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消化道异物处理指南丁香园

合集下载

内镜上下

内镜上下
入口处最多见
. 我国以鱼刺、硬币、电池、磁:铁和玩具居多
现状
■术前评估不够充分 .处理时机掌扌空不好 .对某些相对禁忌症病例处理不够规范
怎么办?规范?
《中 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专家共识意见》
(2015年,上海)
评估
处理前评估
■ 7^1^?因素7
.精确的诊断
处理中、后评估
.内镜下处理要点 .内镜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忻FGUK«tt引
刊理学信点
塀灼舛.的您器.收石冋迎.碎 石押
体快小、质地松软的H结石可)\\约灼落解A? 等待北白 然伸出
曜储我
内镜姓理禁忌证

«/等待共n黙并出;无法A然採岀或怀疑版 跖黄破噩的崽

者须外W r术
注:1•口珊部、仅答入【1上方的W灼.晾泞先用嚨斑试取•失败若仰仃円谜或鯉质仅做差.2.◎逢内錠还话HJ J- : ( 1 )仅管内异构南MM
内镜处理时机
■内镜处理时机
.取决于临床表现 .异物种类 .部位 ■滞留时间等,
■内镜处理时机主要包括
.急诊内镜 ■择期内镜
原贝!J
.高危异物以急诊内镜处理为主 .普通异物常于择期内镜下处理
急诊内镜
存在以下情况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须行急诊内镜
(1)
(2) (3 ) (4) (5)
易损伤黏膜、血管而导致穿孔等并发症的尖 锐异物; 腐蚀性异物;
胃 内 异 物
CT扫描
■应作为诊断上消化道异物 的重要影像
学手段

.诊断异物的敏感度为 70%" 100% , 管
特异度为 70〜94%


X .可以发现部分 线平片 未能显示的异 刺

指南详解: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下治疗(附最新指南)

指南详解: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下治疗(附最新指南)

指南详解: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下治疗(附最新指南)大家一定都有过被鱼刺卡喉的经历吧,还记得前段时间关于「天价取鱼刺」的新闻吗?从患者的角度而言,想当然地认为「取个鱼刺还用花那么多钱」其实也无可厚非,其实很多时候医患矛盾的产生都源于知识的不对等,而这也是困扰我们的千古难题。

话虽如此,不过误吞鱼刺真的是可大可小,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花的钱多钱少也主要取决于鱼刺卡在什么位置,为此,笔者将结合最新的国内外上消化道异物诊治指南来向大家介绍,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下治疗。

图1. 内镜钳取消化道异物(硬币)图片来源于(olympus-europa)上消化道异物 80%~85% 发生于儿童,以鱼刺、硬币、电池、磁铁和玩具多见,6 月至6 岁为高发年龄段,多数异物滞留于食管,以食管入口处多见,其次为胃和十二指肠。

并发症异物导致的出血、梗阻、穿孔等并发症常发生于消化道狭窄和折返弯曲处。

食管异物所致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与滞留时间成正相关。

此外,不同异物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严重程度各异,腐蚀性异物易使食管液化坏死、磁性异物可致消化道瘘管形成、尖锐异物穿孔发生率达15%~35%。

诊治流程那么,一个误吞异物的患者就诊后,应如何处理呢?先看下面的流程图。

图 2. 上消化道异物治疗流程根据上述流程图,多数异物可自然排出,难以自然排出者,如尖锐异物、腐蚀性异物及磁性异物等,可首选经内镜下取出,而当存在内镜治疗禁忌证时,如严重的心肺疾病、异物导致大量出血、异物导致严重感染或异物为毒品袋或内镜治疗失败,应选择外科手术。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取异物耗时长,尤其儿童,难以配合长时间的内镜操作,应在麻醉状态下进行。

内镜治疗器械下方为大家罗列了内镜治疗常用的钳取器械和保护器械,请看图。

图 3. 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常用钳取器械;3A 为活检钳;3B 为鼠齿钳;3C 为鳄嘴钳;3D 为圈套器;3E 为取石网篮;3F 为取石网兜(图片来源于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专家共识意见)图 4. 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常用保护器械;4A 为外套管;4B 为保护罩;4C 为透明帽(图片来源于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专家共识意见)具体治疗方法s后可关闭广告s了解详情s后可关闭广告s了解详情00:00/00:00T常速•2倍•1.5倍•常速•0.8倍高清•高清•清晰B Bccvideo(视频来源于 sciencedirect 网站)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个技术活儿,需要胆大心细,头脑灵活,好的内镜医师应能做到灵活应变,个体化治疗。

