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七则

合集下载

论语第七章翻译

论语第七章翻译

论语第七章翻译《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第七章翻译,欢迎参考阅读!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

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

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

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

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

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

先秦-论语《论语七则》原文、翻译及注释

先秦-论语《论语七则》原文、翻译及注释

先秦-论语《论语七则》原文、翻译及注释原文:论语七则先秦-论语第一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第二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第三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第四则: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第五则: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第六则: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第七则: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翻译:第一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第一则:孔子说:“富贵和显贵,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享有的。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贫穷与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躲避的。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离开了仁德,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没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的,即使在仓猝匆忙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即使在困顿挫折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

”第二则:子曰:“贤哉,回也!第二则: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居室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

贤哉,回也!贤德啊,颜回!”第三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第三则:孔子说:“吃粗粮喝凉水,睡觉的时候弯曲这胳膊当枕头用,在这里边也是有乐趣的。

琵琶行论语七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加点词解释(答案)

琵琶行论语七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加点词解释(答案)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________又作“善财”,唐人称琵琶师为善才___________2、年长色.衰_________容貌__________3、委身为贾人..妇_________商人__________4、遂命酒.__________名作动,摆酒_________5、使快.弹数曲__________畅快地_________6、曲罢悯然.._________忧郁的样子__________7、今漂沦..憔悴_________漂泊沦落__________8、予出官..二年_________(京官)外调__________9、命.曰《琵琶行》_________命名,题名__________10、添酒回灯..重开宴_________把灯芯捻大一些__________11、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低沉抑郁(的乐声)__________12、低眉信手..续续弹_________随手_________13、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形容鸟声婉转__________14、幽咽..泉流冰下难_________低泣声,这里形容遏塞不畅的水流声__________15、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___突然__________16、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___溅射__________17、铁骑..突出刀枪鸣_________带甲的骑兵__________18、沉吟..放拨插弦中_________迟疑的样子__________19、整顿衣裳起敛容.._________正容,显出庄重的脸色__________20、秋月春风等闲..度_________随随便便地__________21、暮去朝来颜色..故_________容貌__________22、梦啼妆泪红阑干.._________纵横错乱的样子__________23、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叹息声__________24、如听仙乐耳暂.明_________忽然,一下子__________25、为君翻作..《琵琶行》_______指按曲调写成歌词____________26、却坐..促弦弦转急_________退回(原处)坐下__________27、却坐促弦..弦转急_________把弦拧紧__________28、凄凄不似向.前声_________刚才,过去__________29、满座重闻皆掩泣._________哭泣__________30、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眼泪__________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情况,并作解释。

《论语七则》原文及翻译解析

《论语七则》原文及翻译解析

《论语七则》原文及翻译解析论语七则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踰同:逾)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子贡问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论语七则翻译孔子说:“我大约十五岁志于学习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

认真研究历史,用心学习《诗》、《礼》、《书》等文化。

三十岁时,我的学说已经建立了基础,我也可以以我的学说立身于社会。

四十岁时,我已知道我的学说是上天的旨意,故能信道不疑。

虽听到各种议论,也不疑惑动摇。

五十岁时,我已经明白道就是天。

同时明白我是上天的仆人,上天交给我的使命就是修道、传道。

六十岁时,一听别人的话,就能准确的理解,并能辨别判断他的话正确与否。

如果他的话有错误,我也知道他的话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

而我的判断也符合上天的旨意。

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也能立即回答。

而我的回答也符合上天的旨意。

七十岁时,天在我里面,我在天里面,天与我同在,天与我合一。

因此能随心所欲也不逾越上天的规矩、法则。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来做枕头,这样做我很快乐。

论语第七篇原文及注音

论语第七篇原文及注音

论语第七篇原文及注音《论语・述而篇第七》原文及注音1.子曰:“述(shù)而不作,信而好(hào)古,窃(qiè)比于我老彭。

”2.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huì)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xǐ),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yāo yāo)如也。

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子曰:“自行束脩(shù xiū)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8.子曰:“不愤(fèn)不启,不悱(fěi)不发。

举一隅(yú)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子食于有丧(sāng)者之侧,未尝饱也。

1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弃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píng)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3.子之所慎:齐(zhāi),战,疾。

