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古对今》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识字6 《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识字6 《古对今》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读懂《古对今》这篇课文,掌握关键词语的发音和意义。
–能正确书写《古对今》中出现的关键字。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关键字,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简单的对比和归纳。
3.情感目标:–通过对《古对今》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理解《古对今》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的发音和意义。
–能够正确书写《古对今》中出现的关键字。
•教学难点:–能够简单对比古代和现代生活方式,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课件: 教材《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播放器,图片素材。
2.教具: 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挂图、课件PPT、生词卡片。
3.其他: 教师提前准备好教案、学生复印好课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呈现“古对今”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和现代的一些差异。
•播放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两者的不同之处。
2. 学习课文•讲解课文《古对今》内容,重点介绍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和发音。
•带领学生跟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文化传承之美。
3. 认读生字词•布置学生认读《古对今》中出现的生字词任务,鼓励学生互助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认读,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掌握正确的发音。
4. 词语拼音与书写•练习《古对今》相关生字词的拼音和写字,巩固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认知和书写能力。
•让学生相互检查书写的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强化学生的书写习惯。
5.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情景,对比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者的不同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他们的观点和总结,促进学生互相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如下问题: 1. 部分学生对一些生字词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加强词义的解释和示范。
2. 学生在书写时有些马虎,下次要加强细致性,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规范。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导学案)识字6 古对今
识字6《古对今》导学案励志小故事觉得苦你不送外卖有人送、觉得累你不开滴滴有人开、觉得难你不干有人干、觉得贵你不买有人买、觉得工资低你可以滚出公司。
这种逻辑:表面上是对人的激励和鞭策。
本质上会造成底层工人之间无限恶性竞争、无限的降低底线、无限的向资本和垄断妥协、无限的向剥削和压榨妥协。
从而无限拉低底层人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消费水平、生活品质、生活环境、心理素质。
这种逻辑,表面上是正能量,本质上是洗脑和摧残。
让工人阶层的恶性竞争、工资水平无限下降;才能让贪婪的资本节约更多成本,获得更多利润。
穷人的一次失败,为了还债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为还债一辈子送外卖。
你将不再会有精力去思考和投机。
穷人的失败可能断送了他所有暴富的机遇和时间,让不确定的人生瞬间确定下来,让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可能性逐渐缩小。
这是赤裸裸的现实。
只有当你有足够多的资本时,允许你失误的次数才会逐渐增加。
拥有足够多的资本,哪怕尝试个三番五次失败了,也不会伤你元气。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人的机遇是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增加的。
这时代表面上人人机会平等,但是给穷人的机会非常有限。
王思聪失败一次不过是兴趣爱好的失败,而你失败一次则是生存生活的失败。
穷人,更应该不断学习和思考,因为没有钱,知识就是你最大的财富。
穷人,更应该谨慎和保守,因为生活不允许你失败。
所以,越穷的人越应该保守和谨慎。
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逻辑:我一无所有,哪怕失败也不过继续做穷人。
所以穷人没负担,所以穷人可以失败无数次。
这种意识是很可怕的。
人们常常有两个逻辑错误。
我认为应该避免:第一:我很穷。
失败了不过继续做穷人,所以我不怕失败,所以我失败的机会很多。
这种观念是很可怕的。
穷人的失败会严重降低你现有的生活质量,让你惨上更惨,雪上加霜,甚至妻离子散,走投无路。
第二:我很年轻,所以我不怕失败。
因为我时间多,所以失败了也可以东山再起。
这种观念也很可怕。
年轻不应该成为你失败的的借口,你失败的真正原因是盲目、不谨慎、不负责、一叶障目。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一、教学目标
•能够掌握识字6《《古对今》中的生字词。
•能够理解古代与现代的对比。
•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古今生活差异。
二、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这里列出具体生字词)。
•理解古今生活对比。
三、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古今生活对比并用语言表达。
四、教学准备
•课本《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粉笔、黑板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
1.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古代与现代的生活差异。
第二部分:学习新知
1.逐个教授生字词,并组织学生练习书写。
2.请学生读课文《古对今》,并进行师生对话,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古今对比之处。
第三部分:拓展延伸
1.让学生将古代与现代的生活对比写成小段落,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各自对古今生活对比的理解。
第四部分:总结
1.整理学生的发言,总结古今生活对比的要点。
2.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完成课堂作业。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思考古代与现代生活的不同之处,并写一篇小短文。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兴趣?
