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常用平衡穴位介绍与图谱

合集下载

颈肩腰腿痛穴位讲解图【68页】_291

颈肩腰腿痛穴位讲解图【68页】_291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患者可采用正坐或俯伏的姿势;该穴位于
劳 人体的颈部;在后颈凹处左右约2厘米处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对于治疗老花眼 颈部
扭筋落枕 脑溢血后的复原都非常有效;此外;长期指压此穴;还可以缓
解歇斯底里 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颈部扭筋落枕 治疗老花眼
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 治疗歇斯底里等
颈部:
天柱 百劳 大杼
临床常用穴位
天柱 word
〖取穴方法〗 天柱穴位于项部大 筋斜方肌外缘之后 发际凹陷中;约当 后发际正中旁开1 3寸 〖主治疾病〗 头痛;项强;鼻塞;癫 狂痫;肩背病;热病

〖取穴方法〗 天柱穴位于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
柱 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 3寸 〖解剖〗 在斜方肌起部;深层为头半棘肌
❖ 是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 强直为主症的疾 病
❖ 由于风寒是本病的重要诱因;故常称为漏肩风; ❖ 因本病多发于50岁左右的成人;故俗称五十肩; ❖ 因患肩局部常畏寒怕冷;尤其后期常出现肩关节的粘
连;肩部呈现固结状;活动明显受限;故又称肩凝症 冻 结肩等
❖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
❖ 主穴 外劳宫 阿是穴 肩井 后溪 悬钟
❖ 操作 毫针泻法 先刺远端穴落枕 后溪 悬钟; 持续捻转;嘱患者慢慢活动颈项;一般疼痛可 立即缓解 再针局部的腧穴;可加艾灸或点刺出 血
经外穴名 出自《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在手背侧;第2 3掌骨 之间;掌指关节后0 5寸 主治落枕;五谷不消;腹痛泄泻;掌指麻痹;五指不 能屈伸;小儿脐风;手背红肿发痛等 直刺0 51寸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 分钟
大椎
〖取穴方法〗位于人体后正中 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疾病〗热病;疟疾;咳喘; 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 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中 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颈酸疼 肩部酸痛 手臂疼痛 手臂麻痹等 〖人体穴位配伍〗 配肺俞穴 大 椎穴治咳嗽 气喘;配合谷穴治 伤风咳嗽 〖刺灸法〗斜刺0 5~1寸;可灸 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

平衡针灸穴位图(共38穴)

平衡针灸穴位图(共38穴)

平衡针灸穴位图(共38穴)头颈部常用平衡穴位(共9穴)1.升提穴(BP-HNl)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2cm(1寸)处。

局部解剖:血管分布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脉静脉,及左右枕动脉静脉吻合网,神经分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或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

(30分钟左右自动解除)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

临床还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等。

按语:升提穴是以主要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

均有补气穴,壮阳穴之称。

同时对生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是中医用于益气壮阳的首选穴位。

亦可作为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

还可作为一切慢性病的辅助穴位。

对滞针后留下的针感一般30分钟自行解除。

歌诀中提到的肠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肠炎。

歌诀:升提穴位头顶中,枕神分支额神经,向前平刺4厘米,阳痿早泻遗尿精,脱肛脱垂胃下垂,前列腺炎与肠风。

(三寸毫针向前平刺2寸,百会穴上一寸)2.腰痛穴(BP-HN2)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

局部解剖:分布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特点: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颈肩腰腿痛穴位讲解图

