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概念、公式汇总(附应用题)
小学数学单位换算、图形常用公式等应用题公式汇总
小数数学公式大全一、常用数量关系计算公式:1、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2、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3、乘数×乘数=积积÷一个乘数=另一个乘数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5、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6、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7、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8、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9、单产量×数量=总产量总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单产量=数量10、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时间=工作效率二、图形计算公式和线: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线段:有两个端点。
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垂线、垂足: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其交点叫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角:锐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角)、直角(等于90度的角)、钝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角)、平角(等于180度的角)、周角(等于360度的角)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多边形内角和:(n-2)×180度外角和=360度面积和地积:面积是用来表示一个物体的表面或者平面的大小。
地积就是土地的面积。
体积:用来表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
容积(容量):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积或容量。
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 S=a×a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 S=ab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公式 S=ah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公式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公式 h=2s÷a 三角形底=面积×2÷高公式 a=2s÷h 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正方体:l棱长 S面积 V体积 a棱长棱长和=棱长×12 公式 l=12a占地面积=棱长×棱长公式 s=a2 侧面积=4×棱长×棱长公式 s=4a2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6a2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长方体:l棱长 S面积 V体积 a长 b宽 h 高棱长和=4(长+宽+高)公式 l=4(a+b+h)占地面积=长×宽公式 s=ab 侧面积=2×(长×高+宽×高)公式 s=2(ah+bh)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公式S表=2(ab+ah+bh)体积=长×宽×高公式 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sh圆:π圆周率 d 直径 r半径 C周长 S面积周长=π×直径=2×π×半径公式:C=πd=2πr面积=π×半径×半径公式:S=πr2圆柱: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s:底面积 h:高 v:体积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公式:S=Ch=πdh =2πrh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公式:S=Ch+2S=Ch+2πr 2=2πrh+2πr 2体积=底面积×高=侧面积÷2×半径 公式:V=Sh=πr 2h=s 侧÷2×r圆锥:r:底面半径 h:高 l:母线s:底面积 v:体积侧面积=π×半径×母线 公式:πrl 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πrl +πr 2 体积=31底面积×高 公式:V=31Sh=31πr 2h等(同)底等(同)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人教版小学数学常见应用题公式汇总, 附应用题分类专项训练
小学数学常见应用题公式汇总, 附应用题分类专项训练1.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
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2.相遇问题公式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3.工程问题公式(1)一般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注意:用假设法解工程题,可任意假定工作总量。
特别是假定工作总量为几个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时,分数工程问题可以转化为比较简单的整数工程问题,计算将变得比较简便。
)4.利润与折扣公式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5.简易方程知识点(1)用字母表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法则、口决定义、单位进率及公式汇总,超详细!
