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内化完善知识网
巧构深度学习课堂,提升科学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科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策略
巧构深度学习课堂,提升科学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科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策略摘要:近些年,“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热议话题,这是深化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深度学习”具有主动性、建构性两大基本特征,其主要是指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于教学活动,以获得真正有意义的发展的学习过程。
小学科学教师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开展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提升科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深度学习课堂对提升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作用,随后针对小学科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了全面分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深度学习;科学核心素养引言: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各年级、各学科教师都应将其当做开展教学工作的立足点[1]。
然而,现阶段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存在注重结果、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等问题,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导致学生的科学学科核心素养无法得到有效的培育。
“深度学习”是当前备受关注的新型教育理念,其对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小学科学教师亟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采用合适方式构建深度学习课堂,让学生可以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去提升学生的科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关于深度学习课堂对提升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作用(一)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在传统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这样会严重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无法得到提升。
“深度学习”理念的一大基本特征为主动性,其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知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开展课堂教学,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处于自主探究的学习状态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学科核心素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实现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融会贯通
【如何实现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融会贯通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是由众多的知识点贯穿而成的一个知识链,在这个知识链中,众多的知识点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因为本身的光艳而焕发生机,也因为融会贯通而让人赏心悦目。
因为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驾驭,既可以丰富我们已学的很多数学知识,又可以内化这些内容,并派生出很多新知识,使我们有很多新收获;同时,吸收了这些知识点供给我们的营养,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的数学问题。
在数学学科这个大家庭中,每一个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都承载着推动新知识的形成,巩固已有知识的承前启后的作用,自身也担负着解决实际问题的光荣使命。
对知识点的知识不能充分理解,即说明对知识体系中处于知识点的前续知识存在缺陷,也说明对形成知识点的众多“知识源”缺乏综合理解和融会贯通的能力。
其结果必然导致对学习后续知识出现障碍,从而使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出现漏洞,迟滞学习数学知识的速度。
因此,要较好地掌握小学数学知识,必须抓住形成数学知识链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细致地分析形成知识点的每一个“知识源”,以其为触角,去触摸和分析、感悟每一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一、追本溯源,剖析知识点形成过程。
任何一个知识点的形成都是众多经验的积累,其形成之后也产生巨大的辐射功能,有助于解决更多的其他问题。
这就如同一个神经交叉点,它既接受更细微一级神经组织提供的信息,又及时把得到的信息通过整理分析,作出判断,再向上一级神经组织汇报一样。
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众多知识,根据需要,实际劳动中关联密切的知识,在共同的地方得以综合应用,知识点便形成了。
当然,人类在实践摸索中总结出来的知识,不需要我们再去重走“长征路”,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去解决具体的问题,但我们必须了解这些知识点形成的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更深层次知识点的形成。
这就好像一个外科大夫,如果对人体结构都不熟悉,他又怎么能给病人手术,祛除病人的痛苦呢?正因为如此,《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也正应了古人的一句话: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对语文课程目标中“过程和方法”这个维度的理解。
新课标在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方面,强调“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位一体的综合。
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的主要途径就是“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赋予了语文课程全新的理念。
唯有很好地理解和深入把握这一全新的理念,才能正确地展开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
本文就“过程与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是指为了实现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过程’是指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在体验、活动、探究中进行学习;‘方法’是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与策略,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造,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有效监控”。
而“过程”在这里实际上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指概括的外在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如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另一个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比较历史事物的过程与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的过程与方法,论证的过程与方法,辩论的过程与方法。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只是手段和方法,不是教学目标。
“学会如何收集资料”,学会“如何探究问题”才是教学目标。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同一个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也不一样。
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促进语言与精神共生。
选用语文的方法来教语文。
