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复习教案第一章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中考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发源【考纲在线——明确考什么】单元知识内容目标要求识记理解运用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时间及地址√中华文明√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情况与主要农作物的发源炎帝、黄帝、尧、舜、禹的传说√【知识清单——明确记什么】一、祖国境内的太古居民1、元谋人时间: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地址:云南元谋县。

(长江流域)2、北京人时间: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地址: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黄河流域)二、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人时间:距今约六千多年。

地址: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长江流域)主要农具和农作物:广泛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

种水稻和蔬菜。

(我国是世界上栽种水稻最早的国家。

)2、半坡人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地址:陕西西安市半坡村(黄河流域)主要农具和农作物:广泛使用磨制石器。

栽种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种粟的国家。

)三、奇特的太古传说1、华夏族的形成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结盟,以后发展成华夏族,成为汉族的前身。

2、炎帝:号神农氏,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首创人。

“尝百草”,给人们找寻治病的草药。

3、黄帝——人文初祖(后代以为黄帝是中华文明的首创者。

)有很多发明创建:做兵器,造车、船、宫室,教人挖井,染五色衣裳。

4、尧舜禹:相传继黄帝以后,我国黄河流域优秀的部落结盟领袖有尧舜禹。

当时采纳禅让制,民主选举部落结盟领袖。

(禅让的依照:有德有才)尧:节约、朴实、爱民。

舜:吃苦耐劳,孝敬父亲母亲。

禹:治水有功。

【疆场练兵——夯实基础】选择题:1、一个欧洲旅行团队要观光我国到当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类旧址,应当去A、北京西南周口店B、浙江余姚河姆渡镇C、陕西西安半坡村D、云南元谋县2、五一长假,小聪快乐地实现了到元谋人旧址去观光、研究的梦想。

元谋人旧址在我国A、云南省B、贵州省C、浙江省D、陕西省3.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是A.北京人B.半坡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4、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应出现的情节是()A、栽种水稻B、饲养猪狗等牲畜C、居住半地穴式房子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5.能够栽种粟,制造彩陶,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6.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生产地区位于我国的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 D.辽河流域2.以下农作物在中国开始栽种的先后次序是A.①②③B.③①②①水稻C.②③①②占城稻③葡萄D.①③②7、2020年5月,宋楚瑜先生带领亲民党大陆接见团祭拜黄帝陵。

中国古代史通史复习(教案)

中国古代史通史复习(教案)

第一部分古代中国与世界(二轮通史知识线索及阶段特征)
一、中国古代史通史结构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一)中国古代历史大系
原始社会:约距今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070年前。

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476年。

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

包括战国时期、秦、西汉和东汉;三国、西晋和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和南宋、元;明、清(前期)。

(二)知识线索和阶段特征
总特征: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政治上: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成为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罗马法则独树一帜,成为欧洲历史上最早的、较为完备的一套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法制制度的法律基础。

2.经济上:工商业奴隶制经济发展
3.文化上:古代雅典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早期人文思想家。

他们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主张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

他们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中国古代史复习教案

中国古代史复习教案

中国古代史复习教案一.先秦时期: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木、石、骨、蚌);土地公有制;壁画、彩陶画。

2.奴隶社会:(1)商、西周时期:①经济:农业:石器锄耕、青铜农具,懂得灌溉、除草、沤制绿肥、治虫等技术。

耕作方式: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

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开始瓦解于春秋,崩溃于战国末期,这是一种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度,实质是国王代表贵族占有土地的土地私有制。

手工业:官府垄断,青铜制造;官营手工业为主:产生于西周时期。

特点:官府统一经营管理,资金、原料由官府供给,规模经营,产品不入市场,职业世袭,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工商食官”政策②政治:夏朝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即王位世袭制。

商朝内外服制度。

周朝分封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礼乐制度。

三者的关系: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

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C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形成了完备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其中宗法制是政治制度的核心。

③文化:甲骨文、金文。

(2)春秋战国:①经济:农业,A铁犁牛耕,精耕细作,这是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B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土地向私有制。

C主要生产方式:小农经济: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的产生。

产生时间:春秋。

瓦解: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实际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简单概括为: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

地位: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明清以后时,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九年级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教学设计】【教案设计】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1)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2)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3)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4)推行县制5)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阅读材料回答以上信息反映哪一历史事件?最能反映该历史事件性质的内容是什么?请谈谈对创新的认识。