一、小学生数学法则知识归类(1)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3)混合运算计算法则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四位数的读法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四位数写法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6)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7)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9)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0)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1)万级数的读法法则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汇总-(精品)
1、学校美术组有25 人,唱歌组比美术组多17 人。
两个组一共有多少人?2、妈妈几年32 岁,比聪聪大24 岁。
奶奶今年752 岁,奶奶的年龄是聪聪的几倍?3、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是 5 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4 一块布60 米,每次剪5 米,剪了9 次,还剩多少米?8、学校买 1 个足球用了20 元,买一个篮球29 元,一个篮球比一个足球贵多少元?9、果园里有27 棵苹果树,梨树比苹果树多17 棵,梨树有多少棵?11 、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 6 本,第二天看了30 本,第一天看了多少本?12 、弟弟今天9 岁,哥哥15 岁,再过10 年哥哥比弟弟大多少岁?13 、把一根木头锯成 5 段,每锯一次需要 5 分钟,一共要多少分钟?14 、奶奶买回不到20 块糖,3 块3 块的数还余 2 块,5 块5 块的数还余2 块,奶奶到底买了多少块糖?15 、商店有7 盒钢笔,每盒8 只,卖了28 只,还剩多少只钢笔?16 、每间房住 4 人,26 人住7 间房够吗?17 、小芳借了一本70 页的书,借期是一周,她计划每天看9 页,她能按期看完吗?如果不能还差几页?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复习(二)1、小明今年的7 岁,妈妈比小明大21 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 5 倍,妈妈今年几岁?爸爸呢?2、二(3)班有女生28 人,男生比女生少12 人,男生有多少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3、同学们今天上午种了25 棵树,下午种了19 棵,昨天种了38 棵,今天比昨天多种几棵?4、长安第一小学原来有男教师39 人,女教师25 人,调走了8 人,现在长安第一小学还有多少个教师?5、花坛里前、后、左、右都种了8 棵柳树,一共种了多少棵柳树?7、小红看一本书90 页,平均每天看8 页,看了9 天,还剩多少页?8、小花有5 袋糖,每袋6 粒,还多了 3 粒,小花一共有多少粒糖?9、有25 名男生,21 名女生,两位老师,50 座的车够坐吗?25 +21 +2=48 ﹙名﹚48 <50答:够。
小学数学应用题公式大全(一)
小学数学应用题公式大全(一)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乐多多/总结推荐 每个孩子做应用题必用公式,可是公式忘记了怎么办? 备一份应用题公式大全。
哦,这只是一个权宜之计,这次查公式,孩子做对了题,下次还查公式……那下下次,或者考试时怎么办? 所以,教孩子记住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帮他(她)彻底把公式理解,这就相当于帮他(她)把公式刻在了脑子里,这下想忘都忘不了了。
想家长所想,急家长所急,所以多多君早早地就已把小学必用的公式,及推导过程备齐喽。
1. 和差问题公式 大数=(和+差)÷ 2 小数=(和-差)÷ 2 【例题】养鸡场总共养了1000只鸡,其中母鸡比公鸡多300只,问,养鸡场养了多少只母鸡,多少只公鸡? 【公式推导过程】 我们用假设法来推导公式。
上题中,母鸡比公鸡多300只。
如果我们假设母鸡和公鸡的数量一样多,那么,要使这种假设成立,公鸡的数量就要增加300只。
公鸡的数量增加了300只,那么,公鸡和母鸡的数量之和也要增加300只,变成了:1000+300=1300(只)。
因为假设母鸡和公鸡的数量一样多,因此,公鸡和母鸡的数量就是总数的一半,即:1300÷2=650(只) 在假设中,母鸡的数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母鸡的数量即为650只。
但在假设中,公鸡的数量增多了300只,因此实际上,公鸡的数量为:650-300=350(只)。
所以,养鸡场一共养了650只母鸡,350只公鸡。
运用假设法解题的过程中,我们还总结出了解决这类题通用的公式: (和+差)÷2=大数; 换一种假设方法,如果我们假设母鸡的数量减少到和公鸡的数量一样。
那么,在假设中,母鸡的数量就要减少300只,那么,公鸡和母鸡的总数也要减少300只,变为:1000-300=700(只) 此时,公鸡和母鸡的数量相同,都等于总数的一半,即:700÷2=350(只) 在假设中,公鸡的数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养鸡场有公鸡350只。
小学二年级数学常用的应用题解题方法和诀窍(附答案)
5、一辆汽车4个轮子,4辆汽车有几个轮子?
倍数问题
例题:
1、小明家养7只小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4倍,小明家养鸭多少只?
2、小毛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他的5倍。爸爸今年多少岁?
四、除法类应用题
平均分配问题
例题:
1、一共有24个苹果,平均分配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苹果?
1、一堆木材运走18根,还剩25根,这堆木材原有多少根?
二、减法类应用题
求差
例题:
1、一个数是19,另外一个数是13,求两个数的差是多少?
多多少
例题:
1、小明有15个苹果,小红有8个苹果,求小明比小红多多少个苹果?
少多少
例题:
1、小明有15个苹果,小红有8个苹果,求小红比小明少多少个苹果?
