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整理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精编WORD版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一、后殖民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以萨义德出版的《东方学》为标志。
后殖民主义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西方社会思潮,则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所谓后殖民,一是用以指称曾经沦为殖民地而今已经获得独立的民族及其人民,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二是用以指称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果的研究、反思和批判,如后殖民理论和后殖民批评;三是用以指称殖民主义时代结束后的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
从西方众多的后殖民理论中可以看到,后殖民主义是指宗主国对其前殖民地的一种文化霸权现象。
后殖民理论是对后殖民主义的研究和批判,它是指对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在文化、政治以及历史上不同于其旧有的殖民地差别的理论研究。
包括关于各种经历的讨论:迁徙、奴役、压迫、抵抗、表现、差异、种族、性别、地方以及诸如历史、哲学和语言学等欧洲帝国主义的主流话语的反应。
随着后殖民理论的发展,它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例如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非殖民国家的文化关系,一国之内的种族关系以及主要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都成为后殖民理论研究的主题。
按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模式以及其文学的价值与传统,甚至包括各种后现代主义的形式,都贯穿着一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因而西方观点思想文化总是被认为居于世界文化的主导地位。
与之相对照的是非西方的第一世界和东方的文化传统长期被排挤在边缘地带,或不时地扮演一种充当点缀物的西方“他者”角色。
二、后殖民主义的发展1.酝酿期:20世纪初至70年代。
代表人物法农,其着作批判地分析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对被殖民者造成的文化心理创伤。
2.形成和发展期: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代表人物是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后殖民主义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后殖民主义195.后殖民主义是什么?(1)后殖民主义是19世纪后半叶萌发在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意识和声音。
(2)理论自觉与成熟的标志是1978年赛义德《东方主义》的出版。
(3)主要的理论家有斯皮瓦克、霍米•巴巴、汤林森、阿什克罗夫特等。
新马克思主义的伊格尔顿和杰姆逊对后殖民批评也有重要贡献。
(4)理论主张:①后殖民主义旨在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的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等新问题。
②其研究方法大多采用解构主义、女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方法,揭露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文化霸权的实质,探讨后殖民时期东西方之间从对抗到对话的新型关系。
③至今不少第三世界的文化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仍在以一种深广的民族精神和对人类文化远景的思考介入这场深入持久的国际性后殖民主义问题的讨论,有一大批从事文学文化和哲学研究的学者在探讨后殖民主义问题和前景,检视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区别和联系,弄清非边缘化和重建中心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分析传统流失的失语尴尬现象,寻找自我的文化身份和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位置。
(5)评价与影响:①后殖民主义理论对东西方之间殖民性的文化关系的揭示将有助于中国知识界对现实语境的再认识,并将对中国文化价值重建的方向定位保持清醒的头脑。
②在东方主义语境下打破殖民文化的危险就必须打破二元对峙的东西方理论,倡导东西方之间的真实对话,以更开放的心态、多元并存的态度、共存互补的策略面对东方和西方,任何文化压抑和意识权力的强加,任何取媚西方和全盘西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
③让中国更好的了解世界,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是中国参与世界性话语并破除文化霸权话语的基本前提。
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文化话语转型时期对潜历史形式加以充分关注,并在反思和对话中重新进行学术文化的再符码化和人文精神价值的重新定位。
196.爱德华•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是什么?(1)赛义德不仅将文本与世界和批评家联系起来,而且将文学经验与文化政治联系起来,进而强调政治和社会意识与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推行文化政治批评并强调跨学科研究对后殖民主义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后殖民主义 (自动保存的)
第五讲后殖民主义主要内容:引子:概念分析一、后殖民主义的兴起二、后殖民主义的主要内容三、对后殖民主义的基本评价学时:4学时重点:后殖民主义的评价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又称后殖民批判主义(postcolonial criticism)。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以萨义德出版的《东方学》一书为标识。
后殖民主义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后殖民主义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问题。
后殖民主义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研究模式,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
何为后殖民主义?从一开始的发起者也没有比较明确的定义,这与后殖民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背景和自身理论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其理论本身就带有模糊性。
后来的研究者受立场和视角等因素的影响,对此就更是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定论。