重难点突破读图题(图片见学案或课件)识图并概况作答,适当留时间讨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训练学生概况总结能力史料实证从材料二中摘抄一句反映商鞅变法所起积极作习读文言文,理解、分析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训练学生概况总结能力用的原话。

纵观材料二,作者对商鞅变法持有怎样的态度?(3)根据材料三所述,商鞅变法留给后世改革的启示是什么?史料实证材料四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诸子各陈其说,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4)战国时期哪一家学说最受当时统治者重视?为什么?阅读材料,基础知识回顾作答法家课后小结教后反思学生自学为主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提升其阅读素养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在实际测评中关注个体学生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升成绩中国古代史(3)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教学设计】秦制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剖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手中,左右合符,才能调动军队。

这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

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

——选自《秦汉史》材料二秦汉在我国语言文字学发展史上有特殊的地位,这一时期汉字字体由小篆演变为隶书,确定了汉宇的基本形态。

隶书把小篆的长方形变为扁方形,把均称弯曲的线条变为方折平直的笔画,彻底消灭汉字中的象形面貌,基本确定了此后汉字的方块形状、笔画特点和字体结构,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选自《中国文化通史》材料三化妆盒——汉朝妇女的化妆铜烤炉——出土时,炉内仍留有用器,可见当时的妇女对化妆多若干骨头,可见汉朝的肉食还流行么重视。

(八年级历史教案)复习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八年级历史教案)复习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复习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八年级历史教案复习教学设计第一单元1.隋朝大运河①了解隋朝大运河的目的和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尤其是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区。

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

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大,无法满足北方的需要。

开通运河,利用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政治上看,隋政府为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也需要开通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

隋炀帝个人,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

那时候,隋朝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粮食、布帛和财富。

这就为开通运河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

②大运河的地位和作用: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工程之一。

大运河的长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河道的水深和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

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和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大运河千百年来饮誉世界。

运河开通以后,“商旅往返,船乘不绝”。

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子文薮·汴河铭》)他还在《汴河怀古》一诗里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运河的开通,还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

另外,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

2.“贞观之治”这也是唐太宗之所以成为我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主要业绩。

参见前面的导引部分。

3.“开元盛世”要知道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叫开元,政治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4.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丝织业和陶瓷业的发展、唐都长安的地位与繁荣生产工具的改进从两方面掌握:典辕犁、筒车、丝织业和陶瓷业的发展,重点掌握唐三彩的制造,唐都长安不仅是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也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

中国古代史复习教案 人教版

中国古代史复习教案 人教版

中国古代史复习备课湖南省涟源市荷叶高考补习学校吴爱洲第一单元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阶段特征先秦,旧时多指春秋、战国时期。

现今在讲中国通史时,多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

我国现存已知最早人类遗址和化石,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自此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之前,我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两种社会形态和封建社会初步形成的历史阶段。

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看,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我国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并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土地制度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演变;阶级关系经历了阶级的产生—奴隶主与奴隶的对立—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对立的发展。

特别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形成,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这种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

我国春秋战诸子百家的文化昌盛时代与当时欧洲的希腊、罗马文明交相辉映,形成当时世界的两大文明中心。

考点提示(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分封制;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2)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民族融合。

(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土地所有制的变迁;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4)先秦时期的文化: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文学和艺术;天文和物理;扁鹊。

基本线索1、从距今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

其间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2、从约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春秋结束,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它经历了形成、发展、鼎盛和瓦解四个阶段。

3、从公元前475年到前221年为战国时期,它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4、夏、商、西周三代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古代精神文明的繁荣。

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通史教案(大全)

中国通史教案(大全)

中国通史教案(大全)第一章:中国古代史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基本脉络,掌握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特点。

2. 熟悉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夏商周:神话传说与史实的分界,夏商周的更迭,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

2. 秦汉:秦始皇统一六国,两汉时期的兴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融合。

3. 隋唐五代十国:隋唐盛世,五代十国的动荡,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关系。

4. 宋元明清:宋朝的繁荣与灭亡,元朝的统一与扩张,明朝的兴衰,清朝的崛起与衰败。

5. 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古代史的基本脉络,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2. 难点:对中国古代史的理解和把握,如何将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对中国古代史的全面认识。

四、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通过讲述,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基本脉络和重要内容。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就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史。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古代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古代史的学习成果。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史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脉络,掌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要历史事件。

2. 熟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制度、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3. 培养学生对近现代史的认识,深刻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

