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热能专题复习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能和热能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表现形式。

3. 让学生了解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4.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能与热能的基本概念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 热化学方程式及热量计算4.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5. 实际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及热量计算。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微观解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能与热能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及热量计算。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际案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设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

2. 讲解化学能与热能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能量的分类。

3. 讲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能量变化的原因。

4. 介绍热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讲解热量计算方法。

5.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关系。

6. 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7. 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化学能与热能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

3. 课后练习:收集并批改学生的课后练习,评估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化学能与热能应用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相关企业,实地了解化学能与热能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3. 开展课外科研项目,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及其影响。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能与热能导论》等相关教材。

21《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人教版高中必修2).doc

21《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人教版高中必修2).doc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形成吸热和放热的概念;通过科学探究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识和感受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相互转化,体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实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深刻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正确的能量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的能力,体现合作学习,让学牛自主地获取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教材重难点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的形成及科学能量变化观的建立。

三、教学方法阅读、交流讨论、实验探究。

四、教学用具①多媒体课件;②试管、Ba (OH) 2 - 8H20晶体、NH.C1晶体、烧杯(3)、玻璃片、玻璃棒。

五、教学设计思路理解化学知识期学S,建立科宀閒能源观t探究2:—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原因。

~~学牛阅读:32页及33页图2-1培养阅读自学能力。

呢?练习:同,不同,所包含的也不同。

2.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牛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和的相对大小。

当,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当,化学反应吸收能量。

1・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

不同的物质不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学生汇报答案:1.组成、结构、化学能。

2.反应物的总能量、牛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知识问题化,一方面对阅读起指导作用,一方面检查阅读自学效果。

追问1:看图回答: 学生回答:1 •物质具有一定的能量,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教案

例: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炭和水蒸气的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等。

(二)、化学能与电能⑴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①火力发电——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化学能−−−→−燃烧热能−−→−蒸气机械能−−−→−发电机电能 ②原电池——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⑵①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②原电池形成的一般条件:Ⅰ 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Ⅱ 相连接的两个电极(金属或非金属导体及其它可以做电极材料的物质)。

Ⅲ 两电极同时与电解质溶液接触。

Ⅳ 形成闭合回路。

③原电池的实质:氧化还原反应分开在两极进行,还原剂所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给氧化剂。

④原电池原理的应用:Ⅰ 实验室制氢气。

为加快氢气的产生速率,可用粗Zn 或Zn 粒,先用CuSO 4溶液浸泡一会儿 或向反应液中加入少量的CuSO 4溶液。

Ⅱ 可判断金属的活泼性。

若由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做电极,则较活泼的金属做负极(一般情况下)。

Ⅲ 制化学电源(电池)。

如干电池、蓄电池、燃料电池、高能电池。

a .一次电池:放电之后不能充电(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可逆的)。

如干电池等。

b .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在放电时所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可以逆向进行(一般通过充电器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使电池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

这样可以实现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放电),再由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充电)的循环。

如铅蓄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

c .燃料电池:利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将燃料和氧化剂(如氧气)反应所放出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电能。

通常通过外设装备将燃料送入原电池的负极,而将氧化剂送入原电池的正极,这时电池起着类似于试管、Ⅰ尽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量的转化率。

关键是燃料与空气或氧气要尽可能充分地接触,且空气要适当过量。

Ⅱ尽可能充分地利用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能,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实质上是从多方面控制燃烧反应的条件(包括环境)。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2. 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方法。

3. 能够运用盖斯定律分析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 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方法3. 盖斯定律及应用4. 实验:测定反应热5. 能量守恒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盖斯定律的应用。

2. 难点:盖斯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实验数据的处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 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化学反应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能量变化。

3. 实验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4. 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量筒、搅拌器等。

2. 实验试剂:酸、碱、金属等。

3. 教学课件和动画。

4. 参考资料和习题。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表:章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 --|一|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讲解+ 举例| 课件、参考资料二| 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 讲解+ 练习| 课件、习题三| 盖斯定律及应用| 讲解+ 练习| 课件、习题四| 实验:测定反应热| 实验操作+ 数据分析| 实验器材、试剂五| 能量守恒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讲解+ 举例| 课件、参考资料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例,如烧碱与盐酸的中和反应,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解释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

