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

合集下载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标题:教育与人的发展引言概述: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于个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对人的认知发展的影响1.1 提高个体的思维能力教育能够提高个体的思维能力,培养个体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个体具备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拓展个体的知识面教育能够拓展个体的知识面,让个体接触更广泛的知识,从而拓展个体的认知范围,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

1.3 塑造个体的认知结构教育能够塑造个体的认知结构,使个体具备更好的认知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教育对人的情感发展的影响2.1 培养个体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教育能够培养个体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使个体具备更好的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2.2 培养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教育能够培养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个体具备更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

2.3 培养个体的价值观念教育能够培养个体的价值观念,使个体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更好地引导个体的行为和选择。

三、教育对人的技能发展的影响3.1 培养个体的专业技能教育能够培养个体的专业技能,使个体具备更好的专业能力,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

3.2 培养个体的实践能力教育能够培养个体的实践能力,使个体具备更好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3.3 培养个体的创新能力教育能够培养个体的创新能力,使个体具备更好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4.1 促进个体的身体健康教育能够促进个体的身体健康,使个体具备更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

4.2 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使个体具备更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

4.3 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能够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使个体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全面发展个体的潜能,实现个体的自我实现。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概述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概述
教育本质,揭示了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 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包含了三个基本概念—— 教育、人 、社会。
人、社会和教育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多维
关系。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就不能超脱人与社会的 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可以这 么说吧,教育的全部规律和特征,教育的所有原理、 理论、观点和主张,都可以在人、社会和教育的复杂 关系中找到基本的和原初的根据。因此,把握这种关 系是观察教育事实、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 基本前提,也是学习与理解教育原理的出发点。
国民经济的技术结构决定各级学校之间的比例关系
国民经济地区结构造成各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国民经济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教育管理体制
2、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 原始社会:生产力状况决定了当时的教育只能与生产
于一体。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不需要经过学校
的教育和训练。 近代社会:大机器工业生产出现,劳动者需经学校培
代数、三角、物理、化学、动物学等
现代社会 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
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 空间科学、新能源、新材料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古代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下
个别教学 耳口相传 单向授受
近代社会 生产力水平发展
班级授课制 直观教学 实验教学 演示教学
现代社会 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
幻灯机 电影 电视 录音录像机 计算机 网络
王思明,男,48岁,陕西省延长县罗子山乡下西渠小学教师。1968年起担任下西渠小学民办 教师。他所在的下西渠村距离延安市160KM,距离延长县城也有80 KM。人们常常说这里是 “十里同村,隔山为邻”,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山大沟深峁梁纵横,经济非常落后。全村只有 47户村民,176口人,20个劳动力。直到80年代,这里的交通还是靠骑毛驴进出,下西渠小学是 个多级复式小学,学校7个年级只有王思明一个老师。每堂课45分钟,一个年级平衡只能讲5分 钟,加之这里的学龄儿童因缺乏良好文化环境,近亲结婚,先天素质不好,其教学难度是城市 教师无法想象的。27年来,他扎根山区,献身教育,自己动手,艰苦创业,创造性地开展勤工 俭学活动,改善办学条件,使下西渠小学由最初两孔破窑洞发展到一座两层12间,340平方米的 现代化“小洋楼”,而且从1970年起,就实现了免费教育,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合 格率、按时毕业率均实现100%,比延安地区规划整整提前15年。从1971年算起,这所学校18届 91名毕业生,全部升入了初中,后来,30名取得了大中专文凭,其余的也都成为当地经济建设 的带头人。

教育原理第五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原理第五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教研室:教育学教研室教师姓名:王华授课时间:第五周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讲稿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教研室:教育学教研室教师姓名:王华授课时间:第五周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讲稿的干扰利用和发展一切积极因素的作用,以确保个体发展的方向,但是教育的主导并不是万能的。

3、教育万能论:观点:认为教育可以无视遗传与环境的影响,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错误:脱离开遗传与环境谈教育,它不可能实现对人发展的主导作用,更不是万能的,不会去超越一定社会的制约去培养人。