在阅读教学中,要防止用琐碎的分析代替学生的自主感悟、用过多的媒体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等现象。
如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读有关大雨中萨沙一家人处境极其艰难的词语,然后让学生运用读到的词语描述当时的处境,在描述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也叙述出来。
这样既回顾了文章内容,教师又了解了学生感受的程度,还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了自己的语言。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学中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独特感受和体验,以及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的形象,让学生亲历过程,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提升语文素养。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同于传统的教授知识给学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种更加亲近学生需求、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的本质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方法和意义,并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需要教师创设一个积极、开放的学习环境。
这种学习环境应该是鼓励学生表达、探索和实践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老师可以提出一个“石头如何在水中浮起”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来发现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深入理解物理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知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相比之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发现来获得知识,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个“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任务,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来探究酸碱中和的原理。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学生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状态。
相比之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来获得知识,可以使他们建立起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建模、计算和验证来理解数学定理和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学研究】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有效策略——以“鸡兔同笼”为例
【教学研究】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有效策略——以“鸡兔同笼”为例一、从无序猜测到有序思考在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过程的不同,往往意味着不同的思维水平。
四年级的学生目前正处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转换阶段,由于受认知特点等因素的局限,解决问题时常只看到表面,而不细思其内在规律,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参透教材,更要着情于学生的学情特点,让学生在参与解题的过程中习得新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采用收集、分析、归纳等方法筛选关键信息、合理思考,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有序思考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创设情境,搭建“有序思考”的支架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情境导入法将“鸡兔同笼”这一课题带入课堂中,让学生在品味数学文化的深远与魅力的同时体验古今对同一问题解题方式与方法的差异,激发学生探究数学新知的动机与兴趣,感悟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接着让学生利用既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直觉猜测。
学生猜测的随意性很大,没有认识到鸡、兔的只数与总头数、总脚数间的关系。
教师通过这样的体验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据较大,猜测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进而提示学生将较大数据替换为简单的数据,自然引出课堂教学,让学生深刻体悟到化繁为简策略在问题解决中的妙用及必要性,为学生解决古代趣题提供了“支架”“扶手”。
这样,解决古代趣题就变得“有法可依”,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兴趣。
(二)对比体验,优化“有序思考”的结构构筑学习“支架”,不但让学生体验到“有序思考”的益处,而且对如何进行有条不紊的思考有了新的方向。
但要让学生真正领会并运用此方法去解决问题,单靠猜测是不够的。
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上,这样的学习是不具有生长力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通过合理的对比、体验、感悟等方法来有效帮助学生构建“有序思考”的数学模型,不断完善“有序思考”的结构。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虽然数据变小了、难度降低了,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没办法一下子猜出结果。
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
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论心得体会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论心得体会一、行为素养教育行为素养教育,是指借助营地、社会、自然等人文自然要素,应用演绎、研学、体验、创客、STEM、萃智等多种理论和方法,通过立体思维管理模式,按照认知、感知、知道、传播、创作的训练过程,在提升青少年知识技能,掌握和树立正确人生理念的同时,实现青少年行为习惯的积极改变。
二、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论心得体会1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这本书内容丰富,这本书介绍的是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等,本书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当今教材相结合,我看后获益匪浅。
一方面可以复习一遍理论课,更重要的是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和演示法四种。
我想前面三种我们的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本书随后还介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探究——研讨法等,在这里我非常欣赏的是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
我认为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
2024年《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评课稿(5篇)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评课稿(5篇)《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评课稿(精选5篇)《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评课稿篇1听了蔡老师的《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我有以下感受:整节课紧凑而有层次。
本课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紧凑,课中大量的教学信息让人感到多而不乱。
环节过渡自然,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融为一体,在有层次的练习中,学生的知识层面得到提升,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蔡老师能轻松自如的驾驭课堂,每个环节的教学都很清晰,知识衔接紧凑。
本课出现的拖课现象,主要还是设计的练习过多。
教学严谨,关注语言的完整性。
