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论战

合集下载

三次大论战思想启蒙

三次大论战思想启蒙

三次大论战思想启蒙一、西方民主主义思想西方民主主义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及美国思想家杰弗逊等西方思想家所倡导的一种政治思想。

民主主义思想认为,人民是政治权力的源泉,国家的政治活动应当依据人民的意志进行,只有经过人民的授权才能行使政治权力,而政治权力的运行应当以法律为依据,法律的制定应当经过全民大众的共同参与。

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民主制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民主制度才能保障人民的权利,维护社会的公正,实现社会的进步。

二、资本主义思想资本主义思想是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它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更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形式,它依靠私有财产和私有利益的动力,把社会资源有效地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思想认为,市场经济是由自由竞争构成的,政府应当保护市场的自由竞争,而不是干预市场,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思想也认为,私有财产的权利应当受到保护,政府应当尊重和保护私有财产的所有权,以促进社会的进步。

三、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是由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及德国哲学家马克思提出的,它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更公正的社会制度,它把社会资源归属于全体人民,把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归属于全体人民,以实现社会公平、和谐和发展。

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批判,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应当建立在人民的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应当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而不是政府的利益。

:1、要坚持自由思想,反对宗教和封建思想的束缚,提倡理性思想;2、要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反对资本主义利益的统治,提倡共同分享;3、要坚持民主思想,反对封建统治和官僚主义,提倡民主制度;4、要坚持科学思想,反对迷信思想,提倡科学发展;5、要坚持人权思想,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提倡人人平等。

一、新民主主义思想启蒙新民主主义思想启蒙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等为主要内容,以实现中国人民解放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为目标,以实现中国共产党的统治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主要任务的思想教育运动。

考研政治必背知识点:近代中国三次大论战

考研政治必背知识点:近代中国三次大论战

考研政治必背知识点:近代中国三次大论战 说到考研政治最令同学们头疼的可能就是背诵问题了,考研政治要想得高分,那幺考研政治的知识点就要背好。

下面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2018年考研政治必背知识点:近代中国三次大论战,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8年考研政治必背知识点--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 1898年前后,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

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首先,要不要变法。

守旧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主张“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洋务派官僚张之洞也在《劝学篇》一书中反复强调封建的纲常伦理不可变。

而维新派则根据西方资产阶级进化论的观点,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他们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只有维新变法,革除积弊,才能挽救中国所面临的危亡局面,以图求存和自强。

小编推荐:2018年考研政治时政热点:一带一路其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最后,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守旧派反对西学,把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斥之为“奇技淫巧”。

洋务派虽认为西方的军事和技术可以学习,但坚持封建的政治制度、科举八股,尤其不能触动三纲五常。

而维新派则认为要救中国必须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兴西学。

针对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口号,维新派驳斥道:“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

”因为体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用”,西学有西学的“体”“用”,把中学之“体”和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要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戊戌变法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从晚清三大论战看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从晚清三大论战看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从晚清三大论战看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札记11历本11105214101 陈慧珊最近,读了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让我受益匪浅.陈旭麓先生把历史与论述有机结合,通过对精炼的史实分析,以阐明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规律,并用生动的文笔表达了出来。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从书中看到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的社会。

而且中国近代社会的新旧嬗变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通过其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陈旭麓先生描写的晚清的三大论战即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革命派与立宪派之间的论战,这就是上述观点很好的体现.1840年6月,随着鸦片战争的打响,英国的炮声震撼了中国,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英国的船坚炮利让闭关造成的虚骄与懵懂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他们之前对“夷人”的见识与事实之间的距离。

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则将沉重的震撼也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带来的割地赔款、通商口岸的开放等使清政府受到严重的打击,中国近代社会则开始不断地受外来文化影响而发生变化。

在这期间,洋务派开始产生兴起。

而事实上,在今日被称为洋务派首领的曾国藩和奕本来与官僚士大夫群中的其他人一样鄙夷西方人,并相信天朝的挞伐可以驱赶逆夷。

但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在被迫与西方人周旋交际的过程中,他们渐渐地从对手的身上感触到另一个世界的一部分,获得了中国传统历史经验中所没有的新知识,思想因之也发生变化.文中陈旭麓先生讲到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曾国藩在家书和日记中多次痛詈英夷“性同犬羊".对于一个没有目见西方人的士大夫来说,这种骂词,一半来自历史,一半来自途说。