“教师取消”、“学校取消”。

霍德里奇:“任何先进的多功能及其在社会学习的人面前,充其量是一台玩具而已。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1、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特性。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发展的巨大的、内在的潜力和动力,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2、产生:客观环境提出客观要求引起人们的需求(要),构成发展的内因或动力,从而产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表现: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人的活动包括:生命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人的生命活动和心理活动渗透在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中,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总之:影响人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分为:社会因素的是环境和教育,属于个人因素的是遗传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遗传基础上,受教育者积极自觉参加下,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经历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连续不断的矛盾变化过程。

第二节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与教育运用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结合心理学知识自学。

第三节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由于教育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制约,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使教育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身体的、心理的各指标“学不躐等”、“揠苗助长”、“凌节而施”。

教师职业道德 第五章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职业道德  第五章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5 充分认识到创造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的 教育活动
第一节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一、教书育人的含义
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学和教育结合起来,尽职尽 责,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 培养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本章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让教师 深刻的认识到教书又育人是教育的本 质要求,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更是教师的责任 和义务。
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者相互 作用,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但是,应当清楚的 认识到:“育”是根本,因为它包含着人们的希 望,体现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所以,是技术层面 的,“育”是价值层面的,后者赋予前者以意义。
( 选编自《中国教育报》 2008 年 6 月 12 日 )
案例
素质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全面育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关注每一名学生,尊重并培养、发展每一名学生的个性,使每一名学生的 个体潜能、智慧、创造力都得到充分发挥,把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充满个性 活力,人格完善,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合格人才。
尹建庭还写过一本书,名为《人世老枪》,其中也是宣扬以上观点的。 其中有一段文字是:“中国古代哲人讲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无我’。既然 ‘无我’,那人活着与死去有何差别?所以我说,最高境界应该是‘有我’。 世界一切都必须为我服务,不然,这一切都没有意义。天下最大的谎话就是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什么捡钱包啦,见义勇为抓小偷啦,为中华崛起 而读书啦…不用问, 80% 是假话谎话。”
主要目标
让教师理解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以 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
素质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全面育人。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标题:教育与人的发展引言概述: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它对个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情感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认知、情感、社会、职业和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认知发展1.1 教育促进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通过知识的传授和训练,激发个体的思维能力,提高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1.2 教育拓展认知边界教育开拓了个体的认知领域,让其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和信息,促进认知结构的完善和发展。

1.3 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教育通过激发个体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促进个体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

二、情感发展2.1 教育塑造情感态度教育引导个体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品质,提高情感管理能力。

2.2 教育促进情感交流教育培养个体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促进情感交流和情感智慧的发展。

2.3 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教育通过价值观教育和道德规范的传授,培养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情感发展的全面提升。

三、社会发展3.1 教育促进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培养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技巧,帮助个体更好地融入社会。

3.2 教育促进社会互助教育倡导团队合作和社会互助的理念,培养个体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3 教育促进社会进步教育通过培养社会创新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四、职业发展4.1 教育引导职业规划教育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引导职业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

4.2 教育提升职业技能教育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个体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4.3 教育促进职业成长教育不断激发个体的职业潜力,促进职业成长和事业成功,实现个体的职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五、全面发展5.1 教育促进全面素质提升教育注重个体全面发展,培养个体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5.2 教育引导全面发展观念教育倡导全面发展观念,引导个体树立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助力个体实现自我价值。

六年级下册《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第一章:人与自然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人类依赖自然,要保护自然。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2 教学内容人与自然的关系概述环保意识的培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环保的重要性。

实践法: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环保的实例,加以实践。

1.4 教学步骤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人类依赖自然。

讲解环保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加以实践。

第二章:家庭与社会的关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家庭与社会的关系,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引导学生尊重家庭,热爱家庭,积极参与家庭事务。

2.2 教学内容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概述家庭的重要性和尊重家庭的态度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家庭的重要性。

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对自己的影响,自己的家庭态度。

2.4 教学步骤讲解家庭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对自己的影响,自己的家庭态度。

讲解家庭的重要性,让学生尊重家庭,热爱家庭。

让学生举例自己的家庭参与行为,加以实践。

第三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知道个人是社会的一员。

3.2 教学内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概述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性。