差多少
例题:
求一共是多少
例题
1、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8个苹果,求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个苹果?5+8=13(个)
2、二一班有45人,二二班有48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45+48=93(人)
其他类求和问题
例题:
1、一堆木材运走18根,还剩25根,这堆木材原有多少根?18+25=41(根)
二、减法类应用题
求差
例题:
倍数问题
例题:
1、小红有28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4倍,小明有多少苹果?28÷4=7(个)
2、张奶奶家饲养小鸡8只,小鸭72只,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多少倍?72÷8=9
3、奶奶今年36岁,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年龄的6倍,女儿今年几岁36÷6=6(岁)
4、学校买来28个篮球,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4倍,买来足球多少个?28÷4=7(个)
(2020年编辑)小学数学1-5年级必备定理、公式、基础知识汇总(最新版)
小学数学1-5年级必备定理、公式、基础知识汇总2020.11.19一年级:初步认识加减法。
学会基础加减。
二年级:完善加减法,表内乘法,学会应用题,基础几何图形。
三年级 :学会万以内加减法,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倍数的认知,多位数乘一位数,时间量及单位。
长方形和正方形几何图形、分数的初步认识。
四年级 :亿万数的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两位数的乘数法、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几何图形及条形统计图的了解。
五年级 :小数乘除法,简易方程运算,图形面积计算,可能性和植树问题了解。
六年级掌握分数乘除法,比和百分数,圆和扇形。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小学数学法则、口决定义、单位进率及公式汇总
小学数学法则、口决定义、单位进率及公式汇总一、小学生数学法则知识归类(1)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3)混合运算计算法则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四位数的读法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四位数写法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6)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7)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9)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0)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1)万级数的读法法则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及答案1、水果店原有25筐桔子,又运进65筐,后来卖了40筐,水果店现有桔子多少筐?25+65-40=90-40=50(筐)2、学校举行庆六一活动,一共买了600个气球,用了260个红气球,190个黄气球,还剩多少个?600-260-190=340-190=150(个)3、妈妈用100元钱买回56米花布,做床单用去12米,做衣服用去27米,还剩多少米?56-12-27=44-27=17(米)4、要订购800只风筝,第一周做了286只,第二周做了327只。
(1)还剩多少只没完成?800-286-327=514-327=187(只)(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两周一共做了多少只?286+327=613(只)5、一班:矿泉水184个;易拉罐:240个二班:矿泉水236个;易拉罐:169个三班:矿泉水145个;易拉罐:246个(1)一班和二班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184+236=420(个)(2)三班收集的易拉罐比二班多多少个?246-169=77(个)(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例:一班和二班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必须列式解答。
(仿照上面的(1)、(2)问稍微改改就行,不要提很复杂的问题,容易出错)6、一本语文书的厚度约为8毫米,5本这样的书厚度大约为多少毫米?合多少厘米呢?8x5=40(毫米)40毫米=4厘米7、小红的身高是120厘米,妈妈的身高是165厘米,小红再长多少厘米就和妈妈一样高了?165-120=45(厘米)8、一根绳子长24米,每4米做一根跳绳,可以做多少根跳绳?24÷4=6(根)9、小明的身高是136厘米,冰箱比小明还高64厘米,冰箱比门矮25厘米。
(1)房门的高是多少厘米?136+64-25=200-25=175(厘米)(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冰箱高多少厘米?136+64=200(厘米)10、一辆自行车288元,一个风扇:245元,妈妈有600元钱,买这两样东西够吗?288+245=533(元)600>533答:买这两样东西够。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一、数的认识1、整数:整数包括自然数、负整数和零。
2、有理数: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其中分母为1的分数称为小数。
3、实数: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总称,包括有理数、无理数和复数。
4、数的比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用“>”、“<”和“=”来表示。
二、数的运算1、加法: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过程,可以用符号“+”表示。
2、减法:减法是将两个数相减的过程,可以用符号“-”表示。
3、乘法: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过程,可以用符号“×”表示。
4、除法: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过程,可以用符号“÷”表示。
5、平方:平方是指将一个数乘以自身的过程,可以用符号“²”表示。
6、立方:立方是指将一个数乘以自身一次的过程,可以用符号“³”表示。
三、方程式1、方程式:方程式是一种用来表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关系式的方法。
2、解方程:解方程是求出方程中未知量的值的过程。
四、几何图形1、平面图形:平面图形包括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
2、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包括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3、角度:角度是指两条射线之间的夹角,可以用“∠”表示。
4、周长和面积:周长是指环绕一个图形的总长度,面积是指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
5、体积和表面积: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表面积是指物体表面的总面积。
五、统计与概率1、统计图:统计图是一种用图形表示数据的工具,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2、平均数: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3、中位数: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4、概率:概率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通常用0到1之间的数值表示。
六、应用题1、年龄问题:年龄问题通常涉及两个人或物体在不同时间或同一时间的年龄。
2、路程问题:路程问题通常涉及两个物体或人在不同时间或同一时间的路程。
3、速度问题:速度问题通常涉及两个物体或人在不同时间或同一时间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汇总+应用题大全100题(无答案)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不论是选择题、填空题或者是应用题,都需要一个很重要的数学知识,就是概念和公式。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数学,整理后分享给大家: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平均分有两种分法。
第一种分法是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第二种分法是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2、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4、被除数÷除数=商除数 = 被除数÷ 商被除数=商×除数5、若除数是1,则商与被除数相等。
