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评价标准
服装设计教学工作计划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装行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服装设计人才,特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服装设计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外服装设计发展趋势。
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服装设计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各类服装设计作品。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观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今后从事服装设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服装设计基础理论(1)服装设计概述(2)服装设计历史与发展(3)服装材料与工艺(4)服装款式设计(5)服装色彩与图案2. 服装设计实践技能(1)服装款式图绘制(2)服装打版与制版(3)服装缝制工艺(4)服装效果图表现(5)服装设计软件应用3. 服装设计实践项目(1)学生个人设计作品创作(2)团队设计项目(3)参与企业实际设计项目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针对理论课程,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服装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设计思路和技巧。
3. 实践操作法:在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4.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5. 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作品展示。
3. 实践项目评价:根据学生参与项目的设计水平、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1-4周:服装设计基础理论课程。
2. 第5-8周:服装设计实践技能课程。
3. 第9-12周:服装设计实践项目。
4. 第13-16周:复习、考核及总结。
《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标准
《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服装结构与工艺适用专业:服装服饰设计专业1、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服装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学习综合运用服装专业知识的项目式实战课程。
其功能是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市场调研、流行趋势研究分析、产品定位、产品设计及变换款式的结构原理,使学生能够根据项目要求进行设计及成衣制作,完成企业的项目式工作任务。
让学生具备从事服装市场调研、服装设计、服装工艺等职业基本能力,并为后续的服装产品开发、毕业设计作前期准备。
2、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描述服装设计项目是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
以小组和独立工作的形式,以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过程的循环。
其中,项目任务是以工作过程的每个环节来构成的,从命题项目任务到企业实际项目任务,从虚做到跟做再到实做,只有完成工作任务达到能力目标才能进入下一个项目环节,一个一个项目的技能达标逐渐推进,来检验技能的获得,从而达到培养目标。
服装设计项目课程是打通了课程之间的障碍,结合了立体裁剪、成衣设计等知识,由多种技能训练组成的实训模块。
要求学生前期掌握类型服装设计的原理及技巧,然后以小组分工协作形式完成设计项目的市场调研任务、流行趋势预测、品牌风格定位,再由每个组员独立完成设计、打板、成衣制作等工作任务,最终完成系列服装设计项目。
通常,除了专业工具以外,必须配有缝纫机、制板台、多媒体及立体人台等相关实训设备。
除专业老师以外需配备一名专任实训老师以满足教学要求。
3、课程目标学生以独立及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老师指导下或借助专业工具、有关资料、专业书籍,根据各个环节的具体项目要求分工协作,进行市场调研、品牌分析、设计、打板、成衣制作等各自的工作任务,组内协作最终完成项目要求。
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够掌握服装市场调研、品牌分析、流行趋势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能独立或合作地进行服装品牌设计项目开发,以及系列成衣设计和制作。
《服装CAD》课程教学标准
《服装CAD》课程教学标准(2020版)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属于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本课程是根据服装企业CAD制板操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开设的。
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电脑进行打板、放码、排料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服装电脑打板、放码、排料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训练学生的服装CAD操作能力和辅助设计能力,熟练掌握不同种类服装的打板、放码、排料、工艺设计等服装企业中服装CAD操作设计的岗位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前导课程有《服装结构设计基础》、《服装工业制版》,后续课程有《单品设计》、《毕业设计》。
二、课时60课时。
三、学分4学分。
四、课程目标(一)思政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提升学生个人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2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二)能力目标1、了解服装CAD的发展历史与服装CAD在服装设计和生产中的应用情况;2、掌握服装CAD程序设计的思想和基本理论;3、能够熟练使用服装CAD软件系统中各种工具。
4、能够对服装进行规格设置和编排。
5、能够根据款式要求进行服装结构图的绘制。
6、能够根据给定尺寸进行服装样板的缩放。
7、能够正确对样板进行文字及符号标注。
8、能够根据要求合理排料。
(≡)素质目标1、树立成本意识。
不同的排料方法将影响用布量,从而影响到成衣的成本控制。