实践法: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实例,加以实践。

3.4 教学步骤讲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个人是社会的一员。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对社会的影响,个人的社会责任。

讲解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行为,加以实践。

第四章:规则与自由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知道自由是有限度的。

引导学生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4.2 教学内容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概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简介:教育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是推动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教育与人的终身发展、教育的目标和教育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首先,教育提供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人们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得各种学科知识、技能和专业素质,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其次,教育培养了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人们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能力。

此外,教育还对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与人的终身发展教育不仅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终身发展的重要支持。

教育与人的终身发展密切相关,它不仅包括了学校教育阶段的学习,还包括了个体在职业生涯中的学习和成长。

教育的终身发展理念强调了个体在不同阶段都需要不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在职业生涯中,个体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因此,教育应该贯通个体的整个生命周期,为个体提供持续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支持,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材,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标包括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品德的塑造。

首先,教育的目标是传授知识。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得各种学科知识,了解社会和世界的发展动态,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其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力。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们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个体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能力。

最后,教育的目标是品德的塑造。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个体能够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为社会和他人做出积极贡献。

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第五章 教育与社

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第五章 教育与社

第五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考纲要求: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与教材的对应关系:中公教材《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一章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部考试中心教材研究所《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第三节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学基础》:第二章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述、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功能第一节教育功能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一)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通过对人的培养进而影响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

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

(二)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教育作用的性质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积极功能)和负向功能(消极功能)。

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育人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往往就是指教育积极的功能。

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负向功能是由于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教育者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不正确、教育内部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对社会的人和发展起阻碍作用。

对任何社会、任何时期的教育来说,正向和负向的功能都存在,只不过比重不同。

(三)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引言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的发展紧密相连。

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在深层次上塑造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分析其在认知、情感、身体健康、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一、教育与人的发展概述教育的定义与目的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旨在传递知识、技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人的发展的多维性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心理、认知和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

教育应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

二、教育对认知能力的影响知识体系的构建教育通过系统地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认知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鼓励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认知的灵活性。

学习方法的掌握教育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持续提高认知水平。

三、教育对情感能力的影响情绪识别与管理教育帮助学生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有效管理情绪,提高情感智商。

自我意识与自尊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尊和自信,形成健康的人格。

社交能力的培养教育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尊重与合作,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四、教育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教育应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作息。

体育教育的价值体育教育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心理健康的维护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应对压力和挑战。

五、教育对职业发展的影响职业规划与指导教育应帮助学生了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提供职业指导和咨询服务。

