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完整版)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929e19a6294dd88d1d26b6e.png)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名篇。
文章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
被编入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课本。
原文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dài)诸父异爨(cuàn),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páo)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yù),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zǐ)在吾怀,呱呱(gū)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高中语文文言文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译文(含鉴赏)
![高中语文文言文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译文(含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f10783e3d4d8d15abe234e6d.png)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译文(含鉴赏)原文: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前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译文: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
室内面积仅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住。
由于是一间百年老屋,灰尘和泥土常从屋顶上漏下来,(尤其是)下雨时雨水往下直灌。
每次移动桌子,环顾四周没有可安置的地方。
又加上屋门朝北开,不能得到阳光照射,太阳一过中午,屋里就暗了下来。
我稍微加以修补,使屋顶不再漏雨。
室前就开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射,屋子里才明亮起来。
(在庭前)又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旧时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
借来的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庭前阶下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
最新《项脊轩志》-(完整版)
![最新《项脊轩志》-(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0f9f7eb7360b4c2f3f645e.png)
• 近代林纾更尊他为“五百年来归震川 一人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脊轩,书斋名,有双重意思: 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 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 项脊泾住过,有怀宗追远之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
影动,珊珊可爱。
在
然予居于此,多可
然而,表转折 状语后置句
错杂 值得
喜,亦多可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句
(古今异义)今义:寺院的住持
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
名作状,向下
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
每次,副词
环视 ……的地方
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北,名作状,向北。
得到 过了
已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亮的 月光照在墙上。庭中桂树的影子疏 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优 美舒缓,美丽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葺之后又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注释、译文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注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3096050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14.png)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注释、译文【原文】《项脊轩志》明·归有光项脊轩①,旧②南阁子③也。
室仅方丈④,可容⑤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⑥,雨泽⑦下注⑧;每移案⑨,顾视⑩无可置(11)者。
又北向(12),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13)。
余稍为修葺(14),使不上漏(15)。
前(16)辟(17)四窗,垣墙周庭(18),以(19)当(20)南日,日影(21)反照,室始(22)洞然(23)。
又杂(24)植兰桂竹木于庭(25),旧时栏楯(26),亦遂增胜(27)。
借(28)书满架,偃仰(29)啸歌(30),冥然(31)兀坐(32),万籁(33)有声;而庭阶寂寂(34),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35)。
三五之夜(36),明月半墙,桂影斑驳(37),风移影动,珊珊(38)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39)喜,亦多可悲。
先是(40),庭中通(41)南北为一(42)。
迨(43)诸父(44)异爨(45),内外多置(46)小门,墙往往(47)而是(48)。
东犬西(49) 吠(50),客逾(51)庖(52)而宴(53),鸡栖(54)于厅。
庭中始为(55)篱,已(56)为墙,凡(57)再(58)变矣。
家有老妪(59),尝(60)居于此。
妪,先大母(61)婢(62)也,乳二世(63),先妣(64)抚(65)之甚厚(66)。
室西连于中闺(67),先妣尝一至(68)。
妪每(69)谓余曰:“某所(70),而(71)母立于兹(72)。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73),呱呱(74)而泣;娘以指叩(75)门扉(76)曰:‘儿寒乎?欲食乎?’ 吾从板(77)外相(78)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79)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80)曰:“吾儿,久不见若(81)影,何竟日(82)默默(83)在此,大类(84)女郎也?” 比去(85),以手阖(86)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87),儿之(88)成,则(89)可待(90)乎!”顷之(91),持(92)一象笏(93)至,曰:“此吾祖太常公(94)宣德间执此以朝(95),他日(96)汝当(97) 用之(98)!”瞻顾(99)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100)不自禁。
《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
![《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a70d41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0.png)
《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1、《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原文: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前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译文: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
室内面积仅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住。
由于是一间百年老屋,灰尘和泥土常从屋顶上漏下来,(尤其是)下雨时雨水往下直灌。
每次移动桌子,环顾四周没有可安置的地方。
又加上屋门朝北开,不能得到阳光照射,太阳一过中午,屋里就暗了下来。
我稍微加以修补,使屋顶不再漏雨。
室前就开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射,屋子里才明亮起来。
(在庭前)又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旧时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