•学生对古代与现代生活的认识是否有提升?
•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手段?
以上为《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的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导学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本课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这是本套教材第二次采用这种形式识字。
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
课文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
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四季美景,进行理解、诵读、欣赏和积累,在识字中了解常识,获得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会认“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凉”“夕”“细”“语”四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激发对“对子”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会写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对“对子”的兴趣。
四、教法学法:教法:讲解法示范法情景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学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朗读法五、教学流程(一)、复习《对韵歌》导入1、理解“对”字教师出示上学期所学课文《对韵歌》,同学们拍手诵读。
师:这是一首“对韵歌”,这里的“对”是什么意思?(相对,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都能用上“对”,如“黑对白”、柳绿对桃红)2、师介绍中华特色文化--对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对今》这篇课文里就有许多对子,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听清字音。
2、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3、自由读课文。
4、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图片,引出本课“二线格”的生字(1)读准字音:a.全班齐读、小老师带读等多种方式读生字。
b.学生提醒要注意的读音。
(2)识记字形学生采用“加一加”“编故事”“猜谜语”等方式识记字形。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
(教师板书:《识字6 古对今》)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②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①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②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①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②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③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②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①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②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③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生:对子。
④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⑤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3、背诵课文①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对今》导学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对今》导学案古对今导学案【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有关古代和现代的一些事物和活动的对比。
2.通过对古代和现代的对比,培养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了解。
3.通过学习古对今的内容,感受历史的变迁,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二、课前准备1.教具准备:图片、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2.课前复习:复习《李白》一课的内容,可以通过提问或简短复习活动来巩固学生对上一课内容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1)展示古代和现代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这是一张古代的图片还是现代的图片?”“你从图片中能看出一些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和现代的差异。
(2)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课文叫《古对今》。
“古代有些东西和现在不一样,你们猜一猜,古代人过生日是怎么庆祝的?现在人过生日是怎么庆祝的?”听学生的答案,然后告诉他们我们会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2.学习新知(1)教师给学生播放《古对今》一课的PPT或展示课文图片,让学生跟读并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对课文进行讲解和解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和现代的对比。
3.巩固新知(1)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古代和现代事物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分类。
例如,把古代的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交通工具分成两组,把古代的通信方式和现代的通信方式分成两组等等。
(2)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古代的一些事物和现代的一些事物有什么不同?如何更好地使用现代的事物?是否可以从古代的一些事物得到启发?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代和现代的一些对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和现代的差异。
通过古对今的学习,我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变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和对时间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后写一篇作文,题目为《古对今》,写出自己对古代和现代的理解和看法。
字数要求150字以上。
六、板书设计古对今古代:现代:交通方式交通方式通信方式通信方式【学生反馈】(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古对今》优质教案+导学案
6 古对今▶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难点字音教学的重点为“圆、严、寒”;书写指导的重点是“夕、语”;词语理解的重点在“严寒、酷暑”。
教学难点在于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
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多媒体课件互相检查认读,互相正音。
对于“酷、暑、晨、霞”等笔画多的字,可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采用定位联想的方式,让学生整体记忆,不做字形分析。
其他笔画少的合体字可采用熟字加减的方法识记。
一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
(2)写字。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把握同一类字的书写规律与不同点。
2.朗读指导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正确。
结合图片出示难读的词语,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话,想象并描述春天的情景。
其次,应引导学生读出节奏、韵律。
教师示范读,学生模仿着读。
最后,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3.理解运用运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
如,联系生活,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朝霞、夕阳”等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
又如,找近义词,让学生说说“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的哪个意思相近,从而理解“和风”是“微风”,是温和的。
“细雨”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理解。
还可以利用图片,如,出示“莺歌燕舞”的画面,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
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引导学生积累对韵歌中出现的词语,提醒学生注意“古今、和风细雨、鸟语花香”在对韵歌中是分开的,这里组合成一个词语了。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古对今》,使学生了解古代与现代的不同之处,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古代与现代不同之处。
