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选择题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知识梳理与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知识梳理与练习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知识梳理与练习1.文学常识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香河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燕园三老”之一。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

张中行和叶圣陶先生,都是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

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

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2.文章思想内容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3.重点词语颠沛流离(diān pèi )商酌(shāng zhuó)累赘(léi zhuì)朦胧(méng lóng)拖沓(tuō tà)妥帖(tuǒtiē)譬如(pì rú)修润:修改润色。

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

商酌: 商量斟酌。

朦胧:不清楚,模糊。

文中指一种美学境界。

累赘:不必要,麻烦。

拖沓:不爽快,不简洁。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颠沛流离: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

流离:离散、流落。

4.重点问题(1)文章通过一系列事件,重点塑造了叶圣陶先生哪两种品行?答:①待人厚。

体现叶先生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过人之处。

②律己严。

通过叶先生有关自己无法当面指摘他人短处的一次发言。

表现其“使人自重”的“德的力量”。

(2)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答: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还特别重视“简洁”。

练习题一、基础知识综合1.下面的文段选自《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有改动),阅读后,完成各题。

《左传》说不朽有三种(甲)居第一位的是立德。

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行为是这样,思想也是这样。

第25课《活板》期末复习题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

第25课《活板》期末复习题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

第25课《活板》期末复习题(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一、基础达标(52分)1.文学常识:《活板》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人(今浙江杭州市)人,__________著名科学家、政治家。

庆历,指宋仁宗__________。

文中的“布衣”指__________。

(4分)【答案】《活板》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人(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

庆历,指宋仁宗年号。

文中的“布衣”指平民。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2分)(1)持就火炀.之()(2)则字平如砥.()(3)木格贮.之()(4)用讫.再火令药镕()(5)薄如钱唇.()(6)以纸帖.之()(7)有奇字素.无备者()(8)用讫再火.令药镕()(9)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10)一板已自.布字()(11)瞬息可就.()(12)殊.不沾污()【答案】(1)烘烤 (2)磨刀石(3)贮存 (4)完毕(5)边缘(6)贴上标签(7)向来,一直(8)用火烤,动词(9)混合覆盖(10)另自,另外 (11)完成 (12)根本3.一词多义(22分)为:(1)唐人尚未盛为之()(2)皆为板本()(3)又为活板()(4)每字为一印()(5)满铁范为一板()(6)每韵为一帖()(7)不以木为之者()(8)为予群从所得()以:(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2)以一铁范置铁板上()(3)以一平板按其面()(4)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其:(1)其法()(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3)其印自落()(4)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之:(1)唐人尚未盛为之()(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3)持就火炀之()(4)更互用之()(5)则以纸帖之()(6)旋刻之()【答案】为:(1)唐人尚未盛为之(动词,做)(2)皆为板本(动词,是)(3)又为活板(动词,发明)(4)每字为一印(动词,刻)(5)满铁范为一板(动词,成为)(6)每韵为一帖(动词,做)(7)不以木为之者(动词,刻制)(8)为予群从所得(介词,被,被动用法)以:(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介词,用,拿)(2)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介词,把)(3)以一平板按其面(介词,用,拿)(4)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其:(1)其法(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指铁板的)(3)其印自落(代词,那些)(4)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代词,他的)之:(1)唐人尚未盛为之(代词,指“板印书籍”)(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这”;代词,指“铁板”)(3)持就火炀之(代词,指“铁板”)(4)更互用之(代词,指“两块铁板”)(5)则以纸帖之(代词,指不用的字模)(6)旋刻之(代词,指“奇字”)4.翻译句子。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及答案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及答案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及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故乡》都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

B. 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C. 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D.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

就算我没有同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辛弃疾。

【答案】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对作者、作品、出处等内容做到了如指掌,平时对课文的文学常识进行积累。

A.错误。

《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出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故答案为:A【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2.《名人传》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这部名著是法国著名作家________的作品。

它叙述了贝多芬、________、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请概括叙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答案】(1)罗曼·罗兰;米开朗琪(基)罗(2)1824年5月7日,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

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的鼓掌欢迎。

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解析】【分析】对于名著,我们要做到真阅读,用心读,不仅要带着笔做批注,做笔记,还要用心去思考,深刻理解名著的情节及它的写作的意图。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躲在箱子里睡觉时,不料一只大鹰将箱子叼走,还把箱子掉进了海里。