借来的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庭前阶下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
《项脊轩志》-(完整版)资料讲解
![《项脊轩志》-(完整版)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4716f47b14e852459fb5733.png)
项脊轩,书斋名,有双重意思: 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 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 项脊泾住过,有怀宗追远之义。
记、志、书、表,古代常见文体名, 都属于古代与韵文相对的“散文”的范 畴,共同点:以记事为主,夹叙夹议。
“志”: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 种文体,与“记”相似。但“记”通常 用以记“事” “物”,“志”以记录人 物事迹为主。
开始 修筑 不久 先前
总共
项脊轩
轩之变迁
悲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轩之人物
——家庭败落,诸父异爨
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回忆母亲,物存人亡
大母过余曰……持一象笏至……
轩之地位
——回忆祖母,辜负重望
扃牖而居,遭火不焚。 ——闭门苦读,历尽劫难
在这以前,庭院南北贯通,是一个 整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在 室内外设置了很多小门、隔墙,到处 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 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 庭院中先前修筑了篱笆,不久就又修 筑了围墙,总共变动了两次。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连词,表修饰
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用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
偏指一方,“她” 位于动词前,助词,
泣,妪亦泣。 不译
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 呱呱地哭泣。你母亲听见了就用手 指轻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 吃东西了么?’我从门板外回答 她。”老婆婆的话没有说完,我感 动得哭了,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
1571年 66岁)病逝
• 归有光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并称 为“唐宋派”。他的散文朴素简洁, 自然真挚,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 《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 志》为代表。
《项脊轩志》原文及翻译
![《项脊轩志》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5841db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5.png)
《项脊轩志》原文及翻译《项脊轩志》原文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堦寂寂一作:阶寂寂)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无此段文字;沪教版无此段。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a2f960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d.png)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名篇。
文章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
被编入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课本。
原文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dài)诸父异爨(cuàn),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páo)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yù),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zǐ)在吾怀,呱呱(gū)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21aafd3f12d2af90342e6c7.png)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名篇。
文章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
被编入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课本。
原文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dài)诸父异爨(cuàn),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páo)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yù),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zǐ)在吾怀,呱呱(gū)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项脊轩志》原文及欣赏
![《项脊轩志》原文及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d16113e1aa00b52acfc7cad0.png)
《项脊轩志》原文及欣赏《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
下面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一篇《项脊轩志》原文及欣赏,欢迎大家阅读!《项脊轩志》原文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堦寂寂一作:阶寂寂)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无此段文字;沪教版无此段。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项脊轩志》完整版
![《项脊轩志》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07271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8.png)
靠着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
转述
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写字;名 作动
什么叫
我已经写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 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到轩中, 向我问及一些历史故事,有时靠着 桌子学写字; 妻子回娘家去省亲,回 来以后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 听说姐姐家里有阁子,那么什么叫 阁子呢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
1571年 66岁)病逝
• 归有光与王慎中 唐顺之、茅坤并称为 唐宋派; 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 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 项脊轩志 《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代表。
• 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 桐城派的姚鼐评价他:“是架设在唐 宋八大家与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 近代林纾更尊他为“五百年来归震川 一人而已”。
希望孙儿取得功名;荣宗耀祖,一个细节, 几句话语,就把祖母对孙儿的勉励 期待之情摹 写得十分真切;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前面是“泣,为何这里是“长号不自禁” 呢
作者为辜负祖母的期望;为无法改变吾家 读书久不效“的现状而深深自责; 古代读书人, 博取功名,光耀门楣,是职责,齐家而后治国 平天下更是儒生的追求,当初偃仰啸歌,如今一 事无成,由此,前者之悲是有泪无声,有节制 的,而后者是如潮水汹涌,无法克制。
项 脊 轩 归志
有 光
1506年 1岁生于江苏昆山 1510年 5岁)开始读书
作 者
1513年 8岁)丧母
简
1528年 23岁)娶妻魏氏
介
1533年 28岁)丧妻
1540年 35岁)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 讲学
