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袁行霈:《先秦文学》上古神话

合集下载

先秦(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本)

先秦(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本)

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先秦是中国文化发生初创时期,是上古期第一段。

先秦文学尚未从浑沌一体的文化形态中分离,其特征与这时文化形态有着密切关系。

第一节中国文学的源头一、远古歌谣和神话,我们称之为传说时期文学。

例:据说是神农时代《蜡辞》(《礼记·郊特牲》)大约是农事祭歌;传说尧舜时《击壤歌》、《南风歌》等,是后人伪托;韵语可能是原始歌谣遗留。

如《吴越春秋》载《弹歌》,反映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已具韵律,显是古老歌谣。

《吕氏春秋·音初篇》载禹时涂山氏之女所歌“候人兮猗”,是夏代诗歌遗文。

二、文字产生后,脱离传说时期。

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是所知最古文字。

甲骨文代表商代晚期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

甲骨卜辞文句简朴形式单一,仅有少量记事文字,但其产生具重大历史文化意义,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三、诗歌最初与乐、舞结合。

《吕氏春秋·古乐》载八阕,内容从题目看,“载民”歌唱始祖;“玄鸟”即燕子,可能是本部落图腾;“遂草木”歌唱草木茂盛;“奋五谷”歌唱五谷生长;“敬天常”遵循自然法则;“达帝功”以下反映宗教信仰。

《尚书·益稷》载帝舜时《大韶》。

《诗经》作品都是乐歌。

约在春秋后,诗歌分化独立,向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第二节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文史哲不分。

先秦文学非纯文学,先秦文化呈现综合形态。

有些文学作品是史、哲学著作,史、哲学著作也有文学意味。

(一)司马迁《太史公自序》云颛顼命南正(官名)重掌管天,北正黎掌管地,即掌天文、祭祀事,周宣王之时,重、黎后人成司马氏,掌周史,可以看出史学与巫术分化过程;据《尚书·洪范》可知商代已形成“五行”思想;《易》卦爻辞,已具备“阴阳”观念;“德”观念于商萌芽,在周发展,形成敬德保民思想。

(二)春秋战国时,探索宇宙人生、进行哲学思辨、关注社会政治、讨论治国之道的诸子说理散文成熟,表现鲜明个性,浓郁情感,丰富形象,具较强文学性。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先秦文学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

(1)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3)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人们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尤其能引起惊奇和恐慌。

人们由此幻想出世界上存在着种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并对之加以膜拜,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了。

神话也就由此产生。

(4)首先,人们讲述神话,为的是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

神话在维系人们的社会性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次,由于生产力低下,尤其是面临着令人敬畏的自然界,个人必须把自己溶入氏族之中才能生存。

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强有力的精神纽带。

再次,先民们在神秘而悲喜莫测的日常劳动和生活中,积聚了相当多而强烈的情绪体验,神话故事可以使难以理解的现实呈现出种种戏剧性的属性,人们在对世界假想性的把握中宣泄了种种令人不安的情绪。

中国神话的分类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1)神话的内容丰富而复杂,简要分类如下: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2)神话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

①首先,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

从《山海经》中那些能带来灾异甚至能食人的半人半兽或半禽半兽的描述中,我们能看到先民对生存环境的警惧之情。

②其次,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一些神话形象如龙、凤等,“见则天下安宁”,它们的出现给人带来了祥瑞和安慰。

③再次,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生存环境的艰苦,激发了先民不屈的奋斗精神,这种奋斗精神本身就意味着对于命运的抗争。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第一编 先秦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原始歌谣与古代神话一、简答题1.为什么说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2.神话的性质是什么?3.什么是神话的劳动起源说?4.什么是神话的宗教起源说?5.简说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二、论述题1.试论中国神话的主要特征2.试论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三、名词解释原始歌谣的综合性第二章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一、简答题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2.《诗经》在先秦时代的三个作用是什么?3.概述《诗经》的流传。

4.简要说明下层人民社会政治诗的具体内容。

5.简要说明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的具体内容。

6.简要说明称颂执政者的诗的具体内容。

7.简说《诗经》中歌唱爱情和婚姻的诗大胆直率与温文典雅的两种风格。

8.周人最著名的五篇史诗,是哪些诗篇。

9.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

10.简述《芣苢》的艺术特点。

11.简析《诗经》抒情与写实相统一的特点。

12.简述《诗经》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二、论述题1.试述《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2.分析《诗经》史诗重要篇章的艺术成就。