更有甚者,不少研究者结合自己研究课题的需要,随意曲解概念、自我划定范围,以自我定义法来迎合自己的研究需要。
后殖民主义的概念更是众说纷纭,也使得后殖民主义的概念和概念延伸变得更加的具有模糊性,为正确的认识和研究后殖民主义及后殖民主义理论增加不少的误导。
但是后殖民主义并不是没有所指,琢磨不定,我们结合理论,客观分析,还是可以找到更符合原意的阐释。
后殖民主义是相对于18、19世纪的殖民主义而言的。
我们知道原先的殖民主义主要是以直接强权的军事霸占的形式进行殖民掠夺,通过出兵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武力直接把这一国家或地区变成自己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实现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对殖民地的侵夺。
但是随着广大亚非拉民族人民的觉醒,各种民族解放运动此起彼伏,各殖民地国家相继取得独立,资本主义世界的长期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资本主义国家再想通过直接的武装占领模式的殖民统治已是不再可能。
但是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和掠夺的本性,又促使他们不得不建立新的掠夺体系,后殖民主义应运而生。
后殖民批评理论概念经典总结
“后殖民”(post-colonial)一词原产生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用来指那些独立后的殖民地国家。
所谓“后殖民”并不是什么殖民的终结,而是殖民之后的殖民。
“后殖民”和前殖民的根本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文化殖民”。
它不需要刀光剑影,也不需要攻城略地,而是派遣文化作和平使者,使殖民对象向着自己的文化靠拢。
这是一种“不战而胜”的殖民方式。
后殖民是一种文化侵略主义。
“后殖民主义”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之后的冷战和后冷战时期对“落后”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围剿和文化渗透的一种侵略政策。
因而在理论上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依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只有西方先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和楷模,而非西方“落后”民族的文化则常被贬称为边缘文化,愚昧文化。
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带有鲜明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
“后殖民批评”表现为对其的批判。
“后殖民批评理论”作为一种反对派理论,它的研究取向大致有二:一是针对后殖民地,研究其殖民本土化的文化状况,看它的文化话语之书写与运用,即文化实践是如何地被殖民化。
二是针对文化宗主国,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文化和霸权进行历时性的剖析,从中研究它对殖民地文化的态度与方式,并对其充满优越感的文化逻辑进行批判。
操持后殖民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亚裔三氏:赛义德,斯皮瓦克,霍米芭芭。
以他们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流派,是后殖民主义中影响最大的一支。
有学者把他们三人戏称为后殖民理论的“三剑客”。
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开创了一个探讨殖民话语以及殖民话语理论的时代。
第十四章后殖民主义
正如赛义德所说,“东方是非理性的、堕落的、幼 稚的、‘不同的’;因为西方是理性的、道德的、 成熟的、‘正常的’,而且西方以这种宰制的架构 来围堵、再现东方”,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世界一 体化的进程似乎就成为一种“文明”与“野蛮”的 冲突构成的历史,而叙述者绝对是站在所谓“文明” 一方的。
2、贯穿时间的目的论叙事
①从古希腊的民主政体,罗马帝国,黑暗的 中世纪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资本主义发 展史,这个叙事开始并终结于西方的经典文 化,西方成为“上帝的选民。 ②西方的进步完全源于其内在的特质:科学 理性、新教伦理,工业革命,议会民主,市 场经济等,对于殖民主义在西方发展史上并 不光彩的作用只字不提。
3、西方文化普遍化情节下的种族优越论
2、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
①不平等的信息流,即作为一种媒介帝国主义论述的 文化帝国主义; ②第二,对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威胁,即作为一种民 族性论述的文化帝国主义; ③第三,消费文化对传统社会的冲击,即作为一种全 球资本主义论述的文化帝国主义; ④第四,现代性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化的挑战,即作 为一种现代性批判的文化帝国主义;
在西方的强势文化面前, “东方”失去了古老神奇 迷人的光环而沦落为 现代“灰姑娘”。
四.后殖民主义关键词
1身份/认同(Identity)
赛义德在《文化与帝国主义》中提出,“想 象的地理和历史”(例如殖民探险者和小说 家们讲述的故事)有助于“精神通过把附近 和遥远地区之间的差异加以戏剧化而强化对 自身的感觉”,“它也成为殖民地人民用来 确认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的存在方式”。 ( 想象秩序与象征秩序)
《20世纪西方文论》 第十一章 后殖民主义
• (二)模拟 • “模拟”指的是当地人对于殖民者的一种模仿,
但这种模仿却并不是复制﹐而是内含着嘲弄和变 形,在模拟中,殖民话语于是变得面目不清。模 拟表面上看起来是对殖民话语的尊重﹐但在实践 上却戏弄了殖民者的自恋和权威。
洲大陆,在反对民族解放运动、反对西方殖民统 治、追求民族独立的过程中,非洲本土知识分子 对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同化”政策展开激烈批判, 以呼吁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维护非洲本土文化 的尊严。
• 非洲殖民主义批评话语不但构成了后殖民主义的 思想来源,而且有力配合了后殖民主义的理论策 动,成为当代西方文学理论批评中有鲜明的政治 批判色彩的内容。
• 主要理论著作有:《底层人能说话吗?》 (1985)、 《底层研究:解构历史编撰学》 (1985)、《后结 构主义、边缘性、后殖民性和价值》 (1990)、 《法国女性主义回顾》 (1992)、《流散之新与旧: 跨国世界中的妇女》 (1996)、《解构的开启》 (1999)、《斯皮瓦克访谈:政治与想象》 (2002) 等。
• 一、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背景 • (一)对现代性的反思 • 美国学者德里克指出,为什么后殖民主义诞生于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而不是在此之前?它 之所以能够取代旧有对世界的理解而在学术机构 中迅速获得成功,是因为“后殖民性”作为一种 话语有着独特的指向,它旨在回答全球化所提出 的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
• 赛义德在《文化与帝国主义》中所揭示的文化与 帝国主义的共谋关系,实质上就是文化霸权主义, 即强势民族文化对弱势民族文化的侵略。
• 三、理论的旅行 • 《理论的旅行》是赛义德在1983年出版的《世界、
第五章后殖民主义
第五章 后殖民主义