然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他由于阅历和观察,却颇知西人亦有“素重信义”的一面。

法律与道德三次论战

法律与道德三次论战

一、历史背景概述法律与道德三次论战的背景——二战结束后审判纳粹分子问题引发的思考纽伦堡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和联邦德国的司法机关审将要审判纳粹政权的战争犯、法西斯间谍、告密者等罪犯的罪行。

其中的一个案例,被告原是一名德国军官的妻子,,她为了脱离丈夫,竟向纳粹当局密告其夫在休假时曾发表诋毁希特勒和纳粹当局的言论,结果根据纳粹政权的一条法令,其夫被判处死刑。

后这位妇女被联邦德国法院指控犯有非法剥夺他人自由的罪行。

而她也以相同的理由为自己辩护:她向当局报告其夫的罪行是依法进行的,她丈夫被判刑也是依法进行的,她并没有犯罪。

这一案例是典型的合法的道德恶行案件,也就是说行为在法律上被肯定的,但却被道德所否定。

下一个案例恰好相反:道德上被肯定的行为却未得到实在法的首肯:埃希曼案件。

屠杀无数犹太人的纳粹军官埃希曼在15年后被发现在阿根廷隐居,以色列政府支持追踪埃希曼的人将其诱拐至以色列并对其审判,而阿根廷指责以色列侵犯其领土主权,要求把埃希曼送回阿根廷,并追究诱拐者的责任。

以色列拒绝了阿根廷的要求,其理由是不能以道德上的理由破坏国际法关于领土主权及关于争端解决方式的规定。

从上面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在实务中法律与道德的一种纠结难缠、引人深思的关系问题。

法律不单单道德要求的反映,甚至有时道德与法律是根本对立的。

在这里就引发了关于法律与道德问题的三场论战。

二、三场论战当代西方重要的法理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探讨这一热点话题,卷入这场论战。

这些争论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三大论战:哈特和富勒的论战;哈特与德富林的论战;哈特与德沃金的论战。

1.纳粹的案例,实证法学和自然法学的学者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也就引发了哈特与富勒的论战。

此次论战的内容被学者称为法律与道德之间的一个难题。

此问题争论的焦点是法与道德有无必然联系。

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富勒认为法律是有道德性的,法的道德性分为“外在道德”与“内在道德”,“外在道德”即“实体自然法”,是指法的实体目的或理想,“内在道德”即“程序自然法”,是有关法的有关程序方面的原则或法治原则。

三大论战的专业课名词解释

三大论战的专业课名词解释

三大论战的专业课名词解释
1. 三大论战:指的是哲学史上的三次重大论战,分别是笛卡尔主义与斯宾诺莎主义论战、莱布尼茨与格尔森论战以及黑格尔与谢林论战。

2. 笛卡尔主义与斯宾诺莎主义论战:这场论战发生在17世纪,主要涉及到实体的问题。

笛卡尔主张心灵与物质是两种不同的实体,而斯宾诺莎则认为只有神是真实的实体,心灵和物质都是神的属性。

3. 莱布尼茨与格尔森论战:这场论战发生在18世纪,主要涉及到因果性问题。

莱布尼茨主张因果性是宇宙的基本原则,而格尔森则主张因果性可以通过数理逻辑来解释。

4. 黑格尔与谢林论战:这场论战发生在19世纪,主要涉及到哲学的基本问题。

黑格尔主张哲学应该研究绝对精神,而谢林则主张哲学应该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精神。