2、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
服装工业样板的制作是服装企业生产环节中很重要的环节,一旦出错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培养挑战意识。
设置项目完成障碍,培养学生经受挫折、应对挑战素质。
4、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自主探究新问题的能力。
《服装结构设计》核心课程标准
《服装结构设计》核心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描述(课程计划)二、学习情境设计方案(课业计划)三、教学设备标准一个教学班30名学生标准配置1、服装样版制作与工艺实训中心教学实训基地;2、打版桌18台;3、缝纫机一台;4、人台30个5、设备清单。
四、教师技能要求1、本课程授课教师需要具有服装样版制作设计的专业能力以及企业工业制版的技术水平,具有放缝,放码以及排料和相应的企业实践能力。
2、熟练掌握服装的工艺制作、板型及品质要求,熟悉品牌服装的纸样板型要求和放码规格等有深刻的理解,会电脑制作纸样和放码,会立体裁剪。
熟练服装图案设计,能独立排版并有较多的裁剪经验,成本节约意识强,严格控制材料的预算。
3、熟悉面料配置(如颜色等)和印花,绣花等制作。
4、时尚触觉敏锐,独特的颜色搭配能力,能把握公司产品风格定位和设计师意图,灵活将工艺制作和设计结合。
5、能发现纸样问题所在并及时给出解决方案6、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热爱服装事业五、课程实施建议1、建议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场所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2、教学场所中准备挂图或者教师预先准备的课件或者图片等学习资料。
3、为保证教学安全和教学效果,建议指导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4~7人,并指定小组长负责指导本组成员。
4、教师在讲授或者演示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的教学课件和相关的图片。
5、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到引导调控作用。
教师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根据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的情况,给出总体评价和改善意见。
6、在教材的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师资、学生、教学设备特别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六、课程(学习领域)评价考核标准所有学生必须通过表1所列写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评价,才能参加课程考核;课程专业能力考核的具体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见表2。
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考核项目。
1.服装专业课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的研究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任务驱动法”的实施方案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
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基本含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基本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基本环节1、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
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服装教学计划及大纲
寿光市第二职业中专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2.基本素质要求:(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
(3)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4)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
(5)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6)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专业素质要求:一懂:懂服装机械、服装裁剪原理。
二会:会衣料计算、排料和量体裁衣。
三过关:针工过关、缝制过关、裁剪过关。
四熟练:熟练制作各种样板(单衣20种以上),熟练维修简单服装机械,熟练进行简单服装设计,熟练使用现代化服装机械。
知识结构要求1.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
2. 掌握美术造型、人物形体及服装等方面的绘画知识。
3. 掌握服装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设计原理和法则。
4. 掌握服装工艺技术基础知识。
5. 掌握计算机基础及专业应用方面的知识。
专业能力要求1. 具有较熟练的绘制各种服装设计图的能力。
2. 具有设计各种服装款式结构的能力,具有打板和选择、运用面料的能力。
3. 掌握精良的服装制作工艺技术。
4. 具有流行时尚意识和信息分析的能力。
5. 具有创业立业和社会交往能力。
6. 学会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
7. 了解服装工业化生产管理及工艺流程。
二、学制与招生:学制:三年招生对象:初中毕业招生范围:寿光市各乡镇说明:第1~7学期教学总计126周,专业课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并行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 文化基础课1. 德育课(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杜召芳教授、安职业技术学院纺织系主任袁传刚教授的意见2011年1月8日安徽服装职教集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安徽合肥服装学校展演大厅隆重举行。