6、总数÷ 每份数=份数总数÷ 份数=每份数每份数 X 份数=总数7、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左右两边、上下两边,斜线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一样,并能够重合。
8、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五角星有5条对称轴。
9、物体或图形沿直线移动,且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的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点或轴做圆周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10、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1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12、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13、两个算式合并为一个算式,既有乘除又有加减时,加减先算加括号。
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后面先算加括号。
14、余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15、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
(10个一是10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10个十是100)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百是1000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10个一千是1000)16、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
我们认识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这个数是五位数。
小学数学必背定义和公式
小学数学必背定义、定理公式小学数学知识概念公式汇总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一、公式及应用: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公式:C=2(a+b)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长=面积÷宽宽=面积÷长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公式:S=2(ab+ah+bh)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或长×4+宽×4+高×4长方体的长=(棱长总和—宽×4—高×4)÷4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的高=体积÷长÷宽长方体的长=体积÷宽÷高长方体的宽=体积÷长÷高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公式:C=4a边长=周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棱长=棱长总和÷1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三角形的周长=三条边之和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a×h÷2三角形的高=面积÷底×2。
小学二年级数学34个必考公式以及重难点解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34个必考公式以及重难点解析二年级奥数二年级是开发孩子智力、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最佳时期,学习奥数不仅能够极大地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也能为孩子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家长来说,激发孩子对华数的兴趣是最主要的。
学习重点难点解析:计算要过关:对于二年级学生的奥数学习来说,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学校数学的学习情况,孩子还没有学习乘除法的列竖式,尤其是乘法的列竖式在二年级华数的学习中要求的比较多,比如华数课本下册第三讲速算与巧算中就多次用到了乘法,另外一些应用题中也会有所应用。
所以对于学习下册华数的学生,首先计算关一定要过。
枚举是难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序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对于问题,二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愿意以凑数来尝试解答问题。
而枚举法的问题需要的就是孩子的有序思维,比如华数课本上册几枚硬币凑钱的方法,下册的整数拆分都属于枚举法的问题。
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孩子要有序,同时直观性不强,对于孩子理解有一定困难。
建议家长可以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比如上面举到的汉堡和汽水的例子就更加形象。
应用题要接触:二年级华数课本下册中的后几讲已经接触到了应用题部分,对于倍数等概念也有学习,建议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三年级中的部分问题,但是难度不要像三年级华数课本中那样大。
34个小学数学必考公式1、和差倍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和-较小数=较大数②(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2020小学数学常见应用题公式汇总, 附练习及答案
【文库独家】小学数学常见应用题公式汇总★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
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相遇问题公式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工程问题公式(1)一般公式:工效×工时=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时=工效;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注意:用假设法解工程题,可任意假定工作总量为2、3、4、5……。
特别是假定工作总量为几个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时,分数工程问题可以转化为比较简单的整数工程问题,计算将变得比较简便。
)★利润与折扣公式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简易方程知识点1、用字母表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方法公式汇总(值得收藏)
⼩学数学应⽤题解答⽅法公式汇总(值得收藏)(⼀)整数和⼩数的应⽤01简单应⽤题(1)简单应⽤题:只含有⼀种基本数量关系,或⽤⼀步运算解答的应⽤题,通常叫做简单应⽤题。
(2)解题步骤:a .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题的内容,知道应⽤题的条件和问题。
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弄明⽩题中每句话的意思。
也可以复述条件和问题,帮助理解题意。
b.选择算法和列式计算:这是解答应⽤题的中⼼⼯作。
从题⽬中告诉什么,要求什么着⼿,逐步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进⾏解答并标明正确的单位名称。
c.检验:就是根据应⽤题的条件和问题进⾏检查看所列算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
如果发现错误,马上改正。
02复合应⽤题(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题,通常叫做复合应⽤题。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题。
求⽐两个数的和多(少)⼏个数的应⽤题。
⽐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题。
(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题。
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个数,求两个数的和(或差)。
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个数,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
(4)解答连乘连除应⽤题。
(5)解答三步计算的应⽤题。