八年级历史中国历史上学期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中国历史上学期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中国历史上学期复习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中国古代史(远古时期)1.1 概述:介绍中国古代史的时间范围,从远古时期到清朝。

1.2 重点内容:三皇五帝的传说:介绍燧人、伏羲、神农等三皇五帝的传说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夏商周的更迭:介绍夏朝、商朝、周朝的建立和灭亡,以及各个朝代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介绍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争霸,以及思想家如孔子、墨子等的思想影响。

1.3 复习题目:简述燧人、伏羲、神农的重要贡献。

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事件和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第二章: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2.1 概述:介绍中国古代史中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2 重点内容:秦朝的统一与灭亡: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以及秦朝的暴政和灭亡。

汉朝的建立与发展:介绍汉朝的建立,汉武帝的改革,以及汉朝的繁荣和衰落。

丝绸之路的开通:介绍丝绸之路的起点、经过和对中国与西方的交流2.3 复习题目: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和秦朝的暴政。

汉朝的建立和汉武帝的改革措施。

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中西方交流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古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3.1 概述:介绍中国古代史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3.2 重点内容:三国鼎立:介绍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和争夺,以及三国归晋的过程。

两晋的更迭:介绍西晋和东晋的建立和灭亡,以及南北朝的分裂与统一。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介绍南北朝时期北方和南方的民族融合,以及文化交流的发展。

3.3 复习题目:三国鼎立的情况和三国归晋的过程。

西晋和东晋的建立和灭亡。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表现。

第四章: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4.1 概述:介绍中国古代史中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4.2 重点内容:隋朝的建立与灭亡:介绍隋文帝建立隋朝,以及隋朝的繁荣和灭亡原唐朝的建立与繁荣:介绍唐太宗建立唐朝,以及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

复习教案: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部编版】

复习教案: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部编版】

课题: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考考点】1、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3、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4、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5、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流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复习重点】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及课本重要图片的认识。

2、注重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比较,唐太宗、唐玄宗的统治与当今重视民生问题、官员选拔问题的联系。

3、以隋唐的民族交往、对外关系方面的史实,说明民族团结、对外开放的进步性。

【复习过程】一、温故知新图片展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迭、时代特征,引入本节复习内容,明确本节课的中考考点。

隋唐是一个繁荣、开放的社会,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特别是唐代,更是我国封建社会史上大放异彩的一个时代,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这时期之所以成为鼎盛,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和借鉴。

二、用年代尺梳理隋唐历史大事(一)隋朝兴亡1、隋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统一时间和意义。

完善年代尺来思考隋朝与秦朝的相似处?(《全能提分》23页)2、哪些王朝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秦朝、西晋、隋朝、元朝)3、识图形式复习“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影响。

4、材料题形式复习“科举制的创立”的情况和作用,填表格形式拓展科举制度的演进过程。

5、归纳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成效?灭亡的原因、时间、从隋朝获得认识?(二)唐朝兴亡1、唐朝的建立者、时间、都城,有作为的皇帝有哪些?以及统治的治世局面。

2、安史之乱的背景、概况、影响;3、结合史实分析唐朝灭亡的原因以及唐朝灭亡后的格局。

(三)盛唐气象1、材料题和连线题形式复习盛唐气象政治方面的表现。

2、展示实物图片,归纳盛唐气象经济方面的表现。

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教案第一单元总结(教师用)

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教案第一单元总结(教师用)

中国古代史学案第一单元先秦时期单元总结●高考前瞻1.命题趋势本单元是中国历史的开篇,时间跨度长,从远古人类到秦统一前。

在这一时期人类社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形成。

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列入了阅读教材。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历史是高考命题的冷点,以选择题为主,分值不高。

春秋战国的历史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出现频率极高。

以小题为主,也有大题。

春秋战国的历史还是高考问答题的首选区域。

2.复习策略(1)把握各个历史阶段特征,运用生产力的观点分析各种社会形态的变化。

本单元涉及的社会形态变化有两次,一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一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我们应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生产力观点分析其产生和瓦解,与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内在联系。

(2)春秋和战国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在本单元所占比例较大,还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应给予重视。

(3)变法问题是本单元又一重点,特别是商鞅变法,不仅使秦国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变,还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我们必须掌握它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有关变法的命题形式很多,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阶段特征1.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①奴隶制社会经历了夏(奴隶制的形成)、商(奴隶制的发展)、西周(奴隶制的鼎盛)、春秋(奴隶制的解体)四个阶段;②政治制度方面,夏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商强化了国家机器,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的争霸战争和铁器、牛耕的出现,使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双双走向瓦解。