职业技能的培养教育通过专业教育和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就业竞争力的提升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文明的传承与创新教育是社会文明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现代教育原理课后练习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课后练习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课后练习答案第一章教育概说思考与练习一、填空题1.孟子2.杜威3.《论语》4.《大教学论》5.田蒲武雄6.普通教育学7.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8.贝斯特二、单项选择1.C2.B3.D4.A5.D6.B7.C三、名词解释P6 P15 P18P7 P15 P19P8 P17四、简答题1.参见P212.参见P243.参见P27-P29五、论述题参见:P21第二章教育的历史演讲(上)——教育制度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A2.A3.B4.B二、名词解释P40 P48 P60 P51三、简答题1. 参见P33~P342. 参见P383. 参见P52四、辨析题参见P45~P46五、论述题参见P62~P64第三章教育的历史演进(下)——教育思想思考与练习一、单选题1.B2.D3.A4.B5.A二、多选题1.ABCDE2.BE3.ABC4.ACD 三、填空题1.百科全书2.自然人心理3.教学阶段4.学科的基本结构发现法早期教育5.发现积累6.五育并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7.课堂教学8.面向现代化四、简答题1. 参见P69~P702. 参见P86~P893. 参见P88~P894. 参见P105五、论述题1.参见P80~P82 P86~P892.参见P103第四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思考与练习一、单选题1.A2.D3.B4.C二、多选题1.CD2.ABD3.DE4.ABC三、填空题1.自然性质社会性质2.P130四点3.数量结构地域分布(P113-114)4.教育民主的发展全民教育教育的终身化、构建学习社会(参见P147)四、简答题1. 参见P115~P1162. 参见P116~P1173. 参见P140~P141五、论述题1.P125~P1272. 参见参见P144~151第五章教育与人的发展思考与练习一、填空题1.尊重个性因材施教2.P108二、辨析题1. 参见P176~P1792. 参见P179~P181三、简答题1. 参见P163~P1652. 参见P171 P174~P1763. 参见P172~P173四、论述题1. 参见P176~P1822. 参见P182第六章教育目的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C2.A3.B4.B5.A二、名词解释P208 P210P204 P216三、简答题1.P209 P2102.P203~P2063.P198四、辨析题参见P193~P194第七章教育内容思考练习一、填空题1.P2292.P2553.P263二、名词解释P253 P255P264 P264三、选择题1.ABC P229~P2312.C P2543.ABCD P256四、简答题1. 参见P2592. 参见P2573. 参见P233五、论述题1. 参见P2602. 参见P2633. 参见P260~262第八章教育途径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A2.ABCD P2803.B二、名词解释P269 P269 P280三、论述题1. 参见P272~P2742. 参见P275~P2763. 参见P2784. 参见P2825. 参见P284~P285第九章教育形态思考与练习一、填空题1.P2932.P2963.P301二、简答题1. 参见P296~P2972. 参见P299~PP3003. 参见P302~P303三、辨析题P305(参见)四、论述题1.参见P305~2.参见P303第十章教师思考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B2.B3.A4.B5.B二、名词解释P357 P345 P372三、简答题1. 参见P322~P3242. 参见P319~P3203. 参见P3254. 参见P3305. 参见P357四、论述题1. 参见P334~P3372. 参见P316~P3243. 参见P345~P3464. 参见P328—结合教师角色特点谈(P329)5. 参见P370~第十一章学生思考与练习一、填空题1.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监督自我反馈自我发展2.P401二、名词解释P389 P399三、选择题1.ABDE2.ABCD3.B四、简答题1. 参见P3782. 参见P389~P3993. 参见P376~P377五、论述题1.参见P377~P3852.参见P401~P4123.参见P389~P400《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1答案(第一----三章)一、简答题1.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答:(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高教版 教育学原理5-人的全面发展教育

高教版 教育学原理5-人的全面发展教育

高教版教育学原理5-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引言教育学原理是一门关于教育的学科,它研究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和规律等方面的理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教育学原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高等教育版《教育学原理》第五章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概念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指通过教育使人在身体、智力、美感、道德和劳动技能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

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重点关注个体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旨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并提高整体素质。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从现实意义上讲,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素质和能力,促进社会进步。

从长远意义上讲,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原则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要遵循以下原则:1.个别差异原则: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和差异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注重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发展。

2.全面发展原则:注重培养学生身体、智力、美感、道德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综合平衡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素质的平衡发展,避免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

4.批判意识原则: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批判意识,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5.系统性原则:教育过程要具有系统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分析能力。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策略为了有效实施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多元化教育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爱好。

2.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量化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学生在身体、智力、美感、道德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还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教育学原理 项贤明 第五章 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学原理 项贤明 第五章   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节 美育
一、美育的内涵和意义 美育的内涵: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美育的意义:…… 二、美育的目标 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健康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 3.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意识,提高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美育的内容 1.艺术美 2.社会美 3.科学美 4.自然美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一节 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
第一节 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二、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



1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智育(P166) 一、智育的内涵和意义 1.智育:是通过师生交往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 智力的教育。 2.智育的意义 (1)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知识基础。 (2)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保证。 (3)促进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
二、智育目标(任务、内容) 1.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智力 3.培养实践能力 4.培养创新精神 5.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主观表征和经验总结。 能力是人顺利完成任务的本领。 ①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掌握知识能够促进能力的发展。 ②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发展能力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
第五章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
第一节 德育 第二节 智育 第三节 体育 第四节 美育 第五节 劳动技术教育
第一节 德育 一、德育内涵
1.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 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 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教育学原理》复习指南第一章绪论一、概念1.教育学二、填空题1.教育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揭示_______________的一门科学。

2.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_______________ 和。

3.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是_____________ 。

4.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_____ __ 阶段、 _______ 阶段和 ____ 等三个阶段。