这三次论战都是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次大论战

三次大论战
三次大论战
联共(布
(1)起因 关于党内民主问题 (2)双方 斯大林与托洛茨基 (3)结果 托洛茨基被解除了陆 海军人民委员和革命 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托 洛 斯 基
表现为:1923—1925年反托洛斯基的斗争
2、关于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 社会主义的问题 分为两个阶段: 1925—1926年反“新反对派”的斗争
托季联盟在政治上被打倒,在组织上被清除。
加米涅夫
托洛茨基、列宁和加米涅夫
3、关于农业问题
表现为:1928—1929年反布哈林的斗争
(1)起因 农村问题——社会分化 ;价格调整不好 直接原因:粮食收购危机产生的原因 (2)双方 斯大林与布哈林 (3)结果 布哈林的观点被批判; 布哈林被开除出政治局。
布哈林
(1)起因 社会主义工业化能否在一国实现 (2)双方 斯大林与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组成的“新反对 派” (3)结果 加米涅夫的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职务和季诺维也夫 的列宁格勒省委书记的职务被撤消。
1926—1927年反”托季联盟”的斗争
(1)起因: 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政策 (2)双方 斯大林与“托季联盟” (3)结果: 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被开除出党。

地质学上三大论战的焦点和代表人物

地质学上三大论战的焦点和代表人物

地质学上三大论战的焦点和代表人物水成论和火成论在近代地质学史上,曾有一场长期的争论——水成论和火成论的争论.水成派认为地质变化的原因是水的作用,所有的岩石都是水成岩.火成派认为地质变化的原因是火山的作用,所有的岩石都是火成岩.讲水就排斥火,讲火就排斥水,水火之争,愈演愈烈.火成论把"地下热火"看成地质现象的主要动力,地球核心是熔融的液态.赫顿是火成论的代表人物,这位苏格兰天才的主要调查区是加里东造山带的典型露头区苏格兰高地,那里有花岗岩和矿脉.他认为地层的固化和海洋上升为陆地是地热的作用,火山活动是释放地下能量的出口,有点象瓦特的蒸汽机(当时瓦特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试验).他的地质理论长期被说成火成论,其实他本人并不认为所有的岩石都是火成的.他对不整合面的发现和解释为18世纪的地质学增添了光彩的一笔.魏尔纳是水成说的集大成者.水成论者认为水对地表的改变起决定因素.纪元前,古罗马人已发现尼罗河两岸周期性地被洪水淹没,尼罗河在三角洲不断增大,另外,陆地上存在海相介壳动物化石等事实.火成说把"地下热火"看成地质现象的主要动力,地球核心是熔融的液态.由于意大利西海岸火山岩带的强烈活动,古罗马人相信有一位主管火和锻冶的神,称"沃尔坎"(Vulcan).火山(Volcano),火山学(Volcanology)等词即来自意大利语的Vulcan.与魏尔纳观点大相径庭的一个代表人物是赫顿.水成论和火成论的正式交锋始于18世纪中叶的法国.1746年,盖塔尔送给巴黎科学院关于矿带和岩石分布的记录.他发现了地层的连续性和空间分布的规律性,并据之作出法国的地质图.显然,岩石只有形成在水中才具有连续性和分带性,对奥费涅火山的玄武岩,他也认为是水溶液的结晶作用形成的.1765年,迪马雷送给巴黎科学院奥费涅的地质图,提出玄武岩是附近的火山里流出来的,柱状节理是玄武岩曾处于熔融状态的证莱伊尔对水成论和火成论的论战很感兴趣,他详细阅读有关文章,积累了有关理论,学说以及各自论点的资料,后来他在撰写《地质学原理》时充分阐述了这次学术论战的情况.德斯马雷特被奉为火成论的鼻祖.魏尔纳一直固执己见地拒不承认火成论,但是他的学生却并不都像他那样固执.抱着水成论的观点,魏尔纳的学生弗朗西斯在1803年应邀赴法国的奥弗涅进行实地考察,在事实面前他动摇了过去的信念,在一年后勇敢而又谦恭地在法兰西学院宣读了放弃过去的观点的声明.18世纪初,化学发展很快,证明在溶液中能够结晶沉淀出矿物,这对地质学有很大影响.德国学者魏尔纳(公元1750-1817)在沉积岩发育地区工作后,热心于化学成果,竟认为所有岩石都是由原始海水结晶沉淀而成或是洪水沉积物变成的岩石.水成论盛极一时,但不到半个世纪便被火成论击败.苏格兰学者郝屯(J.Hutton,公元1726-1797)及其门徒的足迹遍及欧洲,根据丰富资料结合推理,认为岩石有水成者,但也存在花岗岩等大量火成岩石.郝屯于1795年,出版<>一书,被称为"现代地质学的创立者".他认识到每次不整合代表一次构造运动,主张宇宙无始无终,现在是了解过去的关键.灾变论与渐变论地质学史上还有灾变论与渐变论之争。

