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内容简介】1、本节课的主题:本文所选的两封信,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把她看成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舐犊之情的话,那就过于简单了。
表现父亲对儿子爱的文章有很多,比本文写的感人的也不在少数,如果只是简单的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我想这是仅仅不够的。
文章中随处可见的父亲对儿子的尊重,向儿子表达自己意见的方法,潜移默化的为人方式,这些是不同于以往我们见到或读到的,她体现了一种更适合现在社会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同样适应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的相处。
这正是我们这些处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期的学生们应该学习的。
因此,在学习此文时不仅应引导学生感悟亲情,更应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作者向我们传达出的教育思想,从小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与他人相处的态度和技巧,同时为他们教育下一代做好准备,这对他们将来的人生有着更为长远的积极意义。
由停留在单纯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更为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是本文不同于其他同类文章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的一个亮点。
2、关键信息:⑴ 学生搜集傅雷、傅聪相关资料,播放由傅聪演奏的肖邦乐曲,班内共享,既锻炼学生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又加深学生的印象和学习本文的兴趣。
⑵ 结合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学习文中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效果。
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⑶ 引导学生思考傅雷的教育思想,傅雷父子的相处方式,并适机引入傅聪写给父亲的书信,让学生来领会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双方努力的结果,并非单方面的问题和责任。
实现由单纯的情感认识上升到更为深层次的理性思考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学生很自然的会从家庭联想到更广阔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法。
从而使本文跳出简单的知识学习和一般层面上的情感培养,而是以课内文章作为切入点引导到更为辽阔的课外,使语文课真正为生活服务,真正的“活”了起来。
【学习者分析】1、学生成长的环境及自身年龄特点:处在十五十六岁的学生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便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各方各面的关注,形成了很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模式,特别是在家庭中。
《傅雷家书两则》(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傅雷家书两则》,使学生了解傅雷的生平及其与儿子的关系,理解书信中所传达的人生观和教育理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书信中的重点语句,提高学生文本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傅雷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与期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傅雷的生平及其与儿子的关系。
2. 分析书信中的重点语句,领会傅雷的教育理念。
三、教学难点1. 书信文体的特点及阅读理解。
2. 傅雷教育理念的内涵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傅雷家书两则》原文及其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傅雷的生平及其与儿子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傅雷的生平及其与儿子的关系。
1.2 学生分享预习成果,展示对傅雷的了解。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阅读《傅雷家书两则》,理解文本内容。
2.2 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字,理解难点。
3. 合作探讨3.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书信中的重点语句。
3.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傅雷教育理念的理解。
4. 情感体验4.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傅雷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与期望。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谈谈对傅雷教育理念的认同。
5. 课堂小结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傅雷的教育理念。
5.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6. 课后作业6.1 学生抄写《傅雷家书两则》中的重点语句。
6.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傅雷教育理念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傅雷的生平照片和儿子傅聪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傅雷父子间的深厚情感。
6.2 问题引导: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书信中的教育思想,如:“傅雷在信中强调了哪些品质?”、“傅雷对儿子的期望是什么?”等。
6.3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情感态度。
初中语文_《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⑵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⑶掌握书信格式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浓父爱。
⑵理清傅雷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线索,从而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能够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⑵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
【教学重、难点】1、重点:⑴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⑵认识到个人的成功、事业的胜利和国家的荣誉之间的关系。
2、难点:⑴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⑵学会给亲人或朋友写信,婉转并诚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⑴阅读《傅雷家书》,了解傅聪所写信的内容,并对傅雷有整体的了解。
布置预习作业,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准备一封自己的或记忆深刻的书信。
⑵了解傅雷的艺术观,准备傅聪弹奏的钢琴曲磁带,阅读《傅雷之死》。
2、学生准备:⑴完成预习作业。
查找傅雷、傅聪父子的资料,有条件可以欣赏傅聪的钢琴曲磁带。
⑵熟读课文,思考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可以成为朋友。
【教学步骤】讲解第一封家书从“家信”入文。