3. 互动:提问学生关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演示: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化学能与热能-人教版必修2化学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人教版必修2化学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人教版必修2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热能的含义和热能的传递方式。

2.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能计算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3.了解化学反应的动力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热能的计算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计算。

难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1. 热能热能是指物体由于温度不同而产生的能量。

热能的传递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

其中,传导是指通过物体内部的热传导将热量传递;对流是指在物质内部的传热方式;辐射是指通过电磁波将热量传递。

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破裂和形成都需要能量的参与。

反应物的化学键破裂时需要吸收能量,而生成物的化学键合成时则会释放能量。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总量不变,因此可以通过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计算反应热效应。

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可以用焓变($\\Delta H$)来表示,计算公式为:$$\\Delta H = \\sum \\Delta H_{\\text{生成物}} - \\sum \\Delta H_{\\text{反应物}}$$其中,$\\Delta H_{\\text{生成物}}$ 是各生成物的标准生成焓,$\\DeltaH_{\\text{反应物}}$ 是各反应物的标准反应焓。

4. 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和反应物的分子结构等。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速率公式来表示:$$v = \\frac{\\Delta c}{\\Delta t} = k[c]^{n}$$其中,v表示反应速率,c表示反应物浓度,k是反应速率常数,n是反应的级数。

四、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启发学生的思路和思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作业和实验等形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案例分析和实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效应计算和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优秀4篇)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优秀4篇)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优秀4篇)《化学能与热能》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以及化学反应在提供热量上的重要作用;2.通过讨论交流,加强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通过测定反应中的温度变化,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展示“自热饭盒”的图片,观察一下自热饭盒与普通饭盒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回答】有一个“加热包”。

【教师引导】这个小小的加热包就是利用了化学反应来提供热能。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利用化学反应来提供能量,那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化学能与热能》这节课的内容。

环节二:新课讲授【教师提问】回忆之前所做的化学实验,想一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即吸热或放热。

【教师引导】能否根据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可将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学生回答】根据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教师总结】放热反应即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反应,吸热反应即指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反应。

【过渡】接下来我们用实验的方式感受一下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实验1:【演示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6mol/L的盐酸,再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观察现象,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片?(因为铝片表面有氧化膜,打磨铝片能够除去表面的氧化膜。

)【描述现象】有气泡产生,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这是因为酸遇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盐,反应放热。

实验2:【演示实验】如图所示【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将八水合氢氧化钡晶体磨成粉末?为什么混合后要立即用玻璃棒搅拌?反应后有什么气体产生?(磨成粉末、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是为了使反应迅速反应完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有NH3生成) 【描述现象,得出结论】1.将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有NH3生成。

高中化学能和热能教案

高中化学能和热能教案

高中化学能和热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能和热能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化学能和热能的转化关系。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化学能和热能的概念及区别。

2.化学能和热能的转化方式。

3.化学能和热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能和热能的概念、转化关系和应用。

难点: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的转化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1.讲授相结合,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学习,通过化学反应实验展示化学能和热能的转化关系。

3.案例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能和热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燃烧火柴的实验,引出化学能和热能的概念。

2.讲解:讲解化学能和热能的定义、特点及转化关系。

3.实验:进行一个化学反应实验,观察热能的释放情况。

4.讨论:与学生讨论化学能和热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中的转化关系。

5.梳理:总结并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馈:
1.作业布置:布置一道有关化学能和热能转化关系的思考题。

2.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解决学生的问题。

3.课堂问答: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评价:
通过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测他们是否掌握了化学能和热能的概念、转化关系和应用。

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基本概念和相互转化关系;2. 掌握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计算方法;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化学能与热能的基本概念;2.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关系。

三、教学难点1. 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计算方法;2.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3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化学能和热能的概念,并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关系的思考。

2. 概念阐述(10分钟)A. 化学能的概念:化学能是物质在化学反应或变化过程中的能量。

B. 热能的概念:热能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带来的总能量。

C. 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而热能也可以引起物质的化学反应。

3.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15分钟)A. 燃烧反应示例:以燃烧为例,介绍化学能如何转化为热能。