一、后殖民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来源 三、后殖民主义的基本特征 四、后殖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五、对后殖民主义的基本评价
一、后殖民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国家关系的紧张 ㈡具有东方血统和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进入 西方学术界 ㈢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重新崛起 ㈣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对民族文化独 立性的追寻
对东方主义的批判
• 萨义德认为东方学有三层意思:
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门类的东方学,涉及所有与东方有关的 领域,包括从古到今的任何已知的亚洲文明和非洲文明。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东方学,它建立在东方和西方二元 对立的基础上。这些对立包括:理性、发达、文明、高级 的西方与非理性、落后、野蛮、低级的东方;不断进步的 西方与始终不变的东方,自我界定的西方与他我界定的东 方;主体的西方和客体的东方;普遍性的西方与特殊性的 东方;等等。 作为一种处理东方的机制的东方学,通过做出与东方有关 的陈述,对有关东方的事务进行裁判,并以此为理论的、 政策的依据,对东方进行殖民统治。是西方用以控制、规 划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机制。也就是东方主义。
对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研究
• 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重建:只能立足于东 西方文化的历史纠葛,重构民族的文化身 份。它总是有两个向度:一个是相似性和 连续性,它为人们提供传统和根基,另一 个是差异性和断裂性,它提醒人们要不断 地自我超越与重构。重建不是重新颠倒被 扭曲的历史,而是在异质文化的碰撞和交 锋中重建文化身份。
五、对后殖民主义的基本评价
• 从社会作用来看,它有助于西方社会对殖 民主义历史的再认识,有助于东方世界对 东西方关系的再思考。
• 从局限性来看,它过多地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 缺乏社会研究和历史研究的科学性;著述都比较 晦涩,提出的建构性文化认同策略也都含混不清, 并且有意无意地以他们对西方文化殖民历史的研 究,压抑、忽视和取代东方民族国家学者的相关 研究;着重从文化方面批判欧洲中心主义,在客 观上往往转移了对全球政治、经济霸权的关注, 从而也就间接地维护了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
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我们大家对“殖民主义”一定都不陌生,但加上一个“后”字意义完全不同,可能就很少人对此有较深的了解了。
那么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它的历史语境、理论渊源、形成发展,又都是怎样的?一、“后殖民主义”含义“后殖民主义”,我们把它理解为“殖民主义之后“,这个“后”可以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时间上的完结——代表殖民地的解体;一个是意义上的取代——殖民主义的消失。
但是很显然,第二种意义并不存在,或者说在当前的历史语境下并不存在,因为我们所能知的所有的后殖民主义话语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在造成的各种后果”,也就是说殖民主义仍存在着后续影响。
而如同上世纪六十年以后在西方学术界出现的形形色色冠以“后”字前缀的“主义”一样,后殖民主义也是一个含义丰富,颇难界定的词,目前也没有一种统一的说法。
按照德里克的概括,仅“后殖民”一词就包含下面三种重要的意思:(1)对前殖民地社会的现实状况的一种真实描绘,在这种情况下它有着具体明确的指称对象,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
(2) 一种对殖民主义时代以后的全球状态(经济、政治、文化格局)的描述,用法比较抽象,缺乏具体所指,与它企图取而代之的第三世界一样,意义模糊不清,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等。
(3)描述一种关于上述全球状态的话语,这种话语的认识论和心理取向正是上述全球状态的产物。
(阿里夫·德里克《后殖民氛围: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美国《批评探索》1994年冬季号。
德里克近十几年来发表一系列论述后殖民理论的文章,以其独到的视角,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
德里克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敏锐眼光,揭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后殖民理论存在的盲点及其意识形态内涵,并凭借自己对东亚历史的深入了解,解析了一系列东方后殖民现象。
)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后殖民主义应该说是更倾向于第三种意义的,简单的来说是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续影响的研究、反思和批判,比如后殖民理论、后殖民批评等,同时包含了前两种含义,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文化批评模式。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又叫后殖民批判主义(postcolonial criticism),是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之后的冷战和后冷战时期对“落后”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围剿和文化渗透的一种侵略政策,因而在理论上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依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只有西方先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和楷模,而非西方的“落后”民族的文化则常被贬称为边缘文化、愚昧文化。
正是在这个所谓“落后”文化被不断沦为他者化的时代,西方文化霸权逐渐代替了西方以往对第三世界经济和政治的直接控制,因而,与西方文化霸权的对抗就成了“后殖民时期长期政治冲突”的主要内容。
事实上,与其说后殖民主义是一系列理论和教义的策源地,不如说它是一个巨大的话语场,或“理论批评策略的集合体”。
在其中,所有的话语实践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造成的种种后果”。
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
后殖民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僵化的理论;自诞生之初它就常常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
一、出现的理论背景文学研究在当代的重要转向,即向文化研究的转向,是后殖民主义出现的重大理论背景。
1964年,在英国的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CCCS),以及随之出现的“伯明翰学派”,标志着文化研究的正式出现。