•掌握词语:古代、现代、不同、完全不同。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与现代的对比,思考其中的道理。
•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对古代与现代的看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课件、挂图等教具。
•学生准备课本、笔和纸。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故事等方式导入,引发学生对古代和现代的思考和讨论。
2. 学习课文《古对今》(15分钟)•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教师解释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
•学生互相讨论古代和现代的区别,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区别并进行概括归纳。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古代和现代的不同之处,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
4. 合作学习(15分钟)•学生根据老师指导的思维导图或表格,相互交流古代和现代不同之处。
5. 拓展练习(10分钟)•老师出示古代与现代生活图片,要求学生分析不同之处,并用所学词语进行表达。
6. 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对古代和现代的思考和认识,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课后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古代与现代的不同之处。
•思考并写一篇题为《古对今》的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理解古代与现代的对比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辨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能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六《古对今》【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六《古对今》(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对今》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要点;2.学习并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提升识字能力;3.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意思;4.通过诵读文本,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以下内容:1.PPT课件;2.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3.班级《语文》课本;4.学生参考书(笔、纸等)。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将PPT课件制作好,并准备好需要板书的内容。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一篇古今对比的文章《古对今》。
然后再通过PPT让学生看图说话,让学生感知一下当下的生活方式和过去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通过这个活动引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学习生字词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文章中的生字词:握、台灯、树干、屋檐。
通过组词、拆字等方法,让学生理解这些生字词的意思,并掌握正确的发音和用法。
步骤三:阅读文章教师将文章分段,让学生小组内相互阅读,逐段理解文章的意思,并在黑板上标出重点段落。
然后,教师对每个段落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
步骤四:理解文章主旨教师将文本主旨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出课文的主旨。
步骤五:诵读文本教师让学生逐句诵读,逐段背诵,逐篇熟读,让学生熟练掌握文章内容、语言特色以及表达技巧。
课后作业1.默写文章中的生字词,并注明意思;2.背诵文章;3.写一篇自己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活形态的感性认识更为深刻,增加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从而引发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同时,通过提高识字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导学案第【1】篇〗教学要求:1、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竖”笔画的汉字。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竖”的写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新授:(一)讲解“竖”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从上到下)。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图示: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图示: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图示:5、指名说一说垂露竖、悬针竖、短竖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竖的字。
1、出示范字:十上土干工正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十:横平竖直,是悬针竖上:垂露竖,上面的横稍短,下面的横略长。
工:上面横短,下面横长。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强调写字姿势。
7、比一比,改一改三、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导学案第【2】篇〗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古对今》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古对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并能够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1. 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2. 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表达课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教材、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好课本、绘画工具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0分钟)1. 教师先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和想起与本课相关的知识。
2. 教师出示课件或者图片,让学生猜一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Step 2 学习新知(20分钟)1. 教师先用自然拼读的方式教学生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师朗读词语,学生跟读并用手指指读,教师和学生一起读几遍。
2. 教师出示课文,带着学生一起读一遍课文,重点理解古代和现代的不同之处。
3.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古代,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现在,我们是用什么写字的?”4.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巩固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子。
例如,完成课后习题,或者练习读写生字词等。
Step 3 拓展延伸(15分钟)1.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古代与现代的对比主题,例如古代与现代的交通方式、学校、生活等等。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2. 学生进行展示,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Step 4 总结归纳(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教师可以让学生背诵本节课的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Step 5 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以便巩固所学知识。
Step 6 课后延伸(可选):教师可以留一些拓展性的课后题目,让学生自主进行研究和探讨。
例如:“在古代和现代,人们生活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读字词:“古”、“对”、“今”。
2.理解词语“古对今”的意义。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古代与现代之间的联系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古”与“今”字词的认读。
2.体会“古对今”的意义和核心内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图片、玩具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纸笔,或草稿本。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教具向学生展示“古”和“今”字,并询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两个字。
2.解释“古对今”这个词语的意义。
第二步:学习识字1.通过书本或课件展示“古对今”字词,帮助学生认读字词。
2.操练“古”、“对”、“今”字词的写法。
第三步:巩固练习1.让学生在纸上或草稿本上写“古对今”,并能够朗读出来。