关于可能性,学生是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的,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由对可能性大小的定性描述过渡到定量刻画,用完整的话描述可能性这对学生把知识学扎实尤为重要。
教学中,蔡教师时刻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蔡老师用的是本班学生上的课,整堂课学生的回答基本都是完整、清晰的。
可见其平时的教学比较严谨,对学生语言的完整性的训练比较到位。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摸牌游戏中让学生思考从6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并说出是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以促使学生更加透彻地把握问题的实质,丰富学生对基本思考方法的体验。
再追问还有摸到什么牌的可能性也是12,让学生有一个逆向的思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多样。
本课结合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如摸球、摸牌、猜密码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驱动了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在经历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可能性大小的体验,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各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意义和方法。
值得商榷的地方:本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
但本课中多次出现了集体回答的现象,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过少。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评课稿篇2在数学组的“有效课堂研讨”活动中,我执教西师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可能性”,在与同事们的研讨中,我慢慢地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本学段数学课标对概率的要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如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如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快速获取大量的知识。
但是,仅仅掌握某个知识点的表面理解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掌握该知识。
因此,如果想让学生真正掌握某个知识点,就必须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文将会探讨如何让学生完成这个任务。
了解知识的起源首先,学生需要了解知识的起源。
这个过程通常可以通过讲授相关领域中著名的发现和发明来完成。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事件,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是如何被发现和创造出来的。
不仅如此,这样的了解也能够让学生深入思考知识的发展过程,进而拓展自己的思维。
研究知识点的原理其次,学生需要研究知识点的原理。
这可以通过让学生参照之前的发现和发明,探讨到底是什么机制,理论或方法解释了这个知识点。
在探究原理的过程中,学生将会学习文章中涉及到的概念和理论,并且能够关联到其他已经学到的课程。
更重要的,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或者独立完成讨论和计算。
这种思维方式促使学生思维更为复杂和宏观。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思考知识点的真正意义,并且更加全面地理解该知识点的真正内涵。
讲解知识点的重要性最后,当学生对知识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讲解知识点的重要性。
这可以通过讲述实践案例,分析其中的问题以及寻找解决办法来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充分考虑和分析案例中的每一个细节,并且根据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场景和重要性。
同时,他们也能够学习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道路而言十分重要。
结论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探究,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知识点,并且深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个过程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发现问题,并且寻求解决方案。
整个过程以高度互动性和实践性为重点。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知识的变化和学习过程本身,并且更好地在复杂的环境中应对各种挑战。
让学生实现知识结构的内化
让学生实现知识结构的内化作者:许红珍来源:《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4年第06期数学知识结构是数学认知结构赖以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客观依据,是用文字和符号详尽表达有关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认识成果的信息的。
它表现为一个逻辑严密、结构相对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
要形成这样的知识结构并能将其内化,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具备目标意识、思辨意识。
一、提高目标意识,构建知识结构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一节课的引领者,指导着一节课的方向,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过程的目标,可以说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多数教师往往没有目标意识,并且经常抄写别人的目标,可想而知这样的课是没有方向的,这样一来数学知识结构怎能有效完整地形成?目标意识的形成首先需要教师能够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制订目标;其次更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设计的目标要可观察、可操作并且可检测,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行为环境和行为程度相结合才能体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这样的目标,其实就是知识结构形成的过程。
在教学《十几减9》时,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摆小棒、画图等操作方法,学生独立探究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自己的计算方法,能说出十几减9的不同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自己组织语言总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体会每种方法的不同。
4.能够在1min之内计算15道十几减9的口算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可以看出这一目标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操作活动之上的,这足以体现目标的可观察、可操作。
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可以通过限定时间的方式来检测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就是可检测的体现。
再仔细观察这四点目标,其实就是本节课的四个环节的分目标,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的不止是一种算法,而是多种,并且有了优化算法的意识。
教学目标,教师们常常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却“不要”。
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师认识不足,把握不够,其中还涉及教师的思想观念、知识能力、专业素养的缺陷等。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而学生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经历来获得知识的。
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应用知识和实践知识。
首先,获取信息是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步。