三次大论战

三次大论战
(1)起因 农村问题——社会分化 ;价格调整不好 直接原因:粮食收购危机产生的原因 (2)双方 斯大林与布哈林 (3)结果 布哈林的观点被批判; 布哈林被开除出政治局。
布哈林
1926—1927年反”托季联盟”的斗争
(1)起因: 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政策 (2)双方 斯大林与“托季联盟” (3)结果: 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被开除出党。
托季联盟在政治上被打倒,在组织上被清除。
加米涅夫
托洛茨基、列宁和加米涅夫
3、关于农业问题
表现为:1928—1929年反布哈林的斗争
?19251926年反新反对派的斗争?1起因?社会主义工业化能否在一国实现?2双方?斯大林与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组成的新反对派?3结果?加米涅夫的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职务和季诺维也夫的列宁格勒省委书记的职务被撤消
三次大论战
联共(布)中央内部的斗争
Hale Waihona Puke 1、关于如何对待列宁主义的问题
(1)起因 关于党内民主问题 (2)双方 斯大林与托洛茨基 (3)结果 托洛茨基被解除了陆 海军人民委员和革命 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托 洛 斯 基
表现为:1923—1925年反托洛斯基的斗争
2、关于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 社会主义的问题 分为两个阶段: 1925—1926年反“新反对派”的斗争
(1)起因 社会主义工业化能否在一国实现 (2)双方 斯大林与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组成的“新反对 派” (3)结果 加米涅夫的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职务和季诺维也夫 的列宁格勒省委书记的职务被撤消。

国际关系理论的三次论战(转载)

国际关系理论的三次论战(转载)

国际关系理论的三次论战(转载)第⼀次论战:理想主义与(古典)现实主义⼀、卡尔《⼆⼗年危机》对理想主义的批判1、道德的虚幻。

近于⽆政府状态的逻辑中,很难界定普世道德,只有国家道德。

2、权⼒的重要。

权⼒仍然是国际关系中⾄关重要的因素,将权⼒视为政治的实质。

3、国家间利益的根本冲突。

国际利益冲突是现实存在,利益冲突是国际政治的实质。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分歧1、对⼈性的看法不同。

理想主义坚持⼈性善的观点;现实主义认为⼈性恶。

2、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不同。

理想主义主张在道义和民主的基础上建⽴公正的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批判理想主义对国际问题的看法过于理想,强调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和利益为轴⼼。

3、对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认识不同。

理想主义视之为维护国际关系秩序的唯⼀有效⼯具;现实主义认离开权⼒均势,国际组织也常常名存实亡。

4、对世界的看法不同。

理想主义强调应然,对客观世界盲⽬乐观;现实主义强调实然,不可陷⼊空想。

5、对未来的认知不同。

理想主义认为未来的⽬标是普遍裁军和民主的世界政府,但在如何实现这⼀⽬标上束⼿⽆策,持乐观态度;现实主义认为受到利⼰主义的局限,持悲观态度。

6、国家的⽬标不同。

理想主义有安全、经济发展、⼈权、正义;现实主义认为国家的⽬标是⽣存和安全。

7、国家战略不同。

理想主义主张集体安全;现实主义主张⾃助和结盟。

8、对系统变迁的认识。

理想主义认为国际关系会逐渐摆脱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则认为系统变迁不会发⽣。

三、评价:第⼀次论战后,现实主义开始确⽴起主导地位。

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批判使国际关系学科澄清了实然与应然的关系,划清了学术研究与道德研究的范畴,为国际关系成为独⽴学科和其“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第⼆次论战:科学⾏为主义与传统主义⼀、传统主义学派与科学⾏为主义学派争论的焦点在于⾃然科学能否运⽤于国际关系的研究,争论的实质是⽅法论之争。

