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四: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得心理学效应
大学生恋爱中的心理困惑
![大学生恋爱中的心理困惑](https://img.taocdn.com/s3/m/3f3205080740be1e650e9a38.png)
大学生恋爱中的心理困境应对2003-05-20 09:10:00 千龙网对于文化水平较高,情感体验较为丰富的大学生们来说,校园爱情是他们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课。
大学生们通常反映出的恋爱心理特征是:1.性爱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
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3.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儿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
因此,大学生们“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
许多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感到有很多说不明白的心灵困境或叫心理困惑,其原因有三:一是因为在大学生心目中,爱情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失落。
也就是说,总相信有完美的爱存在,可现实却是,没有十全十美的男人或女人,更没有十全十美的自己。
二是由于恋爱能否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年龄、外貌、品行、性格、文化、职业、兴趣、爱好、经济状况、民族、宗教信仰、政治态度等等,或许只有某方面的相互欣赏和认可就走到了一块,或许也仅仅因为某一点小小的看不惯就分手了。
殊不知,要达成多方面的默契是需要时间的,要建立一份永久的爱情与幸福的家庭是需要相互理解、共同努力的。
三是由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所引发并形成的恋爱低龄化、公开化、高速度进展和恋爱的多元化所致。
大学生恋爱观的特点与心理分析
![大学生恋爱观的特点与心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f99b0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1.png)
大学生恋爱观的特点与心理分析恋爱是人类情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一段美好而令人充实的经历。
然而,大学生群体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心理需求,他们的恋爱观也因此呈现出一些与其他群体不同的特点。
本文将对大学生恋爱观的特点及其背后的心理分析进行探讨。
首先,大学生恋爱观的特点之一是追求自由与独立。
相比于早期的恋爱观念,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独立性和自由度。
在寻找恋爱对象时,他们更看重双方彼此的个性与特点,希望能够在恋爱中得到自我认同和发展。
这也反映了大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心理需求,在恋爱中寻找自我认同与自主性的平衡。
其次,大学生恋爱观的特点之二是追求心灵契合。
大学生普遍处于思想上的成熟期,他们注重与恋人在精神层面的共鸣和理解。
在选择伴侣时,他们更重视双方的思想相近程度、兴趣爱好是否相投,希望找到一个可以互相倾诉和分享的伴侣。
这体现了大学生对心灵交流和精神共鸣的特殊情感需求。
第三,大学生恋爱观的特点之三是注重同伴关系。
大学生的社交需求较高,他们通常身处同龄人的大学校园,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各种不同背景的人。
因此,大学生在恋爱时更加注重双方的友谊和亲密关系。
他们希望能够在爱情中找到一个既可以谈心交心,又可以共同成长的伴侣。
这表明大学生希望在恋爱中获得来自双方同伴的支持与鼓励。
此外,大学生恋爱观的特点之四是追求经济独立和平等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的经济独立和平等与伴侣的关系。
他们希望在恋爱中能够实现经济上的平等,共同分担生活的责任和压力。
这反映出了大学生对于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恋爱关系的追求。
最后,大学生恋爱观的特点之五是对未来的期待和规划。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成长和未来规划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在恋爱中找到与自己未来发展相符合的伴侣。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恋爱是一段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经历,他们希望与恋人共同梦想,共同追求理想,并相信这样的伴侣能够与他们一起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大学生恋爱观的特点有追求自由与独立、追求心灵契合、注重同伴关系、追求经济独立和平等性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规划。
恋爱心理学的十大效应
![恋爱心理学的十大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bd32253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7e.png)
恋爱心理学的十大效应
1.兴奋和激情:恋爱时,我们会感到非常兴奋和激情,因为我们对另
一个人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2.集中注意力:恋爱会让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方身上,我
们会时刻想着他或她,甚至会忽略其他的事情。