3.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4.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三、名词解释1.《诗经》2.采诗说3.献诗说4.删诗说5.“风”6.“雅”7.“颂”8.“弃妇诗”9.《诗经》中的“赋”(朱熹说)10.《诗经》中的“比”(朱熹说)11.《诗经》中的“兴”(朱熹说)第三章历史散文一、简答题1.《春秋》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2.简述《左传》及其作者。

3.概述《国语》简况。

4.概述《战国策》简况。

二、论述题1.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

2.论《左传》的文学特色。

3.论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三、名词解释1.《尚书》2.《今文尚书》3.《古文尚书》4.伪《古文尚书》5.《逸周书》6.《春秋》第四章诸子散文一、简答题1.老子及《老子》简况。

2.孔子及《论语》简况。

3.墨子及《墨子》简况。

2.中国文学史(袁行霈、游国恩版文学史)笔记---第一编-先秦-第一章-上古神话

2.中国文学史(袁行霈、游国恩版文学史)笔记---第一编-先秦-第一章-上古神话

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先秦是中国文化发生和初创的时期,是中国文学上古期的第一段,先秦文学尚未从当时混沌一体的文化形态中分离出来。

在这个阶段,文学创作的①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个体的演变;从巫史不分到史分化出来专门从事记录;士大夫阶层兴起成为创作的主体和接受对象。

②形态上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

随着历史的发展,大致又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①夏商文化以巫医文化最有代表性,夏商文学与原始宗教紧密联系。

②西周春秋文学与礼乐文化(自西周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周代文学更关注历史(《春秋》、《左传》、《国语》)、社会、人生(反映社会理想的散文:《论语》、《墨子》、《老子》)。

③战国时代周天子衰微→社会责任感、关怀人生→著书立说→百家争鸣(以庄周、孟荀、韩非、纵横家为最要)战国时代特有的文化气质:1、立足于现实、着眼于现实、极少提及“天命”等思想。

2、由于士人成为文化甚至政治的中心,所以他们不再盲目认同某种既定的秩序,自觉创作精神大为增强。

3、文学风格百花齐放第一章·上古神话教材梳理神话: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以幻想出的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同时,古代神话是浪漫主义的萌芽。

(注:这种单列的概念即可能会考名词解释的,下同。

名词解释的回答要求准确简练,通常用一句话把是什么说清楚,再用一至两句话把它的意义概括一下即可。

)神话的作用:首先,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合理性。

其次,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精神纽带。

再次,使人们在对世界假象性的把握中宣泄不安的情绪。

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历史、民族、生物、医药、神话、宗教祭仪等,是我国古代保存神户资料最多的著作。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考研最全)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考研最全)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案》1.先秦文学一、填空l.________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________、嫦娥奔月,都保留在《淮南子》中。

3.神话“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出自《________》。

4.在先秦诸子著作中,《______》中援引神话最多,自称“寓言十九”,其中有些寓言即是神话。

5.______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是有文字记载的古代诗歌的萌芽。

6.《______》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______篇。

7.《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著作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不过《诗经》被称为经始见于《_______》。

8.《诗经》中有6篇______,有目无辞。

9.《诗经》中被认为是周民族史诗的作品有《生民》、《公刘》、《绵》、《皇矣》、《______》五篇。

10.“风”又称“国风”,共______篇,是15个地方的歌谣,称为“十五国风”。

参考答案:1.神话2.后羿射日3.山海经4.庄子5.甲骨卜辞6.诗经3057.庄子·天运8.笙诗9.大明10.16011.________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12.《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________”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13.“四始”说是司马迁在《史记》里提出的,他以《________》为《国风》之始,《鹿呜》为《小雅》之始,以《文王》为《大雅》之始。

以《清庙》为《颂》之始。

14.南宋朱熹集宋代《诗经》研究之大成的著作是《________》。

15.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诗经》研究著作是《________》。

16.《诗经》中的“二南”指的是《国风》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重点归纳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重点归纳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先秦”指的是秦统一之前的历史时期,包括原始、奴隶、封建社会初期三个阶段。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发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1.最早产生的两种文学样式是原始诗歌和原始神话。