颈肩腰腿痛穴位讲解图
❖ 主穴 肩三针、合谷、曲池、 臂臑、外关、 阿是穴
芒针:肩贞透极泉 条山头承山
颈夹脊、骶夹脊:现代将颈椎、 骶尾椎各椎棘突下两旁0.5寸处穴 也归于夹脊穴(现今别称颈夹脊、 骶夹脊),从而使主治范围颈有肩腰所腿扩痛穴位讲解图 大。
落枕
❖ 落枕(stiff neck)是指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 活动受限的一种病证,系颈部伤筋。
❖ 轻者4~5日自愈,重者可延至数周不愈;如 果频繁发作,常常是颈椎病的反映。
肝肾亏虚型:颈项、肩臂疼痛,四肢麻木乏力。 伴头晕眼花、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或月经不调。 舌红少苔,脉细弱。
颈肩腰腿痛穴位讲解图
诊断要点
❖ 发病缓慢,以头枕、颈项、肩背、上肢等部位疼 痛,进行性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症。轻 者头晕、头痛、恶心、颈肩疼痛,上肢疼痛、麻 木无力;重者可导致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颈肩腰腿痛穴位讲解图
夹脊穴
〖取穴方法〗患者俯伏或俯卧 位,在背腰部脊柱棘突间两侧, 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 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 个穴位。(夹脊穴为经外奇穴之一,亦
称华佗穴、华佗夹脊穴、佗脊、脊旁等 )
〖主治疾病〗胸1-5夹脊:心肺、 胸部及上肢疾病。胸6-12夹脊: 胃肠、脾、肝、胆疾病。腰1-5夹 脊:下肢疼痛,腰、骶、小腹部 疾病。
❖ 肩部主要归手三阳所主,内外因素导致肩部 经络阻滞不通或失养,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颈肩腰腿痛穴位讲解图
诊断要点
❖ 1、早期以剧烈疼痛为主,单侧或双侧肩部酸 痛,并可向颈部或整个上肢放射,日轻夜重, 畏寒,或伴有手指麻胀。
❖ 2、肩关节呈不同程度僵直,手臂上举、前伸、 外旋、后伸等动作均受限制。
❖ 3、后期则以肩部功能障碍为主,常因寒湿凝 滞、气血痹阻导致肩部肌肉萎缩,疼痛反而 减轻。

kbidee颈肩腰腿痛平衡针灸常用穴位

kbidee颈肩腰腿痛平衡针灸常用穴位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尺桡神经手背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待针体进入到要求的深度后, 将针体退到进针处,向左向右各提插一次,即可出 针。可采用滞针手法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退热,消炎,抑菌,抗过敏,解热散寒,清 咽止痛。
PPT文档演模板
kbidee颈肩腰腿痛平衡针灸常用穴位
歌诀:腕痛穴位踝外部,交叉取穴能退热, 腕部病变与近视,眼部疾病用指妥。
PPT文档演模板
kbidee颈肩腰腿痛平衡针灸常用穴位
腰痛穴
PPT文档演模板
kbidee颈肩腰腿痛平衡针灸常用穴位
定位:位于前额正中(印堂上1。5寸) 局解:前额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 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方法:3寸毫针向下平刺1寸左右 针刺特点:以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 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 即可出针。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 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
主治: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炎过敏性鼻炎、头痛、 上呼吸道感染、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扩张冠状动 脉,消炎止痛,调节神经,调节内脏,调节心神, 血糖,血脂,血压,调节内分泌。
胸部软组织损伤、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间软 组织炎、胸膜炎、心绞痛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率不 齐。临床还可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肾病综合征、 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带状疱疹、急性胃炎、急性疱 疹后遗症(即疱疹性神经痛)、慢性胃炎、膈肌痉 挛。。
PPT文档演模板
kbidee颈肩腰腿痛平衡针灸常用穴位
胸痛穴
PPT文档演模板
kbidee颈肩腰腿痛平衡针灸常用穴位

-平衡针疗法附穴位图 (1)

-平衡针疗法附穴位图 (1)

平衡针疗法【穴位、取穴原则及操作】临床常用的平衡穴位共38个。

其中,头颈部平衡穴位9个,上肢部平衡穴位11个,胸腹部平衡穴位3个,脊背部平衡穴位3个,下肢部平衡穴位12个。

1、头颈部常用平衡穴位1)升提穴(BP-HNl)定位:位于头顶正中,距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距双耳尖2cm(1寸)处。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

(30分钟左右自动解除)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

临床还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和偏瘫等。

2)腰痛穴(BP-HN2)定位:位于前额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针刺特点:其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正为宜。

针刺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可出针。

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

针感:以局限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活血化愈,调节神经,止痛消炎。

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腰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腰积劳损,坐骨神经痛,不明原因的各种腰痛。

3)急救穴(BP-HN3)定位:位于鼻唇沟与鼻中隔联线的中点。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眶下神经分支或面神经颊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功能:醒脑开窍,回阳救逆,抗休克,疗昏迷,调节神经,消炎止痛。