两者的分歧主要表现在:1、科学⾏为主义注重国际关系的数量变化;传统主义则注重国际关系的质量变化,把国际关系看成是⼀个历史进程,坚持传统的历史研究⽅法。

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三次论战

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三次论战

• 马克思主义者还批判了无政府主义关于生 产和分配的观点。指出,社会主义不是把 生产资料全部分散给个体小生产者,而是 实行集中的有计划有领导的现代化大生产, 这样才能高速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分配 原则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在生产 力未发达的时期,若用“各取所需”的分 配原则,“社会的经济的秩序就要弄糟 了”,势必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 上述三次论战,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在中 国的传播,使更多的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起了重 要作用。这几次争论,在当时,是有重大 意义的。但是争论涉及的中国的根本问题, 是不可能在几次论辨之后就消失的。
• 无政府主义者反对一切强权、一切国家, 尤其集中地攻击无产阶级专政,他们从极 端个人主义出发,主张个人绝对自由,反 对一切组织纪律和政治权力的作用。他们 幻想通过宣传和暗杀等手段建立一个生活 平等、工作自由、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互相互爱的无政府共产主义社会。
• 马克思主义者在争论中批判了无政府主义者反对 一切强权、一切国家的言论,强调了用革命手段 夺取政权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指出: 我们的最终目的,也是没有国家的,不过“在阶 级没有消灭以前,却是极力主张要国家,而且是 主张要强有力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 马克思主义者批判了无政府主义者鼓吹的“个人 绝对自由”,阐明了组织纪律和集中统一领导的 重性,指出,在人类社会中,自由是相对的,而 不是绝对的,个人绝对自由是根本适在《每周评论》 第31号上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 “主义”》挑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 • 胡适认为:“学理是我们研究问题的一种 工具”,要求人们“把一切主义摆在脑后, 做参考资料”,不要挂在嘴上做招牌。
• 李大钊看了胡适的文章后,写了《再论问 题与主义》,他批驳了胡适把“宣传主义” 与“解决问题”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 “问题”与“主义”是不可分离的,解决 问题,离不开主义。 • 此后,胡适又写了《三论问题与主义》 、《四论问题与主义》。1920年,李大钊发 表了《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 原因》,用唯物史观进一步批判了胡适的 观点。

1919-1922年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三次论争

1919-1922年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三次论争

1919-1922年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三次论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工人阶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壮大,并且在五四运动中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迫切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

(1)十月革命后,中国出现了一个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热潮。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激起了五四运动中的右翼——资产阶级代表胡适的反对,他于1919年7月,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挑起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李大钊于同年八月在同一个刊物上,发表了题为《再论问题和主义》的致胡适的公开信,对于胡适向马克思主义发起的挑战,予以有力的回击,由此开始了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第一论战。

在“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中,李大钊首先挺身而出,旗帜鲜明地跟胡适进行了正面的辩论,积极参加了论战。

通过这次论战,在中国要不要革命,革命要不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根本问题上,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驳倒了胡适的谬论,做出了正确的回答,这次论战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新青年》成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胡适对此更为不安,公然污蔑说:“《新青年》差不多成了“苏联的汉译本””,要求《新青年》发表宣言,声明不谈政治,甚至要求《新青年》停刊。

这就进一步暴露了胡适的反动面目。

(2)五四运动后,由于中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进一步传播,并开始与工人运动逐步结合起来,各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这些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又加强了在工人中的组织工作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创造了条件,当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开展活动,并酝酿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时候,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表、研究系的政客张东苏、梁启超等人,伪装成社会主义者,反对社会主义运动,反对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挑起了一次新的论战,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这是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第二次论战。

这次论战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次论战中,尽管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还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于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特点也缺乏研究,因而还不能正确阐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这两个阶段的区别和联系。

近现代史上的几次论战

近现代史上的几次论战
近现代史上的几次论战:
几次论战
时间
双方派别
保守派
革新派
论战内容
第一次论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封建地主阶级的洋派和顽固派
倭仁
奕 (中)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和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因循守旧、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
第二次论战
19世纪末
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
荣禄、李鸿章、徐桐
康有为、梁启超、潭嗣同、严复
要不要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要不要提倡办学、改革教育制度及废科举等问题
第三次论战
1905年到1907年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同资产阶级保皇派
康有为,梁启超
孙中山
要不要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民族),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民生)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三次论战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三次论战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三次论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1919年至1921年间,马克思主义者同反马克思主义流派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论战。