设计情境。
1、阅读一封教师自己的家书,设置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
2、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
请浏览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总结:第一封信,如何面对挫折,第二封信,如何对待成功。
二、从“挫折”入手,分析第一封家书。
1、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提示学生:写回信时,要考虑到对方的心情、生活状态等。
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
2、组织学生讨论: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劝解分为三层内容:首先是宽慰,不必为父母担心。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反思6篇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反思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傅雷家书两则教学反思6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傅雷家书两则教学反思6篇(名著阅读傅雷家书教学反思),以供参考。
人教版《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人教版《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傅雷家书》的背景和意义,感受傅雷夫妇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
2.分析傅雷夫妇的教育观念,体会他们的人生智慧。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傅雷家书》的教育观念,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分析傅雷夫妇的教育方法和人生智慧,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反思。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上一节课中学到的关于《傅雷家书》的知识。
2.那么,大家觉得傅雷夫妇在信中会给儿子传递哪些教育观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傅雷家书两则》。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主阅读《傅雷家书两则》,注意理解信中的内容和傅雷夫妇的教育观念。
2.阅读过程中,可以将自己认为重要或感人的句子画出来,以便于交流和分享。
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阅读《傅雷家书两则》的感悟,可以谈谈傅雷夫妇的教育观念和人生智慧。
a.傅雷夫妇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b.傅雷夫妇的教育方法和人生智慧;c.如何将傅雷夫妇的教育观念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四、课堂小结2.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要学会从家庭中汲取营养,为自己的成长助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傅雷夫妇的教育观念和人生智慧。
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家中是如何接受教育的,有哪些感悟。
二、学习书信格式1.请同学们观察《傅雷家书两则》的格式,了解书信的基本结构。
2.教师讲解书信的格式和写作技巧,包括称呼、问候语、、结束语等。
三、实践环节1.请同学们尝试给父母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和成长感悟。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同学们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2.引导同学们认识到,通过书信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与家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傅雷夫妇的教育观念和人生智慧。
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家中是如何接受教育的,有哪些感悟。
初中语文_7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书信中感情的流露和哲理的阐明。
2、体会两封信中的联系及“坚强”的含义。
3、尝试用书信与同学、朋友、师长进行友好的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1、“坚强”的含义。
2、第2封信中哲理的阐明。
〖教学时数〗安排2课时。
〖教具、教法〗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结合。
第1课时(说明:第一封信内容简单,学生理解较易,教学时宜以学生自主讨论、探究为主。
)一、导入新课:简介人物:傅雷、傅聪的有关介绍。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问题。
1、这封信是傅雷在儿子什么心境下写的?找出句子。
讨论明确:这种情绪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2、开头为什么这样称呼?讨论明确:称呼:“聪,亲爱的孩子。
”这样称呼起了宽慰儿子,给他以感情上的慰藉。
3、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讨论明确:(1)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一: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相当平衡。
(2)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二:正视错误,冷静对待,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4、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讨论明确:(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2)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三、归纳与总结:参照课文段落层次的划分,学生明确第一封书信层次及其大意,并总结划分的方法与体会。
第2课时一、导入:播放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VCD片段。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体会“坚强”的具体含义。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提示: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教学时应指导学生找出具体语句。
明确:“坚强”有两方面的表现:(1)在失败时,精神消沉时:(第一封信)“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所侵蚀。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反思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反思篇一:《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体会书信中感情的流露和哲理的阐明。
2、体会两封信中的联系及“坚强”的含义。
3、尝试用书信与同学、朋友、师长进行友好的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1、“坚强”的含义。
2、第2封信中哲理的阐明。
〖教学时数〗安排2课时。
〖教具、教法〗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结合。
第1课时(说明:第一封信内容简单,学生理解较易,教学时宜以学生自主讨论、探究为主。
)一、导入新课:简介人物:傅雷、傅聪的有关介绍。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问题。
1、这封信是傅雷在儿子什么心境下写的?找出句子。