二者均是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原始诗歌具有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原始神话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2.殷商甲骨卜辞、《周易》古经、殷商及西周铜器铭文,都是早期书面散文的萌芽。

蕴涵着一定的文学因素。

3.掌握先秦散文的主要形式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

历史散文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

此外,《逸周书》也是一部类似《尚书》的史籍。

孔子编着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其体例和“笔法”对后世散文产生了经典式的影响。

二书体现了早期历史散文的特征。

(2)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突出的著作。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由各国的史料汇集而成。

二书标志着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3)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

《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

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

诸子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老子》为代表。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活动。

其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高超的语言运用水平上。

《墨子》是一部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的汇编,反映的是墨家学派所代表的小生产者的思想。

其艺术特点是文质意显,富于逻辑性。

《老子》基本上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它以玄深的哲理思辩和精妙的诗一般的语言相结合,显示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袁行霈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编 先秦文学(附答案)

袁行霈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编 先秦文学(附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名词解释: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社会现象做描述和解释,通常以神为主人公,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山海经》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编选而成的。

全书共18卷,分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四部分,内容驳杂,保存神话传说、宗教仪式、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多方面资料。

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地理著作,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地理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保存在《淮南子》中。

三、简答1、神话所蕴含的民族精神:①体现了慎重的忧患意识。

比如女娲、后羿和大禹的神话中,无不以相当的分量描绘了人类的恶劣出境,主人公们则能正视现实的灾难,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战胜Iran灾难。

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现实精神,反映了先民对于现身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

②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中国神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环境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女娲、后羿、龙、凤等;中国神话充满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如炎黄二帝为了百姓不惜以身试毒;中国神话还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如日月之神羲和不但要掌管日月,还要“敬授人时”,以利生产。

③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生存环境的艰苦孕育出一大批反抗自然、天帝的神话英雄,如精卫填海、刑天段首仍对天地大舞干戚,体现了先民顽强的抗争精神。

2、神话的思维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①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原始先民在思维中尚未将自己和自然界分开,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转移到自然直上,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册课件整理.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册课件整理.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复习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一、先秦文学的形态1、诗乐舞紧密结合2、文史哲不分3、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二、先秦文学作家的流变1、夏商时期,以巫觋为主2、商周之际,史官成为史家散文最早创作者3、西周、春秋时期,贵族是文学的主要创作者4、春秋、战国之际,士阶层是文学创作的主流三、文字产生前的上古文学创作是远古歌谣与上古神话。

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现存古代文献中,最有神话学价值的是《山海经》。

二、中国古代的四大神话:女祸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均保留于《淮南子》。

三、神话的分类及代表1、创世神话盘古开天2、始祖神话女娲补天3、洪水神话鲧禹治水4、战争神话炎黄之战5、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射日四、中国神话的演变1、历史化2、文学化3、宗教化第二章《诗经》★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计305篇。

收集周初到春秋中叶的作品。

分风、雅、颂三类。

二、《诗经》六义及其含义(P52、61)1、风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诗经》里有十五国风。

2、雅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分为大雅和小雅。

3、颂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

4、赋赋即铺陈直叙,指诗人把思想感情及有关事物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

5、比比就是比方,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6、兴兴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三、《诗经》内容及其代表作1、民族史诗《生民》2、农事诗《七月》3、燕飨诗《鹿鸣》4、怨刺诗《正月》5、战争诗《采薇》6、徭役诗《君子于役》7、婚恋诗《关睢》《氓》四、《诗经》的艺术特点1、直抒胸臆的风格2、赋、比、兴的运用(赋体诗的定义:通篇都是用赋的手法写成的诗,代表作《七月》。

)3、和谐的语言艺术4、重章叠句5、修辞手法6、句式变化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一、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袁行霈 最全最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袁行霈 最全最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和,它保存在中。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5篇。

四、简答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2、你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吗?为什么?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袁行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袁行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袁行霈版)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 :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 2、赋比兴 3、四家诗三.填空1。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 年间的 305 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 5篇。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先秦文学—上古神话)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先秦文学—上古神话)

第1章上古神话1.1 复习笔记一、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1.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1)神话的概念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其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表达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2)神话的产生只有当人类可以凭借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领悟的时候,神话才有可能产生。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和灾难性的自然现象,人们不由自主地会惊奇和恐慌,产生神秘和敬畏的感情,并由此幻想出世界上存在着种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并对之加以膜拜,自然就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了。