通过春秋争霸,客观上加快了统一步伐,促进了民族融合;③文化的灿烂表现为商文化的成熟,西周时勾股定理的提出,春秋时期老子、孔子两位思想家、兵家孙武以及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等。

2.春秋战国时期的基本特征: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

(1)政治上:①王室衰微,权力下移,政权逐步掌握在新兴地主阶级手中,他们利用政权力量,进行自上而下的变法、改革,随之各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逐步建立起来;②大国争霸,战争频繁,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③民族融合加速,华夏族逐步形成。

八年级历史中国历史上学期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中国历史上学期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中国历史上学期复习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1.1 夏商西周的更迭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灭亡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掌握夏商西周的主要制度、风俗习惯、艺术成就等。

1.2 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七雄等历史事件。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科技艺术、经济发展等。

第二章: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2.1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了解秦朝的建立、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法律制度等。

掌握秦朝的灭亡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2.2 汉朝的兴衰了解汉朝的建立、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等历史事件。

掌握汉朝的衰落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第三章:中国古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3.1 三国鼎立了解三国鼎立的背景、主要战役、三国归晋等历史事件。

掌握三国鼎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3.2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了解两晋南北朝的建立、发展、灭亡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掌握两晋南北朝的主要制度、风俗习惯、艺术成就等。

第四章: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4.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南北、大运河、科举制度等。

掌握隋朝的灭亡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4.2 唐朝的盛世与衰落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等历史事件。

掌握唐朝的衰落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第五章:中国古代史(宋元时期)5.1 宋朝的兴衰了解宋朝的建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等。

掌握宋朝的灭亡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5.2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了解元朝的建立、蒙古族的历史、忽必烈的统治、行省制度等。

掌握元朝的统治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第六章: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6.1 明朝的建立与衰落了解明朝的建立、洪武之治、永乐盛世、土木堡之变等历史事件。

掌握明朝的衰落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6.2 清朝的建立与衰落了解清朝的建立、康乾盛世、文字狱、鸦片战争等历史事件。

掌握清朝的衰落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第七章: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7.1 鸦片战争与晚清的变革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中国古代史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现象。

2. 理解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的基本框架和重要时期。

2.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

3. 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

2. 难点: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和文化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知识。

2. 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古代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古代史题目,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古代史知识的系统掌握情况。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史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现象。

2. 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框架和重要时期。

2.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要历史事件。

3. 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革、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

2. 难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革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

2. 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第一章:中国古代史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现象。

2.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

3.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能够对古代史实进行深入解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线索2. 夏商西周的更迭3.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4.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5. 汉朝的兴衰6.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7. 隋唐五代十国的繁荣与分裂8. 宋朝的兴衰9. 元朝的统一与灭亡10. 明朝的兴衰11. 清朝的兴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现象。

2. 难点:对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史实的深入解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讨论、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国古代史。

2. 利用图表、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记忆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现象。

2. 学生能够理解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对史实进行深入解读。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史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现象。

2.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

3.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能够对中国近现代史实进行深入解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2.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3.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4.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5. 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动荡6.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建设8. 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1. 重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现象。

2. 难点: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史实的深入解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讨论、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国近现代史。

2. 利用图表、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记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现象。