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王鹤龄,中国纺织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安徽省职成教学会会长金辉,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江春,安徽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严立鸣,合肥市政府副市长杨增权,合肥市教育局局长方东玲,东华大学张文斌教授以及省安徽省服饰协会秘书长余敏评价意见因我校毕业生优秀的缘故吸引报喜鸟集团所属宝鸟服饰有限公司落户合肥双凤工业区合肥联亚制衣有限公司、安徽宝鸟服饰有限公司对实习和就业学生评价江苏飞洋鱼制衣有限公司对学生鉴定在校生对服装缝制工艺课程的教学评价毕业生汪海洋创办了自己的服装公司,对学校工艺课程评价毕业生张应俠现为安徽格尔服饰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对学校工艺课程评价93届朱丽简介94届王明明简介朱丽,女,霍邱县人,1993年毕业于“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毕业后被学校推荐至日本从事服装研修,学习服装设计与制作及日语语言进修。
1996年回国后,在福建创办泉州嘉宇纺织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公司专业生产服装、箱包面料等高科技面料产品。
于2007年在香港创办香港联舰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公司旗下有安徽虹彩化工有限公司、东莞联舰虹彩纺织公司、深圳联舰合成革有限公司等企业。
为报效家乡,集团公司于2011年在安徽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设安徽联舰合成革有限公司,专业研发生产高档超细纤维服装面料产品。
王明明,女,合肥市人,1994年毕业于合肥服装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1995—1997年就读与中国纺织大学服装设计专业。
1998年初开始自主创业。
2002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个人品牌MINS ,同年,在香港注册同名个人品牌MINS 。
同年成立合肥柏瑞服饰有限公司,下设一家高档女装专营店,一个服装制作生产工厂。
《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标准
《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标准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设计方向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是以学习服装结构规律以及工艺缝制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其专业内容实用性强、针对生产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和变化规律,熟练掌握缝制操作技能和技巧,熟悉服装生产流程,具备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版工作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获得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为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从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出发,以“三创”为核心的“双能”人才培养为目标。
1.教学观念方面树立注重学生方法能力的培养,并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观念;树立学生是主体,鼓励个性特长发展,培养贯彻“创新、创意、创造”人才的观念;树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强化学生人文内涵性拓展技能和专业工具应用技能的观念;树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的观念。
2.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根据服装设计专业岗位群的要求,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在教学中注重市场调研、分组研讨、动手实践、体验感受、分析总结,互动式讲评、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过程;通过深入有效的评价,及时强化和矫正课程与教学的信息更好地实现课程目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提高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
服装结构工艺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相互贯穿,同时将立体裁剪手法与CAD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以达成中级工考核为基本目标。
3.教学方法方面建立理论与实训结合,实训与调查结合,技术不断创新的理念,单项实训与项目综合实践结合,实用与创新结合的教学与实际对接的模式,通过多层次、多单元实训、课堂多媒体理论教学、校内实训室设计实训、具有企业真实环境的服装设计与生产中心等,进行项目综合设计实践,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为提高学生应用与创新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创业、就业人才的基本素质,积累后续发展的潜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标准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标准(2022版)本课程标准是根据2020年中高职衔接五年贯通培养《服装设计与工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服装设计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针对设计研发方向企业的款式设计师、色彩搭配师、图案设计师等岗位所需要的职业岗位技能、职业素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岗位核心能力并转化为学习领域,前导课程有《素描》、《色彩》、《时装画技法》,相关课程有《服装色彩设计》、《服饰图案设计》。
本课程任务是介绍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形式美法则在服装中的表现,认识服装设计的要素,了解基本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服装中的设计意图,能够根据设计任务使用设计语言表达设计方案。
二、课时60课时。
三、课程学分4学分。
