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其可能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6- 07- 23; 修订日期: 2007- 01- 13 基金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编号: 20060390511) 。 作者简介: 刘玉杰, 男, 河北河间人, 博士后, 主要从事草地资源、草地生态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 封志明, E- mail : fengzm@ igsnrr. ac. cn
1957 1969~ 1971
17 7501 0 )
3011 7
23 5021 0 ) 2811 7
各时段、典型年份中国粮食生产南北格局的变化
1979~ 1981 32 59010 9 088 32919
1984
40 73110 ) 39013
1989~ 1991 42 9701 0 10 380 3761 0
2561 8
12 2701 0 521 2 )
2771 6
17 17110 5217 5319 32813
22 30810 5418 ) 40715
24 1511 0 561 2 671 3
4001 6
31 0821 0 601 7 )
4761 1
27 95510 5819 8511
42114
28 8411 0 611 4 )
关键词: 农业地理学; 粮食生产区域格局; 变化; 影响
1949 年以来, 中国的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美国学者莱斯特#布 朗( Lester R. Brown) 在 1995 年 出版的5谁来 养活中 国人6一书中指出: 据日本、韩国和台湾省的经验, 中 国大陆工业化过程中耕地、灌溉水等农业自然资源 被越来越多的占用将导致其粮食生产能力下降, 粮 食产需之间将出现巨大缺口。1998 年以来, 布朗先 后发表了/ 中 国的水 资源短 缺将动 摇世界 粮食 安 全0、/ 中 国地 下水水 位下降 可能导 致各地 粮价 上 涨0、/ 水资源短缺威胁到中国的粮食安全0等一系列 文章[ 1, 2] , 对中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 注。可见, 中国的粮食问题实质上是耕地、灌溉水等 水土资源的短缺及其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 主要 表现为南方水资源丰富而耕地资源短缺, 北方恰好 相反。近 30 年来, 伴随着全 国粮食增 产地域的 变 化, 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已悄然改变。尽管中国粮 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有其合 理性, 但从区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来说又是 否经济呢? 换句话说, 这种变化是否会加剧区域水 土资源不平衡的矛盾? 基于此, 本文试图对中国粮 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其可能影响与应对策略等 一系列问题做出回答。
粮食生 产区域
全国
粮食总产量 ( @ 104t)
各时期、各分区对 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 % )
1969~ 1971
1970~ 1980
1980~ 1990
1990~ 2000
23 50119
1001 0
1001 0
10010
人均粮食 占有量( kg) 1969~ 1971
2811 7
各时期、各分区 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 kg)
东南诸河区
184310
71 1
珠江区
227017
71 0
西南诸河区
70315
21 2
南方合计
1123115
461 1
191 7

3119
61 9
514
41 3
011
311 6
4219
41 7
418
671 3
8511
241 3
1113
21 3
- 1010
41 3
318
11 9
919
321 7
1419
3241 3 2441 6 2541 9 2731 8 2661 0 2771 6 2961 9 2861 2 2971 2 2651 1 2921 9
29 卷第 2 期 2007 年 3 月
文章编号: 1007- 7588( 2007) 02- 0008- 07
资源科学 RESOURCES SCIENCE
Vol. 29, No. 2 Mar. , 2007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其可能影响
刘玉杰1, 杨艳昭2, 封志明2
( 11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北京 100094; 2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421 2 381 3 371 1 671 8 - 31 2 501 8 551 7 461 0 141 4
41 4 421 0
1281 7 461 8 251 5 661 7 771 8 721 3 431 7
- 121 1 - 111 8
111 2 201 2
741 3 - 81 7 - 331 7
1999 年~ 2001 年等时 段粮食生产指标的平均值来 替代 1970 年、1980 年、1990 年 和 2000 年等典 型年 份, 通过分析各相邻时段、各分区粮食生产关键指标 的变化来揭示 70 年代、80 年代和 90 年代中国粮食 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
图 1 中国粮食生产分区 Fig. 1 Subarea of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2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 从 / 南粮北运0到/ 北粮南运0
1957 年我国南方的粮食产量略高于北方, 大致 是 51% 对 49% , 但 人均 占 有量 差异 较大, 大 致 是 54% 对 46% , 我国 粮食生产的南北格局是/ 南 粮北 运0。70 年代初以来, 上述格局发生了明显 的变化 ( 表 1) 。具体表现为: 北方对全国粮食总产 的贡献 率已由 70 年代初的 5212% 上 升到 2000 年代初 的 5819% , 与此同时, 北方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则 由 5319% 迅速升高到 8511% 。80 年代以前, 北方的 人均粮食占有量与南方差距逐渐缩小, 并于 80 年代 中期超过南方, 之后, 南方的人均粮食占 有量由 80 年代中期的 38112kg 下滑到 2000 年代初的 32810kg,
鉴于水资源短缺对粮食生产的制约, 全国粮食 生产分区的划分以全国水资源一级分区为蓝本并且 在命名上沿袭水资源一级分区的名称, 但是两者存 在着一些差异。这是因为本研究的基础数据多是省 级行政区的汇总结果, 然而内蒙古、河北和安徽等许 多省份均横跨多个水资源一级分区, 为了保持资料 的完整性, 综合考虑各省份的国土面积、粮食产量、
1998
51 2301 0 )
4101 6
1999~ 2001 47 44010 4 470 37414
2004
46 9471 0 )