颈肩腰腿痛穴位讲解图 ppt课件

颈肩腰腿痛穴位讲解图 ppt课件

2020/10/15
4
❖ 中医临床分型:
风寒痹阻型:夜寐露肩或久卧湿地而导致颈强脊
痛,肩臂酸楚,颈部活动受限,甚则手臂麻木发 冷,遇寒加重。或伴形寒怕冷、全身酸楚。舌苔 薄白或白腻,脉弦紧。
劳伤血瘀型:有外伤史或久坐低头职业者,颈项、
肩臂疼痛,甚则放射至前臂,手指麻木,劳累后 加重,项部僵直或肿胀,活动不利,肩胛冈上下 窝及肩峰有压痛。舌质紫黯有瘀点,脉涩。
7
பைடு நூலகம் 颈部:
天柱 百劳 大杼
临床常用穴位
2020/10/15
8
天柱.word
〖取穴方法〗 天柱穴位于项部大 筋(斜方肌)外缘 之后发际凹陷中, 约当后发际正中旁 开1.3寸。 〖主治疾病〗 头痛,项强,鼻塞, 癫狂痫,肩背病, 热病。
2020/10/15
9

〖取穴方法〗 天柱穴位于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
11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患者可采用正坐或俯伏的姿势,该穴
劳 位于人体的颈部,在后颈凹处左右约2厘米处。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对于治疗老花眼、
颈部扭筋(落枕)、脑溢血后的复原都非常有效,此外,长期指压
此穴,还可以缓解歇斯底里。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颈部扭
筋(落枕)、治疗老花眼、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治疗歇斯底里等。
〖主治疾病〗 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 〖人体穴位配伍〗 配肩中俞穴、肩外俞穴治肩背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l)八会穴之一,骨会大杼;手足太阳经交会穴。 (2) 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 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 〖别名〗背俞穴,本神穴,百旁穴,百劳穴。 〖穴义〗膀胱经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快速上行。

临床常用地平衡穴位共38个

临床常用地平衡穴位共38个

临床常用的平衡穴位共38个。

其中头颈部平衡穴位9个,上肢部平衡穴位11个,胸腹部平衡穴位3个,脊背部平衡穴位4个,下肢部平衡穴位11个。

现分为三组介绍一、颈肩腰背痛穴组二、疼痛穴组三、杂病穴组一、颈肩腰背痛穴组(一)颈痛穴(液门)定位:此穴位于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前凹陷中。

局解:在第四掌骨间背侧集中,布有第四掌背动脉,皮下有手臂静脉网,和尺神经手背支(指背神经),和指掌侧固有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指背神经或掌侧固有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法针感:局部出现酸麻胀感。

功能:疏筋活血,清咽利喉,消炎止痛退热,调节神经。

主治:颈部软组织损伤、落枕、颈肩综合症、颈肩肌腱炎、颈性头痛、颈性眩晕,临床还可以治疗肋间神经痛、眶上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足底痛。

按语:是以穴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以治疗颈椎病为主,其以中老年为多发病,病因主要为生理性衰老。

因此为巩固疗效,减少环境诱发因素,避免局部受凉,颈部不要锻炼,不要人为加大运动,以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

歌诀:颈痛液门透中渚,指背神经交叉取,颈部病变与落枕,肋间坐骨痛可取。

(二)肩背穴定位:位于尾骨旁开2寸。

解剖:布有臀大肌,梨状肌下缘,股二头肌,和臀下动静脉及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坐骨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特点:以针刺坐骨神经干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感:放射性麻胀感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手法,待出现相应针感后即可出针。

功能:消炎止痛,调节神经,祛风湿,疏通经络,醒脑开窍,镇静安神。

主治:颈肩综合症、颈间肌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以及精神分裂症、癫痫、癔症性昏厥、偏瘫、梨状肌损伤、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

按语:因取穴不方便,临床上以肩痛穴代替。

歌诀:肩背尾骨外二寸,坐骨神干交叉值。

颈肩筋膜综合症,偏瘫癫痫癔症分。

(三)肘痛穴(膝眼)定位:位于髌骨与髌韧带两侧凹陷中。

解剖:在膝关节韧带两侧,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布有神经前皮脂及肌支。

临床常用的平衡穴位共38个.doc

临床常用的平衡穴位共38个.doc

临床常用的平衡穴位共38个临床常用的平衡穴位共38个。

其中头颈部平衡穴位9个,上肢部平衡穴位11个,胸腹部平衡穴位3个,脊背部平衡穴位4个,下肢部平衡穴位11个。

现分为三组介绍一、颈肩腰背痛穴组二、疼痛穴组三、杂病穴组一、颈肩腰背痛穴组(一)颈痛穴(液门)定位:此穴位于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前凹陷中。

局解:在第四掌骨间背侧集中,布有第四掌背动脉,皮下有手臂静脉网,和尺神经手背支(指背神经),和指掌侧固有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指背神经或掌侧固有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法针感:局部出现酸麻胀感。