四、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总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方法,运用基本理论指导进行服装设计实践。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现代服装设计的基本发展历程;(2)了解服装设计中形式美法则;(3)掌握服装设计的思维和方法(4)掌握服装款式造型的方法(5)掌握配色原理和方法(6)掌握面料应用的方法(7)了解服装设计中的图案应用(8)掌握成衣设计的方法2.能力目标(1)能执行服装设计的工作过程(2)有绘制图纸表达设计构思的能力(3)能在服装设计中应用形式美法则(4)能完成服装款式造型设计实践(5)能进行服装色彩的采集,分析色彩流行趋势,完成服装色彩搭配实践(6)能分析图案的流行趋势,完成服装中的图案应用(7)能完成成衣设计实践3.思政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有创新能力;(3)养成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4)具有团队意识,工作中与其他岗位合作、交流和沟通的能力;(5)具有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六、教学实施根据本专业课程实施的实际要求,提出教学策略、教材编写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等。
教学设计评价任务评价标准
教学设计评价任务评价标准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评价教学设计的关键是评价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合理性。
教学目标应该能够清晰地描述出学生所应达到的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同时也应与学科教学标准相符合。
评价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时,应重点考察目标的可操作性、学习层次和关联性等方面。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素养等内容的总和,评价教学设计的内容时,要考察内容的科学性、知识系统性和适应性。
教学内容应经过精心选择和安排,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与教学目标相契合。
评价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时,应重点考察内容的难易程度、深度和广度等方面。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和策略,评价教学设计的教学方法时,要考察方法的科学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教学方法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评价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方法时,应重点考察方法的多样性、启发性和互动性等方面。
4.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和展开的活动和环节,评价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时,要考察过程的合理性、顺序性和展示性。
教学过程应具有明确的逻辑思路和清晰的教学步骤,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并且能够提供适当的示范和引导。
评价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过程时,应重点考察过程的设计和组织能力、教学技能和管理能力等方面。
5.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准确、客观和全面的评估,评价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价时,要考察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评价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能够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评价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评价时,应重点考察评价的设计和运用能力、评价思维和判断能力等方面。
6.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支持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资源,评价教学设计的教学资源时,要考察资源的充分性、适应性和有效性。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一、专业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文件精神,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第二批中等职业教育“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以下简称服装专业)被确定为广东省第二批“双精准”示范建设专业,在充分融合国家和省推动职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及周边辐射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
我校于2019年启动服装设计与工艺“双精准”示范性建设项目。
严格贯彻落实《“双精准”专业建设方案》和《“双精准”专业建设任务书》,围绕目标定位“准”、办学条件“好”、校企合作“深”、诊断改进“实”、人才培养“优”五个建设总目标,全部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二、专业建设项目建设情况(一)完善专业建设管理机制1.建立健全由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专家、教育教学专家、课程专家和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在积极开展专业诊断与改进、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深化教学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我校启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标准研制项目组。
2.制定专业教学文件(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等的论证与编写制度。
学校2020-2023年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规程和工作制度并不断完善实施方案。
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定期论证、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并制定专业教学文件(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等的论证与编写制度。
3.教科研管理制度的完善。
完善了教科研管理制度及激励机制,服装专业教师教科研成果丰硕。