2.引导学生通过造句等方式巩固记忆。
第四步:拓展活动1.讨论“古对今”意味着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和现代的不同之处。
2.利用故事、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体会“古对今”这个概念。
第五步: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古对今”字词的意义。
2.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巩固词语记忆。
五、教学延伸1.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代与古代物品,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古对今”概念的理解。
2.鼓励学生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古对今”这个词语,增强记忆。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古对今”这个词语?七、教学评估1.课后布置相关练习作业,检查学生对“古对今”字词的掌握情况。
2.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八、教学反馈1.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需求。
2.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教学调整,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以上是针对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开展相关教学工作。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 《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 《古对今》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古代生活和现代生活的一些差异。
2.通过识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比较能力。
二、教学重点1.本节课的重点是教会学生认读生词,理解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对比差异。
2.帮助学生掌握对生活的观察和对比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升思维能力。
2.让学生理解古代和现代生活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四、教学准备1.板书:古对今2.教具:图片、课文分段、复印件、笔和本子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的物品是属于古代还是现代,引入本课的主题。
2. 学习识字(10分钟)老师板书“古对今”,教学生认读这两个字,并讲解课文中的生字。
3. 教学内容(20分钟)1.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老师解释生字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让学生捋清课文的大意,掌握古代和现代生活的不同之处。
4. 启发思考(1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思考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5. 操练与表演(20分钟)学生分组,模拟对比古代与现代生活情景,展示给全班同学。
6. 总结(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古代与现代对比的概念。
六、作业1.背诵课文,熟记生字词语。
2.想一想,写一篇关于古代生活和现代生活差异的小短文。
七、板书设计•古对今八、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图片和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生活差异,提升了他们的语文阅读和思辨能力。
但在教学中应更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以提升课堂互动性。
以上是关于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 《古对今》的教学内容,希朇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对今》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古代和现代生活的一些差异和联系。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培养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对今》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读写。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
3.课前准备:备课教师需要熟悉课文内容,准备好相关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古对今》,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古代和现代有什么不同吗?”2.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古对今》,并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含义,让学生理解整个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词语学习教师呈现生字词,让学生读音、书写,并加深记忆。
4.讨论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你觉得古代和现代有哪些相同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交流。
5.活动设计设计小组活动或绘本阅读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对《古对今》的理解和感受。
6.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体验、思考古今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五、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代和现代生活的一些不同点。
六、板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文《古对今》•词语学习•活动设计•课后作业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同时,反复强调生字词的记忆和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对今》的教学内容,希望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古代和现代生活的不同之处,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6 古对今》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6 古对今》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认读教材中出现的生字词。
–能够理解《识字6 古对今》的故事内容。
–能够通过学习识字和古对今的方式,提升对古代文化的了解。
2.能力目标:–能够独立学习和掌握一些生字词的拼音和意义。
–能够听、说、读、写一些生字词和句子,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增强学生对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2. 《识字6 古对今》的故事内容理解。
难点: 1. 结合古代与当下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启发学生思考古代对当代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投影仪。
3.辅助工具:生字词卡片、故事图片、故事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一幅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有何不同?是否存在相似之处?”2. 学习和讨论1.引导学生认读新的生字词,并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以故事《识字6 古对今》为例,讲解古代与现代的差异,引导学生探讨古代的文化如何影响到现代生活。
3. 拓展活动让学生分组,自行寻找古代与现代对比的资料、图片或故事,并在班级分享交流。
4. 总结总结古代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新的生字词,学习了《识字6 古对今》的故事内容,培养了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并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6.古对今》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6.古对今》中的文字。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古对今”这一主题。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简短的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古对今”主题。
•难点:理解“古对今”这一概念,进行简单的情境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文《6.古对今》的教材及课件。
2.单词卡片和图片卡片。
3.板书及彩色粉笔。
4.情景教学的小道具和模型。
5.MP3音频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古对今”是什么意思。
2. 学习新课•在师生互动中,一起读课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朗读。
3. 生字识记•教师精讲生词注解,学生课外拓展词语。
4. 课文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讨论“古对今”在生活中的体现。
5. 课文活动•进行小组活动或者情景模拟,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或绘画。
