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故事

合集下载

关于青年大学生的返乡创业故事

关于青年大学生的返乡创业故事
在向平东的老家,也有村民与他合作。宜都市松木坪镇杨树坪村村民王长玉介绍,村里100多农户中,目前有30多家与向平东合作养黑猪,他家已经养了15头黑猪。
记者在向平东拍摄的黑猪放养视频中看到,签约农户将猪驱赶至山坡上,将玉米、红薯、菜叶等撒在地上,黑猪立刻围成一团,互相拱着抢食。向平东介绍,每天,农户们都会拍下一段当日放养情况的视频发给他,虽然身在武汉,但他时刻掌握着黑猪的成长状况。
父亲听到儿子的想法后急了:“好不容易培养个研究生,做点体面工作不行?你瞎折腾个什么呢!”向平东耐心解释:“研究生养猪不是什么丑事,我要养和别人不一样的猪——用粗粮蔬菜喂养的黑猪。”
向平东来到宜昌秭归大山里,与人合伙养起了黑猪。
红薯菜叶古法养猪
向平东养猪的方式是与农户合作,养殖基地将猪仔养到两个月大时,交给农户养殖,七八个月后,再将猪回收到基地。别人的猪用饲料喂,4个月就能出?栏;他的猪是圈养加放养,吃的全是玉米、红薯、菜叶等,10个半月才能长到200斤,达到出栏标准。“我给我的黑猪定义是‘古法养猪,自然之道’。就是遵?循千百年来农民自然养猪之道,养绿色、健康的猪。”向平东说。
放弃都市白领工作回农村?创业之初大学生挫折连连
出生于1989年的翁杰是个地道的农家男孩,个头不高,皮肤黝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我没有其他优势,唯一的优点就是能吃苦。”这是翁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翁杰的出生地是缙云县新建镇丹址村,这是缙云县西部的一个小山村,务农收入低,村民多外出谋生。乡亲们为生计四处奔波的情形,暗暗在翁杰心中种下了“为村民们做点什么”的种子。2012年6月,当时的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向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线路运输专业的翁杰伸出了橄榄枝。面对一份专业对口的高薪白领工作,翁杰心中纠结万分。回农村:四年的专业知识相当于白读;留在大城市:房子、车子重压下,最初的梦想何去何从?综合权衡下,翁杰还是选择听从内心的声音,回到农村创业。

返乡创业好青年事迹材料范文

返乡创业好青年事迹材料范文

返乡创业好青年事迹材料范文返乡创业好青年事迹材料1姚海定、男、布依族、1976年10月5日出生、中共党员、蔗香镇蔗香村计生协会会长、蔗香镇创业致富带头人。

每当火龙果开花挂果季节,蔗香公路低码头渡口,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沿路水泥桩上红、黄、白花相争艳,鳞形果球红沿线,这就是蔗香火龙果。

蔗香渡口路口100亩的火龙果是姚海定于2011年2月份引进种植示范基地。

据了解姚海定1997年和村里的青年,一起南下广东打工,在东莞街口一家玩具厂打工,当时工厂效益不太好,薪水少,家里有老有小需要照顾,他寻思着打工不是他的出路,1999年他结束了打工生涯。

两年后返乡,接着龙滩库区移民开始,家乡的拆迁有序地开展,几年后移民建房建好,家人安居乐业。

他就开始寻思找发展致富路子,正当他寻思无路之时,恰逢省农科院到蔗香调研,并组织培训亚热带水果种植技术,姚海定第一个踊先报名,在培训期间认真学习,不耻下问,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决定在码头路口处实施100亩火龙果种植示范。

培训结束,他就带着家人所有劳动力上山,砍草、挖坑整地,联系果苗,他坚信“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按老师教的种植技术程序逐一进行,经过几个月的努力,100亩的火龙果示范基地现在人们的眼前。

不知情的过路人,看到码头公路上下,栽有整齐序的一根根水泥柱,不知有人在干啥?后经了解,才知道是蔗香姚海定在栽火龙果。

俗话说“种庄稼、三分种七分管“,为了确保示范成功,姚海定在地头建一个临时工棚,在果园内认真抓好管理,种耕除草,浇水施肥。

夜间又作人工授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终于在2013年6月火龙果熟了,蔗香第一家火龙果开始上市。

在当地,他的举动传为佳话。

从那时起,他带动村里的几家农户栽起了火龙果,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扶持越来越好,罗甸县有人来蔗香投资种植火龙果,有人在成立火龙果种植合作社,也有单户种植,他知道这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好机会,他坚定:只要肯学、肯想、肯干,致富小康不会是梦。