三、选择题1.世界最早反映教育思想的著作是______。

A.《学记》 B.《论语》 C.《雄辩术原理》 D.《大学》2._________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师说》3.最早地系统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A.康德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A.斯宾塞 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 D.柏拉图5.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_______________的《大教学论》看成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A.柏拉图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6.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_______________,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A.卢梭 B.斯宾塞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7.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______________A.柏拉图的《理想国》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参考答案】第一章一、概念1.教育: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一门科学。

二、填空题1.教育现象;教育规律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3.普通教育学4.萌芽;形成独立学科;科学化发展三、选择题1.B.《论语》2.C.《学记》3.B.夸美纽斯4.C.赫尔巴特5.B.夸美纽斯6.C.赫尔巴特7.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第二章教育的概述一、概念1.教育的本体功能二、填空题1.对于人类来说,遗传不是经验获得和智力发展的主要形式,人对经验和智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后天的__ _____________和____ 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第五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第五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第五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五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考纲要求: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与教材的对应关系:中公教材《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一章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部考试中心教材研究所《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第三节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学基础》:第二章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述、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功能第一节教育功能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一)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通过对人的培养进而影响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

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

(二)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教育作用的性质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积极功能)和负向功能(消极功能)。

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育人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往往就是指教育积极的功能。

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负向功能是由于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教育者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不正确、教育内部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对社会的人和发展起阻碍作用。

对任何社会、任何时期的教育来说,正向和负向的功能都存在,只不过比重不同。

教育哲学期末复习题答案

教育哲学期末复习题答案

教育哲学期末复习题答案(一)第一章一、概念1.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哲学的应用科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基础学科,揭示教育的一般本质和规律,提供教育价值和和规范原理的一门学科。

二、填空题1.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的基本问题。

2.教育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3.现代教育哲学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派别。

4.教育哲学是哲学和教育学结合的产物。

5.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

三、选择题1.教育哲学是哲学的C学科。

A.具体B.基础C.应用D.一般2.教育哲学是C结合的产物。

A.哲学和科学B.哲学和社会学C.哲学和教育学D.哲学和人类学3.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B的一门应用学科。

A.教育具体问题B.教育一般问题C.教育理论问题D.教育方法问题四、辨析题1.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具体问题的一门科学。

错。

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

(二)第二章一、概念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

二、填空题1.教育的基本问题是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关系问题和教育与人的社会发展关系问题。

2.教育的内部构成因素是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3.根据教育系统的存在空间划分,教育形态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三、选择题1.教育的一切问题都是围绕着“C”的问题而展开。

A.人的发展B.社会发展C.培养人D.教育实践(三)第三章一、填空题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3.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

4.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错误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5.教育发展的基本阶段包括原始社会教育、农业社会教育、工业社会教育和知识社会教育。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引言概述: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一、教育培养人的综合素质1.1 培养知识和技能教育通过传授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使人们具备理论和实践能力。

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可以满足个人的需求,还可以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2 培养思维能力教育强调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

这些能力使人们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起到重要作用。

1.3 培养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还要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1 个性发展教育应该注重培养每个人的个性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教育应该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

2.2 身心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关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应该关注人的身心健康。

教育应该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使人们能够在身心健康的状态下全面发展。

2.3 社交能力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中相互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幸福都起到重要作用。

教育应该提供社交训练和机会,培养人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育推动社会进步3.1 经济发展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3.2 社会和谐教育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培养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3.3 文化传承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保护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

教育学基础(第五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学基础(第五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1、自由择偶过程中女性通常不会选择性格暴戾者,因此人类
性情应该越来越温和,同时性情暴躁或怪异者绝对人数应当 越来越少; 2、自由择偶过程中男性通常关注外貌胜于关注智力,因此人 类智力不会越来越高,大多数人的智力永远平庸。

可是事情似乎并不像“上帝说:事就这样成了”这么简 单…
( 2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 特征。