讨论明确:这种情绪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2、开头为什么这样称呼?讨论明确:称呼:“聪,亲爱的孩子。
”这样称呼起了宽慰儿子,给他以感情上的慰藉。
3、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讨论明确:(1)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一: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相当平衡。
(2)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二:正视错误,冷静对待,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4、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讨论明确:(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2)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三、归纳与总结:参照课文段落层次的划分,学生明确第一封书信层次及其大意,并总结划分的方法与体会。
第2课时一、导入:播放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VCD片段。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体会“坚强”的具体含义。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提示: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教学时应指导学生找出具体语句。
明确:“坚强”有两方面的表现:(1)在失败时,精神消沉时:(第一封信)“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傅雷家书两则》语文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傅雷家书两则》语文教案及反思教案不能仅重视传授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还要开发和提高学员智力、培养学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傅雷家书两则》语文教案,感谢您的欣赏。
《傅雷家书两则》课文原文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封信,很高兴,我们并没有为你前封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
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没有谁可诉苦。
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____——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只要____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我们只求心理相对平衡,不至于受伤害而已。
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
我预料在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生也有很大帮助。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的;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舞你。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地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以客观的现实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1955年1月26日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地等着。
《傅雷家书两则》(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2)能够分析傅雷家书两则的艺术特色,体会书信体的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教育意义。
(2)学会欣赏傅雷家书两则的语言美,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傅雷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方法,培养家庭教育的意识。
(2)学习傅雷的为人父的品质,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傅雷家书两则的基本内容。
(2)傅雷家书两则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傅雷家书两则中的深层次情感。
(2)如何运用傅雷家书两则的教育思想于实际家庭教育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傅雷家书两则的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傅雷家书两则,理解基本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傅雷家书两则的艺术特色。
(2)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感受傅雷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方法。
(2)学习傅雷的为人父的品质,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四、课后作业2. 选择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感变化,积极与学生沟通,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家庭教育指导。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1)选取傅雷家书两则中的经典片段进行分析。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傅雷的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方法。
2. 情感互动:(1)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经历和感受。
(2)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傅雷家书两则》(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傅雷家书两则》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会通过分析文章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领略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联系实际,深入体会课文中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分析文章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领略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联系实际,深入体会课文中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傅雷及其作品《傅雷家书》的基本情况。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两则”,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学生通过思考题目,分析文章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2)各组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对家庭、亲情的感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情感引导。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傅雷家书两则》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家庭、亲情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否得到正确的引导。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傅雷家书两则》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傅雷的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 情感体验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傅雷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关系,培养学生的亲情情感。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傅雷家书两则》。