(二)改善专业教学条件1.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服装专业自2019年10月已经开始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截至2023年8月,已建设完成基本覆盖专业核心课程、主干课程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实现了校内开放、校外共享。
制定了信息化课程建设方案。
服装设计标准
服装设计标准引言在时尚发展迅猛的今天,服装设计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规范、规程和标准的制定和遵循是确保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设计、材料、制作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系统探讨服装设计标准的相关内容。
设计标准优秀的服装设计具有独特的创意和与众不同的风格。
设计标准旨在引导设计师创造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作品。
首先,设计师应具备扎实的设计基本功,包括线条处理、色彩搭配和比例协调等方面。
其次,设计师应充分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喜好和需求,以此作为设计依据。
此外,设计师还应注重研究市场潮流和行业趋势,以不断创新和提升设计水平。
材料标准合适的材料选择对于服装的舒适性、品质和寿命至关重要。
材料标准的要求包括原材料的质量、环保性、耐用性等方面。
首先,面料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不含有害物质,同时具备优良的色牢度和抗皱性能。
其次,辅料(如纽扣、拉链、饰品等)的选择也应质量过关,不易脱落和损坏,从而确保整体服装品质。
此外,对于特定类型的服装(如防护服、运动服等),材料标准还应针对其特殊要求进行制定。
制作标准优秀的制作工艺是保证服装品质的基础。
制作标准为我们提供了相关的制作流程、尺寸标准和工艺要求等,确保每一件服装都具备良好的剪裁、缝制和整烫效果。
首先,制作标准要求制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并熟悉各个制作环节。
其次,标准中应包含详细的尺码表和相关的尺寸测量方法,以确保服装尺寸准确合身。
此外,标准还应规定各种工艺要求,如平衡、对称、精细等,以确保每一件服装都具有高度工艺的质量。
质量控制标准服装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合格的前提。
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合理的抽样方法、检测流程和评价指标,以确保每一批次的服装都符合相关要求。
首先,标准应明确不同类型的服装质量检测项目和相应的标准值,如面料强度、扣件耐用度、拉链拉力等。
其次,标准还应规定检测方法、设备和环境条件等细节要求,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此外,质量控制标准还应规定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自检和互检,从而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设计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设计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概述设计是人类的创造性智慧应用王计创造的方法、发生及安用于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生产的行为。
设计学以设计行为为对象,研究设设计发生及发展的规律生活的各个领域,设计学因此而成为设计应用与传播的创新。
现代设计日益广泛地渗透于社会生产与学科。
设计学培养具有地成为一个强调多种学科知识交叉、学术探索与实践创新并重的综合性应用创新人才。
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综合的创造思维、领先的审美判断以及科学的工作方法的高层次适用专业范围2.1专业类代码设计学类(1305)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艺术设计学(130501)视觉传达设计(130502)环境设计(130503)产品设计( 130504)服装与服饰设计(130505)公共艺术(130506)工艺美术(130507)数字媒体艺术(130508) (具体参照“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艺术与科技(130509T)3培养目标3.1 专业类培养目标设计学类专业培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能从事设计研发、推动专业发展、承担设计教育、相关研究工作,具备自主创业能力,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以及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多种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3.2 评估与修订各高校应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专业开办的历史及现实条件的差异,总体依照国家标准,评估及确定符合办学条件及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设计教育类型及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应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应根据发展的需要、条件的变化,定期进行评估,适时修订和完善。
4培养规格4.1 学制与学位设计学类本科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
4年总学时数应不低于2 600学时;每学年学时数应为700学时左右,每学期学时数应为350学时左右;每20学时计1学分,4年总学分应控制在160学分之内。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标准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标准(2020版)本课程标准是根据2020年中高职衔接五年贯通培养《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五年一贯制教学计划中最后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
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尝试独立从事服装设计工作,此课程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研究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对三年来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是对学校学习生涯的总结与检阅,是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之间的衔接,既体现学校各课程所教授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掌握及其灵活运用,同时也展现了学校、学生与企业、社会之间的互动与促进。