(6)解答⼩数计算的应⽤题:⼩数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应⽤题,他们的数量关系、结构、和解题⽅式都与正式应⽤题基本相同,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间含有⼩数。
答案:根据计算的结果,先⼝答,逐步过渡到笔答。
( 7 ) 解答加法应⽤题:a.求总数的应⽤题:已知甲数是多少,⼄数是多少,求甲⼄两数的和是多少。
b.求⽐⼀个数多⼏的数应⽤题:已知甲数是多少和⼄数⽐甲数多多少,求⼄数是多少。
(8 ) 解答减法应⽤题:a.求剩余的应⽤题:从已知数中去掉⼀部分,求剩下的部分。
b.求两个数相差的多少的应⽤题:已知甲⼄两数各是多少,求甲数⽐⼄数多多少,或⼄数⽐甲数少多少。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公式大全
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1、乘法的两种意义:⑴、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⑵、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2、除法的三种含义:⑴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平均除法的意义)⑵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包含除法的意义)⑶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倍数除法的意义)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4、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用乘法。
5、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平均除法的公式:总数÷份数=每份数8、包含除法的公式:总数÷每份数=份数9、熟练掌握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怎样读算式。
3 × 4 = 12乘数乘号乘数积12 ÷ 4 = 3被除数除号除数商读作:3乘4等于12。
读作:12除以4等于3。
10、在地图上一般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1、如果你面向东后面就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如果你面向西后面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
如果你面向南后面就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12、1时=60分、1分=60秒。
13、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14、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5、在钟表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
16、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7、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导出这样几种公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18、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从左到右计算。
再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9、我们通常所说的四面八方是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
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 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
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
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角: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角的特点:①一个顶点;两条边(两边是直的);②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③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4、用直尺画角的方法:画角时先确定一个点;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叉开(或张开)的大小有关。
6、角的两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
7、★画直角的方法:①画一个点②从这点起画一条直线
③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所画的直线重合;直角顶点与所画的点重合
④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⑤画完直角要标上直角符号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9、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红领巾上有一个钝角。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最多有3个锐角。
1个三角形中只有1个直角或者只有1个钝角。
七巧板中有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上都有24个直角。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与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
4 × 3 = 12 或 3 × 4 = 12
:: : : :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如:
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1、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才不会选重或选漏。
2、数字的组合;衣服的搭配;握手;怎样付钱;推理、猜测。
应用题
1、学校美术组有25人;唱歌组比美术组多17人。
两个组一共有多少人?
2、妈妈今年32岁;比聪聪大24岁。
聪聪多少岁?
3、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是5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4、一块布60米;每次剪5米;剪了9次;还剩多少米?
5、学校买1个足球用了20元;买一个篮球29元;一个篮球比一个足球贵多少元?
6、果园里有27棵苹果树;梨树比苹果树多17棵;梨树有多少棵?
7、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6页;第二天看了30页;第一天看了多少本?
8、弟弟今天9岁;哥哥15岁;再过10年哥哥比弟弟大多少岁?
9、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需要5分钟;一共要多少分钟?
10、奶奶买回不到20块糖;3块3块的数还余2块;5块5块的数还余2块;奶奶到底买了多少块糖?
11、商店有7盒钢笔;每盒8只;卖了28只;还剩多少只钢笔?
12、每间房住4人;26人住7间房够吗?
13、小芳借了一本70页的书;借期是一周;她计划每天看9页;她能按期看完吗?如果不能还差几页?
14、小明今年的7岁;妈妈比小明大21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妈妈今年几岁?爸爸呢?
15、二(3)班有女生28人;男生比女生少12人;男生有多少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16、同学们今天上午种了25棵树;下午种了19棵;昨天种了38棵;今天比昨天多种几棵?
17、长安第一小学原来有男教师39人;女教师25人;调走了8人;现在长安第一小学还有多少个教师?
18、花坛里前、后、左、右都种了8棵柳树;一共种了多少棵柳树?
19、小红看一本书90页;平均每天看8页;看了9天;还剩多少页?
20、小花有5袋糖;每袋6粒;还多了3粒;小花一共有多少粒糖?
21、有25名男生;21名女生;两位老师;50座的车够坐吗?
22、某大楼共十层;每层4米;小明站在8楼阳台;他离地面多少米?
23、小蜗牛有6只;蚂蚁是它的3倍少2只;蚂蚁有多少只?
24、梨有36箱;苹果有37箱;小货车一次能运70箱;这些梨和苹果能一次运完吗?
25、一条大毛巾38元;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6、小红家买了一箱红富士;吃了18个;还剩6个;一箱红富士原有多少个?
27、小兰买5练习本;每本5角;_________________;一共用了多少钱?
28、老师布置了80道口算;小新做了69道;还剩多少道?
29、桌子上放了5本语文书;一本书有10页;共有多少页?还有1本数学书;数学书有24页;五本语文书和一本数学书共有多少页?
30、小明和小花去公园采花;小明采了6种花;每种花各7朵;小花采了4种花;每种花各8朵;小明和小花各采了多少朵花?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