3.改变行为:恋爱会改变我们的行为,我们会变得更加有礼貌、细心、体贴,以及愿意在彼此之间做出更多的妥协和让步。
4.自我陶醉:恋爱会让我们陶醉于自己的感情之中,我们会自我感觉
良好,并认为自己是个快乐、幸福的人。
5.忠诚和尊重:恋爱还会鼓励我们保持忠诚和尊重,我们会珍惜和保
护彼此的感情和信赖。
6.增加自信:恋爱会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使我们觉得自己更有价值和
被需要。
7.提高幸福感:恋爱会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因为我们会感到更接近、
更亲密。
8.明确目标:恋爱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例如寻找一个长期的
伴侣,建立一段稳定的关系,以及成为更好的自己。
9.促进成长:恋爱会促进我们的成长,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自信和
理智。
10.增进社交:恋爱也可以增进我们的社交圈子,因为我们会和对方
的朋友、家人和社交圈子建立更密切的联系。
大学生恋爱心理学
![大学生恋爱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5e2c362658fb770bf78a5560.png)
恋爱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已十分普遍。
今天的大学生再也不会像他们的前辈那样以恋爱为羞耻或见不得人的事。
虽然许多人因各种理由不去恋爱,但他们对别人的恋爱大都持肯定态度。
一、恋爱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一)恋爱对青年心理的成熟健全的促进作用首先,恋爱是青年释放日益强烈的性冲动的重要途径。
通过恋爱接触异性,使青年不再感觉到性的压抑紧张。
其次,性意识的发展必须经过恋爱阶段才能完善。
性同一性的建立也要通过恋爱。
而且,恋爱对青年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因为恋爱是两个人人格的深层接触。
在此过程中,青年的自我概念受到对方的影响而发展,真正懂得了如何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调整自身缺陷以适应对方。
也就是说,经过了恋爱。
恋爱对一些个性因素和社会情感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而且恋爱中两人的深层交往为提高青年交际能力,适应以后的社会打下了基础。
难怪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恋爱是青春晚期和成年早期最重要的事件,只有经过了恋爱,人才会真正成熟起来。
大学环境有它的独特性:对大学生来说,它在青年走入社会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缓冲环境。
有了这个缓冲,青年能更从容地完成社会化,更完善地发展自我概念,而不至于感受到从青春中期直接下来落入社会的强大反差和心理不适。
由此看来,大学生的恋爱并不是件坏事,它对青年的成熟很有帮助。
再加上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已不再是幼稚的少年,文学艺术中歌咏的爱情当然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二)恋爱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恋爱的意义虽有积极的一面,有时也会危害青年的心理健康。
首先,热恋与婚姻失去配偶等生活大事是在心理紧张量表上分值很高的事件。
过度的兴奋和悲痛都会加剧心理紧张。
恋爱正是使人时高兴时痛苦的事。
处在热恋中的青年会为一些小事而高兴或烦恼。
因此恋爱带来高度的心理紧张。
恋爱的进一步发展还会带来社会问题,这也是产生心理失调的重要因素。
如婚前性行为的增加等,造成青年心理负担超重.热恋中的男女虽然感觉到强烈的心理紧张,但双方的共处和抚慰、爱情的甜蜜又会降低他们的焦虑感。
恋爱心理学的十大效应
![恋爱心理学的十大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06d9213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7.png)
恋爱心理学的十大效应恋爱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恋爱行为和情感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
在恋爱中,人们会经历许多心理效应,这些效应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情感。
下面是恋爱心理学的十大效应。
1. 爱情化学反应爱情化学反应是指当人们陷入爱情时,大脑会释放出多巴胺、催产素和氧化亚氮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让人感到快乐和兴奋。
2. 爱情盲目爱情盲目是指当人们陷入爱情时,他们会忽略对方的缺点,只看到对方的优点。
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人们在恋爱中犯错。
3. 恋爱依赖恋爱依赖是指当人们陷入爱情时,他们会变得非常依赖对方,无法独立生活。
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人们在恋爱中失去自我。
4. 恋爱成瘾恋爱成瘾是指当人们陷入爱情时,他们会变得非常沉迷于恋爱,无法自拔。
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人们在恋爱中失去理智。
5. 恋爱压力恋爱压力是指当人们陷入爱情时,他们会感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恋爱行为和情感。
6. 恋爱焦虑恋爱焦虑是指当人们陷入爱情时,他们会感到担心和不安,这种焦虑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恋爱行为和情感。
7. 恋爱幻觉恋爱幻觉是指当人们陷入爱情时,他们会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幻想,这些幻觉可能会导致人们在恋爱中犯错。
8. 恋爱失落恋爱失落是指当人们陷入爱情时,他们会感到失落和沮丧,这种失落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恋爱行为和情感。