湖南两"尖子生"跳楼 遗书称生活学习太累了
新民网3月17日报道 重庆酸辣粉店前的 大槐树下,插着半根没烧完的香。20天 前,祁阳二中高二347班的一名女生因为 不堪学习压力,从宿舍四楼的阳台上跳下…… 令人震惊的是,高二女生跳楼自杀3天以后 ,相同的惨剧在相隔不到20公里的祁阳县 四中重演。

“应该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避免悲剧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 可能与限制,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例如,人 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大大”,这反映 了人的遗传素质的发展的过程。 人脑平均重量发展的趋势是:新生儿为 390克,8-9个月的乳儿 为660克,2-3岁的婴儿为990-1011克,6-7岁的幼儿为1280克, 9岁的儿童为1350克,12-13岁的少年儿童大脑平均重量已和成 人差不多了,即达到1400克。所以,小学入学的年龄为 6周岁 是比较合适的。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概念:学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制度组织起来的促进 学生发展的特殊环境。学校因素是指那些影响学生发展 的目的、制度、内容、人员、环境、手段等因素。
2、主导作用: 第一、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对人的发展有质的规定性, 影响终身。 第二、为个体的发展创设良性的环境,并精心设计各种 有益活动促进个体发展。 第三、有专门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第四、有丰富的发展资源和反馈手段。

5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5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断调整与更新, 使课程门类由少到多,使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和深化。
(三)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有着直接和最终决 定性作用。
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 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 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级 中等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 要求。
二、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
(一)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二)教育具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一)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1、教育有助于改变人口的性别结构,保证男女性别比 例的自然平衡。 2、教育可以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 3、教育有助于人口城乡结构的改变。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任务很重,中国至少需要最终从农村中转移出至少 5亿以上人口。 4、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受教育程度与人口迁移成 正相关,即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口的迁移倾向越强烈; 在农村,从文化程度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上看,具有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每百人中有912人转移, 依次分别是初中每百人8.3人,小学每百人4人,文盲 半文盲每百人仅1.5人。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而教育又对社会政 治经济制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即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决定教育 的一切。

(一)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
教育的发展为什么能起到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呢? ① 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与对劳动力的文化要求的 提高相关,因此它就刺激了家庭对教育的需要。而家 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童的费用,这就能起 到控制生育率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转化 的过程已证明了这一点。 ② 教育程度的提高,能改变人们传统的“多子多福”、 “人丁兴旺”的生育观和家庭观。 ③ 教育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妇女就业的机会.提高了妇女 养育儿童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一、题目(一)填空题1、人的发展包括和的发展。

2、身体的发展指和两部分。

3、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问题研究,历史上存在三大流派是、、。

4、内发论只强调人的决定作用,忽视的作用。

5、外铄论只强调人的决定作用,忽视的作用。

6、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环境、、实践和。

7、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人发展的,因此教育应该。

8、“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是提出的,此观点是论的观点。

9、环境包括和两部分。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的作用。

1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作用。

12、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应。

13、人身心发展的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及时施教。

14、童年期对应我国的教育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具有性。

15、教育的两个阶段之间,需要教育者,以帮助学生适应。

(二)选择题1、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必须:A长善救失B因材施教C温故知新D循序渐进2、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必须:A长善救失B因材施教C温故知新D循序渐进3、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A遗传素质B环境C教育D实践4、母的职业、文化素质、教养方式等对人的影响因素是:A遗传素质B环境C教育D实践5、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对人发展的作用。

A个别主观能动性B环境C教育D实践6、教育上的“揠苗助长”违背人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7、对应我国教育初中阶段的是人身心发展的-----阶段。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青春期(三)辨析题:1、人的身体发展由遗传决定,而心理发展是由后天的环境决定的。

2、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3、民间说法“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四)简答题:1、教育环境与一般环境相比有哪些特殊性?2、简述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3、简述人发展的涵义4、教育为什麽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5、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为什麽作用?(五)案例分析题:1、论述人身心的规律及教育。