美国胃肠病协会:急性下消化道出血处理指南

美国胃肠病协会:急性下消化道出血处理指南

美国胃肠病协会:急性下消化道出血处理指南撰文:火凤凰翻译组 |美工:天堂鸟早期评估当患者就诊时,应该获取相关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从而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可能的部位以及病因。

早期患者评估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复苏应该是同步的(强烈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便血相关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往往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那么上消化内镜是应该做的.当中度怀疑上消化道出血时,经鼻胃管的灌洗和抽吸可能可以用于评估可能的上消化道出血部位(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风险评估和分层对于区分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以及协助患者分流,包括计划行结肠镜的时间以及护理等级均是有帮助的(条件推荐,低质量证据)。

血流动力学复苏如果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或怀疑存在活动性出血,应该进行液体复苏,目标是在进行内镜检查和治疗前,血压和心率保持在正常范围(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通过输注浓缩红细胞,血色素维持在7g/dl,对于大量出血,严重的并发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缺血,或者预计治疗干预需要延迟时,血色素需要维持在9g/dl(条件推荐,低质量证据)。

处理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如果INR1.5-2.5,可能需要考虑使用内镜止血,在使用逆转剂之前或者同时使用。

对于INR>2.5的患者,在行内镜止血前,使用逆转剂(条件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对于严重出血以及需要内镜下止血的患者,应该输注血小板,维持血小板浓度在50*10/L(条件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对于大量输血的患者,应该同时输注血小板以及血浆(条件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对于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应该采取多学科诊疗的方式,决定是否需要停用抗凝药物,或者是否使用逆转剂,从而平衡继续出血以及血栓形成的风险(强烈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肠镜肠镜作为诊断措施对于几乎所有的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肠镜均应该作为早期的诊断措施(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在进镜和退镜过程中,均需要仔细查看肠道粘膜,尽力清洗残余的粪便以及血液,更加清楚的判断出血部位。

美国胃肠内镜协会(ASGE指南消化内镜操作患者中抗血栓药物的管理主要内容

美国胃肠内镜协会(ASGE指南消化内镜操作患者中抗血栓药物的管理主要内容

美国胃肠内镜协会(ASGE指南消化内镜操作患者中抗血栓药物的管理主要内容抗血栓治疗用于降低房颤(AF)、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高凝状态、体内置入物后血栓事件的发生。

抗血栓药物分为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APA)两大类。

抗凝药包括以下四类:(1)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2)肝素衍生物,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素;(3)Xa 因子直接抑制剂,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4)凝血酶直接抑制剂,如达比加群、水蛭素类、阿加曲班。

Xa因子直接抑制剂和凝血酶直接抑制剂属于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

APA包括:(1)噻吩吡啶类,如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噻氯吡啶、替格瑞洛;(2)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拮抗剂,如维拉帕莎;(3)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如阿昔单抗、依替巴肽、替罗非班;(4)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5)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详见表1。

表1抗血栓药物:作用持续时间、药物逆转方法(必要时)根据导致出血风险的高低将内镜操作分为高、低风险操作。

高风险操作包括:息肉切除术、治疗性的球囊辅助小肠镜(除了氩离子凝固术)、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术、经皮内镜胃造口术、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肿瘤消融术(食管、胃、结肠和直肠)、ESD、EMR、贲门失弛缓症球囊扩张、静脉曲张治疗、壶腹切开术、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囊肿内引流术、Zenker憩室的内镜下治疗。

这些高风险内镜操作可能引起需要治疗的出血,治疗方法包括住院、输血、内镜治疗或手术。

低风险操作包括:诊断性胃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未行括约肌切开的ERCP术,胆道支架置入,推进式小肠镜或球囊辅助小肠镜。