9. 恋爱痛苦恋爱痛苦是指当人们陷入爱情时,他们会感到痛苦和折磨,这种痛苦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恋爱行为和情感。
10. 恋爱成长恋爱成长是指当人们陷入爱情时,他们会学会如何处理情感和人际关系,这种成长可能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智。
恋爱心理学的十大效应是人们在恋爱中经常会遇到的心理现象,了解这些效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恋爱关系。
简述恋爱中的心理效应
![简述恋爱中的心理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61f22d6ae45c3b3567ec8bbb.png)
简述恋爱中的心理效应恋爱中有很多心理效应,如:吊桥效应、契可尼效应、黑暗效应、俄狄浦斯情结等。
以下针对我比较感兴趣的几个心理效应进行阐述:1.多看效应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参加实验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让他们观看。
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
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
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就越喜欢这张照片。
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
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这也如同现实生活中的办公室恋情,经常看的多了,接触的多了,自然会产生好感。
2.互补定律人与人在具体内容上能够互相满足,会产生强烈的人际间相互吸引,这就是互补定律。
研究表明,任何一个团体,全都是性格相近的人,那么和容易造成内部的不和谐,容易发生争执。
这就是因为性格相近的人需求类似,同时对一个事物产生需求的时候,大家就会产生利益冲突。
对于这个定律我认为电视剧《恶作剧之吻》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江直树是一个智商很高的人,任何事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都能处理的很好,而袁湘琴却是一个做事很马虎,智商也比较低,很多事都做不好的人,袁湘琴的出现让江直树的生活开始不受自己控制,但是这也正让他体会到了正常人的生活乐趣,而江直树对袁湘琴的帮助也让袁湘琴做了一个不错的自己,他们之间是互补的典型例子,这部电视剧也是一位日本漫画家根据自己的生活而作的,这位漫画家的丈夫就是一位像江直树一样智商很高的人,而作者本身就是像袁湘琴一样有点笨的女性。
剧中江直树对袁湘琴说:“老实说,自从你来了我们家以后,我的生活多了很多不确定性,意料之外的事情,似乎也变多了,这跟以前也完全不一样,感觉还蛮有趣的。
” 3.拍球效应拍球时,用的力越大,球就跳的越高。
拍球效应的寓意就是:承受的压力越大,人的潜能发挥程度越高,反之,人的压力较轻,潜能发挥程度就较小。
恋爱小技巧心理学
![恋爱小技巧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2485fdf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5.png)
恋爱小技巧心理学
1.吊桥效应
“吊桥效应”可以激励我们在和喜欢的人相处时,去尽可能多的遇到类似的情况。
2.霍桑效应
经常赞美对方,关注他,鼓励他,给他很大的信心,他也会更加努力变得更好,从而得到你更多的肯定和认可,你也会越来越满意。
3.首因效应
我们之前讲过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
说白了就是先入为主。
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虽然第一印象不一定正确,但是很重要,决定了你和对方是否有可能,以及以后的发展方向。
是成为情侣还是拿到好牌,取决于你的第一印象。
4.近因效应
如前所述,近因效应也很重要。
不同的是,近因效应是指当各种刺激出现时,我们印象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后来出现的刺激。
5、幸福递减定律
幸福递减定律是指相爱的时间越长,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就会对伴侣越不满,越抱怨,所以有七年之痒的说法。
6.沉没成本效应
沉没成本效应是指已经付出的无法收回的成本,如时间、金钱、精力等。
已经投入了这么多,现在停下来会很不甘心,所以有的人去不好的景点就会想着把他们都叫来。
如果生意不好,他们会想着投那么多钱,再试一次。
恋爱心理学的效应
![恋爱心理学的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aa0689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1d.png)
恋爱心理学的效应恋爱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的是人们在恋爱关系中的行为、想法和情感。
恋爱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普遍的情感体验,也是社会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恋爱心理学的效应对于理解人类的行为和情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恋爱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恋爱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当一个人处于恋爱状态时,会释放更多的幸福激素,导致情绪更加积极向上,对抗抑郁和焦虑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恋爱的甜蜜和幸福感可以改善个体的生活质量,增强自尊和自信心,从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其次,恋爱心理学的研究还揭示了恋爱对个体行为和决策的影响。
