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第三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 第三章 弹性理论
假定下表是需求函数Qd=500-100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
的需求表。 (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 点弹性
(3)根据该需求函数或需求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
何方法求出P=2元时的需求点弹性。它与(2)结果 相同吗?
价格 需求量 1 400 2 300 3 200 4 100 5 0
或奢侈品(luxury,
luxurious goods)
(2)收入单位弹性 EI =1
需求量随收入变动相同的百分比。 如衣服。
EI >0
(3)收入缺乏弹性 0< EI <1 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小于收入变动的 百分比。 如必需品(essential ) (necessary goods〕
正常商品 normal goods
由a点到b点和由b点到a点的弹性数值不同
原因:尽管△Q和△P的绝对值都相等,但由于P和Q
所取的基数值不同,两种计算结果便不同。 涨价和降价产生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便不等。
点弹性
点弹性:曲线上两点之
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 的弹性。
令△P趋于0,某点及
邻近范围的弹性,是 某点需求量无穷小变 动率对于价格无穷小 变动率的反应程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如食盐。
私有住宅
家具 牙齿护理
1.49
1.48 1.42
食品
香烟 租用住房
0.51
0.50 0.43
啤酒
面粉
0.27
-0.36
3、恩格尔定律
(1)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静态】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其食品支出在总的
微观经济学3
2
10
D
20
20
E 10
G
食品
0
20
40
60
80 = (I/PF)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Slide 32
3.2 预算约束
预算线
当消费者沿着预算线移动时,总是增加一种商品 的消费,而同时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因此, 点在预算线上的移动表示收入在不同商品上的分 配发生变化。
第3章 消费者行为
本章讨论的主题
消费者偏好 预算约束 消费者选择 边际效用与消费者选择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Slide 2
3.1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包括三个步骤:
1) 消费者偏好:即说明人们是如何、以及为什么更喜 欢某一种商品。 2)消费者预算约束:消费者有限的收入制约了他们的 消费。 3)消费者选择:消费者将选择何种商品组合以实现满 足的最大化。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Slide 7
3.1 消费者偏好
衣服
50
B
40
H
A 30
20
G
10
10
20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与蓝色区域里的所有点相比, 消费者更偏好A点。而紫色区域
里的任一点都要优于A点。
E
D
食品
30
40
Slide 8
3.1 消费者偏好
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 衡量消费者为了获得另一种商品而放弃的一种商品的 数量。
微观经济学第3章课件
3.2 华北电力大学 ncepu 序数效用下的消费者均衡
3.2.2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1)内容: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
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 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
(2)图示
y A B C 3 D 4 x △y随x的增加而递减
华北电力大学 ncepu
3.3 收入不价格变劢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3.3.1 PCC(价格-消费曲线)
y A A
1.定义
指在消费者偏好、收入以及 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 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 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从图中可以看出,需求曲线上的 点(对应的横坐标)表示消费者 为获得最大满足的购买量
O
E
x’’1
B’
x1 替代效应
x’1
x
收入效应
总效应
3.3 华北电力大学 ncepu 收入不价格变劢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 3.3.5 低档品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y
A
b
F
a
收入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呈正方 向变动。替代效应使需求量与价 格反方向变动。但替代效应大于 收入效应。总效用的结果仍使需 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
MU x MU y Px Py
3.2 华北电力大学 ncepu 序数效用下的消费者均衡
3.2.4 消费者均衡(TU最大)
(2)过程
U2 U3 A U1 C E D ①U3与AB无交点,说明在现有收入
水平下,无法达到U3水平,即无力 MU x Px 购买 MRS xy
②在C点,
MU y
Py
3.3.4 正常品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
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越多,其价格稍 有一点变化,往往会引起其需求量较大 变化,那么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如 果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替代品少,即使其 价格发生较大变化,但其需求量往往也 变化很小,那么其需求价格弹性就小。
3.商品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与需求价格弹性成正比。
4.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3.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 弹性是不同的。其中左上方的点 的弹性大于右下方的点的弹性, 这可以通过点弹性的计算来说明。 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两条需 求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弹性也是 不同的。
P
A
P1
R
O Q1
RB Ed
RA
图形 表示
Q B
如上图所示,设R为需求曲线上的一点, 相 应 的 价 格 为OP1, 需 求 量 为OQ1 则其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Ed dQ P OB OP1 ( dQ 为AB线斜率的倒数)
2. 收入 富有 弹性
即EI>1,表示需求变动的百分 比大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需
求收入曲线是一条比较平坦的 线。
3. 收入 缺乏 弹性
即0<EI<1,表示需求变动的百 分比小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收入曲线是一条比较陡峭 的线。
4. 收入 单元 弹性
即EI=1,表示需求变动的百分 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相等,
4. 需求 富有 弹性
即Ed>1,它表示需求量变动的 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一
般而言,非生活必需品、奢侈
品、享受性劳务多数是这种情
况,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 较平坦的线。
5. 需求 缺乏 弹性
即0<Ed<1,它表示需求量变动 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教案A微观经济学3PPT课件
11.08.2020
27
(2)The Significance意义
• EQ P>0 是替代品 • EQ P<0 是互补品 • 既不相互竞争,也不相互补充的物品,
即相关产品价格的变化不影响需求, 即当Ed p =0时,被称为独立无关的商品。
11.08.2020
28
3.2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