这一过程的倡导者首当提及英国学者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与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aggart)。
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为《识字的用途》、《文化与社会:1780-1950》、《漫长的革命》等。
后殖民主义主要内容
后殖民主义主要内容内容一:东方学(西方关于东方的话语理论)(1)将“东方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权力话语方式进行批判。
(2)东方学是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机制和方式是西方人在书写、研究、建构、控制和君临东方,本质上反映了东西方之间一种特殊的不平等关系。
(3)东方学中的“东方”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假定和幻想,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和标准以西方的思维方式而制作出来的非现实的东方。
(4)对东方学本质的揭露1:西方人把西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检验标准扩展到东方2:东方只是西方人所希望它成为的某种状态,是西方人使西方全球扩张合理化的文化论据。
3:这是西方人凭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权力而获得的知识上的权力。
萨义德的三点补充说明:(1)这一说法并不否认现实东方的真实性, 不能由此得出东方在本质上只是一种观念性存在的错误结论;(2)所谓东方是一种人为的建构, 强调的是东方和西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关系、支配关系、霸权关系, 正是因为这种关系, 东方是被“制作”或者说是被“驯化”成了所谓的“东方”;(3)东方学中的东方并非什么谎言或神话结构, 它不是西方对东方的纯粹虚构或奇情异想, 而是一套被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并与西方的政治、经济及其机构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内容二:文化霸权和文化身份(西方对东方殖民主义的新形势)(1)三个主要的批判角度1:文化的政治性与意识形态性:没有纯粹的文化形态, “文化是民族同一性的根源, 而且是导致刀光剑影的那一种根源”。
文化绝不是什么中性的东西文化必然受到其主体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等等的“污染”。
2:文化与权力的结合3:文化参与帝国主义事业:探讨帝国主义如何依赖文化、文化又是如何为帝国的殖民扩张服务, 以及文化与权力的“共谋”等问题。
“身份”的含义:1:多种文化的“共同制造物”2:想象的地理和历史有助于精神通过把附近和遥远地区之间的差异加以戏剧化而强化对自身的感觉;它也成为殖民地人民用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的存在方式。
后现代主义(3)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14)
霍米· 巴巴的后殖民主义 霍米· 巴巴(Homi Bhabha,1949—),原是波 斯裔的印度人,早年去牛津大学学习,后在普 林斯顿大学任教,现为芝加哥大学教授。他的 著作有《文化的定位》(1994)等。
3
后殖民主义理论(15)
霍米· 巴巴除强调西方霸权主义对东方文化的侵略外, 还强调了东方人对西方文化入侵的抵制和反抗。 他认为后殖民思想对人心的入侵有许多是无意识的, 即是从一个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从被迫感接入到适 应感接入的过程。 他还提出了一种解构主义的“文化杂交”(cultural hybrid)理论。不同文化的相互影响,不是融合而总 是杂交。
后殖民主义理论(8)
从福柯的“话语权”理论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理论入手,结束西方的后殖民文化统治的最好 方法是实行“话语革命”,即通过他的关于后 殖民主义理论的宣传,夺回被西方文化霸权主 义剥夺了的东方人的自己表述自己的话语权, 重写东方以及整个世界的历史,超越东方主义。 在思想上和认识上消解或颠覆“西方”和“东 方”的二元对立和冲突,以唤醒人们认识到东 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本来没有固定不变的界线。
后殖民主义理论(5)
当今全球性旧殖民制度虽已基本结束,通过武力进行 领土征服的殖民主义活动已经停止,但是通过文化霸 权在思想上征服第三世界以攫取资源,进行经济、政 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奴役的后殖民活动却有 增无减,新的“殖民主义者”通过文化霸权牢牢地统 治着东方(第三世界),奴役着东方人,这就是东方 主义流行的社会原因。 以西方文化霸权思想为指导,“研究”东方各国政治、 经济、文化等的西方学者称为“东方学者”或“东方 主义者”。
过程哲学与后现代主义 格里芬认为,当前自然科学的发展已为否定现 代主义,创建后现代主义作好了准备。自本世 纪以来,相对论、量子力学,以及“灵学”(神 秘的超心灵之学)等等的发展,充分证明了物与 能、主体与客体、部分与整体的有机统一,从 而否定了“驱魔”的笛卡尔-牛顿力学,建立了 “复魔”(恢复魔力)的自由科学。
后殖民详细介绍
后殖民主义文论Literary Theory of Postcolonialism一、几个相关概念殖民(colony):在原初意义上用于描述人们迁移到世界其他地方并在那里展开新的定居生活的现象。
(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15)后来这一定义因其对“其他地方”有无原住民只字未提,而被认为含有殖民色彩。
帝国主义(Imperialism):一个国家通过军事占领对另一个地区行使权威,包括在军事、经济、文化上和象征意义上行使权力。
(朱刚:475)殖民主义(Colonialism):殖民主义则是帝国主义的一种扩展形式,表现为往该地区移民,占领那里的资源,统治占领地的原住民。
(朱刚:475)东方学:(Orientalism)东方学(东方主义)是一门综合了哲学、语言学、人种学等学科,主要从东方文本的西语译本或西方学者有关东方文明的论述来阐释东方文明的学科。
(任一鸣:43)二、概述1978 年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 Said)的《东方主义》(Orientalism)问世,开创了后殖民研究,使之成为继后结构主义①又一波批评浪潮。
后殖民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 年代,90 年代中后期趋于成熟, 影响波及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领域。
其理论蕴含丰富, 批判意识强烈, 这使得它成为欧美学术变革标志和比较时新的批评方法。
西方学界对于后殖民的表述各异,诸如后殖民批评、后殖民研究、后殖民话语、后殖民理论等。
后殖民研究跨越哲学、人类学、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学、文化研究等不同学科。
它以阶级、性别、种族为参照系, 反思并拓展西方各派文化批判思潮, 关注白种人/ 非白种人、宗主国/ 殖民地的对立互动。
后殖民理论脱胎于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②。
它一方面扎根第三——————————①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泛指取代结构主义的各种批评理论和方法。
它利用结构主义提供的基本命题继续推导,对符号、知识、主体性等范畴作了新的阐释,形成对整个西方思想传统的质疑。
后殖民主义整理