B. 《简·爱》中女主人公自尊、独立的性格的形成,是与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分不开的。

C. 青面兽杨志潜心仕途,但先丢了花石纲,后又丢失生辰纲,不得不落草并投奔梁山,最终在征方腊时病逝。

D. 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刻画了很多受科举制度播弄而失魂落魄的人物形象。

书中所写王家三姑娘绝食“殉夫”,实则是对封建礼教的愤怒抨击。

【答案】 B【解析】【分析】B项,“是与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分不开的”错。

《简·爱》中女主人公的童年是不幸的。

故答案为:B【点评】中考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12部(类)中外文学名著。

这类积累题可以给出作品中的人物,问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还可以考作品的作者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该作者还有哪些著作等。

2.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好汉聚集,直到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有三位,他们分别是王伦、晁盖、宋江。

B. 陈涉复立楚国社稷。

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

C.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不属于这种文体。

D. 《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罢,不禁令人想起发生在长江上的赤壁之战。

曹操率大军南下,欲破江东孙权。

孙权、刘备联手抗击曹操,周瑜巧设连环计,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大营。

【答案】 B【解析】【分析】B.错误,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

故答案为:B【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专题复习(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专题复习(附答案)

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专题复习1.以下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己亥杂诗》的作者是龚自珍,他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

B.《游山西村》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C.《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所作。

D.《望岳》的作者是有“诗圣”之称的杜甫。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紫藤萝瀑布》——宗璞——中国——散文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诗歌C.《最后一课》——都德——德国——小说D.《阿长与<山海经>》——鲁迅——中国——散文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写的一首诗,作者常被称为“交替性诗人”,有“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之称。

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C.《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D.《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的《乐府诗集》,这是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台阶》《老王》《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分别是李森祥、杨绛、鲁迅,文体都是散文,都刻画了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

B.普希金是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C.《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其中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

D.《河中石兽》选自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纪昀,字晓岚,是明代学者、文学家。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B.萧红(1911-1942),东北作家,代表作品有《生死场》《呼兰河传》《土地的誓言》。

专题04:文学文化常识-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部编版)(解析版)

专题04:文学文化常识-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部编版)(解析版)

专题04 文学文化常识1.(2021·河北廊坊·七年级期末)找出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A.《紫藤萝瀑布》——宗璞——当代——《铁箫人语》B.《骆驼祥子》——老舍——长篇小说——祥子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德国——《普希金诗集》D.《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周敦颐集》【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

故选C。

2.(2020·四川遂宁·七年级期末)下列对文体文学知识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B.《未选择的路》——《中外哲理诗精选》——弗罗斯特——美国C.《卖油翁》——《归田录》——欧阳修——北宋D.《伟大的悲剧》——《夺取南极的斗争》——茨威格——英国【答案】D【详解】D.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并非“英国作家”;故选D。

3.(2020·湖南怀化·七年级期末)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木兰诗》是宋代北方的乐府民歌。

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登飞来峰》的作者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答案】A【详解】A.“《木兰诗》是宋代北方的乐府民歌”有误,应为“《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

故选A。

4.(2021·黑龙江大庆·七年级期末)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B.《核舟记》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贺敬之和丁毅共同执笔,集体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专题复习(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专题复习(附答案)

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专题复习1.以下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己亥杂诗》的作者是龚自珍,他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

B.《游山西村》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C.《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所作。

D.《望岳》的作者是有“诗圣”之称的杜甫。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紫藤萝瀑布》——宗璞——中国——散文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诗歌C.《最后一课》——都德——德国——小说D.《阿长与<山海经>》——鲁迅——中国——散文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写的一首诗,作者常被称为“交替性诗人”,有“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之称。

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C.《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D.《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的《乐府诗集》,这是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台阶》《老王》《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分别是李森祥、杨绛、鲁迅,文体都是散文,都刻画了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

B.普希金是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C.《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其中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

D.《河中石兽》选自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纪昀,字晓岚,是明代学者、文学家。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B.萧红(1911-1942),东北作家,代表作品有《生死场》《呼兰河传》《土地的誓言》。

最新部编版七下期末文学常识复习练习(选择题)2-(1)

最新部编版七下期末文学常识复习练习(选择题)2-(1)

七年级期末语文复习文学常识练习题班级姓名评分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也是出自这部散文集。

B.《台阶》的作者是李森祥,文中反映了农民艰难的生存状况和他们改变现状不懈努力精神。

C.《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杜甫晚年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

D.《卖油翁》作者是王安石,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呐喊》,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

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情。

B.《台阶》围绕“台阶”组织材料,使造屋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对被人尊敬的热切渴望。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为世界各国人民广为传诵。