一轮复习历史教案第一章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

一轮复习历史教案第一章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高三年级历史备课组集体教研授课时间:年月日
经济上:(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发展—》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
商业:私营工商业开始出现,封建城市的形成(城市的概念)
政治上:(旧的制度瓦解--原因、表现;新的制度确立--改革(为何要改,春秋改革和战国改革的比较,影响))争霸(如何看待春秋的争霸战争“春秋无义战”)==》改革(比较春秋战国的改革)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制的瓦解封建等级制度得建立(军事上诸侯争霸)
民族关系:民族融合
文化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大变革—>各阶级维护自身的利益士人著书立说百家争鸣
☆补充设计☆。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第一章:中国古代史1.1 夏商周了解夏朝的建立和灭亡掌握商朝的兴衰过程掌握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2 秦汉了解秦朝的统一和灭亡掌握汉朝的兴衰过程了解三国鼎立局面1.3 三国两晋南北朝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发展和灭亡掌握两晋的更替过程了解南北朝的并立局面第二章:中国近代史2.1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结果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影响2.2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影响掌握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第三章:中国现代史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掌握三大改造的内容和影响了解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和影响3.2 改革开放以来了解改革开放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就第四章:世界古代史4.1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了解古埃及的文明特点掌握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了解古罗马的法律制度4.2 古印度、古中国、古阿拉伯了解古印度的文明特点掌握古中国的科技发明了解古阿拉伯的文化成就第五章:世界近代史5.1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和主要成就掌握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了解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和影响5.2 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和结果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影响第六章:世界现代史6.1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6.2 冷战、苏联解体、世界多极化了解冷战的背景和主要事件掌握苏联解体的背景和影响了解世界多极化的表现和影响第七章:世界科技发展史7.1 古代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了解古代科技发明的重要性和影响掌握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内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7.2 近现代科技革命、三次工业革命了解近现代科技革命的重要性和影响掌握三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第八章:世界文化发展史8.1 古代文化成就、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的文化成就掌握这些文明的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8.2 近现代文化成就、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近现代文学、艺术、科学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文化成就掌握近现代文学、艺术、科学的重要成就和影响第九章:世界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扩张9.1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了解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和过程掌握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影响9.2 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了解殖民扩张的过程和影响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影响第十章:世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0.1 环境问题的产生、发展与全球性环境问题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掌握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影响10.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和内涵掌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及其影响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涵盖了中考历史总复习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科技发展史、世界文化发展史、世界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扩张以及世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十个章节。

第一讲 古代中国政治高考复习教案

第一讲 古代中国政治高考复习教案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上卷中国历史第一编中国古代史部分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考纲要求:1.理解和掌握本专题的一些重要概念: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内外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度、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察举制、科举制、监察制度、军事制度等。

2.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确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4.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5.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6.掌握选官制度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内容,总结其经验教训。

7.了解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认识其作用。

8.了解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制,如府兵制、募兵制。

◆课标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难点提醒: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轨迹,以及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影响,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对我国当前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科学评价我国古代的政治文明。

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制度因素。

◆学法指导:——以文明史观把握古代史专题1.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

人类文明由政治文明(政治观念、组织、制度和行为等)、物质文明(生产、生活、流通、交通等)、精神文明(思想、科技、文艺等)三部分组成。

2.认识历史的主线:以人类文明为主题、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线索,从不同的文明类型中把握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将中国历史视为世界文明史的一部分。

3.认识历史的着眼点:注重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如政治制度等。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中国古代史复习1.1 夏商周时期夏朝的建立与衰落商朝的兴衰与甲骨文周朝的分封制与春秋战国时期1.2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与灭亡汉朝的兴衰与汉武帝丝绸之路的开通与文化交流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史复习2.1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的背景与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衰落2.2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洋务运动的背景与主要内容戊戌变法的背景与影响2.3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背景与过程中华民国的成立与北洋政府时期第三章:中国现代史复习3.1 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抗日战争的背景与过程国共内战的背景与过程3.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初期政策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曲折发展3.3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背景与主要内容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挑战第四章:世界古代史复习4.1 古埃及与希腊罗马文明古埃及的文明特点与重要历史人物希腊罗马文明的政治制度与哲学思想4.2 古印度与中东文明古印度的文明特点与佛教的传播中东文明的重要历史事件与宗教发展第五章:世界近现代史复习5.1 欧洲探险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探险家的航海经历与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与殖民扩张5.2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与影响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第六章:世界现代史复习6.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主要战役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与影响6.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纳粹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重要战役纳粹德国的统治与战争罪行6.3 冷战与美苏争霸冷战的背景与主要事件美苏争霸的历程与影响第七章:世界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扩张7.1 非洲与美洲的殖民扩张非洲的奴隶贸易与殖民统治美洲的殖民化与美国的独立战争7.2 亚洲的殖民扩张与抗争亚洲的殖民化过程与特点亚洲国家的独立运动与抗争7.3 殖民扩张的影响与decolonization 殖民扩张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去殖民化运动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第八章:世界科技革命与工业发展8.1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与影响科技革命的发展与信息时代的来临8.2 航天探索与人类文明航天探索的历史与重要事件航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8.3 生物技术与环境问题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途径第九章:世界文化交流与全球化9.1 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与影响现代文化交流的特点与挑战9.2 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合作与冲突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与影响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合作与冲突9.3 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措施与意义第十章:历史分析方法与研究10.1 历史分析方法概述历史分析方法的种类与作用历史研究的重要理论与方法10.2 历史资料的运用与评价历史资料的种类与来源历史资料的评价与运用10.3 历史教学与评价历史教学的目标与方法历史评价的标准与方法重点解析本文档为您提供了一份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的教案,涵盖了十个章节,分别为:中国古代史复习、中国近现代史复习、中国现代史复习、世界古代史复习、世界近现代史复习、世界现代史复习、世界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扩张、世界科技革命与工业发展、世界文化交流与全球化以及历史分析方法与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单元复习课时】本单元复习共计6课时【2009大纲要求】一、先秦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1)夏朝的建立;(2)商朝的兴衰;(3)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分封制;(4)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5)井田制和分封制▲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1)农业和畜牧业;(2)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3)商业交通和城市3.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1)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2)民族融合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1)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2)土地所有制的变迁;(3)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5.先秦时期的文化(1)老子和孔子;(2)百家争鸣;(3)文学和艺术;(4)天文和物理;(5)扁鹊【教材知识复习】(一)单元阶段特征生产力(石质-铜器-铁)铁制农具牛耕私田出现封建经济农业:主导地位的确立手工业:内部分工基本完成商业:全国市场的形成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封建城市政治:禅让制-井田、分封-县制(军功受爵)文化:成熟文字(甲骨文)春秋战国文化出现繁荣-百家争鸣民族:华夏民族形成主干民族融合趋势国家统一的趋势出现(二)单元知识复习第1讲夏商周的更替和政治制度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重难点:井田制与分封制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复习课时:1课时基础网络建立:禹建夏朝,启继承禹的王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国家机构。

