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变异性分析与麻醉深度监测

合集下载

全身麻醉痛反应监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痛反应监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结
▪ 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痛反应监测是较新的研究领域,随着医学技术的进 步,对临床麻醉的要求必然会进一步提高,精准镇痛的实现需要成熟可 靠的痛反应监测技术。在一定条件下,现有的痛反应监测指标与痛反应 变化的相关性,使其有望能比血压、心率更好地指导镇痛,但对于各个 痛反应监测指标的研究总体上尚未形成定论。由于采集和分析方法存在 局限性,以下问题亟待解决:对不同类型伤害性刺激的敏感度是否相同, 不同手术部位的痛反应测量是否一致,患者个体差异(年龄、血管硬化、 神经功能异常等)对监测的影响程度,血管活性药物对测量的影响。综 上所述,目前对于全身麻醉术中痛反应的监测,在一定条件下,一部分 可以实现,理想的痛反应监测指标尚需进一步探索。
基于分析末梢循环的监测指标
2、灌注指数(PI) ▪ PPG波形可反映交感神经张力的变化,但无法对痛反应进行量化监测。
PI是PPG的一种分析方法,光电探头检测的PPG波形由两部分组成: ①搏动性组织(变化着的小动脉血)吸收的光量称搏动性信号(AC), 与动脉血容量的波动有关。 ②非搏动性组织(静脉血、肌肉和其他组织)吸收的光量称非搏动性信号 (DC),常保持相对恒定,PI=AC/DC×100%。镇痛不足时,交感神经 活动增强,血管收缩,导致AC减弱,PI值变小,故PI值越大表示镇痛越 充分,PI值越小表示镇痛越不足。
基于分析瞳孔的监测指标
▪ 基于分析瞳孔的监测指标为瞳孔疼痛指数(PPI),通过瞳孔直径 的变化和瞳孔对光反射的不稳定性评估痛反应。PPI是通过监测仪 监测瞳孔直径,同时将100 Hz的电刺激作用于前臂,调整电流由 10~60 mA逐渐增大,直至瞳孔直径增幅超过基准值的13%,然 后把记录到的电流值进行量化后,得到数值1~9,PPI值越大表示 痛反应越强烈,当PPI值>4时表示镇痛不足。

心率变异性指标与AEPI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相关性

心率变异性指标与AEPI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相关性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连续心搏间期的瞬时微小涨落,反映中枢及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节律的调节,已成为评估自主神经功能最好的无创指标[1]。

本研究观察在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深度监测中,反映迷走神经功能的HRV指标如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高频成分(HF)、散点图短轴(S D1)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的变化及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全麻手术患者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8~69岁;体质量46~96kg。

患者术前无心血管疾病、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及听力障碍等基础性疾病。

1.2麻醉方法麻醉前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2mg/kg、阿托品0.01mg/kg。

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5~0.1mg/kg、芬太尼2μg/ kg、丙泊酚1~2mg/kg及维库溴铵0.1mg/kg。

气管插管后机械控制通气呼吸频率(RR)12次/分钟,潮气量(VT)8~10m L/kg,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2)在30~35mm H g(1mmHg=0.133kPa)。

麻醉维持:静脉靶控滴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5μg/m 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3~6ng/m L;持续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为0.6~1.0最小肺泡有效浓度(MAC);根据监测指标及气道压力追加维库溴铵,手术结束前30min停用维库溴铵。

1.3观察指标患者取平卧位,测定麻醉诱导前(T0)、诱导插管(T1)、术中(T2)、停药后(T3)各5min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听觉诱导电位指数(AAI)、RMSSD、HF、SD1等。

采用Demeter A-line麻醉深度检测仪(丹麦制造)记录AAI值,采用自制心电信号采集分析系统计算HRV指标[2]。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数据以x±s 表示,同一指标各时间点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同指标间进行线性相关回归分析。

心率变异性的临床意义:心率变异性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心率变异性的临床意义:心率变异性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心率变异性的临床意义:心率变异性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引言大家好!在临床医学领域,心率变异性是一个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概念。

它可以用来评估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和自主神经调节的功能。

随着心率变异性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其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率变异性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希望能为大家带来新的启示。

什么是心率变异性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心率在时间上的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心脏搏动之间的间隔时间不是固定的,而是会有一定的波动。

这种波动反映了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起搏频率进行调节的能力。

心率变异性和健康心率变异性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心率变异性较高的人通常具有更好的心血管健康状况和较低的死亡风险。

这是因为心率变异性的增加反映了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它能够在体内维持稳定的心血管环境,有助于调节血压、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等重要生理过程。

因此,心率变异性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生理指标,用于评估个体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心率变异性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当前主要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心率变异性的改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往往较低,而心率变异性较低又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通过监测和分析心率变异性,可以及早发现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心率变异性与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生理反应。

对于应激反应的调节能力,心率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心率变异性较低的人更容易出现应激反应过度,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因此,通过分析心率变异性,可以评估人体的应激反应水平,有助于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预防和减轻应激对心血管健康的不利影响。

心率变异性的应用价值心率变异性不仅在临床医学中有重要意义,而且在运动科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麻醉深度监测