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yuè)之至于斯也。

”15.冉有曰:“夫子为(wèi)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 入,问夫子。

夫子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

” 又问:“怨不怨?”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出,曰:“夫子不为也。

”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18.子所雅言,《诗》、《书》、《礼》、《乐》、《易》、《春秋》。

19.叶(shè)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rǔ)奚不曰,其为人也,发于仁,止于心,敏于事,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古诗论语七则翻译赏析

古诗论语七则翻译赏析

古诗论语七则翻译赏析论语七则第一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②也。

君子去仁,恶乎③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④仁,造次⑤必于是,颠沛⑥必于是。

”翻译孔子说:“富贵和显贵,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享有的。

贫穷与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躲避的。

君子离开了仁德,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没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的,即使在仓猝匆忙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即使在困顿挫折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

论语七则第二则子曰:“贤哉,回也①!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②,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③。

贤哉,回也!”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居室里。

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

贤德啊,颜回!”论语七则第三则:子曰:饭①疏食②,饮水,曲肱而枕③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凉水,睡觉的时候弯曲这胳膊当枕头用,在这里边也是有乐趣的,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裕和显贵,在我看来如浮云一般。

”论语七则第四则颜渊、季路侍①。

子曰:“盍各言尔志②?”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③,敝之而无憾④。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⑤。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⑥。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⑦。

”翻译颜渊、季路陪侍(在孔子身边)。

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季路说:“我愿意将自己的车马衣服拿出来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破了也不会后悔。

”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季路说:“希望听听先生的志愿。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得到安逸,使朋友们得到信任,使年青人得到关怀。

”论语七则第五则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①。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②。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③。

”翻译子说:Org有益有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
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先秦的《论语七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踰同:逾)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
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贡问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翻译①孔子说:“我大约十五岁志于学习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

认真研究历史,用心学习《》、《礼》、《书》等文化。

三十岁时,我的学说已经建立了基础,我也可以以我的学说立身于社。

论语六则孝悌为本原文七下

论语六则孝悌为本原文七下

论语六则孝悌为本原文七下论语七则孝悌为本第一则:父母的教诲无价之宝- “孝悌为本,国家之序,家庭之基。

”- “孝敬父母,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 孝悌即尊敬父母、关爱兄弟姐妹,是人们应该始终坚持的美德。

-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成长,对我们讲授道德知识,培养我们的品格和价值观。

- 孝悌是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共同推崇的美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第二则:孝悌的表现方式- 忠诚敬爱父母,尽全力照料他们的生活和健康。

- 孝顺父母要有衣食无忧的经济基础,要用自己的努力为父母创造美好的生活条件。

- 孝悌的表现还包括尊重长辈,理解并体谅他们的言行举止。

- 在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扶持,共同成长和进步。

第三则:敬畏父母的教诲- 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无尽的关怀、爱护和教诲。

- 我们要敬畏并终身遵循父母的教诲,尊重他们的人生经验和智慧。

- 父母的教诲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应当把他们的教诲融入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中,发扬光大。

第四则:延续孝道的责任- 孝悌不仅仅是对于父母的表达,也包括对于祖辈及后代的关怀和尊重。

- 孝悌的责任是代代相传的,我们要将孝道传承下去,让后代继续践行孝悌美德。

- 孝悌的责任包括尽忠职守,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为家庭带来荣誉和幸福。

第五则:孝悌的社会意义- 孝悌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建设良好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支撑。

- 孝悌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社会良好风气。

- 孝悌的实践可以增强家庭成员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第六则:现代孝悌的困境与解决方法-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压力使得人们难以充分表达孝悌之心。

- 孝悌的实践方式需要根据社会变化作出相应调整,例如通过经济支持、时间陪伴等方式表达孝悌之情。

- 教育机构、社区组织和政府部门应加强相关宣传,倡导孝悌文化,提供孝悌实践的具体指导和支持。

第七则:孝悌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孝悌是个人品格和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人们的责任感、感恩之心和善良品质。

论语七则及翻译

论语七则及翻译

论语七则及翻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解释: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能独立的做事情,四十岁时遇事不会疑惑,五十岁能知道不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人提出的意见,七十岁能从心所欲地做事情,但不会超越礼法。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解释: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解释: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解释:孔子在河上说:时间像河水一样奔流而去,在白天黑夜都不停留。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解释:谓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解释: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问,并且能联系当前的事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