1565年 60岁)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
1568年 63岁)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21aafd3f12d2af90342e6c7.png)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名篇。
文章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
被编入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课本。
原文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dài)诸父异爨(cuàn),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páo)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yù),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zǐ)在吾怀,呱呱(gū)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翻译·赏析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5d3f0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d.png)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翻译·赏析《项脊轩志》归有光【原文】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归有光)
![项脊轩志(归有光)](https://img.taocdn.com/s3/m/72648a3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3.png)
项脊轩志归有光〔明代〕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阶寂寂一作:堦寂寂)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作者简介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
《项脊轩志》原文及译文
![《项脊轩志》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a13f77fa650e52ea54189861.png)
《项脊轩志》原文及译文原文: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J(shǔn),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dài)诸父异爨(cuàn),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yú)庖(páo)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yù),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zǐ)在吾怀,呱呱(gū)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上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16课无此段文字)(下文作者写了这篇志多年以后补写的)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文言文:《项脊轩志》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项脊轩志》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747405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c.png)
【导语】《项脊轩志》是明代⽂学家归有光的作品。
下⾯是分享的⽂⾔⽂:《项脊轩志》原⽂及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 《项脊轩志》原⽂ 项脊轩,旧南阁⼦也。
室仅⽅丈,可容⼀⼈居。
百年⽼屋,尘泥渗(shèn)漉(lù),⾬泽下注;每移案,顾视⽆可置者。
⼜北向,不能得⽇,⽇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影反照,室始洞然。
⼜杂植兰桂⽵⽊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庭阶寂寂,⼩鸟时来啄⾷,⼈⾄不去。
三五之夜,明⽉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
迨(dài)诸⽗异爨(cuàn),内外多置⼩门,墙往往⽽是。
东⽝西吠,客逾庖(páo)⽽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妪(yù),尝居于此。
妪,先⼤母婢也,乳⼆世,先妣(bǐ)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
妪每谓余⽈:“某所,⽽母⽴于兹。
”妪⼜⽈:“汝姊(zǐ)在吾怀,呱呱(gū)⽽泣;娘以指叩门扉⽈:‘⼉寒乎?欲⾷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束发读书轩中,⼀⽇,⼤母过余⽈:“吾⼉,久不见若影,何竟⽇默默在此,⼤类⼥郎也?”⽐去,以⼿阖门,⾃语⽈:“吾家读书久不效,⼉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象笏(hù)⾄,⽈:“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汝当⽤之!”瞻顾遗迹,如在昨⽇,令⼈长号不⾃禁。
轩东故尝为厨,⼈往,从轩前过。
余扃(jiōng)牖(yǒu)⽽居,久之,能以⾜⾳辨⼈。
轩凡四遭⽕,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蜀清守丹⽳,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怀清台;刘⽞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之昧昧于⼀隅也,世何⾜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扬眉、瞬⽬,谓有奇景。
⼈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学书。
高中语文文言文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译文(含鉴赏)
![高中语文文言文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译文(含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a19bc73c804d2b160a4ec012.png)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译文(含鉴赏)原文: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前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译文: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
室内面积仅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住。
由于是一间百年老屋,灰尘和泥土常从屋顶上漏下来,(尤其是)下雨时雨水往下直灌。
每次移动桌子,环顾四周没有可安置的地方。
又加上屋门朝北开,不能得到阳光照射,太阳一过中午,屋里就暗了下来。
我稍微加以修补,使屋顶不再漏雨。
室前就开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射,屋子里才明亮起来。
(在庭前)又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旧时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
借来的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庭前阶下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
转述
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写字, 名作动
什么叫
我已经写了这篇志,过了五年, 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到轩 中,向我问及一些历史故事,有时 靠着桌子学写字。妻子回娘家去省 亲,(回来以后)转述她的小妹妹 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里有阁子, 那么什么叫阁子呢?”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
轩
追续和补充
志
补记 33岁
(4-5)
补记婚后与项脊轩有关 的一段生活。
四、精读探究
思考
贯穿本文的情感线索是什么? (用原句回答)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
影动,珊珊可爱。
在
然予居于此,多可
然而,表转折 状语后置句
错杂 值得
喜,亦多可悲。
在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亮的 月光照在墙上。庭中桂树的影子疏 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优 美舒缓,美丽可爱。
修葺之后又有什么特点?