麻醉深度监测

麻醉深度监测的进展和展望岳云作为一个医学分支学科,麻醉学在经历了150多年的迅猛发展后,学科的最基本问题仍未解决。

这个基本问题就是全身麻醉深度的定义和监测。

正是由于这个基本问题的悬而未决,才导致术中知晓(awareness)这一严重的全麻并发症伴随着麻醉学的发展历程,始终困扰着历代麻醉医师。

在肌肉松弛药临床应用以前,麻醉医师常担心麻醉偏深带来危险。

肌肉松弛药的临床应用以后,全身麻醉趋于偏浅,麻醉医师常常担心麻醉偏浅,带来术中知晓等并发症。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增高,人们不仅仅要求麻醉医师在全身麻醉中能保证患者意识消失、无痛、肌松、避免术中知晓等并发症,还要求能精确地给予适量麻醉药物,避免昂贵麻醉药品的浪费,减少麻醉后恢复室的滞留时间或出院时间,从而控制医疗成本。

这使得麻醉医师麻醉中既不能少给药也不能多给药,处于两难境地。

可见全身麻醉深度的精确的监测和判断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深度的定义全身麻醉和麻醉深度的定义是麻醉学领域里争议较多,富有情感色彩和主观性的一个题目。

近年来,许多学者从历史的、临床的、科学的、理论的和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思辩,使我们对该问题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定义全身麻醉和麻醉深度必须先了解与全麻相关的主要生理过程。

(一)全身麻醉相关的主要生理过程1.记忆(memory)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以及再认或回忆。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记忆就是对输入的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

记忆的形成涉及许多脑区包括海马、杏仁核、前额叶和其它感觉和运动皮层。

麻醉药物可以影响上述一些或全部区域导致遗忘(amnesia)。

通常讨论的与麻醉有关的记忆是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是个体需要有意识地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表现出的记忆,它所涉及到的是被试者明确地意识到的,并能提取出来的信息,被试者能回忆起一些特定的事件如一场足球赛或他的婚礼日等。

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其特点是人们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也没有下意识地提取这种记忆,但它却在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表现出来,诸如残词补全、词干补笔、词汇判断等。

心率变异性分析在老年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心率变异性分析在老年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心率变异性分析在老年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摘要:为提高老年临床麻醉安全性,促进科学麻醉,本文分析了实施心率变异性分析的必要性,简要阐述了此种分析的常见实施手段,并且重点阐述了应用此种分析进行麻醉深度监测、心血管异常预测以及药理分析的常见临床方法。

关键词:麻醉;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心血管事件;麻醉风险控制前言:临床麻醉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到手术刺激因素与麻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老年患者,通常存在多种基础性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这些心血管疾病导致麻醉风险提升。

老年患者麻醉用药时,常见药物不耐受,出现显著的迷走神经增强反应,引起心率异常,对于安全麻醉和手术存在消极影响。

1心率变异性分析的应用价值心率变异性即心跳周期过程中发生的逐次差异性变化,通过分析此种变化特点可了解患者机体心血管系统受到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作用,从而评估心血管状态,防控相关疾病。

相关研究认为,心率变异性分析在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防控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1]。

该指标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管理等多种临床管理中。

通过此种分析,可有效预测心率变异性、心梗以及高血压等。

不同心血管疾病的心率变异性特点存在显著差异。

心脏自主神经调控是心率变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利用心率变异性分析手段可对麻醉相关影响进行定量评估,从而动态检测麻醉深度。

分析心率变异性对麻醉药物药理分析、促进患者预后也有积极意义。

2常见应用方法在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时,重点是观察心动周期变异情况。

当前常用分析方法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以及非线性分析等。

其中频域分析是麻醉科常见分析方法,在此种分析中,以5min频域分析为主,采用此种分析方法可深入评价单一神经损伤程度,以及评价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张力与均衡性差异等,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影响心率变异性的因素众多,其中不仅包括环境因素和性别因素,而且受到年龄因素影响,在分析心率变异性时,通过静态仰卧5min进行频率带检测,机体血压调节和低频带存在相关性,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均对其产生影响。

麻醉深度监测

麻醉深度监测

脑电双频指数(BIS)
疼痛评估
通过测量大脑电活动的变化,评估患者的 意识状态和麻醉深度。
对于术后疼痛的评估,可以采用视觉模拟评 分(VAS)和数字疼痛评分(NRS)等方法。
监测设备与仪器
麻醉气体分析仪
用于监测麻醉气体浓 度的设备,包括吸入 和呼出气体分析仪。
生理参数监测仪
用于监测心电图、血 压、心率、呼吸频率 等生理指标的设备。
药理学基础
药物作用机制
麻醉药物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神经系统的受体结合,发挥抑制作用。了 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助于理解麻醉深度的变化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药物动力学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会影响其在体内的浓度和作用时间。 了解药物动力学有助于预测麻醉深度的变化和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生理反应与监测
监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无创监测技术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
研究和发展无创的监测技术,避免对 患者的创伤和并发症,提高监测的安 全性和可靠性。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监测 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自动化和 智能化的麻醉深度监测和管理。
多模态监测技术
结合多种生理信号和参数,如脑电、 肌电、体温等,进行多模态监测和分 析,提高对麻醉深度的全面了解。
循环系统
在麻醉过程中,循环系统的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 影响,如心率、血压和心输出量等指标的变化可 以反映麻醉深度的变化。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功能也受到麻醉药物的抑制,如呼吸 频率、潮气量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可以反 映麻醉深度的变化。
麻醉深度监测的挑战与解决
04
方案
监测准确性的提高
01 准确识别麻醉深度
麻醉深度监测
目录