操作过程中黏膜活检归属低胃肠道出血风险。

同样,未行细针穿刺的超声内镜检查,胶囊内镜检查,氩离子凝固术也属于低风险操作。

大型系列研究中认为非贲门失弛缓症的食管扩张为低出血风险的操作,但在服用抗凝剂情况下扩张的安全性尚未可知,不可探及部位的潜在出血也应该引起注意。

消化道异物的处理

消化道异物的处理

消化道异物的处理第一节上消化道异物的处理消化道异物系指各种原因造成的非自身所固有的物质潴留于上消化道内。

小而光滑的异物对机体影响不大,可自行排除,较大和锐利的异物会对消化道粘膜造成一定伤害,严重者可导致消化道穿孔。

在内镜检查和治疗开展以前,主要依靠外科手术剖胸或剖腹取异物。

内镜下取异物具有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优点。

目前,多数异物可以通过内镜取出,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

一、处理原则(一)紧急内镜取异物尽管有学者认为消化道异物自然排出率较高,成人和儿童分别达90-95%和60-80%。

但近年来,众多学者则认为大多数消化道异物可经内镜安全取出,故主张凡是误吞、故意吞入异物的患者,在确定没有穿孔的情况下,均应作紧急内镜检查,并积极试取。

尤其是对较大而锐利的异物、不规则硬性异物及有毒的异物,这些异物一般不易自行排出,而且久留易引起消化道损伤和中毒等严重后果。

(二)择期内镜取异物对小而光滑的异物,估计能自行排出而对患者不会引起严重后果者,可先让其自行排出,待不能自行排出时,可择期内镜取出,对于吻合口残留的缝线、吻合钉患者,不管有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也应择期内镜拆除。

(三)口服药物溶解异物-糜蛋白酶、胰酶片、食醋等),使结块自行消化溶解,若药物治疗无效时,再择期行内镜下取出或碎石。

对于小的植物性、动物性及药物性胃内结块,可先给患者口服药物溶解(如二、适应证与禁忌证(一)适应证上消化道内任何异物,凡自然排出有困难均可在内镜下试取,尤其是对锐利异物及有毒性异物更应积极试取。

(二)禁忌证对估计可能已全部或部分穿出消化管外的异物,不宜在内镜试取,对一些胃内巨大异物(如胃石,估计不能通过贲门取出者不宜勉强用器械取,以免在食管和部分狭窄部位发生梗阻、嵌顿及粘膜损伤,对内镜检查有禁忌的患者,亦不能经内镜取异物。

三、操作方法(一)术前准备患者在内镜检查前需空腹6h左右。

吞入金属性异物者还应做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以了解异物的大小、形态和异物潴留的部位。

2015版美国艰难梭菌感染临床实践指南-丁香园

2015版美国艰难梭菌感染临床实践指南-丁香园

2015版美国艰难梭菌感染临床实践指南-丁香园此艰难梭菌感染临床实践指南是由美国结肠和直肠外科医师学会所制定,旨在为所有执业医师、健康护理工作者和渴望得到指南中疾病的相关诊治信息的病人提供使用。

需要认识到这些指南不应该被视为包含所有适合方法或者排除一些疗效相似的方法。

关于任何特定疗法的适合性,医生必须根据个体病人呈递的所有病情作出最终的判断。

艰难梭菌感染(CDI)简介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厌氧、革兰氏阳性杆菌。

1. 大部分是因为抗生素的使用,菌群细菌组分的改变能够引起菌群生态失调,使难辨梭菌群增殖,同时诱发致病菌反应。

2. 较高发生率已经被认为发生于那些长期暴露于抗生素、以及具有严重潜在并存病的病人中。

3. 感染的症状变化范围广泛,从无症状状态或轻度艰难梭菌感染(CDI)到严重及威胁生命的状态(术语定义见表 1)。

表 1. 艰难梭菌感染相关定义4. 艰难梭菌感染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结肠,因为内窥镜下常见结肠黏膜上附有一伪膜,因此结肠感染又称为「伪膜性结肠炎」。

罕见情况下也可发生在小肠。

问题所在在发达国家,难辨梭菌是院内感染性腹泻的首要病因:高达20%报道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以及近乎所有的假膜性结肠炎。