前导课程有《服装基础工艺》《女装单品设计与工艺》《男装工艺基础》《产品设计与工艺》。
二、课时实践:8周(224课时)。
三、学分14学分。
四、课程目标(一)课程思政目标(1)熟悉服装样衣工的职责及要求;(2)培养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3)培养工作态度、工作道德、工作技能、团队意识等方面的能力;(5)提升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二)专业能力目标(1)能认识常用面料和铺料及其它相关材质;(2)能懂得各种缝制方法和技巧;(3)能自己独立完成成衣的裁剪和部件制作工艺;(4)能独立完成成衣的拼合;(5)能主动进行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三)综合素质目标(1)具有较强的工艺制作理念;(2)具备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五、课程内容及要求六、教学实施根据本专业课程教学实施实行教、学、做、评一体化,始终贯彻“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指导思想。
体现在:(一)教学团队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研组(二)教学策略1.采用项目教学法,以任务驱动型项目组织实施教学,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坚持理实一体化、车间课堂化的基本教学原则,开展现场教学,融理论于实践教学中,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教学设计评分标准
教学
过程
设计
1.教学流程清晰、循序渐进,教学容量、难度、强度分布恰当。2.教学内容组织有序,呈现方式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特点。
3.教学环节完整、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衔接与过渡自然合理,各环节教学时间分配合理。
4.教学活动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激发学生级性和梯度,过程训练充分。
20
教学
方法
设计
1.采用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行动导向和行知合一等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2.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确定合理教学形式。教学方法选用适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教学难点的解决,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
4.课后作业布置合理,符合实际,兼有巩固和拓展的效能。
20
课堂教学评分标准
项目
分项
评分要点
分值
教学
准备
(20)
教学
设计
学情分析透彻、具体、有依据。能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准确确定学习需要。教学目标符合课标,体现学科价值及核心素养的整体联系,陈述具体、明确。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活动设计合理,教学策略能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
10
动态
处理
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恰当处理实践活动中的动态生成,鼓励学生深入探究。
10
教学
评价
紧扣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量规公平公正,有依据。评价方式多样,评价多元,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等功能。
5
教学
效果
(20)
目标
达成
学生完成既定学习内容,达成了教学目标,并保证一定质量。同时给学生留有空间,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服装工艺设计》课程标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服装工艺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服装裁剪、服装缝制、服装熨烫及服装手缝四大工艺的主要内容和关键工艺操作方法,使学生形成能够针对服装设计思想,进行服装工艺设计和工艺匹配应用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熟练掌握经典服装工艺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各类服装的工艺设计,理解服装工艺操作的基本方法、程序和标准,并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工艺问题。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核心课,其前开课程主要有服装结构制图、服装材料学、设计基础、服装设计学、人体工程学及服装结构设计等,后续课程主要为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服装的裁剪、缝纫、熨烫及必要的手缝,在单件制作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服装工业化生产的组织原则,进行工业化服装生产工艺设计与指导。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服装工艺的基本概念;(2)了解服装工艺“四功”、“九势”、“十六字诀”的含义;(3)了解并掌握服装主要部位关键工艺的操作要领;(4)了解服装设备调试、使用及日常保养知识;2.能力目标(1)具备裁剪、缝纫、熨烫和手缝的操作能力;(2)具备独立完成服装主要部位关键工艺操作的能力;(3)具备典型服装组装缝制的能力;3.素质目标了解服装行业工艺水平的发展情况,对服装单品工艺和批量化生产工艺具有系统了解。
四、课程设计思路(一)课程设置的依据本课程属专业核心课,是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居于后期课程,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居于之前所授相关课程知识的汇总和出成果阶段,是培养服装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课程。
(二)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管理方向的专业学习提供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关键实践,以服装企业核心技术岗位的实际需求设定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围绕所设定的目标,力求全面、概括和具体,由浅及深,逐渐深入。
服装缝制工艺课程标准