心率变异性指标与AEPI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相关性

心率变异性指标与AEPI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相关性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连续心搏间期的瞬时微小涨落,反映中枢及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节律的调节,已成为评估自主神经功能最好的无创指标[1]。

本研究观察在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深度监测中,反映迷走神经功能的HRV指标如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高频成分(HF)、散点图短轴(S D1)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的变化及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全麻手术患者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8~69岁;体质量46~96kg。

患者术前无心血管疾病、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及听力障碍等基础性疾病。

1.2麻醉方法麻醉前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2mg/kg、阿托品0.01mg/kg。

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5~0.1mg/kg、芬太尼2μg/ kg、丙泊酚1~2mg/kg及维库溴铵0.1mg/kg。

气管插管后机械控制通气呼吸频率(RR)12次/分钟,潮气量(VT)8~10m L/kg,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2)在30~35mm H g(1mmHg=0.133kPa)。

麻醉维持:静脉靶控滴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5μg/m 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3~6ng/m L;持续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为0.6~1.0最小肺泡有效浓度(MAC);根据监测指标及气道压力追加维库溴铵,手术结束前30min停用维库溴铵。

1.3观察指标患者取平卧位,测定麻醉诱导前(T0)、诱导插管(T1)、术中(T2)、停药后(T3)各5min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听觉诱导电位指数(AAI)、RMSSD、HF、SD1等。

采用Demeter A-line麻醉深度检测仪(丹麦制造)记录AAI值,采用自制心电信号采集分析系统计算HRV指标[2]。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数据以x±s 表示,同一指标各时间点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同指标间进行线性相关回归分析。

麻醉深度指数在全麻手术期间麻醉深度监测的应用价值

麻醉深度指数在全麻手术期间麻醉深度监测的应用价值

麻醉深度指数在全麻手术期间麻醉深度监测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对麻醉深度指数(CSI)在全麻手术期间麻醉深度监测的应用价值进行评测。

方法:ASAⅠ或Ⅱ级患者共44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各22例患者。

试验组患者调节麻药的剂量参考CSI进行改变,对照组患者则按照临床麻醉药物使用的经验进行调节。

对患者的心电图、心率、舒张压、收缩压、SPO2以及CSI进行常规监测;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计算CSI对于OAA/S的等级相关系数。

结果:经过统计分析,试验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与统计学意义相符(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CSI与OAA/S评分具有明显的等级相关性。

结论:麻醉深度指数(CSI)应用于全麻手术期间的麻醉深度监测具有理想的效果,有利于帮助麻醉医师判断患者全麻的深度,指导麻醉用药。

【关键词】麻醉深度指数;全麻手术;监测【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0-0236-02麻醉深度指数(CSI),是指反映患者麻醉深度的一项监测指标,对于帮助麻醉医师判断患者麻醉的深度、指导麻醉用药、确保患者安全以及降低麻醉风险等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我院就麻醉深度指数(CSI)应用于全麻手术患者手术期间麻醉深度监测的价值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现对本次研究作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ASAⅠ或Ⅱ级患者共44例,年龄20~65岁,平均(46.25±4.38)岁,男女患者分别为23例、21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各22例患者。

试验组患者中年龄最大者为65岁,最小者为22岁,平均(47.10±4.24)岁,男女患者分别为11例、11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最大者为65岁,最小者为20岁,平均(46.02±4.41)岁,男女患者分别为12例、10例。

麻醉深度

麻醉深度

麻醉深度及其监测——如何改进我们的麻醉?有关麻醉深度及其监测,近年研究日益深入,新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层出不穷,使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本文根据这些新的认识,重点讨论我们面临的困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关于麻醉深度笔者在数年前曾提出麻醉深度可从哲学层面和临床麻醉层面两个层面去认识的观点。

从哲学层面上说,只要是通过使用药物,使意识达到可逆性的消失程度,即已进入麻醉状态。

虽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在意识消失和内隐记忆消失之间仍然有一段距离(即仍有麻醉深度的变化),但从哲学抽象的角度来说,意识消失和外显记忆、内隐记忆消失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哲学概念,而后者是科学概念。

就意识而言,外显记忆的消失表明意识已丧失,即患者苏醒后已无法清晰回忆在麻醉期间所感受的刺激。

他(她)们的大脑无法对所受到的刺激进行加工和储存,也无法在事后对这些刺激进行提取和复述。

内隐记忆所反映的是大脑皮层下加工的感受和记忆,事后所能重现的也以躯体和植物神经系统反应为主,仍然可以认为是无意识的产物。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认为,意识消失就是全身麻醉的开始,意识恢复就是全身麻醉的结束。

因而无所谓深度与否。

但是,哲学层面的麻醉不代表可以完成手术。

因为手术所带来的强烈刺激,使得患者产生:1、逃避反射:表现为体动、挣扎;2、以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要表现的倔强状态:出汗、流泪、血压升高、心跳加快;3、以神经-内分泌轴为主的长时程反应:包括各种应激激素的释放和血管活性因子的释放。

