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外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 国外土地承载力研究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 个阶段。 (一)前期(1970年以前)的土地承载力研究 (二)后期(1970年以来)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研究
前期研究(1970年以前)
• 1970年以前的土地承载力概念大多是生态 学上承载力定义的直接延伸,较有影响的 研究当推美国经济学家威廉·福格特的《生 存之路》和英国学者威廉·阿伦的计算方法。
这一定义指明了土地承载力的四个要素及其之间 的关系。 这四个要素是:生产条件、土地生产力、被承载 人口的生活水平和土地承载人口的限度。 它们的关系是:土地承载人口的限度与土地生产 力成正比,与人口生活水平成反比,而土地生产 力又是由生产条件决定的。因此,“一定的生产 条件”和“一定的生活水平”是计算土地资源承 载力的关键要素。
威廉·阿伦的Biblioteka Baidu究
英国的威廉·阿伦在1965年提出了以粮食为标志的土地资 源人口承载力计算公式。其目的是计算出某个地区传统的 农业生产所提供的粮食能够养活多少人口,或者说给出承 载人口的上限。 这种承载力研究所依据的定义是,在不发生土地退化的前 提下,一个土地利用系统所能永久支持的最大人口密度, 以每平方公里人口数表示。 可以说是某一区域的土地所能供养的最大理论人口,即某 地区与土地利用系统相联系的人口承载力。它主要考虑总 主要考虑总 土地面积、耕地面积和耕作要素等, 土地面积、耕地面积和耕作要素等,它不考虑人口对农业 生产的反馈作用。 生产的反馈作用。由于没有考虑对农业的投入与整个经济 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反馈作用,这种方法只能提供某个时期 该地区所能供养人口数量的粗略估计。
第七章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7.1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涵义及其研究意义 7.2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历史回顾 7.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7.4土地资源生产潜力估算 7.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计算 7.6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7.1 涵义及研究意义
•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所 密切关注的一项研究课题,对保护土地资源免受 破坏有重要意义,对生态脆弱地区更是如此。 • 1812年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一书中将人口的 再生产与粮食再生产对比,拉开了早期土地资源 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序幕。 • 1921年美国学者帕克和伯吉斯最早提出承载力的 概念。1970年威廉·福格特把生态学上的承载力概 念进一步延伸,明确提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就是 土地提供饮食和住所的能力。
威廉·福格特的《生存之路》
于1948年第一次出版,曾一版再版。 作者认为因为世界 人口激增造成了人口过剩,全球及各国人口的数量已超越 其土地负载能力。作者用一个方程式来说明这一论据,即: C=B:E 式中:C代表土地负载能力,即土地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 B代表土地可以提供的食物产量;E代表环境阻力,即环 境对土地生产能力所加的限制。 福格特认为,地球上适宜耕种的土地是有限的,即使这些 有限的土地,由于世代滥用,生产能力也下降许多,由此 断言,地球上土地的负载能力已达极限,耕地太少,已容 纳不了现存的世界人口数量。其实,1948年全球人口不过 22亿多,世界各国都远未达到今天的人口规模,大多数国 家的人口只有今天的2/3—1/2。所以,当人们谈到福格 特的“世界人口过剩论’’时,不能不联想到马尔萨斯, 1826年《人口原理》问世时,全球人口不到10亿,但他 声言世界人口已经过剩。
后期研究(1970年以后)
•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土地 资源造成了愈来愈大的压力。那么,全球的土地 资源生产力能否实现同步增长来满足未来人口的 食物需求?各个国家的土地资源是否足以使该国未 来人口的需求达到自给?这些问题理所当然地为有 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瞩目。 • 作为试图回答这些问题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再 度兴起,并已从土地扩展到整个资源领域,较具 影响的研究有3个。
7.2 历史回顾
• 1650年,沃仑·纽斯在《通论地理》一书中 正式提出人地关系(Man and Nature Relation),之后围绕这一主题,孟德斯鸠的 “地理环境决定论”和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一直都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重大问题。
• 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 其基本观点是以自然条件作为社会发展的 决定因素。人同动植物一样,是地理环境 即社会生活外部条件的产物,人类的体质 和心理状态、人口种族的分布、文化的高 低、经济的盛衰,国家的强弱、社会的发 展都听命于地理环境的支配。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是“在一定 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 承载的人口限度。”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或自 然区域内,根据土地资源的自然生产潜力以及在一 定投入(物质的、技术的)水平下和管理水平所生产 的食品,能够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其实质是考察一定区域内,特定的土地生产潜力和 投入水平条件下可能生产的食物总量与人均消耗量 的总和之比的一个动态估算。
研究目的
• ①在土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查明发展中国家 查明发展中国家不同 查明发展中国家 的投入水平下土地的潜在人口承载能力 潜在人口承载能力; 潜在人口承载能力 • ②将这些估算资料与现在的和预测的人口资料进行 确定出有问题的地区。所谓有问题的 比较,以便确定出有问题的地区 确定出有问题的地区 地区是指那些土地资源不能满足生活于该地区的现 有人口(或预测的人口)粮食需要,而且迫切需要采 ( ) 取行动来改变这种状况的地区。 • ③土地资源及其潜力的数量资料是提出合理的农业 提出合理的农业 政策和人口政策的主要先决条件,因为土地资源 政策和人口政策的主要先决条件 在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粮食产 量和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潜力在投入系统中以及投 入系统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
• 从“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 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这一基本概念出发, 土地承载力的研究具有如下四个非常必要的前提: • ①土地能够而且也只有土地才能够生产出人类赖以 生存的食物; • ②土地能够生产人类所需的食物是因为土地具有生 物生产力,并且不同类型的土地其生产力不同,相 同类型的土地生产不同生物产品的能力也不同; • ③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生产力是有限的; • ④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口,其食物结构及生活方 式不同,对土地的需求利用不同,但对最低热量和 蛋白质的生理需求是一致的,并且是可比的。