6. 归纳总结•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体会“古对今”。
五、课后拓展1.让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展示他们对“古对今”这一主题的理解。
2.带着问题去实践,观察生活中的古与今之间的对比。
六、教学反思•教师及时记录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亮点,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拓展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古对今”的理解和语文能力的提升。
八、家校联系•发放家长通知,让家长了解本次课程内容,鼓励家长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讨论“古对今”情景。
以上就是本次《6.古对今》识字教学设计的范例,希望能为您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如果需要进一步的教学指导,请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教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一】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教案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年级语文下古对今教案6 古对今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由此,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
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
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上——下)(大——小)(天——地)(古——今)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
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
(板书“对”)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2)描红写字。
(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
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了解几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进行,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引问:你发现了什么?(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导学案第【1】篇〗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由此,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
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做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入,引出课题1.互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的游戏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
我说什么,你们就做和我说的相反的动作,明白吗?(师生活动)2.互动二:同学们的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们就对右。
(师生活动:上——下、大——小、天——地、古——今。
)3.导入:(出示“古”和“今”的字卡,贴在黑板上。
)“古”和“今”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语写成了对子。
(补充板书“对”)4.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采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了解几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进行,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播放课文朗读动漫,学生认真倾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尝试读韵文,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认一认,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
3.汇报找到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1)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对的词语:古对今,圆对方。
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晨对暮,雪对霜。
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桃对李,柳对杨。
一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6古对今 第二课时
6 古对今第二课时班级姓名学号日期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预习P56-P57)1.读课文三遍。
2.组词。
古()凉()细()夕()李()语()香()圆()二、复习导入,温故知新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2.听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新知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音频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1)自由读一读。
(2)找出对子歌的反义词。
古—()圆—()严寒—()春暖—()(是四组反义词。
“古今”是一组时间方面的相对反义词,“圆方”是形状方面的相对反义词。
“严寒”写的是冬天,“酷暑”写的是夏天,“春暖”写的是春天,“秋凉”写的是秋天,两组对子,向我们展示了一年四季的不同。
)(二)学习第二小节。
晨对暮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1)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景象?晨()()霜()细雨朝霞()(2)这一小节是一些什么词组成的对子歌?(其中“晨—暮、雪—霜”是一组同类词,“和风与细雨”是近义词,“朝与夕”是反义词。
)(3)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风?什么样的雨?风:微风、大风、狂风雨:毛毛雨、小雨、大雨、暴雨、雷阵雨(4)联系生活思考: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朝霞?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朝:就是早上,朝霞在早上东方的天空会出现,“夕阳”就是快要落山的太阳。
)(三)学习第三小节.桃—李柳—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1)第一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桃—()柳—()(“桃、李”都是水果,“柳、杨”都是树木,为同类词组成的对子歌。
)(2)第二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燕舞鸟语—()(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则是两个四字词语,这句把两个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拆开相对,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古对今(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案
4.学习方式和环节:
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
故事引入 了解对子学习课文朗读感悟巩固拓展 推荐阅读观察范字 学习书写总结全文 布置作业
导学案
1.课题名称:
统编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第2课时)
2.学习任务:
(1)通过朗读,认识“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等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朗读、背诵对韵歌,感受语言的节奏、韵律之美。
(3)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3.学习准备:
(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6《古对今》导学案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用时:10分钟) 2.范写“凉、夕、语、细”。
3.重点强调“夕”字。
“夕”3画,独体字。
撇
和横撇的撇基本平行,注
意倾斜角度,横撇的横要
短,点在撇和横撇连接点
下面。
左右结构的:凉、语、
细;上下结构的字:古、
李、香;独体字:夕。
2.随师书空,自主描红,
练习书写:
“凉”字10画,左右结
构。
右部“京”注意首
点和竖钩的竖相对。
“细”8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田”的第一笔竖写在
竖中线上。
“语”9画,左右结构。
言字旁的点和横折提的
折对正,“五”的最后一
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的字应用“三看
法”,即:一看大小、
二看高矮、三看笔
画。
五、总结收获,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请学生谈一谈本节课
的收获。
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1.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
哪些知识,在学习方法
上有哪些收获。
2.把今天学习的儿歌背
给家长听。
在学生汇报自己的
课堂收获时,可适
当引导学生说一说
自己在写字方面的
收获。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