1. 尽管此细菌存在于0-3%的正常成人粪便中,但是暴露于院内的多达 50%的病人是无症状携带者。

2. 自从 21 世纪初,艰难梭菌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性急剧上升。

3. 全球范围内,CDI 愈发盛行与严重,这可能是由于某一种菌株(比如核糖核酸型)的缘故,其不仅可以引起威胁生命的感染也可以导致外科急症。

4. 各种各样的实践方法和合作努力已被施行以扭转此种局面,但成果甚微。

据报道,2000 年到 2005 年 CDI 增长了 200%,而且每年几近指数式地继续增长。

此实践指南着重于 CDI 的评估、管理和预防。

方法依次系统性检索了Medline、Pubmed、Embase 和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Collected Reviews,截止时间是 2014 年 6 月(具体检索策略请参考原文)。

儿童消化道异物管理指南(患者与公众版,)

儿童消化道异物管理指南(患者与公众版,)

VS
防治
术前全面评估患儿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 方法和药物,术中精细操作,减少损伤和 出血,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 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
04
CATALOGUE
内镜治疗
内镜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内镜治疗适用于直径较小、无尖锐边缘、非 有毒物质的消化道异物,如硬币、纽扣、电 池等。对于异物位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等 处的患儿,可优先考虑内镜治疗。
提醒和教育
家长和老师应经常提醒和教育孩子, 让他们了解吞食异物可能带来的危害 。
公众教育及宣传
媒体宣传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 媒体宣传消化道异物危害 和预防知识,提高公众对 消化道异物的认识。
教育讲座
在学校、社区等场所举办 教育讲座,讲解消化道异 物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和 孩子的防范意识。
安全提示
在公共场所设置安全提示 标识,提醒家长注意孩子 的安全,避免吞食异物。
对症治疗,如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止痛等。
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或内镜下取出异 物。
给予家长和儿童教育指导,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03
CATALOGUE
异物取出术
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手术适应症
异物在消化道卡顿、引起严重梗阻、穿孔、中毒症状等。
禁忌症
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情况较差,或暂无手术条件者。
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
术前准备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血常规、心电图、胸腹X线等,以评估患儿的整体情况和手 术风险。
术后处理
术后需要禁食、胃肠减压、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全胃切除者需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同时需关注患 儿的液体平衡和营养支持。

消化道异物处理指南PPT课件

消化道异物处理指南PPT课件

13
内镜下使用圈套器取出食团
14
异物钳取硬币
15
内镜下见食管内义齿
16
内镜下见鱼刺横跨在食管腔,两端刺人食管壁已有6 天,食管已发生穿孔
17
十二指肠内蛔虫活体
18
谢 谢!
19
8.毒品袋的处理:贩毒比较猖撅的地方,将毒品包裹在 塑料中或乳胶避孕套中,然后吞人体内,这称为“体内毒 品袋”。这种毒品包装小袋在x线下通常可以看到,CT扫 描也会有所帮助。毒品袋破损或泄露,会致命,用内镜取 出有破裂的危险,所以,不要尝试用内镜取出,切记!毒 品袋在体内若不能向前运动,患者有肠梗阻的体征,或者 怀疑毒品袋有破损的可能时,就需要进行外科手术。
6
2.器械:取异物必须准备的器械包括:鼠齿钳 鳄嘴钳、息肉圈套器、息肉抓持器、Dormier篮, 取物网、异物保护帽等。在取异物时使用外套管可 以保护气道,取多个异物或食物嵌塞时允许内镜反 复通过,在取尖锐异物时保护食管黏膜免受损伤。 对于儿童,外套管并不常用,因为外套管插入时有 损伤食管的危险。为了保护食管,异物保护帽用于 取锋利的或尖锐的物体。为了确保气道通畅,气管 插管是一备选方法。
5
内镜介入的时机;取决于发生误吸或穿孔危险的可能性。
锋利物体或纽扣电池停留在食管内,异物或食团嵌塞造
成高度梗阻,需紧急进行内镜治疗。如果患者症状并不
严重,也没有高度梗阻的证据,则很少需要紧急处理, 因为异物可能自发地通过。任何情况下,异物或食团在 食管内的停留时间都不能超过24h。儿童患者异物存留 于食管的持续时间可能并不确定,因此,可以发生诸如 透壁性糜烂、接管形成等并发症。
11
7.纽扣电池的处理:通常情况下,取石篮或取物网都能 成功。另一种方法是直视下使用带气囊内镜,气囊可以通 过内镜工作通道,到达异物的远端,将气囊充气,然后向 后拉,固定住电池,一起取出。操作过程中,应当使用外 套管和气管插管,这对保护气道非常重要。 如果电池不 能从食管中直接取出,就要推到胃中,在胃里,通常可以 用取物篮取出。电池的位置在食管以下,除非有胃肠道受 损的症状和体征。或反复x线检查显示较大的电池(直径大 于20mm)停留在胃中超过48h,否则没有必要取出。电池一 旦通过十二指肠,85%会在72h以内通过。这种情况下, 12 每3,4d进行一次x线检查是适当的。