他的著名诗作还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D.《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3.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河颂》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唱出了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B、《老王》的作者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堂吉诃德》。

C.《木兰诗》刻画了一位聪明勇敢、杀敌爱国的女英雄形象.采用的是南方民歌的形式.D、《卖油翁》通过刻画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物形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杜牧的《泊秦淮》反映了酒楼歌女们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

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C.《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部编版语文七下文学常识整理及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下文学常识整理及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下文学常识整理及练习第一单元1、《邓稼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者臧克家,诗人。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3、《回忆鲁迅先生》作者萧红,黑龙江呼兰人,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牛车上》,散文集《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4、《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第二单元5、《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表现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6、《最后一课》作者是都德,法国作家。

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

7、《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作家。

8、《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第三单元9、《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体裁是散文,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

10、《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体裁是散文,作家、翻译家、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等,译作《堂吉诃德》等。

其丈夫是著名作家钱钟书,代表作品是小说《围城》。

11、《台阶》的体裁是小说,作者李森祥。

12、《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笔记小说。

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和他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

叶圣陶,本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08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知识盘点课件

08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知识盘点课件

盘点选择题
4.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1 932 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首《老马》成名。 B.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烙印》《死 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C.闻一多因目睹了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与反对独裁、争 取民主的斗争,后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D.“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出自《有的人》,这首 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
盘点选择题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 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要贡献。 B.《说和做》结构严谨,开篇总领全文后,先表现闻一多“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 一多“革命家的方面”,在上下两部分之间,用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文章衔 接紧密,过渡自然。 C.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她所知道的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琐事 的描写,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更和蔼、更随和、更真实的 鲁迅,并借此来抒发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D.《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断代史《资治通鉴》。本文 以对话表现人物,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可能性;继而现身说法,指 出“学”的必要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使就学”。
盘点选择题
1.下列对古代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光,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伟大史学家,他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
治通鉴》的编辑者。
B.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唐宋八大
家之一。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复习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复习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复习题(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各个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出自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左传》。

B. “未若柳絮因风起”出自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撰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

C. 老舍,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 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作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等。

【答案】 A【解析】【分析】A错误,《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BCD正确。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

本题涉及中外作家作品,既要注意积累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做到积少成多,逐步深化印象。

2.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说”“铭”“记”“表”都是古代常见的文体,我们学过张潮的《核舟记》、诸葛亮的《出师表》、韩愈的《马说》、刘禹锡的《陋室铭》。

B. 《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其中“沁园春”是词牌名,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平仄声韵和写作内容。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羊脂球》《悲惨世界》等,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 《<诗经>两首》都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情感。

不同的是《关雎》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蒹葭》意境含蓄,场景朦胧。

【答案】 D【解析】【分析】A项错误,《核舟记》的是魏学洢所做;B项错误,词牌名不能规定写作内容;C项错误,《悲惨世界》是雨果所做;D项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以及著名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根据选项描述,抓住关键细节进行辨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比如本题A项,虽然看上去描述很合理,但错误设置在“张冠李戴”上,张潮,清代文学家,而《核舟记》是明末散文家的作品,作者是魏学洢。

【每课一测卷】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9 木兰诗

【每课一测卷】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9 木兰诗

9 木兰诗同步卷2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B.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C.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D.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赏赐百千强.(将士)B.唯.闻女叹息(只)C.朔.气传金柝(北方)D.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鞍鞯.(jiān)可汗.(hán)鸣溅.溅(jiàn)B.机杼.(zhù)朔.气(shuò)复唧.唧(jī)C.金柝.(tuò)燕.山(yàn)理云鬓.(bìn)D.军帖.(tiē)戎.机(róng)傍.地走(bàng)4.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出郭相扶将B.天子坐明堂C.对镜帖花黄D.木兰当户织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女亦无所思.B.暮宿.黄河边C.壮士十年归.D.双兔傍地走.二.基础知识(共2小题)6.一词多义。

(1)市东市.买骏马愿为市.鞍马(2)帖对镜帖.花黄昨夜见军帖.(3)若未若.柳絮因风起关山度若.飞(4)愿愿.驰千里足愿.为市鞍马7.《木兰诗》又叫《》,是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与《》并称为“乐府双璧”。

三.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8.阅读《木兰诗》,完成下列各题。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汇总+练习+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汇总+练习+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1、《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2、《说和做》作者臧克家,著名的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作者热情歌颂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3、《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原名张迺莹,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课文主要写了自己与鲁迅先生一家的生活中的小事,去怀念他所做的那些智慧、幽默、爽朗、平易近人、关爱他人的事情。