(六)论述题:1、一位父亲用尽一切办法教他两岁半的儿子学1+1=2,结果失败了。

2、一位教语文的班主任老师,认为语文成绩不好,数学成绩好的同学都是不好好学习语文,在跳独腿舞。

3、孟母三迁的故事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身体、心理2、机体正常发育、体质增强3、内发论、外铄论、互动论4、内部因素、外部因素5、外部因素、内部因素6遗传素质、教育、主观能动性7、顺序、循序渐进8、霍尔、遗传决定论9、自然环境、社会环境10、环境11、主导作用12、因材施教13、不均衡性14、小学、具体形象性15、引渡(二)选择题1d2ab 3 abcd 4 b5b6 ab7 b(三)辨析题1、错。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发展,身体和心理发展具有统一性,遗传素质和环境都影响人身体和心理发展,但都不起决定作用。

2、此观点不正确。

遗传素质是指通过某种遗传物质所传递、父母或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解剖生理特点。

遗传素质主要表现在人的集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等方面。

且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生物前提。

3、此观点不正确。

遗传素质是指通过某种遗传物质所传递、父母或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解剖生理特点。

遗传素质主要表现在人的集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等方面。

且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生物前提。

4、此观点正确。

说明环境在人身体和心理发展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四)简答题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有专职的教育工作者;学校教育是一个可控的环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学生发展的特殊功能。

2、影响人身体和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素质、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实践等。

其中遗传素质是人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起促进作用;教育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人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基本途径。

3、人的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人的发展,主要指从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变化过程。

狭义的人的发展,仅指人的身心变化过程中呈上升趋势的历程,即人从出生到成年的身心变化过程。

人的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

身体的方面,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增强两个方面。

机体的发育只有机体的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集体的生长;体质增强则指机体的生理功能特性,以及力量、速度、反应、耐力、平衡性、协调性和集体的健康状况等。

心理方面,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人的心理过程即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二是指人的个体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等。

人的身心两方面紧密联系,具有统一性。

4、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有专职的教育工作者;学校教育是一个可控的环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学生发展的特殊功能。

5、遗传素质是指通过某种遗传物质所传递、父母或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解剖生理特点。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生物前提,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人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人个性特点的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1、此现象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从出生到成年,身心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不断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心理的发展总是有具体思维到丑行思维;由机械记忆到有意义记忆;有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有快乐、恐惧等简单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等复杂情感,总之,人的身心发展是逐渐的有顺序的连续的由低级水平到高级水平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既然是由顺序的,教育工作就要适应这种顺序,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神、又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进行。

2、此现象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

首先表现在同一年龄的不同人,在同一方面发展速度和水平的不相同。

其次表现为不同人在不同方面的差异。

3、此现象说明环境在人身体和心理发展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六)论述题1、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教育应循序渐进。

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从出生到成年,身心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不断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心理的发展总是有具体思维到丑行思维;由机械记忆到有意义记忆;有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有快乐、恐惧等简单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等复杂情感,总之,人的身心发展是逐渐的有顺序的连续的由低级水平到高级水平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既然是由顺序的,教育工作就要适应这种顺序,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神、又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进行。

2、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年应因材施教。

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

首先表现在同一年龄的不同人,在同一方面发展速度和水平的不相同。

其次表现为不同人在不同方面的差异。

教育工作就要适应这种个别差异性规律,应做到因材施教。

3、人身心发展得不均衡性规律,教育应抓住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及时施教。

人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体和心理的同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速度不同。

二是身心不同方面,发展和成熟的时间早晚不统一。

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使人生理和心理的各岗面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发展较快,一定时期内发展缓慢。

其中在某一时期内,身心的某一方面机能发展的最快,如果在此时期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训练,最适宜形成次方面的能力,教育家把这一时期称为关键期。

4、人身心发展得阶段性规律,教育应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推荐一、名词解释1、个体身心发展即个性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2、个体发展的内发论: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3、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

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6、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4、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为平衡性。

6、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7、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8、人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们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9、遗传:是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10、成熟:人有某种先天素质的发展过程。

11、环境: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12、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13、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以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14、人的潜能:是人足以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15、个性:亦称人格。

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

具有整体性和独特性。

二、填充1、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则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

2、发展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过程。

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

4、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有不同的观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5、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的作用。

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7、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是:实践。

8、由于外铄论者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所以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

9、当人的机体在某一方面机能受损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这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中的互补性。

10、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性,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

12、美国心理学家柯尔柏格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