大学生返乡农村成功创业故事

大学生返乡农村成功创业故事
亢希坤:当时天天有人来这里拉这个青年鸟,一天要走一二十万只,就琢磨着他天天来拉大的,小的肯定好卖,就想着去孵鹌鹑。
孵化鹌鹑要比养鹌鹑投资大、技术要求也高,为了赶上这发财快车,亢希坤把全部家底拿出来建起了自己的孵化室。
亢希坤:结果呢,出了一批不成,出了一批不成,7、8批都不成功,当时的损失大概要有2万多。
亢希坤:疾病该怎么防治,规模多大,我都认真的进行现场指导,淇县养殖户都成功了。
随后的几个月里,亢希坤往返于淇县和武陟之间,帮助淇县人养鹌鹑,并且把村里没有销路的鹌鹑苗拉到那里销售,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亢希坤:因为数量相"-3大,一只鸟虽说赚不了多少钱,但是他们一家一家都是万把只,这大概有两三月,把我那个外债还清了。这算是我第二次起步。并且,这正没出路的东西咱把它卖出去了,当时村里边人对咱评价相当不错。
爱拼才会赢,凭着一股子冲劲儿,亢希坤赢得了市场,打过交道的客户都成了回头客。但分散的养殖户鹌鹑蛋往哪里销,生产期过后该淘汰的鹌鹑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不解决,自己的生意还是做不大。这时候,亢希坤就想着把发展起来的养殖户和自己建立的销售网络进行资源整合,从供应种苗,供应饲料,组织防疫,到回收鹌鹑蛋,再到组织青年鸟和淘汰鸟外销,他在养殖户和市场之间搞起了一条龙服务。
“济源市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2013年8月15日筹建,它联合全市村官及农村创业项目产品,利用网络营销为平台,为全市大学生村官提供创业产品展示、创业策划、网络宣传及销售,并提供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讲座,在挖掘、整理、包装之后,面向全国推介。联盟以集团公司化运营模式运营,已辐射带动了16个镇办900余名农民朋友走上了创业致富之路。
这人,真的是来借东风、筹资金的中小企业主,只不过,相对于那些从基层做起、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他还有个身份,就是大学生村官。有创业者的激情,又有大学生的质朴,才使得他显得“与众不同”。

青年返乡乡村振兴的例子

青年返乡乡村振兴的例子

青年返乡乡村振兴的例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去城市打拼。

然而,也有一些年轻人选择返乡,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

下面,就来介绍几个青年返乡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

1. 周春花周春花是陕西省蒲城县人,曾经在上海从事化妆品销售工作。

2014年,她选择离开城市,回到家乡开办了一家农家乐。

虽然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经过多年的经营和探索,周春花逐渐发现了农家乐发展的新契机——发展新农业。

于是,她开始研发新产品,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购买。

如今,她的农家乐已是当地最知名的旅游休闲品牌之一,也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的重要力量。

2. 赵黎明赵黎明是江苏淮安的一名年轻农民,曾经在苏州从事印刷行业。

2012年,他选择回到家乡开展葡萄种植业务。

不久后,他发现当地的葡萄市场需要更高品质的产品,于是他开始引进进口高端葡萄品种,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推进产业升级。

同时,他也开始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提升产业水平,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如今,赵黎明已经成为了当地葡萄产业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企业也逐渐发展成为了当地的龙头企业。

3. 陈雪滢陈雪滢是福建省福州的一名年轻女孩,曾经在北京从事演艺行业。

2014年,她选择返乡,投身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中。

通过与当地农民合作,她发掘了许多当地的特色文化和生态资源,并结合自身的演艺经验,开发出了多种创意表演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她也开始帮助农民进行文化活动的规划和组织,提高了当地的文化氛围和旅游水平。

如今,陈雪滢已经成为了当地旅游业的佼佼者,她的企业也逐渐发展成为了当地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以上这三个例子,都展示了年轻人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引入现代技术、开发新产品、推广文化、吸引游客等多种方式,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同时,在实践中,他们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能,成为了新时代乡村振兴事业的先锋战士。

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故事

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故事

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故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创业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活跃起来。

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故事1:唐山留学生回乡创业库存5万公斤鲜肉待销留学韩国回乡创业的乐亭县庞各庄乡大学生刘凯,带领乐亭县牧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102户社员搞野猪养殖,几年来效益一直不错。

去年,他们饲养野猪的规模、产量都有所提升,但猪肉销量却不如往年。

眼看快过年了,望着存放在冷库里的5万公斤鲜野猪肉,刘凯很是着急。

1月29日上午,记者在位于庞各庄乡王庄子村的乐亭县牧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看到,占地24亩的9个养殖大棚依次排开,大棚里面,是用钢筋围成的一个个约12平方米的野猪圈,机灵可爱的小乳猪、健康活泼的保育猪、肥头大耳的育肥猪,有的在欢快地吃食,有的在睡觉,有的在喝水解渴。

刘凯介绍,这些猪都是长白山原始森林的纯种野猪与中国原生态母猪杂交的二代产品。

2007年,刘凯从韩国忠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

2008年,刘凯与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妻子结婚。

2009年,养猪市场瘦肉精添加严重,刘凯经吉林延边朋友介绍,买来长白山奔跑野猪饲养,家人和朋友吃过野猪肉后,都认为肥肉肥而不腻,瘦肉瘦而不柴。

从此,刘凯便萌生了养殖野猪的想法,他以每头1万元的价格引进108头长白山奔跑野猪,饲料为玉米、大豆、甜玉米芯,生长周期为1年半左右。

该项目作为乐亭县畜牧行业的龙头,也得到了该县相关部门的帮扶和支持。

经唐山市畜牧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验,按照农业部相关规定,其养殖的野猪磺胺类、金霉素、土霉素等12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

6年来,他们已经投资1600万元,仅去年一年就投入400万元,用于猪舍改造、聘请畜牧专家、青储1000多吨甜玉米芯发酵饲料及猪场日常管理经营。

2014年,刘凯带领102户村民建起乐亭县牧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往年野猪产量在2万公斤左右,销售不成问题,去年野猪养殖规模、产量都有所提升,现有存栏野猪2600头。

5位山西籍回乡创业创新的青年故事

5位山西籍回乡创业创新的青年故事

5位山西籍回乡创业创新的青年故事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了就业,为了开阔眼界,为了走出去,可是有人却用行动表明自己的目的-读书是为了改变家乡。

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5位山西籍回乡创业创新的青年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返乡创业的故事李路飞三年创业之旅,从北大校园到山西,从金融到文化,李路飞的创业路程,有着创新与传统的结合、共赢共享的成功在长治90后李路飞的身上,有着诸多头衔。