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信息,如阅读书籍、参加课堂讲座、浏览互联网等。
通过获取信息,学生可以接触到新的概念、理论和事实,从而扩大他们的基础知识。
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理解信息是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第二步。
学生需要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以便理解其内涵和含义。
这可能涉及到对概念的解释、例子的分析和理论的探讨等。
通过理解信息,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然后,应用知识是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第三步。
学生需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以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这可能包括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设计实验等。
通过应用知识,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实践知识是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最后一步。
学生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反复实验和实施所学的知识,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掌握。
这可能涉及到实地调查、实验研究、实际操作等。
通过实践知识,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循环反馈的过程。
通过实践知识,学生可能发现自己对一些概念或理论的理解有偏差或不准确,于是需要重新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再次应用和实践知识。
这样的循环反馈过程可以使学生的知识逐渐完善和深化。
此外,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中还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反思和总结。
学生可以通过反思和总结来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案和措施。
通过反思和总结,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总之,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包括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应用知识和实践知识。
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经历来获得知识,并通过反思和总结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2024年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工作计划样本(3篇)
2024年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工作计划样本1、数学概念与技能方面:学生应能准确识别各种形状和物体,掌握比较它们的长度、大小和重量的基本方法。
理解象形统计图和基本统计表,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技巧,亲身参与数据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根据统计结果解答简单问题,同时能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思考。
2、数学思维发展:学生应初步掌握以数学角度观察事物的技巧,如计数物体、比较数量、判断事物的相对多少、长短、大小和轻重等。
在形成数的概念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例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和排列发现数之间的关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培养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
能运用“分”与“合”的概念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方法,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算法。
在探索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统计思维。
3、问题解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能从日常生活和实际情境中找出并提出数学问题,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
能对几何体进行简单分类,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收集、整理信息,使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解决问题的结果。
体验与同伴合作解题的过程,分享各自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初步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间的紧密联系,对数学相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保持学习数学的热情,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在教师和同学的支持下,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成功,逐步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5、教学策略:(1)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和培养良好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关注他们的学习热情,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提问、倾听和表达的习惯。
(2) 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开展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3) 引导自主思考与合作交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在合作交流中倾听他人,培养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例谈让学生历经知识形成过程的有效策略
例谈让学生历经知识形成过程的有效策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下面笔者结合所听的两个课堂实例谈谈引导学生历经知识形成过程的必要性及其策略。
【策略一】错误优先苏教版四下《找规律》的教学片段描述——教师出示拍照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3人排成一排照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师:我们采用小组活动,可以把名字排一排,也可以找3个小朋友排一排,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
不管用哪种方法都要把所有的排法列举出来,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一共排出了几种排法?分别是怎样排的?生:我们组是把他们的名字排一排的,一共有6种排法,分别是:小军、小明、小红;小军、小红、小明;小红、小军、小明;……师:你向大家介绍一下是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的。
(生答略)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生:我们组是用数字1、2、3分别代表这3个人,也按照上面的排法有顺序地排的。
师:其实,这组的同学想到用数字表示,是数学上经常用到的一种符号化的方法。
如果用a、b、c代表这3个小朋友,你能把各种排法表示出来吗?……[案例反思] 这节课首先创设了不同排法的照相情境,引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交流,提炼出排列的规律。
课显得非常顺当,正是这意外的顺当引发了我的思考。
思考之一:学生真的都能自己发现有序排列的规律吗?于是我带着这样的疑问,与一些学生进行了交流,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初次探索时并未有序排列,有的6种排法也未能全部排列出来。
学生在回答我的“老师不是问了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为什么不说呢?”的问题时,说道:“老师已经肯定了那种方法,我的方法没有必要再说了。