这些表现从根本上说反映患者感受到了“疼痛”。

但是,如果患者已无意识存在,则这些在别人眼里所看到的“痛苦”,并不代表患者本人主观感受到了“痛苦”,而只是患者的身体感受到了“疼痛”,只是患者身体的反应而已。

这些反应从根本上说对患者是有害的,必须加以适当的抑制。

由此带来了临床上的麻醉深度问题。

以吸入麻醉药的经典理论MAC为例:1MAC表示50%的患者对切皮刺激发生体动反应时的肺泡气麻醉药物的浓度;而只要0.6MAC患者意识就已经消失;但要使95%的患者对切皮刺激无反应,则需要1.2~1.3MAC;而要完全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则需要 1.7MAC。

关于麻醉期心率变异性的分析与探讨

关于麻醉期心率变异性的分析与探讨

图 2 小波分 解麻 醉期 HR 信号 V
3 结 论
本 文就 麻醉 期心率 变异 性展 开 了分 析 与探 讨 , 主要 就 是 针对 麻 醉 期 心率 变 异性 的分 析展开 的 , 主要 是关 于 HR 信 号 的分 形 维数 分 析 , 有 V 还 对 于信 号的分 解 和对其 复杂 性进行 的 分析 。最后 利用 小 波变换 对 于麻 醉 期 HR V信 号进 行 了分解 , 行 了详细 的分 析与介 绍 。 进
个过 程 中 , 学生 始终 是主 体 , 在解 决 问 题 的过 程 中 , 个 学生 都 体 会 着不 每 同 的学 习滋 味 , 也相互 分 享着 收 获 的果 实 。经 过 了 问题 解 决 、 作 学 习 、 合 批判 性思 维 的学 习过程 , 学生 收获 的不 仅仅 是一 门学 科的 系统 知识 、 正确 表述所 学 内容 的表 达能 力 , 更重 要 的是 形成 了解 决 问题的 技能 、 展 了高 发 层次 的思 维能 力 、 培养 了 团队合 作 与沟 通交 流的 能力 、 握 了获取 和 评价 掌 信息 的能 力 、 练 了刻 苦 钻研 的 意志 、 炼 了 自主学 习 和 终 身学 习 的能 磨 锻 力 , 渐形 成学 习的迁 移 能力 , 逐 因此 P L中学 生 将 是学 习 过 程 中 最 大 的 B 受益 者 。在 每一次 课程 结束 前 , 师 除 了进 行 总 结 之外 , 教 还应 查 缺 补 漏 , 将本 学 时中没 有涵 盖 的知识 点 补充 上 。既 保 证 实验 教 学 内容 全 面 系 统 , 又极 大 的鼓舞 了学 生 自主学 习 的热情 , 培养 了学 生 问题解决 、 合作 学 习 的 能力 , 造 了具有 批判 性 思维 的学 生 。应用 P L教 学 法不 仅 提高 教 学质 创 B

心率变异性Poincare散点图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对麻醉深度监测的相关性

心率变异性Poincare散点图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对麻醉深度监测的相关性

心率变异性是指连续心搏间瞬时心率的微小涨落,是窦房结受自主神经作用的结果。

HRV可定量评估麻醉及手术刺激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1]。

散点图短轴(SD1)指Poincare散点图[2]中所有的点在X=-Y方向上投影值的均方根,表示散点图在短轴方向的离散程度[3];散点图长轴(SD2)是Poincare散点图中所有的点在X=Y方向上投影值的均方根,表示散点图在长轴方向的离散程度。

本研究旨在观察围术期患者的散点图分析指标SD1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变化,探讨在静吸复合全麻中应用SD1监测麻醉深度与AAI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全身麻醉手术患者3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

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8~69岁,体质量46~96kg。

患者术前无心血管疾病、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及听力障碍等基础性疾病。

1.2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后开放下肢静脉,连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和AAI。

诱导前30分钟肌内注射咪达唑仑0.05~0.10mg/kg和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

给予咪达唑仑0.1mg/kg、哌氟合剂(哌替啶1mg/kg、氟哌利多0.05mg/kg)、依托咪酯0.3mg/kg、罗库溴铵0.05~0.10 mg/kg行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呼吸频率12次/分。

潮气量8~10m L/kg。

麻醉维持采用靶控持续输注丙泊酚,同时给予异氟醚吸入,根据手术需要适当给予芬太尼、维库溴铵等药物。

1.3观察指标患者取平卧位,测定手术前1天(T1)、麻醉诱导前(T2)、诱导插管(T3)、术中(T4)、苏醒时(T5)、术后1天(T6)的HR、平均动脉压(MAP)和SD1、SD2。

采用Demeter A-line麻醉深度检测仪(丹麦制造)记录T2~T5时的AAI值,采用自制心电信号采集分析系统计算HRV指标。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全部数据采用x±s表示,同一指标各时间点比较用配对t检验,AAI与SD1采用线性相关回归分析。

麻醉监测指南

麻醉监测指南

听觉诱发电位
总结词
听觉诱发电位是一种通过刺激听觉系统 并记录其电生理反应来评估麻醉深度的 监测方法。
VS
详细描述
听觉诱发电位是一种客观、无创的监测方 法,通过声音刺激引发听觉神经系统的电 生理反应,能够反映大脑对声音刺激的处 理能力。该方法能够监测用量,确保手 术过程中的安全。
麻醉医师的培训和资质认证
麻醉医师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麻醉监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 技能。
麻醉医师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认证,以确保其具备从事麻醉监 测工作的资格。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提高手术效果
准确的监测有助于医生 准确判断手术进程,提 高手术的精准性和效果