作者笔下的鲁迅:坦率、敏捷、和善、幽默、爽朗、对青年严格要求的同时又深切关爱生活;平凡随意,为人宽厚仁爱,待友真诚悉心,意志坚定,伟大而平凡。

4、《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命名为《资治通鉴》。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本文通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的重要作用。

5、《黄河颂》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人。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6、《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国籍)小说家都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等。

课文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热情。

第一单元综合-【查缺补漏】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易错知识点(部编版)

第一单元综合-【查缺补漏】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易错知识点(部编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查缺补漏】第1单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要贡献。

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中的主人公是闻一多,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原名张迺莹,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D.《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答案】D【详解】“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

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D项有误,《资治通鉴》是编年体,而非纪传体。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刚走到校门口,我就看见一幅写着“向闻一多先生学习”的巨大标语。

B.我们朗诵着《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

D。

“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与“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是选择问句,前面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B.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

C.通过学习《孙权劝学》,使我明白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D.在努力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无论领导还是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纪守法。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项复习七 文学文化常识及答案解析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项复习七   文学文化常识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七文学文化常识、名著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要贡献。

B.《说和做》结构严谨,开篇总领全文后,先表现闻一多“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一多“革命家的方面”,在上下两部分之间,用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文章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她所知道的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琐事的描写,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更和蔼、更随和、更真实的鲁迅,并借此来抒发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D.《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断代史《资治通鉴》。

本文以对话表现人物,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可能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必要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使就学”。

2.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节,乃一岁之首。

春节,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的一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燃放鞭炮、贴春联、挂年画、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B.元宵节,为农历正月十五日。

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猜灯谜等。

C.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重五。

端午节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等。

D.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稼先》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

作者杨振宁,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桔红》等。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练习及答案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练习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练习 1、《邓稼先》的作者是 __ __籍华裔,1957 年“物_ 理学奖”获得。

邓稼先是我国的“ ___________”_元勋。

2、《说和——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 ____ 。

_文中所记叙的闻一 多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和 。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作者是 ,是中国 ,1935年, 在鲁迅的支 持下,发表成名作 。

后来发表了著名的长篇小说 等。

4、《孙权劝学》选自 ________ ,_该书是一部 ____ ___ 体_通史,作者 ___ 是 ______ 朝( 代) 的家_、 ________ 家_。

5、《黄河颂》选自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由_______ 作 词, _谱_曲, 写于抗 日战争时期。

6、《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国_作家_______ __。

_小说以 ______ ___ 战_ 争为背景。

7、《土地的誓言》写于 十周年,作者 ,原名 ,有长篇小 说代表作《 》《 》 等。

课题的意思是 。

8、《木兰诗》是我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时_北方的一首 ____ _____ 民 歌,选自 _____ ________ 代_ ___________ 编_的《 》。

9、《阿长与山海经》作者是___ _________ ,_原名 _________ ,___ __ 人,1918年 5 月,首次用 “ __________ ”_作笔名在《新青年》发表了鲁迅的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 说的 __________ 。

_ 10、《老王》选自 ______ _。

_作者 ________ ,_原名 ____________ ,_作家, 文学翻译家。

翻译有 ___________ 、 _______ 。

_11、《台阶》的作者___,生于 1956年,浙江衢州人。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一个“绝”字,传出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这种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

B. 古代仁人贤士多有闲情雅致,高洁情怀。

刘禹锡钟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陶渊明倾心“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源,表达了他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

C. 《记承天寺夜游》中,“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却具有小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

D. 劝谏是一门艺术。

不仅讲究方法,而且还必须注意表达的技巧。

宋濂循循善诱,诚恳真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诸葛亮采用委婉劝谏的方式,试图以深深的感情打动君主。

邹忌则直言相劝齐王,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先讲故事,再摆治国之道。

【答案】 D【解析】【分析】D“邹忌则直言相劝齐王”错误,邹忌以现身说法为喻去讽谏齐王。

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使“王之蔽甚矣”的结论水到渠成,结果齐威王心悦诚服,欣然接受。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考查的内容往往与课本有关,涉及经典篇目的出处、重要作家的资料、作品相关的内容,考生要注意平时对课本内注释内容的积累,还对所学过的文章的内容加以掌握。