在恋爱关系中,个体的行为往往更倾向于为对方着想,表现出更多的包容和体谅。
恋爱的心理状态可以促使个体更加积极进取,为了自己和对方的未来努力奋斗。
此外,恋爱也会影响个体对风险和回报的认知和评估,使得个体更愿意为恋爱关系投入时间和精力,提高了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另外,恋爱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恋爱对个体的认知和情感有着深远的影响。
恋爱可以激发个体更加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喜悦、幸福、关爱等,使得个体对人际关系和情感联系产生更强的需求和依恋。
在恋爱过程中,个体会经历更多的情感波动和挑战,从而促使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形成更加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认知结构。
总的来说,恋爱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了恋爱对个体心理健康、行为决策和认知情感的多方面影响。
恋爱是人类重要的情感体验之一,能够激发个体积极向上的行为和情感,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和个体的成长。
因此,了解恋爱心理学的效应不仅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还可以指导个体更加健康地处理恋爱关系,提升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
1。
大学生恋爱心理
![大学生恋爱心理](https://img.taocdn.com/s3/m/a09ca30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0.png)
大学生的恋爱特征
1.恋爱行为公开化。在大学里由于受“没有谈过恋爱的大学是不完整的”不良思想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自入校起便积极投身于恋爱的浪潮中,而且越来越公开:教室、图书馆、餐厅、操场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一对一对的小情侣们,勾肩搭背、卿卿我我、旁若无人。
3.恋爱动机多样化。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们大 都有着强烈的与异性交往并与自己倾慕的异性谈恋爱的心理需求。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恋爱目的与动机并不是很清楚,且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部分学生的确是由于彼此的欣赏与爱慕才进入恋爱阶段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生理需求、消除寂寞或者是从众心理才涉足爱情的。
在感情中,随机奖励制十分适用,他每次约你出门,你都有求必应,时间久了他自然就会觉得约你见面毫无挑战性,产生懈怠心理;但你每次都不出门,他则会觉得毫无余地直接放弃;只要随机“答应”,才会让对方猜不透、摸不着,每次都抱着蠢蠢欲动的试探心理去约你,新鲜感会一直存在。
当在对对方情感基础相同的情况下,外在阻力越多。他们就对对方爱得越深。阻碍越多,感情越深。
2.恋爱过程“快餐化”。由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们思想不成熟、恋爱动机盲目、择偶对象标准不明确等原因,导致了原本温馨甜蜜的恋爱早早地宣告结束,甚至很小的矛盾都会导致彼此分手;恋爱时间长的一般可以维持一年以上,短的则最多一个学期,更有甚者,读了四年大学,恋爱的对象竟然比在校的学期数还要多,基本上是每个学期更换一个恋爱对象,真正做到了“新学期新对象”,在这部分学生看来不断更换恋爱对象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一种时尚,这种思想严重亵渎了爱情的真谛。
五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第一: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这是正确的恋爱观的至关重要的一条。但凡在爱情中能舍弃一切,舍弃这舍弃那的,这样的感情基本上都没有好结果。
情感交往中的心理学效应
![情感交往中的心理学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6c7737e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0.png)
情感交往中的心理学效应引言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情感交往在我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
情感交往涉及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如友谊、爱情、亲情等。
在这个文档中,我们将探讨情感交往中的一些心理学效应,以增加对人类情感关系的理解。
心理学效应1.亲和性效应亲和性效应指的是人们在情感交往中会倾向于与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建立联系。
这种效应可归因于认同感和相似性原则。
通过与相似的人互动,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从而提高我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2.巴尼斯效应巴尼斯效应指的是人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他人的表现。
如果我们期望某人对我们友好和善意,那么我们可能会对他人采取更积极的行为,这进而影响到他人对我们的反应。
这种心理学效应在情感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我们的行为和期望可以激发他人对我们的积极回应。
3.爱情荷尔蒙效应爱情荷尔蒙效应是指在情感交往中,人们身体产生的化学物质会影响我们的感觉和行为。