减少并发症
及时发现和处理围手术 期并发症,降低患者术
后并发症的风险。
监测设备和技术
血压监测
包括无创和有创血 压监测,用于评估 患者的循环功能。
血氧饱和度监测
监测患者的氧合状 态,预防缺氧和低 氧血症。
呼吸监测
包括呼吸频率、潮 气量、分钟通气量 等指标的监测。
肌电诱发电位
总结词
肌电诱发电位是一种通过监测肌肉电活动的变化来评估麻醉深度的监测方法。
详细描述
肌电诱发电位是一种无创、连续的监测方法,通过记录肌肉的电活动变化,能够反映大脑对运动的控 制能力。该方法能够监测麻醉深度和镇静水平,有助于及时发现麻醉过深或过浅的情况,从而调整麻 醉药物的用量,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特殊手术的特殊监测
总结词
对于某些特殊手术,如心血管手术、颅内手术等,需要 采用特殊的监测手段,以确保手术安全和患者预后。
详细描述
在特殊手术中,由于手术操作和患者病理状态的特殊性 ,常规监测手段可能无法全面反映患者的生理状态。因 此,需要根据手术需要,采用特殊的监测手段,如有创 血压监测、心电监测、颅内压监测等。这些特殊监测手 段可以提供更为准确和及时的数据,帮助医生全面了解 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提高手术安全性 和患者预后。

麻醉效果分析报告

麻醉效果分析报告

麻醉效果分析报告1. 引言麻醉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技术,用于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感到疼痛。

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对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麻醉效果,可以评估麻醉药物的效果和患者的麻醉深度,从而为手术操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报告旨在对麻醉效果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和结论。

2. 方法本次分析选择了100名接受手术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手术过程中,我们记录了患者的生理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

以下是所选生理指标的说明:1.血压:衡量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反映麻醉的效果。

2.心率:反映患者的心脏功能状况,也可以用于评估麻醉质量。

3.呼吸频率:观察患者的呼吸深度和频率,判断是否出现麻醉相关的呼吸抑制。

以上生理指标的数据通过监护仪器自动记录,并在手术结束后进行整理和统计。

3. 结果在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后,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3.1 血压变化血压是评估麻醉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麻醉过程中,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出现了一定的下降,表明麻醉药物起到了麻醉作用。

平均收缩压降低了20mmHg,平均舒张压降低了10mmHg。

但是,可能存在个体差异,有部分患者血压下降程度较大,需要引起注意。

3.2 心率变化心率的变化也是评估麻醉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麻醉过程中,患者的心率出现了下降,平均心率降低了10次/分钟。

这说明麻醉药物对患者的心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手术操作有一定的帮助。

3.3 呼吸频率变化呼吸频率是评估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观察到,在麻醉过程中,患者的呼吸频率通常会降低,平均呼吸频率降低了5次/分钟。

这说明麻醉药物对患者的呼吸中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需要密切监测以防止麻醉相关的呼吸抑制。

4. 讨论与结论通过对麻醉效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手术麻醉过程中,麻醉药物能够有效地产生麻醉效果,使患者不感到疼痛。

2.麻醉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均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麻醉药物对患者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

全身麻醉控制性呼吸心率周期性改变与麻醉深度的相关性

全身麻醉控制性呼吸心率周期性改变与麻醉深度的相关性

生垦塞旦匿型!Q!Q生!旦笙!!鲞筮!幽£垄!!!竺』壁些!坚型壁!堕笪!型丛型堕墼丛!!:!Q!Q:!!!:!Z:丛!:!全身麻醉控制性呼吸心率周期性改变与麻醉深度的相关性李林李静董铁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控制性呼吸出现心率周期性改变时患者的麻醉深度。

方法选择A SA 分级I一Ⅱ级32例患者,在出现心率周期性改变的患者中分别增加和减少异丙酚的输注量观察麻醉深度。

在增加剂量后的不同时间T l(1m i n)、T2(5m i n)、T,(再次出现心率周期性改变时)、T4(心率周期性改变消失时)、T5(在T4后5m i n),观察:血压、心率的改变、流泪、出汗、意识、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评价全麻控制性呼吸心率周期性改变时的麻醉深度。

结果随着异丙酚的增加心率周期性改变消失,心率减慢,麻醉加深,随着异丙酚的减少,心率周期性改变幅度增加,心率增快,心率周期性改变消失,麻醉变浅或苏醒,心率的周期性改变与B I S值具有很好相关性。

结论心率的周期性改变是心率变异性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全麻控制性呼吸心率周期性改变是中枢神经的抑制不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张力交替增强,致心率出现周期性改变,全麻控制性呼吸心率周期性改变与麻醉深度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全麻深度的临床判断指标之一。

【关键词】心率周期性改变;心率变异性;麻醉深度;丙泊芬;脑电双频指数在全身麻醉(全麻)过程中,由于患者的麻醉状态即麻醉深度只能全凭麻醉医生的临床经验和麻醉深度检测进行大概估计,而各种麻醉深度监测仪都存在不同缺陷,致使麻醉的深度忽深忽浅,麻醉剂的用鼍不准确,较易出现麻醉意外和麻醉并发症,因而通过l临床体征和麻醉检测仪对麻醉深度的综合判断具有莺要临床意义¨1。