(2)理解文中傅雷对儿子傅聪的教育方式和家庭观念。
(3)分析傅雷家书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傅雷家书两则》。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和分析家书,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傅雷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2)学习傅雷夫妇的教育方法,培养子女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1. 傅雷家书中的教育观念和家庭观念。
2. 分析傅雷家书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傅雷家书中的教育方法和家庭观念的内涵。
2. 深入理解傅雷家书中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傅雷家书两则》2. 参考资料:关于傅雷的生平介绍、家书的相关评论、教育观念的论述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傅雷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家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傅雷家书两则》,理解大意。
(2)让学生分析傅雷家书中的教育观念和家庭观念。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傅雷家书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傅雷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
(2)引导学生学习傅雷夫妇的教育方法,培养子女的优秀品质。
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1)背诵《傅雷家书两则》。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讨论的深度、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等方面。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后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七、课后作业1. 对《傅雷家书两则》进行深入阅读,理解傅雷的教育理念和家庭观念。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傅雷家书的感悟。
八、课程拓展1. 邀请家庭教育专家,进行家庭教育讲座,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更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教师活动:联系学生较熟悉的事例来谈,如贝多芬
性格乖张、孤僻,与世俗格格不入,在晚年两耳失聪的
情况下创作了自己音乐作品的巅峰之作——《命运交响
曲》来谈,学生也能更好的理解与接受。
本课时集中体现了以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倡教学设计,以问题为导向,问
失;理解父母的爱,学会感恩。(目的:培养学生良好
的人格及道德品质,让他们学会正确对待成败,学会感
恩)
学生学习能
学生已基本养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
力分析 的学习方式,也具备一定的分析文章的能力。他们手上 的工具书,如《教材 1+1》等教辅资料对文章内容的分 析也较为详尽,因而在课文主旨等方面的把握上,问题 不大;但他们缺少钻研精神,较依赖教辅资料,不善于 动脑。教师可引导他们多结合自身的经历、感受来谈, 来体会。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语文
教学课例名
《傅雷家书两则》
称
一、内容简介:本文是作者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两
封家书。第一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是当儿子精神消沉的时
候,第二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是当儿子欣喜成功的时候。
这两封家书从两个方面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那一份动
人的舐犊之情。傅雷和傅聪两父子不仅是生活中朋友,
问题解决:怎样理解“孤独”、“赤子之心”与“矛 盾”的深刻含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结合具体语境来揣摩字词 句的含义;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淡泊名利,追求人生 教学过程 至高境界。
学生活动:学生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对于“赤子 之心”的理解,可结合现今一些明星盲目追求名利,整 天忙着赶场,多开演唱会,而不顾演唱效果等行为来理 解。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傅雷家书两则》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傅雷的教育思想和家庭观念。
(2)学会分析书信体的写作特点,掌握书信阅读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领会傅雷对子女的教育方法。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傅雷对子女的关爱与教育智慧,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父母的美德,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课文《傅雷家书两则》。
2.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傅雷的教育思想和家庭观念。
(2)分析书信体的写作特点,提高书信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傅雷及其作品《傅雷家书》。
(2)提问:同学们对家庭教育有何看法?进而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傅雷家书两则》。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傅雷的教育思想。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篇课文,分析傅雷的教育方法。
(2)全班交流:各组分享讨论成果,共同总结傅雷的教育理念。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讲解傅雷的教育思想和家庭观念。
(2)分析书信体的写作特点,指导学生书信阅读技巧。
5. 情感升华:(1)让学生谈谈对傅雷教育理念的看法,以及对自己家庭教育的反思。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培养家庭责任感。
四、课后作业1. 摘抄课文中的精彩句子,并进行赏析。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投入,以及课后作业中对家庭教育的反思。