当人们投入到一段浓烈的爱情关系中时,荷尔蒙如催产素、血清素和多巴胺等会释放,从而增加我们的快乐感和幸福感。
这种效应使得情感交往对我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4.社会支持效应社会支持效应指的是在情感交往中,他人的支持和关怀对于我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有研究表明,情感交往中的社会支持可以减少焦虑与抑郁症状,增强我们的自尊心和自我效能感。
因此,寻求和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情感交往中的心理学效应对我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亲和性效应、巴尼斯效应、爱情荷尔蒙效应和社会支持效应等效应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情感关系,更好地培养和维护良好的情感交往。
通过加深对这些心理学效应的理解,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应对情感关系中的挑战,提高我们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简述恋爱中的心理效应
![简述恋爱中的心理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234fb9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f.png)
简述恋爱中的心理效应
恋爱中的心理效应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1. 幸福感增加:恋爱时,人会感到幸福和满足,因为与心爱的人在一起能够给予情感的满足和安全感。
2. 浪漫化:恋爱中的人会对爱情产生浪漫和理想化的想法,觉得对方是完美的,对爱情充满憧憬和幻想。
3. 亲密感增强:恋爱使得人们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加强彼此之间的亲密和依赖感。
4. 专注力提高:恋爱时,人们通常会对对方投入更多的关注和精力,忽视其他事物,专注于彼此。
5. 心理安慰:恋爱中的人会获得对方的支持和安慰,减轻心理压力和焦虑感。
6. 羡慕和嫉妒:恋爱中的人可能会对其他恋人羡慕和嫉妒,担心对方可能有其他的选择。
7. 焦虑和担心:恋爱中的人可能会感到焦虑和担心,担心对方是否真心对待自己,担心失去对方。
8. 自我成长:恋爱中,人们会体验到成熟和成长,学会理解和包容对方的不同,学会沟通和解决问题。
9. 厌倦和疲惫:恋爱中的人可能会在时间的推移中感到厌倦和疲惫,因为长期的相处可能会带来冲突和矛盾。
恋爱中的心理效应是多样的,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
而具体的心理效应还会受到个体差异、环境和关系阶段等因素的影响。
简述恋爱中的心理效应(最终版)
![简述恋爱中的心理效应(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fbce2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b.png)
简述恋爱中的心理效应(最终版)第一篇:简述恋爱中的心理效应(最终版)简述恋爱中的心理效应恋爱中有很多心理效应,如:吊桥效应、契可尼效应、黑暗效应、俄狄浦斯情结等。
以下针对我比较感兴趣的几个心理效应进行阐述:1.多看效应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参加实验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让他们观看。
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
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
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就越喜欢这张照片。
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
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这也如同现实生活中的办公室恋情,经常看的多了,接触的多了,自然会产生好感。
2.互补定律人与人在具体内容上能够互相满足,会产生强烈的人际间相互吸引,这就是互补定律。
研究表明,任何一个团体,全都是性格相近的人,那么和容易造成内部的不和谐,容易发生争执。
这就是因为性格相近的人需求类似,同时对一个事物产生需求的时候,大家就会产生利益冲突。
对于这个定律我认为电视剧《恶作剧之吻》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江直树是一个智商很高的人,任何事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都能处理的很好,而袁湘琴却是一个做事很马虎,智商也比较低,很多事都做不好的人,袁湘琴的出现让江直树的生活开始不受自己控制,但是这也正让他体会到了正常人的生活乐趣,而江直树对袁湘琴的帮助也让袁湘琴做了一个不错的自己,他们之间是互补的典型例子,这部电视剧也是一位日本漫画家根据自己的生活而作的,这位漫画家的丈夫就是一位像江直树一样智商很高的人,而作者本身就是像袁湘琴一样有点笨的女性。
剧中江直树对袁湘琴说:“老实说,自从你来了我们家以后,我的生活多了很多不确定性,意料之外的事情,似乎也变多了,这跟以前也完全不一样,感觉还蛮有趣的。
”3.拍球效应拍球时,用的力越大,球就跳的越高。
之四: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得心理学效应
![之四: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得心理学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2e187519c281e53a5802ff4b.png)
《公共心理学》教学活动记录表第 2 小组成员:罗艳君刘志明何琼昌李潘铭郭张飞黄永成黄军陆金成孔嘉豪第 4 次活动地点:学校时间:2011年11 月18 日●目的:因这个学期开学初我校有一名考研学生在与女友分手后跳楼自杀,为了较全面了解我校学生恋爱过程中感情心理的变化,我们选择了“分析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得心理效应”。