• 某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愈大,价格 的需求弹性愈大;
11.08.2020
18
D、时间因素:
• 任何弹性,也就是任何市场的反应 都是与时间高度相关的。
• 一般地说,由于寻找和适应替代品 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时间愈长, 价格的需求弹性愈大。
11.08.2020
19
(5)The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and Total Revenue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与总收益
11.08.2020
25
3.1-3 The Cross-Elasticity of Demand
• 需求的交叉弹性
11.08.2020
26
(1)Definition 定义
• 一种商品的价格为自变量,另一种 相关商品的需求为因变量的弹性。
• 计算式为:
• E Q iP r Q Q ii P P rr Q P riQ P ri Q P riQ P ri
• 供给者总收益=消费者总支出, • 总收益=P×Q
11.08.2020
20
A、不同的需求曲线
• a)富有弹性
Edp>1
b)单位弹性 Edp=1
c)缺乏弹性 Edp<1
1000
1.0
4
500
微观经济学第3章需求与供给PPT课件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
衡量两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彼此需求量 的影响程度。
衡量收入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程度。
供给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衡量价格变化对供给量的影响程 度。
供给收入弹性
衡量收入变化对供给量的影响程度。
供给交叉弹性
衡量两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彼此供给 量的影响程度。
06
案例分析
市场均衡的案例分析
总结词
价格调整与市场出清
• 总结词:当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价格会随之调整,以实现市场的出清。市场出清意味着在任何给定 的价格水平上,市场都能够实现供求相等的状态。
• 详细描述:当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价格会相应地调整,以重新实现市场的均衡。如果需求增加而供 给减少,价格会上升;反之,如果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价格会下降。这种价格的调整过程是自动的,通过价 格的涨落来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市场出清意味着在任何给定的价格水平上,市场都能够实现供求相等的状态。 这意味着市场上不存在过剩或短缺的现象,所有的资源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价格调整是市场出清的 重要手段,它能够保证市场的有效运行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THANKS
学习目标
掌握需求与供给的基 本概念及影响因素。
学会运用需求与供给 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 题。
理解市场均衡的形成 及意义。
02
需求理论
需求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描述需求的定义和性质
详细描述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有购 买愿望并且有购买能力,从而形成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需求具有时效性、价 格敏感性和购买力三个基本性质。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愿意并 能够出售某种商品的数量。供给的性质 包括时间、价格、生产要素价格、技术 、预期等因素对供给量的影响。
【复旦大学微观经济学课件】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8
6
4
2
MUY 11 10
9
8
7
6
5
4
第5、6单位钱,用来购买第1单位X,可得效用16;
第7、8单位钱,用来购买第2单位X,可得效用14;
第9、10单位钱,用来购买第5、6单位Y,可得效用 7+6=13;
第11、12单位钱,用来购买第3单位X,可得效用12。
这样,一共可得效用93。
12
© copyrights by Jianliang Feng 2006. Fudan University.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 Copyright by Jianliang Feng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Fudan University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本章采用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 析两种方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即消 费者的消费选择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以及消费者达于均衡状态的条件是 什么,说明了价格与收入变化对消费 最优决策的影响,并用替代效应和收 入效应给予解释。消费者剩余可用以 评价市场结构的得失。
无差异曲线
性质
4)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Y
16 A
表示任意两组商品的
14
加权平均至少比其中 12 -6 一组好,或者说边际
10
替代率是递减的。
8
MRSXY = 6
B
1
MRS XY= 4
-4
6
1 -2
C
MRS XY= 2 D MRS XY= 1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2012
3、非饱和性(多比少好
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仅在于其中一种
商品数量的不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于 商品数量较多的商品组合。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一)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及图形
X2 无差异曲线表示两种 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 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 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 曲线。 或者说,它是表示对 U 于消费者来说能产生 同等满足程度的各种 X1 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MU=dTU/dQ
某商品的效用表
(货币的边际效用λ=2)
商品数量(1) 总效用(2) 边际效用(3) 价格(4)
0
1 2 3 4 5 6
0
10 18 24 28 30 30 10 8 6 4 2 0 5 4 3 2 1 0
7
28
-2
总效用变化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之间关系 商品的需求价格由边际效用决定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一、效用的概念
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 满足程度。 满足程度高效用就大;反之,效用就小。 如果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感受到痛苦,则 是负效用。
某种物品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 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 受。效用因人、因时、因地不同。
“最好吃的东西”
MU1 P1
<
MU2 P2
这说明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的一元钱
购买商品1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小于购买商
品2所得到的边际效用。这样,理性的消 费者就会调整这两种商品的购买数量: 减少对商品1的购买量,增加对商品2的 购买量。
MU1 P1
>
MU2 P2
这说明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的一元钱
购买商品1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大于购买商 品2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因此,理性的消 费者应该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减少商品2 的购买。
基数效用论ppt课件
第三章 效用论
.