傅雷家书两则 教案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案:傅雷家书两则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傅雷家书两则,使学生了解傅雷先生的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方式;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傅雷先生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2. 教学难点: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短的介绍傅雷先生的背景和他的家庭教育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傅雷家书两则(20分钟)教师将傅雷家书两则发给学生,学生结对阅读,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傅雷先生的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方式,并记录下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3. 分享讨论(1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并进行全班讨论,以了解不同学生的想法。
4. 文学鉴赏活动(20分钟)教师出示傅雷家书两则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活动,分析傅雷先生的语言运用和文章结构,并进行文学赏析。
5. 总结提升(10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他们在本课中的收获和体会。
四、教学资源1. 傅雷家书两则;2. 相关图片或视频;3. 学生笔记本。
五、教学评估1. 学生的讨论记录;2. 学生的文学鉴赏活动。
六、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傅雷家书两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傅雷先生的家庭教育方式和他的教育理念。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与同学的讨论和分享,了解到不同的观点和角度,也会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和促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傅雷家书两则。
初中语文_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感悟真正的“坚强”。
2、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
3、能够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
【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2 、认识到个人的成功、事业的胜利和国家的荣誉之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在以前,通讯工具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书信则是沟通两地相思情感的最好使者。
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在他的长子傅聪留学海外时,就在一封封家书中为儿子排忧解难,传达着自己的惦念之情。
写得多了,经过整理,一部《傅雷家书》就诞生了。
在我们已学过的文章中,也有很多关于家书的篇章,举例说明:诗句、散文。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其中的两封信,感受父亲对孩子的牵挂。
创设情境。
二、整体感知1、检查“读一读,写一写”:庸碌凭吊谀词扶掖大惊小怪廓然无累重蹈覆辙涕泗横流自知之明气吞斗牛2、阅读课文,说说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什么作用?明确:第一封信,从“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
”可以看出,这封家书应该是写在儿子精神消沉时。
从“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在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可知,傅雷此时写这封信想鼓励儿子振作起来,以平和心态去面对人生重点挫折,乐观地迎接情感的创伤,做一个勇敢的人。
第二封家书,是写与儿子成功之际。
“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
”“我们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
”作用:第一封信,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
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初中语文_【课堂实录】《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目标】:1、读懂两封家书,能概括出主要内容。
2、读出傅雷对儿子的情感,领悟作者深邃的思想。
【教学重点】:读出傅雷对儿子的情感,领悟作者深邃的思想。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合作交流、追问点拨。
【教学时间】:一课时导入新课:在我们中国有所谓的“书香门第”、“将门虎子”之说,如杨家将、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等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孩子成才的重要。
今天我们走进《傅雷家书两则》,认识杰出的钢琴家背后默默付出的父亲傅雷先生。
交代学习目标。
白板展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运用精巧的导语和新颖的材料,吸引学生关注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人物身份入手,自然导入课堂,让学生了解傅雷。
【一】预习点兵——走近家书。
(白板展示)你知道下面生字注音吗?颓废庸碌枘凿扶掖谀词刻骨铭心涕泗横流(学生自由回答,每个词齐读两遍,为下面朗读课文做准备。
)【二】感知探究——打开家书。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傅雷是儿子在什么境遇下写下的这两封信?分别给儿子提出了怎样的忠告?在文中找出依据来:注意圈点勾画。
学生回答:预设:第一则(1954年10月2日):写于儿子消沉苦闷时,劝慰儿子如何正确地面对感情的创伤,战胜挫折,泰然处之。
第二则(1955年1月26日):写于儿子在音乐上取得巨大成功之时,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正确对待成功。
【设计意图】快速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三】赏书悟情——品读家书过渡语: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在第一封信里我们读出了傅雷为儿子排忧解难,在第二封信里我们读出了傅雷对儿子的期望和鼓励。
你们的家长在你考试失利的时候、当你取得成功的时候怎么做的?预设:学生可能回答很真实,无论怎么做,怎么说都尊重学生的回答。
《傅雷家书》自80年代出版至今,已经感动了数百万的人,是当代父母必读的教子名篇,同学们,在这两封信里你能感觉到傅雷对儿女的爱与普通父母爱不同之处吗?第一封家书请同学推荐朗读,第二封家书自由朗读,并思考这个问题,做标注。
傅雷家书两则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1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引言:傅雷先生的家书不仅是一份家风,更是一份教育哲学。
通过这两则家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傅雷先生的教育理念和他在教育儿女方面的实践,从而对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和教育理念也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
一、家书一:“读书赠言”这份家书通常被视为傅雷家书的代表作之一。
它是傅雷先生给他的十岁孙子写的一封信,信中写道:“读书是个好事情。
所以我希望你也喜欢读书。
”这封信长达三千字,内容详实,语言明快,既包括了对孙子学业的激励,也有让孙子学会待人处事的教诲。
教案设计:1. 阅读这份家书,让学生体会傅雷先生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孙子的激励。
2. 谈论家长对孩子学业上怎样的激励最有效。
3. 邀请家长或老师向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如何让孩子热爱学习。
4.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间进行讨论和互相学习。
5.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热爱。