后殖民主义一、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1、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一般来讲,殖民主义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前(旧)殖民主义阶段、新殖民主义阶段、后殖民主义阶段。
前殖民主义:指欧洲殖民者侵略、瓜分、掠夺殖民地的历史,在这个阶段,亚、非、拉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直接控制的对象。
新殖民主义:指二战之后,随着亚非拉各个前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它们开始在政治、军事上摆脱帝国主义的直接操纵,取得国家主权。
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文化上受到帝国主义和前殖民地国家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成为美苏等超级大国争夺的第三世界。
它们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存在明显的依附与不平等关系。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与前两个时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
后殖民主义之“后”(post),与其他后学一样,既有时间上的意义,也有价值取向和批评策略上的“反”之意。
简言之,后殖民主义就是反思批判殖民主义之后的全球文化状态。
与前殖民主义理论侧重政治、军事,新殖民主义侧重经济都不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点是文化及其全球的生产和消费,以及生产和操纵文化的知识分子。
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呼应,在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消解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的潮流中崭露头角,并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而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阈和研究策略。
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 theory):是兴起于20世纪后半叶,兴盛于20世界末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批评思潮,它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东方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媒体霸权与文化帝国主义扩张、他者与文化身份书写、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冲突、内部殖民等等新问题。
后殖民理论集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少数话语、肤色理论等于一身,展现出广阔的文化研究视野和对历史、社会分析的重新强调。
17后殖民主义
0305、后殖民主义(1)来源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文化霸权”理论,福柯的话语理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女权主义理论。
(2)19世纪后半叶即已萌芽,20世纪70年代兴起。
(3)后殖民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僵化的理论,自诞生之初它就常常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理论。
(4)自觉与成熟的标志是1978年赛义德《东方主义》的出版。
(5)其后的主要理论家有斯皮瓦克和巴巴等人。
近年来,一批新马克思主义者也汇入了后殖民主义批评思潮中。
0306、后殖民主义的当代意义:(1)其理论不仅成为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对话”的文化策略,而且使边缘文化得以重新认识自我及其民族文化前景。
(2)后殖民主义理论对东方和西方之间殖民性的文化关系的揭示,有助于中国知识界对现实语境的再认识,并将对中国文化价值重建的方向定位保持清醒的头脑。
(3)该理论打破了“二元对峙”的局面,倡导东西方之间的真实对话,以更开放、多元并存的态度,有利于世界文化的总体发展。
(4)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发展过程,没有一种文化可以作为判断另一种文化的尺度。
文化的现代转型是一切文化发展的必然轨迹,没有一种文化模式可以永远处于先进地位,在民族形态文化之间不存在优劣,只存在文化间的交流与互补。
0307、爱德华•赛义德论“东方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1)在世界的“话语—权力”结构中看到宗主国与边缘国政治、经济、文化、观念上的二元对立,强权政治虚构出一种“东方神话”,以显示其文化的优越感,这就是“东方主义”作为西方控制东方所设定出来的政治镜像。
(2)他强调一种文化总是趋于对另一种文化加以改头换面的虚饰而不是真实的接纳这种文化,总是为了接受者的利益而接受被篡改过的内容。
作为东方主义者的西方知识分子利用文化研究参与着种族歧视和文化霸权、精神垄断。
(3)处在西方强势语境的学者个体应保持个性,不为西方意识形态所牵制。
后殖民主义总结汇总
⒉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 后殖民主义的大多数理论家都研究过马克思主义,有 些还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两篇文章对他们影响很 大,这就是《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 统治的未来结果》。
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渊源
3.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 a. 文化霸权 所谓文化霸权,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统治中,文化领域的控制具 有重要地位,而且,统治者对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全面控制,不是 通过外在强制而是通过被统治者的自觉认同来实现的。 b. 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没有知识分子集团,就不可能建立霸权关系,葛兰西对霸权概 念的讨论,与知识分子的讨论联系在一起。
后殖民主义批评
总结
后殖民主义理论
•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 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主要对旧的殖 民主义历史及其当代影响作批判性的反思。
时期 时间 20世纪初至70年代 70年代至90年代 代表人物 弗朗兹•法侬 爱德华·萨义德 主要作品 《黑皮肤,白面具》(1952) 《东方学》(1978)
维斯万纳森 《征服的面具》
研究方向: 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建立的英文学校与英语研究的体制化之间的历 史关系 基本观点: 英语学科作为现代西方知识体系的核心学科,它的起源和体制化 不是发生在英国本土,而是由于英帝国的殖民需要,首先兴起于印 度等殖民地的。正是在这种示范和带动作用下,英语学科才最终具 有了现代所谓“世界性”和“普遍性”。 研究意义: 她的研究证明了英语学科首先是在殖民文化的语境下形成的,因 此“任何对英语学科的成长和发展的叙述都不能忽视通过英国文学 和思想来教育和驯化殖民对象的帝国使命”。它也再一次印证了萨 伊德在《东方学》中所提出的理论立场,即后殖民理论的首要意义 是在于通过观察西方现代文化体制与殖民地东方的历史关系,来重 新认识和评价前者的语境和知识构成。