心率变异性作为一种无创监测早已为临床医生认同,而心率改变是麻醉深度的敏感指标一o,其中心率的周期性改变是心率变异性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本文通过观察全麻控制性呼吸出现心率周期性改变的患者中分别增加和减少异丙酚的输注量观察麻醉深度。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及其在临床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及其在临床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1080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0年11月第41卷第1丨期IntJ A n e s t h R e s u s,N o v e m h e r2020,V〇1.41,N〇.ll•综述•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及其在临床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孙艺晏周建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上海200040通信作者:周建华,Email:antibodyl127@【摘要】目前,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作为一种评估自主神经功能的无创监测技术已经取得诸多共识3文章阐述了 HRV的分析方法,HKV与自主神经的关系、与目前临床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方法进行对比,并阐释了麻醉药物与 HRV的关系,对HRV用于临床麻醉深度监测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麻醉深度;麻醉药物D0I:10.3760/321761 -20190815-00153A method to analyz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its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in clinical anesthesia depth monitoringSun Yiyan, Zhou JianhuaDepartment o f A nesthesiology,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ou Jianhua, Em ail:*********************【Abstract】In the recent years,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has been increasing recognized as a non-invasive monitoring tech-nique to evaluate the function of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This article expounded the method of HRV analysis and introduc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RV and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while the current clinical methods to monitor the depth of anesthesia were compared.Meanwhile,this article expla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esthetics and HRV,explored and prospected the application of HRV in monitoring the depth of clinical anesthesia.【Keywords】Heart rate variability;Autonomic nerve;Anesthesia depth;AnestheticsDOI:10.3760/321761 -20190815-00153Babloyantz和Destexhelu于1988年发现心脏跳 动节拍间隔中存在变异性,并且此变异性存在一定 规律。

《麻醉深度监测》课件

《麻醉深度监测》课件
《麻醉深度监测》PPT课 件
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在手术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适 当的麻醉状态。
研究背景
过去几十年中,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 控制患者的麻醉水平,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麻醉深度监测的重要性
1 精确控制麻醉水平
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 处于最佳麻醉状态,提 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舒 适度。
很难综合评估患者的麻醉状 态,容易产生主观判断和偏 差。
影响因素复杂
麻醉深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药物代谢、患者年龄、 疾病状态等,难以精确评估。
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开发一种可靠、准确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并 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实验室研究
通过对模型动物的实验,验证 新技术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安全性评估
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证明新技术在麻 醉深度监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论和展望
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准确可靠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好的治疗工具。未来的研究 将进一步优化技术,并探索更多的应用领域。
2 减少并发症风险
通过监测麻醉深度,可 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 等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 生。
3 个体化麻醉管理
能够根据患者的特定情 况和需求,调整麻醉药 物的剂量和使用方式, 提高治疗效果。
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传统的生理监测指 标
如心率、血压等无法准确反 映患者的麻醉深度,存在误 差和滞后性。
单一监测参数
临床验证
在手术实际应用中对新技术进 行评估,收集患者数据并进行 分析。
数据分析
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技 术,分析实验结果和临床数据, 确定监测指标的有效性。

PICCO监测心率变异性及心输出量与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对比研究

PICCO监测心率变异性及心输出量与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对比研究

PICCO监测心率变异性及心输出量与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对比研究詹银周;张兴安;郭春明;蔡楚源;陈朝板【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34)005【摘要】目的探讨PICCO监测心率变异性及心输出量(CO)与Narcotrend监测麻醉深度相关性.方法 60例食道癌根治术患者采用PICCO监测心电指标,Narcotrend监测麻醉深度,记录麻醉诱导前(T1)、插管定位成功后(T2)、气管插管即刻(T3)、肺萎陷30 min(T4)、双肺通气后(T5)、术后10 min(T6)的NT值、NT分级、心脏指数(C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Poincare 散点图分析心率短轴(SD1)及长轴(SD2)变化.结果监测期间(T1~T6)CI、CO、SD1与NT呈低度线性相关,P<0.001;SD2与NT呈显著性相关,P < 0.001;术中(T2~T5)术中CI、CO、SD1、SD2与NT呈低度线性相关,P <0.001.结论全麻手术中监测心率变异性(SD1、SD2)及心输出量(CO)与麻醉深度NT值呈相关性,协同监测有助于提升麻醉安全性.%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and cardiac output by PICCO with anesthetic depth by Narcotrend monitoring.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radical resec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PICCO was used to monitor ECG and Narcotrend was use to monitor anesthetic depth.The NT value,NT grade,Cardiac index(CI),heart rate(HR),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cardiac output(CO),Poincare scattergram Scatter plot minor axis(SD1)and scatter plot major axis(SD2)were recorded and measured at the time points ofpre-anesthesia induction(T1),post-successful intubation(T2),tracheal intu-bation moment(T3),lung collapse for 30 min(T4),post-lungventilation(T5)and 10min after operation(T6). Results Person's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monitoring period(T1-T6),CI,CO,SD1 and NT showed a low linear correlation(P < 0.001);SD2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NT(P <0.001). There was a low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CI,CO,SD1,SD2 and NT at the operation time(T2-T5). Conclusion During general anesthesia,heart rate variability(SD1,SD2)and cardiacoutput(CO)are correlated with the NT value of anesthesiadepth.Collaborative monitoring could help to enhance the safety of anesthesia.【总页数】6页(P791-795,799)【作者】詹银周;张兴安;郭春明;蔡楚源;陈朝板【作者单位】汕头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广东汕头515031;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麻醉科广州510000;汕头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广东汕头515031;汕头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广东汕头515031;汕头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广东汕头51503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Narcotrend监测在老年无痛肠镜麻醉深度监测中的临床观察 [J], 李娟;李卫东2.Narcotrend监测在老年无痛肠镜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观察 [J], 王波3.麻醉深度监测中Narcotrend脑电意识监测的价值 [J], 徐文刚;刘英4.Narcotrend脑电意识监测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 [J], 钟贤春;石鸿金5.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监测老年高血压全麻患者围拔管期干预策略的研究[J], 李远峰;赖景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率变异性镇痛伤害感受指数在小儿七氟醚麻醉中的预测价值:观察试验研究