功能:疏筋活血,清咽利喉,消炎止痛退热,调节神经。

主治:颈部软组织损伤、落枕、颈肩综合症、颈肩肌腱炎、颈性头痛、颈性眩晕,临床还可以治疗肋间神经痛、眶上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足底痛。

按语:是以穴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以治疗颈椎病为主,其以中老年为多发病,病因主要为生理性衰老。

因此为巩固疗效,减少环境诱发因素,避免局部受凉,颈部不要锻炼,不要人为加大运动,以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

歌诀:颈痛液门透中渚,指背神经交叉取,颈部病变与落枕,肋间坐骨痛可取。

(二)肩背穴定位:位于尾骨旁开2寸。

解剖:布有臀大肌,梨状肌下缘,股二头肌,和臀下动静脉及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坐骨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特点:以针刺坐骨神经干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感:放射性麻胀感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手法,待出现相应针感后即可出针。

功能:消炎止痛,调节神经,祛风湿,疏通经络,醒脑开窍,镇静安神。

主治:颈肩综合症、颈间肌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以及精神分裂症、癫痫、癔症性昏厥、偏瘫、梨状肌损伤、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

按语:因取穴不方便,临床上以肩痛穴代替。

歌诀:肩背尾骨外二寸,坐骨神干交叉值。

颈肩筋膜综合症,偏瘫癫痫癔症分。

(三)肘痛穴(膝眼)定位:位于髌骨与髌韧带两侧凹陷中。

临床常用的平衡穴位共个

临床常用的平衡穴位共个

临床常用的平衡穴位共38个。

其中头颈部平衡穴位9个,上肢部平衡穴位11个,胸腹部平衡穴位3个,脊背部平衡穴位4个,下肢部平衡穴位11个。

现分为三组介绍一、颈肩腰背痛穴组二、疼痛穴组三、杂病穴组一、颈肩腰背痛穴组(一)颈痛穴(液门)定位:此穴位于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前凹陷中。

局解:在第四掌骨间背侧集中,布有第四掌背动脉,皮下有手臂静脉网,和尺神经手背支(指背神经),和指掌侧固有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指背神经或掌侧固有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法针感:局部出现酸麻胀感。

功能:疏筋活血,清咽利喉,消炎止痛退热,调节神经。

主治:颈部软组织损伤、落枕、颈肩综合症、颈肩肌腱炎、颈性头痛、颈性眩晕,临床还可以治疗肋间神经痛、眶上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足底痛。

按语:是以穴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以治疗颈椎病为主,其以中老年为多发病,病因主要为生理性衰老。

因此为巩固疗效,减少环境诱发因素,避免局部受凉,颈部不要锻炼,不要人为加大运动,以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

歌诀:颈痛液门透中渚,指背神经交叉取,颈部病变与落枕,肋间坐骨痛可取。

(二)肩背穴定位:位于尾骨旁开2寸。

解剖:布有臀大肌,梨状肌下缘,股二头肌,和臀下动静脉及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坐骨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特点:以针刺坐骨神经干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感:放射性麻胀感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手法,待出现相应针感后即可出针。

功能:消炎止痛,调节神经,祛风湿,疏通经络,醒脑开窍,镇静安神。

主治:颈肩综合症、颈间肌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以及精神分裂症、癫痫、癔症性昏厥、偏瘫、梨状肌损伤、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