一、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从五四运动中分化出来的资产阶级右翼知识分子胡适,1919年7月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以后他又连续著文论述有关问题),公开反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攻击宣传马克思主义“是阿狗阿猫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器都能做的事”,反对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社会问题,主张“一点一滴的改良”。

8月,李大钊在同一刊物上发表了《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指出: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只有用革命的方法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一个一个具体问题才有解决的希望。

在这个时期,陈独秀、瞿秋白等也曾发表文章,批判了胡适的反动观点。

这场论战是无产阶级思想对资产阶级思想的第一次反击。

它有力地回击了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帮助许多先进知识分子认清了改良主义的反动本质,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二、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1920年11月至1921年2月,地主买办阶级的知识分子代表梁启超、张东荪披着“社会主义者”的外衣来反对社会主义。

他们先后在上海《时事新报》、,《改造》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反对社会主义。

他们在“资本主义必倒,社会主义必兴”的幌子下,贩卖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罗素鼓吹的基尔特社会主义,宣扬连连资协调,反对暴力革命,认为中国将来可以经过发展协社(资本主义占支配地位的合作社)逐渐蜕变为社会主义。

因此,不必从事工农运动,不必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马克思主义不合中国国情。

陈独秀、李大钊、李达、蔡和森等在《新表年》等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对上述谬论进行了驳斥。

他们指出:在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要想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

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唯一的出路就是实现社会主义。

三大论战的专业课名词解释

三大论战的专业课名词解释

三大论战的专业课名词解释
1.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是指理论与实践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专业课程中,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的规律和原理的抽象表达,而实践是理论的应用和验证。

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实践则检验和丰富理论。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使得专业课程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不断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实践的创新。

2. 量与质的统一:
量与质的统一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数量的积累最终导致质的变化。

在专业课程中,量与质的统一体现为学生通过不断积累知识和技能,逐渐形成专业素养和能力的质的飞跃。

量的积累是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等活动逐步达到的,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质的变化,表现为对问题的认知更深刻、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等。

3. 学科交叉与综合实践:
学科交叉与综合实践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相互结合,进行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在专业课程中,学科交叉与综合实践能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相互融合,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情境,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实现学科理论的应用与创新。

三次论战的内容

三次论战的内容

三次论战的内容第一次论战: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引发了人们对其对人类的潜在影响的讨论。

这次论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的工作岗位,以及人工智能是否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支持者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大大提高生产力和效率,使人们从繁重、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人工智能可以更快速地处理大量数据,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应用于医疗、交通、安全等领域,为人类创造更加安全和便利的生活。

然而,反对者则担忧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大量的工作岗位被机器取代,造成大规模的失业问题。

他们认为,人类的创造力和情感无法被机器所替代,而这些特质恰恰是人类独有的。

此外,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存在着伦理和道德的问题,例如无人驾驶车辆的道德抉择问题,以及人工智能对隐私的侵犯等。

这次论战中,双方就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工作、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伦理问题等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双方各自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立场,试图说服对方。

第二次论战: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这次论战中,两方就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方认为,环境保护是人类的责任,应当优先考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他们指出,环境破坏将给人类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包括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

因此,应当采取措施限制工业发展、减少能源消耗、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保护环境和人类的生存。

另一方则认为,经济发展是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只有经济发展才有可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

他们指出,环境保护不应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而是应该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他们主张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在这次论战中,双方就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平衡二者的发展,以及政府在其中的角色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三次论战摘要: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各种“主义”百花齐放,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可避免与其他思想发生论战。

这一时期主要有三大论战,即问题与主义之争,与其他社会主义(基尔特)的斗争,与无政府主义的斗争。

通过这三次论战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进一步发展,驱散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上空的“迷雾”,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三次论战,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1915 年至1921 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实现了初步结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先后成立,使得在中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成为历史的必然。

这种发展态势让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派别感到恐慌,他们中的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鼓吹种种反动思潮,或是恶毒攻击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或是打着拥护马克思主义,拥护社会主义的旗号,企图以资产阶级的所谓“社会主义”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同这些反动思潮做了坚决的斗争,同他们进行了三次马克思主义的论战,这几次论战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起了重要的作用。