三年创业之旅,从北大校园到山西,从金融到文化,李路飞的创业路程,有着创新与传统的结合、共赢共享的成功,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给创业者的鼓励与启迪。

响应号召回乡创业2014年10月,在北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李路飞和3位北大校友加入双创浪潮——创立一塔湖图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专注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文化创业服务和战略投资。

在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2015年,李路飞积极响应山西省委、省政府晋商晋才回乡创业的号召,从北京回到家乡,成立了山西一塔湖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先后成功运营九牛寨乳业、长治市左右为你众创空间等多家企业。

其中,客旺鑫来连锁便利店就是左右为你众创空间孵化的38家企业之一。

“如果不是一塔湖图,我的创业计划就是一场梦。

”这是来自客旺鑫来连锁便利店创始人平华鹏发出的心声。

平华鹏一直想创业,却苦于找不到方向。

于是,他找到李路飞为他的项目“把脉问诊”“对症出方”。

仅仅数月时间,平华鹏逐步确定了项目的市场定位、发展方向,并借助一塔湖图的平台融到资金180万元。

2016年7月9日,客旺鑫来旗下1号店在壶关常平凤凰城开业。

“预计一年内可达到100家,直接或间接解决就业300多人。

”“投资的不只是金钱,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观的认同,一份精神共鸣的支持,一起同舟共济的信心。

”平华鹏的话,道出了众多创客的感受。

也正是因为如此,平华鹏信心满满地期待着自己下一步梦想的实现。

开设创业大讲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李路飞在工作之余还开设了“路飞创业大讲堂”,引导了长治一批创客。

大学生回农村创业典型故事

大学生回农村创业典型故事

大学生回农村创业典型故事大学生返乡创业越来越受重视,进城回乡一直是困扰大学生比较重要问题。

今天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大学生回农村创业典型故事,欢迎阅读。

大学生回农村创业典型故事一进城?还是回乡?面对今年并不太好的就业形势,对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到底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在廊坊永清县,一个由大学毕业生创办的"农家院",红红火火的经营现状,也许能给大学毕业生们在就业创业上以新的启示。

一个乡村游创业样本地道乡村特色快乐城里人从电大毕业到回到家乡自主创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和付出,李春明在永清县杨家营村开的“大丰收”农家院以浓浓的农家“味道”令不少城里人流连忘返。

李春明,廊坊永清县杨家营村人,2000年廊坊电大毕业。

先前在廊坊、北京从事设计工作,2004年终究还是选择回乡,目前办了个次接待能力200多人的“大丰收”农家院,经营得十分红火。

从电大毕业到回家乡自主创业,李春明的4年在城市里工作的经历催生萌发了他回乡创业的梦想。

“2004年,我在北京家具设计公司工作,那时一个月工资四五千元吧,还不错。

”李春明说,当年从廊坊电大毕业之后,就业形势也好,在廊坊、北京奋斗了4年,虽然收入还说得过去,但心里还是觉得尽管自己努力工作,但那事业不是自己的。

一天,李春明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刘老根》,突然觉得那里边的无公害蔬菜什么的跟老家很像,一下子,他的心里豁然开朗了。

他回家考察了老家那刚刚有的七八家农家游院落,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在自己老家做“龙泉山庄”一样的餐饮、住宿、采摘旅游项目。

随即,他辞了职。

经过几年的努力和付出,李春明在永清县杨家营村开的“大丰收”农家院已是小有名气了。

今年春节,在还未进院的地方就已经整齐的排放着各种豪华轿车了,李春明则正忙前忙后地接待着各地游客,脸上笑开了花。

说起生意的红火,李春明说语中透着喜悦,“去年欧美大使馆的人也来过。

”农家院在旅游的高峰时,日接待量在200人次以上,日均收益超过5000元。

大学生返乡创业,也能青春出彩作文

大学生返乡创业,也能青春出彩作文

大学生返乡创业,也能青春出彩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大学生返乡创业,也能青春出彩】大家好,我是个小学生,今天给大家讲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小明,是我们村里的孩子。

小明从小就很聪明,学习特别棒,大家都说他长大一定能走出去,去大城市读大学。

果然,小明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名牌大学,家人和乡亲们都为他感到骄傲。

大学里的生活可忙了,除了上课复习,小明还参加了各种社团活动,扩展自己的视野。

他最喜欢的就是创业社团,在那里他学会了如何准备商业计划书,管理团队,运营公司等很多实用技能。

大三那年,小明和几个好朋友,凭借着热情和决心,开办了一家小公司,专门帮助年轻人实现创业梦想。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明也即将步入社会。

他原本以为自己会留在城里发展事业,但一次回家探亲,让他改变了想法。

小明发现,家乡虽然小,但物产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农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上乘。

可是由于缺乏销售渠道,很多农民朋友辛苦种出的好东西,根本卖不出去,真是太可惜了。

于是小明在脑海里酝酿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利用互联网营销,把家乡的绿色农产品卖到全国去!小明向父母和村里人阐述了他的创业计划,虽然有些人不太理解,但大多数人还是非常支持他。

他们纷纷表示,只要小明肯回来,他们就会用实际行动支持他的事业。

就这样,小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返乡创业的道路。

有了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创业之路并不是那么难走。

小明首先在本地成立了一家农产品电商公司,专门销售当地农民生产的蔬菜、水果、粮油等农产品;同时,他还建立了一个农民合作社,让大家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产品质量得到有力保证。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时间,小明的公司就小有名气了。

由于直接对接农户,产品新鲜美味,价格又很实惠,深受城里人的青睐。

小明还把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推广到周边几个乡镇,在当地引发了热潮。

有了可观收入,小明把盈利再投资到家乡的其他产业上。

他先后开办了农家乐度假村、土特产加工厂等,为乡亲们创造了就业机会,并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青年返乡创业就业事例

