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优教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人体内气体的交换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理论性强,气体交换原理对于尚无理论化基础的七年级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本节课教学的优势是学生已经学过“血液循环”,是在对肺循环、体循环途径中的气体交换有了概念性的了解的基础上安排的,为进一步学习人体的能量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概述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2.概述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重点】

肺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呼吸运动发生的原理,概述肺泡内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难点】

概述肺泡内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准备探究实验所需器材:烧杯、澄清石灰水、塑料管、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脱脂棉、洗耳球等;制作课件、多媒体图片等。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出示图表]: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

行呼吸,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

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有

什么变化呢?

气体成分吸入气呼出气氧气21% ? 二氧化碳0.032% ? 观看图表,了解空气(吸入气)中主要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

氮气78% ?

水蒸气0.5% ?

[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提出问题]: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有变化吗?

探究: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做出假设]: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

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多。

设计实验:如书P63的图所示。

[讨论]:这个实验方案不足之处主

要是什么?

[讨论]:小组提出改进意见,并设

计本小组的探究计划。

[实验方案]:

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两个烧杯,

标号1、2。

2.用塑料管向1号烧杯的石灰水里

吹气。

3.将塑料管插入2号烧杯的石灰水

中,再将洗耳球的吹嘴对准塑料管

的管口,然后用手挤压洗耳球,将

空气吹入石灰水中。

[实验装置示意图]

[分组实验]:各小组按照自己的实

小组讨论认为:这个实

验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

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

碳,但不能说明人体呼

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

空气中的多。

小组热烈讨论,认为应

设计对照实验,一个烧

杯中通入人呼出的气

体,另一个烧杯中通过

入人吸入的气体(空

气)。

认为可以用气球充满空

气通过入石灰水中。

小组同学进行实验,记

录实验现象。

验设计进行操作。

[结论]:1号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混,2号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说出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多。[出示图表]:

气体成分吸入气呼出气

氧气21% 14.2%

二氧化碳0.032% 4%

氮气78% 78%

水蒸气0.5% 6% [讨论]: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对吸入气和呼出气中的主要气体体积分数有更科学的认识。

讨论认为人体利用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

气体交换的原理[提问]:这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结

果,那么体内的气体是如何进行交

换的呢?

[演示]:在讲台前喷散有香气的空

气清新剂。请闻到香味的同学举

手。

[讲述]: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一

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

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气体交换

就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行的。

[自学]:书P65。

[播放FLASH]:肺泡里的气体交

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讨论]:绘制简图,描述肺泡里的

气体交换过程和组织里的气体交

换过程。

离讲台最近的同学先举

手,离讲台远的同学后

举手。

阅读课文,完成课堂练

习。

通过观看FLASH,更加

直观地理解气体交换过

程。

气体交换的过程[全班交流]: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

各小组的简图,进行评价。

[播放FLASH]:总结人体内的气

体交换。

[小结]:肺泡和外界环境间的气体

交换使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

动脉血;血液和组织细胞间发生的

气体交换使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小组讨论,并在书上画

出简图。

观看FLASH,关注气体

交换与血液性质之间的

关系。

【板书设计】

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二氧化碳)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血液

(氧气)

(二氧化碳)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组织细胞

(氧气)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核心的理念。课上设计完成实验,利用大量的图片进行观察、比较,结合生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自学教材,小组讨论、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课堂效果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