前
项脊轩
修缮
喜
后
室仅方丈,
可容一人居 每移案,顾
声”。
深层次的乐趣——读书之乐
◆“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 动,珊珊可爱”。
◆“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 动,珊珊可爱”。
兰竹相映,月白风清, 桂影斑驳,小鸟时鸣;
◆“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连词,表修饰
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用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
偏指一方,“她” 位于动词前,助词,
泣,妪亦泣。 不译
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 呱呱地哭泣。你母亲听见了就用手 指轻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 吃东西了么?’我从门板外回答 她。”老婆婆的话没有说完,我感 动得哭了,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
喜
幽雅
杂植兰桂 庭阶寂寂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不漏
稍为修葺 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
明亮
垣墙周庭 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
先前这里 是 一个整体
名作状
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
名作状
到处 修饰关系 名作状,向西
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
表修饰 状语后置句
墙,凡再变矣。
赏析文中几处生活片断的描写。
“妪谓余曰”一节 “大母过余”一节 “忆妻来归”一节
比较下面文字表达效果的不同:
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更能打动人。原段再 现了温柔慈爱的母亲,她对孩子嘘寒问暖,十分 关切,“某所,而母立于兹”,母亲早已逝去, 然而母亲的遗踪如今仍处处可见,母亲亲切的话 语还响在耳边,这一切怎能不引起作者对母亲深 深的怀念呢?这怎能不让对母亲记忆尚少的归有 光黯然泣下?
狭小 前
视无可置者
后
喜幽雅 爱
杂植兰桂 庭阶寂寂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百年老屋,
对
尘泥渗漉, 破漏 比
雨泽下注
鲜
又北向,不 能得日,日
阴暗
明
之 情 不漏 深 厚 明亮
稍为修葺 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日影反照
过午已昏
室始洞然
作者的“乐”表现在何处?
作者的“乐”表现在何处?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
项脊轩,书斋名,有双重意思: 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 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 项脊泾住过,有怀宗追远之义。
记、志、书、表,古代常见文体名, 都属于古代与韵文相对的“散文”的范畴, 共同点:以记事为主,夹叙夹议。
“志”: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 种文体,与“记”相似。但“记”通常 用以记“事” “物”,“志”以记录人 物事迹为主。
希望孙儿取得功名,荣宗耀祖,一个细节, 几句话语,就把祖母对孙儿的勉励、期待之情摹 写得十分真切。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前面是“泣”,为何这里是“长号不自禁” 呢?