21
钻石和木碗
• 有个穷人四处流浪,他只有一只旧木碗。 • 一天,穷人在渔船上帮工时遇到了特大风浪水灾,在一棵大树上,地主紧紧地抱着一盒金子 , 长工则提着一篮玉米面饼。几天过去了,四处仍旧是白茫 茫一片。长工饿了就吃几口饼,地主饿了却只有看着金子 发呆。地主舍不得用金子去换饼,长工也不愿白白地把饼 送给地主。又几天过去了,大水悄悄退走了。长工高兴地 爬到树下,地主却静静地躺着,永远留在大树上了。
具体而言,当消费者增加(或减少)一单位 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总效用的增加(减少)量。
MU很少会变成负值。 (goods, bads)
.
12
.
13
边际效用MU
MU limTU(Q) Q0 Q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微分-积分关系)
.
14
拔萝卜 视频
.
吝啬老财 吃烧饼
15
.
《炸鸡翅膀》的故事:
解释: 生理原因:兴奋度递减。 心理原因:人性。 物品本身用途多样性:经济合理性
p只生一个好? p婚姻——为什么离婚? .
MU
P’ Q
19
生活中的边际效用
• “富人的钱不值钱,穷人的时间不值钱”。 • 货币如同物品一样也有边际效用。 • 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即随着人们收入量的
增加,其效用是不断递减的。每增加一元货币收入 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是越来越小的。
基数效用论:货币边 际效用不变
第三章 效用论
.
20
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他一言不发。 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记者不明用意,又不便问, 只好吃了。 接着总统哪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 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 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的滋味了吧?
微观经济学课件(全部章节合集)-优质PPT文档
• 19世纪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 写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物 的学问。
8
经济学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生产什么,生产多少?(what) 第二、如何生产?(how) 第三、为谁生产?(who)
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资源配置 (resources allocation)
9
28
• 需求函数
需求的基本理论
Q d x f(P,P x o,P e,M ,F ,T.....
Px : 物品本身的价格 Po :相关物品的价格 Pe:预期价格 M :收入水平 F :消费偏好 T :时间变化
29
(二)商品的市场需求
定义:商品的市场需求,是指在一种特定的经 济环境下,市场中的全体购买者对某种商品愿 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与该商品的价格 以及其它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37
三、影响需求的其它因素
下面这些因素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 相关产品的价格 ➢ 收入水平 ➢ 预期价格 ➢ 消费者偏好 ➢ 消费者数量
38
1.相关物品
相关物品分为两类: 替代品与互补品
(substitute & complement)
39
2 收入(income)
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分三种情况: • 正常物品(normal goods):随实际收入增
20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21
一、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1. 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把研究范围局限于某一市场,并 假定所考察的市场与其它市场之间互不影响。
2. 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研究涉及所有有相互联系、相互 影响的市场,特别注重反馈效应的影响。
8
经济学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生产什么,生产多少?(what) 第二、如何生产?(how) 第三、为谁生产?(who)
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资源配置 (resources allocation)
9
28
• 需求函数
需求的基本理论
Q d x f(P,P x o,P e,M ,F ,T.....