2022儿童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原则(全文)

2022儿童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原则(全文)

2022儿童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原则(全文)摘要消化道异物是儿科急诊的常见疾病,轻者可无任何症状而自然排出,重者可并发消化道穿孔、主动脉瘘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进行诊断,消化道异物一经确诊,应根据异物类型、滞留位置、吞入时间、并发症等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

目前,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有效的治疗方式,规范合理的处理原则是医生为患儿制定治疗方案的前提和保障。

关键词儿童;消化道异物;消化内镜处理原则消化道异物是指误吞或故意吞入消化道的各种物体,既不能被消化,又不能及时排出,是儿科门诊常见的急症之一。

1995-2015年美国急诊科治疗的6岁以下儿童异物摄入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每1000名儿童中有17.9例发生消化道异物[1]。

我国缺乏该疾病统计学数据,近5年来,我国学者报告的上消化道异物24529例,远低于实际病例数。

80%~85%的上消化道异物发生于儿童,以鱼刺、硬币、电池、磁铁和玩具居多,6月龄至6岁为高发年龄段,男性居多。

70%~75%的上消化道异物滞留于食管,以食管第一狭窄处最多见,其次为胃、十二指肠。

不同特性的异物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严重程度各异,腐蚀性异物易使消化道管壁液化坏死,磁性异物可致消化道穿孔、瘘管形成,尖锐异物穿孔发生率达15%~35%。

尽管吞入异物的病死率极低,但仍有死亡病例报道,尤其是合并气管食管瘘、主动脉食管瘘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2]。

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环节主要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根据不同性质特点的异物,不同部位的异物,处理措施各不相同。

1 术前处理原则包括详细采集病史、合理选择辅助检查、充分沟通病情、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

1.1 详细采集病史临床工作中,经内镜所取出的异物与患儿或家长所提供的异物有所差异,大龄患儿和明确异物吞入的患儿可提供准确的异物吞入史,包括异物大小、形状、种类、特性及误吞时间;低龄患儿和不能明确提供异物误吞史的患儿,常需根据临床表现推测消化道异物的可能性。

2013年美国胃肠病学院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和处理指南解读

2013年美国胃肠病学院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和处理指南解读
R a t i o n a l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i s v e r y i mp o r t a n t t o i mp r o v e t h e l i f e q u a l i t y o f p a t i e n t s a n d r e d u c e t h e me d i c a l c o s t s . R e l e v a n t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 o c i e t i e s o f ma n y c o u n t r i e s a l r e a d y i s s u e d g u i d e l i n e s o r c o n s e n s u s o f GE RD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 新指南 ; 诊 断 ; 处理 ; 解读
U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h e 2 0 1 3 Gu i d e l i n e s o f Di a g n o s i s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o f Ga s t r o e s o p h a g e a l Re lu f x Di s e a s e I s s u e d b y
胃食 管 反 流 病 ( g a s t r o e s o p h a g e a l r e l f u x d i s e a s e ,
G E R D, 并行 经验性 质子泵 抑制剂 ( p r o t o n p u m p i n h i b i t o r ,P P I ) 治疗 。( A, b ) 烧 心和 ( 或) 反 流是 G E R D 的典 型症 状 , 但 需注