2070年至约公元前1600年。

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贡赋。

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耕种。

①周王将土地和人民授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后裔,建立诸侯国,拱卫②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

衰落: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赶走周厉王。

王室衰微,诸侯不朝贡,战争连年。

灭亡:公元前771年9犬戎破镐京,杀幽王,灭西周。

第二年,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辨疑解难】1、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原始社会的公有制是当时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产物。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此曾论述到:“在当时的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只有在公社瓦解的地方,人民才靠自身的力量继续向前迈进,他们最初的经济进步就在于利用奴隶劳动来提高和进一步发展生产。

……甚至对奴隶来说,这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成为大批奴隶来源的战俘以前都被杀掉,而在更早的时候甚至被吃掉,现在至少能保全生命了。

”2、关于“禅让制”和世袭制问题“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军事民主制度。

“世袭制”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

从“禅让制”到“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认识,是阶级对立的结果,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因而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3、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1)、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①分封的目的: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②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③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④分封的作用:巩固了周朝的统治,促进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拓展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最终导致王室衰微,列国纷争的后果,逐渐形成诸候割据的状态。

⑤分封制崩溃:春秋时期。

崩溃的原因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崩溃。

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结束。

(2)、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①它始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②因耕地阡陌纵横,象“井”字形状,故称为井田。

③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

④从生产方式上,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

⑤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私田。

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出现。

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

(3)、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①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井田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③两种制度都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4)、分封制、井田制与奴隶制国家的盛衰分封制和井田制是西周时期完善的奴隶制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分封制起到维系、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保证奴隶制国家对奴隶和平民进行统治的作用。

是西周奴隶制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

井田制规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奴隶制经济形态存在、发展和西周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

分封制和井田制相互影响,二者的存在成为西用奴隶制国家兴盛的支柱。

西周末年以后,王室衰微和大国争霸局面的出现表明分封制的瓦解。

在丧失政治保证和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下,井田制在春秋后期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奴隶制度度存在的经济基础最终瓦解,新的封建经济基础随之产生。

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制度的瓦解。

4、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和国人暴动的性质: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的斗争都是反抗奴隶制国家暴虐统治的正义斗争,也是奴隶主贵族争权夺利的斗争。

“国人”是平民,举行暴动的是平民和奴隶,“国人暴动”是平民和奴隶的反抗斗争。

第2讲夏、商、周的经济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夏、商、周的经济的特点复习课时:1课时基础网络作物:“五谷”在商周时都已种植,甲骨文和《诗经》有记载。