服装缝制工艺课程标准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服装缝制工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服装缝制工艺课程类别:项目导向工学模块课程适用专业:服装设计开设学期:5学期一、课程性质服装缝制工艺是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服装《服装工艺》是服装工艺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服装工艺是服装款式设计变为产品的关键步骤,是结构制板成形的根本手段,也是实现服装的依据和保证。
本课程服务于服装生产过程中有关操作的各基本环节,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并为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在对行业岗位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我校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懂设计的服装工艺师、服装制版师,在现在服装流行趋势的影响下,服装工艺表现的技法非常多,根据服装企业的特点,将现代服装化整为零,由浅入深的掌握现代服装工艺的技能与技巧的要领。
课程服装工艺承前启后,逐步递进。
在教学实施中,根据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设计各个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活动,要求学生边学边做,做学结合,通过这些活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
本课程建议课程203课时。
二、课程目标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全面了解现代服装工艺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品格修养,具备解决服装生产过程中处理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服装成衣样板的毛样、排料、工艺流程及具体的熨烫方法、步骤。
使学生具备从酝酿构思、材料选择到工艺制作等创作和表现能力,使学生的技能水平逐步靠拢企业要求,同时在技能上达到服装缝制定制工(高级、中级)以上水平。
知识目标1、能基本认识各种面料、辅料及其它材质。
2、能懂得各种缝制方法和技巧。
3、能自己独立完成女装部件的裁剪和制作工艺。
4、能动手操作各种熨烫工艺。
5、能懂各种缝制方法。
6、能独立完成成品成衣的拼合。
服装设计与工艺模板-《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标准课件资料
课程一《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标准课程名称:服装工艺基础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基本能力课程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学时:80课时建议开课学期:第一学期(一)课程概述服装工艺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本能力训练课程,是服装专业学生学习的必修课,是服装制作工艺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服装专业必需掌握的工艺基础知识,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掌握服装手缝工艺、服装机缝工艺、零部件制作及服装常用设备操作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手缝和机缝工艺的方法和技巧,并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各种零部件缝制工艺的方法和技巧,具备服装手缝工艺制作、服装机缝工艺制作、零部件工艺制作及服装常用设备使用及简单维护的操作技能。
并通过学生上台陈述个人作品,相互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交往和沟通能力。
为学生将来从事工业化服装生产,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及中级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掌握手缝工艺的基本针法;(2)熟悉服装缝纫设备的操作与使用;(3)了解、掌握机缝工艺的基本操作方法;(4)掌握常用熨烫工艺操作方法;(5)了解高速工业平缝机的性能和使用方法;(6)了解、掌握常规口袋(贴袋、插袋、挖袋)、各类开衩(袖衩、裙衩)、装拉链(明齿拉链、隐形拉链)、做装腰头等零部件制作的步骤与操作技巧;(7)了解各类口袋、各类开衩、装拉链、做装腰头等零部件制作的质量要求。
2.能力目标(1)会操作手缝工艺的基本针法;(2)会操作机缝工艺的基本针法;(3)能进行常规熨烫工艺操作;(4)能正确判断并排除高速工业平缝机常见故障;(5)能分析口袋、开衩、装拉链、做装腰头的制作工艺流程;(6)能制作口袋、开衩,能安装拉链和做装腰头;(7)能对照口袋、开衩、装拉链、做装腰头的工艺质量要求,进行作品自检。
3.素质目标(1)具备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完成实训任务的能力;(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3)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4)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5)善于交流、沟通,具有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服装结构制图》课程考核标准
《服装结构制图》考核标准课程名称:《服装结构制图》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适应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服装结构制图是中职服装专业课程中专业性突出,专业难度突出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是在掌握服装结构制图基础知识技能的前提下开展的,学习的内容包括各服装种类的结构制图技术和相应的样板推板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具体的结构制图设计技能,包括裙装结构制图设计、裤装结构制图设计、外套结构制图设计,以及裙装、裤装、外套的样板推板技能。
同时,通过本课程的系统训练,要求学生培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上岗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接受程度。
按照课程进度的进行,本课程的实施内容是建立在服装结构基础知识之上的。
内容的安排包括两大类:结构制图(变化款的结构设计)、样板推板。
结构制图(包括变化款的结构设计)包括三大类:裙装制图、裤装制图、外套制图。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考虑中职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就业为第一导向,发展专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各类服装结构制图依据。