美国新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指南

美国新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指南

美国新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指南>>简介及解读发表于 2013-05-29已阅读1563次冯桂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伏莲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美国新版《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指南>>已经发表在2013年<<Am J Gastroenterol>>的杂志,下面我们简要介绍并进行解读。

在新的指南中, 对GERD的定义分型如下:由于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或超越食管进入口腔(包括喉)和肺,导致的症状或并发症。

可以进一步分为内镜检查无糜烂表现的症状群(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或伴有糜烂表现的GERD症状群(ERD)。

这一定义的特点是将口腔(包括喉)和肺做为靶器官放在定义里面,特别强调了对食管外反流的认知,这一部分超越食管的反流也称作喉咽反流。

在GERD的诊断方面,首先和蒙特利尔共识一样,强调患者的主管感受。

具有典型的烧心或反流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经验型的PPI抑酸治疗以确立GERD的诊断,一般不需要进行内镜检查,但是对于具有报警症状或者GERD并发症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进行内镜检查。

在內镜检查时并不需要在远端食管活检以诊断GERD,有关食管远端细胞间隙距离的测量并未被指南推荐。

动态反流监测(pH监测和阻抗监测)是唯一能够评估反流和症状关系的检查,其检查指证主要为非糜烂反流病的内镜或手术治疗前评估,PPI治疗无效的患者评估或者对GERD的诊断存疑。

对于怀疑GERD的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在正规治疗之前应该进行诊断评估,在进行胃肠评估之前需要除外心脏病因。

对于一些食管外症状,如哮喘、慢性咳嗽或者喉炎,GERD被当做潜在的促进因素。

所有这些患者中,都应当认真评估非GERD病因。

对于具有典型GERD症状的食管外症状患者可进行PPI治疗实验;对于仅有食管外症状的患者,在PPI实验治疗前应进行反流监测。

单纯的体征检查如单纯依靠喉镜检查不能做出反流性喉炎的诊断,同时也不推荐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作为确立GERD相关哮喘、慢性咳嗽或喉炎的诊断方式。

中、美、欧三部药典可见异物检查法的比较和探讨

中、美、欧三部药典可见异物检查法的比较和探讨

中、美、欧三部药典可见异物检查法的比较和探讨摘要:根据中国药典、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可见异物章节相关内容,对三部药典中可见异物检查法的仪器要求、操作步骤和结果判定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并对可见异物检查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药典、美国药典、欧洲药典、可见异物可见异物对于注射剂和眼用液体制剂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注射剂由于给药途径是经过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因人体微循环血管的直径仅7~12μm,仅能通过单个排列的血细胞,当可见异物进入人体后,会引起静脉血管炎、血栓、变态反应,严重者会形成血栓;另外可见异物有时会带有数量巨大的细菌微生物,对药品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从而导致出现热原现象发生,患者表现为发热、出汗、发冷、虚脱等现象,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药品生产企业对注射剂和眼用液体制剂的可见异物控制非常重要。

《中国药典》2020年版(以下简称ChP)可见异物检查法有灯检法和光散射法。

《美国药典》2023年版(以下简称USP)和《欧洲药典》11.0版(以下简称Ph.Eur.)仅规定了灯检法。

本文将重点对灯检法进行探讨。

在进行可见异物检查时,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操作方式、结果判断等。

本文将结合中国药典、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相关内容,将三者检查法中的异同点简介如下,并对可见异物检查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1检查装置(光源要求)ChP:光照度要求在1000-4000lux内调节。

用无色透明容器包装的无色供试品溶液,检查时被观察供试品所在处的光照度应为1000〜1500lx; 用透明塑料容器包装、棕色透明容器包装的供试品或有色供试品溶液,光照度应为2000〜3000lx; 混悬型供试品或乳状液,光照度应增加至约4000lx。