(3)神话的功能①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在维系人们的社会性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②人类初期生产力低下,个人必须把自己融入氏族之中才能生存。

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强有力的精神纽带。

③神话故事可以使难以理解的现实呈现出种种戏剧性的属性,人们在对世界假想性的把握中宣泄了种种令人不安的情绪。

2.文献记载(1)记载神话比较集中的是《山海经》。

(2)神话也散见于经、史、子、集各类书中。

如:①《诗经》中的《商颂·玄鸟》、《大雅·生民》等篇;②《楚辞》中保留的神话材料较多,尤其是《天问》;③《左传》、《国语》、《逸周书》等史书中也可以看出神话的蛛丝马迹。

④先秦诸子中,《庄子》援引神话最多。

⑤《吕氏春秋》和《淮南子》都保存了不少神话。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保留在《淮南子》中。

3.《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1)《山海经》《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袁行霈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编 先秦文学(附答案)

袁行霈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编 先秦文学(附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名词解释: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社会现象做描述和解释,通常以神为主人公,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山海经》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编选而成的。

全书共18卷,分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四部分,内容驳杂,保存神话传说、宗教仪式、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多方面资料。

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地理著作,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地理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保存在《淮南子》中。

三、简答1、神话所蕴含的民族精神:①体现了慎重的忧患意识。

比如女娲、后羿和大禹的神话中,无不以相当的分量描绘了人类的恶劣出境,主人公们则能正视现实的灾难,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战胜Iran灾难。

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现实精神,反映了先民对于现身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

②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中国神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环境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女娲、后羿、龙、凤等;中国神话充满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如炎黄二帝为了百姓不惜以身试毒;中国神话还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如日月之神羲和不但要掌管日月,还要“敬授人时”,以利生产。

③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生存环境的艰苦孕育出一大批反抗自然、天帝的神话英雄,如精卫填海、刑天段首仍对天地大舞干戚,体现了先民顽强的抗争精神。

2、神话的思维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①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原始先民在思维中尚未将自己和自然界分开,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转移到自然直上,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简介第一卷总绪论(袁行霈撰)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聂石樵撰)第一章上古神话(过常宝撰)第二章《诗经》(锺涛撰)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锺涛撰)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锺涛撰)第五章屈原与楚辞(过常宝撰)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李炳海撰)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赵敏俐撰)第二章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许志刚撰)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李炳海撰)第四章两汉乐府诗(李炳海、赵敏俐撰)第五章东汉辞赋(许志刚撰)第六章《汉书》及东汉散文(李炳海撰)第七章东汉文人诗(李炳海、赵敏俐撰)第二卷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袁行霈撰)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丁放撰)第二章两晋诗坛(丁放撰)第三章陶渊明(袁行霈撰)第四章南北朝民歌(孟二冬撰)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孟二冬撰)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孟二冬撰)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曹虹撰)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曹虹撰)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袁行霈撰)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罗宗强撰)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张毅撰)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羣体(张毅撰)第三章李白(罗宗强、张毅撰)第四章杜甫(罗宗强撰)第五章大历诗风(罗宗强、张毅撰)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尚永亮撰)第七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尚永亮撰)第八章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尚永亮撰)第九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尚永亮、张鸿勋撰)第十章晚唐诗歌(余恕诚撰)第十一章李商隐(余恕诚撰)第十二章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余恕诚撰)第二卷文学史年表第三卷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莫砺锋撰)第一章宋初文学(莫砺锋撰)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王兆鹏撰)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莫砺锋撰)第四章苏轼(莫砺锋、王兆鹏撰)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莫砺锋撰)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王兆鹏撰)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王兆鹏撰)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莫砺锋撰)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王兆鹏撰)第十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王兆鹏撰)第十一章南宋的散文和四六(莫砺锋撰)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莫砺锋、张晶撰)第六编元代文学绪论(黄天骥撰)第一章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董上德撰)第二章关汉卿(董上德撰)第三章王实甫的《西厢记》(黄天骥撰)第四章白朴和马致远(黄天骥、董上德撰)第五章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欧阳光撰)第六章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黄仕忠撰)第七章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黄仕忠撰)第八章元代散曲(欧阳光撰)第九章元代诗文(张晶撰)第四卷第七编明代文学绪论(黄霖撰)第一章《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黄霖撰)第二章《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黄霖撰)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郑利华撰)第四章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郑利华撰)第五章明代杂剧的流变(谢柏梁撰)第六章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谢柏梁撰)第七章汤显祖(谢柏梁撰)第八章《西游记》与其它神怪小说(黄霖撰)第九章《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黄霖撰)第十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黄霖撰)第十一章晚明诗文(郑利华撰)第十二章明代的散曲与民歌(郑利华撰)第八编清代文学绪论(袁世硕撰)第一章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裴世俊撰)第二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袁世硕撰)第三章清初白话小说(袁世硕撰)第四章《聊斋志异》(袁世硕撰)第五章《儒林外史》(齐裕焜撰)第六章《红楼梦》(齐裕焜撰)第七章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裴世俊撰)第八章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裴世俊撰)第九编近代文学绪论(孙静撰)第一章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孙静撰)第二章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林薇撰)第三章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孙静撰)第四章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林薇撰)。