青年返乡创业就业事例

青年返乡创业就业事例
在近年来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回到家乡创业和就业。

以下是几个成功的青年返乡创业就业的事例:
1. 王利,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毕业后决定回到家乡,开一家小
吃店。

他在家乡的一个繁华商圈租下一间小店面,开始经营烤肉串和冷饮等小吃。

通过他的努力和勤奋,他的小吃店生意越来越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

现在,他已经拥有了多家连锁店,并成为当地小吃行业的佼佼者。

2. 张磊,一个外出打工多年的年轻人,在外面打拼了多年后,
决定回到家乡创业。

他在家乡租下一处土地,开始开垦种植。

他通过耕地、种植、收割等一系列劳动,将自己的田地打造成了一块富饶的果蔬种植基地。

现在,他的果蔬销往全国各地,成为了当地果蔬行业的龙头企业。

3. 李明,一个退役军人,退役后决定回到家乡创业。

他在家门
口开了一家小型的农产品超市。

他的农产品来自当地的农民,质量有保障,价格合理,很快就吸引了周边居民的关注。

现在,他的农产品超市已经扩大规模,成为了当地农产品采购的主要场所。

这些青年返乡创业就业的事例,展示了年轻人回到家乡、发挥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的美好前景。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1 -。

返乡艰苦创业故事经历.doc

返乡艰苦创业故事经历.doc

返乡艰苦创业故事经历返乡艰苦创业故事经历一4位大学生养泥鳅创业,从负债40万到年赚百万提起大学生创业,不少人会想到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之类的高新产业。

然而,在舟山市定海区,浙江海洋学院的4名大学生却挑中了又脏又累的水产养殖,他们不挑梭子蟹、大黄鱼这类高大上的海产品,偏偏和灰不溜秋的泥鳅看对了眼。

2013年起,从负债40万元到年收入上百万元,从最初只想赚份打工钱到如今养殖基地扩张到省外,泥鳅远销海外两年来,4位泥鳅兄弟凭着一股韧劲,泥巴里翻出了大动静。

象牙塔里泥腿子寒冬里的定海区白泉镇小展社区的泥鳅养殖基地,王小军、贺龙兴、胡秀峰3人正在整修池塘,为来年生产旺季作准备。

而贾兴鲁则在江苏连云港的合作养殖基地照看着。

泥鳅兄弟4人,是浙江海洋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的同班同学,其中3人2013年毕业,而王小军继续读研究生。

毕业之际,他们4人的想法出奇地一致: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

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我们正好用所学的水产养殖技术,打拼一份自己的事业。

创业,不能跟风。

在舟山,大黄鱼、梭子蟹等海产是百姓最为喜爱的餐桌美食,市场大、销路好,吸引了众多水产养殖户。

可王小军他们偏不愿去大碗里与别人抢食,决定养殖不起眼的泥鳅。

大学期间,我们跟着导师做过泥鳅养殖的课题,对传统泥鳅养殖存活率低的难题有所突破,这也是我们决胜市场的法宝。

土地承包费、设备投入费、基地改造费估算下来,创业成本居然高达40万元之多。

我们几个都来自农村,家人没法给我们太多支持。

王小军说,筹集资金只能靠自己。

于是,他们向朋友、亲戚一遍遍讲述创业方案,努力说服对方,终于凑齐了40万元。

2013年3月,4兄弟在白泉镇小展社区承包下20亩地,挖塘搭棚,下田当起了泥腿子。

泥鳅兄弟勤创业1个大棚、9口苗塘渐渐地,泥鳅养殖基地雏形初现。

随后,泥鳅兄弟又斥资20多万元,引进个大体肥的优质品种台湾泥鳅用于繁殖生产。

很快,40万元启动资金被花得一干二净,几个小伙穷得揭不开锅。

这时,胡秀峰提议,在养殖场里种些蔬菜,自给自足,解决生计问题。

返乡创业典型案例

返乡创业典型案例

返乡创业典型案例返乡创业是指在城市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的一种方式。

这种创业方式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因为返乡创业不仅可以回归家乡,重新融入家庭和社区,还可以利用自己在城市工作的经验和知识,为家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下面是一些返乡创业的典型案例。

1. 农业产业:李明在大城市打拼多年后,决定回到家乡开办一个有机农场。

他利用自己在城市学到的先进农业技术和市场营销知识,成功将家乡的农产品打造成高品质的有机产品,供应给城市的高端市场,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2. 乡村旅游:王小亮在城市从事旅游行业多年后,决定回到家乡开办一家乡村民宿。

他利用家乡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传统文化资源,打造了一家具有特色和品质的民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体验,并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产业的发展。

3. 电子商务:张磊在大城市从事电子商务行业多年后,决定回到家乡开办一家农产品电商平台。

他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自己在城市积累的供应链资源,为家乡的农产品搭建了一个销售渠道,帮助当地农民增加收入。

4. 手工艺品:陈丽在城市从事手工艺品设计多年后,决定回到家乡开办一家手工艺品工作室。

她利用自己的设计能力和营销技巧,将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进行创新设计,并在城市市场上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

5. 农村教育:刘志强在城市从事教育行业多年后,决定回到家乡开办一所农村教育培训机构。

他利用自己在城市积累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经验,为家乡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6. 科技创新:王晓峰在大城市从事科技研发工作多年后,决定回到家乡开办一家科技创新公司。

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网络,帮助家乡的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7. 医疗服务:杨丽华在城市从事医疗行业多年后,决定回到家乡开办一家医疗诊所。