作者为辜负祖母的期望,为无法改变“吾家 读书久不效“的现状而深深自责。古代读书人, 博取功名,光耀门楣,是职责,齐家而后治国、 平天下更是儒生的追求,当初偃仰啸歌,如今一 事无成,由此,前者之悲是有泪无声,有节制 的,而后者是如潮水汹涌,无法克制。
正音:
垣墙周庭( yuán) 呱呱而泣( gū )
婢女( bì ) 姊妹( zǐ ) 先妣( bǐ ) 持笏( hù )
断句:
顾视无可置者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庭中通南北为一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
判断句
(古今异义)今义:寺院的住持
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
开始 修筑 不久 先前
总共
项脊轩
轩之变迁
悲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轩之人物
——家庭败落,诸父异爨
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回忆母亲,物存人亡
大母过余曰……持一象笏至……
轩之地位
——回忆祖母,辜负重望
扃牖而居,遭火不焚。 ——闭门苦读,历尽劫难
在这以前,庭院南北贯通,是一个 整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在 室内外设置了很多小门、隔墙,到处 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 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 庭院中先前修筑了篱笆,不久就又修 筑了围墙,总共变动了两次。
庭院前有一棵枇杷树,它是我妻子 去世的那一年亲手种下的,如今已经 高高地耸立着,(枝叶繁盛)像一把 撑开着的巨伞一样了。
重点词语
(三)然:明亮。
9.比去:比,及,等到
3.迨诸父异爨:及,等到。 去,离开。
4.凡再变矣:共变了两次。 10.瞻顾遗迹:看。
5.而母立于兹:而,通 11.轩凡四遭火:总共。
代词,“那”
代词,“那”
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才
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格局
状语后置句
可是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
(它是) 结构助词,“的”
亭亭如盖矣。
省略句,
“亲手”, 所字结构 名作状
判断句
那以后过了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 脊轩逐渐破败,也不修理。那以后又 过了两年,我卧病在床,闲极无聊之 际,才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它的格 局和以前稍有不同。然而此后我长期 羁留在外,不常回到轩中居住。
1571年 66岁)病逝
• 归有光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并称 为“唐宋派”。他的散文朴素简洁, 自然真挚,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 《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 志》为代表。
• 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 桐城派的姚鼐评价他:“是架设在唐 宋八大家与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 近代林纾更尊他为“五百年来归震川 一人而已”。
二、细听朗读
要求:
轻声跟读,注意节奏,在 读不准的字音下作标记。
读准字音
• 项脊轩:xuān • 垣墙:yuán • 万籁:lài
渗漉: lù 栏楯:shǔn
迨: dài
• 老妪:yù
婢: bì
• 呱呱:gū gū 阖门:hé • 扃牖:jiōng yǒu 长号:háo
修葺:qì 偃仰:yǎn 异爨:cuàn 先妣:bǐ 象笏:hù 枇杷:pípá
名作状,向下
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
每次,副词
环视 ……的地方
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北,名作状,向北。
得到 过了
已经
• 项脊轩修葺之前有什么特点?
项脊轩
前
修缮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狭小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 雨泽下注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 过午已昏
破漏 阴暗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
项 脊 轩 归志
有 光
1506年 1岁)生于江苏昆山 1510年 5岁)开始读书
作 者
1513年 8岁)丧母
简
1528年 23岁)娶妻魏氏
介
1533年 28岁)丧妻
1540年 35岁)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
1565年 60岁)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
1568年 63岁)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
1570年 65岁)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
不时
离开
我稍微给它加以修补,使它不再从上面漏 雨。在屋前新开四扇窗户,围着庭院筑起 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 反照,屋子里才明亮起来。在庭院我又混 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 杆,也就增加了光彩。借来的图书堆满了 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 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端坐着,自然 界的各种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庭前、阶 下却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 到它面前也不离开。
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是厨 房,人们到厨房去,必须从轩前 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 间长了,能凭着外面人们走路的 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共遭过 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 是有神保护的缘故吧。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已经
写了
古代指女子出嫁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经常
向 有时
靠着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 动,珊珊可爱”。
景色描写极富诗情画意,作者为什么 这样渲染项脊轩的清幽境界?
幽静雅致恬适的环境,景中含情。 表现了作者的幽静、恬适、甘于清贫 自守的情操;也抒写了作者对百年老 屋的特殊感情。
项脊轩
志 趣 高 尚 借书满架 , 偃仰啸歌 心 冥然兀坐 境 恬 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