B. 燃烧反应中的能量转化计算:通过示例计算化学反应中可释放的热能。

C. 化学电池与电化学能:介绍化学电池的基本原理,讲解化学能如何转化为电能和热能。

4. 热能转化为化学能(15分钟)A. 热能引起物质变化示例:以吸热反应为例,介绍热能如何引起物质的化学反应。

B. 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计算:通过示例计算吸热反应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情况。

5. 实验演示(20分钟)教师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例如溶解硝酸银的过程中释放热能,说明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6. 讨论与总结(10分钟)A. 学生提问与讨论,澄清和解答相关问题。

B. 总结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关系和计算方法。

五、课堂练习与拓展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部分可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热力学和能量守恒定律等相关内容。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以化学反应转化能量为主题,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并设计一道相关的计算题。

七、教学反思教师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能和热能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 让学生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能和热能的基本概念。

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4. 实验操作:测定反应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能和热能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计算,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能和热能的关系。

2. 讲解化学能和热能的基本概念:解释化学能和热能的定义,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讲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具体反应为例,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

4. 讲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以具体实例说明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5. 实验操作:测定反应热: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定特定反应的热量变化。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能与热能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化学能和热能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测定反应热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化学能与热能转化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3. 反思教学手段:评估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器材的使用效果,优化教学手段。

八、教学拓展1.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介绍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2. 热力学定律:简要介绍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

高中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高中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高中化学能与热能教案教学内容:化学能的概念、热能的转化及热能的计算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能和热能的概念,了解热能的转化过程,并能够进行相关计算教学重点:化学能的定义及热能的转化过程教学难点:热能的计算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等3. 板书及写字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导入热能的概念,引入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释放的热能是如何产生的。

二、讲解化学能与热能的定义(10分钟)1. 介绍化学能的定义: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化学键的形成和破裂而释放的能量。

2. 介绍热能的定义:物体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三、实验展示(10分钟)1. 展示燃烧实验,演示热能的转化过程。

2. 利用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燃烧实验中产生的热能是如何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

四、热能的计算(15分钟)1. 介绍热能的单位和计算方法。

2. 示范计算热能的公式,并要求学生进行练习。

3. 检查学生的答案,纠正错误。

五、练习与讨论(10分钟)1. 给学生一定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计算化学反应中释放的热能。

2. 学生完成练习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并解答疑问。

六、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

2. 布置作业:完成相关练习题,并写出自己对化学能与热能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概念,并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但实际操作中,学生对热能的转化过程及计算仍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后续课程中进行进一步讲解与练习。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化学教案

必修二第二章期末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化学能与热能2、复习原电池3、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教学方法】通过典型示例,学生先讲教师再讲,让学生在错中顿悟,从而巩固知识。

一、化学能与热能【例题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能够发生B.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旧键断裂要放热,新键产生要吸热D.吸热反应在常温下有可能发生【解析】很多物质有可燃性,但常温下能稳定存在,一旦点燃就燃烧起来,放出大量的热,故A是正确的。

B也正确。

C弄反了,旧键断裂是吸热,新键产生是放热,因而是错误的。

B a(O H)2·8H2O+2NH4Cl=NH3↑+BaCl2+10H2O是吸热反应,常温下在搅拌时能发生,故D是正确的。

所以本题选C。

〖跟踪训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是放热反应B.氢气与氯气反应时要点燃,因为这是一个吸热反应C.炸药爆炸时发生的是放热反应D.含0.1mol的浓硫酸与含0.1mol的浓盐酸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时放出热量相同【解析】A这一过程通常视为物质变化,因而不是放热反应,是错误的。

B是一放热反应,但需要提供一定的能量,当反应发生后就不需要继续加热了。

C炸药爆炸放出热量使产生的气体体积急剧膨胀,然后发生爆炸。

是正确的。

D浓硫酸溶于水要放热大量的热,不是中和热,是错误的。

【小结】1、什么是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之是吸热反应。

2、决定一个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之是反应。

故决定因素是反应物能量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万万没有想到关系。

3、请列举六个吸热反应。

炭和水蒸气反应、B a(O H)2·8H2和NH4Cl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CO2和C反应、大部分分解反应(如碳酸钙分解)、N2和O2在闪电时反应二、化学能与电能【例题2】以FeCl3溶液为电解质,铜棒和铁棒为电极,构成闭合回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3+得到电子被氧化B.Cl—向铜棒移动C.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中阳离子数目增多D.总反应可表示为:2Fe3++Cu = 2Fe2+ + Cu2+【解析】原电池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铁),阳离子移向正极(铜),总反应为2Fe3++Cu = 2Fe2+ + Cu2+,反应后阳离子总数增多。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能和热能的定义和特点;2.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原理和过程;3.学习化学能与热能的单位转换;4.掌握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计算方法;5.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测量能力。