Px : 物品本身的价格 Po :相关物品的价格 Pe:预期价格 M :收入水平 F :消费偏好 T :时间变化
29
(二)商品的市场需求
定义:商品的市场需求,是指在一种特定的经 济环境下,市场中的全体购买者对某种商品愿 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与该商品的价格 以及其它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37
三、影响需求的其它因素
下面这些因素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 相关产品的价格 ➢ 收入水平 ➢ 预期价格 ➢ 消费者偏好 ➢ 消费者数量
38
1.相关物品
相关物品分为两类: 替代品与互补品
(substitute & complement)
39
2 收入(income)
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分三种情况: • 正常物品(normal goods):随实际收入增
20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21
一、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1. 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把研究范围局限于某一市场,并 假定所考察的市场与其它市场之间互不影响。
2. 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研究涉及所有有相互联系、相互 影响的市场,特别注重反馈效应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0/2020
12
消费者只消费一种商品
当增加一单位商品消费获得的效用超过为此付出的代价,即 MU P
时,消费者就会增加商品的消费;相反,当 MU P时,消费者就会减
少消费数量。因此,当二者相等时,消费者处于最优状态并将不再调整消 费数量,即消费者实现均衡的条件是:
或者
MU P
MU
P
在每单位支出购买商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恰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
X
Y
40-5X 5=
30-Y 1
7/30/2020
解得:X=3 Y=25
16
五、消费者剩余
需求曲线不仅表示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在 购买特定数量时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但对消费者而言,市场价格 是外生的,所以在其支付意愿与实际支付值之间存在一个差值,这就构成 了一种“心理剩余”。
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效用满足,从而处于均衡状态。
7/30/2020
13
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 消费者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
MU1 MU2
P1
P2
P 1Q 1P2Q2m
7/30/2020
14
消费者消费n件商品
消费者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
M1U M2UMnU
P1P n Q n m
消费者为得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支付的数额 之间的差额被称为消费者剩余。
7/30/2020
17
7/30/2020
18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一、偏好和选择
假设: 1、有序性 2、可传递性 3、非饱和性 4、多样性
7/30/2020
19
二、无差异曲线概念及特点
定义: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 线。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 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7/30/2020
4
u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u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 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u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l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
l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 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数(第 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在一定时期内,随着消费者不断增加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在其 它商品或服务消费量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每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或服务 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是逐渐递减的。
特别地,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货币的边际效用虽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 律,但递减速度一般较慢。因此,在理论分析和应用中,为了简单起见,
常把货币的边际效用视为一个常数,记为 MUm 。
7/30/2020
20
例:张三消费冰激凌和饼干两种商品 假设张三消费冰激凌和饼干数量分别为:
(3,12)(7,7)(9,5)能够给张三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U0 10 (12,12)(14,10)能够给张三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 U1 15
7/30/2020
21
饼干 数量
A
12
E
10
F
7
B
5
C
U1 15
3 79
U0 10
7/30/2020
15
例题:
设某消费者购买X和Y两种商品,X商品的边际效用函数是: MUX=40-5X,Y商品的效用函数是:MUY=30-Y,消费者的收入 I=40;如果PX=5,PY=1,则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是多少单位X商 品和多少单位Y商品?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预算方程、消费者均衡方程:
5QQ40
7/30/2020
9
7/30/2020
10
3、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化趋势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7/30/2020
11
三、效用最大化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约束条件下实现了最大化效用 满足,并保持这种状况不变,那么此时就称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简称为 消费者均衡。
那么,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均衡的条件是什么呢?
结论相同
7/30/2020
6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概念及其数学表达公式 总效用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 效用量的总和。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则总效用函数为:
边际效用
TU f(Q)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
效用以U表示
7/30/2020
3
对效用的理解——《最好吃的东西》
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免子说,“世界上萝 卜最好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 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
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 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 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 吃?
n说明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n不同的偏好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第三章 消费者选择
7/30/2020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
一、效用的概念
1、效用的定义
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一种商品对消费 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的欲望,以及这种 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
l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基数效用论
10
56.7
128.9
序数效用论
第三
第二
第一
7/30/2020
5
2、效用的度量方法
基本观点
所用方法
结论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效用是可以计量 和加总求和的
边际效用分析
效用无法计量和 加总求和,只能 表示满足程度的
高低与顺序
无差异曲线分析
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函数为: MU TU(Q) Q
7/30/2020
7
表:张三消费冰激凌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冰激凌消费量
0 1 2 3 4 5 6 7
总效用(TU)
0 10 18 24 28 30 30 29
边际效用(MU)
— 10 8 6 4 2 0 -1
7/30/2020
8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