心率变异性镇痛伤害感受指数在小儿七氟醚麻醉中的预测价值:观察试验研究

心率变异性镇痛伤害感受指数在小儿七氟醚麻醉中的预测价值:观察试验研究本公众号每天分享一篇最新一期Anesthesia & Analgesia等SCI 杂志的摘要翻译,敬请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heart-rate-variability derived Analgesia Nociception Index in children anaesthetised with sevoflurane - an observational pilot-study背景与目的心率变异性(HRV)镇痛伤害感受指数(ANI)是评估无意识患者的伤害感受/抗伤害感受平衡的连续非侵入性指标。

研究表明其在检测儿童抗伤害感受不足上优于血液动力学变量,但其预测价值却少有文献报道。

方法本前瞻性观察试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七氟醚麻醉下儿科手术患者ANI和心率预测值的比较以决定是否需要给予阿片类药物。

负责儿科的麻醉医生对ANI值不知情。

结果对于ANI值<50(指示抗伤害感受不足)的患者,在决定给予阿片类药物60s之前,ANI值从±55(表明足够的抗伤害感受)下降到±35。

在120s内,给予芬太尼(1 mcg/kg)后,ANI值恢复至±60。

且该现象仅在平均超过2min且源自HRV的 ANI值中观察到,而心率保持不变。

对于ANI值≥50的患者,给予阿片类药物对ANI值或心率没有影响。

吗啡用于手术后镇痛和术中使用芬太尼时的情况相同。

结论本研究证明了在检测七氟醚麻醉下小儿外科手术患者的抗伤害感受不足方面ANI比心率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且给予阿片类药物后可重建足够的抗伤害感受性。

原始文献摘要Frank Weber 1, Noortje J.E. Geerts 1, Hilde G. Roeleveld ,et al.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heart-rate-variability derived Analgesia Nociception Index in children anaesthetised with sevoflurane - an observational pilot-study.[J]Eur J Pain. 2018 May 13. doi: 10.1002/ejp.1242.BACKGROUND:Th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derived Analgesia Nociception Index (ANI™ ) is a continuous non-invasive tool to assess the nociception/anti-nociception balance in unconscious patients. It has been shown to be superior to hemodynamic variables in detecting insufficient anti-nociception in children, while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predictive value.METHODS: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pilot study in paediatric surgical patients under sevofluraneanaesthesia, was to compar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ANI and heart rate to help decide to give additional opioids. The paediatric anaesthesiologist in charge was blinded to ANI values.RESULTS:In patients with an ANI value <50 (indicating insufficient anti-nociception) at the moment of decision, ANI values dropped from ±55 (indicating sufficient anti-nociception) to ±35, starting 60 sec. before decision. Within 120 sec.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fentanyl (1 mc g/kg), ANI values returned to ±60. This phenomenon was only observed in the ANI values derived from HRV data averaged over 2 min. Heart rate remained unchanged. In patients with ANI values ≥50 at the time of decision, opioid administration had no effect on ANI or heart rate. The same accounts for morphine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nd fentanylin case of intraoperative movement.CONCLUSIONS:This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of a better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ANI in detecting insufficient anti-nociception in paediatric surgical patients than heart rate. The same accounts for depicting re-establishment of sufficient anti-nociception after opioid drug administration.罂粟花麻醉学文献进展分享联系我们电话:1331*****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率变异性分析与麻醉深度监测王娟娟申岱贾晓宁李文硕 [摘要]背景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主要受心脏自主神经调控,它可动态、定量地评估麻醉和手术刺激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为麻醉深度监测提供信息。

目的 探讨脑电信号之外的其他手段——HRV用于临床麻醉深度监测的可行性。

内容 重点综述了HRV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HRV的分析方法及其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相关研究。