发展中国家土地的潜在人口承载能力研究
•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教科文组织(UNESCO)(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在1971—1981年间,合作完成并出版了全 套世界土壤图(1978年)。同时,粮农组织还制定了《土地 评价纲要》,提出土地评价原则。在此基础上粮农组织尝 试把评价原则应用于世界土壤图,以估算发展中国家适合 于生产各种特定作物的土地资源数量,这就可以评估作物 产量和投入水平。 • 这种尝试的成果提供了确定世界农业土地生产潜力的新途 农业生态区域法(AEZ)。这是一种综合探讨农业规 径,即农业生态区域法 农业生态区域法 划和人口发展的方法,它将气候生产潜力和土壤生产潜力 相结合,来反映土地用于农业生产的实际潜力,并考虑了 对土地的投入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资源和发展 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评价。指出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 (投入水平)下,可以有不同的人口承载量。
孟德斯鸠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认 为 , 地理环境对于一个民族的性格、风俗、道德和精神面 貌及其法律性质和政治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孟德斯鸠特别强调气候的影响作用 强调气候的影响作用。“不同气候的不同需 强调气候的影响作用 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 类的法律。”他认为,居住在寒带地区的北方人体格健壮魁 伟,但不大活泼,较为迟笨, 对快乐的感受性很低; 居住在热 带地区的南方人体格纤细脆弱,但对快乐的感受性较为敏感。 北方人精力充沛,自信心强,象青年人一样勇敢,刻苦耐劳,热 爱自由;而南方人则心神萎靡,缺乏自信心,老头子一样懦弱, 懒惰,不动脑筋,可以忍受奴役。 土壤同居民的性格之间,尤其是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也有 土壤 非常密切的关系。“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 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豁而柔弱、 怠情、贪生怕死。”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 体, 而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则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 同时 , 民族居住的地域大小 民族居住的地域大小也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小 国宜于共和政体, 大小适中的国家宜于由君主治理,而大帝 国则宜于由专制君主统治。
• 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 地关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人口、资 源、环境与发展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各国的 科学家和政治家都在为这些问题的缓解而做不懈 的努力。 • 应运而生的土地承载力(Land Carrying Capacity) 研究,就是要探讨人口、食物(粮食)和资源(土地) 之间的关系,其实质则是研究人口消费与食物生 产、人类需求与资源供给之间的平衡发展问题。
澳大利亚
• 20世纪70年代初,澳大利亚的科学工作者采用多目标决策 多目标决策 分析法,从各种资源对人口的限制角度出发,讨论了该国 分析法 的土地承载力。1973年提出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澳大利 年 亚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 劳动密集型农业,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土地资 劳动密集型农业 源,低水平动物蛋白摄人量 低水平生活条件 低水平动物蛋白摄人量,低水平生活条件 低水平动物蛋白摄人量 低水平生活条件,可以养活 2亿人 亿人。 亿人 • 若让每个人都生活在高于目前中等以上水平,能养活的人 口将不超过1200万人。他们的研究考虑了澳大利亚的土地 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限制因素;除种植业外还考虑 了畜牧业的发展潜力。 • 他们分析了几种发展策略和相应的发展前景,指出按照澳 大利亚的水资源条件,可以养活8000万人,届时能源将是 主要的限制因素。 • 2071万人(2006年11月)
•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 (1) 人口有几何增长的趋势(即按指数增长的趋势,如级 数1,2,4,8,16……),而食物供应只有算术增长的趋 势(即按直线性增长的趋势,如级数1,2,3,4, 5……)。人口增长有超过食物供应增长趋势的思想。 • (2)他提出两类抑制人口增长的方法为:道德抑制与积极抑 制。前者指人们通过晚婚、独身、节育来控制出生率;但 若人们未能通过道德抑制控制住人口的增长,则恶习、贫 困、战争、疾病、瘟疫、供水等各种形式的积极抑制将会 使人口减少,以达到人口增长与食物供应间的平衡。他认 为,积极抑制是残酷的,鼓励人们采用道德抑制,以避免 恶习或贫困发生。
• 随着科技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一定区域内人们的生活和 生产对区域内已有自然资源存量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小。传 统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将满足一定生活水平下的食 物消费作为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的标准,并把区域视 为封闭的区域,具有很大局限和不符合实际。从生活水平 角度看,不仅满足人口在一定生活水平下的食物消费,而且 应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如文化、教育、娱乐需求等也考虑到 生活质量标准中。并且,当今世界,区域之间的功能联系更 加广泛和紧密,不存在封闭区域。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 力系统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是具有自组织 耗散结构性质的高阶次、多变量、多重反馈回路和随机性 的反馈系统。
研究意义
测算出区域内不同消费水平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对指导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加 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反映的是土地生产力对一定生 活水平下人口增长的限制目标,因此,它对于土地、人口、 食物与发展等均有一定的预警功能。 在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是 有限的。土地超量负荷,必将导致掠夺式使用土地,使土 地肥力下降,再生资源活力减弱,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最 终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进行土地人口承载 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