”原来优化的方法过早地出现,再加上老师的肯定,影响到学生的其他方法的展示与交流,从而淡化了学生碰撞的思维火花。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它包括学习、实践和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来看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实现。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非常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理解、消化并且运用这些知识,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思考,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这样一来,他们的学习能力将得到不断的提高。
这个过程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更加成熟、自信、有责任感。
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理论到实践,从认知到实践,从实践到认知,这是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完整过程。
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思考中,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将所学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
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够真正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去实现呢?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科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能够接触到高质量的知识资源,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验证自己的理论,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我们还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新版苏教版六上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的教学反思
新版苏教版六上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的教学反思新版苏教版六上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的教学反思(一):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关于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反思苏教版教材中单独把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一个教学单元。
在执教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经验,也有许多迷茫,偏颇之处,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和讨论。
一、传授策略不等于教授具体的解题方法。
案例:苏教版第十一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课本以和倍问题作为例题,让学生体会使用替换的策略解决能便于解决有两个未知量的题目。
有部分教师把课堂设计成和差,和倍问题的练习课,把教授如何解决该类问题作为课堂重点,使课堂失去生命力。
其实十一册第一单元已教授了列方程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法,如果把该节课定位在训练解题技巧上,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
学生的思维仍停留于如何解题,没有提升到利用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统一为一个未知量是一种策略的高度。
不能形成更抽象的数学思维。
解决问题的策略重点应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体会到各种解决方法的共同点,体会方法中渗透的数学思维。
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列表,画图,一一列举,替换等实际上是数学思想方法而不是解题技巧。
因此,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堂应该把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体会这些策略有什么共同点,感受这些策略为解决问题带来方便,重在体会。
另一方面,学生的程度是不一致的,有的学生可能上新课前已经掌握了解决该类问题的具体方法。
有的学生可能需要几节课才能掌握该类问题的解题技巧。
因为这些例题本来就是由奥数题改编而来。
把课堂的重点定位在体会策略的优势是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例如本案例,课堂开始我以曹冲称象的故事为导入,后进生如果感受到替换的策略能把生活中的难题变简单,他就有收获。
而学习较好的学生能体会数学策略能应用于生活,他也有所收获。
只有让学生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数学课的生命力才得以延伸。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连贯的而不是独立的。
本节案例其中一个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体验如何替换。
如果每道题都需要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不仅费时,而且受课堂条件限制,许多操作将不能进行。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就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和形成过程,而学生作为知识的接收者和学习的主体,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步骤和过程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1. 接触阶段:学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新的知识。
这可以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书本的阅读、网上的搜索等方式。
学生在接触到新知识的也需要建立起对这些知识的初步理解和认识。
2. 理解阶段:学生在接触到新知识之后,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这可以通过对知识进行反复阅读、思考和讨论等方式来实现。
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通过提问、解答问题等方式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4. 反思阶段:学生在运用知识之后,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这可以通过回顾学习的过程、对错误和困难进行分析、寻找改进的方法等方式来实现。
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
通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循环,学生可以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并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方法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学习。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学习,勤于思考和实践。
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积极思考和总结、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等。
通过学习态度的调整和学习方法的优化,学生能够更好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接触、理解、运用和反思等阶段来不断积累和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
而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方法的选择,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调整,都是促进学生知识形成的关键因素。
《年月日》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
《年月日》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年月日》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年月日》的教学反思1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把本节教学的重点定位于: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构成的过程,透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潜力。
备课时,从课的容量上来看,量确实较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40分钟内认识时光单位年、月、日,会计算全年天数等,存在着必须的困难。