论语七则

论语七则
牺牲自己以成就仁道的价值观。
总结
七则语录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阐述了成为仁者 所需要的个人修养:坚守仁道(1、6、7则),自强不 息(2、3、4则),有社会责任感(5则)。
黑格尔说:没有昨天就没有今天和明天。 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两千多年来主 流文化的核心,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累一
通假字: 女奚不曰:女通汝,你。 词类活用:
①饭疏食 :吃饭,名作动 ②曲肱而枕之 :当枕头用,名作动 一词多义: 以①不以其道得之:用,介词。
②乐以忘忧:以致,表结果,连词。 ③仁以为己任:把,介词。 ④有杀身以成仁:来,表目的,连词。
积累二
固定句式 不亦……乎:不是……吗,表反问。
【译文】孔子说:“颜回贤德啊!(颜回品质高尚 啊!)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居室里。 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 快乐。颜回贤德啊!”
【分析】
赞扬颜回 安于贫困。 运用了 对比 的手法。
说明的道理: 安贫乐道是贤士的标准。
第三则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水,弯曲着胳 膊当枕头用,快乐也在这种生活当中啊。干不 仁义的事而得来的富贵,语》专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 散文集,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论语》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是封建时代 人人必读的书。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 在他收藏的书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故世 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论语》译成拉丁文 带到欧洲传到西方。而今,孔子学说已走向了 五大洲,已经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 100多个建立孔子学院的协议 。
【分析】 提出两个对立的命题加以讨论:
取舍标准: 仁

论语第七篇原文及注解

论语第七篇原文及注解

《论语·述而》原文及注解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注解: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作老彭。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注解: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解: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注解: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注解: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注解: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7、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解: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解: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注解: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1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注解: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注解: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

《论语》名句摘要

《论语》名句摘要

《论语》名句摘要1.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篇》2.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篇》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篇》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篇》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篇》6.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篇》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论语·八佾篇》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篇》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篇》10.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篇》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篇》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篇》1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篇》1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篇》15.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篇》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篇》1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泰伯篇》1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篇》1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篇》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篇》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篇》22.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篇》2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论语第七章翻译

论语第七章翻译

论语第七章翻译论语第七章翻译《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第七章翻译,欢迎参考阅读!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

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

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

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

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

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

不想做事文言谚语

不想做事文言谚语

不想做事文言谚语
1、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孟子·公孙丑上》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七则》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5、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6、言必行,行必果。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十则》
8、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红楼梦》
9、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

——《论语》
10、细心观察是为了理解,透彻理解是为了行动。

形容要找对方法的文言文

形容要找对方法的文言文

1、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孟子·公孙丑上》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七则》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5、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6、言必行,行必果。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则》
8、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红楼梦》
9、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