3611 2
北方
粮食总产量( @ 104t ) 对全国粮食总产的贡献率( % ) 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 % ) 人均粮食占有量( kg)
8 7261 0 491 2 )
29 卷第 2 期
刘玉杰等: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其可能影响
9
水资源量以及用水量等在相关一级流域内的分布情 况, 将全省完整的划归为某一个粮食生产分区, 划分 结果见图 1( 注: 上海市划归为长江区) 。为 了减少 短期内粮食生产波动对整体规律的干扰, 选择 1969 年~ 1971 年、1979 年~ 1981 年、1989 年~ 1991 年和
1970~ 1980 1980~ 1990 1990~ 2000
481 3
461 0
- 11 6
松辽河区
2 90915
111 5
滦海河区
1 46012
51 2
黄河区
1 22714
41 8
淮河区
5 91515
301 5
内陆河区
75718
21 0
北方合计
12 27014
531 9
长江区
6 41413
291 7
1 研究方法
从国家统计局、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统计局编 辑的统计年鉴、历史统计资料和国家水利部出版的 5中国水资源公报6中选取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 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田有 效灌溉面积、化肥使用量、人口、水资源总量和总用 水量 等粮 食生 产 相关 指 标作 为 本研 究 的 基础 数 据[ 3~ 7] 。数据的处理方法是首先将全国划分为若干 个粮食生产分区, 其次将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历年 的粮食生产的基础数据按照所属粮食生产分区进行 重新汇总, 最后由此派生出各时段、各粮食生产分区 的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 以下简称粮食播种面积) 、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 ( 以下简称粮食单产) 、农作物有效灌溉面积( 以下简 称灌溉面积) 和单位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 以下简称 化肥使用量) 等生产指标的变化量和变化率。
4241 2
南方
粮食总产量( @ 104t ) 对全国粮食总产的贡献率( % ) 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 % ) 人均粮食占有量( kg)
9 0241 2 501 8 )
3041 0
11 2321 0 471 8 )
2921 9
15 41910 4713 4611 33419
18 42310 4512 ) 38112
摘 要: 研究发现, 全国主要的粮食调出区已由 1970 年代初的松辽河区、长江区、珠江区和东南诸河区转移、集 中到 2000 年代初的松辽河区和淮 河区, 传统的/ 南粮北 运0 的粮食 生产格局 已为/ 北粮 南运0 所 取代。90 年代松 辽 河区成为全国 粮食增产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耕地面 积的 增加导 致粮 食播 种面积 扩大, 淮 河区则 是由 于灌溉 面积 扩 大、化肥使用量增加导致其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 。全国粮 食生产重心的/ 北移0 加剧了北方 天然草地 资源的大规 模 开垦 和水资源的过度开采, 可能引发严重的生态问 题。应对策 略是充 分挖掘 南方地 区的粮 食生产 潜力, 提高其 满 足自身粮食需求的自给能力, 从而减轻/ 北粮南运0带来的 北方地区的资源环境压力。
南方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与北方的差距在 2004 年扩 大到 12914kg, 2000 年代初仍有 9314kg。由此可见, 传统的/ 南粮北运0的粮食生产格局已经为/ 北粮南 运0 所取 代。
70 年代初以来, 各粮食生产分区对全国粮食增 产的贡献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等关键指标的变化可 以反映出 中国粮 食生 产区域 格局的 变化规 律( 表 2) 。70 年代初, 除松辽河区和西南诸 河区外, 北方 其它各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 南方恰好相反。70 年代, 除内陆河区 外, 全国其它 各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均有提高。70 年代末, 北方的 淮河区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南方的 珠江区却跌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
90 年代, 北方的松辽河区、淮河区和南 方的西 南诸河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人均粮食占有 量均有较大幅度提高, 而其它各区人均粮食占有量 均有下降, 其中东南诸河区的粮食总产量也出现下 降。90 年代末, 长江区的人均粮食占有量跌至全国
18 8181 0 431 8 321 7
3551 1
20 1471 0 391 3 )
3471 4
19 48510 4111 1419
32810
18 1061 0 381 6 )
2941 8
表 2 不同时期各粮食 生产分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及其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变化 Table 2 Changes of percentage to countrywide gain in grain production and grain output per capita of each grain production subarea in different periods
80 年代, 除黄河区外, 北方其它各区对全国粮
10
资源科学
29 卷第 2 期
表 1 中国粮食生产南北格局的变化 Table 1 Changes of southern- northern regional patterns of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产区
项目
全国
粮食总产量( @ 104t ) 比上一时期增产量( @ 104t ) 人均粮食占有量( kg)
261 7 - 71 4
201 8 - 161 4 - 821 6 - 361 2
611 8 - 271 1
食增产的贡献率均高于 70 年代, 而南方恰好相反。 各分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的增长幅度以内陆河 区最大, 其次是松辽河区, 而减少幅度以东南诸河区 最大, 其次是珠江区。80 年代, 北方各区人 均粮食 占有量均有提高, 而南方的东南诸河区、珠江区人均 粮食占有量却出现下降。80 年代末, 东南诸河区的 人均粮食占有量跌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