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开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

研究生姓名税红

学号2013114415

类别(硕或博)硕士

导师姓名崔四行

院系所文学院

专业学科教学

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入学时间2013年9月

开题时间2015年8月

毕业时间2016年6月

一、立论依据

论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研究意义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承,积累了一大批辉煌灿烂的文化经典,同时也形成了光彩夺目、独具特色的语文教育传统。诵读法是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古代语文教育最重要、最高效的学习方法,“教学千法读为本”,这是古代圣贤总结的最佳认知诗书的真理,它蕴含着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散发着民族传统教育的经久魅力。在语文教学不断变革的今天,各种新潮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埋首诵读这一古老方法,似乎跟不上“潮流”,诵读这种学习方式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诵读教学之所以能经历几千年而不衰,其本身必定存在合理、科学的内核,有其独特的价值,继承和发扬、创新和发展这一教学方式应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笔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问题。既希望通过研究这一问题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也试图反思并回归传统的语文教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本民族语文教育传统的尊重和重视。

同时,对于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古诗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古诗文距离现在年代比较久远,与白话文的文法特点截然不同,具有比白话文更高的难度。而古诗文又是中考必考内容,以山西省中考试题为例,古诗文在中考中所含分值较大(包括古诗词默写15分,古诗词理解2分,文言文阅读14分左右)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初中阶段是学习古诗文的起步阶段和关键阶段,许多学生在学习方法上陷入迷茫,效果不佳,因此,找到古诗文学习的突破口显得尤为重要。第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古诗文诵读教学在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研究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2011 年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诵读”一词共出现了9 次,和以往的课程标准比较,能明显看出新课标的理念更加重视诵读教学,高度认同诵读教学是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此外,新课标中“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几个部分中还对诵读教学有了新的表述,这更意味着新课标在高度认同诵读教学的价值之外,在诵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实践上有了更科学更有效的操作规范。用这些全新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一线教师进行教学实践,诵读教学的价值才能得到更优质的发挥,诵读教学的生命力才能更加旺盛。

第三,诵读古诗文在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实践过程中并没有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诵读古诗文不仅可以规范学生语言、提高初中生口头表达能力,而

且还能发展初中学生思维,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但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存在着对于古诗文的诵读教学还存在着认识不够、教学和检测方法单一等现状,学生没有掌握诵读方法、效果不明显、兴趣不高等诸多问题,诵读教学开展起来举步维艰。

研究现状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诵读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课程目标”中每个学段的“阶段目标”,都对诵读诗文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部分,都强调了让学生多诵读古代诗文,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的重要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沉寂了一段时间的诵读教学再次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近十年来,各类专著、期刊、网站上对诵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诵读”概念及内涵的研究

“诵读”本来是有特定含义的,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都应该是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的。在实践中,各种“阅读教学”方法都被冠之以“诵读”,而对真正的“诵读”,则大都语焉不详,或不得要领。这也是现在诵读教学研究和实践陷于困境的根本原因。关于“诵读”这一概念的明确,许多学者和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

有的学者通过相邻概念的辨析阐述诵读,如董志斌《对诵读法的新认识》一文中,通过对“诵读”和“朗读”这一组概念的分析,认为“诵读特指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王愧松在《文言文诵读法古今谈》将“诵读”和“背诵”这组概念作比较,得出“文言的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观点类似的还有张芳《浅谈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非核心概念——诵读》、高晶《正解诵读法》等。有的学者从语言学角度阐释诵读,如郑飞艺在《诵读的教学原理》中提出“通过诵读把看不见的情气、意味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物质形式。这个物质形式就是由诵读者所表现出来的文本声音形态。这个声音形态不是语言学意义上的因素、音节读音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能实现文本情言语味的整合体”,探讨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有的从词源学的角度阐释诵读,如周庆元的《诵读法的历时演化与现时解读》和刘庭松的《刍议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诵读法》,都结合许慎《说文解字》,从词本身的含义出发探究诵读本义,明确表示“诵”是一种情态,是一种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读”它还特别侧重于对内容的理解,于是给诵读下定义为“一种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眼观口诵心惟,熟读精思成诵,达到全面深入理解文本的读书方法。”

二、对“诵读”功能的强调

诵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也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更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有效途径,诵读的重要性也一直深受肯定。许多学者也深入挖掘了诵读的功能。

如丘学道在《让语文课“响亮”起来》中强调“诵读,是我们打开文章大门的一把钥匙。多读,能培养我们的良好语感。往往读出来,才能更准确地领悟文字内在的思想感情。”任泽在《加强诵读教学,打好语文基础》中说道“要将一批有代表性的包括各种内容、体裁、风格的诗文熟读成诵,消化领悟,多积累一些典范的规范汉语的语言材料,这才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才是提高语文素质的根本”。这都体现了诵读在加强积累、加深理解、增进语感方面的作用。持类似观点的还有胡亦儒《诵读教学与语感培养探究》,葛洪波《让学生感受经典古诗文的魅力——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李辉、杨宏艳《强化古文诵读教学的原因分析》等。

颜宏胜一阵见血地指出“诵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之根”,她认为诵读教学的首要功能就是“培植母语情结,陶冶思想情操”;张芳在《浅谈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非核心概念——诵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