从这几次论战中汲取营养,对于当前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通常认为论战的开始时间是1919奶奶7,8月间,但也有把时间提前到1918年底胡适《不朽——我的宗教》和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的发表。

但普遍来看还是认为这场争论是1919奶奶7月至9月,有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始。

问题与主义之争本质上是用什么方式改造中国。

胡适从实用主义出发,通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反对空谈主义,主张社会一点一滴改良。

胡适指出:“我并不是劝人们不研究一切学说和一切主义.......种种学说和主义,我们都应该研究。

”胡适反对的是根本改造,而马克思主义者主张彻底的改造。

从学理上,胡适对社会主义一开始时有清醒认识的,某种程度上也是肯定的,他也曾说过“向资本家手里要求公道的待遇,等于“与虎谋皮。

”但是总体上胡适主张改良,反对阶级斗争,反对根本解决,也忽视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胡适的观点不断受到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

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强调薪俸主义的重要性,明确表示坚信“布尔什维主义”,强调主义与问题不可分割,认为只有有了共同趋向的“理想”和“主义”,才能动员社会上多数人,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社会问题”。

李大钊一句唯物史观,认为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指出中国经济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的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具体的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

传统观点认为这次论战是一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和反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告终。

但也有学者认为从当时双方争论的情况看,李大钊驳斥胡适的文章《再论问题与主义》发表后,胡适并未理屈词穷。

从当时的论战双方的社会影响看,双方都扩大了自己的影响,而实验主义和改良主义的影响明显胜过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影响,当然,胜利属于谁,很难用当时的社会影响来判断。

但是论战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中国社会改造的一条重要规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根本解决,并预示了即将在社会实践中做出回答。

关于这次论战的作用,我们认为它既是一次思想交锋,也是一次学理探讨,它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一句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中国现实中的一些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同时还区分了马克思主义和改良主义的差异,以及巩固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内部团结。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更见广泛,在各种社会思潮中处于明显的后发上升势头。

引起了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张东荪,梁启超等人的密切关注。

1920年张东荪发表《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现在与将来》《中国之前途:德国乎?俄国乎?》,梁启超则发表《复张东荪书论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商榷》等,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张进行批驳,陈独秀,李大钊,利达等则发表文章,在《新青年》开辟社会主义专栏,对张,梁的观点进行反驳,批他们的“假社会主义”。

这次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同基尔特(即行会)社会主义展开论战,,1919年张东荪把这一思想介绍过来,1920年9月罗素来华讲学,张东荪陪同他到过湖南。

后发表文章《由内地....》认为中国唯一的病症就是贫乏,救中国的路只有一条,既是“增加富力”。

此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对此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迅速做出回应。

李达,,陈望道,陈独秀等人纷纷写文章揭露张东荪的伪社会主义形象探讨如何解决中国现实问题。

双方主要围绕解决中国现实问题走什么道路问题展开。

张东荪等人认为,中国现实是“无知”“贫乏”“兵匪”“外力”四病交加,主张解决这些问题要靠绅商阶级和财阀去发展实业,靠他们在“外力”的支持下打倒军阀,因为“中国现在是绅商阶级的朝代”,中国应慢慢改良,主要是要兴办教育,开发实业。

也就是说中国应该走资本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因为中国资本家对内勾结军阀,对外依赖外国资本家“只能帮外国资本家来掠夺中国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在阶级关系方面,张东荪认为“工业没有发达的国家,资本家与劳动量阶级由没有多少冲突的,因而阶级斗争也不能在他们的两阶级行的”。

梁启超认为,中国社会与欧美最不相同,欧美是“有产无产”,中国是“有业无业”问题,他对资本家歌功颂德,认为“社会主义家的办法皆非今日之可行”。

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劳农革命”。

马克思主义者则用大量工人农民悲惨生活的实例,揭露张东荪等人掩盖资本家,地主罪行的谬论,强调只有劳动者联合起来,进行社会革命,消灭有产阶级,才能改变工农的生活状况。

除此之外,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还写了《社会主义批评》(陈独秀)《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蔡和森)等文章,强调阶级斗争,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革命。