她利用自己的医疗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家乡的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解决当地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8. 生态农业:王志刚在大城市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多年后,决定回到家乡开办一家生态农场。

年轻人回乡创业小故事

年轻人回乡创业小故事

年轻人回乡创业小故事嘿,你知道不?现在好多年轻人都回乡创业啦!我就给你讲个咱身边的小故事吧。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里打拼了几年。

有一天,他突然跑回来跟我们说,他要回乡创业。

我们都很惊讶,问他为啥要回来。

他说:“大城市虽然好,但是压力太大了。

我还是想回到家乡,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小李回来后,就开始琢磨着要干啥。

他发现家乡的农产品特别好,但是没有好的销售渠道。

于是,他就决定开个网店,专门卖家乡的农产品。

说干就干,小李开始忙活起来。

他先去农户家里收农产品,那可真是一家一家地跑啊。

有一次,我跟着他去收苹果。

我们开着车来到一个果园,果园的主人是个老大爷。

老大爷看到我们来了,可高兴了。

他带着我们在果园里转了一圈,给我们介绍他的苹果有多好。

小李一边听,一边点头,还时不时地拿个苹果尝尝。

最后,小李跟老大爷谈好了价格,收了满满一车苹果。

收完苹果后,小李又开始忙着拍照、写介绍,准备把苹果放到网店上去卖。

他那认真的样子,就像在做一件大事。

我问他:“你不累吗?”他笑着说:“不累,这是我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起来有劲儿。

”经过小李的努力,他的网店慢慢有了起色。

订单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忙。

但是他一点都不抱怨,反而很开心。

他说:“看到自己家乡的农产品能卖到全国各地,我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现在,小李的网店越做越大,他还雇了几个人帮忙。

他不仅自己赚到了钱,还带动了家乡的农户一起致富。

大家都夸他是个有出息的年轻人。

你看啊,小李就是一个回乡创业的好例子。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家乡做出了贡献。

我觉得,咱们年轻人都应该向他学习,勇敢地回到家乡,开创自己的事业。

嘿嘿,说不定下一个成功的就是你呢!。

青年回乡创业人物故事

青年回乡创业人物故事

青年回乡创业人物故事在当今迅速发展的都市生活中,回乡创业已经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许多年轻人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寻找更好的生活质量的同时,选择回到家乡,并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以下是一个激励人心的青年回乡创业人物故事:王文是一个来自乡村的年轻人,他在城市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毕业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然而,他渐渐感到城市生活的紧张和竞争无法满足他对自由和创造力的渴望。

回到家乡后,王文决定开办一家特色农产品餐馆。

他发现,由于现代人对健康和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他家乡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一个极其有利的条件。

王文积极与当地农民合作,采购新鲜的有机食材,打造了一张农家菜的独特名片。

他注重食物的原汁原味,同时创意性地将传统农产品与现代烹饪方式相结合,打造出一道道独特且口感出众的美食。

由于菜品独特且口碑良好,王文的餐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

同时,他也注重营销策划,通过社交媒体宣传自己的餐馆,并与当地旅游机构合作,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王文还举办了一系列农旅融合的活动,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品尝他的美食。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王文的创业事业蓬勃发展。

他不仅给家乡带来了新的经济活力,也为乡亲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同时,他还积极支持当地农民发展农业旅游业,促进了家乡农业的振兴。

通过他的努力和创业精神,王文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为家乡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他的故事鼓舞了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不仅为自己创造了美好的未来,也为家乡乡亲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

这个青年回乡创业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个体的努力和坚持所能带来的积极变化。

通过发掘乡村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并结合现代营销和创新思维,年轻人们能够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事业,实现个体价值的同时,也推动家乡经济的发展。

这样的故事提醒着我们,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我们勇敢追求梦想并用心付诸行动,都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故事。

90后大学生当农民创业故事

90后大学生当农民创业故事

90后大学生当农民创业故事大学生当农民,这事情放以前的时代是被人笑掉大牙的,而今,有这么一些优秀的年轻人,他们选择将农村当做自己的创业开始点。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90后大学生当农民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90后大学生当农民创业故事1农村创业故事案例之90后大学生彭雨回乡养鸡一对90后大学生情侣,一个放弃保研机会,一个放弃留学法国,回到家乡四川中江县富兴镇山间的小农场里养鸡。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农村创业故事案例吧!楚天金报讯图为:90后情侣正在给鸡喂食一对90后大学生情侣,一个放弃保研机会,一个放弃留学法国,回到家乡四川中江县富兴镇山间的小农场里养鸡。

两人共投资50多万元,办起养鸡场。

他们去年11月开始售卖产品,3个月销售额已达50多万元。

放弃深造机会携手回乡养鸡在富兴镇,从德中公路下坡走100米左右,这里便是两人开设的养鸡场。

“这些鸡已经被别人买下了。

”彭雨指着一群正在来回踱步的鸡,大约有100只,奇怪的是有一些鸡的眼睛前还戴着一个红色的挡板。

“那是给鸡戴的眼镜,因为它们喜欢打架。

”与土鸡做邻居的是野鸡,见到有人进入它们领地,它们当中的一些扑棱扑棱地飞了起来,如果不是上面盖了一个天网,肯定全部飞出去了。

除此之外,鸡场里面还有贵妃鸡等,一共有3000多只,最多的时候饲养了6000多只(/),而饲养这些鸡的是一对90后的大学生情侣,一个刚毕业,一个还是在校大学生。

“我是西南大学动物科学系的学生,去年毕业。

她是四川外语学院南译学法语的,今年六月毕业。

”彭雨说,他们俩都是德阳人,是高中同学,为了爱情就都去了重庆上学。

为了毕业在一起,自己放弃了保研,而她也放弃了留学法国的机会。

“我们班上一共28人,其中有三个人可以去法国留学,其中就有我一个,但是一想到又要分开几年,双方都很舍不得,所以商量之后决定回到家乡养鸡,家里人也很支持,把辛苦攒下给我留学的钱给了我们创业。