商:官府垄断,作坊集中在王都。

西周: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大。

陶瓷:商周遗址里出现原始瓷器。

①河姆渡遗址出土有红漆碗。

②商周漆工艺大量用于造车装饰。

漆器①东方奴隶制的典型。

②奴隶制文明的基础。

城市①商民善经商,于是后世将经商者称为“商人”。

②商朝以贝为币,商都商业繁荣。

1、夏、商、西周三代的农、牧业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和原因。

①农业是政治统治的基础,是君王恣意淫乐的物质保障,三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

②奴隶制生产方式的确立是促进三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

③三代奴隶的辛勤耕作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2、为什么称夏、商、西周三代为青铜时代?夏代青铜铸造已具有一定水平,传说夏铸九鼎,后来鼎成为国家的象征。

商、西周是青铜制造的繁盛时代,青铜铸造成了当时最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因此三代称青铜时代。

3、三代青铜器生产的主要情况和特点①生产规模大,组织为“作坊”,集中在王都,由官府垄断。

②技术精湛,铸造要经过开采、熔炼、搭配三种金属比例、制范、浇铸、修整等多道工序,环环相扣,反映出当时出色的分工组织和冶炼技术,奠定了我国在世界冶金史上的崇高地位。

③品种多,数量大,按用途可分为礼器、兵器、食器、酒器、水器、工具、乐器、车马器等,商王妃妇好的大墓,出土了四百多件精美的青铜器。

④产品质量高,迄今发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青铜作品,一是司母戊鼎,为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八百三十多公斤,另一是四羊方尊,造型奇美,是价值连城的珍宝。

⑤商周青铜器上还铸有文字,如“毛公鼎”上有字四百九十七个,被称为“金文”,比甲骨文更先进,同甲骨文一样,是研究商周文明的重要依据;青铜器上精美的花纹也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

4、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相互之间的联系这五个方面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农业是基础,为手工业提供原材料,手工业的发展又为商业繁荣提供了更多产品,交通则进一步促进商业繁荣,城市则是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发达、繁荣的最集中、最真实的写照。

5、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①农业是重要的经济部门。

②以青铜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达,世界领先。

③重视城市交通建设,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统一,使三代成为古代经济繁荣的奴隶制国家。

④三代经济的发展的明显地继承关系。

6、古代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生产关系调整国家统一安全民族之间交流 生产技术进步劳动人民贡献农业:工具、技术、水利、作物、耕地、仓储。

手工业:冶炼、纺织、工艺品、瓷器、造纸等。

商业:商品、集市、货币、外贸、交通、城市、娱乐、政治:统治阶级腐败及政策失误,破坏了稳定。

发展原因经济:无赖地兼并、苛捐杂税、阶级压迫。

军事:战乱不断、农民起义、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生态:过度采伐、围垦带来的生态恶化第3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和社会改革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齐桓公称霸、井田制瓦解、商鞅变法复习课时:1课时基础网络①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②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民族不断融合。

①春秋: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②战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③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成为东方强国。

用“尊王攘夷”旗号,联合黄河中游诸国,北御夷狄,南制楚蛮,7世纪中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王室代表承认其中原霸①公元前7世纪后期,城濮之战晋国大败楚国,大会诸侯,晋文公成②公元前6世纪初,楚军大败晋军,楚庄王称霸中原。

实质:奴隶主的掠夺战争①加速了奴隶制的衰亡,为社会发展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②争霸形成了局部的统一,为大统一奠定了基础。

③战争在客观上加速了民族融合,为华夏族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晋国韩、赵、魏三家大夫被封诸侯,正式田氏代齐:后来,齐国大夫田氏废掉原姜氏而为诸侯。

兼并持色:战争更为频繁,政治格局变化无常。

3世纪以后,东方各国衰落,秦国无敌于天下。

260年长平之战,秦大胜赵。

这是战国时规模最大、杀伤员多的战役。

主要方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

影响: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冶铸业划时代发展:铸铁柔化技术早欧洲两千年以上。

青铜工艺创新:莲鹤方壶精美绝伦,是春秋中期的珍品。

金银错技术和雕使青铜器皿更为精致美观。

衰落原因 阶段 特征 春秋战国社会经济和社会改革漆器:战国出现采用夹纻技术的精巧漆器。

纺织:麻布纤维相当细密,长沙战国楚墓出土有实物。

煮盐:山西池盐、山东海盐和四川井盐都已开发。

酿酒:能用曲造酒,这是酿造技术的重要发明。

价值:我国工程技术发展史上地位重要,当时世界上也独一无二。

特点:各地土特产品交流,中原市场有南方象牙、北方马、东方鱼盐和西方皮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