二、家书二:“给女儿的一封信”这是傅雷先生给他的二女儿写的一份家书,信中他告诉女儿:“要时时刻刻牢记,一个人的幸福,并不只是自己的功劳。
”在信中,傅雷先生对女儿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她在人生的道路上要保持赤诚,坚毅和智慧,不能自我感到满足,也不能因他人的赞许而改变,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用心地去生活。
教案设计:1. 阅读这份家书,让学生了解傅雷先生的家庭教育理念以及信中所包含的道德观念和生命哲学。
2. 谈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探讨生命中的责任和义务。
3.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观念,包括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对生命的认知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等。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如何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倡导学生在生命的路途上要拥有坚强的信念,用心生活。
5.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在成长的过程中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要为自我人生赋予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2. 学习并运用相关的汉字词语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
二、教学准备1. 《傅雷家书两则》的原文材料。
2. 合适的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3. 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傅雷家书两则》的标题,引起学生对这个文本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于家书这个概念,他们有什么了解?家书在他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步骤二:阅读理解1. 教师分发《傅雷家书两则》的原文,要求学生阅读并理解文本的内容。
2. 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标记重要的关键词和句子,以便后续讨论和分析。
步骤三:讨论与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傅雷家书两则》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标记的关键词,分享自己对于家书和教育的看法。
步骤四:语言运用1.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提供新的汉字词语和表达方式,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运用。
2. 学生可以用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写一封家书或者写一个家庭故事。
步骤五:批判性思维培养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傅雷家书两则》所传达的教育理念是否适用于现代社会。
2. 学生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提供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并进行辩论和交流。
四、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家书或者家庭故事,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和研究。
2. 学生可以进行分组演绎,将家书或者故事改编成小剧场表演。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和讨论《傅雷家书两则》,使学生能够理解家书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
通过语言运用和批判性思维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同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了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反思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反思(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傅雷家书两则教学反思傅雷家书两则教学反思(集合5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傅雷家书两则教学反思(集合5篇)以供参考。
初中语文_傅雷家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学设想】以赏读家书的方式走近傅雷。
我把这堂课的总目标设为“走近傅雷”,主要通过两则书信的学习,初步了解傅雷其人,感受一个活生生的傅雷,激起学生进一步走近傅雷的兴趣。
“亲其人,信其道”,在通过文本了解傅雷感受其人格魅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他的观点。
课堂教学过程围绕这个总目标展开:激趣——走进文本解读傅雷——探讨展示,相机点拨——走近傅雷之后的所得——倡导大家进一步解读傅雷。
【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语句说出自己对傅雷的一些了解。
能说出对“坚强”“赤子之心”的理解,从傅雷的教导中进一步学习体会如何面对困境和顺境。
2.通过学习本文,激发起学生阅读《傅雷家书》的兴趣。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合作研讨,注重多层对话,全面挖掘课文各方面的资源,使学生走近傅雷并获得一些人生的启示。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预习】学生将预习过程中的问题写下来,教师进行集中,了解学生们的阅读期待和阅读障碍。
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探究活动,以便让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学生们的阅读期待和疑难问题整理如下:1.第一封家书,傅聪遇到了什么困难?(8人)2.第二封家书,傅聪取得了什么成绩?傅聪从事什么职业,他和傅雷的父子关系怎么样,他哪一年外出留学的,他的艺术成就如何?(14人)3.傅雷写家书的目的是什么?他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为什么要把“聪”当知己看?(5人)4.对“赤子”“感情的创伤”“克里斯多夫”“凭吊古战场的心情”等重点句子的理解。
(9人)5.第一段中连用三个反问句,表达怎样的效果?(2人)6.傅雷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在给儿子的信中用许多的英文单词?(1人)7.“罗曼▪罗兰的理想”是指?(1人)8.傅雷所说的“矛盾与快乐”是什么意思?(1人)【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多媒体播放傅聪演奏的《玛祖卡》片段,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一、新课导入:师:今天,我们上一节赏读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体会书信中感情的流露和哲理的阐明。
2、体会两封信中的联系及“坚强”的含义。
3、尝试用书信与同学、朋友、师长进行友好的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坚强”的含义。
2、第2封信中哲理的阐明。
〖教学时数〗安排2课时。
〖教具、教法〗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结合。
第1课时
(说明:第一封信内容简单,学生理解较易,教学时宜以学生自主讨论、探究为主。
)
一、导入新课:
简介人物:傅雷、傅聪的有关介绍。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问题。
1、这封信是傅雷在儿子什么心境下写的?找出句子。
讨论明确:这种情绪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2、开头为什么这样称呼?