透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准确,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课堂设计落在实处。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搞笑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
使学生透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观察天体运动,使他们明白年月日是怎样产生的,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并提出教学目标。
在练习环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示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我的意见,独立思考后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使每名学生都“动”起来,从而避免有些学生“坐享其成”“人在课堂身在操场”的不思维的这样一个误区。
如教学大小月的基本知识,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当学生心里有谱之时,才下指令让他们填写统计卡,为后面的分类认知大小月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大小月之后,我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
当最末老师报出2月时,搞笑的场面出现了:有的起立又坐下,有的东张西望在观望他人的动态,学生此时耐不住了,有些面面相觑……我笑着问:大家想站又不想站的,为什么?这些正好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一刻,不正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吗?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拳头法和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来帮忙他们记忆,这一资料本来很枯燥,但透过动手数一数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这些是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个性是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更贴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中,我们通常是接受已有的知识,从而理解和掌握某种学科或专业知识。
但是,这种被动接受的方式往往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因为它缺乏亲身经验和深刻理解的实践。
因此,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种更加有效和深入的学习方式。
知识的形成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观察、实验、探究、总结和应用。
通过这些步骤,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方式。
首先,观察是形成知识的基础。
观察不同的现象和事物,能够让学生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例如,在物理实验中,学生可以观察磁铁和铁屑之间的互动,从而理解磁力的本质。
在生物学实验中,学生可以观察不同物种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异同,从而了解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规律。
其次,实验是深入了解知识的重要步骤。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知识,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化学实验中,学生通过操作化学试剂,验证化学反应的规律和原理,从而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在社会科学领域,学生可以参与实地调查和访谈,了解社会现象并得出结论。
探究是形成知识的关键步骤。
通过不断问为什么和如何的问题,学生可以从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在物理学领域,学生可以通过问为什么磁铁能产生磁力和如何才能消除磁铁的磁力问题,从而探究磁力的本质和应用。
在生物学领域,学生可以通过问为什么不同物种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从而探究生物适应性和进化规律。
总结是将知识进行体系化和归纳的重要步骤。
通过总结,学生可以将零散的信息和知识连接在一起,形成系统化和有机的知识结构。
例如,在数学学科中,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各种公式和方法进行分类归纳,形成整体的数学体系。
在语言学学科中,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语法和词汇进行系统化整理,从而形成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
最后,应用是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重要步骤。
通过应用,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计算机学科中,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编程技能应用于实际项目中,从而构建出有效的电脑程序。
《时分秒》教学反思_7
《时分秒》教学反思《时分秒》教学反思1在时分秒的认识这节课中,我坚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丰富感性认识,建立秒的时间观念,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实现了“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学生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兴趣很高。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注意了以下两点:一、使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伊始,给学生出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芳芳家有一个时钟,时间到几点钟就敲几下,每到半点时敲一下。
有一天夜里,他听到钟不知是几点敲了一下,过了一阵又敲了一下,再过了一阵又听到钟敲了一下。
园园知道是几点钟了,你想一想,这时是几点钟?这节课我们也要学习和时间有关的知识。
这样的引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自然、亲切地感觉,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联系。
接着呈现一个钟面:你能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吗?以此来唤起学生看钟表的已有经验。
学生十分高兴地把时刻读了出来,我也及时地复习了读时刻的方法。
然后我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你还知道关于它的哪些知识?简单的一问激起了学生高度热情,学生的发言非常全面地概括地出了钟面上的大格、小格数量及分针、时针的走动情况,这样,我既了解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又达到了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目的。
二、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习信心。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
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而在儿童的世界里,更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和发现者。
为此,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1)静静地、仔细地观察,秒针、分针、时针是怎样走动的?( 2)验证: 1分 =60秒。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一秒钟有多长、一分钟有多长。
看着时钟,我们跟着秒针一起数,从数字 12开始: 1、 2、 3、…… 60。
在这里我运用课件的目的有二个:一是让学生知道 1分 =60秒这个时间进率,我让学生观察走动的时钟,通过观察,学生能清晰地看到分针走 1小格,秒针走 60小格,从而抽象出秒与分的进率,这就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二是运用多媒体呈现秒针的走动和嘀哒声,让学生看见“时间”一步(一秒)一步地走来,听见“时间”嘀哒嘀哒地过去,加深学生对秒的印象。
数学复习课评课稿
数学复习课评课本周三上午,我们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学校举行的数学复习课的教研活动,大家对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总复习有了明确的方向。
特别是孟老师的《乘法口诀》和朱老师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课堂,真是有效复习的典范,让我们受益匪浅。
一、提供思维空间,激活分散的知识点二、突出沟通整理,建构完整的“知识链”数学复习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建构完整的“知识链”。