”戴滢说,养鸡场取名为爱苜生态农场,取自于法语词Amour,是爱的意思,并且还种了大量苜蓿草,给鸡食用。

青年返乡创业就业事例

青年返乡创业就业事例

青年返乡创业就业事例农村青年大多数向往城市,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就业。

以下是一些青年返乡创业就业的事例。

1. 李大伟:种植核桃李大伟是一位90后,他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回到家乡山东省临沂市临港区创业。

他发现该区域的土壤和气候适合种植核桃,因此他租下了一块土地开始种植核桃。

经过两年的努力,他已经拥有了2000棵核桃树,并且开始盈利。

他计划通过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将核桃销往全国各地。

2. 王小明:开农家乐王小明是一位80后,他在广州市工作了十年后决定回到家乡湖南省华容县创业。

他选择开办农家乐,因为他认为该县的自然环境和风景很适合开农家乐。

他花大量时间和资金进行装修和改造,使农家乐更加舒适和美观。

现在,他的农家乐在周末很受欢迎,每个月的收入都在不断增加。

3. 张小红:开办土特产店张小红是一位85后,她在北京市工作了五年后决定回到家乡河南省夏邑县创业。

她发现该县的土特产很有市场潜力,因此她决定开办土特产店。

她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寻找好的质量和价格的土特产,她的店里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土特产,包括地瓜薄片、麻辣豆腐干、河蟹等等。

顾客来自全国各地,她的销售额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4. 李小鹏:养猪5. 王小丽:开办农民合作社王小丽是一位90后,她在上海市工作了三年后回到家乡山西省太原市创业。

她决定开办农民合作社,因为她认为该区域的农产品很不错,但缺乏专业的销售渠道。

她花费了很多时间和资金组建一支专业的销售团队,他们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目前,她的合作社已经有300多名成员,他们共同合作,使自己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以上这些青年的例子充分说明,青年返乡创业是可行的,尤其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更加适合创业者。

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家乡创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带动了家乡的经济发展。

返乡创业事迹(精选5篇)

返乡创业事迹(精选5篇)

返乡创业事迹(精选5篇)返乡创业事迹【篇1】在外打拼多年的汪元龙始终有个家乡情结,总想回到家乡创事兴业,为家乡的发展做些贡献,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成行。

受金融大气候影响,他在上海、武汉经营的建材业务受阻,便毅然将发展眼光投向家乡,想回乡创业。

镇、村党组织得知情况后,根据他在__县城利民路有门面房的实际情况,积极为汪云龙同志服务,在发展上出谋划策,提供卫生许可证的领发、电话网络手续的申请办理等方面的服务,镇领导多次与他联系,鼓励他返乡创业,坚定他回乡发展的信心。

在镇、村党组织鼓励帮助下,经过两个多月的紧锣密鼓的筹办,1月1日总投资70余万元的云龙大酒店正式营业。

酒店占地面积750平方米,带动家乡25人就业,其中有返乡农民工6人。

如今汪云龙的大酒店逐渐步入了良性的运营轨道,生意越来越红火。

返乡创业事迹【篇2】宽敞的大院内放养着一大群体型健壮的藏香鸡,林周县卡孜乡托门村恰西组林周霞晰畜牧养殖有限公司里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

回乡养鸡创业的女大学生扎西白珍在今年将原本只有50平方米的养鸡场扩建到了1000平方米,她计划在今年提高土鸡的养殖数量、增加产品品种让公司盈利翻番。

现年31岁的扎西白珍毕业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在校期间主要学习林业技术。

大学毕业后,扎西白珍曾在拉萨市的一家保险公司任职,虽然在保险公司工作有着较好的前途,但在扎西白珍心中始终有个梦想,那就是能够回乡创业,为自己的家乡作贡献。

扎西白珍最终选择了回乡创业。

靠着父母资助她的10万元和申请到的5万元大学生创业补助资金,扎西白珍把本土养殖藏香鸡的优势与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相结合,于12月创立了林周霞晰畜牧养殖有限公司,踏上了创业之路,现公司存栏藏香鸡已多达200余只。

扎西白珍告诉记者,她在内地考察期间发现内地养鸡场都修建了鸡棚,所有鸡都关在铁棚里进行喂养,关养的鸡虽然长势较快,产蛋率也较高,但鸡蛋的大小、口感、营养价值都和生态鸡有着很大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故事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故事1:美术硕士回乡养猪用红薯菜叶养黑猪好猪肉是什么样的?在80后猪倌向平东眼里,应该是“有乡愁味道的猪肉”。

昨日,在东湖风景区落雁岛的仓库里,向平东埋头于猪油、猪肉、猪油渣?之中,整理货架,忙碌而充实。

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年轻的猪倌,还是位美术硕士。

只是因为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他毅然关掉广州的公司,回乡养猪。

美术硕士回乡当猪倌皮肤黝黑,戴着眼镜,笑声爽朗,初次见面,很难把向平东和“猪倌”联系起来。

向平东是宜都市松木坪镇杨树坪村人。

1999年,他被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录取,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2021年,他又考入广州美院攻读广告设计专业研究生。