按语:因取穴不方便,临床上以肩痛穴代替。

歌诀:肩背尾骨外二寸,坐骨神干交叉值。

颈肩筋膜综合症,偏瘫癫痫癔症分。

(三)肘痛穴(膝眼)定位:位于髌骨与髌韧带两侧凹陷中。

解剖:在膝关节韧带两侧,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布有神经前皮脂及肌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肩痛穴(肩周穴,中平穴)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定位:位于足三里下2寸,偏于腓侧2寸 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纵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 短肌,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浅神经。 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或腓深神经,明显得 针感为宜。 针感:以触电似针感向足背,足趾和踝关节传导 。 针刺方法:3寸毫针直刺1寸左右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针刺手法。 功能:消炎止痛,降压,醒脑,扩张血管,调节 内脏,调节胃肠,内分泌。
歌诀:颈痛液门透中渚,指背神经交叉取, 颈部病变与落枕,肋间坐骨痛可取。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肘痛穴(膝眼)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定位:位于髌骨与髌韧带两侧凹陷中。 解剖:在膝关节韧带两侧,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布 有神经前皮脂及肌支。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股神经前皮支及肌支后出现的针 感为宜。 针感:局部针感。 针刺方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不提插,,待针体 进入到一定要求深度即可出针。 功能:消炎止痛,活血化淤,痛经活络,理气止痛 。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主治:腕关节软组织损伤、腕关节扭伤、腕关节腱鞘炎, 临床还用于治疗近视、花眼、砂眼、白内障、青光眼、急 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眼睑下垂、眼肌瘫痪、眼肌痉挛
按语:又称光明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 主要用于治疗腕关节病变和眼科疾病为主。对白内障的治 疗,主要是用于早期混合性白内障。近视主要指青少年假 性近视。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主治:肩关节软组织损伤、肩周炎、根型颈隹并、颈间肌 筋膜炎、落枕、以及偏头痛、高血压、胆囊炎、胆石症、 胆道蛔虫症、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急性腰扭伤、癔症 性昏厥、上肢瘫痪、中暑、休克、昏迷、癫、精神分裂症 。 按语:肩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 要用于肩关节,内脏病变为主。 特别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急腹证疗效更为显著。该穴是 平衡穴位的代表穴位,也是开始研究的第一个穴位。研究 时间最长,治疗病人穴位最多,用途最广泛,疗效更为理 想,治愈率98%,一针治愈率11%,穴位的名称先后经历了 肩周穴,中平穴,肩痛穴三个阶段。
颈肩腰腿痛常用平衡穴 位介绍与图谱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
颈痛穴(液门)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定位:此穴位于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 ,指掌关节前凹陷中。 局解:在第四掌骨间背侧集中,布有第四掌背动脉,皮下 有手臂静脉网,和尺神经手背支 (指背神经),和指掌 侧固有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指背神经或掌侧固有神经出现的针感为 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法 针感: 局部出现酸麻胀感。 功能: 疏筋活血,清咽利喉,消炎止痛退热,调节神 经。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五)腕痛穴(光明穴)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定位:位于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外侧旁开1寸处。 解剖:在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腱之间,布有胫前动 静脉和浅层的腓浅神经,深层腓深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 针感:局限性针感或向足背足趾放射。 手法:滞针手法 功能:消炎退热、镇静镇痛、调节神经、疏通经络 、清肝明目,滋肾壮阳。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臀痛穴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定位:此穴位于肩关节腋外线的中点,即肩峰至腋后皱壁连 线的1/2处。 局解:布有旋肩胛动静脉,臂外侧皮神经和第一,二肋间神 经,深层为桡神经。 取穴原则:以针刺桡神经或上臂外侧皮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 针刺方法:三寸毫针针尖向腋窝中心方向呈45度角,斜刺2寸 左右。 针刺手法:1,上下提插手法 2,针感达不到要求时可采用 滞针手法。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酸麻胀或向肘关节,腕关节放射。 功能:活血化淤,理气散结,消炎止痛,调节神经。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主治:肘关节软组织损伤、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 上髁预炎、不明原因的肘关节疼痛,以及偏瘫、荨 麻疹、踝关节扭伤。
按语:在取穴原则上,内上髁炎取外侧肘痛穴,外 上髁炎取内测肘痛穴。此外,上肢臀痛穴亦可治疗 肘关节病变,临床疗效相同。故临床用之很少。
歌诀:肘痛穴为膝双眼,肘部损伤病变选, 交叉取穴股前支,膝部病变对应点。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主治:颈部软组织损伤、落枕、颈肩综合症、颈肩肌腱炎 、颈性头痛、颈性眩晕,临床还可以治疗肋间神经痛、眶 上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足底痛。
按:是以穴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以治疗颈椎病 为主,其以中老年为多发病,病因主要为生理性衰老。因 此为巩固疗效,减少环境诱发因素,避免局部受凉,颈部 不要锻炼,不要人为加大运动,以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 。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针感:以局限性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活血化淤 ,调节神经,止痛消炎。 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腰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急 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不明原因的各种腰痛 。 按语:腰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 要用于治疗腰部急性炎症及慢性炎症引起的病变为主。特 别对腰部软组织损伤,腰间盘突出。因炎症引起的坐骨神 经痛还需配针刺相关穴位,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一 般在炎症期,水肿期需要卧床3―4周。待临床治愈后, 两个月内还要减少环境诱发因素,以巩固临床疗效。
歌诀:腕痛穴位踝外部,交叉取穴能退热, 腕部病变与近视,眼部疾病用指妥。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腰痛穴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定位:位于前额正中(印堂上1。5寸) 局解:前额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 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方法:3寸毫针向下平刺1寸左右 针刺特点:以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 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 即可出针。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 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