——《论语》
10、细心观察是为了理解,透彻理解是为了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删诗书,定礼乐 创儒学 删诗书 定礼乐,创儒学 传 定礼乐 创儒学,传 经艺,师表万世 师表万世; 经艺 师表万世 赞周礼,写春秋 立杏坛 育 赞周礼 写春秋,立杏坛 写春秋 立杏坛,育 才德,桃李三千 桃李三千. 才德 桃李三千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仁”,“仁”即 爱人” 主张修己 “爱人”。主张修己 以安人, 以安人,主张统治者 对人民“道之以德, 对人民“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齐之以礼”,从而再 现“礼乐征伐自天子 的西周盛世, 出”的西周盛世,进 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 大同”理想。 “大同”理想。
•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 太史公曰:诗有之: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 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天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
——《朱子语类》卷3
二、《论语》 论语》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 论语》 的一部书, 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 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是语 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是语 录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 录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 包括哲学、历史、政治、 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 艺术、宗教等方面。 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 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 政治生活情况, 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 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 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 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颜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 颜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 小孔子三十岁。 小孔子三十岁。 在孔门弟子中,颜回最称高足,其 在孔门弟子中,颜回最称高足, 品德与学业均翘居群首,是孔子多 品德与学业均翘居群首, 次赞许的弟子。在《论语》中有六 次赞许的弟子。 论语》 处孔子赞扬颜渊的句子。颜渊死时 处孔子赞扬颜渊的句子。 只有三十二岁,孔子悲恸欲绝。 只有三十二岁,孔子悲 子思(前483~前402)姓孔,名伋,战 国初期鲁国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国初期鲁国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 子思是孔子之孙,《史记 孔子世家》载: 子思是孔子之孙,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 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生及, “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生及,字子 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 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子思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 子思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据说他曾师 事曾参,又据《孟子》中记载: 事曾参,又据《孟子》中记载:子思曾 被鲁缪公、费惠公尊为贤者, 被鲁缪公、费惠公尊为贤者,以师礼相 但终未被起用。子思上承曾参, 待,但终未被起用。子思上承曾参,下 启孟子,在孔孟“道统” 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 要地位, 中庸》 要地位,而《中庸》一篇亦为儒家心性 理论的主要渊薮之一。 理论的主要渊薮之一。
总结
孔子是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影响最 大的大思想家。 大的大思想家。他的伟大贡献在于他把周 公制定的礼乐制度加以系统的理论说明, 公制定的礼乐制度加以系统的理论说明, 提出" 的理念,高扬仁爱与和谐的思想, 提出"仁"的理念,高扬仁爱与和谐的思想, 用以提升和深化已有的礼乐文化, 用以提升和深化已有的礼乐文化,在这种 文化影响之下,中国成为讲文明、 文化影响之下,中国成为讲文明、守信义 的礼义之邦。 的礼义之邦。孔子的精神为中华民族内部 多民族文化的蓬勃发展和不断融合,为中 多民族文化的蓬勃发展和不断融合, 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大规模交流和互补, 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大规模交流和互补, 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作季路),春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作季路),春 ), 秋末鲁国之卞(今山东泗水县东) 秋末鲁国之卞(今山东泗水县东)人。孔子的 著名弟子, 孔门十哲”之一。 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 子路出身贫贱,为“鄙人” 。少孔子九岁, 子路出身贫贱, 鄙人” 少孔子九岁, 是孔门弟子中年龄较长的一个。他为人豪爽, 是孔门弟子中年龄较长的一个。他为人豪爽, 最初逞勇斗力,最终受到孔子的感化。 最初逞勇斗力,最终受到孔子的感化。他很敬 重孔子,但也敢于向孔子公开提出不同意见。 重孔子,但也敢于向孔子公开提出不同意见。 子路有较强的行政能力,在卫国宫廷政变, 子路有较强的行政能力,在卫国宫廷政变,以 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态度参与了争斗, “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态度参与了争斗,当 被击断冠缨时,还牢记“君子死而冠不免” 被击断冠缨时,还牢记“君子死而冠不免”的 礼仪,结果在重新结缨带时被杀, 礼仪,结果在重新结缨带时被杀,并被砍成肉 浆。 • 子路的言行在《论语》中出现过三十八次,是 子路的言行在《论语》中出现过三十八次, 孔门弟子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个。 孔门弟子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个。