二、教学重点1.化学能和热能的定义和特点;2.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原理和过程;3.化学能与热能的单位转换;4.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化学能与热能的单位转换;2.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学实验用具和化学试剂,实验报告模板。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身边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化学能和热能的作用?学生回答,例如石油燃烧产生的热能可以用于加热水等。

通过教师的引导,介绍化学能和热能的定义和特点。

化学能是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固有的能量,它是一种潜在的形式能,有能力实现物质转变为其他形式能量;热能是物质的热运动的能量形式,是物体内各部分之间的能量传递和物体之间能量传递的方式。

3.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原理和过程,并介绍化学能与热能的单位转换。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的进行,化学键的形成或断裂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进而转化为热能。

常见的化学反应转化化学能为热能的有燃烧、腐蚀等。

化学能与热能的单位转换是通过热效应,热效应是指化学反应的焓变。

焓变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4.实验演示(20分钟)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验证化学能与热能的单位转换。

教师将化学试剂投放到烧杯中进行化学反应,让学生观察反应的现象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5.归纳总结(10分钟)根据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计算方法和单位转换。

讲解化学能与热能的计算方法和单位转换,并示范解题。

教师布置化学能与热能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完成计算,并将计算过程和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模板上。

七、教学反馈教师收集学生完成的实验报告模板,并进行评价和点评。

21化学能与热能教案2(人教版必修2).doc

21化学能与热能教案2(人教版必修2).doc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1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获得化学能与热能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娠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化学实验。

2.形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具冇较强的问题慧识,能够发现和捉出化学能与热能的探究性的问题,敢于质疑,勤丁•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完成科学探究实验1、2、3o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冇参耳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悄,冇将化学能与热能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总识,能够对与化学能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和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学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设计探究实验引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教具准备温度计、玻璃棒、烧杯、50ml M筒、玻璃片、砂纸、试管。

6molL-lHCl,2morL-l HCl,2molL-l NaOH, Ba(OH)2 8H2O , NH4C1. CuSO45H2 O 晶体,铝条。

大烧杯(500ml) 3只、硬纸板(有孔)3块、小烧杯(100〜150血)3只、带圈玻璃搅拌器3支、温度计(10(rC, 1/10) 3支、碎纸条3只、量筒(5()ml) 6只、保温杯3只、盐酸(1.00mol/L)、氢氧化钠溶液1」mol/L)o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化学反应与体系的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体系耋里的变化,物质的化学反应与体系的能量变化是同时发生的。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断开反应物屮的化学键-吸收能量、(1)化学反应过程中 < 卜能量发生变化I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放出能量>例如:H 2(g) + Cl 2(g)=二 2HC1 (g)断开lmol H 2分子屮的H —H 键时需要吸收436kJ 的热量 断开ImolCh 分子中的Cl —Cl 键时需要吸收243kJ 的热量 形成2molHCl 分子中的H —C1键吋要释放2X431kJ 的热量此反应中:生成物分子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 > 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 反应中放出能量==2X431kJ — (436kJ + 243kJ) == 184. 6kJ (反应屮放出能量后,体系的能量降低O )若反应屮:生成物分子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 < 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反应中就 要吸收能量。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4篇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4篇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4篇化学能与热能教案4篇化学能与热能教案1 知识与技能1、能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响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互相转变,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过程与方法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宏观化学现象,进一步开展想象才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能量观,加深对化学在解决能问题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2、通过师生互动,增加师生感情教学重点1.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在联络及互相转变。

2.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响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教学难点1.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在联络及互相转变。

2.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响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探究式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创设问题情景]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学生考虑、讨论]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爆炸。