2.中国文学史(袁行霈、游国恩版文学史)笔记---第一编-先秦-第一章-上古神话

2.中国文学史(袁行霈、游国恩版文学史)笔记---第一编-先秦-第一章-上古神话

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先秦是中国文化发生和初创的时期,是中国文学上古期的第一段,先秦文学尚未从当时混沌一体的文化形态中分离出来。

在这个阶段,文学创作的①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个体的演变;从巫史不分到史分化出来专门从事记录;士大夫阶层兴起成为创作的主体和接受对象。

②形态上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

随着历史的发展,大致又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①夏商文化以巫医文化最有代表性,夏商文学与原始宗教紧密联系。

②西周春秋文学与礼乐文化(自西周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周代文学更关注历史(《春秋》、《左传》、《国语》)、社会、人生(反映社会理想的散文:《论语》、《墨子》、《老子》)。

③战国时代周天子衰微→社会责任感、关怀人生→著书立说→百家争鸣(以庄周、孟荀、韩非、纵横家为最要)战国时代特有的文化气质:1、立足于现实、着眼于现实、极少提及“天命”等思想。

2、由于士人成为文化甚至政治的中心,所以他们不再盲目认同某种既定的秩序,自觉创作精神大为增强。

3、文学风格百花齐放第一章·上古神话教材梳理神话: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以幻想出的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同时,古代神话是浪漫主义的萌芽。

(注:这种单列的概念即可能会考名词解释的,下同。

名词解释的回答要求准确简练,通常用一句话把是什么说清楚,再用一至两句话把它的意义概括一下即可。

)神话的作用:首先,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合理性。

其次,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精神纽带。

再次,使人们在对世界假象性的把握中宣泄不安的情绪。

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历史、民族、生物、医药、神话、宗教祭仪等,是我国古代保存神户资料最多的著作。

袁行霈本《古代文学史》习题答案

袁行霈本《古代文学史》习题答案

袁行霈本《古代文学史》习题答案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夸父逐日》(《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鲧禹治水》(《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

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黄帝擒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

应龙蓄水。

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后羿射日》(《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