这个课题与我们大学生的生活很相近,并且我们全组同学对这个课题都相当感兴趣。
●形式:问卷调查。
我们小组对我们班50名同学进行了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从而能大致了解“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得心理效应”。
●结果:通过全组人员的努力,从设计调查问卷,再到上网查资料,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问卷的结果。
我们能概括“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的心理特点”有:自主性强、理想主义色彩浓厚;不愿意承担过多的责任和义务;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速度快、感情脆弱、易猜疑、嫉妒;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大学生恋爱过程中的心理效应”有以下几点:1.“光环效应”,热恋中得男女之间往往相互美化,相互吸引,双方都感到说不出来的顺眼和舒服。
我们发现:当一方对令一方有好感后,就会很难感觉到他/她的缺点存在,就像有一种光环在围绕着他,这种心理就是光环效应。
“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在相恋的时候,很难找到对方的缺点,认为他的一切都是好的,做的事都是对的,就连别人认为是缺点的地方,在对方看来也是无所谓,这就是种光环效应的表现。
2.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莎翁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几乎人尽皆知: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
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
心理学把这种爱情中的人儿“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现象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即,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这是有关爱情的一种“怪”现象。
这就是说外部干涉越强烈,反抗心理越重,相爱就越深,心理学家称之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恋爱必懂的100个心理学效应
![恋爱必懂的100个心理学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1dc1dfc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5.png)
恋爱必懂的100个心理学效应本文档将介绍100个与恋爱相关的心理学效应,帮助读者了解这些心理学原理对恋爱关系的影响。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效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恋爱中的互动、吸引力、情感和决策等方面。
在探索这些心理学效应时,我们将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不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
所有内容将以独立决策为基础,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让我们一起开始探索《恋爱必懂的100个心理学效应》!心理学效应是指人们在恋爱过程中常见的心理现象,这些现象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结论,并应用于实际情感交流中。
它们揭示了人类情感和行为的一些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恋爱中的各种情况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恋爱必懂的100个心理学效应,帮助恋爱中的人们更好地掌握心理学知识,改善人际关系,增进彼此的理解与沟通。
让我们一起开始探索《恋爱必懂的100个心理学效应》!心理学效应是指人们在恋爱过程中常见的心理现象,这些现象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结论,并应用于实际情感交流中。
它们揭示了人类情感和行为的一些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恋爱中的各种情况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恋爱必懂的100个心理学效应,帮助恋爱中的人们更好地掌握心理学知识,改善人际关系,增进彼此的理解与沟通。
心理学效应可以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情感激发效应:这类效应指的是情绪与情感对我们的思维与行为产生影响的现象。
例如,恐惧感会导致决策上的偏见,喜好感可能会影响对他人的评价等。
社会影响效应:这类效应涉及社会互动与群体行为对个体心理产生的影响。
例如,群体压力可能导致从众行为,社会认同可能改变我们的态度与信念等。
认知偏见效应:这类效应是指我们在处理信息和做决策时的心理偏向。
例如,我们可能倾向于记住独特或负面的信息,忽视正常或中性的信息等。
感知心理学效应:这类效应研究我们感知信息的方式对我们思维和判断的影响。
例如,颜色、形状和音调等因素可能引起不同的感知体验和认知处理。
记忆心理学效应:这类效应探讨记忆的构建、存储和检索过程对我们记忆能力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心理学》教学活动记录表
第 2 小组成员:罗艳君刘志明何琼昌李潘铭郭张飞黄永成黄军陆金成孔嘉豪
第 4 次活动地点:学校时间:2011年11 月18 日
●目的:因这个学期开学初我校有一名考研学生在与女友分手后跳楼自杀,为了较全面
了解我校学生恋爱过程中感情心理的变化,我们选择了“分析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得心理效应”。