这是因为反响在有限的空间里进展,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气体急剧膨胀。

[进一步考虑]反响中的热量由何而来?氢气和氯气反响的本质是什么?[学生考虑、讨论]从化学键角度分析^p 氢气和氯气反响的本质。

板书: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响中能量的变化关系[老师补充讲解]化学反响的本质是反响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

化学键是物质内部微粒之间强烈的互相作用,断开反响物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氢气和氯气反响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中的h-h键和cl-cl键断开,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形成h-cl键而结合成hcl分子。

1molh2中含有1molh-h键,1molcl2中含有1molcl-cl键,在25℃和kpa的条件下,断开1molh-h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cl键要吸收242kj的能量,而形成1molhcl分子中的h-cl键会放出431kj 的能量。

这样,由于破坏旧键吸收的能量少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多余的能量就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教案题目:化学能与热能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基本概念和关系;2.掌握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方法;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化学能与热能的定义;2.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方法;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实验器材:锌粉、稀硫酸、烧杯、温度计、坩埚、酒精灯、火柴等;实验材料:实验记录表、学生手册;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能?什么是热能?2.让学生讨论并给出答案。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指导学生学习化学能与热能的概念和定义。

2.展示多媒体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

3.解释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并引导学生理解化学能如何转化为热能。

三、实验演示(30分钟)1.将锌粉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在实验室摇床上摇晃一定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内溶液的温度变化。

2.通过实验演示实验来观察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以及热能对温度的影响。

3.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实验数据分析(15分钟)1.让学生依据实验数据,分析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规律。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会导致溶液温度升高?热能的变化与化学反应是否有关?五、巩固拓展(20分钟)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并解答以下问题:如何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生活中有什么例子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2.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并进行班级分享。

六、小结与评价(5分钟)1.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2.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发言表现进行评价。

教学延伸:。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关系;2.掌握化学能与热能的计算方法;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关系;2.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过程;3.能够运用热能和化学能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1.化学能与热能的概念;2.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关系;3.热能与化学能的计算方法;4.化学能与热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一个小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将铁块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观察铁块与水接触后产生的现象。

请学生思考为什么铁块会发热?热的产生与什么有关?导入问题:热的产生是与什么有关的?与化学能有什么关系?2.学习(30分钟):a.讲解化学能与热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b.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过程。

c.讲解热能与化学能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相关的计算练习。

3.锻炼(30分钟):给学生几个实例,要求他们计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量,以及热能的转化情况。

实例1:将1g的蔗糖完全燃烧,需要释放多少热量?(已知:蔗糖燃烧热为16.7J/g)实例2:将100g的水加热到100℃,需要消耗多少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18J/g℃)4.拓展(20分钟):通过相关资料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化学能与热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a.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如何利用?b.热能的利用对环境和人类有哪些影响?五、作业:1.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2.查找资料,总结化学能与热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一篇小论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教授了化学能与热能的概念、相互转化关系以及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相关计算练习和拓展知识的讨论。

通过小实验的引导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过程。

同时,通过相关资料和实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化学能与热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了他们对知识的应用和拓展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能与热能专题讲学稿
【知识目标】
一、决定一个化学反应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

具体表现为:吸热反应:E总断裂E总形成放热反应:E总断裂E总形成(填<或>)E总反应物E总生成物E总反应物E总生成物二、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三、常见的吸热反应有:
【专题练习】
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炸药爆炸B.食物因氧化而腐败C.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D Ba(OH)2·8H2O 与NH4Cl反应
2.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属于( )。

·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既是吸热反应也是放热反应 D.都不是3.“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

该化学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生石灰 D.蔗糖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B.能量变化可以体现为热能、光能、电能等
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多少无关
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H原子形成H—H键要吸收热量
B.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D.N2性质非常稳定,是因为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要破坏氮氮三键需要吸收更多的
能量
6.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的
B.对于可逆反应:a A(g)+b B(g)b C(g)+d D(g),如果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氢气燃烧生成水是一个放热反应,说明1mol H2的能量高于1mol H2O的能量D.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7、已知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石墨是放热的。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
8.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9、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10. 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能放出x kJ能量
C. 断裂2 mol A—B键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
D.2 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
11.已知在相同条件下1mol正丁烷和1mol异丁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正丁烷比1mol异丁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少9 kJ
B.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
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