万民皆喜。

《共工怒触不周山》(《准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二.解释:1、神话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汉武内传》:"西王母与上元夫人降帝, 美容貌,神仙人也。"
月亮神话的演变:
❖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帝 俊妻常羲,生月十二,此始浴之。"
❖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 母,姮娥窃以奔月。"东汉高诱注:"姮娥, 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 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 张衡《灵宪》:"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 蜍。"
❖ 唐·李冗《独异志》:"羿烧仙药,药成,其 妻姮娥窃而食之,遂奔入月中。"
❖ 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言:黄帝三 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何以至 于三百年乎?"曰:"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 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大戴礼记·五帝德》)
❖ 子贡问孔子:“古者黄帝四面,信 乎?”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 使治四方,不谋而亲,不约而成,大 有成功,此之谓四面也”(见汪继培 辑本《尸子》卷下)。
《山海经》
❖三、《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
❖ 《山海经》是保存远古神话最多的古籍。 这部书成书时代大约在战国末期或西汉初 期。关于它的作者以及性质众说纷纭,莫 衷一是。有人说它是一部地理书,鲁迅说 它是一部“巫书”。不管怎么说,它里面 保存了很多远古神话,其中有不少神话已 具有清晰的轮廓,有的经过缀合,可以得 到相当完整的故事和形象,它对我国神话 的传播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 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 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 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3、宗教化 神话
与原始宗教有如孪 生兄弟,都是原始 思维的产物。神话 含有宗教的因素, 易为宗教所利用。 神话流为道教的仙 话,就是神话宗教 化的具体表现。西 王母神话逐渐演变 为仙话,就是其典 型实例。
《中国文学史》
上古神话
主讲:XX
Xx大学文学院
第二讲 上古神话
1、远古神话的产生、 发展、流变的过程梳 理清楚。 2、几则神话材料的 解读、阐释、理解。
什么是神话?
❖一、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
❖ 1、神话的概念: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 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 2、神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 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所 产生的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 灾害的自然现象,地震、洪水,还有人类自身 的生老病死等等,也引起惊奇和恐慌,人们 由此幻想出世界存在某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 力,并对之膜拜,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
❖ 2、世祖神话 讲《淮南子》中 “女娲补天”、 《太平御览》中 “女娲造人”的 故事。《诗经·生 民》中记载的周 民族始祖后稷的 神话故事。
❖ 3、洪水神话 讲《山海经》 中“鲧gǔn禹 治水”的故事 (扩展到有关 “禹三过家门 而不入”、 “禹娶涂山氏” 等禹的故事)。
4、战争神话
《山海经》中“黄帝擒蚩尤”的故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神话的功能:
神话对原始人很重要。首先, 神话在维系人们的社会性上具有重 大意义。其次,神话是把个人和集 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精神纽带。再 次,神话是先民们在对世界假想的 把握中宣泄了不安的情绪。
❖二、神话的保存:
❖ 中国在远古时代可能有过丰富的神话 传说,但经过口耳相传大部分没能够 保存下来,只是在一些古代文献如 《山海经》、《楚辞》、《淮南子》、 《庄子》等古籍保存了许多零零星星 的神话传说。
❖ 《山海经·西山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 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 五残"。
❖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戴胜,虎齿, 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 《庄子·大宗师》:"夫道,……西王母得之, 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
❖ 《庄子·大宗师》成玄英疏:"汉武帝时,献 青桃,颜容若十六七女子,甚端正。"
❖ 《韩非子》中记鲁哀公问孔子"夔一足 "的问题,孔子解释为"夔非一足也, 夔有一,足矣"。
❖ 2、文学化 神话流变为寓言是文学化的主 要表现。神话本身含有一定的哲理,后世 思想家为宣言自己的哲学观点、政治观点 和道德观念,常将神话改造为有所寄托的 寓言,神话便文学化了。在先秦诸子著述 中,尤其是"寓言十九"的《庄子》中,寓言 不胜枚举,如"鲲化为鹏"、"倏忽与混沌"、" 藐姑射之仙"、"列子御风而行"、"望洋兴叹" 等。
第二节 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
❖1、创世神话 《艺文类聚》中“盘古
开天地”的故事。
❖ 补:《绎史》卷一《开辟原始》引《五 运纪年历》中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为风云,声为雷 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 极五岳,血液为江海,筋脉为地理,肌肉 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 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
5、英雄神话
《山海经》中“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淮南子》 中“后羿射日”的故事
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
第三节 上古神话的演变
❖上古神话演变的显著结果为历 史化、文学化和宗教化。
❖1、历史化 这可能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轻
视、曲解、改造神话有关系。"子不语怪、力、 乱、神"(《论语·述而》)。儒家后学也多讲 究经世致用之学,所以煞费苦心的改造神话,使 之化为历史。例:
徐整:《三五历纪》
盘古,又称盘古氏 ,混沌氏。是中国传 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 类世界的始祖。盘古 开天的记载最早见于 三国时期吴国徐整著 《三五历纪》。
《风俗通》:“女娲造人”
相传女娲以泥土 仿照自己抟土造人, 创造并构建人类社会 ;又替人类立下了婚 姻制度,使青年两性 相互婚配,繁衍后代 ,因此也被传为主职 姻缘与情爱的皋禖古 神。
❖ 《山海经·西山经》:有神焉,其状如 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混沌无 面目。
❖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 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 忽时相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 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 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山海经·中山经》:姑媱之山, 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荛草, 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丝, 服之媚于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