这个课题与我们大学生的生活很相近,并且我们全组同学对这个课题都相当感兴趣。
●形式:问卷调查。
我们小组对我们班50名同学进行了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从而能大致了
解“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得心理效应”。
●结果:通过全组人员的努力,从设计调查问卷,再到上网查资料,根据问卷调查的结
果分析问卷的结果。
我们能概括“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的心理特点”有:
自主性强、理想主义色彩浓厚;不愿意承担过多的责任和义务;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速度快、感情脆弱、易猜疑、嫉妒;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
“大学生恋爱过程中的心理效应”有以下几点:
1.“光环效应”,热恋中得男女之间往往相互美化,相互吸引,双方都感到说不出来的顺眼和舒服。
我们发现:当一方对令一方有好感后,就会很难感觉到他/她的缺点存在,就像有一种光环在围绕着他,这种心理就是光环效应。
“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在相恋的时候,很难找到对方的缺点,认为他的一切都是好的,做的事都是对的,就连别人认为是缺点的地方,在对方看来也是无所谓,这就是种光环效应的表现。
2.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莎翁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几乎人尽皆知: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
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
心理学把这种爱情中的人儿“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现象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即,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这是有关爱情的一种“怪”现象。
这就是说外部干涉越强烈,反抗心理越重,相爱就越深,心理学家称之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我们发现很多情侣在父母反对的情况下却依然牵手至今,在生活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也能以“有情饮水饱”相拥至今。
另外,我们发现“大学生恋爱过程中的表现”还有:
1.“爱在心头难出口”,爱情发展到这个时候,往往是很含蓄,隐蔽的:言辞含蓄而富有诗意,行为隐蔽而富有德行,言谈、举止、月光、表情、行为都体现了一个“爱”字,作为女性,往往希望对方能主动对自己说出“我爱你”三个字,但男性一般更愿意已实际的行动来表达他们的爱意。
我们调查发现,也许现在时代进步了,大学生的心智也比较开放。
从调查结果我们看出,很多恋爱中得男女都比较愿意对对方说出“我爱你”。
2.“吃醋”是爱人的典型表现之一,体现了他们对意中人的专一挚求、忠贞不渝的心理特点,两人的世界且容第三者介入。
要知道爱情是专一的,友谊都是宽容的,要尊重对方人格,允许对方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
我们调查发现,恋爱双方一般都不想自己的恋人与异性有过多亲密接触。
当看到恋人与异性有较亲密接触时,另一方往往会有“吃醋”现象。
3.“波粒二象性”,能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变化很大,热的时候可达到白热化、冷的时候又连小龙女也比不上。
我们调查发现,恋爱中情侣都会有时候情绪特别低落或者高涨,情绪波动较大!
结论:恋爱是美好的!如果我们在恋爱过程中了解知道其心理学效应,相信我们能更好地与恋人相处,更能将感情持续下去,而不是“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局面!
小组分工:
调查问卷设计者:罗艳君
收集查找资料:刘志明孔嘉豪
进行问卷调查工作:李潘铭郭张飞黄永成
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黄军陆金成何琼昌
记录人:罗艳君分析大学生恋爱过程中的心理效应的调查问卷
1.你的性别是:()
A.男
B.女
2.请问你现在处于恋爱状态吗?()
A.是
B.否
3.你觉得恋爱的人应该()
A.天天在一起
B.隔上一,两天在一起一周见上两三次
4.你在谈恋爱之后,学习成绩()
A.进步了
B.退步了
C.没有明显的变化
D.产生的影响难以确定
5..谈恋爱后,你是如何分配你的学习时间的:
A.经常两人一齐去学习
B.把自己的学习时间缩短,用于与对方相处
C.与以前差不多
D.延长自己的学习时间,不想让谈恋爱而影响了学习成绩 E其他
6..在上课时,你会因为恋爱的关系有迟到、早退或缺课的现象吗?
A.经常
B.偶尔
C.极少
D.没有
7.会不会为了对方,而比以前更注重衣着打扮了?
A.会
B.不会
8.当看到自己的恋人和别的异性在一起,会不会生气或者心里别扭?
A.会
B. 不会
9.谈恋爱后,生活花费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A.花费比以前多了很多
B.比以前花费多了
C.差不多
D.比以前花费少了
10.当为恋人花钱消费时,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A.为了恋人开心
B.单纯想为他好
C.其他
11.和恋人有意见不合,争吵后会不会整天闷闷不乐?
A.会
B.不会
12.你的情绪会因为谈恋爱而变得比以前波动、多变吗?具体情况如何?
A.会。
比较容易动怒
B.会。
对对方的语言、表情、态度等常常很敏感
C.会。
很容易大喜大悲
D.不会。
心态保持得挺平静
E.其他
13.如果与对方发生很大的争吵,很受伤害;或者对方跟你说分手,你会产生轻生心理吗?
A.会
B.不会
14.你的注意力会因为对方变得不那么集中吗?
A.经常
B.偶尔
C.不会
15.在恋爱过程中你是否愿意经常对对方说“我爱你”?
A.是
B.不会 C,偶尔会说
主观题:.恋爱过程中对你生活、学习、工作、思想哪一方面的影响最大?具体表现是什么?
问卷设计者:罗艳君调查员:全体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