趋向 HRV可以从围术期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角度为麻醉深度监测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麻醉深度;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系统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alysis and anesthesia depth monitoringWANG Juan-juanSHEN DaiJIA Xiao -ningLIWen-shuo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Stomotology Hospit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0, China Backgrou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which is mainly regulated by autonomic nervous, i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s of the autonomic nerve function caused by anesthesia and surgical stimulation dynamically and quantificationally, and als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monitoring the depth of anesthesia. Objective Exploring the clinical feasibility of HRV in monitoring depth of anesthesia. Content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RV and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the methods and related research of HRV for monitoring depth of anesthesia are reviewed. Trend HRV can provide sufficient information for monitoring the depth of anesthes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anges in automatic nervous function during perioperatively.Anesthesia depth;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utomatic nervous system10.3760/cma.j.issn.1673-4378.2011.10.015300070,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麻醉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万方数据571万方数据@@1.于布为.理想麻醉状态与麻醉深度监测.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 学杂志,2006,12(4): 305-307.@@2. Struys MM, Jensen EW, Smith W, et al. Performance of the ARX  -derived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index as an indicator of  anesthetic depth: a comparison with bispectral index and  hemodynamic measures during propofol administration.  Anesthesiology, 2002, 96(4): 803-816.@@3. Iannuzzi M, Iannuzzi E, Rossi F,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bispectral index,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state entropy and effect site EC50 for propofol at different clinical endpoints. Br J Anaesth,万方数据 2005, 94(4): 492-495.@@4.岳云.神经电生理指标能够监测麻醉深度吗?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5, 25(12): 885-886.@@5. Jeanne M, Logier R, De Jonckheere J, et 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  during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effects of nociception and analgesia. Auton Neurosci, 2009, 147(1-2): 91-96.@@6. Nishiyama T. Recent advance in patient monitoring. Korean J Anesthesiol, 2010, 59(3): 144-159.@@7. Fujiwara Y, Asakura Y, Shibata Y, et al. A marked decrease i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ssociated with junctional rhythm during anesthesia with sevoflurane and fentanyl. 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06, 50(4): 509-511.@@8. Chen Z, Purdon PL, Pierce ET, et al. Linear and nonlinear quantification of 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 during propofol general anesthesia. Conf Proc IEEE Eng Med Biol Soc, 2009: 5336-5339.@@9. Shafqat K, Pal SK, Kumari S, et al.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f HRV data from locally anesthetized patients. Conf Proc IEEE Eng Med Biol Soc, 2009: 1824- 1827.@@10. Rajendra AU, Paul Joseph K, Kannathal N, et 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 review. Med Bio Eng Comput, 2006, 44(12): 1031 1051.@@11.王艺明,刘兴德,董为伟,等.电刺激大鼠岛叶皮质及皮质下 中枢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4,8 (21): 4244-4246.@@12. Robinson RG, Spalletta G, Jorge RE, et al. Decrease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s associated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 Am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8, 16 (11): 867-873.@@13. Bassi A, Colivicchi F, Santini M, et al. Gender-specific predictors of functional outcome after stroke rehabilitation: potential role of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Eur Neurol, 2010, 63(5): 279-284.@@14. Colivicchi F, Bassi A, Sautini M, et al.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right-sided insular damage, cardiac autonomic derangement, and  arrhythmias after acute ischemzic stroke. Stroke, 2005, 36 (8): 1710-1715.@@15. Buggy DJ, Nicol B, Rowborham DJ, et al. Effecta of intravenous  anesthetic agents on glutamate release: a role for GABAA receptor mediated inhibition. Anesthesiology, 2000, 92(4) : 1067-1073.@@16. Komatus T, Singh PK, Kimura T, et al.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ketamine and midazolam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Can J Anaesth, 1995, 42(11): 1003-1009.@@17. Evans JM, Davies WL, Wise CC. Lower oesophageal contractility: a new monitor of anaesthesia. Lancet, 1984, 1(8387): 1151-1154.@@18. Pomfrett CJ, Dolling S, Anders NR, et al. Delta sleep-inducing  peptide alters bispectral index, the electroencephalogram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when used as an adjunct to isoflurane anaesthesia. EurJ Anaesthesiol, 2009, 26(2): 128-134.@@19. Cerutti S, Goldberger AL, Yamamoto Y. Recent advances i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signal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IEEE Trans Biomed Eng, 2006, 53(1): 1-3.@@20.周芳,申岱,刘家鹏,等.心率变异性近似熵分析法与脑电双 频谱指数间的相关性.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 (2): 178-180.@@21. Fujiwara Y, Kurokawa S, Asakura Y,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haemodynamic fluctuation during induction of general anaesthesia: comparison between linear and non-linear analysis. Anaesthesia, 2007, 62(2) : 117-121.@@22. Picker O, Scheeren TW, Amdt JO, et al. Inhalation anaesthetics  increase heart rate by decreasing cardiac vagal activity in dogs. Br J Anaesth, 2001, 87(5): 748-754.@@23. Paisansathan C, Lee M, Heffman WE, et al. Sevoflurane anesthesia decreases cardiac vagal activity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Clin Auton Res, 2007, 17(6): 370-374.@@24. Niwa H, Tanimoto A, Sugimura M, et al.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epinephrine under sedation with nitrous oxide, propofol, or midazolam.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6, 102(6): 1-9.@@25. Vettorello M, Colombo R, De Grandis CE, et al. Effect of fentanyl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during spontaneous and paced breathing in healthy volunteers. 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08, 52(8): 1064-1070.@@26.刘家鹏,申岱,李文硕.心率变异性分析用于临床麻醉监测的 展望.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8, 29(4): 441-444.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