让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明晰数学认知结构,优化数学知识在头脑里的组织方式,从而清晰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条理地储存和记忆数学知识,并达到对知识理解的融会贯通。
三、重视实际应用,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复习中光讲不练,难以取得复习的效果。
只有配以灵活多变的训练,才能达到巩固知识、理解规律、强化记忆、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
孟老师的课在练习设计上形式多样:既有基础练习,又有拓展练习,既重视数学知识的练习,更重视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朱老师的课件出示习题新颖,实用。
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互相结合,这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内化,也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提升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的价值。
总之,两节课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课堂中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篇二:数学复习课评课稿这节课一改以往传统复习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复习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精心加工教学材料,灵活处理教材。
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对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
教学本节课时,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改编和加工,使教材变得生动活泼,更贴进学生的实际。
比如:课本上是传统的相遇问题,而这节课出示的是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情景:发生在本校校长和教课教师之间的求两校距离的问题。
例题的结构没变,但是呈现形式却是鲜活的,具有实际意义的需要迫切解决的求“两校之间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内化完善知识网
发表时间:2012-08-28T11:15:50.420Z 来源:《数学大世界(教育导向)》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沈加安
[导读] 创设情境,引导经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永丰小学沈加安
张丹教授在解读数学新课标时,指出:小学数学的学习,首先需要经历,无论是生活中的经历、还是学习活动中的经历,对于学生基本经验的积累是必须的。
但仅仅是经历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调动数学思维,将活动所得不断内化和概括,最终迁移到其他的活动和学习中。
笔者认为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即让学生亲自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法则和公式的推导及归纳过程、解题方法的思考过程。
这个过程的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归纳、抽象等活动,让他们在参与中理解,在参与中获得并同化知识,同时完善个体的知识网络。
一、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等,促进具体知识抽象化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教学方法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
因此在教学中,对于一些较复杂的知识点,我们可以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给学生能提供动感丰富的图像、图形,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从而展现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投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新鲜与愉悦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于一些较简单或初级的数学结论,我们可以借助于实物操作或模型演示,尤其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新获得的知识必须有实例作支柱,因此又要有明显的认知直观性特征。
如,归纳百以内退位减法的退位规则:“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借1 个,在个位上加10 个再去减”,这就要使学生借助于木棒操作来理解算理:从十位退l 当10。
学生在操作“43-28” 时,用“43 根小棒去掉28根”,个位上单根不够减,便打开1 捆(10 根) 和个位上单根的合起来再减去8 根。
这个动手操作的过程使学生受到原型启发,为理解“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 再减”,提供了感性的认识,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百以内退位减法的退位规则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发展观察与思维能力。
二、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催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许多新知识往往可以归属于已有认知结构的某一点并使之相互联系,新知识可以直接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推衍出来,因而这种学习比较省力。
如,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就是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师只要点拨一下,指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学生就很容易地掌握了其运算法则。
但如果在原有知识结构上再学习一个要求更高的知识点,这类学习学生往往感到困难。
由此我们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转化,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
首先,要提高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
学习具有种属关系知识的前提是已有知识体系中相应成分的要稳定和清楚,这样才能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到正迁移的作用。
如,在学习小数加减之前,要使学生在更高层次上重新认识整数加减法则,将能有效地防止负迁移,促进正迁移。
其次,抓住联系,实现转化。
学习新知识关键是要避免机械学习而实现有意义学习。
在许多情况下,借助于旧知识去理解新知识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因而教学中要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实现转化。
比如,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抓住比与分数、除法
的联系,就能借助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推导比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得以借助旧知识经历新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而提升知识体系。
三、创设情境,引导经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对知识和经验的获取是以已有知识经验为依托的;贮存在头脑中的知识和经验如何提取是以知识的联系为基础的;知识与经验如何与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产生作用是由情境来激发的,只有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随时创设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元认知能力,他才能完成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皮亚杰所说:“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重建,而不是简单的传递给他。
”因此对于新知识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教师一定不能让学生坐享其成,消极接受,而要精心静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投入、主动探索发现结论,促进自身知识的内化,补缺其知识结构。
如,我是这样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