讨论明确:称呼:“聪,亲爱的孩子。
”
这样称呼起了宽慰儿子,给他以感情上的慰藉。
3、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讨论明确:(1)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一: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相当平衡。
(2)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二:正视错误,冷静对待,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4、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讨论明确:(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
(2)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
三、归纳与总结:
参照课文段落层次的划分,学生明确第一封书信层次及其大意,并总结划分的方法与体会。
第2课时
一、导入:
播放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VCD片段。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体会“坚强”的具体含义。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
提示: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教学时应指导学生找出具体语句。
明确:
“坚强”有两方面的表现:
(1)在失败时,精神消沉时:(第一封信)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所侵蚀。
(2)在成功时:(第二封信)
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三、傅雷在儿子成功时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赞赏,请找出具体的语句,并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更高的要求。
明确: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延伸体会:傅雷在此时用了激动的心情表达了对儿子的赞赏与自豪。
试想像,在生活中别人或自己获得成功时,你是怎样的感受?)
傅雷对儿子的赞美,浸透了他自己的人生体会与独特的感受,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更提出了要有“赤子之心”这样一个更高的要求。
要求儿子在艺术上“保
有一颗纯洁的心灵”。
这是艺术的更高的境界,也是人生的至境,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四、体会傅雷由儿子的成功演奏表现想到克利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复旦”的黎明时期,更想到了滔滔不绝的中华文明,这些相像表现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些想像激励着儿子在音乐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同时也洋溢着他对新中国的殷切的期望和信心,要求儿子在艺术上要有气吞斗牛的表现。
五、课文最后一段:“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对这一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提示:这是本课学习上的一个难点,应着重指导学生用课文的语句去理解。
学生找出文中语句:
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
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
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
明确:这是傅雷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解决矛盾后追求艺术更高境界。
六、学生参照第1课时,自己划分并归纳段落大意。
七、总结:
八、布置课后练习:
1、摘抄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体会其含义。
2、尝试给亲友、师长写一封友好交流的信
〖教学反思〗
(一)这节课注意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尝试做到“润物细无声”,避免空洞的说教,在品味语言,体会感情的过程中自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在教学中,我注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两则家书联系起来进行阅读教学,因为两封家书虽然写作时期不同,内容不同,但贯穿的主旋律——教育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则是一致的,且从两方面阐述了“坚强”的含义,即消沉失意时要坚强,成功得意时更要坚强,这样对学生来说,所获得的启示更全面。
(三)新的语文课堂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给学生以精神。
通过本文的学习,力图打开学生的精神空间。
我在教学时,即注意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尽量的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减少学生对久远时代的隔膜。
而对于“坚强”“孤独”“赤子之心”等几处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议论,也不随便带过,而是把握好阐发的深度和分寸,以减少学生对此抽象思维的肤浅理解。
(四)尤其让我感触较多的是,当我与学生共同成为学习的伙伴时,我感到自己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在教学中,我尝试与学生共读、同讲、同议、同评、同写,为学生的学习设置富有情感的情境,引导他们去放映心灵的电影,去感受父母对他们的真挚的爱。
愿天下所有的父母也从《傅雷家书两则》中获得启示,利用多种方式与孩子交流,给他们以帮助和鼓励,成为他们的朋友。
(五)语文的学习离不开长期的积累,在此课的学习中,我也深切感受到积累的重要性。
课堂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更是方法的能力培养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激活思维,正是每个语言老师的责任。