这场论战区分了真假社会主义,扩大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阵地。

当然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论战中,对经济基础的决定性尚未深刻的领悟,与张东荪,梁启超等人的论战一般不是从现实的经济条件和基础出发,而是从社会主义的进步性,正义性,永恒性出发,强调“资本主义是流行世界的瘟疫”,根本不承认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积极意义,认为“现在中国要进化到社会主义,没有必要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必要,可以直接向社会主义的路上走去”。

没有关注社会主义也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现代基础之上,因此在这场论战中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带有明显的唯意志论色彩。

这次论战同1919年夏秋对胡适的改良主义的批判相比,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弄清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区别。

肯定了十月革命的道路,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张东荪的等人打起基尔特社会主义的大旗,却掩饰不了保护中国资本主义的意图,在同马克思主义者的争辩中很快败下阵来,但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没有问题,他们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也基本否认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存在及其发展的合理性,同时扩大了资产阶级的负面影响,存在生搬硬套社会革命理论的问题。

无政府主义思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有广泛的基础。

10世纪初形成一种社会思潮,它的社会政治影响广泛存在,早期共产主义者身上几乎都能找到无政府主义思想的痕迹。

无政府主义者主张个人的绝对自由,认为“无政府主义的妙理,就是自由两字”。

反对一切强权和国家,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组织和纪律,主张建立无政府共产社会。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无政府足以这开始把矛头指向马克思主义。

1919年9月黄凌霜发表《马克思学说的批评》,其后又陆续发表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认为“马克思的集产社会主义,现在已不为多数社会党所信仰。

近来万国社会党所取决的,实为共产主义。

”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谈政治》一文开始反击,其他例如李达,施存统,张闻天也纷纷发表文章批判无政府主义。

无政府主义者又连续反扑,双方争论直到1922年才告终。

论战主要集中在怎样认识绝对自由问题,无产阶级专政问题,生产与分配问题等方面。

马克思主义者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涉及各方面问题。

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批判无政府主义笼统地将国家政权和罪恶等同的错误。

指出,不应不加分析的反对一切强权,无产阶级的强权是“救护弱者与正义,排除强者与无道”,强调在实现共产主义之前,无产阶级必须牢牢的掌握住自己的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最后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

第二,批判无政府主义所谓“绝对自由”的主张,指出,在人类社会中,自由是相对的个人的绝对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

要实现无政府主义的绝对自由,只有脱离整个社会,到一个除了自我意外——一切都不存在的环境中去。

而这样,个人也无所谓自由了。

第三,批判无政府主义在社会分配问题上的绝对平均主义错误,指出,要实现个尽所能,按需分配,只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十分充裕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围绕这些方面,马克思主义者比较开展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及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的思想,从而划清了与无政府主义的界限。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几乎是同时传入的。

在理论上,二者常常被认作社会主义的两个不同的流派。

很多无政府主义者即使很清楚这两股社会思潮的差别及其对立的情况,也试图求同存异,调解二者的对立。

因此在两种社会思潮的原则界限为明了之前,凡是涉及一点生产资料公有,财产平均分配的抓张,都被囊括进社会主义名目之下,这种笼统的认识,使在西方早已壁垒分明的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传入中国后却被“和谐”于“新思潮”的宣传中,界限变的模糊起来。

然而最终,理论上的分歧也必然导致思想上的离异,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五四”时期,此二者也将分道扬镳。

无政府主义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主义。

当人们把它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目标来追求时,必然陷入幻想。

但当人们把它看作一种对现实社会的反动时,却取得了追随的价值。

超越现实的空幻性与贴合时代的现实性,构成了无政府主义的二律背反。

无政府主义的最后破灭缘于这个二律背反,同样,它兴盛一时的魅力也是这个二律背反作用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意义是重大的。

从政治角度看,这场论战直接影响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没有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上的分离,无产阶级的政党组织就不可能诞生。

从思想角度来看,这场论战则是一个主义筛滤的过程。

从20世纪初开始,社会主义在各种新思潮中成为最为引人注目的一派,而直至“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楚的”因此相信无政府主义的嘴上不离社会主义,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人也赞同社会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