2、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框架绘制规律,一般步骤。
3、掌握服装成品规格的构成要素。
4、理解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
5、掌握人体测量的相关知识与技术要求。
6、理解服装样板的制作,制作内容与技术要求。
7、理解服装推裆的各种方法。
8、熟悉各类服装各部位的推裆数据。
9、熟悉各类服装的结构制图的制图要领。
(二)能力目标1、了解掌握裙装类型的款式特点。
2、熟练操作裙装基础版的制图要领,以及裙装的放缝与排料。
3、能够掌握裙装变化款的结构制图设计技术。
4、能够掌握裤装类型的款式特点。
5、熟练操作男女西裤的制图要领,以及裤装的放缝与排料。
6、能够掌握裤装变化款的结构制图设计技术。
7、能够掌握外套类型的款式特点。
8、熟练操作上衣原型的制图要领,灵活掌握原型结构设计法的原理,并能够熟练掌握各类男女式外套的结构制图要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评价标准专业教学评价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
本专业教学评价标准是依据人才培养需求,基于国家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政策要求,借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及其教学评价标准,结合行业评价、企业评价和学校评价的特点特制订本专业教学评价标准。
一、专业教学评价的主体及评价内容
(一)学校教师课程评价
学校教师课程评价,包括教学工作部对课程及教学团队的总体评价、专业教研室对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及运行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及效果评价、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
具体评价内容见表1-1。
表1-1 教师课程评价主体及评价内容
(二)用人单位综合评价
用人单位综合评价,包括顶岗(教学)实习单位对学生顶岗(教学)实习期间表现的评价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的评价。
具体评价内容见下表。
用人单位评价主体及评价内容
二、专业教学评价的指标、分值及权重
(一)专业课程评价
教学部门对专业课程评价指标,参照国家精品课程中职评审指标(2010)执行。
评审指标、标准、分值及权重、具体见
(二)教研室对专业教师课程教学评价(100分)
教研室对专业教师课程教学评价指标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学效果等。
具体指标分值及权重见下表:
教研室对专业教师课程教学评价表
(三)学校对毕业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指标
学校对毕业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实习经费、工作量等。
具体指标、分值及权重见下表:学校对毕业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表
注:考核实行百分制,考核结果只填写合格或不合格,≥60分为合格,<60分为不合格。
考核结果:考核教师签名:考核组长签名:(四)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应兼顾素质、知识、能力等方面,评价应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
按照课程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考核与认证方法。
具体指标、分值及权重见下表:
教师专业课程教学考核评价表
(五)学生对教师课程教学评价(100分)
学生对教师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师德师风、教学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满意度。
其指标、分值、权重见下表:
学生专业课程教学评价表
课程:班级授课教师:
年月日
说明:评定等级分为优(85分以上)、良(75-84分)、一般(60—74分)和差(59分以下)四级。
三、专业资格评价(100分)
(一)专业资格评价指标
包括行业职业资格、计算机等级、英语等级考试合格率、等级进行评价。
具体指标、分值、权重见下表:
专业资格评价表
(二)用人单位综合评价
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100分)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指标,包括职业素养、知识技能、岗位胜任力、创新能力等。
具体分值及权重见下表下表: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表
备注:满意为90%以上、较满意为85%以上、一般为70%、不满意为不合格。
(三)专业教学评价的方式
1.行业资格认证
⑴职业资格考试:学生必须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取得1个以上合格证。
⑵技能鉴定、技能竞赛:学生参加技能鉴定或市级以上技能竞赛
一、二等奖获得者,可免考相应课程科目。
2.学校课程考核评价
⑴理论知识考试:采取开卷、闭卷、笔试。
⑵技能考核:包括单项技能考核、教学实习考核、顶岗实习、实习总结汇报。
采取现场操作、笔试、口试汇报考试。
3.用人单位调查评价
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专家座谈、电话访谈等方式,由用人单位对顶岗(教学)实习学生和毕业生进行业务能力考核和满意度测评。
四、专业教学评价的组织
专业成立考核评价小组,由专业带头人任组长,制定出专业课程评价考核方案,经学校教学工作部审核,专业教研室组织实施,由各课程组具体落实。
五、专业教学评价的要求
1.由学校教学工作部负责专业教学评价考核的管理和指导。
2.专业教学评价方案由专业制定,经学校教学工作部审核,专业教研室组织实施。
3.专业教学评价考核的时间由教学管理部门统筹安排,教学准备检查在学期初,教学过程评价在上课期间,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安排在期末。
学生对教师课程教学评价,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
4.教师对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为形成性考核,要突出职业能力,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5.专业资格评价应按照行业部门及有关规定执行。
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的评价,调查样本数不少于毕业生就业单位总数的70%。
7.专业教学评价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评价结果有异议的由学校教学工作部负责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