2.下列文学常识及对文章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其中成长读书阶段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品有《项链》《变色龙》D.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南宋哲学家。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及答案50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及答案50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及答案50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琴棋书画能够陶冶情操,请你根据自己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完成下列小题。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为中国历代文人必备之修养。

对联“琴棋养雅趣,书画展才情”,写出了琴棋书画的妙趣。

中国古琴琴音中正平和,雅致清丽,以______①______(清幽平淡雄浑激昂)为上。

文人雅士或以琴清修,或以琴会友,留下千古美谈。

与琴相异的是棋,棋讲究的是筹谋。

棋盘虽小,却玄妙多变,双方运兵布阵,斗智比勇。

而欣赏一幅中国书法作品,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其内容了解书家的思想,更可以通过静默的点画与流动的气韵体味到书家独有的情致。

与“书”并称的“画”,更是讲究全面的文化修养。

文人作画须诗、书、画、印______②______(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人品才情、学问思想缺一不可。

(1)在文段中①②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清幽平淡取长补短B. 清幽平淡相得益彰C. 雄浑激昂取长补短D. 雄浑激昂相得益彰(2)下列词语与“琴棋书画”无关的一项是()A. 笔走龙蛇B. 高山流水C. 博览群书D. 落子无悔【答案】(1)B(2)C【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词语。

需联系上下文语境具体分析作答.根据第一处前面的“中正平和,雅致清丽”可知此处应填清幽平淡.根据第二处前面的“更是讲究全面的文化修养”可知此处应填相得益彰。

故选B。

(2)本题考查逻辑推理能力。

根据成语的意思来选择对应的项目。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高山流水为弹琴。

博览群书说的是应读很多的书,意思与“琴棋书画”无关。

落子无悔说的是下棋。

故选C。

故答案为:(1)B(2)C【点评】第一题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我们汉语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练习
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答案。

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B.萧红(1911-1942),东北作家,代表作品有《生死场》《呼兰河传》《土地的誓言》。

C.《资治通鉴》,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D.都德,德国小说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等。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藏克家(1905-2004),诗人。

代表作有诗集《死水》《红烛》等。

B.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唐代政治家、史学家。

C木兰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传颂,多次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

这个故事的源头,就是北朝民歌《木兰诗》。

D.《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野草》。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杨绛(1911-2016),作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

B.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D.彭荆风的《驿路梨花》是一篇写景记人的小说。

4.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人,思想家、学者。

其作品大都收入《饮冰室合集》。

B.《陋室铭》中的“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周敦颐,北宋政治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本学期,我们学过他的《爱莲说》。

D.《驿路梨花》的标题借用了南宋诗人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诗句。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刘禹锡的《陋室铭》与周敦颐的《爱莲说》都是运用托物言志写法的短文。

B.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

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C.《未选择的路》是英国作家弗罗斯特创作的一首哲理诗。

D.土地和杂草、耀武扬威、玉露琼浆、我和他都是并列短语。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杜甫的《望岳》一诗是作者于“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一首诗。

B.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登飞来峰》表达了作者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C.陆游的《游山西村》是一首写乡村优美的自然景物和淳朴民风的诗。

D.龚自珍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他的《己亥杂诗》是作者辞官离京期间的作品。

7.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课文《伟大的悲剧》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

B.“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句中“似的”一词的词性是副词。

C.“山,好大的山啊!”句中“啊”一词的词性是动态助词。

D.“记得她也曾经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句中“过”的词性是结构助词。

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

著有《饮冰室合集》。

B.《河中石兽》选自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纪昀,字晓岚,是清代学者、文学家。

C.感到痛苦、追歼敌人、打扫教室、看了两眼,都是动宾短语。

D.英勇地牺牲、详细描述、挚痛的热爱、英雄的气魄、最后一课,都是偏正短语。

9.选出与“写鬼写妖高人一等”格式一致的一项()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
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D.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10.请选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偶)
B.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帝在更衣室里。

”(夸张)
C.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设问)
D.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

(比喻)1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运用比喻、夸张修辞手法、说明行军之神速)
B.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运用了呼告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家乡强烈的热爱之情)
C.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表现了小弗朗士爱国情感的觉醒)
D.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桃树被风雨摧打的凄惨景象)
12.关于下列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与王安石都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都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作家。

B.《陋室铭》《爱莲说》中的涉及到的孔子和陶渊明都是古代的高洁之士。

C.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

D.木兰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传播,多次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

这个故事的源头,就是南朝民歌《木兰诗》。

1-5 ACCCC 6-10 AACDC 11-12 D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