41 1.10 0.80 0.84 1.86 0.40 1.55 0.60 0.88 0.72 1.31 1.03 0.81 1.33 1.80 1.44 2.98 3.10
摘编自《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6》
况统计
当年完成环保
3085.8 19.1 20.2 125.3 74.1 118.5 171.1 21.1 18.5 90.3 438.2 161.5 97.1 45.6 63.6 173.6 69.4 78.5 350.1 187.2 88.0 0.5 38.2 70.8 39.1 49.2 0.4 42.5 36.2 9.0 41.4 112.5

2016—2019 年全国生态环境统计公报

2016—2019 年全国生态环境统计公报

2016—2019 年全国生态环境统计公报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为基准,生态环境部依法组织对2016—2019 年污染源统计初步数据进行更新,依据《生态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生态环境统计管理报表制度》,现将相关全国生态环境统计数据公布如下。

一、污染源统计(一)统计范围污染源统计调查对象为全国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污染源(简称工业源)、农业污染源(简称农业源)、生活污染源(简称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简称集中式)、移动源。

各类污染源的调查范围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范围有所不同。

工业源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行业代码为06—45 的40 个大类行业以及行业代码为4610的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

农业源包括畜禽养殖业中的大型畜禽养殖场(生猪设计年出栏量≥5000 头、奶牛设计年存栏量≥500 头、肉牛设计年出栏量≥1000 头、蛋鸡年设计存栏量≥15 万羽、肉鸡年设计出栏量≥30 万羽)。

生活源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的第三产业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源;此外,生活源废气污染物排放包括农村生活源。

集中式包括集中式污水处理单位、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处置单位、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处理)单位。

移动源包括机动车污染源。

(二)废水污染物2016—2019 年,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逐年下降,由2016 年658.1 万吨,下降为2019 年567.1 万吨,下降13.8%。

其中,工业源、农业源、集中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逐年下降,2019 年分别为77.2、18.6、1.4 万吨;生活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总体持平,2019 年为469.9 万吨。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逐年下降,由2016 年56.8 万吨,下降为2019 年46.3 万吨,下降18.5%。

其中,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氨氮排放量均逐年下降,2019 年分别为3.5、0.4、42.1 万吨。

废水中总氮排放量逐年下降,由2016 年123.6 万吨,下降为2019 年117.6 万吨,下降4.8%。

环保统计数据库

环保统计数据库

环保统计数据库
Environmental Statistics Database
一、《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库》收录了1985年以来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主要统计数据,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113个重点城市、42个工业行业的400多个指标,数据量超过40万。

系统反映了我国环境保护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

二、本数据库包括全国环境统计数据、地区环境统计数据、重点城市环境统计数据和工业行业环境统计数据。

内容涵盖了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物、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工业污染治理项目、自然生态保护、环境管理、环保机构、环保产业、自然资源、城市环境卫生、工业企业环境保护、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城市污水处理、生活污染、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环境质量等各个方面。

三、本数据库数据实行年度更新。

1990年前“三废”排放的统计范围为县及县以上企、事业单位;1991-1996年以后修改为县及县以上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单位;1997年以后包括县以上工业企业和乡镇工业。

四、本数据库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年鉴》、国家环境统计公报、各省市环境统计年鉴(公报)、其他相关统计年鉴(公报)、中国环境监测站等。

五、本数据库所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