培训学习资料-后殖民主义-2022年学习资料
▲显在的东方学和隐伏的东方学-4前者是指西方关于东方的知识,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后者是指西方人始终不变的 高临下的观察东方的视角和对待东方的-强者心态。-▲东方学与西方殖民扩张-4东方学的兴起于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掠 之间是平行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东方学的兴盛于东西方力量对比的不平衡相伴随。东方学-的巨大进展与欧洲 剧扩张相吻合。-▲政治与学术共同促成了殖民主义的历史。-<20>
1.非洲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渊源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兴起于-非洲大陆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 -殖民主义批评话语是与民族解放运动相伴而生的,-A-在反-对西方殖民统治、追求民族独立的过程中,非洲本土的 知识分子对西方的“同化”政策展开激烈批判,呼吁-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维护非洲本土文化的尊严。-▲代表人物: ▲艾梅·赛萨尔《殖民主义话语》-▲弗朗兹·法农《黑皮肤,白面具》-《地球上不幸的人们》-《走向非洲革命》希努亚·阿契比《崩溃》《后殖民主义批评》
4后殖民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萨义德的《东方-学》为标志。-4后殖民主义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 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殖民主义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问题。后殖民主义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 研究模式,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5>
▲后殖民主义研究对象: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其造-成的后果。-▲涉及学科:哲学、历史学、文学、人类学、 理学、文化-▲主要问题:-▲1.文化与帝国主义-▲2.殖民话语与西方对东方的文化在现-▲3.全球化与民族文 身份-▲4.种族、阶级、性别间的关系-▲5.冷战之后的全球关系展望-<6>
2.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马克思对殖民主义历史的批判性思考,《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 治的未来结果》对后殖民-理论家产生重大影响。-▲在一些后殖民批评家看来,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 段》是迄今对帝国主义阐释最为透彻的经典-著作。-<10>
后殖民主义整理
后殖民主义一、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1、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一般来讲,殖民主义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前(旧)殖民主义阶段、新殖民主义阶段、后殖民主义阶段。
前殖民主义:指欧洲殖民者侵略、瓜分、掠夺殖民地的历史,在这个阶段,亚、非、拉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直接控制的对象。
新殖民主义:指二战之后,随着亚非拉各个前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它们开始在政治、军事上摆脱帝国主义的直接操纵,取得国家主权。
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文化上受到帝国主义和前殖民地国家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成为美苏等超级大国争夺的第三世界。
它们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存在明显的依附与不平等关系。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与前两个时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
后殖民主义之“后”(post),与其他后学一样,既有时间上的意义,也有价值取向和批评策略上的“反”之意。
简言之,后殖民主义就是反思批判殖民主义之后的全球文化状态。
与前殖民主义理论侧重政治、军事,新殖民主义侧重经济都不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点是文化及其全球的生产和消费,以及生产和操纵文化的知识分子。
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呼应,在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消解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的潮流中崭露头角,并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而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阈和研究策略。
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 theory):是兴起于20世纪后半叶,兴盛于20世界末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批评思潮,它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东方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媒体霸权与文化帝国主义扩张、他者与文化身份书写、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冲突、内部殖民等等新问题。
后殖民理论集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少数话语、肤色理论等于一身,展现出广阔的文化研究视野和对历史、社会分析的重新强调。
修改--后殖民主义
一、社会历史背景
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国家关系的紧张
⒉具有东方血统和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进入西 方学术界 ⒊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的重新崛起 ⒋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对民族文化独立 性的追寻
二、理论来源
⒈非洲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
⒉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 ⒊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
二、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研究(主要涉及殖民者