硕士毕业后,他进入一家品牌设计公司任职。

两年后,他辞职创?业,在广州成立了自己的品牌设计公司,运营基本稳定,逐渐步入正轨。

2021年底,向平东却出人意料地关掉广州的公司,“想回归乡村,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父亲听到儿子的想法后急了:“好不容易培养个研究生,做点体面工作不行?你瞎折腾个什么呢!”向平东耐心解释:“研究生养猪不是什么丑事,我要养和别人不一样的猪——用粗粮蔬菜喂养的黑猪。

”向平东来到宜昌秭归大山里,与人合伙养起了黑猪。

红薯菜叶古法养猪向平东养猪的方式是与农户合作,养殖基地将猪仔养到两个月大时,交给农户养殖,七八个月后,再将猪回收到基地。

别人的猪用饲料喂,4个月就能出?栏;他的猪是圈养加放养,吃的全是玉米、红薯、菜叶等,10个半月才能长到200斤,达到出栏标准。

“我给我的黑猪定义是‘古法养猪,自然之道’。

就是遵?循千百年来农民自然养猪之道,养绿色、健康的猪。

”向平东说。

在向平东的老家,也有村民与他合作。

宜都市松木坪镇杨树坪村村民王长玉介绍,村里100多农户中,目前有30多家与向平东合作养黑猪,他家已经养了15头黑猪。

记者在向平东拍摄的黑猪放养视频中看到,签约农户将猪驱赶至山坡上,将玉米、红薯、菜叶等撒在地上,黑猪立刻围成一团,互相拱着抢食。

向平东介绍,每天,农户们都会拍下一段当日放养情况的视频发给他,虽然身在武汉,但他时刻掌握着黑猪的成长状况。

想把黑猪赶上新三板虽然养殖基地远在宜昌秭归,但向平东在武汉设立起体验基地,向客户展示公司产品。

从养殖到销售,向平东去掉了所有的中间环节,直接面向客户。

“猪也要卖得艺术”,向平东的产品均为浅绿色包装,看起来格外清爽,猪油用精致的玻璃罐罐装,外面还套着质朴的麻袋,有一种古朴的美感。

去年5月,向平东报名武汉大学EMBA课程,学习新的经营模式和理念,同时积累资源,扩大人脉。

春节前夕,向平东带领销售团队,穿梭于各个商会的年会活动,宣传自己养殖的土猪肉。

一斤黑猪肉售价?为35元至40元,因为品质可靠,仅去年春节前的年猪销售,一个月内就卖出400头。

两年多时间,向平东成功售出1500头黑猪。

光靠“圈子营销”还不够,向平东计划今年在武汉的高端社区里开10家肉铺,首家肉铺已于1月下旬在汉口后湖开业。

向平东的养猪事业也吸引了一些投资人找上门来。

2月初,他从一名广州投资人那里拿到了200万元的天使投资。

“不仅提高餐桌上的生活品质,更让?大家感受慢下来的快乐。

”向平东希望,自己的产品能承载并传递传统文化及朴素的价值观。

他计划明年将黑猪品牌推上新三板,目前正在积极做准备。

向平东是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应邀回母校做这场讲座的。

2021年,向平东从湖北美院美术学系毕业后,又考入广州美院攻读研究生。

硕士毕业后,从事了创意设计工作的向平东,两年前回老家宜昌干起了养猪事业。

去年11月,向平东以武汉侬家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身份亮相武汉,参加团省委举行的创富大赛,闯入15强。

公司诞生半年来,有多家天使投资公司一直关注他们的成长,但他却谨慎地保持着与“天使”们的距离。

他希望自己创立的侬家屋黑猪品牌,能按自己的初衷发展,并成为黑猪市场的一匹黑马。

向平东的故事:曾经没钱上大学,凑不齐学费“我是带着感恩的心态回到这个城市的。

”作为年轻的创业榜样,向平东却不惧坦承自己的窘迫往事。

向平东是宜都市松木坪镇杨树坪村人。

1999年,19岁的向平东被湖北美术学院录取。

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乡亲们都为他感到骄傲,但他却为凑不齐学费而发愁:向平东8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在当地煤矿打工,收入微薄。

他报考的美术学系仅学费一年就要6500元。

同学们都已顺利报完到、军训去了。

学校为他保留一个月的学籍,希望他能在一个月内凑齐学费报到。

走投无路的向平东只好向本报求助。

“我好想上大学。

”15年前的9月20日,武汉晚报在头版头条报道向平东的文章,表达他内心的渴望。

报道见报次日,时任副省长王少阶作出批示,要求不使特困生失学。

众多热心读者纷纷为向平东捐款,很快就为向平东凑齐了学费。

拿着读者的捐款,向平东百感交集,特意留下一封给读者和本报编辑部的感谢信:“我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在过去的十天里,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感情转折。

本来是怀着渺茫的希望,在晚报大门前犹豫了许久,才将那份求援信送给一个陌生的编辑。

几天前由对求学的失望,到街头流浪、四处寻工,再到受到大家无私的关怀……”看到记者保存的信纸和已经开始发黄的感谢信,向平东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没想到您还保存着这个。

当记者问他是否还记得其中的内容时,他只说了4个字:“刻骨铭心。

”他记得在晚报6楼过道的沙发上度过的一夜,记得文教部员工拿出自己的饭卡,让他到食堂就餐:记得一位下岗女工特意从汉阳赶到报社,为他捐出100元……“虽然四年的大学生活仅学费就要支付3万多元,但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完成学业,把社会对我的扶助变成奋斗的动力。