子贡( 520~?)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子贡(前520~?)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姓端木 又作子赣,亦称作卫赐,春秋末卫国人, 又作子赣,亦称作卫赐,春秋末卫国人,孔子 的著名弟子, 孔门十哲”之一。 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 子贡在成为孔子弟子以前经商曹、鲁间,富 子贡在成为孔子弟子以前经商曹、鲁间, 至千金。他思路敏捷,理解力强,能说会道, 至千金。他思路敏捷,理解力强,能说会道, 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 论语》 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论语》 中记述孔子与弟子答问,以他为最多。 中记述孔子与弟子答问,以他为最多。子贡对 孔子的颂扬在孔门弟子中是出名的,他曾说, 孔子的颂扬在孔门弟子中是出名的,他曾说, 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夫子之不 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孔子去世, 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孔子去世, 子贡为孔子守墓长达六年之久。子贡晚年居齐, 子贡为孔子守墓长达六年之久。子贡晚年居齐, 直至终老。 直至终老。
思考: 思考: • 在人类历史的画卷中,人物性格或 在人类历史的画卷中, 品行姿态万千,丰富多彩。 品行姿态万千,丰富多彩。选择几 位自己熟悉得人物, 位自己熟悉得人物,说说他们属于 论语》七则中哪种类型的人? 《论语》七则中哪种类型的人? • 请你谈谈《论语》七则中那些内容 请你谈谈《论语》 最具有普遍性, 最具有普遍性,符合现代社会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 生观和价值观?
曾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南武城( 曾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南武城(今山 东平邑县) 孔子著名弟子。 东平邑县)人,孔子著名弟子。 • 曾参小孔子四十六岁,是孔子晚年的学 曾参小孔子四十六岁, 为人性格内向,处事谨慎, 生。为人性格内向,处事谨慎,比较迟 钝。但孔子的“一以贯之”的“忠恕之 但孔子的“一以贯之” 是他首先揭示出来的。 道”是他首先揭示出来的。曾参非常注 意修身,倡导“吾日三省吾身” 意修身,倡导“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 工夫,认为替别人办事要讲“ 工夫,认为替别人办事要讲“忠”,与 朋友交往要讲“ 朋友交往要讲“信” 。强调读书人应该 弘扬毅。曾参以“ 著称, 弘扬毅。曾参以“孝”著称,据说传世 孝经》即是曾参所著, 孝经》 的《孝经》即是曾参所著,《孝经》在 汉代和《论语》一起升格为儒家经典。 汉代和《论语》一起升格为儒家经典。 • 孔子去世后,曾参聚徒讲学,有不少弟 孔子去世后,曾参聚徒讲学, 子。
他,踏破尘埃,碾过黄土,风尘仆仆而 踏破尘埃,碾过黄土, 他温故学而知新学; 来。他温故学而知新学;他,于三人 行中寻师、求学; 虽负一篑, 行中寻师、求学;他,虽负一篑,却 所以吾往也。 进,所以吾往也。他,为华夏中原打 开了一扇窗,照亮了他自己, 开了一扇窗,照亮了他自己,也照亮 了他的三千弟子, 了他的三千弟子,更照亮了华夏子孙 们。 ——陈逸杰 陈逸杰
孔子因求仕得不到 重用, 重用,乃集中精力 从事教育及文献整 理工作。 理工作。一生培养 弟子三千余人, 弟子三千余人,身 通六艺( 通六艺(礼、乐、 射、御、书、数) 七十二人。 者七十二人。
他先后删《 他先后删《诗》、 《书》,订《礼》、 春秋》 《乐》,修《春秋》, 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 了全面整理。老而喜 了全面整理。 曾达到“ 《易》,曾达到“韦 编三绝”的程度。 编三绝”的程度。孔 子一生的主要言行, 子一生的主要言行, 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 整理编成《论语》一 整理编成《论语》 书,成为后世儒家学 派的经典。 派的经典。
【 颁 奖 辞 】
他弟子三千,始终诲人不倦; 他弟子三千,始终诲人不倦;他 学富五车,始终学而不厌。 学富五车,始终学而不厌。逝者 如斯夫, 如斯夫,然而他的仁爱如同太阳 永恒地照耀千秋万载, 永恒地照耀千秋万载,沧海变桑 田,然而他的智慧如同月华长久 地指引百子千孙。 地指引百子千孙。路漫漫其修远 让我们追随着孔子, 兮,让我们追随着孔子,繁荣太 平盛世。 ——干润森 平盛世。 ——干润森
一株古树,两股琴声,朗朗诵读。 一株古树,两股琴声,朗朗诵读。他就与学生 席地而坐,人生、理想、律己、待人, 席地而坐,人生、理想、律己、待人,时间流 过他们抚琴的指尖,却刻下不朽的《论语》 过他们抚琴的指尖,却刻下不朽的《论语》为 他就载着他挚爱的书卷,山南、海北, 证;他就载着他挚爱的书卷,山南、海北,不 断讲学,却也不断求索,车轮碾过的土地上, 断讲学,却也不断求索,车轮碾过的土地上, 儒学的仁爱四处弥散。永远的泰然老者的形象。 儒学的仁爱四处弥散。永远的泰然老者的形象。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永远的博爱 的智者形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 的智者形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 就这样借他的思想走过2000多年的黄土地, 2000多年的黄土地 就这样借他的思想走过2000多年的黄土地,造 ——袁玥 就我中华的精粹儒学。 ——袁玥
子曰: 吾十有五而_____,三十而_____, 子曰:“吾十有五而_____,三十而_____,四十 _____ _____ ____,五十而_____ 六十而_____ _____, _____, 而____,五十而_____,六十而_____,七十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 的自信。 的自信。 •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 容易迷惑。 容易迷惑。 •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 定力去对抗外界。 定力去对抗外界。 •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 与包容。 与包容。 •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 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 命的张力。 命的张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