对东方民族文化的歪曲和重建)
三、反本质主义的价值取向
二、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扭曲和重建
⑴扭曲:
观点:殖民者认为东方民族是次等的、不开化的原始 人,不具有自我理解、自我阐释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西方人要代替殖民地人民发言,殖民地人民应被动接 受西方人给其确定的角色,西方人要用西方的思想方 法理解东方,东方人也应该如此。 原因:西方代表现代,东方则代表传统。 结论:东方人除了重复西方,别无它途。
后殖民主义
• “后殖民主义”是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 之后的冷战和后冷战时期对“落后”民族和国家进 行文化围剿和文化渗透的一种侵略政策,因而在理 论上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 和文化帝国主义。 • 后殖民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20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 • 后殖民主义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问题。
⒉面向未来的民族文化意识: ⑴人们应该
根据具体情况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⑵建构应该有 世界主义的价值取向
对后殖民主义的基本评价
一、社会作用: ⒈有助于西方社会对殖民主义历史
的再认识;⒉有助于东方世界对东西方关系的再思考
二、后殖民主义的局限:⒈研究仅停留于学术范围:
后殖民主义过多地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缺乏社会 研究和历史研究的科学性。⒉常常自觉不自觉地陷入文
后殖民主义总结共15页文档
后殖民主义总结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殖民主义一、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1、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一般来讲,殖民主义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前(旧)殖民主义阶段、新殖民主义阶段、后殖民主义阶段。
前殖民主义:指欧洲殖民者侵略、瓜分、掠夺殖民地的历史,在这个阶段,亚、非、拉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直接控制的对象。
新殖民主义:指二战之后,随着亚非拉各个前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它们开始在政治、军事上摆脱帝国主义的直接操纵,取得国家主权。
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文化上受到帝国主义和前殖民地国家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成为美苏等超级大国争夺的第三世界。
它们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存在明显的依附与不平等关系。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与前两个时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
后殖民主义之“后”(post),与其他后学一样,既有时间上的意义,也有价值取向和批评策略上的“反”之意。
简言之,后殖民主义就是反思批判殖民主义之后的全球文化状态。
与前殖民主义理论侧重政治、军事,新殖民主义侧重经济都不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点是文化及其全球的生产和消费,以及生产和操纵文化的知识分子。
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呼应,在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消解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的潮流中崭露头角,并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而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阈和研究策略。
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 theory):是兴起于20世纪后半叶,兴盛于20世界末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批评思潮,它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东方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媒体霸权与文化帝国主义扩张、他者与文化身份书写、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冲突、内部殖民等等新问题。
后殖民理论集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少数话语、肤色理论等于一身,展现出广阔的文化研究视野和对历史、社会分析的重新强调。
2、后殖民主义的发展后殖民主义兴起的时间一般认为在19世纪后半叶就已萌发,其理论自觉和成熟是以赛义德的《东方学》(1978)出版为标志。
在他之后,出现了斯皮瓦克、霍米巴巴等重要理论家。
斯皮瓦克将女权主义理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合为一体,并以自己的边缘境地出发,探讨“属下”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身份书写问题、第三世界妇女命运、文化霸权与帝国主义批判等问题,体现了跨学科的广阔视野和富有批判性的批评实践。
霍米巴巴则从法农的理论出发,以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武器,对“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存在差异和文化殖民的权力运作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强调差异性、边缘性、少数话语的文化研究方式,重视文本、他者形象、文化身份的“含混”性,对当代文艺理论产生一定影响。
其后,英格兰的约翰汤林森和其《文化帝国主义》,开始了对后殖民的媒体帝国主义、民族国家话语、全球资本主义和现代性话语的批判,从多维文化权利层面,分析揭示出文化殖民主义的内涵和历史走向。
近年来,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也开始关注并汇入后殖民批评思潮中,如英国的伊格尔顿,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詹明信),尤其是杰姆逊的第三世界文化研究,为后殖民批评注入了活力。
此外,文化殖民、跨文化经验与历史记忆等问题,在罗伯特杨的《白色神话:写作史与西方》、特里的《妇女、本土、他者》、莫汉蒂等编的《第三世界妇女与妇女主权政治》都以自己独到的简介使后殖民主义理论具有更全面的理论形态。
同时,非洲、印度、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都有一大批从事文化、文学、哲学研究的学者在探讨后殖民主义问题和前景。
3、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来源(1)葛兰西的理论葛兰西是意大利的著名思想家。
他在20世纪初,对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权利和控制抱有特殊的警惕性。