USP和Ph.Eur.:要求在2000-3750lux内,对于深色样品溶液和非透明玻璃包装要求更高的光照度。

2检查人员条件中国药典要求:远距离和近距离视力测验,均应为4.9及以上(矫正后视力应为5.0及以上);应无色盲。

美国胃肠病学会急性胰腺炎临床处理指南

美国胃肠病学会急性胰腺炎临床处理指南

(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初始评估及危险分层
初始评估及危险分层
初始评估及危险分层
初始治疗
• 除伴有心和(或)肾功能不全外,均应积极补液,每小250~500ml 等渗晶体液。最初的12~24小时最有益,超过则可能无益(强烈推
荐,中等质量证据)
• 低血压和心动过速的严重容量不足的患者,需要更快的补液(加压 输注)(有条件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 乳酸林格氏液应为首选(有条件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营养支持
• 轻症AP,若腹痛缓解且无恶心呕吐,应立即开始经口进食(有条件
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 轻症AP,早期进食低脂固体饮食与进食清流质一样安全。(有条件
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 重症AP,推荐肠内营养以预防感染性并发症。除非肠内营养通路不 能建立、肠内营养不耐受或达不到热卡需求,否则应避免行肠外营 养。(强烈推荐,高质量证据) • 鼻胃管和鼻空肠管给饲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相当。(强烈推荐,中
更多模板下载:/moban/
据)
外科手术
• 病情稳定的并发感染坏死的患者,手术、放射介入治疗、经内镜引 流都应延迟至病程超过4周,待坏死物液化、周围形成纤维包裹(包 裹性坏死)后再在进行。(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 对于有症状的并发感染坏死的患者,微创的坏死组织清除术优于开 放的坏死组织清除术。(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谢谢
• 本指南推荐级别:
强烈推荐 有条件推荐
• 支持的证据质量分级:
高质量证据 中等质量证据 低质量证据 很低质量证据
诊断
• AP诊断通常需符合以下三个诊断标准中的2个:1)与此疾病相一致 的腹痛症状。2)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超出正常上限3倍以上。 3)腹部影像学检查有典型改变。(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 当诊断有疑问,或者入院治疗48-72小时内临床表现不缓解者,推荐 增强CT和(或)磁共振检查。(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

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
虽然影像学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异物的重要 辅助手段,但 其 存 在 一 定 的 漏 诊 率, 结 果 阴 性 者 尚 无法排除诊断。 临床实践中, 影像学检查并非必 需,可根据具体病情酌情选择。
3.胃镜:拟诊上消化道异物而额镜、喉镜或影像 学检查结果阴性的患者,需进一步行胃镜以明确诊 断,发现潜在基础疾病,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硬质 食管镜须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操作,且无法确 诊胃内或十二指肠内异物,故不用于诊断。
手术室试取异物,内镜处理失败者转为外科手术。
注:如需内镜干预,应以外科处理为主,按外科手术标准做术前准 备,在外科医生的协助下,内镜医生于手术室试取异物,处理失败 者转外科手术 图 2 上消化道异物多学科协作治疗流程
( 三) 内镜处理时机 内镜处理 时 机 取 决 于 临 床 表 现、 异 物 种 类、 部 位、滞留时间等,主要包括急诊内镜和择期内镜[49] 。 原则上,高危 异 物 以 急 诊 内 镜 处 理 为 主, 普 通 异 物 常于择期内镜下处理。 1.急诊内镜:存在以下情况的上消化道异物患 者,须行急诊内镜[3,33,49] :(1) 易损伤黏膜、血管而导 致穿孔等并发症的尖锐异物;(2) 腐蚀性异物;(3) 多个磁性异物或磁性异物合并金属;(4) 食管内异 物滞留≥24 h;(5) 食管内异物出现气促、呼吸窘迫 等气管严重受压合并梗阻表现;(6) 食管内异物出 现吞咽唾液困难、流涎等食管完全梗阻表现;(7) 胃 内或十二指肠内异物出现胃肠道梗阻、损伤表现。 2.择期内镜:存在以下情况的上消化道异物患 者,应在 24 h 内尽早安排内镜诊疗[3,33,49] :( 1) 直径 ≥2������ 5 cm 的异物;(2) 长度≥6 cm 的异物;(3) 单个 磁性异物;(4) 自然排出失败的异物;(5) 未达到急 诊内镜指征的食管异物;(6) 出现临床表现但未达 到急诊内镜指征的胃内或十二指肠内异物。 ( 四) 术前准备 1.患者准备: (1)禁食、水:择期内镜患者须禁食至少 6 ~ 8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