我请求做晚报读者公益扶助中心的一名义工,加入到帮助更多不幸人的活动中去。

”昨日采访时,记者得知,向平东与一些资助过他的读者,一直保持着良好联系。

“虽然我现在还不能算成功,但我没有辜负他们,对他们当年的无私资助,我也一直心怀感激。

”向平东透露,他的侬家屋实行古法养猪,以保证猪的品质。

从养殖到销售,整个产业链去掉了所有的中间环节,直接面对客户。

因为品质可靠,仅春节前的年猪销售,一个月内就卖了400头。

“把一件事情做好,也算是我对社会的一个回报吧。

”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故事2:大学生回乡创业种多肉植物年入百万回乡创业的缙云大学生翁杰经历了重重困难后,最终在多肉植物上找到了突破口。

如今他的多肉植物基地规模步步扩大。

微风吹来,三都村沿溪公路旁的花草树木随风摇曳,阳光洒在地面上,也打在翁杰年轻的脸上。

3年前翁杰从浙江师范大学毕业,他放弃杭州高薪、有前景的体面白领工作,选择回到缙云老家创业致富。

期间,他经历过工厂破产的无奈、前途渺茫的绝望,最后机缘巧合,在缙云县新碧街道三都村开创了“老翁家庭农场”。

这不仅让他走出了困境,还带动了乡亲们就业创收。

在前不久的省农博会上,翁杰作为浙江省十佳农创客之一参加了农创馆的展示,还得到省委书记的鼓励。

放弃都市白领工作回农村?创业之初大学生挫折连连出生于的翁杰是个地道的农家男孩,个头不高,皮肤黝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我没有其他优势,唯一的优点就是能吃苦。

”这是翁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翁杰的出生地是缙云县新建镇丹址村,这是缙云县西部的一个小山村,务农收入低,村民多外出谋生。

乡亲们为生计四处奔波的情形,暗暗在翁杰心中种下了“为村民们做点什么”的种子。

2021年6月,当时的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向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线路运输专业的翁杰伸出了橄榄枝。

面对一份专业对口的高薪白领工作,翁杰心中纠结万分。

回农村:四年的专业知识相当于白读;留在大城市:房子、车子重压下,最初的梦想何去何从?综合权衡下,翁杰还是选择听从内心的声音,回到农村创业。

回到缙云老家后,翁杰先后经历了家族企业缙云县七彩照明材料有限公司破产,为还外债疯狂接单锁具抛光加工的落魄经历。

2021年底,五水共治浪潮袭来,由于锁具抛光加工产生粉尘污染,翁杰也不得不停下,那时他仍欠账20多万。

负债起家种植多肉植物第一次创业失败了,第二次创业又失败了,还要继续吗?“工厂倒闭后,我负债30万元,虽然当时心里有点慌,但我不后悔,更加坚定了要创业,要翻身,证明给自己也给别人看。

”翁杰说。

翁杰根据家乡多山、多竹林的特色,开始摆弄各种石制品、竹制品,并在淘宝网上开起了网店。

各种新奇的根艺花盆、石头花盆、竹子花盆等手工花盆一挂到网上,很受爱花人士的喜欢,订单接二连三飞来。

在网店卖花盆、花瓶,翁杰常常会拿些花花草草当拍摄道具,多肉植物也在其中。

翁杰发现,光顾网店生意的顾客除了购买花盆、花瓶外,还希望连带多肉植物一起购买。

顾客购买花盆后,也大多用来种植多肉植物,而且搭配起来非常好看。

2021年春,经过慎重考虑后,负债30万的翁杰,又向亲戚借款10万元,大胆建起了缙云县老翁家庭农场。

“当时欠有外债,又摸不清整个行情,只能小心翼翼地推进。

”翁杰说。

大棚里种植的多肉植物,搭配石头、竹制器具,再在植物根部铺上铺石、黄金草等,一个创意多肉盆栽跃然眼前,价格也比单买器具多了好几倍。

为了学习多肉植物的栽培与管理经验,翁杰花费2个多月时间走遍了山东、江苏、安徽、福建、上海、云南、广东等10多个省市的多肉种植基地,并且带了大量种苗回到了缙云,建起了2个种植大棚。

品种引进后,就是种植技术的问题了。

因为不懂多肉的习性,去年冬天冻死了一批夏天品种的多肉,今年夏天又热死了一批冬天的多肉。

“虽然代价有些惨烈,但通过自己的摸索,积累下来的就是实在的经验。

”翁杰说。

如今他已基本掌握了各个多肉品种的习性和种植方法。

做出名堂后,他又向银行贷款80万元扩大种植规模。

现在翁杰的农场面积近30亩,种植大棚20多个,多肉品种600多个。

“小多肉”也可做成“大生意”“多肉植物又称多浆植物,由于大多生长在沙漠,长时间吸收不到水分……”提到多肉植物,翁杰说得头头是道,并带着我们在大棚里逛开了。

虽说多肉植物比一般的植物易养活,但翁杰还是走了不少弯路。

刚开始买的2000多株幼苗,由于对它们的习性不熟悉,很多还没长成就枯死了。

翁杰便在网上遍访名家,向种植大户取经。

比如,玉露等品种需要阴养,不能晒太阳,他就在大棚外面再加一层黑色的遮阳网;林赛、卡罗拉等品种对土壤透气性要求很高,他就在配土时多加一些颗粒物……经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翁杰慢慢摸清了多肉植物的“个性”,有了自己的一套“种植经”。

翁杰还专门开通了微信,和朋友们分享养“肉”心得,还不时地“晒”一下自己的“小新宠”。

对于自己的创业路,翁杰信心满满,“萌”感十足的多肉植物拥有大批粉丝。

“我也在淘宝上‘试水’,市场反映很好。

不到三个月,淘宝上的销量就做到了三颗皇冠!”翁杰对创业鱼微信号:cyy2022介绍说,现在虽是淡季,但还是忙得不可开交。

“多肉”的销路完全不是问题,但是缺乏资金流转却让翁杰觉得很棘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