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直接导致工人阶级的苦难和现实社会制度的不平等,资本主义一方面通过政治经济的方式,剥夺其他阶级、民族和群体生活的可能性,剥夺他们生活的权利和其在历史中的合法地位,同时通过文化生活表达出对人的思想形式的控制。
因此,资本主义通过对文化制度的大规模网络(如学校、教会、政党、传媒和民间社团)控制,而操纵整个社会,使其不断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整合为一。
这种资本主义文化网络使得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形成资本主义的霸权局面,甚至形成一种“总体国家”的神话。
“领导权”的概念是葛兰西洞悉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和“认同”作为权利的两种方式后提出的。
领导权通过强化舆论宣传,进行意识形态灌输等手段,使人们形成一种世界观、方法论,甚至在文化观和价值论上达到整合,统一在某种意识形态中。
权利不断由军事和政治冲突转化为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体现出现代权力关系的转换。
葛兰西的理论正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通过权力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形式,对异族或其他阶层、阶级加以合法性控制的新形式。
在论述阶级斗争时,迫于政治压力,他用了“属下”(subaltern)这一词汇来代替“无产阶级”的概念,它泛指霸权控制下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工人等被压迫的民众。
基于对“文化领导权”的注重,“属下”更倾向于从历史和意识等方面来探讨这一概念。
除了在经济和政治上没有权力以外,属下阶层在文化上具有顺从性和依附性,他们是不能自立、缺乏历史整体性和自我主体性的群体。
他们被排斥在主流社会文化之外,无法真实的再现自我。
葛兰西为现代殖民主义及其“文化领导权(霸权)”、“属下阶层”的分析,确定了一种分析的模式和基本的思维向度。
(2)法农的思想弗朗茨·法农,法国马提尼克作家,散文家,心理分析学家,革命家。
他是20世纪研究非殖民化和殖民主义的精神病理学的其中一个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其研究多从社会学,哲学,精神病学等角度着手。
法农也是近代最重要的黑人文化批评家之一,他以黑人的角度探索黑色非洲,并使得非洲研究真正受到西方学界重视。
在法国完成医学学位后,他在法国及阿尔及利亚两地行医。
在法期间,法农完成了《黑皮肤、白面具》,书中道尽身为黑人知识份子在法国的境遇。
在阿尔及利亚则完成了《地球上受苦受难的人们》,深度探讨阿尔及利亚人被法国殖民的痛苦。
由于身患白血病,法农36岁即英年早逝。
法农明确地意识到殖民主义是在种族和文化的优越感与文化霸权掠夺的掩盖下出现的,为现代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利益服务的文化心理压迫模式。
法农在其重要著作《黑皮肤,白面具》中认为:“欧洲的无意识的最深处制造着极其卑劣杂交,其中潜伏着最不道德的冲动、最不可公开承认的欲望。
当欧洲文明同黑人世界、这些野蛮人民族接触时,大家都同意:这些黑人是邪恶的根源……在‘西方人’的集体无意识中,黑人——或如果愿意,称作黑肤色——象征邪恶、罪孽、贫困、死亡、战争、饥荒……集体无意识并不取决于大脑的遗传:它是我称为‘轻率的文化强制’的结果。
”黑人的可怜之处在于,他们无缘无故的就在文明缘起的时间里被指认为异类,被看做是白人低级要求的替罪羊。
在这种殖民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侵略的方式下,黑人变成劣等民族,变成了自我羞辱和灵魂痛苦挣扎的一群,他们为获得白人的另眼相看,抹去自己与生俱来的黑色身份的耻辱,就在无意中对自己的肤色面貌产生憎恨,从而在灵与肉上都处于一种自卑和自毁的可悲处境。
更大的悖谬在于,当黑人觉醒并企图反抗这一切的时候,他们发现,他们用以反对西方文化强势主义的话语资源仍来自西方。
在另一著作《地球上受苦的人》中,他对非洲民族资本阶级剥削非洲无产阶级和农民而成为西方的寄生阶级,加以尖锐批判,他们刚开始是爱国的进步力量,但很快蜕变为黑人贵族行使领导权的工具。
因此,在反殖民主义的斗争中,革命主体是第三世界的贫苦农民,革命应依靠农民的主体力量,通过暴力的手段为自己斗争。
只有这样才能使非洲黑人摆脱自卑情结,从而获得某种民族自豪感,治疗自我的精神创伤。
法农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争取民族解放,尤其是对“民族文化”的强调,使其对殖民主义的文化和种族主义的文化具有相当的警惕。
但他仍没说清在民族解放后,文化将如何获得自己的自主地位和独立精神,以及在反西方传统的斗争中获得自己真正力量的方法。
但不妨说,法农的意义在于提出了这些现代问题。
(3)福柯的权力话语米歇尔·福柯,法国哲学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
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
代表作品有《疯癫与文明》、《性史》、《规训与惩罚》、《临床医学的诞生》等。
福柯的主要工作总是围绕几个共同的组成部分和题目,他最主要的题目是权力和它与知识的关系(知识的社会学),以及这个关系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的表现。
在福柯看来,权力总是与知识携手并进的,利用知识来扩张社会控制,故而知识并不是中立客观的,它是以“真理”作为外衣包裹起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东西。
福柯以知识和权力为一对共生体,其表象是知识,实质是权力。
所谓令人崇敬而制约人的真理权力是不存在的,存在的仅仅是一种现实的话语权力。
对福柯来说,权力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可以掌握的位置,而是一种贯穿整个社会的“能量流”。
他认为,能够表现出来“有知识”是权力的一种来源,因为这样的话你可以有权威说出别人是什么样的和他们为什么是这样的。
福柯不将权力看做一种形式,而将它看做使用社会机构来表现一种真理,从而将自己的目的施加于社会的不同的方式。
福柯理论使当代后殖民主义文化问题研究获得一个更广阔的知识框架:他的权力话语分析的方法,是当代文化和文论研究总是要力求透过国际社会秩序去看文化权力的运作,他对后殖民主义理论提出的关于“凝视”、“看与被看”、微型权力分析模式、文化身份问题的见解,同样引人深思。
福柯对权力分析的模式和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的关注无疑提供了重要的语境。
除了上述几位思想家的观点外,后殖民主义同后现代相呼应,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整个西方的文化造反,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一道,成为西方知识界内部反思现代性的重要思潮。
后现代主义张扬的“文化批评”精神,力图打破传统形而上学的中心性、整体性观念而倡导综合性、无主导性的文化哲学,与后殖民对西方中心主义及其文化霸权的批判与反思,共同构成了对西方现代性及其全球性扩张的批判。
二、赛义德的后殖民理论1、生平爱德华·赛义德(Edward·Said,1935-),美国当代重要的批评理论家,后殖民批评理论代表人物。
生于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早年曾在英国占领期间就读于耶路撒冷和埃及开罗的西方学校,接受英式教育。
中学毕业后来到美国继续深造,先后于1957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现任哥伦比亚大学的英文和比较文学的大学教授,并担任《批评探索》(Critical Inquiry)、《疆界2》等刊物的编委或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